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

            時間:2022-08-16 20:53:00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1

            (第一種分法)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2

              《認識除法》是二年級上冊課本中學生學習了平均分以后學習的知識,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之一是讓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除法運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模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與之聯(lián)系緊密的數學知識入手,遵循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一個吸納新知的一個過程,利用動手操作后的結果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從而充分認識除法的意義。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

              首先,引發(fā)學生平均分的需要,讓學生自主尋求答案。我一個追問:“每輛車坐2人是什么意思?”給了學生一個思考方向上的提示,這對中等往下的學生更有所幫助,他們可以借助學具去分一分。對于中等往上的學生他們也可以直接在大腦里想分的過程或者聯(lián)系乘法的意義來尋找答案,平均分和幾個幾相加本質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學生的思維,在爭辯中完善知識結構。出示例題后,我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可以請身邊的圓片幫忙,也可以在大腦里思考,這兩種方法都能夠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維層次要高一些。在組織匯報交流時我溝通了這兩種方法相通的地方,“在這道題中是幾個幾相加是6人呢?”學生出現了意見的分歧,一方認為是3個2相加,一方認為是2個3相加,我讓學生舉手表決了一下,發(fā)現幾乎是半對半,隨后我說“有理走遍天下”,要說出自己的理由,此時有些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意義來解釋,有些學生知道想乘法來找到答案,但意義解釋不清,我引導這部分學生去觀察平均分好的圓片,最終是心服口服了,為除法的意義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后,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在說中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算式中的3個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整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經歷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加強理解。

              其實,學生從平均分的角度用圓片去分一分去解釋難度不算大,而對于是“幾個幾人是6?”這是一個從直觀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個中間的初步抽象過程,這是突破難點的重要紐帶,需要暴露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地去明晰、完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4》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3

              單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本節(jié)包括“平均分”和“除法”兩部分內容。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進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讓學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而例4除法的含義,是學生學習除法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關鍵是使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即每份分的結果同樣多。

              我從讓學生小組合作分蘋果開始,通過分東西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接著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幫小熊貓平均分竹筍的具體情境,課上通過請學生演示幫小熊分竹筍的過程從而引出除法,使學生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再讓讓學生認識了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整節(jié)課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設計“除法”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除法。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充分運用示范演示、學生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教學時在知識點上,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通過讓學生分東西,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三為目標,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有部分學生對除法的含義理解不到位,沒有讓學生說出每一個數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義?

              2、練習題的設計較單一,應設計多樣化的練習,練習題應有梯度。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4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教材在編排通過分東西使學生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再通過平均分的實例使學生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從而引出除法。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充分運用示范演示、學生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教學時在知識點上,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通過抓住“同樣多”→“平均分”→除法含義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逐步加深。這樣有利于學生由動作思維——建立表象——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三唯目標,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鞏固練習時,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整節(jié)課,通過學生親身操作與教師示范演示相結合,學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種分法的含義,同時,也很快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認識了除號,突破了“除法的含義”這一數學難點。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5

              一、說教材

             、苯虒W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除法的初步認識》。

             、步虒W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它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一)的 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教學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為學生今后學好除法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 ⒊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 標: ⑴讓學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明確“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個數平均 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⑵認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⑶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

              ⒋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今后初學除法應用題會感到有些困難。為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喚起學生強烈 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較久的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啟發(fā)引導法:教師步步啟發(fā),層層設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知識,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矅L試法:通過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知識規(guī)律,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逞菔静僮鞣ǎ褐庇^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

             、凑勗挿ǎ

              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稻毩暦ǎ

              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⒍討論法:

              運用討論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來,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說學法

              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 1 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睔w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

              ⒉觀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吃诰毩曋,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

              ⒋通過提問與練習,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解題技能。

             、抵笇W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逐步擴展到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方法。

             、对谟^察、比較中分析,初步滲透抽象概括數學知識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 一般規(guī)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一)、認識“平均分”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鑒于這個特點,此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⒈貼出圖片:8個梨,4個盤子。提問:

             、爬蠋熯@兒有8個梨,平均分在4個盤子里,每盤分幾個?“平均分”是怎樣分呢?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老師分。(演示:每個盤子里放一個)

              ⑵每個盤子里放了幾個?分完了沒有?為什么?那么再繼續(xù)分。(演示: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⑶分完了沒有?現在你們看,每個盤子里梨的個數是幾個,它們的個數怎么樣? 在此,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為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礎。

             、舱f明:

              這樣一個一個地分,每份的數量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通過教師說明,使學生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⒊指名生說一說:“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通過說一說,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磁袛。

              投影出示一組圖形。

             、胖赋鰣D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為什么第二圖和第四圖不是“平均分”?能不能變成“平均分”?學生回答后,教師抽動投影片成下圖。

              2

             、侵该f出各圖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幾份? 此題的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對“平均分”含義的理解。

             、堤釂枺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怎樣分?可讓學生利用學具邊分邊說。 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 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通過教師示范演示、學生觀察、辨析比較、動手操作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決了除法初步認識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揭示課題

              像這樣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要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 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較好地發(fā)揮了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三)、認識除號

             、蔽覀冎兰臃、減法、乘法每一種運算都有運算符號,除法也一樣,它的運算符號叫做除號。

              ⒉先讓學生試著說除號是怎樣寫的,再教師講解除號是這樣寫的,中間寫一橫,上面一個小圓點,下面一個小圓點。注意上下兩點要對齊。

             、辰處熓痉,小朋友在練習本上寫兩個除號,一定要注意上下兩個點要對齊。 此環(huán)節(jié)把“除號”的認識作為一個單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講解,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對除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計算及講解意義

              此環(huán)節(jié)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采用了邊講邊 練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

             、苯處熞龑В簞偛,我們把8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求每盤有幾個,要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們把幾個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數寫在除號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幾份?“4”寫在除號后面。

             、敲勘P分得幾個?就等于2。

              ⑷這個算式怎么讀呢?讓學生試著讀。

              ⑸“8 ÷ 4 = 2”表示什么? 通過實物圖的演示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的寫法,同時也能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為下節(jié)課教學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試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能正確地讀出除法算式;通過說意義,不僅讓學生明確除法的含義,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簿毩暋 ⑴填空: 24 ÷ 4 = 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 12 ÷ 6 = 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⑵先說出圖意,再列式。

              ⑶根據題意,說出算式。

             、侔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

             、诎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瓤此闶秸f出意義。 6 ÷ 2 = 3 12 ÷ 2 = 6 12 ÷ 4 = 3 20 ÷ 4 = 5 以上練習題的設計,圍繞著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由形象具體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⒊小結。 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 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促|疑。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五)、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jié) 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⒈讀出下面的算式,用 擺一擺,再填得數。 8 ÷ 2 = 10 ÷ 5 = 12 ÷ 3 = 此題的練習,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虐15個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15 ÷ =

             、瓢15個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 ÷ = 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掣鶕}目說出算式。

             、虐18棵樹,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幾棵?

             、菩《6只兔子,平均關在3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關幾只?

             、菋寢屬I來8個蘋果,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幾個? 討論:為什么列式是“8÷2”,“2”是從哪里來的。

             、劝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砂5個蘋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討論:上面兩題為什么一個列式是“10÷5”,一個列式是“5÷10”? 以上的5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應用的數學和 4 問題解決的數學,

             、娶蓛深}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雖然學生還不會計算“5÷10”,但讓學生先試一試,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⒋游戲。 教師出示12朵花,請學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再列出算式,看誰的分法多。 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fā)散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以上練習題是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層層遞進,由“再現性”進入到“內化性”深入到“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6

              教學內容:

              課本P13頁,例4,練習三第1、2、3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支?

              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

              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

              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

              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第一關(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

              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法:

              實踐探索法和演繹概括法等教學法 ,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層層升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xx班準備明天參觀科技園,看,他們正在忙什么呢?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說給小組同學聽。

              各小組匯報。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同學們正在為明天的出行做準備?矗麄冋诜质澄锬!

              師:這么多分法中,哪種最特別?(分糖果的最特別,每份都一樣,每份都是4顆。)

              2、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1)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師:每組選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糖果數量以及是怎么分的匯報給大家。

              小組1:我們組有6顆糖果,我給他倆都是1顆,我4顆。

              小組2: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個人都有2顆。

              小組3: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份各是1顆,2顆、3顆。

             。2)教師追問:這么多種分法中,哪種最公平、公正?

             、傩〗M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顆。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觀察:從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顆,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每份的數量同樣多。)

              出示小精靈的話,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2題。徐盛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8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P19頁例5,練習四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涸趯W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涸趯W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四、課堂總結。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9

              除法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因此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建議中提到:讓學生擺學具、看課件演示分的過程等活動,充分感知“平均分”與除法的關系,真正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擺一擺、分一分。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讓學生用學具代替10個竹筍任意分,從不一樣多的分法和每份同樣多的展示,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義。學生的認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礎上,也就突破了除法這個抽象概念的難點。突出了除法的本質屬性:把一個數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學具操作、表達都非常到位,再次告訴我在課堂上一定要相信學生能行。

              過去,我們總怕孩子聽不懂、記不住。課上教師說得多、重復的地方多,給學生說的機會并不多。我們都知道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積累,他們有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達、訴說。他們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跟老師交流。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孩子們只有在經歷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建構知識的同時,他們也學會了與同伴的交流與合作。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10

              教學目標:

              1、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 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預習新課

              1、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分?用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完成。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 )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出示預習單:預習第13頁例4:

              1: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每盤應放幾支?這件事用一個算式能表示出來嗎?

              2:說出自己所寫算式的含義。

              3:寫出的算式怎樣讀?中間的符號叫什么?

              二、自我檢測

              學生預習完后,多媒體出示檢測題,學生在練習本上自我檢測。

             。ㄒ唬┳x一讀

              12÷3=4 16÷4=4 18÷2=9

              (二)算一算、說一說。

              10條魚,每個魚缸放2條,需要幾個魚缸?

              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熊,每個小熊分幾個?列式解答。

              學生預習和檢測的過程教師不斷巡視,發(fā)現問題以待解決。.

              三、交流問題

              1、學生說一說在預習和自我檢測中遇到的困惑及不會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2、如學生未有問題,教師結合巡視發(fā)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

              什么情況下要用除法列式計算?(平均分時,知道總數,份數,求每份數)

              四、教師講評 明確知識

              針對交流進行引導:

              1、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3、 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2、 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針對性作業(yè)

              1、課本第15頁第1——3題.

            【數學 - 除法的初步認識】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8-22

            小學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18

            初步認識除法說課稿09-20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3

            《初步認識除法》教學反思04-16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07-05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2-26

            【優(yōu)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7-10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8-22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9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