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亭送別》教案 推薦度:
- 語文教案:長亭送別 推薦度:
- 語文教案:長亭送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長亭送別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一)引導(dǎo)學(xué)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提綱挈領(lǐng)地了解劇情,準(zhǔn)確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與性格特征。
(二)體會課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三)體會課文修辭方法多種多樣,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的語言特色。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長亭送別》是如何完成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的?哪些地方突出表現(xiàn)了鶯鶯珍重愛情而鄙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分析:《長亭送別》并沒有曲折復(fù)雜的戲劇情節(jié),其藝術(shù)魅力主要來自對人物心靈的深刻探索和真實描摹。作者將藝術(shù)觸角伸展到處于“長亭送別”這一特定時空交叉點上的鶯鶯的心靈深處,細膩而多層次地展示了“此恨誰知”的復(fù)雜心理內(nèi)涵——交織著對“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的親人的百般依戀,對即將來臨的“南北東西萬里程”的別離的無限悲戚,對逼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強折鴛鴦在兩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對當(dāng)時司空見慣的身榮棄妻愛情悲劇的不盡憂慮。同時,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一復(fù)雜的心理內(nèi)涵的純凈的靈魂美。鶯鶯在送別張生時的依戀、痛苦、怨恨、憂慮,都是與她美好的愛情理想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她對張生的愛,是相互傾慕的產(chǎn)物,絲毫沒有摻雜進世俗的考慮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來,金榜題名,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不是愛情的前提和基礎(chǔ),“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純真專一、天長地久的幸福愛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因此,臨別時,她不忘叮囑張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與老夫人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傊,鶯鶯的態(tài)度突出地表現(xiàn)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她的離愁別恨中閃耀著重愛情輕功名、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光輝。作品撼人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它不僅寫出了人物心靈中顫動著的愛情旋律,而且寫出了激蕩著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靈。
課文中有四處表現(xiàn)了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幺篇】:“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朝天子】:“‘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折鴛鴦在兩下里。”
科白:“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二)如何體會劇中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分析:《長亭送別》這一折以景物描寫設(shè)置戲劇環(huán)境;渲染氣氛,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天然渾成,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端正好】一曲,點染了一幅空間廣闊、色彩斑斕的圖畫:藍天白云,黃花滿地,西風(fēng)凄緊,北雁南飛,霜林染紅。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時節(jié)特征的景物,襯托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抑心情。后兩句是鶯鶯的自問自答,在為離別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淚的鶯鶯心目中,經(jīng)霜的樹林是被她的離情感動而變紅的!叭尽、“醉”二字,下得極有分量。前者不僅把外射的感受化為具有動態(tài)的心理過程,而且令離人的漣漣別淚,宛然如見。后者既寫出了楓林的色彩,更賦予了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態(tài)。至此,蕭瑟的秋景與悲凄的心境化而為一,無法分開,創(chuàng)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fēng),構(gòu)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圍更加蕭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是寫鶯鶯悵然癡立,極目遠送,流露出欲見不能的惆悵和不忍離去的眷戀!跋﹃柟诺罒o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是寫耳聞,進一層表現(xiàn)她的惆悵和眷戀。“無人語”不僅是寫在寂寞的夕陽古道上聽不到一點人說話的聲音,而且是寫鶯鶯感嘆張生離去,欲語無人。夕陽古道,原來還有切切私語,現(xiàn)在卻歸于一片寂靜。這情景本來就夠冷清凄涼了,偏偏這時候傳來馬的嘶鳴,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鶯鶯本來就破碎的心。馬鳴之處,正是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的叫聲而見不到騎馬遠去的親人,鶯鶯的心情可想而知!盁o聲”和“有聲”兩相映襯,更加襯托出當(dāng)時環(huán)境的凄涼和鶯鶯痛不欲生的悲哀。這支曲子以景襯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動展現(xiàn)了鶯鶯“離愁漸遠漸無窮”的心境。
【一煞】與【端正好】兩相輝映,并與【滾繡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掛住斜陽”互相照應(yīng);【收尾】以“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再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還有其他幾處的景物點染。這就自始至終、相當(dāng)完美地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和環(huán)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三)如何理解《長亭送別》中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諧統(tǒng)一?
分析:王實甫的戲曲語言以富于文采為特色,曲詞之美,與劇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諧統(tǒng)一。這在《長亭送別》一折中尤為突出。
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全折運用了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fù)、疊音、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特別是巧用夸張,并與比喻、用典、對比等結(jié)合,因情隨物而設(shè)。例如,“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夸張地表現(xiàn)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張兼比喻,寫離別之情,達到愁極恨絕、無以復(fù)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用了“紅淚”和“青衫淚”兩個典故,是夸張兼用典,形容傷心之至。作品中的夸張描寫,大都將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觀事物,借助鮮明生動的形象來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2.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
作者善于化用名句中的優(yōu)美成句,也擅長提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白描俊語。曲詞或秀麗典雅,含蓄悠長;或質(zhì)樸自然,活潑爽利。既有詩詞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蘇幕遮》詞中“碧云天,黃葉地”是詠秋名句。王實甫易“葉”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與飛雁、霜林一起,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圖,完全切合劇中的情景和離人的心緒。【收尾】“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句,是對李清照《武陵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極其形象地傳達出人物心靈所承受著的感情重壓。【叨叨令】【快活三】兩支曲子,出語當(dāng)行,極富生活氣息。【脫布衫】前兩句是詩詞的格調(diào),寫鶯鶯眼中的秋景;后兩句是生動的口語,寫鶯鶯眼中的張生。正是這蕭瑟的秋色,映襯著愁苦的張生。既抒寫了鶯鶯的情緒,也描寫了張生的神態(tài)。在《長亭送別》中,這兩幅筆墨,交替并用,得心應(yīng)手,爐火純青,為多側(cè)面、多色彩地再現(xiàn)人物的情感節(jié)律,提供了成功的藝術(shù)手段。
三、教學(xué)過程設(shè)計
(一)作者簡介。
王實甫(約1260~1336),名德信,字實甫,大都(現(xiàn)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劇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禮教為題材,塑造了崔鶯鶯、紅娘、劉月娥等不同婦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戲劇性強,曲詞優(yōu)美,對元雜劇和后來戲曲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段鲙洝罚ㄔ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是他的代表作。
(二
【長亭送別】相關(guān)文章:
語文《長亭送別》教案02-18
長亭送別教學(xué)反思08-25
《長亭送別》語文教案02-10
語文教案:長亭送別02-28
《長亭送別》教案(通用6篇)03-29
語文《長亭送別》教案10篇02-18
《長亭送別》語文教案10篇02-10
語文教案:長亭送別(9篇)02-28
語文教案:長亭送別9篇02-28
送別詩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