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yōu))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2)學習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shù)奶攸c。
2、過程和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讀中得。
。2)讓學生談?wù)劜軇ズ汪斍f公兩個人物形象,領(lǐng)會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強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習曹劌赤膽忠心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本文記述戰(zhàn)爭詳略得當?shù)奶攸c。
2、難點:理解曹劌有關(guān)戰(zhàn)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朗讀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學們在詞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上還有什么困難嗎?(有則幫助解決)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關(guān)注文章的內(nèi)容。課文的題目是《曹劌論戰(zhàn)》,那么他是如何論戰(zhàn)的呢?曹劌通過他的“論”又表現(xiàn)出怎樣的形象特點呢?讓我們通過具體的分析來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讀第一小節(jié)
1、讓學生齊讀第一小節(jié)
2、提問:面對“齊師伐我”這樣的局面,曹劌有何反應?
3、讓學生思考:一個“請”字說明什么?
曹劌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齊師伐我”這件事上同鄉(xiāng)人和曹劌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呢?
讓學生再讀兩人的對話,并指名學生翻譯這兩句。
“肉食者謀之,有何間焉?”看出同鄉(xiāng)人對戰(zhàn)事漠不關(guān)心,覺得事不關(guān)己。而曹劌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言論,不僅道出了他請見的原因,而且表現(xiàn)出他是一個關(guān)心國事,有責任感的人。
教師總結(jié):從曹劌的請見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在國難當頭之時,他主動請求進見魯莊公,足見他一腔愛國的熱情和一份以國事為己任的責任心。
4魯莊公之后,曹劌和魯莊公討論了什么問題?
5、齊讀這一部分,讓學生看看魯莊公認為作戰(zhàn)的條件是什么,曹劌又是怎樣評價的。
6、曹劌在見魯莊公時其實心中已有戰(zhàn)略,為何還要問魯莊公呢?
。鞔_:引導魯莊公,讓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齊聲朗讀第一段,讓學生思考,在戰(zhàn)前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中,是否印證了曹劌的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教師總結(jié):文章的第一小節(jié),作者通過記敘曹劌和鄉(xiāng)人、曹劌與魯莊公的兩段對話,緊扣“論”字展現(xiàn)了曹劌的愛國熱情和政治上的遠見。
三、研讀第二、三小節(jié)
1、戰(zhàn)場上的曹劌是否也發(fā)揮了他的作用呢?讓我們齊讀二、三小節(jié)
2、指揮作戰(zhàn)的有兩個人――曹劌和魯莊公,他們在戰(zhàn)場上分別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
3、曹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曹劌的解釋可分哪幾層意思?
。▋蓪。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讀一讀、譯一譯,再理解。)
明確:不攻擊的原因――時機未到,攻擊的`緣故――“彼竭我盈”;
不追擊的原因――“懼有伏焉“,追擊的緣故――“轍亂旗靡”。
表現(xiàn)曹劌考慮周全、行動謹慎。
教師總結(jié):曹劌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jù)雙方的士氣、實力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
4、再讀這一部分,讓學生思考,在作戰(zhàn)和論戰(zhàn)的過程中,是否又印證了曹劌的那句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呢?
教師總結(jié):文章的第二、三小節(jié),作者同樣是緊扣“論”字,戰(zhàn)場上的簡潔果斷的話語和戰(zhàn)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釋,不得不讓我們佩服曹劌的卓越才能。
。ㄋ模┢纷x課文,賞析人物形象,鑒賞寫作特點
1、討論歸納曹劌和魯莊公的形象特點。(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要求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說出三句來。)
2、《曹劌論戰(zhàn)》的詳略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學生思考討論后歸納)
《曹劌論戰(zhàn)》一文緊扣“論戰(zhàn)”,敘述了曹劌對戰(zhàn)爭的有關(guān)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zhàn)的史實,材料安排詳略得宜,生動耐讀。
。1)第一段略去曹劌求見的詳情細節(jié),對曹劌與莊公的論戰(zhàn)作了詳寫。
。2)第二段不作戰(zhàn)爭場面的一般描寫,只概述了作戰(zhàn)的過程。
。3)、第三段是論戰(zhàn)的重點,詳寫曹劌論“何以勝”。
。ㄎ澹┱n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的學習了《曹劌論戰(zhàn)》這一名篇,了解了處于弱勢的國家取得勝利的關(guān)鍵因素,認識了深明大義,才能出眾,知己知彼深謀遠慮的曹劌這一人物形象,讓我們深深體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和責任感。課后你們還可以去閱讀更多的驚心動魄的古代戰(zhàn)爭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點。
2、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3、掌握本篇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陳述衷情,這是表文的一大特點,本篇情摯辭切,教學中要突出這點。
2、本文詞語較多,學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講解。
3、加強誦讀、背誦練習。
【教學時數(shù)】
二教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這位的歷史人物,大家比較熟悉。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jīng)過多年奮戰(zhàn),終于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后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后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tǒng)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陜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暗昧懦弱,頗有內(nèi)顧之憂,所以臨出發(fā)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這就是《出師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文的一大特點是陳述衷情。學習這篇文章,要注意領(lǐng)會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師范讀課文并正音
三、朗讀
可叫三四名同學朗讀課文。朗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分明。讀畢酌情講評。然后讓學生各自默讀課文,參看課本注釋,弄懂詞句意思,有不解之處,當堂提出。
四、講解文章第1~5段
1、齊讀第1段。讀畢,就字音、句讀酌情講評。
、攀柰ㄗ志。
、铺釂栆唬褐T葛亮在奏表的開頭一段向劉禪提出什么勸諫?
講解:諸葛亮首先規(guī)勸劉禪要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廣開言路,采納忠諫,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言談失義,阻斷忠諫之路。
提問二:諸葛亮用什么來鼓勵劉禪?
講解:諸葛亮用忠臣志士為了報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職守的'事實來鼓勵劉禪,要他看到蜀國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這個好條件。
2、指名朗讀第2段:
、攀柰ㄔ~句。
⑵提問:諸葛亮在這段中向劉禪提出什么諫誡?
講解:諸葛亮諫誡劉禪理政要公正明察,賞罰要善惡分明,對內(nèi)廷和外廷的官員要一視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3、分別朗讀第3、4段:
、攀柰ㄔ~句。
、铺釂枺哼@兩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話作答)
講解:其內(nèi)容是諸葛亮向劉禪舉薦用人。
4、齊讀第5段:
⑴疏通詞句。
、铺釂枺哼@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
講解:在這段中,諸葛亮以漢朝興衰的歷史說明君王用人之極端重要,告誡劉禪要接近、信任正直賢能、忠貞不渝的臣子。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1~5段。
2、整理這幾段中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之、于、以”等的用法。
3、思考第6~9段的內(nèi)容。
第二教時
一、齊讀第6段
1、疏通詞句。
2、提問:本段寫什么內(nèi)容?
講解: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劉備三顧草廬,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優(yōu)遇。
二、指名朗讀第7段
1、疏通詞句。
2、提問: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講解:在這段,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報效先帝、盡忠蜀國的摯情和伐魏興漢的雄圖,并再次囑咐劉禪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純”之臣。
三、齊讀第8段、第9段
1、疏通字句。
2、提問:第8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講解:諸葛亮在這段中主要是勸勉劉禪要牢記劉備遺訓,砥礪志行,用心國事,善理政務(wù),采納雅言。
3、齊讀第9段:
串講!敖癞斶h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薄芭R表”:面對奏表!疤椤保簻I!傲恪保郝。“不知所言”:不知說的是什么;這是謙詞,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四、實詞總結(jié)(文中只作一種解釋者不列)
1、道:
、诺缆!爸械辣篱恪。
、妻k法!白烧屔频馈薄
2、遺:
⑴遺留!耙怨庀鹊圻z德”。
、疲╳èi)給予!跋鹊酆啺我赃z陛下”。
3、為:
、攀恰!熬銥橐惑w”。
、谱,行!叭粲凶鱛_犯科及為忠善者”。
、亲觯瑩!氨娮h舉寵為督”。
4、論:
⑴評判。“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⑵議論!懊颗c臣論此事”。
5、無:
、艣]有!叭魺o興德之言”。
、撇徽摗!笆聼o大小,悉以咨之”。
6、行:
、艑嵭小!叭缓笫┬小。
、菩袨。“性行淑均”。
、牵╤áng)行列!氨啬苁剐嘘嚭湍馈薄
7、益:
、乓嫣帯!坝兴鶑V益”。
⑵增加!爸劣谡遄脫p益”。
虛詞總結(jié):
1、而:
⑴卻!跋鹊蹌(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七B接狀語與謂語。“可計日而待也”。
2、于:
、旁凇!叭皇绦l(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萍坝,給!坝麍笾诒菹乱病薄
、菍。“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鹊健!斑于舊都”。
3、以:
、庞,拿!白沙家援斒乐隆。
、贫!罢\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且蚨!安灰送苑票,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缺頃r間、地域等界限!笆苊詠,夙夜憂嘆”。
、烧J為!坝抟詾閷m中之事”。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作課后練習。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第1課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教學目標
1、誦讀并默寫本詩。
2、結(jié)合詩人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體會詩人的情懷。
4、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培養(yǎng)關(guān)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品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在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著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可事實遠非如此!拔恼略髅_”,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chǎn)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他不僅沒有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甚至于飽受戰(zhàn)亂帶來的饑寒之苦,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他在這種情景下的真實寫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甫歷經(jīng)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他被稱為“詩圣”,寫出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多沉郁頓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
2、背景資料。
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zhuǎn)流浪到了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lǐng)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同唐朝爭奪統(tǒng)治權(quán)的內(nèi)戰(zhàn),唐由此由盛轉(zhuǎn)衰,這次戰(zhàn)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杜f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nèi),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jīng)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睅缀醢ㄕ麄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tài)中。
目標導學二:反復朗讀,整體把握詩歌體裁及內(nèi)容
1、初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從字數(shù)、音韻、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確:全詩篇幅較長,詩歌竟然長達二十四句;本詩為七言詩,以七言為主,也夾雜九言;本詩押韻,但是并不是一韻到底,韻腳換了很多個。
2、介紹歌行體。
3、已經(jīng)確定了本首詩是歌行體,按照歌行體的敘事性特征,我們能否猜測本詩可能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為……所……”是一個被動句式。茅屋被風吹破,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詩可能寫了一件風卷茅草并由此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的事。
4、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大意,并給每個自然段擬寫四字小標題,體會作者當時的復雜心情。
明確:(1)狂風屋破,茅草亂飛。(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嘆。(憤懣無奈)
。3)屋漏衾裂,徹夜難眠。(憂思不絕)
。4)愿現(xiàn)廣廈,大庇寒士。(憂國憂民)
總結(jié):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xiàn)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目標導學三:品味語言,升華文章情感
第一段賞析:
1、在本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秋風的?寫出了秋風的哪些特點?
明確:作者用“怒號”一詞描寫秋風,將秋風擬人化,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
2、作者用一系列動詞,如“飛”“灑”“掛”“飄轉(zhuǎn)”“沉”等來描寫風吹茅草的情景,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
明確:一個“飛”字一個“灑”字,不僅寫出了秋風之大,還寫出了風卷茅屋的凌亂!皰臁笔菕煸陂L林梢上的,“飄轉(zhuǎn)”者皆“沉”于塘坳,不難想象,茅草于風中是沉緩飄動,而詩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緩之中突出了詩人眼見茅屋被風卷去的無可奈何。
第二段賞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蛇@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著急說道:“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边@兩句話很值得體味,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他把頑皮的孩子比喻為盜賊,是否又過于嚴重了?
明確:“老”字并不是指年齡老,而是寫心情,詩人經(jīng)受戰(zhàn)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心憂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盜賊”一詞是杜甫的激憤之詞,但他不是生孩子們的氣,而是生社會的氣,怨憤__的社會造成人民貧困。
第三段賞析:
作者是怎樣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所謂“雨腳如麻未斷絕”,更可怕的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面對寒冷,作者更是無可奈何,說“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由此可見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賞析:
1、賞析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明確: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lián)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關(guān)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
2、你從本詩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詩中的句子描繪一下。
示例:舍己為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示例:(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4)關(guān)心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板書設(shè)計
第2課時賣炭翁
教學目標
1、了解與本課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及本課的寫作背景,朗讀、背誦全詩。
2、學習《賣炭翁》中的人物描寫與對比手法的運用。
3、體會《賣炭翁》一詩的諷喻含義,感受詩人對以賣炭翁為典型代表的廣大勞苦人民的同情及對“宮市”的憎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一個空前鼎盛的時期,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力的強盛,有力地促進了唐代文學的繁榮,而詩歌作為唐代文學的主流,更是大放異彩?梢哉f,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不僅詩歌的藝術(shù)風格、流派多樣化,而且藝術(shù)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一首新樂府詩《賣炭翁》。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那《賣炭翁》作者是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唐詩人,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這首“為事”所作的詩歌——《賣炭翁》,是白居易諷喻詩中的杰出詩篇。
2、諷喻詩有什么特點?
特點: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壓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顿u炭翁》一詩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揭露了宮市給人民帶來苦難,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鞭撻和抨擊。
3、介紹“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購買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quán),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quán)也被他們奪去了,宦官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實為掠奪。
目標導學二:理清結(jié)構(gòu),分析人物形象
1、這是一首敘事詩,我們說敘事詩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敘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地點——市南門外。
人物——賣炭翁、黃衣使者、白衫兒。
事件——記敘了賣炭翁燒炭運炭以至被掠奪的經(jīng)過。(板書:燒炭—運炭—搶炭)
2、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明確:地點是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3、“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外貌描寫。著重從顏色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灰白色)指頭發(fā)耳邊鬢角的顏色!盁熁鹕薄笆负凇闭f明燒炭艱辛。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
明確:心理描寫。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單”,總該盼天氣暖和吧,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賤了;天寒,炭價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目標導學三:感受對比,體會作者情感
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既有賣炭翁自身的對比,又有賣炭翁與宮使的對比,請從文章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各自的作用。
明確:
。1)“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對比,寫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2)“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
。3)“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強烈對比之中寫出了賣炭翁為生活所迫的悲苦無奈,“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小結(jié):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危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十分了解,懷著對人民深切的同情寫出了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詩歌當中的一首。它描寫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但《賣炭翁》的意義遠不止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這首詩,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賣炭翁一個人,透過他,仿佛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魚的、織布的人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顿u炭翁》這首詩不僅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對于今天的讀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詩通過賣炭翁辛勞燒炭、艱難運炭上市、炭被宮使掠奪的悲慘經(jīng)過,借賣炭翁的不幸遭遇,為百姓鳴不平,用賣炭翁的形象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擊中唐的弊政之一“宮市”以及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
三、板書設(shè)計
可取之處本文的教學目標在此次教學過程中很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對詩歌的描寫方法和對比手法的運用掌握得不錯,這種以學生理解分析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比較適用于較淺顯的詩文篇目。
不足之處學生們在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中,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會情感和現(xiàn)實意義,需要加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明白現(xiàn)在的美好安穩(wěn)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案11-22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29
初中八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教案10-15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5
初中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授課電子展示教案01-06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4-28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04
八年級上冊語文《蟬》教案12-25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