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菱形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1.經歷探索菱形的識別方法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2.運用菱形的識別方法進行有關推理.
補充例題:
例1. 如圖,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邊形AEDF是菱形嗎?說明你的'理由.
例2.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 角線AC的垂直平分線與邊AD、BC分別交于E、F.
四邊形AFCE是菱形嗎?說明理由.
例3.如圖 , ABCD是矩形紙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設F、H分別是B、D落在AC上的兩點,E、G分別是折痕CE、AG與AB、CD的交點
(1)試說明四邊形AECG是平行四邊形;
(2)若AB=4cm,BC=3cm,求線段EF的長;
(3)當矩形兩邊AB、BC具備怎樣的關系時,四邊形AECG是菱形.
課后續(xù)助:
一、填空題
1.如果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圖,D、E、F分別是△ABC的邊BC、CA、AB上的點,
且DE∥BA,DF∥ CA
(1)要使四邊形AFDE是菱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邊形AFDE是矩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題
1.如圖,在□ABCD中 ,若2,判斷□ABCD是矩形還是菱形?并說明理由。
2.如圖 ,平行四邊形A BCD的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OA=4,OB=3,AB=5.
(1) AC,BD互相垂直嗎?為什么?
(2) 四邊形ABCD是菱形 嗎?
3.如圖,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平分線交AD于E,EF∥AB交BC于F,試問: 四 邊形ABFE是菱形嗎?請說明理由。
4.如圖,把一張矩形的紙ABCD沿對角線BD折疊,使點C落在點E處,BE與AD交于點F.
⑴求證:ABF≌
、迫魧⒄郫B的圖形恢復原狀,點F與BC邊上的點M正好重合,連接DM,試判斷四邊形BMD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建議
1、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定理: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相等,那么在其他需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注意事項:定理中的平行線組是指每相鄰的兩條距離都相等的特殊的平行線組;它是由三條或三條以上的平行線組成。
定理的作用:可以用來證明同一直線上的線段相等;可以等分線段。
2、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推論
推論1: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推論2: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
記憶方法:“中點”+“平行”得“中點”。
推論的用途:(1)平分已知線段;(2)證明線段的倍分。
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因為它不僅是推證三角形、梯形中位線定理的基礎,而且是第五章中“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礎。
本節(jié)的難點也是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到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在認識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在加上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兩個推論以及各種變式,學生難免會有應接不暇的感覺,往往會有感覺新鮮有趣但掌握不深的情況發(fā)生,教師在教學中要加以注意。
教法建議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引入
生活中有許多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例子,并不陌生,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引入可從下面幾個角度考慮:
、購纳顚嵗,如刻度尺、作業(yè)本、柵欄、等等;
、诳捎脝栴}式引入,開始時設計一系列與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概念相關的問題由學生進行思考、研究,然后給出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和推論。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及推論。
2、能夠利用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任意等分一條已知線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3、通過定理的變式圖形,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本節(jié)學習,體會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和諧美
二、教法設計
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討論研究,教師引導分析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2、教學難點: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四、課時安排
l課時
五、教具學具
計算機、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復習引入,學生畫圖探索;師生共同歸納結論;教師示范作圖,學生板演練習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行線?平行線有什么性質。
2、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性質?
【引入新課】
由學生動手做一實驗:每個同學拿一張橫格紙,首先觀察橫線之間有什么關系?(橫線是互相平等的,并且它們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然后在橫格紙上畫一條垂直于橫線的直線 ,看看這條直線被相鄰橫線截成的各線段有什么關系?(相等,為什么?)這時在橫格紙上再任畫一條與橫線相交的直線 ,測量它被相鄰橫線截得的線段是否也相等?
。ㄒ龑W生把做實驗的條件和得到的結論寫成一個命題,教師總結,由此得到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掛得的線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注意:定理中的“一組平行線”指的是一組具有特殊條件的平行線,即每相鄰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線組,這一點必須使學生明確。
下面我們以三條平行線為例來證明這個定理(由學生口述已知,求證)。
已知:如圖,直線 , 。
求證: 。
分析1:如圖把已知相等的線段平移,與要求證的'兩條線段組成三角形(也可應用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得 ),通過全等三角形性質,即可得到要證的結論。
。ㄒ龑W生找出另一種證法)
分析2:要證的兩條線段分別是梯形的腰,我們借助于前面常用的輔助線,把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然后再利用這些熟悉的知識即可證得 。
證明:過 點作 分別交 、 于點 、 ,得 和 ,如圖。
∴
∵ ,
∴
又∵ , ,
∴
∴
為使學生對定理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知識學活,可讓學生認識幾種定理的變式圖形,如圖(用計算機動態(tài)演示)。
引導學生觀察下圖,在梯形 中, , ,則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論 1。
推論1: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再引導學生觀察下圖,在 中, , ,則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論2。
推論2: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
注意:推論1和推論2也都是很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論證和計算中經常用到,因此,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好。
接下來講如何利用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來任意等分一條線段。
例 已知:如圖,線段 。
求作:線段 的五等分點。
作法:①作射線 。
、谠谏渚 上以任意長順次截取 。
③連結 。
④過點 。 、 、 分別作 的平行線 、 、 、 ,分別交 于點 、 、 、 。
、 、 、 就是所求的五等分點。
。ㄕf明略,由學生口述即可)
【總結、擴展】
小結: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及推論。
。2)定理的證明只取三條平行線,是在較簡單的情況下證明的,對于多于三條的平行線的情況,也可用同樣方法證明。
。3)定理中的“平行線組”,是指每相鄰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線組。
。4)應用定理任意等分一條線段。
八、布置作業(yè)
教材P188中A組2、9
九、板書設計
十、隨堂練習
教材P182中1、2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首先我們來看幾道練習題(幻燈片)
(復習:平行線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識)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圖片(幻燈片)
[學生活動]觀看后答問題:你看到了哪些圖形?
(各式各樣的圖案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美麗,那么,請你用兩個相同的300的三角板,看能拼出哪些圖案?)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交流,拼出圖案的類型。
同學們所拼的圖形中,除了有我們學過的三角形,還有很多四邊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四邊形,探索四邊形的性質。(幻燈片出示課題)
活動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問題(1):為什么我們把(甲)圖叫平行四邊形,而(乙)圖不是平行四邊形呢?你怎么知道這些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拿一模型,幻燈片)
[學生活動]認真觀察、討論、思考、推理。
鼓勵學生交流,并是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學生交流,歸納: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并說明:平行四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連成的線段叫它的對角線。
平行四邊形用“”表示,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記作“ABCD”讀作:平行四邊形ABCD。(幻燈片出示揭示課題)
問題(2):由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平行四邊形還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活動]動手操作,小組演示交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探究。
小結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這里要弄清對角、對邊兩個名詞)
你能演示你的結論是如何得到的嗎?(學生演示)
你能證明嗎?(幻燈片出示證明題)
[學生活動]先分析思路尤其是輔助線,請學生上黑板證明。
自己完成性質2的證明。
活動三、運用新知
性質掌握了嗎?一起來看一道題目:
嘗試練習(幻燈片)例1
[學生活動]作嘗試性解答。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質和判別條件.
2.提高對矩形的性質和判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探索矩形的有關性質和判別條件的過程,在直觀操作活動和簡單的說理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觀探索習慣,逐步掌握說理的基本方法.
2.知道解決矩形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化為三角形問題來解決,滲透轉化歸思想.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加深對矩形的的認識,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2.通過對矩形的探索學習,體會它的內在美和應用美.
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和常用判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矩形的性質和常用判別方法的綜合應用.
教學方法:分析啟發(fā)法
教具準備:像框,平行四邊形框架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演示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引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歸納矩形的定義:
問題:從上面的演示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學生思考、回答.)
結論: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探究矩形的性質:
。1).問題:像框除了“有一個內角是直角”外,還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邊形不具備的性質?(學生思考、回答.)
結論: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探索矩形對角線的性質:
讓學生進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問題:(幻燈片展示)
在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上,用兩根橡皮筋分別套在相對的兩個頂點上,拉動一對不相鄰的頂點,改變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①.隨著∠α的變化,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當∠α是銳角時,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系?當∠α是鈍角時呢?
、.當∠α是直角時,平行四邊形變成矩形,此時兩條對角線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學生操作,思考、交流、歸納.)
結論: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3).議一議:(展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
、.矩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它有幾條對稱軸?如果不是,簡述你的理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長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關性質解釋這結論嗎?
。4).歸納矩形的性質:(引導學生歸納,并體會矩形的“對稱美”.)
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軸對稱圖形.
例解:(性質的運用,滲透矩形對角線的“化歸”功能.)
如圖,在矩形ABCD中,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B=OA=4
厘米.求BD與AD的'長.
(引導學生分析、解答.)
探索矩形的判別條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1).想一想:(學生討論、交流、共同學習)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怎樣的四邊形?為什么?
結論: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ɡ碛煽捎蓭熒餐治觯缓笥没脽羝故就暾^程.)
。2).歸納矩形的判別方法:(引導學生歸納)
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三.課堂練習:(出示P98隨堂練習題,學生思考、解答.)
四.新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熒餐瑥闹R與思想方法兩方面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P99習題4.6第1、2、3題.
板書設計:
4.矩形
矩形的定義:
矩形的性質:
前面知識的小系統(tǒng)圖示:
三.矩形的判別條件:
例1
課后反思:在平行四邊形及菱形的教學后。學生已經學會自主探索的方法,自己動手猜想驗證一些矩形的特殊性質。一些相關矩形的計算也學會應用轉化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來解決?偟目磥磉@節(jié)課學生掌握的還不錯。當然合情推理的能力要慢慢的熟練。不可能一下就掌握熟練。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分析]
勾股定理是揭示三角形三條邊數(shù)量關系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也是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據(jù)之一,同時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正是這章書所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印象;通過聯(lián)系比較、探索、歸納,幫助學生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進行正確的應用。
本節(jié)教科書從畢達哥拉斯觀察地面發(fā)現(xiàn)勾股定理的傳說談起,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一些以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為邊長的小正方形的面積與以斜邊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的關系,發(fā)現(xiàn)兩直角邊為邊長的小正方形的面積的和,等于以斜邊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從而發(fā)現(xiàn)勾股定理,這時教科書以命題的形式呈現(xiàn)了勾股定理。關于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有很多,教科書正文中介紹了我國古人趙爽的證法。之后,通過三個探究欄目,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決實際問題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中的應用,使學生對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認識。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探索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掌握勾股定理,發(fā)展幾何思維。
2、應用勾股定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學會簡單的合情推理與數(shù)學說理
二、 過程與方法
引入兩段中西關于勾股定理的史料,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引發(fā)同學們的思考。通過動手操作探索與發(fā)現(xiàn)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經歷小組協(xié)作與討論,進一步發(fā)展合作交流能力和數(shù)學表達能力,并感受勾股定理的應用知識。
三、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對勾股定理歷史的了解,感受數(shù)學文化,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探究活動中,學生親自動手對勾股定理進行探索與驗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 重點與難點
1、探索和證明勾股定理
2熟練運用勾股定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展示圖片并介紹第一情景
以中國最早的一部數(shù)學著作——《周髀算經》的開頭為引,介紹周公向商高請教數(shù)學知識時的對話,為勾股定理的出現(xiàn)埋下伏筆。
周公問:“竊聞乎大夫善數(shù)也,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歷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shù)安從出?”商高答:“數(shù)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環(huán)而共盤.得成三、四、五,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shù)之所由生也。”
2、教師展示圖片并介紹第二情景
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著名的數(shù)學家。相傳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時,發(fā)現(xiàn)朋友家用地磚鋪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種特性。
二、師生協(xié)作,探究問題
1、現(xiàn)在請你也動手數(shù)一下格子,你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這樣的特點呢?
3、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嗎?
三、得出命題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么,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解釋: 由于我國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稱為勾,較長的邊稱為股,斜邊稱為弦,所以,把它叫做勾股定理。
四、勾股定理的證明
趙爽弦圖的證法(圖2)
第一種方法:邊長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個直角邊分別為 、 ,斜邊為 的直角三角形圍在外面形成的。因為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加上4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外圍正方形的面積,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簡得 。
第二種方法:邊長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個直角邊分別為 、 ,斜邊為 的
角三角形拼接形成的(虛線表示),不過中間缺出一個邊長為 的正方形“小洞”。
因為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等于4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加上正方形“小洞”的面積,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簡得 。
這種證明方法很簡明,很直觀,它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趙爽高超的證題思想和對數(shù)學的鉆研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五、應用舉例,拓展訓練,鞏固反饋。
勾股定理的靈活運用勾股定理在實際的生產生活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勾股定理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解決了許多生活中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運用勾股定理解決一些問題,你可以嗎?試一試。
例題:小明媽媽買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電視機,小明量了電視機的屏幕后,發(fā)現(xiàn)屏幕只有58厘長和46厘米寬,他覺得一定是售貨員搞錯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嗎?你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
六、歸納總結1、內容總結:探索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利于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2、方法歸納:數(shù)方格看圖找關系,利用面積不變的方法。用直角三角形三邊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觀察歸納注意畫一個直角三角形表示正方形面積,再次驗證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七、討論交流
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他們模糊不清的概念,給他們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通過提示性的引導,讓學生對勾股定理的概念豁然開朗,為后面勾股定理的應用打下基礎。
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大家很快就通過數(shù)格子發(fā)現(xiàn)了勾股定理的規(guī)律。還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嗎?跟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請同學們課后在反思天地中都發(fā)表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6
課時目標
1.掌握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是否有意義、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識別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分式的意義,分式是否有意義的條件及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分式的意義,分式是否有意義的條件及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用具: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單項式?什么是多項式?
2.判斷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伲玬2 ②1+x+y2- ③ ④
、 ⑥ ⑦
二.新課講解:
設問:不是整工式子中,和整式有什么區(qū)別?
小結: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和B均為整式,B中含有字母。
練習: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
。1)、、(2)、(3)、(4)、(5)x2、(6)+4
強調:(6)+4帶有是無理式,不是整式,故不是分式。
2.小結:對整式、分式的正確區(qū)別: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須含有字母,這是分式與整式的根本區(qū)別。
練習:課后練習P6練習1、2題
設問:(讓學生看課本上P5“思考”部分,然后回答問題。)
例題講解:課本P5例題1
分析:各分式中的分母是:(1)3x(2)x-1(3)5-3b(4)x-y。只要這引起分母不為零,分式便有意義。
(板書解題過程。)
3.小結:分式是否有意義的.識別方法:當分式的分母為零時,分式無意義;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時,分式有意義。
增加例題:當x取什么值時,分式有意義?
解:由分母x2-4=0,得x=±2。
∴ 當x≠±2時,分式有意義。
設問:什么時候分式的值為零呢?
例:
解:當 ① 分式的值為零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一、類比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熟練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
二、類比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及通分過程,熟練掌握異分母分式的加減及通分過程與方法.
數(shù)學思考
在分式的加減運算中,體驗知識的化歸聯(lián)系和思維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整體思考的分析問題能力.
解決問題
一、會進行同分母和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
二、會解決與分式的加減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能進行分式的加、剪、乘、除、乘方的混合運算.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師生活動、學生自我探究,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來,使學生在整體思考中開闊視野,養(yǎng)成良好品德,滲透化歸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觀點.
重點
分式的加減法.
難點
異分母分式的加減法及簡單的分式混合運算.
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內容和目的
活動1:問題引入
活動2:學習同分母分式的加減
活動3:探究異分母分式的加減
活動4:發(fā)現(xiàn)分式加減運算法則
活動5:鞏固練習、總結、作業(yè)
向學生提出兩個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學習分式加減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創(chuàng)始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類比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讓學生歸納同分母分式的加減的方法并進行簡單運算.
回憶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使學生歸納異分母分式的加減的方法.
通過以上探究過程,讓學生發(fā)現(xiàn)分式加減運算的法則,通過分式在物理學的應用及簡單混合運算,使學生深化對分式加減運算法則的理解.
通過練習、作業(yè)進一步鞏固分式的運算.
課前準備
教具
學具
補充材料
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刍顒樱保
1.問題一:比較電腦與手抄的錄入時間.
2.問題二;幫幫小明算算時間
所需時間為,
如何求出的值?
3.這里用到了分式的加減,提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問題.學生積極動腦解決問題,提出困惑:
分式如何進行加減?
通過實際問題中要用到分式的加減,從而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
。刍顒樱玻
1.提出小學數(shù)學中一道簡單的分數(shù)加法題目.
2.用課件引導學生用類比法,歸納總結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則.
3.教師使用課件展示[例1]
4.教師通過課件出兩個小練習.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進一步回憶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的運算法則.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同分母分式加減的運算方法.
通過例題,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體會同分母分式加減運算,同時教師指出運算中的.注意事項.
由兩個學生板書自主完成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練習.
運用類比的方法,從學生熟知的知識入手,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
師生共同完成例題,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夠通過思考學會新知識,提高自信心.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同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
。刍顒樱常
1.教師以練習的形式通過“自我發(fā)展的平臺”,向學生展示這樣一道題.
2.教師提出思考題:
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要遵守什么法則呢?
教師展示一道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題目,學生自然就想到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
教師通過課件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會想到小學數(shù)學中,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則,從而聯(lián)想到異分母分式的加減法則,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異分母分式加減運算的方法思路.
由學生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通過學生的自我探究、歸納總結,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來,體會學習的'樂趣.
[活動4]
。保谡Z言敘述分式加減法則的基礎上,用字母表示分式的加減法法則.
2.教師使用課件展示[例2]
3.教師通過課件出4個小練習.
4.[例3]在圖的電路中,已測定CAD支路的電阻是R1歐姆,又知CBD支路的電阻R2比R1大50歐姆,根據(jù)電學的有關定律可知總電阻R與R1R2滿足關系式 ;
試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總電阻R
。担處熓褂谜n件展示[例4]
教師提出要求,由學生說出分式加減法則的字母表示形式.
通過例題,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體會異分母分式加減運算,同時教師重點演示通分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道題的方法、如何找最簡公分母及時指出學生在通分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學生自己完成.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由師生共同完成,對比物理學中的計算,體會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分式的混合運算,師生共同完成,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運算順序,通分要仔細.
由此練習學生的抽象表達能力,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符號語言的精練.
讓學生體會運用的公式解決問題的過程.
鍛煉學生運用法則解決問題的能力,既準確又有速度.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通過分式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開闊了視野,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體會各學科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興趣.
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刍顒樱担
1.教師通過課件出2個分式混合運算的小練習.
2.總結:
a)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b)⑴方法思路;
c)⑵計算中的主意事項;
d)⑶結果要化簡.
3.作業(yè):
a)教科書習題16.2第4、5、6題.
學生練習、鞏固.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完成、交流.,師生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學生回憶交流,師生共同補充完善.
教師布置作業(yè).
鍛煉學生運用法則進行運算的能力,提高準確性及速度.
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旋轉的定義.2.旋轉的基本性質.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的基本涵義.
2.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xiàn)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fā)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觀.
教學重點:旋轉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探索旋轉的基本性質.
教學方法:
1、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原則,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實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交流、討論、歸納、學習。
2、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景問題,引入課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以下情景(出示圖示:鐘表、汽車方向盤、轆轤或電腦演示:鐘表指針的轉動、汽車方向盤的轉動、轆轤打水的情景). (1)上面情景中的轉動現(xiàn)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鐘表的指針、鐘擺在轉動過程中,其形狀、大小、位置是否發(fā)生改變?汽車方向盤的轉動呢?
1.在這些轉動的現(xiàn)象中,它們都是繞著一個點轉動的.
2.每個物體的轉動都是向同一個方向轉動.
3.鐘表的指針、鐘擺在轉動過程中,它的形狀、大小沒有變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改變.
4.汽車的方向盤在轉動過程中,同樣它的形狀、大小沒有改變,方向盤上的每點的位置所變化.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我們把這樣的轉動叫旋轉(circumrotate),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生活中的旋轉.
二.講授新課
在數(shù)學中,如何定義旋轉呢?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著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circumrotate).這個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注意:“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意味著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都按相同的方式轉動相同的角度.在物體繞著一個定點轉動時,它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因此,旋轉具有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的特征.
議一議:(課本67頁)答:(1)旋轉中心是O點,旋轉角是∠AOD.旋轉角還可以是∠BOE.
(2)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這時點A旋轉到點D的位置,點B旋轉到點E的位置.
(3)可以把OA看作鐘表的指針,它OA的位置旋轉到OD的位置,指針的長短、形狀沒有變化,所以OA與OD是相等的.同樣,線段OB與OE是相等的.
(4)因為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在旋轉的過程中,圖形上的每個點同時都按相同的`方向旋轉相同的角度,所以∠AOD與∠BOE是相等的.
(4)也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到四邊形DOEF的位置,所以∠AOB與∠DOE是相等的,又因為∠BOD是公共角,所以,∠AOD與∠BOE是相等的.
看上圖,四邊形DOEF是由四邊形AOBC繞O點旋轉得到的,經過旋轉,點A移動到點D的位置,點B移動到點E的位置,點C移動到點F的位置,則點A與點D、點B與點E、點C與點F就是對應點.從剛才大家得出的結論中,能否總結出旋轉的性質呢?
答:因為O是旋轉中心,點A與點D是對應點,點B與點E是對應點,且OA=OD,OB=OE,所以可以知道: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的線段的長度是相等的.
因為點A與點D、點B與點E是對應點,且∠AOD=∠BOE,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是互相相等的.
由此我們得到了旋轉的基本性質:經過旋轉,圖形上的每一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旋轉角彼此相等.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劾1](課本68頁例1)
[師生共析]經演示(鐘表實物或教具)可以知道,分針是繞著表面盤的中心位置,即鐘表的軸心旋轉的,它旋轉一周時的度數(shù)是360°,一周需要60分,因此每分鐘分針所轉過的度數(shù)是6°,這樣20分時,分針逆轉的角度即可求出.
解:(見課本68頁)
書上68頁做一做
三.課堂練習
課本P69隨堂練習.
1.解:旋轉5次得到,旋轉的角度分別等于60°、120°、180°、240°、300°.
四.課時小結
五.課后作業(yè):課本P69習題3.4 1、2、3.
六.活動與探究
1.分析圖中的旋轉現(xiàn)象.過程:讓學生畫圖、找規(guī)律,也可讓他們通過剪切,找到旋轉規(guī)律.
結果:旋轉現(xiàn)象為:
整個圖形可以看做是圖形的八分之一(一組大小不等的三個“角”)繞中心位置,按照同一方向連續(xù)旋轉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也可以看做是圖形的四分之一(兩組相鄰的“角”)繞中心位置連續(xù)旋轉90°、180°、270°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還可以看做是圖形的二分之一(四組相鄰的“角”)繞中心位置旋轉180°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2.圖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是另一個通過旋轉得到的?
過程:同樣讓學生在畫圖過程中體會圖形中每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形,分析圖形,找出關系.
結果:圖中存在這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是另一個通過旋轉得到的.
整個圖形可以看做圖形的四分之一(一組“樓梯”)繞中心連續(xù)旋轉90°、180°、 270°.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整個圖形也可以看做圖形的二分之一(兩組“樓梯”)繞中心位置旋轉180°前后的圖形共同組成的.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仍然是圖形的基本變換。借助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也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