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見賢思齊”之“見”作文
說“見賢思齊”之“見”作文文/高智豪[上海師大附中高三]
“老娘舅”(上海電視臺知名欄目)一火,天下的家庭都和睦了。人們看到了反目的母子、血腥的家暴,慶幸自己的家庭關系再壞也不至于那樣;同時也看到了家庭糾紛的解決途徑。這也許就是赤裸裸的“見不賢而內自省”了。這“自省”有兩條出路:要么依然如故生活,要么見過柏阿姨(主持人),繼續(xù)生活。但仍有一種例外,類似于我媽的“自省”,竟開始擔心自己的養(yǎng)老,擔心婆媳的矛盾,擔心小輩的貪財。嗚呼,甚至擔心將來會受到兒媳的“奴役”!
人們既然看不到“賢”,當然就只有看“不賢”的緣分。我所知道的,作為一個高三學生,除了要對北大、復旦分數線比比劃劃外,同時也要和二本線一較高下:一個比能耐,一個比心態(tài)。二者合一,就到了“風吹雨打都不怕”的地步。其實,人人都是極端結合體。
然而,“不賢”實在太多,人們對夢想或幻想的批判和質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你有病啊”就是典型的質疑,它的潛臺詞就是“我自己沒病”。撇清了自己,對別人究竟“有沒有病”,不知道。而“神經病”,則首先肯定了“你”是有病的,的的確確有病,但什么病,既然沒有表露出來,只好大膽地猜測——“神經病”。于是整個社會就變成了:先撇清自己,再質疑別人。于是“你有病啊,神經病”這句才會被人廣為傳誦。進而,加上網絡媒體發(fā)酵,“不賢”越來越多。
的確,王婆的瓜一定有壞的,但我們卻總相信,只有把壞的去了才能吃到好瓜。挑出壞瓜固然能使好瓜出現的概率大大提升,可展示在人們面前的一直是壞瓜,會讓人以為王婆已經沒有了好瓜,不是嗎?其實,吃,只需要挑出好的,如此就夠了。因此,“賢”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的主角,社會的發(fā)展,一個時代的走向。
我一向不喜歡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類的話,因為今天讀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悶瓜。他兩千多年前的“賢”,諸如“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再如子路問“有民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孔子答“是故惡夫佞者”之類的話,不僅難以達到,而且這本來就是小農經濟背景下產生的片面之語?鬃诱f的“賢”就是賢?“賢”本身是一種品質,不應該局限于時代。好像“美”,本身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審美”的不同才人各有異。
“賢”多么容易被人裝扮,捫虱而談是“賢”,裹小腳是“賢”,拋妻棄子的釋迦牟尼是“賢”,割肉救鴿的阿育王是“賢”,朱全忠“不忠”是賢,孔融讓梨也是“賢”。那什么是賢?
“賢”是一個名頭。“見”才是它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