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3篇(通用)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簡說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y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和第17課《酸的和甜的》一樣,采用連環(huán)畫的編排形式。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把圖文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yè)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ㄒ唬┳R字寫字
1.識字。
本課圖文結合十分緊密,因此,建議老師們采取圖、文、字結合的辦法呈現(xiàn)生字?梢灾谱飨旅婷枋龅恼n件(或者復合投影片)呈現(xiàn)生字。
第一段:畫面右邊是文中插圖,左邊是課文。課文中致、勃、農、技加注音,農、技兩個生字為紅色,其余的字為黑色。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特別注意農、技兩個生字,當學生認識后,教師點擊生字,使之變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與之相同。
2.寫字。
建議把指導重點放在絞絲的書寫上(紡、織)。寫好絞絲的關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給學生講,可以通過示范讓學生明白),第二個折要寫成提。
。ǘ├首x感悟
本課有些句子比較長,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
由于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已經不是難點。本課詞語較多,還有許多專業(yè)術語,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引導學生查成語詞典自學,也可以這樣指導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2)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個成語,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幾個專業(yè)術語可以不講。如果學生提問,可作簡單回答。如,雜交水稻:一種產量特別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種莊稼的土地。濕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陽光的照射。吐絮:(看書上插圖,再出示一只棉桃──圖畫、實物、課件均可)這里是指棉桃剛剛張開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幫學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實踐活動
參觀當?shù)氐目萍颊褂[館,回校后交流參觀所得。農村學?梢越M織學生參觀當?shù)氐亩咀魑锓N植或在大棚中栽種的農作物。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角色學習,自讀自悟
。ㄒ唬┓蹲x(或聽錄音),感知課文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
2.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書自己明白了什么。
。ㄈ﹫D文結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掛圖,請學生給它們配上相應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選為最佳講解員。
。ㄋ模┬〗M互助,自學生字
。ㄎ澹┓e累詞語
請學生在每段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點讀讀記記課后列出的四字詞語。
五、資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種棉纖維不需經過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現(xiàn)出紅、綠、黃、藍等不同顏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農藥,只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農藥,因而又叫有機棉或生態(tài)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紡織品能長期保持本色,無化學消毒和染色的殘留物質,且生產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紡部門的青睞。
2.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是根據(jù)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配制成營養(yǎng)液,讓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無土栽培也稱為營養(yǎng)液栽培或水培。它與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濃、色艷、花期長,節(jié)約養(yǎng)分、水分和勞力,清潔、無雜草、病蟲害少等優(yōu)點。
語文教案 篇2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煉、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提供充足時間,引導學生感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倍鴮τ诠旁娢牡捏w會、感悟,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肯定難以理解。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我出示事先抄寫的小黑板,引導學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1)、知詩人,解詩題。(2)、抓字眼,明詩意。(3)、想意境,悟詩情。(4)、背詩文,能默寫。然后向學生介紹了作者杜牧,讓學生自己解釋了詩的題意。然后我就引導學生通過或結合詞語手冊理解個別難字,再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也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
二、注重課堂生成,調整教學方式:
學生四人小組學習完畢,我正想讓學生交流小小組學習成果時,學生小張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詩中'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寫錯了,應該是'深淺'的'深'。我一聽緊皺眉頭,心想這首詩我教過多次,有許多孩子曾經把生'寫成了深',現(xiàn)在我還沒有提醒,結果有孩子居然說認為詩中寫錯了呢?看到這樣,我想一時回絕,告訴他應該寫生活的生。但轉念一想,這樣不好,扼殺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于是我就把這個問題反拋給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覺得怎樣呢?有沒有其他的餓看法?沒想到另一名學生小王又舉手說:老師,用這個'深'也可以,我在另一本書上看見過的。面對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大家各抒己見。贊同用深的學生說:有白云繚繞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所以該用'深'。有的還引用了另一句詩來說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與這里的'白云生處'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說明山很高。贊同用生的學生有的說: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繚繞,白云在升騰,在漂浮,好象有生命力一樣。有的說:應該用'生活'的'生'。因為云很高,這表示產生白云的地方。有的說:'有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雖然是深山,但也充滿著生機,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還有的說: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葉比二月紅花更美、更艷,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此時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生機勃勃的。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后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我想: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收獲比我預期的.還要大,因為孩子們已經學會了分析,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了。
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中,面對意外,教師不應固守預設,而應尊重學情,關注課堂生成,充分利用好課堂生成,力求在對話中生成對話,這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教師應有的情懷。對學情的尊重是主體性原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體現(xiàn)。教師面對意外,不是避而不見,讓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時抓住并有效利用學生突發(fā)的疑惑,且適度放大,激發(fā)學生潛心會文的熱情。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話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創(chuàng)新文本。
三、巧妙利用簡筆畫,幫助想象意境:
《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就在學生初步交流理解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來畫簡筆畫,一座高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畫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畫了幾座房子)。然后有人經過著里,看到了滿山的經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涂上一些深紅色的色彩表示楓樹),就這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講,很容易地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意境。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2.進一步了解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搜集信息,篩選信息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進一步了解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引導學生養(yǎng)成搜集信息,篩選信息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
閱讀 討論 探究
課前預習:
1.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
2.查找克隆的相關資料,如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資料。
3.思考:以克隆為例,談談對“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的理解。
一、導入
古希臘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世上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但是,現(xiàn)在情況卻有了變化,有一種新興生物技術“克隆”,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展示查找的資料
自然界中哪些動、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領?
(出示實物、圖片:秋海棠落葉生根、富貴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發(fā)芽生長、各種水果、蔬菜、稻麥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進行無性生殖即身體長出芽體等)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請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內容,并出示問題,供小組討論。
問題:
a.課文使用了四個小標題,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c.第二小節(jié)寫了許多實驗,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材料?
d.“多利”的誕生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和影響?
e.克隆技術能夠給人類帶來哪些益處與弊處?
明確: a.課文使用四個小標題,使全文內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fā)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關鍵是: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
c.作者沒有用時間順序來介紹“克隆”實驗,而是用兩條線索來組織材料:一條是以中外科學實驗為線索,這樣寫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一條是以實驗對象即由魚類、兩棲類到哺乳類為線索來安排材料,這樣寫便于認清克隆技術發(fā)展的脈絡。
d.“多利”的誕生標志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而且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zhí)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tài)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
e.課文從三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作者并沒有沉浸在盲目的樂觀當中,而在結尾處提出了關于“克隆”牽涉到道德倫理問題的冷峻思考。
三、內容研讀
1、明確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領的動植物的共同點,用自己的話說說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細胞結合產生的后代)
(2)齊讀課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訴我們什么是“無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語句。(出示幻燈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為二……這就是無性繁殖!薄胺瞾碜砸粋祖先”……也叫‘克隆’!)
2、講解說明方法:在介紹“克隆是什么”時,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子、下定義、作詮釋、列數(shù)字)
任何說明方法都是為說明事物特征服務的!翱寺 睂儆谇把乜茖W知識,對一般人而言生僻難懂。作者通過列舉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細致地解釋,最后用簡潔、準確、概括的語言定義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探究:(1)如果課文一開始就告訴大家克隆是無性繁殖,名稱來源于希臘文,效果好嗎?
(2)舉孫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確: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從常見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現(xiàn)象寫起,將高深的科學技術說得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接著又從詞源追溯“克隆”原意,進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義。用《西游記》中婦孺皆知的故事,更將科學技術寫得富有趣味。
四、布置作業(yè)
1、借助生物書,了解某一動、植物,按照一定的順序,選用適當?shù)恼f明方法,介紹它的特征及生長過程。
2、字詞讀一讀寫一寫,課后研討練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