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6 10:57:30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集錦(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81~84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 知識,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會正確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日常生活的能力,同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每個月的天數(shù)。

              2、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四年一閏的道理。

              教具準備:

              1、電腦課件。(1)三球運行。(2)1999年—20xx年年歷制成郵票形式。(3)“地球繞日”動畫。

              2、學習報告單。

              3、小黑板。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張年歷(卡片式)。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景、揭示課題

              1、回憶兒歌《太陽、地球、月亮》,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太陽大、 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

              2、揭示課題

             。1) 課件顯示:(三球運行圖)。地球繞太陽轉(zhuǎn)一周,月亮繞地球轉(zhuǎn) 一周,地球自轉(zhuǎn)一周,同時老師講解:地球繞太陽運轉(zhuǎn)一周經(jīng)過的時間大約是一年(板書:年),月亮繞地球一周經(jīng)過的時間大約是一個月(板書:月),同時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經(jīng)過的時間是一日(板書: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關(guān)于年、月、日的知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通過觀察、認識年歷,探究關(guān)于大月和小月的知識

              1、認識年歷

              師: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根據(jù)具體日子回答)看年歷卡片知道的。

              師:我們?nèi)祟惡茉缇蛯δ、月、日有研究,并把它制成年歷卡片,(同 時出示一張),這些年歷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

              2、觀察年歷

              師:請拿出你自己準備的年歷卡觀察。一年有多少個月,每個月的天 數(shù)一樣嗎?有哪幾種情況?把你的發(fā)現(xiàn)填在學習報告單上。(同時顯示1999年—20xx年的年歷卡片)

              師:誰能用最洪亮的聲音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每一年都有12個月。

              師:回答正確。

              生2:我發(fā)現(xiàn)有些月是31天,有些月是30天。而二月有些年是28 天,有些年是29天。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

              生3:我從學習報告單上可以看出:1,3,5,7,8,10,12這些月 份都是31天,而4,6,9,11各月的天數(shù)都是30天,二月的天數(shù)不一定。

              師:你非常善于觀察。

              3、課件顯示學習報告單

              師:從這張報告單中我們發(fā)現(xiàn):31天的'月份有1,3,5,7,8,10, 12月,我們把這些月叫大月,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我們把這些月叫小月。

              師:大月有幾個?小月有幾個?7月前什么月是大月?8月后什么月 是小月?

              生: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

              生:7月前單數(shù)月是大月,8月后雙數(shù)月是小月。

              師:注意7、8兩月是連續(xù)的兩個大月。

              3、練一練(出示小黑板)

             。1) 一年有( )個月,其中大月有( )個,小月有( )個。

             。2) 1月、( )(5月)、(7月)、()、()、12月都是大月。

              (3) 5月的最后一天是( )月( )日,6月30的后一天是( ) 月( )日

             。4) 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5) 4月和5月共有()天

             。ㄟ^渡)師:有7個大月,四個小月,還缺哪個月?

              生:二月。

             。ǘ┳灾魈骄,認識平年和閏年

              1、 認識平年和閏年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的年份,二月份的天數(shù)就不一 定,哪些同學的年歷的二月是28天?哪些年的二月是29天?(板書:二月)二月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個特殊月。

              生:1999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的二月是28天。 生:20xx年 、20xx年的二月是29天,老師逐一肯定學生的發(fā)言。

              2、 平年、閏年的制定

             。1)課件顯示1996—20xx年二月份的天數(shù),其中閏年一列顯示為紅色。

              師:這是一組連續(xù)的年份,其中閏年的年份顯示為紅色,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思考:閏年和平年的出現(xiàn)有沒有規(guī)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通常每四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

              師:看來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guān)系比較密切,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呢?請你們在這組年份任選一個閏年和一個平年的年份,然后分別除以4,看除的結(jié)果怎樣?

              學生匯報:閏年的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shù),平年的年份除以4有余數(shù)。

              師:我們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就可以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下面我們來看書上怎樣制定平年、閏年的,把你學到的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生:通過自學,我知道4年一閏,100年不閏,400年又一閏。 師:你真會歸納。

              生:我知道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師:你已會自學了。

              師:請看科學家給我們的解釋(一邊演示課件“地球繞日”動畫,一 邊講述有關(guān)的知識)

              我們居住的地球總是繞著太陽旋轉(zhuǎn)的,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是365天5時48分46秒,大約365天6小時,我們把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過了4年就少算了一天(24小時),把這一天加在二月里,這一年就有366天,稱做閏年。由于我們設(shè)置閏年時,把5時48分46秒當做“6時”來算的,這樣長年累月下去就造成很大的誤差,所以整百年不閏,必須是400年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科學家是用“缺了補,多了減”的方法來調(diào)整平年、閏年的。(學生:“原來如此!”)

              3、平年、閏年天數(shù)的計算

              (1)師:現(xiàn)在,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以及各月的天數(shù),那么,你能很快算出一年有多少天?看誰的方法巧。

             。2)學生分組計算、討論匯報:

              31×7=217(天)30×4=120(天)

              平年:217+120+28=365(天) 閏年:217+120+29=366(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片斷】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吸管剪成三段,試一試,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

              (學生操作,有的學生如愿以償,有的學生束手無策。)

              師:為什么有的學生能圍成三角形,有的學生則圍不成呢?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引導沒有圍成三角形的同學觀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圍不成三角形是因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長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兩段合起來都沒有第三段長,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師:你們認為怎樣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生1猜測: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生2猜測: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師: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這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

              (學生拿出信封,內(nèi)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學生小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圍三角形,并記錄每次選用的小棒的長度以及能否圍成三角形。

              學生匯報:

              生1: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

              生2:長度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圍成三角形。

              生3: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長度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師:其他小組同意他們的說法嗎?

              生(齊):同意。

              師:比較這四種情況,你們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沉默了一會兒)

              生:三角形中兩條邊長度的和必須大于第三條邊。

              師:結(jié)合剛才用小棒圍三角形的情況,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生1:因為4+56,所以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為5+610,所以長度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圍成三角形。

              生3:因為4+510,所以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4:因為4+6=10,所以長度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圍成三角形。

              師:同意他們的說法嗎?

              生:同意。

              教師出示: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生齊讀)

              師: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明白(聲音很低)

              師:真明白嗎?(學生沉默沒有反應(yīng))

              過了一會

              生1:老師,4+105,為什么長度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圍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

              生3:老師,我覺得三角形兩條邊長度大于第三邊中的兩條邊應(yīng)該是任意的兩條邊,只有任意兩條邊長度和都大于第三邊,才能呢個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你們贊成這位同學的說法嗎?

              生4:我同意,像剛才那位同學舉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種情況,而長度為4厘米和5厘米的兩條邊加起來卻小于10厘米這條邊,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師,我有個問題,是不是以后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況都列舉出來呢?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呢?

              生6(神情很得意):當然了,這樣才能做到準確判斷嘛。

              生7:老師我有一種方法,不用列舉所有情況就能準確判斷了。

             。ㄕn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師(目光中包含鼓勵):請說說你的想法。

              生7:我們只要用較短的兩條邊相加,如果較短的兩邊長度的'和大于最長的那條邊,那么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為我覺得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都大于最長的那條邊了,那么其他的兩邊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條邊。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的說法有道理嗎?

              生(齊):有!(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師:那我們以后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還需要;一一列舉聯(lián)的情況嗎?

              生(齊):不需要。

              正當我要讓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又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

              生:老師,我覺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要改一下才好。

              師:怎么改呢?

              生:最好說成三角形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大于最長邊。

             。ù蟛糠滞瑢W表示贊同)

              師:同學們很聰明,也很愛東腦筋,你們說的三角形較短的兩條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條邊這句話可以用來判斷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僅僅只有較短的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最長的那條邊,任意的兩條邊長的和都大于第三邊。你們明白嗎?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齊讀:三角形兩條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根據(jù)現(xiàn)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能力。

              4、發(fā)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guān)系

              教學重點、難點:把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用游戲放之于現(xiàn)實情境中應(yīng)用。

              課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幾何體。

              教學方法:以問題情景為中心,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學習。

              一、問題情境

              師: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我們來研究一下它們的數(shù)學問題。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分組討論)

              二、建立模型

              1、分組研究討論。

              學習要求:(1)討論這些物體擺放的不同。

             。2)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研究結(jié)果。

             。、匯報交流,初構(gòu)模型。

              師:物體間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來分析,在小組中交流、匯總的基礎(chǔ)上討論出結(jié)果,明確空間關(guān)系。全班確定一下其空間位置關(guān)系。

              3、情境遷移,再構(gòu)模型。

              情境呈現(xiàn):幾個幾何體積木。

              你說我擺,同桌互相進行游戲,隨著空間位置關(guān)系確立,其積木的個數(shù)可以隨之增加,說和擺的身份可以變化。

              三、解釋應(yīng)用

              1、 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正方體(正),圓柱(圓),球體(球)。再同桌互說,并用單個漢字寫下來。再用空間位置關(guān)系來說。(其形狀只要大致正確即可)

              2、 看一看,填一填。

              讓學生自主完成。

              3、 摸一摸,說一說。

              這是一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把操作活動與表達結(jié)合起來,可以是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結(jié)合名稱再支摸出相應(yīng)的物體,這一活動可以分組進行。

              4、 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對本題的解答有一定難度,可以用搭積木的方法先協(xié)助解答。

              四、總結(jié)回顧,拓展延伸

              1、 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

              2、 前后的'關(guān)系在生活中應(yīng)用。

              3、 自選一場景,進行位置關(guān)系的描述。

              教學建議:

              1、 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這學有所用。

              2、 關(guān)注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重視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驗,強調(diào)理解和感悟。

              4、 力主營造一個寬松、和平、溫情的學習環(huán)境。

              你說我擺

              右

              上

              下

              左

              課后評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后進行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fā)現(xiàn)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材出示了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一個棱長標注為1分米,另一個棱長標注為10厘米,讓學生依據(jù)圖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判斷他們的體積是否相等,再讓學生分別算一算他們的體積。根據(jù)體積單位的定義: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通過計算,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發(fā)現(xiàn):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對于另一組相鄰體積單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進率,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經(jīng)驗自主進行推算。

              二、課標要求

              1、經(jīng)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

              2、會應(yīng)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理解并掌握高級體積單位與低級體積單位間的化和聚。

              3、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體積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三、知識體系

              1、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體積單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與長度、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區(qū)別。

              3、高級體積單位語低級體積單位間的化和聚。

              四、核心內(nèi)容與價值

              這部分內(nèi)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后進行的。這部分內(nèi)容的核心內(nèi)容是不同體積單位間的互化于應(yīng)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后,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單位的題作,能更好的運用不同的體積單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體積,能很好的區(qū)別于以前的面積和長度單位,能很好的運用進率計算不同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學情分析

              1、從學生平時接觸過得單位間的進率入手,給學生一種親切與熟悉的感覺,能更好地使學生從心理上拉近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回憶和整理已有知識,有利于他們主動地梳理頭腦中原有的知識體系,加強理解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知識在孩子們的腦中形成網(wǎng)絡(luò)。在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后,讓學生談?wù)勛约旱睦斫,給學生一個自我反思、自我總結(jié)的機會,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埋下伏筆。

              2、在學生能很好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基礎(chǔ)上學習這一內(nèi)容,能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的方法獨立探究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并進行驗證,,學生最終自己發(fā)現(xiàn)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3、本節(jié)內(nèi)容學生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認知的障礙點是:不能區(qū)分開以前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在互化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混淆。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理解并掌握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互化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轉(zhuǎn)化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3、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zhuǎn)化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及驗算方法。

              2、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三、教學難點:

              較快地進行試商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展標

              二、組織練習

             。ㄒ唬┗揪毩

              1、口算

              840÷70 27×4 960÷4 36×5

              24×3 720÷60 18×5 320÷20

              650÷50 46×2 42÷3 25×7

              2、( )里最大能填幾?

              46× ( )<378 74× ( ) <310

              27 × ( )<132 69× ( ) <512

              83 × ( )<442 35× ( ) <284

             。1)你是怎樣想的?

              (二)強化練習

              1、計算

              992÷16 8457÷51 6216÷28

              315÷45 1472÷32 2298÷39

              (1)學生獨立計算

             。2)指名板演

             。3)集體評議,校正。

              2、分組練習

              133 1846

              171 ÷19 2132

              684 3528 ÷26

              228 8086

              提問:若兩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商可能是幾位數(shù)?

              若三位數(shù)除四位數(shù),商可能是幾位數(shù)?

              (三)綜合練習

              1、判斷

              9 46 212

              42)431 28)1288 34)8208

              378 112 68

              53 168 40

              168 34

              0 68

              68

              2、想一想;

             。 )÷34= 48……26

             。 )÷29= 51……14

              三、全課

              1、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知識?

              2、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shù)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yīng)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yīng)給予鼓勵。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及整理過程。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初步體會統(tǒng)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難點:數(shù)據(jù)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準備:統(tǒng)計圖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幼兒園到現(xiàn)在,你們參加過哪些比賽呢?

              師:小朋友們個個多才多藝,老師真為你們有這樣的幸福生活而高興。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了,學校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我們班也準備組織一項活動比賽,大家高興嗎?應(yīng)該組織哪一項活動比賽好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生自由發(fā)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積極地給老師提出了建議,都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你們都是提問能手。但是我們只能舉行一項活動,你們說老師應(yīng)該怎么辦呢?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統(tǒng)計。(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二、調(diào)查統(tǒng)計,解決問題

              1、調(diào)查準備 明確要求

              師:我們先以小組單位進行調(diào)查,請小組長把1號信封里面的統(tǒng)計圖拿出來,大家仔細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這是一張最喜歡的活動統(tǒng)計圖,有5個直條,下面寫著跳繩、踢球、其他,還有兩個括號。

              師:是!有跳繩、踢球,還有兩個項目沒有告訴我們,你們說應(yīng)該填什么活動項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四年級下冊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是建立在學生已認識四邊形的知識基礎(chǔ)上進行的。本課的內(nèi)容是對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分類讓學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四邊形按兩組對邊是否平行可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其它四邊形。教材給出的三組圖形是根據(jù)兩組對邊是否平行來進行分類的,教材主要是對A組和B組進行研究。教學分類方法后,教材還適時安排了一些練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滲透集合的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了解梯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了解梯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平四行邊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了解梯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二、教法、學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為主,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過程,有目的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我設(shè)計了“激趣導課——探索新知——鞏固應(yīng)用——課堂總結(jié)”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展。

              1、激趣導課

              出示各種四邊形: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里,你若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它們各有特點,這節(jié)課咱們根據(jù)四邊形各自的特點給它們分分類。(板書:四邊形分類)這樣,賦于數(shù)學知識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觀察課前準備好的四邊形。“觀察-比較”是現(xiàn)代科學探索中常用方法。讓學生觀察四邊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再進行比較。使學生從具體的實物中建立了豐富的表象。

              (2)小組合作。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并分類擺放,再說一說你分類的依據(jù)是什么,這樣,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確或錯誤的分類方法。

              (3)反思評價。學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說出每一組四邊形的特點,再給每一組四邊形起一個名字。師生共同概括分類的方法,同時利用集合圖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最后讓學生看課本,體驗成功喜悅。

              3、鞏固應(yīng)用。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我設(shè)計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試一試四個練習題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體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人人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4、課堂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把四邊形分類的?

              通過學生自主總結(jié)梳理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特別對學習方法的總結(jié)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發(fā)展性教學目標在課時的體現(xiàn)。

              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也許不夠完美,但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會體現(xiàn)出極大地熱情,非常投入,獲得強烈的感受。這是單純靠書所達不到的。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間,不僅可以掌握相關(guān)的學習內(nèi)容而且會體驗到用多媒體形式表達和組織信息的特點,逐漸掌握通過多媒體形式學習知識的方法,最終形成一種信息素養(yǎng)。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