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語錄 推薦度:
- 孔子的語錄 推薦度:
- 孔子的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的語錄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語錄吧,語錄現(xiàn)指能引起共鳴的、發(fā)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wǎng)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chǎn)生的新詞條。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語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的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的語錄1
1、所以我方依然認(rèn)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謝謝邀請?鬃诱f三十而立,千萬別理解為古代人三十歲才能站立起來,而是三十歲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出行有了車。
4、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患難和困苦,是磨練人格的最高學(xué)府。
5、這很好的印證了培根的名言,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xiàn)的。
6、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7、孔子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xué)之風(fēng),倡導(dǎo)仁義禮智信。
8、逆境給人的成長制造了困難,形成了壓力,反而更能夠促使人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出無盡的'潛能。
9、項羽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0、子夏越聽越糊涂,忍不住問:“老師說的話真叫人疑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跟您學(xué)習(xí)呢?”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子路很勇敢,但寬厚、忍讓方面仍待學(xué)習(xí);子張?zhí)幨轮?jǐn)慎,為人嚴(yán)肅,可是旁人卻不容易親近他。他們雖然各有優(yōu)點,但都還要不斷學(xué)習(xí)啊!”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
11、有一次,學(xué)生子夏問孔子:“顏回這個人怎么樣?”孔子回答說:“顏回的信用好極了,我不及他。”子夏又問:“子貢這個人又怎么樣呢?”孔子回答說:“子貢嘛,挺聰明的,我不及他!弊酉慕又鴨枺骸澳敲醋勇酚衷趺礃?”孔子回答說:“子路的勇敢,遠(yuǎn)近馳名,我不及他!弊酉脑賳枺骸澳敲醋訌堄衷趺礃?”孔子回答說:“子張嚴(yán)謹(jǐn)莊重,我不及他!
12、“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5、一個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必須同時具備智商,情商和逆商三個方面的成長。
16、因此,相當(dāng)多的中小學(xué),甚至于大學(xué)都十分重視對學(xué)生進(jìn)行“挫折教育”。
17、孔子在衛(wèi)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wèi)靈公面前進(jìn)讒言,衛(wèi)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jiān)視孔子的行動,因此孔子帶弟子離開衛(wèi)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wèi)國貴族公叔氏發(fā)動叛亂,再次被圍。
18、”在中外歷史上,一帆風(fēng)順而有大成就的人實屬少見,真正出類拔萃的,大都是那些歷盡艱辛,在逆境中磨練出堅強意志的人們。
19、這很好的印證了培根的名言,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xiàn)的。
孔子的語錄2
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3、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9、篤信好學(xué),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3、寢不尸,居不容。
14、過猶不及。
15、克己復(fù)禮,為仁。
16、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9、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2、剛、毅、木訥,近仁。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5、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6、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9、見得思義。
30、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31、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32、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33、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34、巧言令色,鮮矣仁!
3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8、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3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0、朝聞道,夕死可矣。
41、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42、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4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4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的語錄3
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2、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3、這章經(jīng)文雖然不長。但孔子把人子要及時盡孝的道理講的清楚明白。
4、白話釋義:孔子說:“(當(dāng)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rèn)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5、記住父母的年齡,生日這是最簡單容易的一件事,但這也是孝親的具體體現(xiàn),能做到這一點,也是一個人孝的表現(xiàn)?鬃诱f的話,至今仍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準(zhǔn)則。
6、孔子有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要及時盡孝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譯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lián)系,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fēng)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jīng)不在了!
9、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0、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11、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yīng);父母有命令,應(yīng)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1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鬃印墩撜Z》
13、14.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dān)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4、“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最早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意思是樹希望靜止不擺,風(fēng)卻不停息;子女想贍養(yǎng)父母,父母卻已離去。
1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6、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遠(yuǎn)游必有方!墩撜Z·里仁》
17、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18、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9、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出自《孝經(jīng)》。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20、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泵献诱f:“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背鲎(春秋《孟子·離婁上》。
21、翻譯:有子說:“那種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觸犯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的。有德行的人總是力求抓住這個根本。根本建立了便產(chǎn)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22、孔子關(guān)于孝道的名言
23、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
24、翻譯:孟懿子問什么是孝道?鬃诱f:“不要違背禮節(jié)!辈痪,樊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么是孝道,我對他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狈t說:“這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死的時候,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安葬他們,祭祀他們。”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6、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2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yǎng)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8、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因其年邁而擔(dān)憂他們的身體。
29、孔子《論語》中關(guān)于“孝順父母”的句子為: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3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31、這句話從字面理解起來非常容易,是說家中有年老多病的老人時,是不能出遠(yuǎn)門的,如果有調(diào)整不開的事情,也要早去早回,心中有數(shù)。
孔子的語錄4
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3、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0、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1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2、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xué)也已。
1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5、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16、禮者,敬人也。
17、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18、敏于事而慎于言。
1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20、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3、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4、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26、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7、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8、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9、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3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31、朽木不可雕也。
3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35、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36、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8、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39、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4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1、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4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43、子曰: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
44、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5、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6、子曰: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4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8、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9、不遷怒,不二過。
50、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
51、不遷怒,不二過。
52、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3、孔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54、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55、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5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57、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5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9、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視之耳,不肯自投從之。
60、其使民也義。
6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兄,其不善者而改之?/p>
6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6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4、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5、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6、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67、德不孤,必有鄰。
6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後君子。
6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7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1、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7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73、苦求不得,從吾所好。
7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75、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6、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77、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9、與伴侶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8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罷了矣。
孔子的語錄5
1、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4、《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8、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9、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yán)。
10、敏于事而慎于言。
1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1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朽木不可雕也。
14、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8、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9、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20、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22、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3、子曰: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24、子曰: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5、道不同,不相為謀。
2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7、孔不學(xué)禮,無以立。
28、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9、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3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3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3、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34、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焉。
35、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6、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7、父母,唯其疾之憂。
38、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39、子曰: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40、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孔子的語錄6
孔子語錄
(一)
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題。(15分)
[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乙]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ā墩撜Z·為政》)
[丙]孔子觀于周廟,有敧①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②之器!笨鬃釉唬骸奥勫蹲,滿則覆,虛則敧,中③則正,有之乎?”對曰:“然!笨鬃邮棺勇啡∷囍瑵M則覆,中則正,虛則敧?鬃余叭欢鴩@曰:“嗚呼!惡④有滿而不覆者哉!”(《韓詩外傳》)
注①敧(qī):傾斜。②宥(yu)座:座位右邊!板丁蓖ā坝摇薄"壑校哼@里指裝水到一半。④惡(wū):哪里,怎么。
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4分)
。1)知之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學(xué)則殆 (4)滿則覆
8.翻譯上面語段中加橫線的文字。(4分)
。1)誨女知之乎?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問于守廟者曰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給了我們什么啟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這幾段文字內(nèi)容都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甲]文和[丙]文談的是學(xué)習(xí)______方面的問題;[乙]文談的是學(xué)習(xí)方法方面的問題,孔子認(rèn)為學(xué)習(xí)過程中______與______應(yīng)該相結(jié)合。(2分)
11.(1)孔子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jù)文意簡要說明。(1分)
答:
。2)孔子這樣做有必要嗎?談?wù)勀愕目捶,并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說說理由。(2分)
答:
【答案】
7.(1)為:是。 (2)是:這。 (3)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覆:翻倒。
8.(1)誨女知之乎:教導(dǎo)你的東西懂得了嗎?
(2)孔子問守廟的人說(或者:孔子向守廟的人詢問道)
9.—個人要謙虛,不要自滿
10.態(tài)度 學(xué) 思
11.(1)孔子要(想)驗證宥座器 (敧器)的特點。
(2)有心要。( )因為孔子雖然聽說過,但并沒有親眼見過。驗證一下才能夠確認(rèn)。
答:“沒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沒有必要。( )因為孔子原本就聽說過,而且當(dāng)場又得到守廟者的證實,沒有必要去麻煩。
。20xx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試題)
。ǘ
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0~14題。(15分)
【甲】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節(jié)選)
【乙】 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記)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學(xué)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以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不應(yīng)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瓕W(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光陰消逝),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保ā独钌撋茖W(xué)》)
10.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實詞的含義:
⑴不亦說乎? ⑵李生說之曰
、菍W(xué)而不厭 ⑷王生益慍
11.下列句中黑體的“之”與“前人之述備矣”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學(xué)而時習(xí)之 B.學(xué)者之大忌
C. 擇善而從之 D.是以謂之‘文’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 學(xué)而/不思則罔 B. 可以為師/矣
C. 蓋/學(xué)貴善思 D. 請銘之坐/右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艑W(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品蛏茖W(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14.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學(xué)習(xí)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認(rèn)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善學(xué)者”?(用原文中的詞語回答)這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啟發(fā)?
【答案】
10.(1)同“悅”,愉快,高興(2)勸說(3)滿足(4)惱恨,怨恨
11.B
12.C
13.(1)只學(xué)習(xí)(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rèn)真學(xué)習(xí),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dāng)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14.要點:①學(xué)貴善思②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示例:有位哲人說過,“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確,好問善思、取長補短等,都是正確的`學(xué)習(xí)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才是學(xué)有成就的關(guān)鍵。 (20xx年鹽城市中考語文試題)
(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論語》十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c)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為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啟示
【答案】11.(2分)(1)信:誠實。 (2)圖:料想。 (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4)而:然后,表順接。 12.(4分)(1)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堅強的意志,承擔(dān)的責(zé)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2)看見德行優(yōu)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yōu)秀的人也要(對照著)檢查自己。 13.( 3分)見賢思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遠(yuǎn) 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1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14.(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寬容,不要強人所難。 (20xx年云南曲靖中考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論語》十則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五)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于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ㄆ撸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ò耍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九)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十)
。c)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 代漢語。(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為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啟示
【答案】11.(2分)(1)信:誠實。 (2)圖:料想。 (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4)而:然后,表順接。
12.(4分)(1)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堅強的意志,承擔(dān)的責(zé)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2)看見德行優(yōu)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yōu)秀的人也要(對照著)檢查自己。
13.( 3分)見賢思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遠(yuǎn) 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1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14.(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寬容,不要強人所難。
孔子的語錄7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是孔子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歡的名言。
寒假里,我認(rèn)真地讀了《孔子》這本書,讓我學(xué)習(xí)到很多知識。書上,記載孔子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從小就熱愛學(xué)習(xí),在15歲那年就定下終生學(xué)習(xí)的志向。從此以后,它謙虛好學(xué)、勤奮刻苦、熱愛學(xué)習(xí)、飽覽文籍。最后他具有相當(dāng)?shù)娜烁聍攘蜆O其淵博的知識,同時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仁”和“禮” 。它包括了刻苦用功,尊老愛幼,有差別地去愛人,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等。
所以我要好好學(xué)習(xí),做一個有禮有仁的中國人。
孔子的語錄8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p>
2、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鬃印墩撜Z》
3、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6、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9、待人真誠,還要不斷反省自己。知不足,而自我改進(jìn)。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論語》
11、禮之用,和為貴!鬃印墩撜Z》
12、朽木不可雕也。
13、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xué)。
14、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15、同道德品質(zhì)好的人接觸,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16、“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鬃印洞髮W(xué)》
1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18、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0、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2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鬃印墩撜Z》
2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鬃印吨杏埂
23、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4、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鬃印吨杏埂
25、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鬃印墩撜Z》
2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述而》
2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的語錄9
1、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钥鬃印洞髮W(xué)》(大學(xué)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xí),在于達(dá)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摘自孔子《大學(xué)》
。ㄋ^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jǐn)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钥鬃印洞髮W(xué)》
。ㄘ敻豢梢孕揎椃课荩赖驴梢孕揎椛硇,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钥鬃印洞髮W(xué)》
。]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钥鬃印洞髮W(xué)》
。ㄗ约河猩频,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钥鬃印洞髮W(xué)》
(《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保
7、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自孔子《中庸》
。ㄈ说南才返母星闆]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dá)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钥鬃印吨杏埂
(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9、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钥鬃印吨杏埂
。◥酆脤W(xué)習(xí)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自孔子《中庸》
。ㄈ魏问虑,有準(zhǔn)備就能成功,沒準(zhǔn)備就會失敗。)
11、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钥鬃印吨杏埂
(廣泛地學(xué)習(xí),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钥鬃印吨杏埂
。ㄌ斓氐姆▌t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yuǎn)。)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钥鬃印吨杏埂
。ň拥臑槿酥朗牵和獗戆档瓱o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yuǎn)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jìn)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摘自孔子《論語》
。ㄈ绻麑W(xué)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xí),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15、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yuǎn)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钥鬃印墩撜Z》
(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yuǎn)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1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钥鬃印墩撜Z》
。ㄗ鸪缳t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xué)習(xí)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rèn)為他學(xué)過了。)
17、禮之用,和為貴!钥鬃印墩撜Z》
(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18、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钥鬃印墩撜Z》
。ň映燥垷o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jǐn)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學(xué)習(xí),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xué)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自孔子《論語》
。ú粨(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dān)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钥鬃印墩撜Z》
。ㄒ揽康赖轮卫韲。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2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钥鬃印墩撜Z》
。ā对娊(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钥鬃印墩撜Z》
。ㄎ覐氖鍤q開始致力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lǐng)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自孔子《論語》
。ㄈ绻(jīng)常溫習(xí)已經(jīng)學(xué)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钥鬃印墩撜Z》
(君子普遍地團(tuán)結(jié)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jié)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2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钥鬃印墩撜Z》
。ㄖ恢x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2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自孔子《論語》
。ㄖ谰褪侵溃恢谰统姓J(rèn)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2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自孔子《論語》
。ㄒ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自孔子《論語》
。ㄈ绻麑@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29、《關(guān)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钥鬃印墩撜Z》
。ā蛾P(guān)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3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自孔子《論語》
。軌蜻_(dá)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dá)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钥鬃印墩撜Z》
。ň酉氲氖窃鯓油菩腥实拢∪讼氲膭t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钥鬃印墩撜Z》
(一個人不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lǐng)。不應(yīng)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yīng)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摘自孔子《論語》
。ň又雷非蟮懒x,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钥鬃印墩撜Z》
(見到賢人便應(yīng)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yīng)在內(nèi)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钥鬃印墩撜Z》
。ň诱f話要謹(jǐn)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fēng)行。)
36、朽木不可雕也!钥鬃印墩撜Z》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37、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钥鬃印墩撜Z》
。斆骱脤W(xué),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钥鬃印墩撜Z》
。ㄋ@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3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钥鬃印墩撜Z》
。ㄈ绻|(zhì)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zhì)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dāng),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钥鬃印墩撜Z》
。▽θ魏问挛,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钥鬃印墩撜Z》
。▽μ熨Y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钥鬃印墩撜Z》
。斆鞯娜讼矚g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43、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钥鬃印墩撜Z》
。浰鶎W(xué)的東西,堅持學(xué)習(xí)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钥鬃印墩撜Z》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4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钥鬃印墩撜Z》
。òl(fā)憤研究學(xué)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4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钥鬃印墩撜Z》
。ㄈ绻齻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xué)習(xí),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钥鬃印墩撜Z》
。ǹ鬃訌乃膫方面教育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文化,修養(yǎng)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钥鬃印墩撜Z》
。ň拥男男靥故庨_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钥鬃印墩撜Z》
。B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自孔子《論語》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fù)重任而且征途遙遠(yuǎn)。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dān)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yuǎn)嗎?)
5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钥鬃印墩撜Z》
。ǹ鬃記]有如下四種毛。褐饔^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钥鬃印墩撜Z》
。ㄏ蚯翱春孟笤谇懊,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dǎo)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摘自孔子《論語》
。ǹ鬃诱驹诎渡现钢铀f:“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保
5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钥鬃印墩撜Z》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钥鬃印墩撜Z》
(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xiàn)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自孔子《論語》
(戰(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5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摘自孔子《論語》
。ㄖ挥械搅藲夂蚝涞臅r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钥鬃印墩撜Z》
。ㄟB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钥鬃印墩撜Z》
。ㄋ篮蜕?wèi){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钥鬃印墩撜Z》
。ň映扇珓e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自孔子《論語》
。ㄕ褪钦囊馑。如果你能帶頭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自孔子《論語》
。ㄈ绻植徽碚撋媳阒v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摘自孔子《論語》
。m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yīng)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钥鬃印墩撜Z》
。ㄖ灰砭由衔坏娜俗约盒袨槎苏,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钥鬃印墩撜Z》
(君子能夠協(xié)調(diào)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6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摘自孔子《論語》
。ň尤菀资路,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dāng)?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dāng)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zé)備。)
6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钥鬃印墩撜Z》
。ㄔ谒嚼媲澳軌蛳氲降懒x,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自孔子《論語》
。ň右匝哉摮^行動為恥辱。)
69、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钥鬃印墩撜Z》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70、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xué)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薄钥鬃印墩撜Z》
。ǹ鬃诱f:“端木賜啊!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xué)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保
71、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钥鬃印墩撜Z》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72、有殺身以成仁!钥鬃印墩撜Z》
。軤奚鼇沓扇实隆#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钥鬃印墩撜Z》
。ㄒ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74、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钥鬃印墩撜Z》
。ㄒ粋人若沒有長遠(yuǎn)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7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钥鬃印墩撜Z》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zé)備自己而少責(zé)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摘自孔子《論語》
。ň右磺锌孔约,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钥鬃印墩撜Z》
。ㄗ约翰辉父傻,不要強加給別人。)
78、小不忍,則亂大謀。——摘自孔子《論語》
。ㄈ滩蛔∫粫r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钥鬃印墩撜Z》
。ㄓ辛隋e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80、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摘自孔子《論語》
(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81、當(dāng)仁,不讓于師。——摘自孔子《論語》
。鎸χ鴮嵭腥实碌氖,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82、有教無類!钥鬃印墩撜Z》
(對人進(jìn)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3、道不同,不相為謀!钥鬃印墩撜Z》
(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钥鬃印墩撜Z》
。ú槐?fù)?dān)憂財富不多,只須擔(dān)憂財富不平均,不必?fù)?dān)憂人口稀少,只須擔(dān)憂境內(nèi)不安寧。……既來了,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8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钥鬃印墩撜Z》
。ú辉撜f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摘自孔子《論語》
。ň佑腥N事應(yīng)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钥鬃印墩撜Z》
。ㄉ聛砭椭赖娜耸巧系,經(jīng)過學(xué)習(xí)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xué)習(xí)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xué)習(xí)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摘自孔子《論語》
。ň佑芯欧N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rèn)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后患;利益當(dāng)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89、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钥鬃印墩撜Z》
。ㄈ说男郧楸緛硎墙频,只是由于環(huán)境習(xí)俗的熏陶,便相距得遠(yuǎn)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钥鬃印墩撜Z》
。ó(dāng)他未得到官職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官職,又唯恐丟失掉。假若害怕丟失掉,便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9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yuǎn)之則怨!钥鬃印墩撜Z》
。ㄖ挥信雍托∪俗铍y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yuǎn)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钥鬃印墩撜Z》
。ㄟ^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9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钥鬃印墩撜Z》
。刻於靡恍┳约核恢赖模吭虏煌涀约核呀(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xué)習(xí)了。)
94、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自孔子《論語》
。◤V泛地學(xué)習(xí),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dāng)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摘自孔子《論語》
。ň咏o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yuǎn)看莊重威嚴(yán),接觸則溫和可親,聽講話則嚴(yán)肅不茍。)
96、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钥鬃印墩撜Z》
。ㄔ谥卮蠊(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97、仕則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摘自孔子《論語》
。ㄗ龊昧斯,有余力就要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薄訌堅唬骸昂螢樗膼海俊弊釉唬骸安唤潭鴼⒅^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摘自孔子《論語》
。ㄗ訌垎枺骸笆裁词俏宸N美德?”孔子說:“君子對人民施加恩惠,卻不耗費財用;使百姓勞苦,百姓卻無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卻不貪婪;安寧矜持卻不驕橫;威嚴(yán)卻不兇猛!薄訌堄终f:“什么是四種惡行?”孔子說:“事先不經(jīng)教育,犯了罪就殺頭叫做肆虐;不先告誡便要求有成效,這叫粗暴;發(fā)布命令遲緩,卻突然限期完成,這叫殘害人;同是給人賞賜,卻出手吝嗇,這叫只進(jìn)不出的財務(wù)衙門。)
孔子的語錄10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
3.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罚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保ā豆遍L》)
6.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ā蹲雍薄罚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衛(wèi)靈公》)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1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泰伯》)
14.子曰:“歲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 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稙檎罚
1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1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
18.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
19.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
孔子的語錄11
1、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7、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8、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1、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2、剛、毅、木、訥近仁。
13、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14、訥于言而敏于行。
15、君子成人之美。
1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9、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2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21、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2、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23、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5、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26、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29、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30、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3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2、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3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5、子曰: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6、子曰: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37、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38、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39、德不孤,必有鄰。
40、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41、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2、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國,如禮何?
4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盜比於我老彭。"
44、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yuǎn)之則怨。
45、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7、雖然貧窮也不諂媚,富有也不驕傲,富貴仍然好禮。
48、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9、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50、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5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5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後君子。
5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
54、不遷怒,不二過。
55、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58、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59、士而懷居,不敷為士矣!
60、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行求,從吾所好。
孔子的語錄12
1)以約失之者鮮矣。 ——孔子《論語》
2)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
3)“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論語》
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孔子《論語》
5)子曰:君子不浪言。 ——孔丘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孔子
7)過則勿憚改。 ——孔子《論語·學(xué)而》
8)子曰: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論語》
9)不能自強不息,不可能達(dá)到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不勤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發(fā)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對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親近;自己不講信用,不可能使別人對自己講信用;不拿出誠心而謙遜地對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禮義。如果能夠慎重地從這五個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夠做得長久。 ——孔子
10)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孔子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
1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1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孔子《論語》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孔子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孔子《論語·子罕第九》
1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孔子《論語》
17)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孔子《論語》
18)一個人心術(shù)要正,行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
19)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論語》
20)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孔子《論語》
孔子的語錄13
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印墩撜Z》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褐饔^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鬃印墩撜Z》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dǎo)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印墩撜Z》
(孔子站在岸上指著河水說:“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鬃印墩撜Z》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論語》
(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xiàn)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鬃印墩撜Z》
(戰(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論語》
(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鬃印墩撜Z》
(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9、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摘孔子《論語》
( 死和生聽?wèi){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鬃印墩撜Z》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1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論語》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帶頭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1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名分不正理論上便講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13、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摘孔子《論語》
(雖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yīng)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鬃印墩撜Z》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為端正,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論語》
(君子能夠協(xié)調(diào)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1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摘孔子《論語》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dāng)?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dāng)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zé)備。)
1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鬃印墩撜Z》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1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孔子《論語》
(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19、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摘孔子《論語》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20、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xué)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薄鬃印墩撜Z》
(孔子說:“端木賜啊!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xué)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21、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鬃印墩撜Z》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22、有殺身以成仁!鬃印墩撜Z》
(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鬃印墩撜Z》
(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24、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鬃印墩撜Z》
(一個人若沒有長遠(yuǎn)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2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zé)備自己而少責(zé)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2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鬃印墩撜Z》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2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鬃印墩撜Z》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28、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2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摘孔子《論語》
(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3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摘孔子《論語》
(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xué)習(xí)。)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孔子《論語》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鬃印墩撜Z》
(一個人不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lǐng)。不應(yīng)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yīng)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印墩撜Z》
(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印墩撜Z》
(見到賢人便應(yīng)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yīng)在內(nèi)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君子說話要謹(jǐn)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fēng)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37、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印墩撜Z》
(聰明好學(xué),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鬃印墩撜Z》
(他這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3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印墩撜Z》
(如果質(zhì)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zhì)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dāng),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鬃印墩撜Z》
(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鬃印墩撜Z》
(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43、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
(默記所學(xué)的東西,堅持學(xué)習(xí)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鬃印墩撜Z》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4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印墩撜Z》
(發(fā)憤研究學(xué)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4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墩撜Z》
(如果三個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xué)習(xí),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鬃印墩撜Z》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文化,修養(yǎng)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印墩撜Z》
(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鬃印墩撜Z》
(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孔子《論語》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fù)重任而且征途遙遠(yuǎn)。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dān)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yuǎn)嗎?)
孔子的語錄14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這個是真的。
孔子的語錄15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解釋: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解釋: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解釋: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lǐng)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解釋:如果三個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xué)習(xí),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5、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解釋: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才是君子。
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解釋: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若沒有長遠(yuǎn)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解釋: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xí)了呢?
9、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解釋: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zé)備自己而少責(zé)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10、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解釋: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解釋: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fù)重任而且征途遙遠(yuǎn)。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dān)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yuǎn)嗎?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13、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解釋:學(xué)了,然后按一定時間去溫習(xí)它們,不也愉快嗎?有朋友從遠(yuǎn)方而來,不也愉快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1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解釋: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fā);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dǎo)。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fù)教他了。
15、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解釋: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16、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解釋: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17、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解釋: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18、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解釋: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jǐn)慎。
1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解釋: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xué)越糊涂;思考卻不讀書,就會心生迷惑。
2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解釋: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2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解釋: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2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解釋: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2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解釋: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解釋: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jìn)行反。簽閯e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xué)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xí)?
2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解釋: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2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解釋: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28、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解釋:面對著實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2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解釋:一個人不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lǐng)。不應(yīng)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yīng)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0、巧言令色,鮮矣仁。
解釋: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解釋: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3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解釋: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么行走呢?
3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解釋:見到賢人便應(yīng)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yīng)在內(nèi)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4、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解釋: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yuǎn)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jìn)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釋:聰明又好學(xué),向地位比自己低,學(xué)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他為‘文’。
36、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解釋:廣泛地學(xué)習(xí),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37、禮之用,和為貴。
解釋: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3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解釋:如果質(zhì)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zhì)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dāng),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39、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解釋:愛好學(xué)習(xí)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解釋:君子普遍地團(tuán)結(jié)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jié)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41、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解釋: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解釋: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xué)習(xí)。
4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如果經(jīng)常溫習(xí)已經(jīng)學(xué)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44、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解釋:默記所學(xué)的東西,堅持學(xué)習(xí)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45、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解釋:君子有三種事應(yīng)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46、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解釋:大學(xué)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xí),在于達(dá)到善的最高境界。
47、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解釋:如果學(xué)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xí),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解釋: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為端正,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4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解釋:幾個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人。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xué)習(xí),借鑒他的缺點進(jìn)行自我改正并告訴他人。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知道學(xué)習(xí)的人不如喜歡學(xué)習(xí)的人,喜歡學(xué)習(xí)的人不如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的人。
5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釋: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53、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解釋:死和生聽?wèi){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54、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解釋: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5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釋: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56、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解釋: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7、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解釋: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釋: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5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釋:聰明好學(xué),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60、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解釋: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6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解釋:能夠達(dá)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dá)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6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解釋: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6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解釋:君子團(tuán)結(jié)而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團(tuán)結(jié)。
6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解釋: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wù)摳呱畹膶W(xué)問。
65、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66、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解釋: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dá)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6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解釋: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6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復(fù)習(xí)舊知識時,又能領(lǐng)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dǎo)師埃。
69、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7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解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rèn)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7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解釋: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yuǎn)。
7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解釋: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7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釋:君子能夠協(xié)調(diào)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7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75、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解釋: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7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他這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77、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78、朝聞道,夕死可矣。
解釋: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79、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解釋: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dāng)?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dāng)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zé)備。
8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解釋:任何事情,有準(zhǔn)備就能成功,沒準(zhǔn)備就會失敗。
8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8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解釋: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dān)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8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釋: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病:主觀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84、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解釋: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85、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釋: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8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解釋: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xué)習(xí)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rèn)為他學(xué)過了。
87、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解釋:發(fā)憤研究學(xué)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孔子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的語錄06-16
孔子語錄07-28
關(guān)于孔子的語錄11-10
孔子的語錄(15篇)12-30
關(guān)于孔子的語錄11篇12-06
關(guān)于孔子的語錄9篇11-14
孔子的作文01-05
孔子經(jīng)典句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