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14 09:27:30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大全(1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及設(shè)計意圖: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讓學生觀察、估計、測量等活動明確毫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知道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對于新的計量單位毫米,學生通過使用直尺,已經(jīng)有了一些感性認識。

              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教學時應重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在實際測量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

              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測量物體的方法,教學時,安排了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厚和寬這一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引入長度單位毫米的必要性,在學生已有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建立了已有知識和新知的聯(lián)系。

              2、在層層深入中建立長度觀念

              在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時,通過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畫一畫等活動,在直觀-表象-抽象的思維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3、在測量中培養(yǎng)估測意識。

              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估測的活動貫穿教學活動之中,在實際測量長度前,都先讓學生進行估測,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估測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比劃、測量等學習活動,明確毫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并能掌握毫米與厘米間的關(guān)系,進行簡單的換算。

              2、借助具體的測量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發(fā)展估測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和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書、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幣、一張銀行借記卡、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復習米和厘米,引導學生用手勢來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長。

              2、估計數(shù)學書的寬和厚大約是多少,動手測量驗證。

              3、組織交流測量結(jié)果,引出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

              4、揭示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俸撩卓梢杂米帜竚m來表示。設(shè)疑:關(guān)于毫米,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學生思考、交流)

              ②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重點探討“1毫米”有多長,請學生在尺上相互指指,從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請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向全班匯報、交流。

              師告訴學生: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們把尺子用放大鏡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邊介紹邊用課件演示)

              然后,請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長。

             、鬯伎迹含F(xiàn)在你覺得毫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1厘米=10毫米

              ④請學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教師準備1分硬幣、電話卡和銀行借記卡,請學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對“1毫米”的體驗。)

              ⑤引導學生用手勢來表示1毫米有多長,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拚f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單位。(學生舉例,教師提供一些資料)

             、邔W生填寫數(shù)學書的厚和寬并反饋。

              2、讀準測量的精確刻度。

             、匐娔X顯示金箍棒圖,分別是:1厘米(10毫米)、2厘米3毫米(23毫米)、

              3厘米6毫米(36毫米)、4厘米9毫米(49毫米)、1厘米4毫米(14毫米) ②在第二張圖時提問:你怎么知道2厘米3毫米是23毫米?

              ③在第三張圖時提問:你怎么這么快就讀出來了?你是怎么讀的?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2厘米6毫米啊?(引出在尺子上的半厘米刻度線)

              追問:在尺子的相鄰兩條最長的刻度線中間都有一條略長的.刻度線,你知道這表示什么嗎?這樣有什么好處?

              ④在第四張圖時提問:4厘米9毫米你是怎么一眼看出來的?

              ⑤在第五張圖時提問:沒有了0刻度線,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長度的?

              3、估一估,量一量。

             、俟酪还,哪根小棒最接近10厘米,量出它的實際長度。

             、诠酪还雷疃痰男“糸L度,再測量。

              4、畫線段。(3厘米7毫米長的線段。)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選一選。

              粉筆長75( )①厘米 ②毫米 ③米

              小紅身高120( ) ①厘米 ②毫米 ③米

              6厘米5毫米=()毫米 ①11②65 ③30

              鐵釘圖 ①3厘米5厘米 ②5厘米5毫米③3厘米4毫米

              2、改一改。

              20xx年4月18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毫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wèi)生間,拿起了10 米 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忙吃完早飯上學去。來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jīng)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拿出17厘米長的鉛筆和8 米 厚的筆記本,認真做起筆記。 請學生把認為不恰當?shù)牡胤竭M行改正。

              (四)課堂小結(jié),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請你用手勢表示1毫米大約有多長。

              米不是最大的長度單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長度單位,如果你們有興趣,希望你們到書中或網(wǎng)上查查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二)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jīng)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然后老師說明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

              教師:請摸一摸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板書:頂。)

              (2)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討論提綱:

             、匍L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校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guān)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

              學生討論并歸納后,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8個。

              請學生觀看動畫圖(用電腦軟件或?qū)嵨镎故?

              出示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個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個頂點。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先請同桌兩人互相說,然后請一兩位同學拿著學具給全班同學說。)

              (3)老師: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

              教師:(拿一個長方體正對學生)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請幾位觀察角度不同的同學回答。

              教師: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介紹的同時用動畫圖像展示。)

              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請觀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圖。(如圖)請指出框架上的12條棱分幾組?并指出哪幾條棱是一組的?

              請指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

              教師:請量一量自己的長方體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看一看長度是否相等?

              教師: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練習:請分別說出下面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第二個長方體與第一個長方體有什么區(qū)別?(投影片)

              2.正方體特征。

              (1)展示動畫圖像:(或抽拉投影圖)

              第一步:長方體中的長邊縮短,使長、寬、高相等;

              第二步:長方體中的短邊伸長,使長、寬、高相等。

              教師: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學生:長、寬、高變?yōu)橄嗟,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教師: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正方體,(也叫立方體)觀察,對照長方體的特征來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把課題補充完整——加上“正方體”。)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長方體的長是( )厘米,寬( )厘米,高( )厘米。12條棱長的和是( )厘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 )體,12條棱長的和是( )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分別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長是( )厘米,寬( )厘米,左邊的面長( )厘米,寬( )厘米,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 )厘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 )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 )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四)課堂總結(jié)及課后作業(yè)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看圖紙上的立體圖。

              2.作業(yè):教材P22練習五:1,2,3。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方體的特征。共分三個層次進行:讓學生通過感官了解長方體的面、棱和頂;利用教具學具和討論提綱,幫助學生自己去認識并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通過圖像和練習,學生會看平面上的立體圖,掌握長、寬、高。

              第二部分教學正方體的特征。共分兩個層次進行:利用長方體長、寬、高的變化來認識正方體的特征,會看立體圖;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扳書設(shè)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cè)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guān)系?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ń處熥寣W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板書: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 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 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 求出這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 圓柱的側(cè)面積等于多少?

             、 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③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jié)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板書: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Sh

              教學目的:

              1、通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guān)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shè)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基礎(chǔ)練習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白: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shù),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結(jié)果。

              第9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錯在哪里,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師要特別關(guān)注前面解題還有錯的學生,爭取人人過關(guān)。

              集體訂正,分析錯誤原因。

              第12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nèi)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于肯定。

              三、課堂作業(yè)

              第6頁的第10、11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zhì),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數(shù)時0除外),所得結(jié)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zhì)。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zhì)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數(shù)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zhì)

              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zhì),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jié)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數(shù)時0除外),所得結(jié)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五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shù),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shù),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jié)等式的性質(zhì)(關(guān)于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所得結(jié)果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一題

             、、指名讀題

             、、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六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jù)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shù)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后將例六填寫完整。

              7、小結(jié):在剛才計算例六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出示X÷0.2=0.8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二題

             、拧⑸毩⒔夥匠。指名上黑板,師巡視。

             、、集體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一題

             、拧⒄埫课煌瑢W在小組里說一說每一題應該怎樣解,指名口答。(第三組)

             、啤⑸毩⒔夥匠。指名上黑板

             、、集體核對

              2、練習二第二題

             、拧⒅该x題

             、啤⑸毩⑻顚,師巡視。

             、、你在填的時候是怎樣想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垂線的距離。(課文第66頁的例2、練習十一中的地3、4的相應小題,第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zhì),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畫垂線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線。

              教學難點:準確的畫出垂線。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zhì),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

              教具準備:三角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回憶一下,你記得什么叫垂直嗎?

              2、看我們的數(shù)學書,每兩條邊都是怎樣的?怎樣用三角板畫垂線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畫垂線。

              板書課題:畫垂線

              二、探究新知

              1、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梢杂萌浅邅懋嫶咕。

              1)先畫一條直線。

              2)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出的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直角頂點是垂足)。

              強調(diào):讓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落在給定的這點上;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畫線前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師講解示范后,學生自己動手嘗試著畫一個,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該怎么畫呢?

              學生動手嘗試,小組內(nèi)交流。

              2)直線外一點A與直線上任意一點連接起來,可以畫出很多條線段。

              學生獨立的畫出幾條線段,其中包括一條垂線。

              小組內(nèi)研究交流:這幾條線段在長度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jié):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三、鞏固練習

              1、68頁4題畫一畫。

              2、69頁5題。我們在測定跳遠成績時,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呢?為什么?

              3、69頁6題怎樣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個量角器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嗎?

              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學習畫垂線,你有什么體會?

              五、作業(yè):練習畫垂線。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根據(jù)新課標“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的思想,我精心設(shè)計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始終在我設(shè)計的具體情境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體驗上下空間位置關(guān)系。

              引入課題

              通過摸一摸自己身體的上下器官,讓學生充分體會自身的上下,以便揭示課題。

              新授課

              我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數(shù)學情境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動物們?yōu)榇髽錉敔斶^生日,讓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以培養(yǎng)學生的按順序觀察的習慣。當學生說到誰在上面,誰在下面時,我給與糾正:在表達位置與順序時,要注意不能單純地說誰在上,誰在下,應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的嚴密性,緊接著通過抓住孩子的個性,也在掌握上下位置關(guān)系的情況下,幫小動物找家這一活動,特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勁正濃時,讓孩子愿意且樂于動手擺的`環(huán)節(jié),“我說你擺”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勾起孩子的思維,也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以便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隨之以游戲的形式來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我說 “上”,學生在下面拍,我說“下”,學生在上面拍。這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情節(jié),讓學生在玩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順序,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感性信息,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由于以上環(huán)節(jié)扣得比較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為了不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更好的對上下有所掌握,讓學生欣賞南京長江大橋,先讓小組之間互相說說大橋上下物體的位置關(guān)系,以便學生更好地對上下的掌握。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我認為條理比較清晰,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有聲有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平時愛畫畫的特點,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一個讓學生拿出筆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的環(huán)節(jié)。這幅畫且能表示上下位置關(guān)系,然后拿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說說自己的構(gòu)思。整節(jié)課接近尾聲時,給孩子布置作業(yè):下課后觀察我們的教室,看看教室里哪些東西也可以用上下位置關(guān)系表示。這一環(huán)節(jié)更好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

              本節(jié)課我認為還比較成功,但是還存在著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通過數(shù)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支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重點難點:

              知道如何寄信最經(jīng)濟 設(shè)計郵票的價值

              教具學具:

              各類郵票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揭示課題

              1. 觀察郵票。

              實物投影出示課文中的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2. 說一說。

             。1) 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 你知道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嗎?

              交流后,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于各種郵政業(yè)務。

              3. 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shù)學問題。

              板書課題:郵票中的數(shù)學問題。

              二、新知學習,組織活動

              1. 出示郵政相關(guān)的費用。

              業(yè)務種類 計費

              單位 資費標準/元

              本埠資費 外埠資費

              信函 首重100g內(nèi),每重20g

              (不足20 g按20 g計算) 0.80 1.20

              續(xù)重101~20xx g每重100 g

             。ú蛔100 g按100 g計算) 1.20 2.00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

             。1) 不到20 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 不到20 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 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 學生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出所需郵資。

             。2)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 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不足20 g按20 g計算,所以45 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3. 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貼3張郵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shè)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1) 不超過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資費?

             、賹W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

             、谝龑Я斜砻枋觥

              1~20、21~40、41~60、61~80、81~100

              本埠

              外埠

             。2) 只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 1.2元

              兩張: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0.82+1.2=2.8元

              1.22+0.8=3.2元

             。3) 你認為可以設(shè)計一張多少面值的郵票?

             、賹W生自行設(shè)計各種面值的郵票。

             、诳纯炊嗌倜嬷档泥]票能滿足需要。

              4. 如果想最多只用4種面值的郵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過400g的信函的資費,除了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你認為還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郵票?

              (1) 先看看從101~400g的信函,有哪些可能的資費。

              101~200、201~300、301~400

              本埠

              外埠

             。2) 你想設(shè)計什么面值的郵票?

             、 自行設(shè)計。

             、 與同學交流。

             。3) 你見到你設(shè)計的這種面值的郵票嗎?

              三、鞏固提高

              小結(jié) 郵票是有益的愛好,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課型:基礎(chǔ)課

              教法:多級分析綜合法

              目標:1、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數(shù)學教案-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礎(chǔ)上,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的算理。

              難點: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的算理。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二課時

              課題: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課型:轉(zhuǎn)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在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法則及算理。

              2、能正確地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的連加、連減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shù)。

              難點:同分母分數(shù)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shù)。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三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課型:轉(zhuǎn)化課

              教法:嘗試自學法

              目標:1、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重點:把異分母分數(shù)轉(zhuǎn)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的方法。

              難點:把異分母分數(shù)轉(zhuǎn)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的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四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練習課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shè)疑激思法

              目標: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五課時

              課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靈活確定算法、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書寫規(guī)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難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六課時

              課題:分數(shù)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知道整數(shù)加法的交換律、結(jié)合律對分數(shù)同樣適用。

              2、使學生認識到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數(shù)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簡算方法。

              難點:簡算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七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shè)疑激思法

              目標:1、進一步更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shù)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八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shè)疑激思法

              目標:1、理解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shù)加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一單元 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內(nèi)容:

              這一教材分為三小節(jié)。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目標:

              1、 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shù)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

              2、 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 理解整數(shù)加法定律對于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shù)加法的.簡便計算。

              4、 使學生會解答分數(shù)加、減法應用題。

              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關(guān)鍵: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钡乃憷怼

              課時安排:

              1、 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2課時

              2、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2課時

              3、 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

              4、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五年級數(shù)學第九冊全冊備課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材第九冊包括的內(nèi)容有:分數(shù)加、尊、乘、除法,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shè)想:

              在前冊已有的基礎(chǔ)上重點教學分數(shù)四則運算,培養(yǎng)學生分數(shù)四則運算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答比較容易的分數(shù)應用題的能力;進一步認識最簡單的立體圖形,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結(jié)合所學數(shù)學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shù)加、減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 理解分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shù)乘、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3、 使學生會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4、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zhì),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6、 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shù)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jù)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shù)解法和方程解法。

              數(shù)學教案-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教具:小紅花、正方形、小圓片等實物圖。

              學具:學具袋中上述實物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說出得數(shù))。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shù)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shù)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shù)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說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說出5個2

              (二)學習新課

              1、啟發(fā)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么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2、出示例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演示邊提問

              (1)教師是怎樣擺的?

              (教師先擺2朵,再擺2朵,最后又擺2朵)擺了幾個2,(3個2)教師板書:3個2。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用加法算:2+2+2=6 。

             。3)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敘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然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么(像漢語拼音中的)。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shù)是幾,相同加數(shù)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shù)一數(shù)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3寫在乘號的后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學生擺正方形。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拿出3個正方形,擺成一豎行,這是1個3;第二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三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四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4個3)

              教師啟發(fā)提問

             。1)求4個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3+3+3+3=12)

             。2)這個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34=12)

             。3)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4、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要求

              (1)每堆擺4個圓片,擺5堆,這是幾個幾?

              (2)在小組內(nèi)討論,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歸納小結(jié)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同學們想象一下,上面這道題,如果每堆擺4個圓片,擺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個,如果列加法算式,這個算式一定很長很長,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出示復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說出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 2。游戲

             。1)拍手游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戲.老師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題用線連起來)。

              7+7+7 6+6+6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已經(jīng)能夠在生活空間里辨認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這四個方向在平面圖上的習慣表示。本單元繼續(xù)教學確定位置,有兩個內(nèi)容:一是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作為已有方向知識的延伸補充,便于學生在生活中更具體、細致地了解物體所在的位置。二是會看簡單平面圖中的路線,作為方向知識的實際應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方向感。全單元分三部分編排。

              第45~47頁教學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

              第47~49頁簡單的路線圖。

              第50~51頁在校園里開展測定方向的實踐活動。

              1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對方向的認識。

              教學方向知識如果不和現(xiàn)實情境聯(lián)系起來將是無意義的,如果不和學生的自覺體驗和主體活動結(jié)合起來將是低效的。因此,教材十分注重學生主動構(gòu)建數(shù)學知識。

             。1) 第45頁例題呈現(xiàn)了一幅有九個場所(建筑)的平面圖,教學活動分四個層次進行。首先通過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回憶已經(jīng)學過的方向知識。然后告訴學生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公園在學校的西南面引出新教學的四個方向中的兩個。接著通過體育場和人民橋各在學校的哪一面這個問題,讓學生認識另兩個新教學的方向。最后是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應用學到的八個方向描述平面圖中任意兩個場所間的位置關(guān)系。這四個層次的教學活動中,第一個層次確定了新知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如果說東、南、西、北是四個相對獨立的方向,那么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是有規(guī)律的,是與東、南、西、北密不可分的,不能辨認東、南、西、北是不可能學習其他方向的。第二個層次是學生體會東北面介于東面和北面之間、西南面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間。只有體會了東北西南的含義,才是真正接受了新的方向知識。第三個層次是認知遷移,也是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這里講遷移,意思是讓學生類推出西面和北面之間是西北面、東面和南面之間是東南面,他們進行類推的認識基礎(chǔ)是上一層次中對東北、西南含義的體驗。這里講創(chuàng)造知識,意思是東北和西南不是教材也不是他人告訴的,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盡管創(chuàng)造的空間不大,創(chuàng)造成果的新穎性不明顯,但能使學生對自己認出來的方向體會深切,記憶牢固。第四個層次是開放的,可以在平面圖上提出并回答許多問題,包括原有方向的問題和新學方向的問題。學生可以從中消化、鞏固方向知識,鍛煉看平面圖的能力。

             。2) 第45頁試一試在指南針的周圍把八個方向填寫完整,設(shè)計意圖是引導學生整理學到的八個方向,進一步弄清這些方向間的位置關(guān)系和排列順序。填寫要讓學生獨立進行,不要給予太多的提示。填寫以后要組織學生交流,說說在填寫時是怎樣想的。有些學生可能按順時針方向逐個填寫,也會有人先填出東、南、西、北,再填另外四個方向。兩種填寫都是可以的,要鼓勵后一種填法,并讓更多學生體會這樣填寫的好處。

              教學方向知識絕不能紙上談兵,不能單純地在教室里講方向,在黑板上畫方向,要到現(xiàn)實生活的`空間里去,在學生喜歡的、常去的地方認方向。第47頁想想做做第3題自制方向板,為學生辨認方向提供簡易的工具。這道題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照書上的樣子折正方形紙,并在紙上填出八個方向,再一次整理方向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第二步用方向板在教室里測定方向。教室的北面應該是已知的,可以是教師告訴學生,也可以是學生在課前就知道的。把方向板上的北正對著教室的北面,教室的其他七個方向就清晰可見。這一步的活動落實了《標準》的要求:在東、南、西、北中任意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方向。要鼓勵學生到校門口、家里、公園、田野和其他空曠的地方照這樣測定方向。

              第46頁想想做做第1題是鞏固新教學的方向知識。第2題綜合應用原有的和新教學的知識,用方向詞描述果園之間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

              2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學習簡單的路線圖。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是《標準》里明確提出的教學要求,也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行走路線經(jīng)常變換方向是描述路線時的困難所在。

             。1) 第47頁例題和試一試選擇的情境是游覽公園,這是學生喜歡的題材。想想做做第1題說上學路線,是學生熟悉的題材。第2題小兔到小狗家的路線是有趣的題材,也是開放的題材。教材希望這些題材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投入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2) 第47頁例題的編排是有層次的。在呈現(xiàn)南山公園平面圖后,首先講述了小明從南大門進公園,依次游覽四個景點,以及最后從西門出公園。接著提出要求,看圖說出小明游覽的路線,并就游覽的前兩個景點示意了描述路線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試著描述小明游覽的整個路線。

              根據(jù)例題的編寫線索,教學活動可以分四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熟悉公園平面圖?粗鴪D辨辨八個方向,找找公園的門,有哪些景點,指一指各在哪里。學生熟悉平面圖里景點的位置,能減少描述路線時的困難。第二步讓學生根據(jù)小明游覽的景點和先后次序,從南大門起到西門結(jié)束,在平面圖上用鉛筆輕輕畫出行走的路線,為語言敘述行走路線多做些準備。第三步讓學生看看蘿卜卡通是怎樣說的,明確要說清楚從哪里向哪面走到哪里,再向哪面走到哪里第四步才是學生自己敘述。在學生敘述發(fā)生困難時,不要急于幫助或糾正,要留給他們自己修正錯誤、克服困難的時間?梢韵茸屔贁(shù)學生對全班同學說,然后同桌兩人相互說和聽,再讓學生在全班說,爭取越說越好。

              (3) 初步認識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城市(包括許多縣城)里都有公共交通,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機會,學會看公共汽車的路線圖也是生活需要。第49頁想想做做第3題里的三個問題是認識公交路線的基本要求,其中第(1)個問題是基礎(chǔ),是回答后兩個問題的前提。在讓學生回答第(1)個問題前,要先帶領(lǐng)學生在圖中找到火車站,弄明白從火車站開出兩路公共汽車,其中紫色路線是1路公交車的行駛路線,綠色路線是2路公交車的行駛路線。這樣,他們回答三個問題的困難會小得多。

              3安排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在校園里測定方向,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先在校園里選定一個測量地點,然后在這個點上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看看這些方向各有什么景物,并填入表格。

              教材的主題圖是這次實踐活動的示意圖,它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看著圖中的指南針說說其中的八個方向和景物,但不要填到表格里去。

              學生自己在校園里測定方向,如果沒有指南針,可以用方向板代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