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常用周國平的語錄集合72條
人活世上,有時難免要有求于人和違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么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可以把它們奉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獻給自己。對于一個滿足于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就必有所不為,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qū)別就在于所為所不為的不同取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周國平的語錄72條,歡迎參考。
1、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
2、鼾聲,響屁,飽嗝,這些聲響之所以使人覺得愚蠢,是因為它們暴露了人的動物性一面。
3、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區(qū)分不在職業(yè)而在心靈。
4、六歲前,編的故事比做的夢精彩。六歲后,做的夢比編的故事精彩。莫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天賦予人的藝術(shù)能力受到功利和知識的排擠,被驅(qū)逐到無意識的領(lǐng)域里去了?
5、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創(chuàng)業(yè),去探險獵奇,去覓情求愛,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6、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7、一切迷戀都憑借幻覺一切理解都包含誤解一切忠誠都指望報答一切犧牲都附有條件。
8、心中有完美,同時又把不完美作為人的命運承受下來,這就是哲人。
9、我從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來,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10、愈是自然的東西,就愈是屬于我的生命的本質(zhì),愈能牽動我的至深的情感。例如,女人和孩子。
11、人們的心理可能是這樣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裝成正義的憤怒猛烈噴發(fā)了。當然啦,決不能讓那個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場;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類似的事,那么,堅決向法庭認同,與罪人劃清界線,就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yīng),仿佛譴責的調(diào)門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處,人與人之間必定充滿殘酷的斗爭,人性必定扭曲,愛必定遭到扼殺。
12、死亡是神秘的黑夜,生命如同黑夜里一朵小小的燭光。它燃燒,照耀,突然被一陣風吹滅;或者,逐漸暗淡,終于慢慢地熄滅。
13、仗義和信任貌似相近,實則屬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譜系。信任是獨立的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一方面各人有自己的人格、價值觀、生活方式、利益追求等,在這些方面彼此尊重,絕不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合作做事時都遵守規(guī)則。仗義卻相反,一方面抹殺個性和個人利益,樣樣求同,不能容忍差異;另一方面共事時不講規(guī)則。
14、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錯了地方,致使不再來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來就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今后會更加遠離一切熱鬧,包括媒體的熱鬧和學界的熱鬧(我把后者看做前者的一個類別),在安靜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問題想明白。其實,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15、這種夢不能實現(xiàn)也不需要實現(xiàn),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16、可是,換一個角度看,我倒覺得,這個特點恰恰也是人的優(yōu)點,它表明人天生就是一種浪漫的動物。對于人來說,一切享受若沒有想像力的參與,就不會是真正的享受。人的想像力總是要在單純的物之上添加一些別的價值,那添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精神價值。如果沒有追求的激情在事前鋪張,懷念的惆悵在事后演繹,直接的擁有必定是十分枯燥的。事實上,懷念和追求構(gòu)成了我們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內(nèi)容。
17、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么,教育機構(gòu)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huán)境。
18、但是,我的心受到了觸動。當著這么多大人的面,這個初中生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才敢為情竇初開的同齡人辯護。
19、誠信被視為最重要的商業(yè)道德,而誠信的缺乏是轉(zhuǎn)入市場經(jīng)濟以來最令國人頭痛的問題之一。若要追尋問題的根源,從文化上看,便是人的尊嚴的觀念之缺失。
20、我相信,不但寫作,而且所謂的寫作才能,都是一種習慣。
21、必須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是應(yīng)該要什么,人生中什么重要、真正值得爭取。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哪里,做什么事最適合自己。這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這兩條,內(nèi)心就會寧靜。相反,不知道要什么,東抓西抓,到頭來仍不滿意,因為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讓自己滿意。
22、什么是虛假?虛假就是不真實,或者,故意真實。"我一定要真實!"——可是你已經(jīng)在虛假了。什么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誠,或者,故意真誠。"我一定要真誠!"——可是你已經(jīng)在做作了。
23、在不能說真話時,寧愿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24、一切精神的創(chuàng)造,一切靈魂的珍寶,到頭來都是毀于沒有靈魂的東西之手:老鼠、蛀蟲、水、火、地震、戰(zhàn)爭、空氣、時間……
25、一個人熱愛人生便不能不執(zhí)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觀,兩者激烈沖突又達成和解的結(jié)果就是超脫。所以,超脫實質(zhì)上是一種有悲觀約束的執(zhí)著,有執(zhí)著約束的悲觀。仔細分析起來,其中始終包含著悲觀和執(zhí)著兩種因素,只是兩者之間已經(jīng)形成一種恰當?shù)年P(guān)系,不再趨于一端罷了。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勞永逸徹悟人生的"無上覺者",如果有,他也業(yè)已涅槃成佛,不屬于這個活人的世界了。
26、此生此世,與我最近的是人,與我最遠的也是人。
27、人是一種講究實際的植物,他忙著給自己澆水、施肥、結(jié)果實,但常常忘記了開花。
28、離別的苦,仔細分析起來,包含三層意思。其一,人生聚散不定,一別之后,不知何時再聚,也可能再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其二,命運莫測,別后不免為對方擔心,有了無窮的牽掛。其三,生命短暫,青春相別,再見時也許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傊松宰羁鄤e離,正因為離別最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無常。
29、人生意義問題是一切人生思考的總題目和潛臺詞,因為它的無所不包和無處不在,我們就始終在回答它又始終不能給出一個最后的答案。
30、有人說,人生到處是陷阱,從一個陷阱跳出來,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里。
31、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guān)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guān)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guān)心他,要別人比關(guān)心每人自己更關(guān)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結(jié)論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立。
32、人的稟賦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標準不是看社會上有多少人爭奪它,眼紅它,而應(yīng)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真正感到快樂。
33、一位現(xiàn)代生態(tài)學家說:人類是作為綠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這個說法加以擴展,我們便可以說,人是地球的客人。作為客人,我們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時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時我們應(yīng)當懂得尊重和感謝主人。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客人,這可能是人對待自然的最恰當?shù)膽B(tài)度吧。
34、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類生活的基本內(nèi)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戰(zhàn)爭,政治,文化,財富,歷險,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按照對人類平凡生活的功過確定其價值。即使在偉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動我們的也不是豐功偉績,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顯露了真實人性的時刻,這樣的時刻恰恰是人人都擁有的。遺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們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東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35、生命所需要的,無非空氣、陽光、健康、營養(yǎng)、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但是,驕傲的人啊,拋開你的虛榮心和野心吧,你就會知道,這些最簡單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36、智慧是達于成熟因而不會失去的童心。一個人在精神上足夠成熟,能夠正視和承受人生的苦難,同時心靈依然單純,對世界仍然懷著兒童般的興致,他就是一個智慧的人。
37、假、惡、丑從何而來?人為何會虛偽、兇惡、丑陋?我只找到一個答案:因為貪欲。人為何會有貪欲?佛教對此有一個很正確的解答:因為"無明"。通俗地說,就是沒有智慧,對人生缺乏透徹的認識。所以,真正決定道德素養(yǎng)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把道德淪喪的原因歸結(jié)為意識形態(tài)的失控,試圖通過強化意識形態(tài)來整飭世風人心,這種做法至少是膚淺的。
38、我已經(jīng)厭倦那種永遠深刻的靈魂,它是狹窄的無底洞,里面沒有光亮,沒有新鮮的空氣,也沒有玩笑和游戲。
39、博大的深刻不避膚淺。走出深刻,這也是一種智慧。
40、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一些人,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著,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里,未嘗有真正的內(nèi)心生活。對于這樣的人,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一個人唯有關(guān)注心靈,才會因為心靈被擾亂而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的寧靜之需要。
41、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于你,那就是你的經(jīng)歷,你在經(jīng)歷中的感受和思考。它們僅僅屬于你,不能轉(zhuǎn)讓給任何別人,而只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墒,如果你不珍惜,就會隨歲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42、我們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43、你做一項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對它并不喜歡,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yè)。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喜歡,并不在乎它能否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yè)。最理想的是事業(yè)和職業(yè)一致,做喜歡的事并能以之謀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離,業(yè)余做喜歡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44、離開了暮雨朝云,巫山縱然萬古長存,也只是一堆死石頭罷了。
45、真愛孩子的做法:一、舍得陪孩子共度歡樂時光;二、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三、重點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意識。
46、每人都是一個神,然后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
47、人類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惡、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嚴肅若輕浮。
48、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49、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于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虐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50、我們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圣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圣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圣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于此了。
51、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于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52、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jīng)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guān)了。
53、可是,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之誕生與本鄉(xiāng)何干?他們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們從來就不屬于本鄉(xiāng),他們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類為自己的舞臺的。所以,如果要論光榮,這光榮只屬于民族或者人類。這一點對于文明人來說應(yīng)該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說,倘若一個法蘭克福人以歌德的同鄉(xiāng)自炫,他就一定會遭到全體德國人的嘲笑。
54、對于文人來說,許多時候,讀書和寫作也只是一種消遣或一種事務(wù),比起斗雞走狗之輩,誠然有雅俗之別,但逃避自我的實質(zhì)則為一。
55、一個夜晚就這么過去了?墒俏胰匀徊幌胨X。這是這樣的一種時候,什么也不想做,包括睡覺。
56、男人是孤獨的,在孤獨中創(chuàng)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傳播文化。
57、一個人只要真正領(lǐng)略了平?嚯y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tài)是多么做作。
58、人們常說,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fā)現(xiàn)自我。在愛人面前,誰不是突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自己原來還有這么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愛人,于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愿望導致了發(fā)現(xiàn)。沒有呈獻的愿望,也許一輩子發(fā)現(xiàn)不了。
59、愛本質(zhì)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2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占有。愛心是與占有欲正相反對的東西。
60、如果某人暗中對你做了壞事,你最好佯裝不知。否則,只會增添他對你的敵意。他因為揣測到你會恨他而愈恨你了。
61、如何花錢比方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低。
62、生命懼怕枯燥甚于畏懼死亡,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為了回避單調(diào)必需豐盛自己,不在乎結(jié)局是否徒勞。
63、個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這種介于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tài)叫做生活的智慧。
64、要想讀西方哲學,不妨先讀羅素的《西方哲學簡史》,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你喜歡什么就讀什么,這樣學習就會有效果。
65、殊不知在人類歷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們造成的苦難遠遠超過普通的歹徒。
66、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jīng)習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仿佛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xù)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么寶貴,有著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67、一切外在的欠缺或缺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chǎn)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zhì)上都不應(yīng)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68、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保護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69、有錢的窮人不是富人;有權(quán)的庸人不是偉人;有學識的笨人不是聰明人;有聲譽的壞人不是好人。
70、不妨把靈魂定義為普遍性的精神在個體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一個人無論怎樣超凡脫俗,總是要過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總是平凡的。所以,靈魂的在場未必表現(xiàn)為隱居修道之類的極端形式,在絕大多數(shù)情形下,恰恰表現(xiàn)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71、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橋梁和誘餌,其價值就在于把人引向內(nèi)心,過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生活。神并非居住在宇宙間的某個地方,對于我們來說,它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們在內(nèi)心中感悟到它。
72、高質(zhì)量的活動和高質(zhì)量的寧靜都需要,而后者實為前者的前提。
【周國平的語錄72條】相關(guān)文章:
周國平語錄08-23
周國平的語錄12-10
周國平經(jīng)典語錄08-11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大全02-10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41條04-01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75句03-20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4條09-13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80條05-15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7條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