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6-27 07:04:00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羁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shù)和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人數(shù)的( )

              2.女生人數(shù)是男生人數(shù)的( ),女生人數(shù)和男生人數(shù)的比是( ).

              3.男生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 ),男生人數(shù)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 ).

              4.全班人數(shù)是男生人數(shù)的( ),全班人數(shù)和男生人數(shù)的比是( ).

              5.女生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 ),女生人數(shù)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 ).

              6.全班人數(shù)是女生人數(shù)的( ),全班人數(shù)和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 ).

             。ǘ┛诖饝妙}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qū)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復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師提問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探索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換算;

              2、培養(yǎng)目測與估計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長度單位的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度單位的換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直尺、米尺、課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長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并讓學生比畫單位的長度。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關系嗎,填空: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學例題

              (每個學生準備一根紙條:長7厘米或2分米)

              學生用直尺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并匯報,教師板書:

              7厘米 70毫米

              20厘米 2分米

              7厘米 2分米

              (1)7厘米與70毫米的紙條,哪個長,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重點講解方法之一:因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個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2)20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為什么?

              學生討論,并小結(jié):因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個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3)7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

              能不能直接比,怎么辦?

              引導學生討論,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并小結(jié):兩個數(shù)量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時,通常把他們統(tǒng)一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2、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出示課題)

              3、鞏固練習,完成P30兩個例題。

              問題出示后,學生直接匯報答案,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課堂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單位測量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并用毫米作單位,說出圖形中各邊的長度。匯報時,引導學生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2、填空:

              5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學生匯報時,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并小結(jié):當單位不同時,我們通常怎樣比較兩個數(shù)量的大?(單位不同時,通?梢园阉鼈兓梢恢碌膯挝,再進行比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再讓學生合作測量自己的手掌寬度以及步長,匯報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單位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jié):手掌的寬度、步長都是我們的身體尺,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尺,有利于我們進行估計和測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練習。

              6、綜合運用

              (每個合作小組課前準備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

              能裝得下嗎? 第 小組

              能裝下

              裝不下

              目測

              通過測量

              進行判斷

              實際裝一裝

              教師出示一只乒乓球: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估計你們這組的盒子能裝得下老師手中的乒乓球嗎?小組討論,將目測的結(jié)果填寫在表格中。

              教師給出數(shù)據(jù):這只乒乓球的直徑是37毫米。讓學生合作通過測量進行判斷。

              每組發(fā)一個乒乓球,實際裝一裝,對前兩次的判斷進行驗證。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后延伸

              出示一個發(fā)了芽的蒜瓣:將一瓣蒜頭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盤子里,不久,它就會發(fā)芽,就像老師手中的這個蒜瓣一樣。聽說,植物也像人一樣,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如果你每天都去和它問好,說一些祝福的話給它聽,它就會長得更快,更好。老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想做一個這樣的實驗嗎?

              從同一個蒜頭中,選兩個差不多大的蒜瓣,分別放在兩個盤子里,放同樣多的水,放在不同個兩個地方,你認定一盤,每天都去關心它,而另一盤則不去管它。每天記錄它們發(fā)芽的情況:

              蒜葉生長情況對比記錄

              天數(shù)

              A蒜葉長度

              B蒜葉長度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jié)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25455÷(102-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點評:本段教學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為素材,從生活情景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解 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ū景咐赏跏翊ㄌ峁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jīng)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shù)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jīng)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yī)生嗎

              學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點評: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對解決問題所需知識的復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shù)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shù)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fā)現(xiàn)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shù)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shù)都有倍數(shù)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一是注重學生對問題情境的理解,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二是注重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教師注意對學生探索的指導,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y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shù)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jù)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為:80—15=65張。根據(jù)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shù),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點評:學生有例4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這里先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注意強化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種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活動思考

             。ㄍ瓿傻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nèi)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jié)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ū景咐筛肚锲继峁┝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教案選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nèi)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nèi)各數(shù)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shù)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jīng)歷選擇恰當?shù)姆椒?以內(nèi)數(shù)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shù)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shù)字和初步建立數(shù)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nèi)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和事物的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各數(shù)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nèi)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shù)感,運用數(shù)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shù)字和初步建立數(shù)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shù)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tǒng)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shù)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fā)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shù)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4、單元訓練 2課時 計 11課時

              單元教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nèi)的各數(shù),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nèi)的各數(shù)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shù)量,初步建立數(shù)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nèi)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shù),初步建立數(shù)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nèi),1-―5的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shù)

             。ㄒ唬┱J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ń虒W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shù)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shù)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ń虒W方法同上)

             。ǘ、出示計數(shù)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

             。ㄈ、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shù)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shù)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比大小(第17頁的內(nèi)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shù)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shù)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shù)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qū)懗?-5每個數(shù)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從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shù),尖尖朝小數(shù))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shù)

              有誰能夠把你數(shù)出來的個數(shù)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3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通過學生自主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wǎng)絡。教學設計的第一部分: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交流,并對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知識進行回顧;教學設計的第二部分: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求平均數(shù)。這樣既復習了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又能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其次,通過“練憶結(jié)合”的方式,將知識點融于練習之中,從習題中提煉、回顧知識點,這樣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設計一組延伸性較強的課堂練習,通過多種形式和層次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構建知識網(wǎng)絡

              1.提問:在這一部分,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獨立反思、回顧整理,然后小組展示交流。

              3.匯報交流,師引導歸納,構建知識網(wǎng)絡。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知識網(wǎng)絡圖)

              數(shù)據(jù)的表示和分析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復習、回顧相關內(nèi)容的基礎上,利用課件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使學生對所復習的內(nèi)容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

              ⊙復習知識

              1.復習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知識。

              師:舉例說明運用數(shù)據(jù)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師:誰能將本小組的交流情況和全班同學分享一下?(學生匯報)

              2.復習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

              思考: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優(yōu)點?通常在什么情況下選用條形統(tǒng)計圖?在什么情況下選用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小結(jié):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折線統(tǒng)計圖不但能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數(shù)據(jù)的增減變化趨勢。

              (1)選擇你自己制作最滿意的一幅條形統(tǒng)計圖或折線統(tǒng)計圖,說一說這幅統(tǒng)計圖是如何得到的,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①展示作品。

             、诨ハ嘟涣。

             、蹍R報總結(jié)。

              (2)反饋練習:教材102頁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3.復習平均數(shù)的知識。

              (1)提問:舉例說明你是如何理解平均數(shù)的。

              小組交流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平均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匯報。

              小結(jié):平均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和除以這組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所得的商,即總數(shù)量÷總個數(shù)=平均數(shù)。

              (2)反饋練習:教材102頁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交流,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通過反饋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課堂練習

              1.用5個同樣的杯子裝水,水面的高度分別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這5個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甲、乙兩地相距540千米,某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然后返回,去時每時行90千米,返回時每時行60千米,求該車往返的平均速度。

              3.甲車間有工人98人,乙車間有工人120人,丙、丁兩車間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個車間平均每個車間有多少人?

              4.希望小學三年級學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個;二班50人,共做292個;三班47人,共做282個。三年級學生平均每人做多少個玩具小熊?

              設計意圖:通過基礎題的訓練,鞏固本節(jié)課的復習內(nèi)容。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增加習題的難度,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解題能力。

              ⊙全課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02頁3題。

              板書設計

              統(tǒng)計與概率

              條形統(tǒng)計圖:反映數(shù)據(jù)的多少。

              折線統(tǒng)計圖:反映數(shù)據(jù)的多少和增減變化趨勢。

              平均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的和除以這組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所得的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34—35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結(jié)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掌握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掛圖,在果園里,小刺猬摘了5籃子蘋果,每個籃子6個蘋果。他一共摘了幾個蘋果呀?回到家它又來找小兔子、小猴子、小熊貓、小鹿和它一起分享蘋果,每個小動物都把自己籃子里的6個蘋果吃光了,還剩幾個蘋果?結(jié)果是多少?

              二、玩中學

              1、探索有關0的乘法規(guī)律。

              (1)出示情境圖,引導觀察。

              引導學生看圖小刺猬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用6530(個)每個小動物籃子里的6個蘋果都吃光了剩幾個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再匯報。

              (2)獨立計算,提出問題。

              0×3   7×0   0×26

              引導學社列舉出類似的口算題,如:8×0=? 19×0=? 0×14=?......

              (3)總結(jié)規(guī)律

              學生觀察教師板書上的算式,說一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的什么?

              2、 探索因數(shù)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計算

              (1)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讓學生獨立計算130×5,列出豎式,想一想各位上的0應該怎么乘?

              (2)組內(nèi)交流

              小組之間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結(jié)合13×5=65,使學生明確13個十乘5德65個十,就是650,而且“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所以130末尾0不用成直接落下來。

              (3)自主探索、掌握因數(shù)中有0的計算方法

              出示題目402×3,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算法互相比較,找出最正確的再讓學生舉幾道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題,思考:看一看結(jié)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最后總結(jié)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商的中間不一定有0。

              三、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上、下兩題之間的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引導學生獨立解答,結(jié)合具體的情景,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用加法,也可能用乘法。如果用乘法可以進一步解釋第(1)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解答時為什么要乘3.

              3、完成“練一練”第3、4題。

              第三題學生填空后,可以讓那個學生說一說判斷大小的方法。觀察和估算的方法都要給予鼓勵。

              4、 下面計算對嗎?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5、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2)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

              (3)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覺得誰表現(xiàn)的好?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趣味數(shù)學教案02-24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9-28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01-02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