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學習內容:
教材43頁例2,練習十一第4、5題
學習目標:
1、能熟練地求平均數(shù)
2、會根據(jù)平均數(shù)簡單地分析問題
3、知道平均數(shù)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學習重點:
根據(jù)平均數(shù)簡單地分析問題
學習難點:
比較平均數(shù),得出新的信息
學習準備:
統(tǒng)計圖、記錄卡、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導入
什么是平均數(shù),怎樣求平均數(shù)?
二、學習交流
1、課件出示例2圖片
(1)從圖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個隊要高一些?
。3)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高一些?
點撥:觀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還要科學地算一算
2、出示歡樂隊和開心隊身高記錄表
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組內算一算兩個隊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過計算的結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點撥:平均數(shù)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
4、出示練習十一第4題
。1)從統(tǒng)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種餅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3)計算平均數(shù),比一比
5、猜測
。1)哪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
。2)分析原因。
6、從統(tǒng)計圖中你還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現(xiàn)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
2、交流算法。
3、提問、補充。
四、達標測評
練習十一第5題
五、總結歸納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通過求平均數(shù),我們還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shù)據(jù),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lián)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shù)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shù)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
3、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加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2、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相關知識進行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掌握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的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了畫紙、三角板、量角器、鉛筆等學習用品。
教師準備量角器、三角板、圖片。
教學設計:
一、興趣引入。
教師:(出示由各種角構成的圖片),學生欣賞,說觀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這些美麗圖案是怎樣畫出來的?(用各種角。)
這些角又是怎樣畫出來的?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畫角?
引出課題:畫角
二、嘗試體驗、探究新知。
師:接下來老師準備了幾項活動,希望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畫角的技能。
活動1:畫出60°的角。
1、請學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導學生用三角板拼角,用這些角畫一些特殊度數(shù)的角,說說所拼的角的度數(shù),再用量角器量角驗證,小組合作完成。(在這個活動中師只是提出畫角的要求,但是學生用什么方法沒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畫出了60°的角?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動2:畫出85°的角。
1、師:如果要畫的`不是上面這些特殊角,比如畫一個85°的角應該怎么辦?
。ㄟ@個活動師仍然不提出具體的描畫方法要求。學生會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用三角板不容易畫出這個角,應該使用量角器才能準確的畫出這個角。這時引導同學提出:三角板在畫角時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確地畫出來。)
2、學生自己動手畫角,可以討論后再完成。
活動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哪些角?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完成。(兩個角組合可以畫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動4:畫70°,115°的角。
1、說說你想用什么工具幫助你畫出這些角?(用量角器畫這兩個角。)
2、學生動手畫角。
3、活動后師及時問,怎樣使用量角器畫角?
活動5:歸納總結
1、先讓學生說說畫角的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1)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零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所畫角刻度線的地方點一點。
(3)以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2、讓學生同桌討論:畫角時,當量角器有兩圈刻度時,是看里圈還是看外圈?
小結:當先畫的那條射線是與內圈的零刻度線重合,那么找點時就應該在內圈找所要畫的角刻度線;如果先畫的那條射線是與外圈的零刻度線重合,那么找點時就應該在外圈找所要畫的角刻度線。
3、用量角器畫55度和140度的角,說說畫這兩個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斷所畫的角是否正確。
學生舉例。例如要畫一個120度的角,結果畫了一個銳角出來,利用角分類來判斷就知道是畫錯了。
三、鞏固練習。
1、用一副三角板畫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畫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體校對。
3、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45、135的角,讓學生演示其折角的過程。
板書:
畫角
(1)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零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所畫角刻度線的地方點一點。
。3)以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結合具體的情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數(shù)學思考:經(jīng)歷觀察、選擇數(shù)學信息、估測、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4.情感與態(tài)度: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學習活動中來,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去游樂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新世紀版)三年級上冊30頁~31頁的內容,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有關的口算乘除法以及筆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知識,因此在本課引導學生通過“去游樂場”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掌握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形式(如采用形式多樣的練習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學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校籌備建校時,正值我區(qū)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開始進行課改實驗之時,而現(xiàn)在的三年級學生正是建校時的第一批學生,學生大部分來自城市,極個別來自農村,學生基礎相對均衡,學生在經(jīng)過兩年多的學習后,已經(jīng)能夠根據(jù)學習內容嘗試著去提出數(shù)學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夠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討論“如何過周末”
師:轉眼間,一周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你打算怎樣度過這個周末呢?
【作為一個寄宿制的'學校,“如何過周末”是一個溫馨的話題,周末了就可以與家人團聚,享受父母的愛。教師利用這樣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在課始就緊緊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生1:我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我還要去參加象棋興趣活動。
生2:周六是我爺爺?shù)纳,我們全家打算在這一周末一塊兒到農村給爺爺過生日,我們好久都沒有見到他老人家了。
師:你真懂事,是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我打算和××一起到鄭州市人民公園看冰雕展覽。……
師:聽了同學們的打算,老師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在上周六也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他們去哪兒了?請大家看屏幕。(多媒體播放同學們在游樂場的錄相)
二、討論“買票”
師:在這段錄相上,你看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1:他們去了游樂場,在售票處寫著:太空船每人8元,蹦蹦床每人3元,電動火車每人10元。
生2:三一班有12人玩太空船。
生3:還有7人玩電動火車,16人玩蹦蹦床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1: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錢?
生2: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
生3: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多少錢?
生4:16人玩蹦蹦床需要的錢比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的錢多多少?
生5:12人坐太空船和7人坐電動火車一共需要多少錢?……
師: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我們先來解決“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后想一想如何解決,想好以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參與到學習小組的交流中,并進行指導。)
師:哪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把你們小組的想法給大家說一說呢?
生1:我們這一個小組都是用口算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10×3 = 30,6×3 = 18,30+18 = 48,因此16×3 = 48
生2:我估計它應該比12×3 = 36多,而比20×3 = 60小。
生3:我是用連加來計算的。
3+3+3+3+…… = 48。因為16×3 = 3×16,因此我們還可以把3+3+3+3+……轉換為16+16+16 = 48。因此需要48元。
生4:要求“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錢”列式是:16×3
我們是利用豎式來計算的。
我先用6乘3等于18,18滿10,把8寫在積的個位上,并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1”乘3得30,再加上進上來的10得40,把4寫在積的十位上。
師: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更好呢?
生1:我覺得用口算很方便。
生2:我認為用豎式計算既快又正確。對于16×3這道題我們可以用口算,但是如果遇到比較大的數(shù)相乘如16×8,516×7這樣的題目,就不能用口算了。
師:說得真好!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選擇合適的方法。(課件出示:你會計算下面各題嗎?)
12×5 18×3 15×6 24×4
師:通過計算,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
(生答略)
師:那么,剛才我們提出來的“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和“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多少錢?”你會獨立解答嗎?
(學生獨立解答)
師:剛才,我們幫助了三一班的同學解決了買票的問題,他們也邀請我們一起到游樂場去。我們去看一看游樂場里有哪些有趣的活動。
三、“小小游樂場”
師:在賽場上,小烏龜正在進行賽跑,讓我們來幫助它,使它跑得更快!
游戲(1)“誰跑得更快”(以小烏龜賽跑的形式)
師:在游樂場上,最近又增添了新的娛樂活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游戲(2)a:“木偶劇表演”(學生任意選擇一種)
b:誰的風車轉得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俳(jīng)歷探索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過程,發(fā)展觀察、歸納、猜想、驗證的能力.
、跁M行有理數(shù)的乘法運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問題的變式探索,培養(yǎng)觀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歸納、類比、推斷獲得數(shù)學猜想,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按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進行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
難點:含有負因數(shù)的乘法.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做一做 出示一組算式,請同學們用計算器計算并找出它們的規(guī)律.
例1 (1)(+5)(+3)=_______;(2)(+5)(-3)=________
(3)(-5)(+3)=________;(4)(-5)(-3)=________
例2 (1)(+6)(+4)=________;(2)(+6)(-4)=________
(3)(-6)(+4)=________;(4)(-6)(-4)=________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想一想 你們發(fā)現(xiàn)積的符號與因數(shù)的符號之間的關系如何?
學生活動:計算、討論
總結 一正一負的兩個數(shù)的乘積為負;兩正或兩負的乘積是正數(shù).
兩數(shù)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
想一想 兩數(shù)相乘,積的絕對值是怎么得到的呢?
學生:是兩因數(shù)的絕對值的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導入語:(課件播放鞭炮聲)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起來,原來呀,是豬八戒的超市開張了,咱們一起去逛逛,好嗎???
2、(出示情境圖)師:這是超市里的食品專柜,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
如果要買兩種東西,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評析]: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教師讓學生學會看圖,從中獲取需要的數(shù)學信息,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索,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構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運算順序。
1、小熊也來了,看看他要買什么?小熊:我要買4個面包和一瓶飲料需要多少錢?(師在黑板上貼出4個面包和一瓶飲料)
師:買4個面包和一瓶飲料需要多少錢呢?請每個同學先自己想一想怎樣算,然后圍成四人小組,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里的同學,并認真聽一聽別人是怎樣想的。
小組活動后全班交流,(師相應板書)
、3×4=12(元),12+6=18(元)
、4×3=12(元),12+6=18(元)
、3+3+3+3+6=18(元)
、3×4 +6=18
⑤6+3×4=18
師:這些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評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書出來,使每個人都知道;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復、確認、澄清他們的想法,比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從更深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算式,這些都是促進討論深入開展的有效做法。
2、脫式計算及運算順序的提出
師:算式3×4+6,你們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記本的價錢,3×4是12元,再加上一瓶飲料價錢6元,所以得數(shù)是18元。
師:你們都能很快地算出結果,真好!老師也來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誰加6了,怎么辦呢?
生:是先把12記下來,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師:記在哪里更好?
生:就記在3×4的下面吧。
教師板書脫式計算過程:
3×4+6
=12+6
=18(元)
師:這就是脫式計算。
[評析]在教學脫式計算時,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脫式計算的步驟與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練習計算。學生是被動地用老師給的方法去做,并沒有產(chǎn)生對這種方式的需要,所以應用起來只是按部就班、機械地記憶。怎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新知識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進行了新的教學實踐:老師遇到了計算的困難,記不住前一步的結果,怎么辦呢?激發(fā)學生對新的計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學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結果先記下來,有的提出記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學生又一次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及幫助老師的成功感。
3、獨立進行脫式計算6+3×4
板書各種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 =12+6 =9×4
=18(元) =18(元) =36(元)
師:以上這些算法,你們有不同意見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
如果你認為你們大家的對,誰愿意站出來說服他?
生3:我認為生1就是不對,不能先算加法,因為我爸爸告訴過我,有加有乘應先算乘法。
生4:我還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號時,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生5:我們用3×4先算出的是4個面包的價錢,再加上一瓶飲料價錢6元,正好就是18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師:那你們再想想,第二種寫法對不對?
4、引導小結: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板書)。
[評析]教師敢于暴露學生做題中兩種不夠成熟的思考方法,通過學生生成的'資源,讓他們在闡述和爭辨中進行分析,明晰解題思路,完善解題方法,教師只在關鍵處給予引導,在情境中使學生再次理解了“減乘”的混合運算,應該“先算乘,再算加”的合理性。在此,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得到了較為和諧的統(tǒng)一。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探究,學生比較、理解、思考、表達等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精神都得到發(fā)展。
(二)探索“乘減”的運算順序。
1、師:大家看,又有誰來到了百貨店?
(課件播放小熊來到百貨店及說的話)小熊:我有20元錢,想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師在黑板上貼出該問題)
同桌兩人,右邊的同學當售貨員,左邊的同學拿出20元錢向售貨員購買3包餅干,然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怎樣算出應找回多少錢。(最后集體交流,貼出“有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師小結:我們剛才通過“小熊購物”學會了兩步計算,有乘有加時,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減時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變式練習:同學們幫助小熊解決了問題,你們真棒!現(xiàn)在也給你一個機會,可以任選超市中的兩種食品,每種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總錢數(shù)不能超過20元。將你的解決方法列成一個算式,并計算。
2、試一試(2)
7×3+5 50-4×5 7+6×2
(1)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紙上;
(2)反饋交流時,發(fā)現(xiàn)錯誤資源及時呈現(xiàn)進行集體評議;
(3)你們認為遞等式計算需要注意什么?
[評析]板演,這一古老、傳統(tǒng)、而又有效的教學方式成為了本堂課的又一亮點。一方面,它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的思維,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對運算技能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它又為學生提供了評價、交流的平臺,實現(xiàn)錯誤資源價值的化的利用。
3、數(shù)學游戲:結合小熊購物圖,說說上題中各算式的意思,并猜猜同桌的想法。
四、回顧反思,梳理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你最喜歡哪個活動,為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本冊教材共安排10個單元。
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材一共安排了七個單元,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一是數(shù)的認識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shù),主要教學百分數(shù)的意義,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相改寫,以及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二是數(shù)的運算安排了三個單元,包括第三單元分數(shù)乘法,第四單元分數(shù)除法,第六單元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其中,第三、四單元主要教學分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及其相應的分數(shù)除法實際問題;分數(shù)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同時在分數(shù)乘法單元中還安排了倒數(shù)的認識。第六單元主要教學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稍復雜的分數(shù)乘法實際問題。
此外,還安排了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教學用假設(置換)的策略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式與方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方程,主要教學解形如 和 的方程,以及相應的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比,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以及應用比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主要教學長、正方體的特征和展開圖,體積、容積單位以及體積、容積單位的進率,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八單元可能性,主要教學怎樣求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第十單元安排了本冊教學內容的'整理與復習。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結合單元教學內容安排了3次實踐活動,分別是表面積的變化、大樹有多高、算出它們的普及率。
表面積的變化是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拼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活動,研究表面積變化的規(guī)律。大樹有多高是結合認識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測量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竿高與影長,發(fā)現(xiàn)竿高與影長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規(guī)律,并運用這一規(guī)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算出它們的普及率是結合認識百分數(shù)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調查和統(tǒng)計本班同學家庭中電話和電腦的普及率,經(jīng)歷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解釋數(shù)據(jù)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統(tǒng)計活動的經(jīng)驗。這些活動,都具有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編排了5個你知道嗎,介紹一些數(shù)學史知識,以及與數(shù)學知識有關的社會常識,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還編排了11道思考,進一步加大教材的彈性空間,以滿足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的復習,并舉例.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認真研究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主意,更好地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研究嗎?
小結:用統(tǒng)計圖可以把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提問:我們根據(jù)統(tǒng)計表選擇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為什么?
總結:我們是根據(jù)統(tǒng)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tǒng)計圖的,F(xiàn)在打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根據(jù)統(tǒng)計表畫統(tǒng)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fā)放的制圖紙,在征求組員意見的基礎上合作制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tǒng)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制圖。
四、分析統(tǒng)計圖。
出示討論題:
1.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chǎn)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shù)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chǎn)品占產(chǎn)品銷售總數(shù)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關系。
。、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和有條理地表達。
。场⑦M一步發(fā)展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
教學方法:活動中學習。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課前我們仔細觀察了自己的教室,說說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詞。有條理地描述。
小組間相互匯報。
指名說。
再看看書上的小朋友他們是坐在什么樣的教室里。
看圖說一說。
二、應用教學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說說你家的客廳里都放著什么?
引導按順序說。
說說你的小房間里放著什么?還有廚房間里都放著什么?
三、鞏固練習
。、讓學生自己觀察,摸一摸,說一說文具盒。
匯報交流。
。、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到火車站的路線。一邊指一邊說。
學生交流。
。场⒂螒蚧顒。
。1)到游樂園里去玩,請你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學們玩捉迷藏游戲。
說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結。
通過本課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