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8-31 21:50:00 藹媚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2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制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制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啽取

              分數(shù)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shù)與整數(shù)的比,F(xiàn)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和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比,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閱讀數(shù)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jù)什么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制蜂蜜水。通過調制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shù)與整數(shù)的比。

              這是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和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比,還是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后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發(fā)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 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 相機教學“對邊”。 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 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4、歸納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的習題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8+7等于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培養(yǎng)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jié)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jù)。]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僖粋一個數(shù)出來的。

             、谧筮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塾疫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軆蓚盒子一共20格,現(xiàn)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xiàn)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xiàn)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xiàn)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shù)。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sh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lián)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僖驗9+8=17,所以8+9=17。

              ②因為9+9=18,所以8+9=17。

             、垡驗8+10=18,所以8+9=17。

             、芤驗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xiàn)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shù)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shù)加較大數(shù),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shù),同時體會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guī)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只要把加上的'數(shù)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shù)是十幾。小結: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察、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8加幾得數(shù)的規(guī)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幾"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shù)?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總結

              [評析:教師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發(fā)展了求異思維,培養(yǎng)了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shù)挠嬎惴椒ǖ闹v解和反復的、規(guī)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4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義務教育課程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的內容。要求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為什么他們說的數(shù)不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按照課程要求,要讓學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思路

              1.數(shù)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小學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shù)學。認識厘米的教學,就是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后,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估測周圍事物的長度,去調查厘米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拓展創(chuàng)新空間。

              2.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取,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本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用手比畫1厘米的長度,閉眼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wèi)厘米長的物體等活動來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幾厘米的具體長度,進一步認識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畫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他們在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加強估測,發(fā)展空間觀念。

              估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加強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正確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強其空間觀念與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l厘米以及對周圍物體的長度先估計、再量一量的'活動,使學生在比照中積累經驗,形成初步的估測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正厘米的表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尺以及可度量長度的物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統(tǒng)一認識。

              1.找原因。小豬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它幫媽媽鋤地。它干了一整天,餓極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飯。第二天,它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它吃了8碗飯。這可能嗎?(碗有大有小。)

              2.量課桌。讓學生選擇一個課前準備好的鉛筆、小紙條、文具盒等物體,和自己的課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不一。)

              3.師:大家說得都對,但為什么所說的數(shù)不同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桌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量的結果一樣呢?(大家都用同樣的工具去量。)

              4.導入揭題:你們的辦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結果,我們需要有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我們通常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尺子。)今天,我們就要認識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國際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這一環(huán)節(jié)密切聯(lián)系生活導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五花八門的答案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體會到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同時,找原因、量課桌這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也吸引學生對新知學習產生興趣,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引起重視。]

              二、合作探究,認識厘米。

              探究一:認識直尺

              1.出示米尺,讓學生觀察,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或老師發(fā)給的米尺,仔細瞧瞧,你發(fā)現(xiàn)尺上有些什么?

              2.指生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刻度數(shù)、刻度線、刻度0。

              探究二:認識厘米

              1.看一看: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電腦博士的介紹。

             。ǘ嗝襟w動態(tài)顯示尺上1厘米的線段,并說明:從刻度0到刻度l,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請大家拿出尺子,好好看看,土厘米有多長?

              2.比一比:你能用兩個手指比畫出1厘米大約有多少長嗎?(師做拇指與食指比畫狀。)

              3.記一記:請小朋友看看這一段距離,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4.找一找:

             。1)你還能在尺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

              學生自由回答,要求說清從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也是土厘米。

             。2)找找看,大家?guī)淼奈矬w中,還有你的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同桌交流后匯報。(手指的寬、牙齒的寬、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徑等。)

              探究三:認識幾厘米

              1.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如:從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從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2.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小組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3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厘米長?你還能找出其他的厘米數(shù)嗎?

              4.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相機點明: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凡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數(shù)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shù),得幾就是幾厘米;是幾厘米,這幾厘米里就有幾個1厘米。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厘米,形成表象。他們在從尺子上、從周圍物體中找1厘米的比照與估計中以及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體驗了l厘米、幾厘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自始至終,他們都是知識的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在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他們獲得了知識,豐富了經驗,培養(yǎng)了能力。]

              三、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ㄒ唬⿲W習用厘米量。

              1.量整厘米數(shù)。

             。1)嘗試測量同一學具。

              出示書上量一量的主題圖,要求學生按圖上的方法量一根8厘米長的小棒。(師留意不同量法。)

              (2)交流測量結果,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3)實物投影演示正確量法與錯誤量法,進行辨析比較。

             。4)小結:量一個物體時,可以把尺子o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口答想想做做第1題。(媒體出示,關鍵處閃動識別。)

             。6)學生填寫書上量一量中的鉛筆長、線段長。

              2.量非整厘米數(shù)。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兩條線段(紅線段與藍線段),要求男生測量紅色線段的長,女生測量藍色線段的長。

             。2)交流:男生可能說紅色線段長8厘米,女生可能也說藍色線段長8厘米。

              (3)比較:紅色線段和藍色線段一樣長嗎?(電腦驗證不一樣長。)

              (4)辨析:紅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多一些,藍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少一些。

             。5)指出:像這樣的兩條線段都可以說是大約長8厘米。以后我們遇到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數(shù)時,可以看它最接近幾厘米,就說它是大約幾厘米長。

             。6)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題。)

             。7)學生活動:先估計,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4題。)

              先完成的小組還可組織估計、測量其他物體的長度。

              交流反饋,追問:你是怎樣進行估計的?相機表揚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決問題的學生。

             。ǘ┊嬚迕椎木段。

              1.學生嘗試畫一條4厘米的線段。有困難可以看書自學。

              2.指生上臺示范畫,要求邊畫邊說畫的過程。(注意肯定其他畫法。)

              3.檢驗:用尺量一量所畫線段是不是4厘米。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指生板演,同桌互相檢驗。)

             。2)想想做做第6題。(鼓勵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謂學以致用。學生通過量一量、畫一畫、估一估等活動對厘米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對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其估測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更可貴的是,他們嘗試著獨立解決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與小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四、總結延伸。

              1.師:通過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2.布置延伸作業(yè)。

             。1)回家后,以厘米為單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2)課后調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厘米作單位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與課的開始相互照應,使數(shù)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將數(shù)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大社會成為小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大舞臺。]

              附:教學小資料

              人們在文化發(fā)展的最初階段,是從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選取計量單位的。例如,以成年人足的長作為英尺,以手指關節(jié)的長作為英寸,以千步作為里等等,這樣確定計量單位,顯然缺乏合理性。1790年,法國的一位科學家他雷蘭提出了制定一個世界各國通用單位的建議。

              1795年,法國的學者取得世界各國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線上從北極到赤道的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的單位,叫做l米。當時的科學技術還很不發(fā)達,測量了整整七年,實際還只是僅僅測量了西班牙的巴賽羅納和法國的敦刻爾克之間的距離。通過計算得到了最初的1米。

              后來1960年的國際會議規(guī)定:一米為氪(K8)原子在真空中發(fā)射的橙色光波波長的1650763.73倍。1米的百分之一就是l厘米。

              3.1.1認識厘米|人教課標

              小學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56頁例5。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用多種方法計算乘加、乘減,實現(xiàn)算法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5.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設計理念】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就緊緊圍繞這一理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與眾不同的方法,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用恰當?shù)脑u價為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一、激趣引入,鞏固舊知

              教師出示小熊圖片并貼到黑板上,親切地說:瞧,多可愛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進數(shù)學樂園吧!來,先和小熊做個對口令的游戲。

              1.對口令:2、3、4、5的乘法口訣。(有節(jié)奏地進行對口令:師生對、生生對)

              小熊還想用幾道題來了解一下咱們班誰是聰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計算前兩題時,要說說用的是哪句口訣。)

              23=54=14=34=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們和小熊到它的農莊科技園去參觀。

              1.圖1(在板書上畫簡筆畫):(4棵玉米,每棵結3個)請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列式:34=43=3333=

              2.圖2:小熊掰走了一個。

              請學生結合圖意提出問題:還剩幾個玉米?

              怎樣解決?小組商量討論?梢越柚鷮W具。

              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聆聽學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學生列出最后一個算式,告訴學生要先算乘法。

              教師把學生的方法寫在板書上,板書方法:先畫一個伸著大拇指的大手,誰思考出來的方法,就把誰的名字寫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寫出他的算式,有幾種方法,就畫幾只這樣的大手。

              3.圖3:小熊掰走兩個。

              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把式子獨立寫下來再互相交流。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1.第56頁的做一做。

              第1題,看圖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第2題摘桃子:把式子寫在桃子上,指名計算并集體訂正。

              2.開放題:小熊要和同學們做朋友,想知道咱們班有多少同學。我們有多少種告訴它的辦法?

              如:數(shù);直接說;乘加、乘減(每個小組有幾人,有幾個這樣的小組,還剩下幾人)。

              3.數(shù)田格本中同學們所寫出來的字數(shù)。(打開準備好的`一頁,都是幾行零幾個,每個人寫的行數(shù)不同,零幾個的個數(shù)也不相同)能解決的可以當堂解決,暫時有困難可以等學完6、7、8的口訣后再解決。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知道運用乘加、乘減的方法比數(shù)數(shù)快得多。

              四、課堂總結,引導實踐

              教師總結:我們和小熊一起探究數(shù)學問題,可真有趣,把你的收獲和大家說說吧?同學們要做個有心人,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試試去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6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shù)學趣題,最早出現(xiàn)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shù)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shù),三十六頭籠中露,數(shù)數(shù)腳有一百只,幾只雞來幾只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shù)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xiàn)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的數(shù)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只?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這道題里還有隱藏的數(shù)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后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shù),增加誰的只數(shù)?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游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么特點?

              生:雞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fā)現(xiàn)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shù)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么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shù),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shù)。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shù),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shù)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shù)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shù)字大時使用,數(shù)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shù)為ⅹ,兔子的只數(shù)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shù)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匯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shù)(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后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四、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于“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經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jù)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系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么關系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shù)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shù)膯挝?/p>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8

              學習目標:

              1、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

              2、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的習慣。

              3、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學習重點:學會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會看鐘表上的整時。

              學習難點:

              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道具鐘若干個,實物鐘,課件。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課件截圖

              一、課前準備

              1、師:同學們看看今天來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視頻片段)

              2、師:羊村里的小羊們今天來到了我們的課室和我們一起上課呢?看,村長慢羊羊想給我們玩一個拼圖游戲,你們想不想玩呀?

              3、生齊答:想。

              4、師:那么老師就請一位男同學和女同學上講臺來比一比吧!(學生熱烈舉手參與)

              5、師:看看他們倆誰最快把這個圖案拼完,好嗎?(男女同學齊叫加油)

              6、師:比賽已有結果了,你們知道他們拼出來的是什么嗎?

              7、生:是一個鐘

              8、師:對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通過運用拼圖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營造了一種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拼圖體現(xiàn)出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中已對鐘面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拼圖順勢揭題就能水到渠成地將最基本的認識遷移到課堂上。

              二、自為學習 二、新授——認識鐘面

              1、師:現(xiàn)在就請你們仔細地觀察這兩個鐘表上都有什么?

              生1:有12個大格

              生2:有兩根針

              生3:有數(shù)字1-12

              2、師:分針和時針長得一樣嗎?

              生:不一樣,一長一短、一粗一細

              師: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細又長的叫什么?

              生:又短又粗的是時針,又細又長的是分針(板書:分針,時針)

              師:你們知道分針、時針是往那個方向運動的嗎?用你的小手來表示一下。

              生:分鐘和時針是按照這邊的方向走的(做手勢)

              師:這個方向也就是順時針方向,伸出你們的右手,和老師一起來做運動。邊指邊說順時針。(全班跟做手勢)

              師:你們知道是分針走得快,還是時針走得快嗎?

              生:分針

              3、師:同學們,鐘表上除了有分針和時針以外,當然還有更細更長的秒針,以后我們會慢慢地學得到。

              4、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12個數(shù)字的位置呢?

              生1:是按順序的123……到12

              生2:12在中間

              5、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鐘面的秘密,美羊羊說要現(xiàn)在要考考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

              生:好

              師:看,美羊羊多高興,它很滿意我們的回答。 1、要求學生眼到、心到、口到仔細觀察,并按照“占有表象”——“比較差異”——“篩選要點”等步驟引導學生觀察,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

              2、讓學生做手勢,感受分針與時針運動的方向,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到學習中。

              3、在講授完鐘面的知識后出示小練習可以及時鞏固新知。

              三、認識整時

              1、師:咦,聽,是什么聲音呢?原來是懶羊羊家的鬧鐘響了,它要起床去大肥羊學校上學啦!我們也要做到每天早睡早起,不要懶床。

              師: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

              生:7點

              師:我們要用規(guī)范的語言說,7點是我們的口頭語,我們應該說7時。

              師: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

              2、師:(出示課件)一群羊正在午休了,現(xiàn)在是幾時呢?

              生:1時。(出示鐘)

              師: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1

              3、師:(出示課件)經過一天的學習小羊們放學了,現(xiàn)在是幾時呢?

              生:4時。(出示鐘)

              師: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4

              4、師:(課件重現(xiàn)7時、1時、4時),看一看這三個鐘表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分針都指著12。把你想到的.認識整時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聽聽。小組討論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師:聰明的班長暖羊羊跟我們說:“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5、師:暖羊羊現(xiàn)在要考考我們會不會看鐘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課件),看鐘面,說時間

              生1:6時 生2:9時 生3:8時 1、卡通人物“懶羊羊”上學引入,并以羊羊們在學校的生活貫穿教學,充滿趣味。

              2、卡通人物班長暖羊羊的個性是聰明善良,采用有特色的卡通人物作小結對識記認整時的方法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黑板上的這三個鐘表,大家已經能說出時間來,那你能不能寫出來呢?

              生1:能

              師:好,現(xiàn)在請大家聽聽喜羊羊介紹一下怎樣寫“7時”吧?(師示范板書)

              師:后面的兩個鐘誰會寫呢?

              生1:到黑板上板演

              師小結:這種表示法叫做文字表示法,幾時只要在幾的后面加寫“時”字就可以了。

              2、師:還有一種表示方法(課件出示電子鐘)。這是什么?

              生:電子表。

              師:這種像電子表一樣的記時方法,我們叫他數(shù)字表示法。

              師:誰上來寫一寫1時和4時的數(shù)字表示法?

              生:到黑板上板演

              師小結:(出示課件)班長暖羊羊跟我們說,用數(shù)字表示整時,冒號右邊是2個“0”,冒號左邊是幾就是幾時。(生跟讀)

              (強調兩個小圓點不能寫成句號)

              3、師:黑板上的三個鐘表,你能不能用數(shù)字表示法寫出它的時間呢?

              4、師:下面老師給大家玩一個小游戲“喜羊羊對戰(zhàn)灰太狼”,灰太狼說如果喜羊羊回答錯了,就把它吃掉,看看你們能不能幫幫喜羊羊,好嗎?

              練習相對比較簡單,設計有層次的練習,讓中下層有發(fā)揮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鞏固練習

              1、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喜羊羊終于戰(zhàn)勝了灰太狼,逃離了被吃的命運;姨遣环䴕,要求老師再來考考大家,看看同學們學會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沒有。

              2、練習1:老師撥一撥,學生說一說(2時、5時、12時)(大道具鐘)

              3、練習2:學生甲撥整時,學生乙說一說

              4、練習3:寫一寫,用兩種表示法寫出時間。

              5、練習4:畫一畫,(出示鐘面,時刻),學生畫出分針或時針。

              用投影更正答案

              六、總結

              愛睡覺的懶羊羊對我們同學們說,時間是寶貴的,我們利用了40分鐘學習了如何看鐘表,還有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對于我們來說,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今后能用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1、通過師撥生說、生撥生說、寫一寫、畫一畫等形式豐富的習題加深學生的認識,鞏固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領悟知識、內化知識,從而完成認知的建構。

              2、通過卡通人物的話語教育學生——時間是寶貴的,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體現(xiàn)了教師善用教學資源,貫徹德育思想,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shù)學練習過程,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積累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視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qū)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qū)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凑l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fā)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么?(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tǒng)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么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么?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的優(yōu)越,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qū)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xiāng)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匯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yǎng),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yǎng),節(jié)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yōu)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需要數(shù)學。

              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jié)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wèi)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shù)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shù)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計劃。下節(jié)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yè):

              設計旅游計劃

              這次旅游,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游玩?

              布置學生設計旅游計劃,填寫旅游計劃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0

             。1)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周長。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圓、繩子、直尺、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花壇和一個圓形花壇。

              問:這是什么圖形?圍著花壇跑一圈,哪個長哪個短呢?

              學生想辦法:

              (1)看哪個跑得步子多。

             。2)計算它們的周長,進行比較更為簡便。

              2、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C=(a+b)×2

              3、什么是圓的周長?

              讓學生上前比劃,圓的周長在那?那一部分是圓的周長?

              得出定義: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新知探究

             。ㄒ唬﹫A周長的公式推導。

              1、探索學習。

             。1)你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一個圓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各抒己見,分別討論說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線,繞圓一周,減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

              即可得出圓的周長。

              B、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量出圓的周長。

              C、用一條小線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轉。這樣你能知道空中出現(xiàn)的圓的周長嗎?

              用滾動,繩測的方法可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們來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規(guī)律。

              2、動手實踐。

              (1)4人小組,分別測量學具圓,報出自己量得的直徑,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引生看表,問你們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關系?

             。3)你有辦法驗證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

             。4)閱讀課本P63,介紹圓周率,及介紹祖沖之。

              ∏=3.1415926535……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

              3、得出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C = ∏d

              C = 2∏r

             。ǘ、解決新問題。

              1、解決情境題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訂正。

              2、教學例1: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小自

              行車車輪的直徑是50m,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小組內想出解決的辦法,并在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已知d = 20米求:C =?

              根據(jù)C =πd

              20×3.14=62.8(m)

              第二個問題:已知:小自行車d = 50cm

              先求小自行車C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長是62.8米。繞花壇一周車輪大約轉動40周。

              三、當堂測評

              1、求下列各題的周長。(60分)

              書本65頁練習十五的第1題

              2、判斷正誤。(40分)

             。1)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 ()

             。2)在同圓或等圓中,圓的周長是半徑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4)半圓的周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

              四、課堂質疑。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呢?

              設計意圖:

              這節(jié)課我從以下幾處著手:

              1、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課前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

              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起求知欲。在得出公式時及時解決問

              題,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的應用價值。

              2、重視動手操作,深刻理解公式。對于公式的探究,我改變

              以往的教師演示教學法,而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動手操作,讓他們

              體會知識概念的形成。教學中,我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來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后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1

              一、旋轉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歷認識旋轉、平移現(xiàn)象的過程。

              2、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xiàn)象。在對物體旋轉、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平移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現(xiàn)象。

             。ㄒ唬┳鲲L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說明風車的轉動就是旋轉。

             。ǘ┱f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

              二、認識平移現(xiàn)象。

             。ㄒ唬┳鲆蛔觯

              1、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ǘ┱f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yè):課本第4頁的第4題。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經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圖形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探索簡單圖形平移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在方格紙上移動圖形(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

              1、指導學生邊操作、邊交流。

              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結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shù)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讓學生自己平移,再說一說平移的距離。

              二、試一試:

              做課本第5頁的試一試。

              1、出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再交流。

              2、鼓勵學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一練:

              課本第6頁的練一練。

              第1題:師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2題: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

              第3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4題: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

              教學隨筆:

              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購書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并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課本第8頁的題。

             。1)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師提問:能買多少本《趣味數(shù)學》?

             。3)學生列出算式后嘗試解答。

             。ǎ矗┙涣鲗W生的解決方法。重點使學生學習口算方法。如,把15個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即150÷5=30;也可以這樣想,因為5×30=150,所以150÷5=30。

             。ǎ担⿴熖岢觯150元能買多少本《科普讀物》?

              (6)師生先討論:150÷6能直接用口訣計算嗎?然后共同完成豎式計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2”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議一議: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呢?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學過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的數(shù)量關系式,想到檢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用商乘除數(shù)的方法可以檢驗除法算得對不對。

              四、練一練:

              第1題: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計算。教師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方法。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情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驗算的情況。

              第3題:在進行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的教育。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月餅裝盒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運算的準確性和計算結果在生活中應用的現(xiàn)實性。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2

              加(三年級實驗教材數(shù)學說課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8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位算。

              2、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復習檢查(全班做,請學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結合扮演情況進行評議。

              二、新課

              1、談話: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xù)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部分內容。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shù)統(tǒng)計表”。

              用圖表或屏幕出示該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類

              376

              兩棲類

              284

              提問:誰能就這兩個數(shù)據(jù)提出一個加法計算的問題?

              ——爬行類和兩棲類的已知種類一共有多少種?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師:同學們看看教材第18頁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歸納:在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估算時,一般可以把加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計和的范圍。這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3、師:請同學們用豎式算一下

              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教師板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3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察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么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匯報

              (1)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cháng duǎn

              板書:長、 短

              [ 設計說明: 通過觀察,使學生初步 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匯報。

              [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比物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知識 的形成過程。]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著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著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

              (由于觀察、比較的方法不同,會得出不同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著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并板書長、短。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短 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言語 表達能力。]

              三、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現(xiàn)在, 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游戲,你們可以自由結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學生結組活動,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體的某個部位比長短, 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 處有數(shù)學。]

              四、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練習一第6題圖,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后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投影出示練習一第5題,并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訂正時說一說比的方法。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說出比長短的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來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里。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里。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學具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六、全課小結(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78頁(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參與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在學生實際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結論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具準備:每人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長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

             。1)這兩個分別是什么圖形?為什么?

             。2)動手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

              2、面積和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請生摸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動手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有次序地將長方形和正方形擺滿)

              (3)匯報結果

              二、新課

              1、導入

              上面用面積單位測量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但要測量黑板、草場或更大的地面面積,使用面積單位一排一排的`實際測量行嗎?今天就尋找一個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規(guī)律,推導出計算公式。

              2、猜想

              請仔細觀察剛才擺的面積單位,沿長邊擺了幾個?長是多少?沿寬邊擺了幾個?寬是多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3、驗證

              同桌合作,完成課本第77頁例2的(2)

              觀察比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4、概括

              (1)長方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計算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2)想一想:同桌討論

              正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

              三、鞏固

              1、完成課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課本第79頁1、2、3、4

              四、小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師:(由現(xiàn)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yōu)槭裁床幻瞿?(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fā)現(xiàn)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

              1、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xiàn)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shù)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索,還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chuàng)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6

              學習目標:

              1、能從情境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解決問題(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

              1、能從情境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用加法、減法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黑板出示師指一名學生讀)師:要達到學習目標離不開同學們認真看書自學同學們有信心達到學習目標嗎?(有)

              三、口述自學指導(教師邊口述學生邊自學)

              師:把書翻到4頁例1看情境圖和下面的計算方法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應怎樣列式計算?重點看下面的'三種計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計算方法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2、再看小女孩的計算方法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3、最后再看綠衣服小男孩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

              四、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看書自學

              2、"做一做"(第x頁第x題)師:下面老師來考考同學們看誰做題最認真①指2名學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②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的錯誤

              五、后教(議一議)

              1、學生更正師:發(fā)現(xiàn)錯誤的來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錯誤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紅粉筆圈起來在旁邊改正)

              2、討論(議一議)(1)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列正確的舉手?認為22+21=43(人)43—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2)認為22+21=43(人)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求出的是什么?認為22+21—16=27(人)這個算式正確的舉手?與第一種方法有什么不同?(3)認為得數(shù)正確的舉手?認為單位名稱正確的舉手?

              3、評議板書、正確率

              4、同桌對改生更正錯誤

              六、練習

              剛才同學們計算的都很正確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男女生比賽看誰能快速、正確地列式計算比誰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臺微波爐賣出18臺又運來28臺現(xiàn)在有多少臺?(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參加歌唱比賽有多少人沒有參加歌唱比賽?(3)同學們做黃花35朵紅花20朵送給二(2)班28朵還剩多少朵?

              1、師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賽、開火車比賽2、形式分必答、搶答······

              七、全課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你們!

              2、評比本節(jié)課比賽情況獲勝的表揚失敗的鼓勵八、當堂作業(yè)(練一練)師:下面就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yè)吧!

              比誰字體端正并能做全對作業(yè):

              1、小紅家有公雞25只母雞17只賣了20只還剩幾只雞?

              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隊員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隊員?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7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shù)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jù)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shù)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shù)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jù)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chuàng)新思路寫出來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8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知識的價值,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識目標:通過活動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數(shù)量關系和計算公式。

              3、能力目標: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簡單明了、抽象概括的特點和優(yōu)勢。

              教學重點:

              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

              教學難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shù),有哪些好處?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等。請學生結合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說說其含義。

              3、用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b表示寬,寫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運算符號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寫出來。

              二、新授。

             。1)引導學生看書提問: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紅大30歲。 b、當小紅1歲時,爸爸()歲,??

              師:這些式子,每個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齡。

             。2)啟發(fā)學生: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可讓同桌的兩個同學小聲討論)

              結合討論情況師適時板書:

              法1:小紅的年齡+30歲=爸爸的年齡

              法2:a+30

              提問:比一比,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表示方法,為什么?讓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表示小紅的年齡,30表示爸爸比小紅大的年齡,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齡)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數(shù)?a能是200嗎?為什么?

             。3)結合關系式解答:當a=11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學生把算式和結果填在書上。

              2、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運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數(shù)量。

              引導學生看書討論:(可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1)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

             。4)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請小組派代表回答以上問題。

              3、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p48做一做集體評議。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算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并討論:比標準體重輕說明什么?如果比標準體重重,又說明什么?

              3、獨立解答p49第4題做完后在投影儀上展示評議。(問問字母、式子表示的含義)

              四、作業(yè):

              1、獨立完成p50第5題

              2、獨立完成p50第6題

              解答第6題時可提問:u =t =讓學生掌握三種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注意巡視指導求式子值的書寫格式。

              板書:

              a=30=11+30=45

              課后反思:

              一、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F(xiàn)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我國現(xiàn)有的數(shù)學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脫離,應結合實際生活所需的數(shù)學知識,來改造數(shù)學教材。

              二、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中數(shù)學知識,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同時,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用數(shù)學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ㄒ唬⿺(shù)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然而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教師不再按教材內容去講解,而是著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使用教材。改變原有的數(shù)學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更開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就很難給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的環(huán)境,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更好地將數(shù)學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加深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理解,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ǘ⿺(shù)學教學生活化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shù)學知識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生活中找到許多與數(shù)學相關的問題,收集起來和同學們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并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方式能夠極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將生活時間與數(shù)學教學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在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滿熱情地去學習數(shù)學知識。

              三、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ㄒ唬┥罨慕虒W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將數(shù)學中的理性知識轉變成生活中具體的問題,讓廣大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所在,并通過學習體會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完善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轉變的過程,也能夠使廣大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激發(fā)其學習數(shù)學的欲望。

             。ǘ┥罨臄(shù)學教學過程

              1、在課程進行之前,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儲備學習能力

              數(shù)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珍惜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這是實現(xiàn)學生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對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密切的關注,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小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生長點和起步點。并在此基礎之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數(shù)學教學工作。這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真正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做好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反饋工作

              在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實施過程中,要重視教學反饋和評價。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中,數(shù)學教學與生活并非要達到嚴格意義上一致。它的開展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實現(xiàn)學生由經驗的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能力的轉變,最終再回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去應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問題,使數(shù)學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ㄈ┥罨臄(shù)學教學方法研究

              1、在具體的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

              數(shù)學學科講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學生理解和學習。數(shù)學教師應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充分理解。

              2、在數(shù)學教學中融入游戲與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經驗的成長過程,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的最有效途徑是游戲和活動。游戲和活動可以極大地豐富數(shù)學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

              3、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數(shù)學教學評價要特別重視數(shù)學評價體系的發(fā)展性功能,同時也要逐步淡化評價體系的選拔性功能,將評價工作作為改善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評價工作的開展既要密切關注學生數(shù)學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也要重視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做到全面評價,既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要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數(shù)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shù)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對于數(shù)學教學工作的更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協(xié)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生活化數(shù)學教學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確保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更好實施與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9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第一課時 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 、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折一折。

              折過2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回指點,發(fā)現(xiàn)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臺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guī)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后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并說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4)圓的半徑都相等。 ( )

              2、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發(fā)現(xiàn)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獲、講表現(xiàn)。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還有什么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20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我能夠掌握前三個單元所學到的知識,能熟練掌握小數(shù)意義,正確、迅速地計算。

              2、我要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前三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我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

              歸納總結法

              學法

              練習法、測試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復習前三單元的內容,分類整理。(自學)

              二、情景導入:

              呈現(xiàn)目標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小結、導入新課,并出示學習目標。揭示課題

              三、探究新知

             。ㄒ唬┙涣髯詫W情況。

              1、復習、整理小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

              2、復習、整理認識圖形。

              3、復習、整理小學乘法。

             。ǘ┛梢宰寣W生翻閱課本中的第一、二、三單元,然后通過表格、網(wǎng)絡圖或列舉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ㄈ┓謱泳毩,完善認知。

              1、完成課本P50頁第1題。

              2、教材P50頁第2題。

              四、點撥升華

              當乘數(shù)大于1時,積就大于被乘數(shù)。

              當乘數(shù)小于1時,積就小于被乘數(shù)。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

              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達標檢測

              完成學案中的課內鞏固練習題目。學生獨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頁第3題

              (1)兩個乘數(shù)相乘,一個乘數(shù)不變,另一個乘數(shù)擴大或縮小幾倍,積就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

              (2)小數(shù)的性質: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3)兩個乘數(shù)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積就有幾位小數(shù)。

              2、教材P50頁第4題。

              兩個相鄰整數(shù)之間有無數(shù)個小數(shù)。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50頁的第6題,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