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見賢思齊”之“思”作文
說“見賢思齊”之“思”作文文/王一冰[上海師大附中高三]
孔子有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币娰t思齊,意為看到優(yōu)秀的人便希望與之看齊,體現(xiàn)了人們渴望不斷向賢者學習,追求進步向上的主觀意愿。四個字,字字皆蘊涵深意,發(fā)人深省。四個字中,我想,“思”在一個人的發(fā)展階段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卻也是最難達到的境界。
為何見賢思齊而難于思?歸根結底是兩個原因,一因無法控制的惰性,二因狹窄的眼光或燕雀之志,F(xiàn)在社會上風靡著兩個詞語:高帥富和窮矬矮。成為一個高帥富或許固然會有先天等客觀因素,但高帥富自身的努力卻也是不可忽略的。如若窮矬矮們整日只知怨天尤人抑或自暴自棄,只看到高帥富光鮮亮麗的一面,不去接受高帥富們曾付出的拼搏,不想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活在自己給自己的束縛中自怨自艾,這便是尚未嘗試便已放棄的惰性。
西方文明有個說法叫“七宗原罪”,其中便有一項為懶惰,如果說思齊能推動世界的發(fā)展,那么惰性便是橫亙在這條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因為惰性不愿“思”、不想“思”,因為惰性一廂情愿地認為“思”而無用,這是惰夫的行為,更是成為懦夫的前奏。由此可知,突破了惰性的桎梏,才能在“思”的路上更進一步。
當項羽和劉邦看到秦始皇盛大出游時,劉邦只是慨嘆道:“大丈夫生當如此!倍椨饎t是豪情滿懷地把這句話記在心里:“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停留在“見”的階段,但有鴻鵠之志的項羽已上升到了“思”的境界。當人們有了突破精神與物質枷鎖的志向,渴望改變渴望進步時,歷史的齒輪才會緩緩地轉動。一個人見賢之時懂得“思”齊,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少,而是因為他渴望的多。思,不是感慨更不是嫉妒;思,不止于艷羨更不止于欽佩。梁啟超曾說過:“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薄八肌钡囊饬x所在大概正是:有志而“思”,“思”便知未酬志。
見賢思齊,如用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的論斷來概括,“見”與“賢”是一切的起因緣由,或可用“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來形容,“思”是中間過程,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齊”則是最終結果。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那么我可大膽斷言,既已知“思”,而去“齊”則已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