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時間:2023-03-22 10:17:11 曉怡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精選2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精選24篇)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比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學會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

              3、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1、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呈現(xiàn)例1圖片在黑板上。

              提問:把放大前后的兩幅畫相比,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談話導入:像剛才把一幅長方形畫放大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相比,其中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課題: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二、教學例1。

              1、認識圖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兩幅圖片長和寬的數(shù)據(jù)。

              提問:兩幅圖的長有什么關系?寬呢?

              組織學生先討論,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兩幅圖的長和寬的關系:第二幅圖的長是第一幅的2倍,寬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長的比是2:1,寬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圖形的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就是把圖形按2:1的比放大。

              提問:剛才我們在電腦上操作時,把原來的一幅長方形按怎樣的比放大了?

              2、認識圖形的縮小。

              談話:我們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 提問:如果要把第一幅圖按1:2的比縮小,縮小后的長與寬各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三、教學例21、出示例2,讓學生讀題

             。1)提問: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長、寬各是原來的幾倍?各應畫幾格?

             。2)學生畫圖,再展示、交流。

             。3)讓學生嘗試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長方形,再展示各自畫的圖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點指導學生說說縮小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多少格。

              2、討論: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讓學生明確: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大小變了,但形狀沒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長與寬的比與原來圖形的長和寬的比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試一試

              先獨立畫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提問:量一量,斜邊的長也是原來的2倍嗎?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結(jié):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條邊的長都是原來的2倍。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圖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縮小后有關邊的長度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幾格?

              2、做練習六第1、2題。

              第1題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相關圖形邊的長度,并完成填空,再組織交流。

              五、全課小結(jié)。

              什么是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要遵循什么原則?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六、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28-29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

              2、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重點難點:

              學會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做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5

             。1)審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提問:怎樣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這句話?(放大前后的相關線段的長度是可以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寬設為X厘米,那么,你能寫出哪些比例?引導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比例式。 告訴學生: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3)討論:怎樣解比例?根據(jù)是什么?

             。4)思考: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把比例變成什么形式? 教師板書:6x=13.54。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shù)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在6x前加上解:)

              (5)讓學生把解比例的過程完整地寫出來。指名板書。

              2、總結(jié)解比例的過程。 提問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ㄏ雀鶕(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變成方程。再根據(jù)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變成方程。)

              3、做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再說說解題思路。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2、做練習七第6、7題。

              先說說按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含義。再列出相應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練習七第8、9題

              學生獨立審題并解題。講評時重點指導學生解決第(2)問。

              4、完成思考題

              四、全課小結(jié)。

              五、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34頁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3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在學生觀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關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zhì)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希望這些知識能對你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有幫助。

              二、教學比例的意義

              1、認識比例

             。1)呈現(xiàn)放大請后的兩張長方形照片及相關的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每張照片長和寬的比。

             。2)比較寫出的兩個比,說說這兩個比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求比值,或把它們分別化成最簡比)

             。3)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

              數(shù)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4)你能說說什么叫比例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比例的意義)

             。5)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一)復習導入

              1、昨天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糠糯蠡蚩s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關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zhì)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希望這些知識能對你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有幫助。

              (二)教學比例的意義

              1、認識比例

             。1)呈現(xiàn)放大請后的兩張長方形照片及相關的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每張照片長和寬的比。

             。2)比較寫出的兩個比,說說這兩個比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求比值,或把它們分別化成最簡比)

             。3)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

              數(shù)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4)你能說說什么叫比例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比例的意義)

             。5)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猜測-驗證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按比例放大后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

              2、應用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比例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探究平面圖形按比例放大或者縮小后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 課堂提問

              1.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4.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二、 情景導入,合作探究

              1. 出示教科書第48頁上面的兩個長方形

              說明:大長方形是小長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 請同學們分別量出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寫出對應的邊長之比

              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的比是( ):( ),寬的比是( ):( )

             。2) 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積發(fā)生變化嗎?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面積的變化 ,板書課題。

             。3) 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的面積比是( ):( ),再通過計算,驗證自己估計的對不對?

             。4) 全班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

              2. 出示教科書48頁下面的一組圖形

              說明:下面的圖形是上面相對應的圖形放大后得到的。

             。1) 請同學們測量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再填寫下表,再填寫教科書第49頁上面的表格

              (2) 組織討論:通過上面的計算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組交流

              (4) 總結(jié):把一個平面圖形按N: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后與放大前的`面積比是2N:1

              3.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如果把一個平面圖形按指定的比例縮小,縮小前后圖形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又是什么?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分組練習

              讓學生選擇第49頁圖中一幢建筑或一處設施,測量并計算它的實際占地面積

              四、當堂檢測

              1. 在比例尺是1:800的平面圖上,有一塊長方形的草地,長是3.5cm,寬是2cm,它的實際占地面積是多少?

              2. 一塊長方形運動場,長150米,寬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

              1:250的平面圖上,這塊長方形運動場的面積是多大?

              3.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xx的世界圖上,量得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厘米,它的實際面積是多大?

              五、 總結(jié)回顧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和體會?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jīng)歷運用平移、旋轉(zhuǎn)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圖案,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表述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zhuǎn)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準備:

              方格紙板、花瓣卡片、彩筆、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出示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師:你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

              生:非常漂亮。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圖案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生:不知道

              師:其實,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用我們學過的圖形變換中的方法設計出來的,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們學過了哪些圖形變換的方法?

              生:我們學過的圖形變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些方法設計圖案,有沒有信心挑戰(zhàn)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出示方格紙板和一個花瓣A卡片

              師:我這里有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個花瓣?

              生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匯報反饋

              生1:我在花瓣的右邊畫一條對稱軸,做它的軸對稱圖形B,然后在它們的下面在作一條對稱軸,作AB的軸對稱圖形CD。就得到花瓣的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他說的好不好?好的話掌聲鼓勵。(生鼓掌)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生2:我是這樣做的:以點O為中心,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90度,這樣旋轉(zhuǎn)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的想發(fā)很巧妙啊,誰還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個對稱軸,作花瓣的軸對稱圖形,然后整體旋轉(zhuǎn)180度。(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真棒!同學們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聰明的小腦瓜看看怎么用這個圖案得到下一個圖案呢?(出示教材第37頁圖2)

              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匯報反饋

              生1:我把圖A向右平移3格,在把圖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樣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兩個花瓣分為一組,一共有兩組,把他們分別左右平移兩下就可以完成了。

              師: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畫一個圓,然后在一方格的四個角為圓心,以正方形邊長的一半為半徑分別話四個半圓就行了。

              師:你的想法非常獨到,可以脫離基本圖形作圖了。

              下面我還有個題目想讓你幫幫忙呢。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移動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一題

              生獨立答題,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并演示給大家看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圖案,我覺得數(shù)學很神奇

              生:我學會了用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用我們學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幅圖案,下節(jié)課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展示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19頁總復習第6、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shù)意義,掌握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

              2.熟練運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百分數(shù)問題,理解百分數(shù)問題的結(jié)構(gòu)特征,歸納百分數(shù)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shù)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知識,形成體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百分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只要我們留心它,發(fā)現(xiàn)它就在我們身邊。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羅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學是0.02%,現(xiàn)在小學連續(xù)10年的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流失率始終控制0.2%,近三年的數(shù)字是0.18%,0.17%和0.15%.

              2.學生閱讀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數(shù)。

              3.從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從上面的百分數(shù)中中以看出汩羅義務教育實施情況非常理想;運用百分數(shù)很能夠直觀;百分數(shù)在實際應用中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百分之幾。

              二、復習百分率的知識

              1.師:看來,百分數(shù)的作用還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嗎?

              學生嘗試理解流失率、入學率、鞏固率的意思,教師指正。

              2.復習已學過的一些百分率的計算公式。

              3.學習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三、復習百分數(shù)的一般應用題。

              1.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

              2.求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運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百分數(shù)的一般問題,F(xiàn)在大家回顧已學知識,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訴小組的'成員。

              分組討論,交流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匯報?赡苡幸韵聨追N:

              解決百分數(shù)的問題可以依照解決分數(shù)問題的方法。

              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先畫線段圖加深理解,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找對應關系,寫數(shù)量關系式。

              根據(jù)百分數(shù)題型結(jié)構(gòu)特征確定解法。

              多(少)的數(shù)/另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

              一個數(shù)×(1+幾%)=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

              綜合問題結(jié)合實際來解答。

              四、應用練習

              1.完成總復習第7題

              學生試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思路方法。

              2.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各自的思路.

              3.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4、15題。

              教師: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樣計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學生在班上交流。

              五、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

              (1)百分率=()/()×100%

              (2)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

              多(少)的數(shù)/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

              (3)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

              一個數(shù)×(1+N%)=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

              (4)售價×幾折=實付錢數(shù)

              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獲得準確的感性材料。

              2. 培養(yǎng)學生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3. 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教學難點:

              開拓學生是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要使自己更聰明,就要經(jīng)常訓練自己的頭腦,在多觀察、多思考問題中使思路靈活,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即你是否見多識廣,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者一聽就明白。愿這一節(jié)課能使你的頭腦更靈活。

              二、知識新授與應用

              1.課件出示:一組有趣的.圖片

              圖1:柱子是圓的還是方的?仔細看一看。

              讓學生先同桌互相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圖2:看著黑點身體前后移動。

              讓學生跟著要求做,然后說一說看到的。

              圖3:有多少個黑點?

              圖4:是靜的還是動的?

              圖5:“弗雷澤螺旋”是最有影響的幻覺圖形。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個螺旋,但其實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圓!這幅圖形如此巧妙,以至于會促使你的手指沿著錯誤的方向追尋它的軌跡

              教師介紹學生認識。

              2、練習。

              三、回顧小結(jié):

              學生談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比例這個單元的知識后,教材安排了一節(jié)整理復習的內(nèi)容,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學生通過學習對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關系、以及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有必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教師在組織整理復習時,要緊緊圍繞著本單元教學的基本要求,結(jié)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易混淆的概念,要加強對比復習,使學生明確它們的區(qū)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明確比和比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正確熟練地解比例。

              2.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進行判斷。

              3.通過復習,熟練掌握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4.在復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復習意識,體會整理復習的好處,逐步掌握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掌握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和復習,對比例知識有系統(tǒng)的認識,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教法:教師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指導學生整理和復習。

              學法:學生回憶整理,練習鞏固知識。

              設計說明:

              根據(jù)我們的《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設計教案。有兩個要達成的目標,一是老師帶著學生邊復習便邊整理知識,在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初步形成知識網(wǎng)絡。二是通過收集錯題,典型題,對本單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的復習,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把握。從學法層面來說,向?qū)W生展示一種好的復習方法——用思維導圖對本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旨在讓學生通過該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用思維導圖進行整理和復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比例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應用等】

              2.學習的內(nèi)容那么多,你是如何整理和復習的?有什么好方法與大家分享?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思維導圖對這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揭示課題:比例的整理和復習

              二、看書歸納整理

              1、看書整理比例的意義

              (1)師指導學生看書(第40至42頁),邊復習邊整理。

              老師帶著學生看書整理和復習比例的意義。

             。2)復習比例的意義、各部分名稱、比和比例的區(qū)別。

              說一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比: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shù)的比

              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看書整理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讓學生看書第45至49頁,嘗試整理本節(jié)知識。

              3、整理比例的應用讓學生看書第53至62頁,嘗試整理本節(jié)知識,老師個別輔導。

              4、匯報分享交流整理的成果。

              注意事項:

              1、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縮小時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diào):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都是把圖形的邊長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

              2、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有哪些步驟?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表中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如果能,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2、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說明理由。

             。1)總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總頁數(shù)一定,看了的頁數(shù)和剩下的頁數(shù)。

             。3)購買鉛筆的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8頁例1和練習十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統(tǒng)計知識,學會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并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2、理解統(tǒng)計圖中各個數(shù)據(jù)的具體含義,培養(yǎng)同學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們知道家里的電視是什么品牌嗎?

              今天我們就去彩電市場看看各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吧。ǔ鍪窘炭茣68頁例1的'扇形統(tǒng)計圖)

              二、探究交流,總結(jié)規(guī)律

              1、小組研討、交流。

              根據(jù)這幅統(tǒng)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電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彩電嗎?

              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同學可能會發(fā)生兩種不同的看法:一局部會認為A品牌最暢銷,而另一局部則認為A品牌不是最暢銷的,從而引起認知抵觸。

              2、引導釋疑。

              在同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統(tǒng)計圖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讓同學分別說說“其他”的具體含義,從而明確“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品牌。

              3、小結(jié)。

              這幅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shù)據(jù)比較模糊,不夠完整,我們無法得到有關彩電市場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從本統(tǒng)計圖中不能得出A牌彩電最暢銷這樣的結(jié)論。

              引導同學認識到: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shù)據(jù)信息動身,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jié)論。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目的:

              1、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每生準備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cè)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組織學生實驗分組合作學習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教師讓學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學生敘述實驗過程并總結(jié)結(jié)論,得出計算公式

              板書:圓錐的體積= 1/3×圓柱的體積=1/3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1/3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三、教學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龠@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谇髨A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矍蟪鲞@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①圓柱的側(cè)面積等于多少?

             、趫A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

             、蹐A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軋A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jié)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五、課堂練習

              1、填空

              (1)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

              (2)等底等高的圓錐體是圓柱體體積的( ),圓柱體是圓錐體體積的()。

              (3)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3立方厘米,圓柱體的體積是()。

              (4)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

              (5)體積和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錐底面積15平方厘米,圓柱底面積是( )。

              (6)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大( )。

              2、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1/3.

              (3)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4)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且底面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相等。

              3、補充習題

              (1)一堆煤成圓錐形,底面半徑是1.5米,高是1.1米。這堆煤的體積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重約1.4噸,這堆煤有多少噸?

              (2)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2厘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3)一堆圓錐形的煤體積是12立方米,底面積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

              (4)在一個底面半徑是10cm的圓柱形水桶中裝有水,把一個底面半徑為5cm的圓錐形鐵錘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m,試問鐵錘的高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六、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教學反思:

              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來看,主要是構(gòu)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這一概念的認識,而這一認識的形成,靠文字和觀摩演示都是蒼白無力的,它需要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要,全身心的體驗,使學生在實驗中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jié)論進行對比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從而明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的活動,體會統(tǒng)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收集統(tǒng)計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理所學習的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量,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過各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掌握整理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預習提綱:

              1、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統(tǒng)計圖?

              2、這幾種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3、概率的知識有哪些?

              二、展示與交流

              (一)提出問題

              1、(出示問題情境)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怎么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班的一些情況呢?(指名回答)

              2、師:先獨立列出幾個你想調(diào)查的問題。(寫在練習本上)

              3、四人小組交流,整理出你們小組都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實施的3個問題。(小組匯報、交流、整理)

              4、接著全班匯報交流(師羅列在黑板上)

              師:大家想調(diào)查這么多的問題,現(xiàn)在我們班選擇其中有價值又能實施的問題進行調(diào)查。(師根據(jù)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整理)

              (二)收集數(shù)據(jù)和整理數(shù)據(jù)

              1、師:調(diào)查這幾個問題,你需要收集哪些數(shù)據(jù)?怎么樣收集這些數(shù)據(jù)?與同伴交流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2、師:開展實際調(diào)查的話,如何進行調(diào)查比較有效?在調(diào)查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開展調(diào)查

              1、針對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先組織小組有效的開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活動,然后把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并進行整理。

              2、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樣分工,怎么樣調(diào)查和記錄數(shù)據(jù)的?(指名匯報)

              3、全班匯總、整理、歸納各小組數(shù)據(jù)。(板書)

              4、師:分析上面的數(shù)據(j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師:根據(jù)整理的數(shù)據(jù),想一想繪制什么統(tǒng)計圖比較好呢?

              6、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四)回顧統(tǒng)計活動

              1、師:在剛才的統(tǒng)計活動,我們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順序說一說嗎?

              師板書:提出問題——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作出決策。

              2、收集在生活中應用統(tǒng)計的例子,并說說這些例子中的數(shù)據(jù)告訴人們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學匯報,其他同學注意聽,并指出這個同學舉的例子中你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3、結(jié)合生活中的例子說說收集數(shù)據(jù)有哪些方法?

              (1)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引導學生結(jié)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題中收集來

              的實例)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2)師歸納:常用的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有:查閱資料、詢問他人、調(diào)查實驗等。

              4、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對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統(tǒng)計圖,對這些統(tǒng)計圖,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師生一邊回憶補充,一邊歸納完善如下知識結(jié)構(gòu)表

              (1)談話:對照上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表,請同桌討論一下,三種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師:我們要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

              (3)師:怎么樣整理六(1)班家庭成員人數(sh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4)師:用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月平均氣溫變化有什么好處?

              (5)師:假如小芳買課外書用了20元錢,那么小芳的零花錢共有多少元?

              (6)師:你能舉例說明這幾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嗎?

              5、結(jié)合實例,說說自己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平均數(shù)有什么特點,并收集生活中應用平均數(shù)的例子。

              師:什么叫中位數(shù)、眾數(shù)?

              三、反饋與檢測:

              1、出示統(tǒng)計圖,問:這是個什么統(tǒng)計圖民要呈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你圖中你看懂了什么?

              2、讓學生獨立思考書中4個問題,再全班反饋、交流。

              (1)從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平均體重有什么變化?

              (2)從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個年齡段平均體重增加最快?

              (3)平城市均體重的增加與年齡增長成正比例嗎?試舉例說明理由。

              (4)從上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3、出示某日部分城市空氣質(zhì)量日報統(tǒng)計圖,

              (1)先引導學生讀圖,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2)通過看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得出哪些結(jié)論?并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

              4、學校氣象小組測得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室外空氣氣溫,并求出平均值。

              主要是對平均數(shù)進行練習,先讓學生獨立審題,再解答,然后全班反饋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5、出示李明家五月份支出及儲蓄情況統(tǒng)計圖;

              (1)先讓學生通過讀圖獲取信息,獨立解決問題。

              (2)師:你是怎么樣算出李明家的支出及儲蓄決共的錢數(shù)。

              (3)獨立填寫表格,全班交流訂正。

              6、在一次實驗活動中,小青記錄了一壺水的加熱過程水溫變化的情況,數(shù)據(jù)如下:

              (1)讓學生獨立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4個小組交流、檢查、訂正。

              (2)根據(jù)圖表,獨立回答下面問題,然后全班匯報、交流。

              7、xxx小組8名同學的體重如下表。

              讀懂表格,分別求出這些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眾數(shù)。

              教學反思:

              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要盡量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案例教學的基本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大量的具體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在學生合作學過程中,學生既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又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與別人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學《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中,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案例理解概念。太陽從東邊升起,拋起的籃球會下降等等一定會發(fā)生的事件就是可能事件,太陽從西邊升起,公雞下蛋等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讓學生在具體案例中體驗概念。理解概念。

              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是我們新課改的一個目標。我們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有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能夠不回避遇到的困難去解決問題的思想意識。在“統(tǒng)計與概率”教學中注意學生小組合作,是否能用建構(gòu)的方式建立“統(tǒng)計與概率”和運用比、分數(shù)、百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聯(lián)系,建構(gòu)有意義的認知結(jié)構(gòu),從而使學生更深入、更靈活的學習。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2

              學材分析

              已經(jīng)學了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再來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學情分析

              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比。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zhì)。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基本性質(zhì)。

              2、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導學策略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比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準備

              習題準備

              老師活動:

              一、復習引入

             。ㄒ唬⿵土暽滩蛔兊男再|(zhì)

              1.誰能直接說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據(jù)是什么?

             。ǘ⿵土暦謹(shù)的基本性質(zhì)

              根據(jù)是什么?內(nèi)容是什么?

             。ㄈ┣蟊戎

              二、講授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zhì)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聯(lián)想這兩個性質(zhì),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ㄒ唬┍鹊幕拘再|(zhì)

              1、出示8∶4和2∶1這兩個比。

              2.教師提問

              這兩個比有什么共同點嗎?

              這兩個比有什么不同點嗎?你是怎么想的?

             。1)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

              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zhì)

              (2)教師強調(diào):同時相同0除外幾個關鍵詞

             。ǘ┗啽

              1.練習引入

              學校有8個籃球,12個排球,籃球和排球個數(shù)的比是多少?

             。1)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8∶12

             。2)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2∶3

              討論: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寫成8∶12好,還是寫成2∶3好?

              2.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就是比的前項和后項是互質(zhì)數(shù),如2∶3就是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3.化簡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1)14∶21=(147)∶(217)=2∶3討論:化簡整數(shù)比的方法是什么?

              (2)∶=(18)∶(18)=3∶4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討論:怎樣把小數(shù)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4.小結(jié)化簡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數(shù)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的前、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直到前、后項互質(zhì)為止.

             。ㄈ﹨^(qū)別化簡比和求比值

              1.練習

              化簡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比值:求出商。

              25∶100

              4.2∶1.4

              例如:25∶100化簡比的結(jié)果是,讀作1比4,求比值的結(jié)果是,讀作四分之

              三、鞏固練習

             。ㄒ唬┗啽

             。ǘ┻x擇

             。ㄈ┧伎碱}

              六一班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zhì)?怎樣化簡比?

              四、課堂作業(yè):《伴你成長》

              學生活動;

              口答。

              約分:

              通分:

              3∶28∶47∶2127∶95∶2516∶424∶52∶1

              (比值都相等)

             。ㄇ绊椇秃箜椂疾煌

              我們可以說8∶4和2∶1相等嗎?

              (1)根據(jù)比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的性質(zhì))

              8∶4=84=(84)(44)=21=2∶1

             。2)根據(jù)比與分數(shù)的關系(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

              8∶4=2∶1

              3.學生嘗試概括比的基本性質(zhì)(演示比的基本性質(zhì))

              討論:分數(shù)比怎么化簡?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嗎?

              2.討論:化簡比和求比值的區(qū)別是什么?

              區(qū)別:化簡比的結(jié)果還是一個比,是一個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求比值的結(jié)果是一個數(shù).

              6∶10∶0.3∶0.4

              12∶21∶20.25∶1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種零件,甲2小時做7個,乙3小時做10個,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教學反思:化簡比中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學生掌握的不夠。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

              2.復習長度、面積、體積、質(zhì)量、時間單位.

              3.復習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匯總整理學過的計量單位,牢固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掌握各種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及進率,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教學步驟

              一、直接導入.

              提問導入: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我國從1990年起廢除原來的計量單位,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目的是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擴大開放,不斷發(fā)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經(jīng)濟.因此,我們要認真學好有關計量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整理和復習量的計量.(教師板書課題)

              二、歸納整理.

             。ㄒ唬﹩l(fā)學生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量的計量?

              教師板書:

              長度 質(zhì)量 時間

              面積

              體積(容積)

             。ǘ⿵土曢L度、面積、體積單位及進率.

              1.啟發(fā)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每個長度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啟發(fā)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每個面積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

              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討論: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都是100?

              師生歸納:面積單位是根據(jù)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就是100.

              3.啟發(fā)學生回憶:已學過的體積(容積)單位有哪些?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思考: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0?

              教師說明:面積單位體積(容積)單位都是依據(jù)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實際計量時做到準確無誤.

              4.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shù)挠嬃繂挝幻Q.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一張課桌寬52(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2)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3)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長?

             。ㄈ⿵土曎|(zhì)量單位.

              1.啟發(fā)學生回憶: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并填寫下表)

              2.練習.

             、10麻袋大米約1( )

             、趌個雞蛋約6.5( )

             、1棵白菜約2.5( )

             、1名六年級學生體重是40( )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4

              【教學內(nèi)容】

              解比例。(教材第42頁例2、例3及練習八的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計算過程中使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熱情。

              【重點難點】

              1、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2、引導學生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將帶未知數(shù)的比例改寫成方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做什么?

              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匯報。

              師: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就是解比例。

              板書課題:解比例。

              【新課講授】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第1、2行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交流并說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呢?學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2、教學例2。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根據(jù)題意,描述兩個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實際高度=1∶10。

              讓學生列出比例,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nèi)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教師板書∶320=1∶10,你能試著計算出來嗎?

              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做完后,師問:怎樣把比例式轉(zhuǎn)化為方程式?學生回答: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轉(zhuǎn)化。師接著板書:10x=320×1。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來。注意:解方程要寫“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寫“解”。

              師:怎樣解這個方程?

              生:根據(jù)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把x看做一個因數(shù),根據(jù)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可以求出x。

              小結(jié):從剛才的解比例過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轉(zhuǎn)化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項x。

              3、教學例3。

              解比例: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練習,求出未知項。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解:2.4x=1.5×6

              x=

              x=3、75

              提問:還可以用其他的知識解比例嗎?

              學生交流后,可能會說出:根據(jù)比例的意義,等號左邊的比值是,要使等號右邊的比值也是,x應等于。

              4、總結(jié)解比例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轉(zhuǎn)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學生回憶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

              學生: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轉(zhuǎn)化成方程。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42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3~44頁第6、7、8、9、10、11、12、13題。

              答案:1、x=7、5x=x=0、6

              2、第6題:判斷小紅說得是否正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計算1分鐘(60秒)心跳的次數(shù),看是不是72次,因為45秒跳54次,1分鐘也是60秒就要跳54÷45×60=72次,由此判斷小紅說得對。方法二:運用比例的知識。計算54∶45與72∶60的比值,看是否相同,相同說明小紅說得對。因為這兩個比的比值相同都是1、2,說明心跳速度沒變。

              第7題: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第8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解題思路,再動手算一算。學生匯報。

              第9題: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并獨立練習。

              第10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指名匯報。

              第11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怎樣列比例式,共同完成后相互交流。

              第12題:組織學生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改寫等式,在小組中交流訂正。

              第13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相互驗證。此題答案不唯一。

              【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3頁的內(nèi)容,練習十四1,3,4,5,6,9,10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參與系統(tǒng)、全面整理知識的過程,梳理本單元的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2.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復習,比較熟練掌握比例知識,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整理本單元知識,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準備

              回家先整理本單元知識,作好交流的準備。

              教師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我們已學完了本單元知識,今天來進行整理與復習。

              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

              二、梳理單元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

              1.方法回顧

             。1)以前我們是怎樣整理單元知識的?

              (2)你們昨天回家是這樣整理的嗎?

             。3)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交流

             。1)抽2位匯報整理結(jié)果(投影標出)。

             。2)根據(jù)學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議并進行修改。

              (3)展示教師整理的結(jié)果,說出整理思路(展示)。

              比例意義、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

              正比例意義[x/y=k(一定)]

              應用

              反比例意義[xy=k(一定)]

              應用

              3.教師小結(jié)整理知識的情況

              三、復習本單元知識

              1.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這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

              如果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并指出這個比例的內(nèi)項和外項(生齊練)。

              教師:通過前面兩個題的復習,你能說說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里使學生明白比表示兩個數(shù),有兩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2)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教師:什么叫做解比例?

              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指名板演,學生練習后講評。

              2.正、反比例關系的判斷

             。1)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僬叫蔚倪呴L與周長。

              ②行駛一段路程,車輪的直徑與車輪轉(zhuǎn)過的轉(zhuǎn)數(shù)。

              ③y=5x,y和x。

             、躽x=24,y和x。

             。2)說出下列各組中的三種量在什么條件下能組成什么比例關系。

             、偎俣,時間,路程。

             、谄嚸看芜\貨噸數(shù),運貨的次數(shù)和運貨的總噸數(shù)。

              ③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積。

             。3)說一說什么叫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關系?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梳理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驟。

             、傧日页鰞煞N相關聯(lián)的`量和一個定量。

             、诟鶕(jù)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關系。

              ③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判斷比例關系。

             。4)用比例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練習十四第6題)。

             、賹W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排成5列需要90人,排成24列,需要多少人?

              ②學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如果每列16人,要排27列,如果每列18人,要排多少列?

              教師:說一說,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解題的步驟有哪些?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1:設所求問題為x。

              學生2:判斷題中的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關系及成什么比例關系。

              學生3:列出比例式。

              學生4:解比例,驗算,寫答語。

              教師: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所以解題時要認真審題,做出正確判斷。

              四、拓展應用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評議。

              教師: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比值表示什么?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教師:用圖像把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表示出來。

              教師:觀察圖像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認識到:圖像是一條直線。從這個圖像可以直觀看到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變化情況,航程增加,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增加,航程減少,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減少。

              教師:觀察圖像,估計飛行2 000千米需要多少時間?

              教師:根據(jù)圖像估一下,7時大約飛行多少千米?

              學生回答,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同步顯示。

             。2)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五、全課小結(jié),評價

              今天我們一起進行了正、反比例這一單元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能用方程解決有關的簡單的分數(shù)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鞏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重難點:

              1、能自覺用解方程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

              2、正確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shù)除法運用問題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尤其是在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混合問題時,學生難以判斷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解答。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教材鼓勵學生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分數(shù)除法問題。因此教學時,我讓已經(jīng)養(yǎng)成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的學生利用這幅主題圖做充分預習,然后把所有信息設計成開放式,讓學生根據(jù)信息大膽找到關系,提出問題,并出示探究指導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思之有法,學之有據(jù),并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反饋時,學生會出現(xiàn)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要適時引導,鼓勵學生用方程解決此類問題。如果有學生選擇用除法計算,要引領學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線段圖的功能瀝青思路。

              課前預習作業(yè):

              1、 讀一讀、想一想:P29

              2、 寫一寫、填一填:

              操場上有( )人參加活動; 跳繩的有( )人;

              踢毽子的有()人;打籃球的有()人;跑步的.有( )人;

              踢足球的有( )人。

              3、 說一說、做一做:

              感到認識模糊的與父母和同學說一說,試做名校。

              4、 質(zhì)疑: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景激情:

              同學們,你們喜歡課外活動么?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課外活動?你們的課外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在課外活動中也能發(fā)生數(shù)學故事那,今天就讓我們這節(jié)課進行一次快樂的數(shù)學活動好么?(1分鐘)

              預習檢測:5分鐘

              1、 判斷誰是整體1,說出個數(shù)量關系。

             。1)書的價錢是鋼筆價錢的2/5。

             。2)一種書包打九折出售。

              (3)參加跳繩的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cè)藬?shù)的2/9。

              2、解方程:

              8x=4/75/8x=1/4

              3、前面的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同學們觀察很仔細,預習很認真,這些數(shù)量之間有什么關系么?

              可能會出現(xiàn):打籃球的人數(shù)是踢足球的4/9等等 (隨即板書)

              2、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可能會出現(xiàn):踢足球的有多少人?等等。( 隨即板書)

              3、同學們你們想解決哪個問題?

              選定探究問題,出示探究指導:

              獨立思考我能行:(3分鐘)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用到我們提供的哪些條件?

              找到整體1,等量關系是什么?

              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合作交流我最棒:

              做完后與同座交流列式的根據(jù)是什么?(2分鐘)

              4、匯報交流

              方程: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提倡)

              除法:可借助線段圖理解。

              5、探究其余問題。

              6、總結(jié)方法:

              分數(shù)應用不算難,

              掌握方法是關鍵;

              是、占、比、與、相當于,

              后面數(shù)量看作1;

              知一求幾用乘法,

              知幾求一用方程。

              三、運用提高:

              生活處處用分數(shù):

              1、某月雙休日共有9天,是這個月總天數(shù)的3/10,這個月有多少天?

              2、丑小鴨超市讓利大酬賓,商品一律八折,一件襯衣現(xiàn)價40元,這件襯衣原價多少元?

              四、小結(jié)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尾小測。(10分鐘)略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畫某一現(xiàn)實背景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的數(shù)學模型,從常量到變量,是學生認識過程的一次重大飛躍。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過去學過的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初步學會從變量的角度來認識兩種量之間的關系,感受函數(shù)的思想方法。同時這部分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號這一內(nèi)容,既可以鍛煉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生活的意識,通過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函數(shù)知識奠定扎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比、比例的意義,掌握了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雖然學生在過去學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和運算律的過程中,對變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數(shù)的觀念探索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本課開始的。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例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設計理念】

              數(shù)學學習應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體驗、探索!痹谡J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將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2.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積累數(shù)學學習經(jīng)驗,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

              4.注重學生過程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不斷認識、調(diào)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jié)合具體實例認識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正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變量的特點,感受用數(shù)學模型表示特定數(shù)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和方法,獲得從生活現(xiàn)象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學會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鋪墊銜接。

              1.談話:看到“正比例的意義”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結(jié)合現(xiàn)實情境回憶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設計說明: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正比例的意義建立在對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間變化規(guī)律探索的基礎之上,適當?shù)幕仡櫦扔欣诩せ顚W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又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有效溝通新舊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學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讓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量。并聯(lián)系這輛汽車的行駛過程,體會表中行駛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比較表中數(shù)據(jù),說一說這兩種量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組織反饋,并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這里的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汽車的行駛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

              談話:請大家進一步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這輛汽車行駛的時間喝路程的變化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

              預設:

              (1)一種量擴大到到原來的幾倍,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到原來的幾倍;一種量縮小到到原來的幾分之幾,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2)路程除以對應時間的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都是80。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的實際情況,如果學生不能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及時引導學生寫出機組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問:這個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上面幾個量之間的關系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提問:括號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結(jié)合這個式子說一說上面的例子中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嗎?

              小結(jié):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我們就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請學生完整地說一說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關系。

              【設計說明:正比例的意義比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對變量有比較充分的感知。為此,在呈現(xiàn)表格后,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汽車行駛的過程體會到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是在不斷變化的,再通過觀察和比較進一步體會到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這既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感知變量的特點,又滲透了變量和自變量的含義,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討論時間和路程的變化規(guī)律,并對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充分預設,既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具體活動中經(jīng)歷學習過程,獲得對正比例意義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達式后,讓學生交流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結(jié)合文字表達式說一說兩種量的變化規(guī)律,促使學生對已經(jīng)積累的感性認識進行抽象和概括,為進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義做好準備!

              2.教學“試一試”。

              讓學生自主讀題,根據(jù)表中已經(jīng)給出的數(shù)據(jù)把表格填寫完整。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先想一想購買鉛筆的數(shù)量和總價是怎樣變化的,再寫出幾組對應的總價和數(shù)量的比,并比較比值的大小,看這兩種量是按什么樣的規(guī)律變化的。

              提問:這里總價好數(shù)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讓學生結(jié)合上面的關系式,判斷鉛筆的總價和數(shù)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設計說明讓學生繼續(xù)結(jié)合具體的實例進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點,積累對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經(jīng)驗,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提供更豐富的感性認識!

              3.抽象概括

              請大家回顧一下,例1和“試一試”中分別是什么樣的兩種量?成正比例的兩種量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來表示?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并揭示課題。

              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回顧例1和“試一試”的學習過程,說一說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點,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通過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關系的字母表達式,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把已經(jīng)積累的的感性經(jīng)驗上升的理性認識,獲得對正比例意義的準確把握,又有利于學生初步感悟數(shù)學抽象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符號化的思想,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三、分層練習,豐富體驗

              1.“練一練”第1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了哪兩種量,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討論: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的呢?請大家先寫幾組相對應的的生產(chǎn)零件的數(shù)量和所用時間的比,并比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這個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表示題中幾種量之間的關系。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組織反饋。

              提問:張師傅生產(chǎn)零件的數(shù)量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2.“練一練”第2題。

              出示題目后,請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量,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在獨立進行判斷,并交流判斷時的思考過程。

              3.練習十第1題。

              先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發(fā)現(xiàn)訂閱數(shù)量與總價的變化規(guī)律的,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為什么說訂閱的總價和數(shù)量成正比例關系?

              4.練習十第2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說說是怎樣畫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邊長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題中的表格,讓學生獨立填表并比較填出的數(shù)據(jù),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它們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它們是否成正比例。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

              追問: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關鍵看什么?

              【設計說明: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地設計練習,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掌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的過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變量的特點,感悟函數(shù)的思想,發(fā)展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回顧,提升認識

              談話交流: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怎樣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你還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板書設計】

              正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并能正確判斷成反比例的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的能力和學習方法的遷移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反比例意義的探究過程,通過學生的討論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體驗觀察比較,推理歸納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問題,進一步滲透自主學習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的比較。

              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出新課。

              1、復述回顧: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 判定兩種量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3)、判定下面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A、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B、每小時織布的米數(shù)一定,織布總米數(shù)和時間。

              C、當圓柱體的高度一定時,體積和底面積。

              2、引出課題:這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些常用的數(shù)量關系之間的'一些特征。當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時,底面積和高度又有什么態(tài)度呢? ﹙板書:成反比例的量﹚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義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實驗,在實驗之前,提出實驗要求。

              (1)、記錄杯子里水的高度,把表格中補充完整。

              (2)、觀察水的高度是如何變化的?

              教師播放實驗。

              水的高度是怎樣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的?

              3、觀看實驗記錄單,回答三個問題。

             、俦砀裰杏心膬煞N量?

             、 水的高度是怎樣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的?

              ③相對應的杯子的底面積和水的高度的乘積分別是多少?

              教師據(jù)學生匯報說明:在水的高度和底面積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中,一種量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一定的。像這樣的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反比例關系。

              4、課件展示反比例的意義,請學生回答判斷兩種量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得出判斷兩種量成反比例的關鍵是有三個條件:

              1、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變化方向相反;

              3、乘積一定。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量成反比例關系?

              師: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量成正比例關系誰給我們來舉個例子吧。

              (1)學生自由舉例。

              (2)師講述: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很多相關聯(lián)的量,有的成反比例,有的相關聯(lián),但不成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這兩個量的積是否一定,只有積一定,這兩個量才成反比例

              三、鞏固練習。

              (一)、基礎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1)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2)每小時織布的米數(shù)一定,織布總米數(shù)和時間。

              (3)當圓柱體的高度一定時,體積和底面積。

              (1)、表格中有( )和(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寫出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并比較大小。

              (3)、這個積表示( )。

              (4)、表中的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成反比例嗎?為什么?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是“√ ”,不是“×”。

              (1)煤的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shù). ( )

              (2)種子的總量一定,每公頃的播種量和播種的公頃數(shù). ( )

              (3)李叔叔從家到工廠,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 )

              (4)華容做12道數(shù)學題,做完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 )

              四、積極應用,拓展新知。

              出示課件,正、反比例的例題,請學生比較,正、反比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把表格補充完整。

              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得出答案。

              五、拓展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比例嗎?并說明理由。

              (1)、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 )

              (2)、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 )

              (3)、生產(chǎn)電視機的總臺數(shù)一定,每天生產(chǎn)的臺數(shù)和所用的天數(shù)。 ( )

              (4)、小麥每公頃的產(chǎn)量一定,小麥的公頃數(shù)和總產(chǎn)量。 ( )

              (5)、礦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 )

              (6)、圓的半徑和它的面積。 ( )

              (7)、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面積與所需塊數(shù)。 ( )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想挑戰(zhàn)一下自我嗎?好!請同學們認真完成堂堂清練習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事例,初步學會設計簡單的調(diào)查表,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tǒng)計圖來描述數(shù)據(jù)。

              2、經(jīng)歷數(shù)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tǒng)計圖在比較、描述數(shù)據(jù)中的作用,了解統(tǒng)計圖畫法不同對數(shù)據(jù)描述和解釋的影響。

              3、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4、感受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5、通過參與“保護眼睛”的統(tǒng)計活動,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數(shù)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tǒng)計圖在比較、描述數(shù)據(jù)中的作用,了解統(tǒng)計圖畫法不同對數(shù)據(jù)描述和解釋的影響。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數(shù)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tǒng)計圖在比較、描述數(shù)據(jù)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讀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目前我國中小學生近視患病率快速上升,這是家長和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請看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多媒體出示118頁情境圖)。讀一讀,從這份報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我們這些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調(diào)查搜集數(shù)據(jù),學習調(diào)查表。

              1、獨立思考。

              談話:怎樣才能知道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導學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進行比較)要比較就需要調(diào)查大量的數(shù)據(jù),為了記錄數(shù)據(jù)我們就要制作調(diào)查表,想一想,怎樣設計調(diào)查表?

              2、班內(nèi)交流。

              談話:你打算怎樣設計調(diào)查表?(引導學生明確調(diào)查的對象和調(diào)查的內(nèi)容)(出示調(diào)查表)這樣制作可以嗎?為了便于我們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對45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調(diào)查。請看屏幕(補充數(shù)據(jù))。

              (二)整理數(shù)據(jù),學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1、嘗試比較,提出問題。

              談話:比一比兩張調(diào)查表,看看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引導學生體會看原始的調(diào)查表數(shù)據(jù)太亂,不便于比較)

              談話:原始的調(diào)查表太亂,怎么樣整理這些數(shù)據(jù)才能便于比較呢?先自己想想,再與同位說說。

              談話:你打算怎樣整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嘗試比較,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體會調(diào)查表中餓數(shù)據(jù)太亂,不便于直接比較,從而感受整理數(shù)據(jù)的必要性。]

              2、獨立思考,探索方法。

              談話:老師這里有一個統(tǒng)計表,咱們一起來整理整理好嗎?(師生共同整理填寫統(tǒng)計表)根據(jù)這個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比一比,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導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比較、分析,作出判斷)

              談話:剛才我們是用統(tǒng)計表進行整理的,用統(tǒng)計圖怎樣整理更便于我們比較觀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開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內(nèi)交流,學習方法。

              談話: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樣整理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單式和復式兩種不同的整理方法,應著重引導學生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認識到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

              4、比較解釋,優(yōu)化方法。

              談話:剛才大家用兩種方法進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更便于比較?為什么?

              5、查漏補缺,完善方法。(根據(jù)學生制圖的情況,補充完整,完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方法,合作交流,學習方法,比較評價,優(yōu)化方法。有利于學生經(jīng)歷整理數(shù)據(jù)、描述數(shù)據(jù)和分析數(shù)據(jù)、作出決策的過程,自主地學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三、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1、課本自主練習第3題,鞏固看圖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談話:同學們喜歡運動會嗎?知道小學生運動會有哪些項目嗎?(引導學生了解小學生運動會一般有:短跑、跳高、跳遠、鉛球和中長跑等項目)如果老師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賽中哪些項目占優(yōu)勢,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為什么?

              (1)獨立解答。(出示題目引導學生獨立解答)

              (2)班內(nèi)交流。

              2、課本第129頁,“我學會了嗎”的第1題。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上練習題組織統(tǒng)計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再一次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在實踐中鞏固調(diào)查表及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制作方法,提高統(tǒng)計能力,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四、總結(jié)全課,系統(tǒng)整理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設計調(diào)查表和繪制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應該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下來,感覺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但似乎沒有足夠的實例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與生活的密切練習,應該在練習中再加入一些統(tǒng)計在生活中體現(xiàn)的例子,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與生活的聯(lián)系,開拓學生思路與思維,使學生更好的感受統(tǒng)計的作用以及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0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課本主題圖: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么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2)記錄分配的過程。

             。3)各小組匯報: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個2個

              6個4個

              30個20個

              ............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們的共同點。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個20個

              30個20個

              ............

              方法二:畫圖

              140個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ㄟ會出現(xiàn)用整數(shù)方法來列式計算的。)

              3、小結(ji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可以選用多種方法解答。

              三、鞏固新知。

              完成課本第55頁:

              1、獨立試做:試一試

              2、獨立試做練一練的1題、2題,3題搶答,并說明理由。

              四、知識拓展:數(shù)學故事。(共同探討方法)

              五、總結(jié):1、學生看書總結(jié)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

              2、提出自己還有些疑惑的問題。

              六、【板書】

              比的應用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提供現(xiàn)實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

              這一過程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體驗時間,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會不斷調(diào)整一次分配的數(shù)量,不斷的產(chǎn)生新的解題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來分配的意義。

              有上面小組合作的經(jīng)驗與發(fā)現(xiàn),這次可以操作、畫圖、列式等不同的方法來分,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不懂的,理解不好的問題,便于及時處理。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1

              一、教學內(nèi)容

              解決問題的練習課。(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第3、4、7、8題)

              二、教學目標

              1.復習“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差)及這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兩個數(shù)”“分數(shù)除法在工程問題中的應用”兩類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使學生熟練掌握這兩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熟練掌握這兩類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題目)

              (1)一條公路全長900 m,已修的米數(shù)是剩下的1/2。已修的、剩下的各有多少米?

              (2)修一條公路,甲隊單獨修要4天,乙隊單獨修要5天。兩隊合作,需要修多少天?

              點名學生回答,并說一說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應用題。

              二、指導練習

              (一)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差)及這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兩個數(shù)

              1.教學教材第44頁練習九第3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明確應用題類型。

              (2)師:解決這類題有哪些方法?

              引導學生回顧用方程法和算術(shù)法解決。

              (3)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4)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點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5)師生共同歸納方法。

              2.教學教材第44頁練習九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兩人一組相互訂正,最后集體訂正。

              (二)分數(shù)除法在工程問題中的應用

              1.教學教材第45頁練習九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師:這是什么類型的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是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問題。

              師:這類問題有什么數(shù)量關系?

              引導學生說出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板書數(shù)量關系)

              師:總路程知道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也可設全程為單位“1”來解決問題。

              (3)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4)點名學生回答,根據(jù)回答,板書:

              1÷1/2+1/3

              =1÷5/6

             。6/5(時)

              (5)教師小結(jié):類似這樣的行程問題也可按照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求解。

              2.教學教材第45頁練習九第8題。

              點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5頁“練習九”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訂正)

              解:設白晝是x小時,則黑夜是3/5x小時。

              x+3/5x=24 x=15

              3/5×15=9(時)

              2.教學教材第45頁“練習九”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兩人一組相互訂正)

              1÷1/8+1/10=40/9(天)

              40/9<5,5天能種完。

              3.一項工作,甲單獨做要10天完成,乙單獨做要15天完成。甲、乙合做幾天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的4/5?(課件出示題目)

              4/5÷1/10+1/15=24/5(天)

              四、課堂小結(jié)

              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第7題: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1÷1/2+1/3

             。1÷5/6

             。6/5(時)

              教學反思

              1.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練習過程中,盡量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去評。若有疑問,則與同桌或在小組內(nèi)自由討論交流,最后集體訂正。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時,一直處于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不斷積極主動地表現(xiàn)自我,也鼓勵學習較弱的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同時用積極的言語對他們的思路給予肯定,使學生有很好的情感體驗。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2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shù)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shù)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jīng)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yè)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3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分數(shù)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shù)應用題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咎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對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例1只涉一個數(shù)量,要求一個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數(shù)量的一部分,屬于部分與整體的問題。在這里用線段圖幫助學生題意,明確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從而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對單位1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已經(jīng)掌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本課讓學生分清把誰看作單位1。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學生在畫線段圖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要適時指導。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對實際問題的探究的過程,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教學難點】正確地確定單位1

              教學過程備注

              活動一:分析題意,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師出示例1: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其中的2份。)

              教師然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全班與教師一起畫線段圖,借助于線段圖理解題意,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為:2500=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活動二:鞏固練習。

              1、教師出示做一做。

              這是一道關于兩個量之間的,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答時,教師也先讓學生畫線段圖分析。

              然后再獨立解答。

              2、完成練習四中的部分練習。

              活動三:課堂小結(jié)。

              板書: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篇24

              一、教學內(nèi)容

              運用比解決問題。(教材第54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解題方法,發(fā)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問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難點: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比的意義是什么?

              引導學生回顧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顆,平均分給甲、乙兩人,甲、乙兩人各得多少顆糖果?他們所得糖果數(shù)的比是多少?(課件出示題目)

              點名學生回答,回顧平均分的特點。

              3、引出新課。

              師:這是一道平均分的問題,生活中,很多問題運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時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shù)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比的應用。(板書課題:比的應用)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54頁例2。

             。ㄕn件出示教材第54頁例2)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單元教案01-14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1-13

            數(shù)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單元教案9篇01-14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04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單元教案03-02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單元教案03-04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的教案02-22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