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看圖導入
新課
1、出示溫州舊城區(qū)圖問生:這是哪里?你想說什么?
2、出示溫州新城區(qū)圖問生:這是哪里?你又想說什么?
3、在觀看了溫州的變化之后,今天老師要帶去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看看,你們喜歡嗎?(借機出示幻燈片)
4、出示圖像后,師引語:我們到了農(nóng)村了,你們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自由說說)在學生說的時候,師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數(shù)數(shù)有幾座房子?說一說在他們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為什么?
5、引出題目:哪座房子最漂亮?
6、讀好題目:重點指導:哪、座、房、漂亮(出示卡片認讀,教學新偏旁廣字旁)讓學生說說如何記住“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課文拼音自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并找要學的生字在文中用圈圈出來并多讀幾次,不會讀的可以者來信請教旁邊的學習伙伴。
2、運用卡片檢查自學的結(jié)果:
A、重點指導窗、香、青、房(三拼音和后鼻間),門和們的區(qū)別。
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抽讀(其余學生跟讀)、男女生交換競讀。
B、出示藏有生字的詞語,讀讀會讀的詞語。(學生上臺來指讀)
三、再讀課文
1、讀讀課文,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還讀不懂?
重點理解:青青的瓦、白白的墻、寬寬的`門、大大的窗(聯(lián)系幻燈片和周邊景物理解)花果香、樹成行(行可以用排代替、一排一排的)這么美的地方,你們要怎么樣讀這幾句話呢?(開心的,美美的,愉快的)
2、在小作者的心目當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為什么小作者的心目中,我們的小學堂是最漂亮的呢?學生自由說。(政府部門將學堂建設(shè)的很漂亮,比其他的房子都漂亮,我們小學生在里面學習的時候可幸福、快樂自豪了)
那我們怎么讀好這句話呢?(自豪的)
一座房、兩座房、三座房、四座房指什么?(指有很多房子,數(shù)都數(shù)不完)
3、學生朗讀課文
四、書寫生字
“了”和“子”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2.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來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類講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進一步認識自然的奧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3.調(diào)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把握內(nèi)容,體會化石向人類講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來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感情,進一步認識自然的奧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
教學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wǎng)絡(luò)或書籍查閱有關(guān)化石的資料,并指導學生搜集有關(guān)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激趣:利用電教媒體放映多種恐龍的圖片,并配以恐龍的模擬聲音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質(zhì)疑:距今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的恐龍早已滅絕,我們看到的恐龍模樣是怎樣再現(xiàn)出來的?
3.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猜測,保留同學們的奇思妙想。
4.閱讀:網(wǎng)上搜索“猛犸冰封3萬年遺體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組圖)”。
5.小結(jié):正是這些沉睡億年的化石裹藏著昨天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套珍貴的密碼,人類才得以把思緒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板書課題:16.化石吟
6.解題:
。ǎ保├斫狻耙鳌钡囊馑。
吟,這里是贊頌的意思。
。ǎ玻┗鞘裁?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組圖片就知道。
、傩蕾p化石圖片(網(wǎng)上搜索)。
、谡f說化石是什么?
、鄱x化石:動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殘體經(jīng)過長時間而沒有腐爛,有機體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積巖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時留下的痕跡,漫長時間后成為地殼的一部分,這就是化石。
。ǎ常┱n題是什么意思?(贊美化石)
二、誦讀全詩,加強理解。
1.自由誦讀,初步理解。
學生分小組在課前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并能有選擇地背誦。
2.閱讀資料,加強理解。
、僮钤绲聂~兒、最早的鳥兒、最早登陸的魚兒、最早的樹,依次指的是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诿歪锵螅阂卜Q“毛象”,古代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xiàn)代象,身上長滿棕色長毛,上門齒向上彎曲。生存于亞歐大陸北部更新世(延續(xù)時間自160萬年前至1萬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區(qū)。中國東北、內(nèi)蒙古和寧夏等地曾有這類動物的化石發(fā)現(xiàn)。
③“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還部分保存著生命有機物的殘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④骸骨:尸骨。
、萏牛哼h古的時代。
3.開火車分小節(jié)誦讀。其他同學注意誦讀者對于會認字和會寫字是否讀準,節(jié)奏是否掌握恰當。
三、評價討論,理解感悟。
1.讀后評價,同學們在評價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詩歌的理解感悟。
(1)關(guān)于讀音。
思緒xù不朽xiǔ軀qū殼裹guǒ藏檔dàng案蔥蘢lóng幽yōu雅卓zhuó越
[4]
。2)關(guān)于寫字。
強調(diào)“裹”的寫法,“果”字夾在“衣”中間。
。3)關(guān)于節(jié)奏。
結(jié)合學生讀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朗讀,重點指導: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
“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4)關(guān)于感情色彩的處理:
①針對剛才同學們讀的情況大家互相評價,指出讀得好與不好的地方。
②說說應(yīng)該怎樣讀,自己讀讀。
、壅f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軒熒餐接懺姼韪星樯实奶幚,整體感受。
第1、2節(jié)是第一層,開頭運用排比的手法通過連續(xù)不斷的問句,以疑問略帶遐想的語氣引發(fā)作者和讀者的想象和思考。
板書:發(fā)問想象
第3、4、5、6節(jié)是第二層也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nèi)容,用一種贊美的語氣、擬人的手法來寫化石,語氣中滿是對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贊頌和對大自然的由衷的嘆服。
板書:遐思飛躍
第7節(jié)是第三層,用陳述的語氣為第2節(jié)做肯定的回答,進一步贊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神奇。
板書:回答呼應(yīng)
整首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diào)和諧,音樂性強,應(yīng)通過反復(fù)誦讀、評價討論來加強對文本的理解感悟。
2.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進一步感知、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
(2)本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后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
3.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1)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2)詩歌表達作者對科學神奇的贊美之情。
。3)詩歌分為三層:第一層為1—2節(jié),通過發(fā)問,引發(fā)聯(lián)想;第二層為3—6節(jié),具體抒寫,無限遐思;第三層為7節(jié),回應(yīng)發(fā)問,照應(yīng)開頭。
4.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后,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作鋪墊。
四、全文總結(jié),整體感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什么?
。ǜ袊@科學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
板書設(shè)計:
自然奇妙——科學神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板書課題。
二、研讀賞析,精讀課文。
1.學法指導:我們對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解后,還應(yīng)學會細致研究好的段落、句子、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jié)奏地、反復(fù)地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詩歌的情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
2.學習第一層、第三層并結(jié)合理解第5節(jié)。
。1)一、二組讀第一層,三、四組讀第三層。
(2)學習分析。
、賻熞耄喊パ剑x第一節(jié)真是感到奇怪!最早的魚兒沒下巴,最早的鳥兒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竟然沒有腿,最早的樹又不開花,這些最早的動物、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人類是怎樣知道的?(是化石告訴我們的)
、谛〗Y(jié):對,是沉睡億年的石頭告訴我們的,是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告訴我們的。
、蹖φ战馇昂蠛魬(yīng)。(幻燈片演示詩歌第二節(jié)、第七節(jié))
A?演示第二節(jié),師指讀問:請問同學們,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演示第七節(jié),師:第七節(jié)做回答,齊讀。
師引導學生齊讀:沉睡億年的石頭說話。
B?(學習方法同前)演示第二節(jié),師指讀問: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演示第七節(jié),師:第七節(jié)又做回答,齊讀。
師引導學生齊讀: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
C?對比著讀后,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第一層問、第三層答)
D?小結(jié):第一層問第三層答,第三層就是對第一層的呼應(yīng),進一步贊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科學的偉大。這就是寫作手法中的前后呼應(yīng)。我們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用到這種方法,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完整、緊湊。
E?再讀一遍。(一、二組讀第二節(jié),三、四組讀第七節(jié))
(3)深入學習結(jié)合理解第5節(jié)。
、龠@兩節(jié)中的“逝去萬載、沉睡億年、長眠地下”這些詞語說明什么?(說明化石所講述的故事是非常非常遙遠的。)
、谠姼柚心囊还(jié)很能說明這一點?(第五節(jié))
、埤R讀第五節(jié)。
、芙饣奶攸c之一:年代久遠。
提問:
A?“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指誰?怎樣理解這句話?(“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外表的樣子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
B?“?菔癄,斗轉(zhuǎn)星移……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闭f明什么?(說明不管時間過多久,成千上萬年以后,生命仍然在不斷地延續(xù)、發(fā)展)
、葸^渡:多么遙遠的故事啊,可正因為遙遠,它所講述的神話才會怎么樣?(奇幻、令人神往、驚訝)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奇幻的神話。
3.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三節(jié)。
、僦该x第三節(jié)。
、谶@一節(jié)說明什么?找出本節(jié)中的關(guān)鍵詞。(生物進化)
、邸澳惴穸ㄔ煳镏鞯拇嬖,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說明什么?“冰冷的骸骨”指的是什么?“平凡的真理”指的又是什么?
、苄〗Y(jié):說明生物是不斷地進化來的,不是造物主造出來的,在沉睡億年的化石身上找到這個真理。
(2)過渡:為什么說化石能證明生物進化這個平凡的真理?哪一節(jié)給我們答案?
。3)學習第四節(jié)。
、冽R讀第四節(jié)。
、凇吧`火、生命的信息、珍貴的密碼”分別指什么?
(化石中的有效物質(zhì))
、墼鯓永斫狻昂谏能|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之所以是“裹藏著生命的信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zhì)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
、荛喿x資料,進一步解化石的特點之二:生命的信息。
7000萬年前的骨頭還“活”著
美國古生物助理教授瑪麗施魏策爾宣稱,已經(jīng)成功從距今7000萬年前的霸王龍腿骨化石中分離出軟組織。被分離出的軟組織不僅幾乎是完好無損的:仍舊透明和具有柔韌性,而且顯微鏡下看起來像血管和細胞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仍舊存在?茖W家宣稱,恐龍化石分離出活性組織,有望復(fù)活恐龍。
、菪〗Y(jié):真是不可思議!可它就有這么神奇。
。4)學習第六節(jié)。
、冽R讀第六節(jié)。
、诮M圖欣賞:(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有條件的學校網(wǎng)上搜索)
、郛斈忝鎸(fù)原的恐龍、猛犸象時,你有何感想?
學生發(fā)言可以暢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賞析到位即可。
(5)指名分節(jié)讀第二層。
三、質(zhì)疑交流,剖析課文。
1.詩歌運用那些表現(xiàn)手法?這樣表現(xiàn)有什么好處?
(擬人、比喻、第二人稱)
2.對詩歌的學習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zhì)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四、課后作業(yè),拓展想象。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什么話?逝去萬載的世界重現(xiàn)的是怎樣一番景象?結(jié)合自己的感想寫一篇想象作文,題目自擬。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會偶鬢衰三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二)能力目標:理解領(lǐng)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三)情感目標:想象古詩所表現(xiàn)的情景,體會作者憂傷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據(jù)題質(zhì)疑
1.復(fù)習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古詩叫《詠柳》,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課件)
2.介紹背景。(出示課件)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對,他是詩人賀知章,他以寫七絕為見長。他一生仕途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xiāng),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xiāng)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3.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xiāng)偶書》。(師板書課題)
4.據(jù)題質(zhì)疑:
(1)理解“偶書”,這里的“偶”“書”各是什么意思?
(2)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根據(jù)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副板書,并梳理歸納)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者你讀懂了什么?
1.生自學,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2.檢查反饋:(課件)
(1)①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②齊讀生字新詞。
(2)①指名讀詩②范讀(出示課件),生畫節(jié)奏③分組讀詩④齊讀古詩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讀。
(2)點擊重點詞語:少小、老大、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說意思(板書:少小、老大、音無改、鬢毛衰)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后全班交流)
(4)師歸納,生質(zhì)疑: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么要問的?
生1:為什么幾十年后作者還回到家鄉(xiāng)來?
生2:這時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問題讓其他生來回答)
(5)師:看來同學們不僅會讀,還會思考。那么你們能“從鄉(xiāng)音無改”與“鬢毛衰”這兩個詞中體會。
(6)指導朗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后又返回到養(yǎng)育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與故鄉(xiāng)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xiāng)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F(xiàn)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悅心情?(指名讀、齊讀)
(7)總結(jié)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xiàn)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2.學習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運用自學,再集體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兩行詩的?
生:(試說:我是抓住??。師補充口頭提問:客在這里指誰?[結(jié)合看圖]何處是什么意思?誰再來說說?)
師:幻想當時的情景,你認為兒童會說些什么呢?
生:(略)
師: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無奈、憂傷)
誰能通過朗讀來表達這種感情?
(3)指導朗讀古詩
3.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1)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2)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思鄉(xiāng))
(3)小結(jié):是啊,“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就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4)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4.挖掘課程,欣賞佳作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xiāng)后,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xiāng)偶書》。剛才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xiàn)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xiāng)的那種感受。
(出示課件,師誦讀: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學得真起勁,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再與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1.(1)分角色試練表演。(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3)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生談)
2.齊背古詩,并邊背邊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導,培養(yǎng)習慣
1.讓生找出本詩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確書寫。
2.出示課件中的生字書寫順序,師邊講解。
3.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后互檢。
(六)自主選擇,培養(yǎng)能力。(任選一題)
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我們都完成了,現(xiàn)在我們到作業(yè)超市去逛逛,然后你們選拔自己喜歡的題目作為課后的練習題。
1. 背誦并默寫古詩。
2. 為《回鄉(xiāng)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3、自編故事,再與伙伴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一、案例背景:
《我要一本書》敘述了羅蒙諾索夫小時候隨父親去打漁,遇到狂風巨浪,他勇敢地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了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父親要獎給他一件鹿皮上衣,而他卻要一本什么知識都有的書。故事贊揚了羅蒙諾索夫與狂風大浪搏斗的勇敢精神及熱愛讀書的好品質(zhì)。
我曾兩次上過這篇課文,印象中學生通過學習了此文,又認識了一位俄國的科學家,他的勇敢和強烈的求知欲打動了許多學生。但有關(guān)他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今天,我又面對這篇文章,一時考慮了良久,如果我還是按照前兩次的上法讓學生感悟課文,深悟人物的品質(zhì),在倡導新理念的今天,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地了解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走近他,進而學習他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呢?我想到了電腦,通過查閱,發(fā)現(xiàn)羅蒙諾索夫原來是俄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他曾創(chuàng)立的大學現(xiàn)在被改名為羅蒙諾索夫大學。小時候家境貧寒,他遇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還是一一地克服了困難,就是這位科學家,在音樂、美術(shù)、文學、天文等十幾個領(lǐng)域中都有建樹,是一名知識淵博的“大家”。有了這么一個“發(fā)現(xiàn)”,我決定讓學生課外去搜集資料,了解有關(guān)信息,通過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信息互動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從而理解課文。以下就是我的實踐與想法。
二、案例分析:
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實現(xiàn)信息的互動。
[片段一]:
出示句子:羅蒙諾索夫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為什么羅蒙諾索夫要扎緊吹落的帆?因為海上起了大風,如果不把帆船上的帆扎緊的話,船會被浪打翻的。
師:誰知道帆船?
生:帆船是靠風力來吹動的。
生:帆船帆船,必須有帆,如果沒有帆不僅不能向前進,而且還會搖晃,最后會翻身的`。
師:那現(xiàn)在帆――
生:現(xiàn)在帆吹落了,漁船就不平穩(wěn),船會沉下去。
師:所以說船在――
生:顛簸。
[片段二]: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他的勇敢?
生:小時候羅蒙諾索夫經(jīng)常跟著父親出海打漁,因為在海上打漁很危險,他這樣做,可以看出他的勇敢。
生:從圖片里我觀察到風很大,浪也很大。這也說明他很勇敢。
生:我從“扎緊吹落的帆”這幾個詞中體會到他很勇敢,因為爬上桅桿已經(jīng)很吃力了,現(xiàn)在要爬上搖晃的桅桿還要抱緊桅桿,很容易掉下去的。
師:那你知道桅桿嗎?
生:有二三層樓那么高。
生:可能有20多米那么高。
生:有五六米那么高,爸爸告訴我,相當于二層樓房那么高。(還拿出搜集的圖片做了展示)
。▽W生都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那么高!”)
師:是呀,多高呀!當時這桅桿還是――
生:還在不停地搖晃著。
生:這樣爬上去就更加危險。
生:如果羅蒙諾索夫不抱緊桅桿的話,他就要掉到海里去。
生:當時風很大,把帆都吹落了,現(xiàn)在羅蒙諾索夫卻要用盡力氣把帆扎緊,很不容易。而且我還從“漁船慢慢平穩(wěn)下來”這幾個詞中體會到帆扎緊后,風力還是很大,漁船是慢慢地平穩(wěn)下來的。
師:在他的努力下,原來顛簸的漁船總算――
生:平穩(wěn)下來。
師: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讀讀出他的勇敢,自己試試。(發(fā)現(xiàn)一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你讀得很好,請你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生:(讀)羅蒙諾索夫爬上桅桿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現(xiàn)在他爬上搖晃的桅桿就更加不容易了。所以我這個地方讀得很慢。
[評析]:
在上第一課時時,有學生就提出“桅桿是什么?帆船上的帆到底有什么作用?”等問題。從許多學生一臉茫然的神態(tài)中我知道學生的期望,有的雖然說了,但也沒能讓更多學生領(lǐng)會。我想,與其由老師告訴他們這些知識,還不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搜集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讓孩子們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桅桿”學生沒有親眼見過,學生通過了解,知道桅桿有二、三層樓那么高,還拿來圖片做了展示。當時桅桿是搖晃的,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事了,我們一般爬竿都覺得不太容易,更何況羅蒙諾索夫是不顧一切,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了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這樣,羅蒙諾索夫和風浪搏斗的勇敢形象就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腦海里。
帶著問題去搜集信息讓學生經(jīng)歷了探究的過程,豐富的信息又為學生的互動提供了保證。
適時地展現(xiàn)信息,提高信息的互動。
[片段三]:
“難道一件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嗎?”父親的意思是——
生1:皮上衣是很珍貴的呀,怎么要一本書,不要皮上衣呀。
生2:一件皮上衣比一本書貴多了。怎么只要書,不要皮上衣呢?
生:難道一件皮上衣比一本書差嗎?
生3:老師,我知道羅蒙諾索夫的第一本書不是他父親給他買的,他和父親到鄰居家,羅蒙諾索夫看見鄰居家有一本書,他很想看,就向人家借。可鄰居的小孩卻要羅蒙諾索夫三天之內(nèi)為他們捉一只小海象,才肯借給他。小海象不是這個季節(jié)養(yǎng)的,很不容易捉到。羅蒙諾索夫給一個商人無償?shù)馗闪怂奶旎睿艙Q來了一只小海象。可后來鄰居家的小孩又刁難他,讓他在墳地上睡一夜就把書借給他。羅蒙諾索夫太想看這本書了,真的在墳地上睡了一夜,于是那兩個鄰居看他這么要看書,只能把書借給了他。
師:聽了剛才張立然的介紹,你想說什么?
生:他想要一本書,連在墳地里睡一夜都愿意,他真愛學習。
生:要是我的話,我肯定不敢一個人在墳地里,更別說睡一夜了。
生:剛才張立然的資料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羅蒙諾索夫的愛學習,我們以后也要向他學習認真地去搜集。
師: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他帶給我們這么多信息。
[評析]:
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資料,往往想在課上一股腦兒地發(fā)布給大家,但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需要將信息資料適時地展示出來。本課的教學中,在理解羅蒙諾索夫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時,開始三位學生的回答只局限于對文本的認識,而第四位同學則從查到的資料中選出很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給予展示,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羅蒙諾索夫為了要一本書,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了。此時,一個勤奮好學,有著強烈求知欲的少年仿佛“立”在了學生面前,再高大的形象在他面前也會顯得渺小。
及時地給予評價,激活信息的互動
[片段四]:
師:他長大以后真的有出息嗎?
生:他是個科學家。
生:還是一個畫家。
生:我從網(wǎng)上查到資料,他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哲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在13個領(lǐng)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有學生在底下說:“真厲害!”
生:我也查過,羅蒙諾索夫還自己創(chuàng)立了一所大學,現(xiàn)在這所大學叫羅蒙諾索夫大學。
師:羅蒙諾索夫真的很了不起,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也很了不起,課外查到那么多資料。
。墼u析]:
教師鼓勵贊美的話能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fā)其上進心、自尊心。也許還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老師的肯定,學生的信心肯定倍增,而另外的學生也會以這位學生為榜樣,這就激發(fā)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興趣。[片段三]和[片段四]中,我及時地對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評價,給予了肯定,這樣,孩子們樂于把自己知道的、搜集的告訴同伴,既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讓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表達信息,進而生成新的信息。
走出課堂,提升信息的互動。
[片段六]:
師:他從小就喜歡提問題,那我們能不能像他那樣提問題?
生:海豚為什么那么聰明?
生:海是怎么形成的?
生:海上的天氣為什么會那么惡劣?
……
師:同學們腦子里也有許許多多的疑問。怎么解開這些疑問呢?
生:多看有益的書。
生:上網(wǎng)查資料。
生:從報刊上看。
生:還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師:我們可以從各種渠道去查資料,去發(fā)現(xiàn),也可以和同學去交流,來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讓我們也像羅蒙諾索夫那樣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成為一個愛書本、有出息的人。
[評析]:
“天地大課堂,萬物皆書卷!毙畔⒃从谏,要使學生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就必須走出課堂。正如學生說的:要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從豐富的生活資源中汲取鮮活的信息,應(yīng)用于課堂,服務(wù)于課堂,以更豐富的經(jīng)驗、廣博的知識提升再次信息的互動。
三、反思:
這一次上課后的感受與前兩次完全不同。孩子們也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他們走進生活,走進網(wǎng)絡(luò),向父母,向他人請教,向書刊查閱,借助先進的信息資源,上網(wǎng)查尋所需資料,他們各顯神通,多渠道地搜集信息。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利用搜集的信息幫助解決問題,打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使參與學習的群體獲取了新的信息,教師運用鼓勵性評價,激起了全班學生收集、交流的欲望,師與生、生與生的信息處于良性動態(tài)交流之中。信息的互動讓孩子們主動地探究,積極地參與,使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05-31
《語文天地》教案08-08
《語文識字》教案08-20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