- 相關推薦
2015學年第二學期教科研工作總結
2015學年第二學期教科研工作總結:關注學習方式變革,讓課堂充滿活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內核。小學階段實施基礎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過去課程的主要功能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新課程的功能是培養(yǎng)人。結合新課程理念與新課標的要求,我校確立了本學期的教研方向,就是如何促進教師將教學的重心由“教”向“學”轉移。為了實現(xiàn)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性,我校加入了第二批EEPO課改實驗成員校,確立了“關注學習方式變革,讓課堂充滿活力”的教科研主題,決定借助未央區(qū)EEPO有效教育平臺,采取批判式學習的方式,吸收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思想和精髓所在,通過單元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和推進,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實現(xiàn)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此外,我們還申報了區(qū)重點課題《語數英學科EEPO教案模式的探究》,希望通過對教案模式的探索,將學習方式與新課程理念及課程目標有機結合,使單元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內容。
一、EEPO理論學習,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為了確保EEPO有效教育的時效性,我們以二、四、五年級為實驗年級,以語數英學科教師為實驗教師,參加了未央區(qū)EEPO教材培訓及教學觀摩活動,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EEPO的核心思想以及單元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訓練方法以及思維要素的組合使用,在學習后的交流中引發(fā)實驗教師的強烈爭議,一部分老師認為EEPO學生的參與度以及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非常高,幾乎沒有思維游離的學生,課堂教師組織有序,課堂上學生活動多了,教師明顯講得輕松了。而另一部分老師則認為EEPO全是形式化的東西,完全脫離的學科教學的核心培養(yǎng)目標,人為的規(guī)定一節(jié)課學生活動大動幾次,小動幾次是機械化的訓練,完全沒有考慮到教學實際,還有的老師認為課堂上的各種師生約定非常形式化,發(fā)言一定要說我發(fā)言,我傾聽嗎?
到底什么才是EEPO的精髓所在,在這些形式上的精細化訓練的背后的思維目標又是什么呢?如果真是這么形式化的東西為什么中國教師報還要用整幅版面多期連載宣傳推廣呢?帶著這些思考,一方面,我們組織教師對《中國教師報》EEPO相關報道及專家分析進行學習,通過學 習交流老師們漸漸地明確了EEPO教育的本質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過一種健康生活、智慧生活與有意義生活的人。而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讓課堂成為學生樂學、會學、善學且又能夠持、續(xù)發(fā)展的地方。這一理念不正和“為孩子們的生命著色”的后小文化不謀而合嗎?另一方面,我們對每位實驗教師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查,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與學生活動時間,用數據幫助老師認識到學生思維活動的嚴重匱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學生課堂參與率調查幫助老師認識到不是我講清楚了,學生就會了;通過課堂效果檢測使老師明確即便是知識點掌握了,學生的能力目標及情感目標卻還有缺失。面對這樣的測評結果,老師們深切地認識到學習方式變革的必要性,有了這樣的認知后,我們開始了探索與實踐之路。
二、積極開展學習方式訓練,從時間和空間上為學生讓步
統(tǒng)一了認識后,實驗教師便紛紛開展學習方式課堂訓練,開始嘗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組每周對單元組訓練情況及遇到的問題進行匯報、研討,如何操作才能實現(xiàn)異質分組;組內成員的分工與協(xié)作;單元組合作的有效性與時機;單元組活動時間控制及音量控制等等問題一一進行研討,由于大家是在實踐中思考,所以每個人都有話想說,每個人都有話可說,每次的研討異常熱烈,本來安排的周三下午第一節(jié)課研討,往往不知不覺就研討了兩節(jié)課,大家還意猶未盡,教研時間只好延長為兩節(jié)課,漸漸地,教師開始關注學生活動,關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的次數以及學生的參與率有了明顯改善。
為了檢驗教師們學生方式訓練與運用的效果,進一步推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3月中旬,我校開展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性”為主題的青年教師賽教活動,并制定了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賽教前,先對青年教師進行本次活動目的以及評價標準進行,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課堂活動時間不少于1/2,倡導教師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加強師生與生生互動,給學生思維發(fā)展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此外,我們把這次賽教活動作為一次教師學習方式運用的研討活動,通過外請專家評委的指導、點評,幫助老師進一步提升。在賽教活動中我們的課堂觀察和課后的專家點評我們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老師們跑偏了!過分注重于學生的課堂參與率,而忽視了合作學習的目標,雖然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但通過課堂前測、后測比對我們發(fā)現(xiàn)課堂學習效率并沒有明顯提升。到底什么樣的活動才是有效的活動,如何有效的組織單元組活動成了老師們思考的新問題。
三、開展單元組合作有效性研究,樹立目標意識
通過原因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活動前沒有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活動的思維含量不高,活動效果也就打了折扣;學生只是急于動手操作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善于傾聽,活動時缺乏對過程方法的思考和思想的交互;每次合作的目的性不明確,有些活動為做而做,合作流于形式。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兩個關鍵點:目標和思維。正是這兩個關鍵維度的缺乏使我們的課堂形式大過內容,于是我們就從這兩個維度進行研究,針對單元組活動中目標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一采取了以下措施:通過對趙芬老師《My favorite season》一個課堂研究分析“從小組合作的有效性說起”,對單元組活動的有效組織策略進行了探討;緊密圍繞重難點進行教學預設,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安排學生活動。將教學目標分解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活動目標意識。根據教學內容的關鍵性,對活動時間進行分解預設。確保時間分配的科學性。針對如何關注思維發(fā)展,實現(xiàn)動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活動如何從外在的動手實踐轉變?yōu)閮仍诘乃季S活動?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1)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形式與時機研究。通過精心研究教材,對教學內容分解,哪些問題可以由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哪些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學習解決,哪些問題需要教師進行講解和點撥,確;顒觾热莸挠行。(2)小組合作的音量控制研究。如何動靜結合,動中有靜?我們的做法是:活動要求細致,做到任務明確,分工合理、人人參與;欲動先靜,現(xiàn)有獨立的思維活動,在進行生生之間的交互;先學會傾聽,在進行補充;帶著思考和問題進行操作活動,等等,通過這些策略的一一落實,課堂教學活動有了明顯的改觀,學生宜動宜靜,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課堂反而靜下來了。在這樣的研究過程中老師們對EEPO又有了深入的理解,所有的形式最終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只有將學習方式與學科目標有機融合,單元組合作學習這一先進的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作用。
四、關注課堂評價,有效引導思維發(fā)展
在EEPO學習方式的變革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為了進一步將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與學科目標有機融合,體現(xiàn)學科特點,我們采取了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進一步提升實驗教師對EEPO理念的深入理解。一方面,我們請未央區(qū)EEPO課改負責人,英語教研員王安榮老師兩次到我校對趙芬老師精心修改、反復磨課的《My favorite season》一課再做雕琢,并以這節(jié)課為案例對我校實驗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將宋芳老師精心設計的《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課推薦參加EEPO大學區(qū)的交流研討活動,有市上教研員王曉剛老師和區(qū)教研員于紅梅老師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進行指導和培訓;這樣的實踐加培訓活動,讓老師們對EEPO又有了深入的理解,漸漸地大家感受到學習方式的改變給學生以及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研究的熱情也就更高了。
在單元組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實效性后,我們又開始思考課堂評價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引導作用。一方面我們開始關注教師的評價方式以及評價語言的引導性,通過教師評價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同時關注問題思維含量的層次性,并通過不同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例如,對于單元組合作時音量控制、活動分工這些思維外圍的活動評價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星進行評價,而學生交流時思路清晰、表達完整,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含量,老師就可以通過簡單的、針對性的評價語予以肯定,同時也為其他未發(fā)言的學生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而當學生思維獨到、生成精彩時,教師則通過行動加語言,(如鼓掌、擁抱加評價語)讓學生在體會成功的快樂的同時進行思維方法引導。
另一方面我們還關注學生評價的多元化。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引導學生學會相互評價(可以是學習的外在形式評價如音量、站姿、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傾聽等方面,也可以是內在的知識能力評價如內容的完整性、邏輯性、方法策略、知識的延伸性、思維的獨特性等等方面。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與研究,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課堂在悄悄發(fā)生變化,不是教師一言堂,而是學生思維碰撞的集聚地。單元組形式應運而生,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對學習方式的細致指導給學生的常規(guī)帶來了很大變化,不但有了知識學習的高效率,還有了素養(yǎng)提升的高效益。思考能力,合作意識,溝通技術,組織能力,尊重他人的品質和良好的習慣,在課堂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形成。
當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對EEPO倡導的一些做法也進行了摒棄,一是的起源和推廣多在比較偏遠的農村學校,而在多媒體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認為不一定要使用微卡、中卡、大卡之類的各種卡片,而微卡完全可以用導學案代替,更能引導學生有效思考。而所謂的大動大多都是為了看清楚單元組卡片上呈現(xiàn)的知識內容,如果通過多媒體可以讓每個學生看清楚、聽明白,完全可以不動等等。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地方心存疑惑:例如對于三動(互動、主動、能動)三性(知識性、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評價標準是否科學、是否必要我們還不清楚,而如果不用這樣的評價標準,那么該以什么樣的評價標準來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呢?而且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方面老師們還需做進一步的實踐探索,我們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教學評價的標準的理論支撐又是什么,這些都需要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
課改的探索之路也許是漫長的,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也許會有曲折,也許會走彎路,但在探索的過程中,給我們每位老師帶來的一定是成長。
【學年第二學期教科研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年第二學期德育工作總結08-15
學年第二學期述職報告03-08
第二學期教科研工作計劃02-11
學年第二學期政教處工作總結08-17
2006至2007學年第二學期08-13
小學第二學期教科研工作計劃03-08
學年第二學期述職報告8篇03-08
學年第二學期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07-10
2016學年小學第二學期工作計劃08-17
2021學年第二學期美術教學計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