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七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和主要情節(jié)。
2.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的樂土之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童年生活猶如一幅五彩絢爛的圖畫,猶如一個個歡快活潑的音符,有說不盡的樂趣,道不完的喜悅(請多名同學說出自己童年的趣事,不做闡發(fā),意在勾起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ǘ┱w感知:
1.初讀課文熟悉小說脈絡。
學生閱讀歸納,教師點撥:小說按看戲前、看戲中、看戲后三部分組成。其中,看社戲是主體部分,可分四層:看戲前的波折——看戲中的見聞感受——看戲——偷吃羅漢豆。
2.再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看看課文的情節(jié)是如何發(fā)展的。
明確: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看社戲前的波折(詳寫)——夜航去看社戲途中(詳寫)——趙莊看社戲(詳寫)——看社戲后歸航偷豆(詳寫)——六一公公送豆。
。ㄈ┥钊胩骄浚
作者說“平橋村”是他的樂土,請你說說有哪些讓他感到快樂的人、事、物。
小組討論后發(fā)言。
。ù緲愫每偷拇笕诵『ⅲ炍r放?磻,悠閑的鄉(xiāng)村生活……)
。ㄋ模┱n后學習:
1.繼續(xù)熟悉掌握一些字詞:
歸。簒ǐng 行輩:háng 憚: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攛掇:cuānduō 鳧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uī 蘊藻:yùnzǎo
家眷:juàn 皎潔:jiǎo 漂渺:piāomiǎo 糾葛:jiūgé
2.誦讀“一出門……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社 戲(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社戲之樂在何處
2.通過優(yōu)美語段體會本文風情美,從歡快活潑的寫人、敘事、描景中領悟作者對童年自由生活的留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上堂課內容。
。ǘ┲攸c賞析:
1.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文中的寫景部分,體會美麗景色對愉快心情的襯托作用:景美,小伙伴們純真的友情更美。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表現(xiàn)美麗景色的?
引導學生明確:
。1)嗅覺,如豆麥和水草發(fā)散出清香;
。2)視覺,如月色朦朧,淡黑的起伏的連山;
。3)聽覺,如似乎聽到歌吹了;
。4)想象,如料想便是戲臺。
2.課文最后一段雖很簡短,但實在是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蘊含著深刻的含義。那一晚的戲,看得人昏昏欲睡,氣得小伙伴們破口大罵;那一晚的豆,也只是滴著露水,帶著泥土氣息的普通羅漢豆。那么,文中為什么說“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究竟好在哪里呢?原來“看社戲”和“偷豆吃”是“我”在平橋村這塊樂土感受最強烈,印象最深刻的兩件樂事,它們給“我”的少年時代帶來最美好、最愉悅的'心靈感受,使我永遠不能忘記那里人們樸實、真誠、善良和聰明能干,也不能忘記美麗動人的江南水域風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這一切都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鎮(zhèn)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因而,這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既表達了“我”對樂土生活的贊嘆,又抒發(fā)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ㄈ┩卣寡由欤
許多童年時代的美好東西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了,比如以前過年時的一些傳統(tǒng)活動,自己炒瓜子花生,蒸饅頭團子,正月十五自己做兔子燈……其實現(xiàn)在的物質生活比過去好多了,但總覺得那時的東西要比現(xiàn)在的地道,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教師先講述一個這樣的故事,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類似的童年經歷和感受。
教師總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互相幫助是快樂的根源。
。ㄋ模┱n后學習:
回去跟父母或其他長輩了解現(xiàn)在已經淡化或消亡的民俗風情,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記錄下詳細過程,制成海報或黑板報。
七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體味文章中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和生動的人物描寫。
抓住語段要點,明白畫竹的美術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1分鐘)
用歌曲《丟手絹》引入"游戲"的話題,進而引出豐子愷的《竹影》。
二、整體感知(5分鐘)
教師出示搶答題:⑴速讀課文,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⑵圍繞"竹影",文章寫了四處情節(jié),請參照"看竹影"這樣的詞語結構,寫出其余三處情節(jié)。
學生進行搶答。沒有搶答到小組進行糾正。
教師歸納:看竹影——描竹影——論竹影——悟竹影。(亦可對應小說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三、品讀描寫(15分鐘)
師生合作朗讀課文。教師分配任務:1、3、5組女生——旁白;1、3、5組男生——華明;2,4,6組女生——"我";2,4,6組男生——弟弟;爸爸——老師。
教師出示問題:課文寫"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生動,并談談你的理解?(提示:描寫既包括景物描寫也包括人物描寫)
小組選擇討論的內容。教師進行干預,形成兩組討論景物描寫,四組討論人物描寫(四組又分華明組、"我"組、弟弟組、爸爸組)
小組進行討論3分鐘。小組進行黑板展示2分鐘。
教師在適當的地方進行點撥、歸納,提示學生注意:景物描寫的藝術化、人物描寫的動作、語言的童趣。
四、略讀文段(10分鐘)
教師導學:老師剛才從同學們的回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這些生動的'描寫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還有四個自然段幾乎沒有涉及。尤其是5、6兩個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話語,介紹了畫竹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
全班齊讀第5、6段。
教師出示問題:⑴第5自然段說的是畫竹之難,畫竹難在何處?請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開頭提出了問題:竹為什么不用綠顏料來畫,而常用墨筆來畫呢?請就文章內容回答這一問題。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然后進行搶答,沒有搶答到小組進行糾正。
五、當堂抽測(9分鐘)
1.教師口述抽測題目。附題目:⑴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⑵圍繞"竹影",文章寫了四處情節(jié),請用帶"竹影"一詞的三字詞寫出四處情節(jié)。⑶五個生字詞。
2.學生完成題目,交換批改。
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要有層次和梯度,還要突出語文教學的特點,展現(xiàn)更多的語文味。例如朗讀的教學,我認為沒有朗讀的語文課是不完整,缺乏語文味的。因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學生要能用普通話進行流利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所以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以后,我就對學生進行了朗讀的訓練,要求學生在領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讀中準確反映出來。在提供給學生的學案中,不僅大環(huán)節(jié)上從易到難,而且每一個大環(huán)節(jié)的細環(huán)節(jié)也是從易到難,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xiàn),如果填空的內容較多,我就將其分成幾個細點,寫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讓學生在有所提示的情況下能較好的完成。
七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自學研討,掌握本課的生字。
2、準確、生動地復述課文。
3、幫助學生樹立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思想。
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思想。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
難點
文言詞句的分析講解。聯(lián)系背景評價包拯這一形象。
教學突破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結合課下注釋自主將文言文變成自己的話通譯下來;引入學生平時看電視書刊以及傳說中了解的包拯的故事,互相講述,教師及時給予合理評價。
教學準備
有關字詞、文言方面的投影片,課文朗讀帶。學生搜集有關包拯的故事。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電視臺曾熱播過電視劇《包青天》,哪位同學能在此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唱唱《包青天》的主題曲,哪位同學又能根據本部電視劇的情節(jié)對包青天做簡明扼要地評價。(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與獎勵)
2、這些故事都是編導們演繹的,與歷史有一定差距,今天我們來看看史學家是怎樣記述這一人物的,板書課題。
3、簡介文學常識:本文選自《宋史·包拯傳》。“傳”是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敘述傳主的生卒、地位、官職、生平事跡等內容。包拯的事跡長期流傳民間,是封建清官的典型。
二、 指導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課文。結合注釋、詞典自主解決字詞,疑難之處可質疑或討論。(巡視、點撥)
2、檢查自學效果
(1)給下列字詞注音:
鬻、徙、硯、率、遺、耶、斂、憚、惡、嫉惡、茍、贓、塋
。2)解釋下列加點字:
a、第歸,殺而鬻之。
b、徙知端州,遷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d、舊制,風訟訴不得徑造庭下。
e、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三、 示范朗讀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課文。結合注釋、詞典自主解決字詞,疑難之處可質疑或討論。(巡視、點撥)
2、檢查自學效果
。1)給下列字詞注音:
鬻、徙、硯、率、遺、耶、斂、憚、惡、嫉惡、茍、贓、塋
。2)解釋下列加點字:
a、第歸,殺而鬻之。
b、徙知端州,遷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d、舊制,風訟訴不得徑造庭下。
e、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四、引導復述
1、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每段重點寫了包拯的一個特點。有的段落記敘具體,有的段落記敘較概括。請同學們選取一個段落來復述,要求準確,生動。
2、根據學生復述情況,做具體評價,既要鼓勵,又要指出改進方法。
五、本課小結
學習文言文有個規(guī)律:從機械性朗讀到理解性朗讀再到表演性朗讀,本節(jié)課我們就是按這幾個步驟進行的,同學們對本課內容還有哪些不清晰的地方,請大膽提出、大膽思考、大膽質詢,大膽必“大得”。
六、板書設計參考
人物傳記
包拯
脫脫(元代史學家)
鬻、徙、硯、率、遺、耶、割牛舌案進貢硯臺
斂、憚、惡、嫉惡、茍、贓、出使契丹嚴峻執(zhí)法
塋克己奉公
七、作業(yè)設計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
。2)聞者皆憚之
(3)與人不茍合
。4)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
2、翻譯下列句子。
。1)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2)京師為之語日:“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
3、把包拯比作什么?為什么?(用自己的話)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二、 1、啟發(fā)發(fā)言:同學們對《包拯》一課提出了哪些疑問,是怎樣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
2、肯定學生解疑的方法,并做恰如其分的`指導。
三、 引導評價
啟發(fā):在第二單元,我們已經接觸了幾篇傳記,(投影:學習傳記要在了解人物事跡的基礎上,結合人物所處的背景,做出恰當的評價)。請你結合課文評價一下包拯這個人物?
四、 誘思導學
五、 1、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我們已接觸過幾篇,哪位同學們能舉例談談。(引導學生注意本文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
2、提問: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嗎?試從文中找出答案來。
五、拓展鞏固
1、 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請舉出他審過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2、 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清官?他們有哪些事跡?請你用正側面相結合的寫法向同學們講述。
六、本課小結
這篇文章通過寫包拯的典型事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形象。寫人離不開寫事,寫事運用正側面相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效果更佳。
七、作業(yè)設計
填空
課文共有——個段落,分別記敘了割牛舌案、________、________、
公開審案、平日為人幾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段記敘較具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記敘較
概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寫,第________段穿插了側面描寫。
七年級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本文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標
⑴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⑵ 通過復述故事梗概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 通過對標題含義的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重難點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目標
、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
、 培養(yǎng)學生對理想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 通過師生互吐心聲,讓“心聲”架起師生之間愛的橋梁。
六、教學及活動流程
1、教學準備階段
⑴ 在設計好教學思路的基礎上,搜集相關素材,應用信息技術,制作本課的多媒體課件;
、 指導學生預習,包括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等。
二、課堂教學活動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契訶夫《萬卡》中萬卡的圖片,并配有《萬卡》中的相應文字,提問學生。
2、導入:契訶夫的《萬卡》曾感動過許多人,一個小男孩兒讀了《萬卡》,勾起了他對往事深深地懷念,也由此引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同學們想深入了解這個故事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黃蓓佳的小說《心聲》(出示課題)。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師生互動,進入情境。
(二)檢查預習,理解故事梗概。
1、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發(fā)窘 抽噎 撇嘴道歉 瑯瑯 過癮簪子 窸窣 恍惚
2、指名2人復述故事梗概,教師根據復述情況,指導學生復述的技巧。
3、師生共同總結。(出示行文脈絡)
公開課前( 讀課文)→回家路上( 讀課文)→次日放學( 讀課文)→公開課上( 讀課文) 1、齊讀生字詞,讀準字音。
2、快速瀏覽課文,復述課文。
3、同桌討論,填空,鞏固對文章脈絡的理解。
加強基礎,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概括能力。
(三)精讀課文,鞏固心理描寫寫法,理解“心聲”的含義。
1、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心理描寫的作用。
2、與學生共同總結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
1、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京京心理的`各種描寫語句,感情朗讀并在小組中加以討論分析,在班上交流。
2、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刻理解李京京的“心聲”。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既提高朗讀水平,又培養(yǎng)閱讀和寫作能力。
心理描寫:
1、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聲;
2、作者直接描述人物的心聲;
3、通過行動描寫揭示內心活動。
(四) 結合師生實際,傾訴“心聲”。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傾訴“心聲”,教師隨機點評。
2、教師傾訴自己的“心聲”: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每位同學都能像李京京那樣在課堂上勇敢地回答問題;也希望每位同學都擁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作為教師,我也將努力做到公正、平等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關注像京京這樣特殊家庭的孩子。
學生各抒己見,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
師生平等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營造積極主動、民主快樂的學習氛圍。
(五)布置作業(yè)
出示作業(yè):以李京京的身份給他鄉(xiāng)下的爺爺寫一封像凡卡寫的那樣富于感情的信。
。┌鍟O計
心聲
黃蓓佳
公開課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學 → 公開課上
(想讀課文) (偷讀課文) (聽讀課文) (終讀課文)
“心聲”: 渴望親情 呼喚平等
七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教學重難點: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二、目標展示
1.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
2.品味語言,感知美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就課文的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簡要評述文章美點。(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將你的理解批注到書上。(8分鐘后看誰完成的好)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文的.美點等
交流研討
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結:
(1)詞語方面如“茂騰騰”好,好在簡潔傳神地表現(xiàn)了年輕生命的熱情奔放。“忘情了,沒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現(xiàn)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鏗鏘短句的運用好,好在營造了激越的氣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等。
(3)寫法修辭方面:綜合運用排比和反復的手法好,好在增強氣勢,充分表現(xiàn)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對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鄉(xiāng)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結構方面: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復疊詠嘆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環(huán)美和音樂的節(jié)奏美。
五、綜合訓練
1.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語句。
2.仿寫:
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他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七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法學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jiān)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于“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二、
1.朗讀課文。
2.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有龍則靈:靈異:斯是陋室: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階綠:長到。草色入帶青:映入。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往來無白。褐笡]有什么學問的人。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何隨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么簡陋的呢?
3.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問: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边@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題!暗萝啊倍纸y(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5.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么?
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huán)境。
6.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么?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芍弥腥艘彩且粯拥母哐。
7.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么?
寫室中事?梢娭魅烁哐琶撍椎那橹拢蛔缘玫纳袂。
8.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边@兩句寫什么?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9.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么?
《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第二課時
《愛蓮說》(周敦頤)
一、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謚號“元”,宋代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建流溪書堂講學,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稅凵徴f》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縣)任職時寫的。此間,他曾親率屬下在郡府署一側挖地種蓮,名曰“愛蓮池”。
2.題解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學生齊讀,讀時注意節(jié)奏、重音,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生翻譯課文,補充課文注釋:
3.提問: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4.提問: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態(tài)度。
兩個“獨”字,都表現(xiàn)出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tài)度。但“我”愛蓮又與陶淵明的愛菊又有所不同。
5.提問:“我”愛蓮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提問:具體地說說作者寫蓮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長環(huán)境方面:寫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灌清漣而不妖的'質樸;
。2)體態(tài)香氣方面:寫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寫她“香。遠益清”的芳香;
。3)風度方面:寫她“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這些描寫,是將蓮人格化了,是把她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征。
7.提問: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蓮”比喻象征哪三種人?
菊花比喻象征隱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貴的人,蓮花比喻象征君子。
8.提問:作者對“愛菊”“愛蓮”“愛牡丹”的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
愛不同的花象征一種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菊花秋天開花,獨抗寒霜比作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隱士,作者對愛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的隱士極少。牡丹雍容艷麗,比作富貴之人,作者對愛牡丹是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tài)。而對愛蓮同氣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二、小結
這篇短文,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短文運用比喻、象征、襯托手法,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將記敘、抒情、議論結合起來,表達思想感情。句式駢散交錯運用,讀起來鏗鏘悅耳,頓挫有致。
【個性修改】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德馨
對偶擬人寫景—————幽雅
對偶襯托寫人——————高雅
虛實正反寫事—————有趣
類比隱含立志—————高遠
引經據典表態(tài)—————高潔
愛蓮說
周敦頤
菊花正襯蓮花菊花——隱士——陶后鮮有聞
牡丹反襯蓮花牡丹——富貴人——宜乎眾矣
蓮花——君子——同予者何人
【作業(yè)布置】
1、作業(yè)本練習。
2、學習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聯(lián)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一篇隨筆。
七年級語文教案7
一、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從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方面,感知王幾何老師的形象特點。
3、深入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二、復習檢測
1、給下列加線的字詞注音:
螢火蟲()冷漠()遺憾()辛辣()
停滯()威懾()錫兵()榮耀()
尷尬()寬宏大量()
須臾()笑面佛()皺紋()屏息()綽號()高漲()cáo( )雜mí( )勒輪fān( )
三、相關知識:
1、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馬及時,筆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詩集《最后一片樹葉》,詩集《泥土與愛情》《樹杈上的月亮》《中國孩子》等。
四、課堂問題:
問題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問題1、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2段):寫上課前,同學們對幾何老師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第二部分(3-28段):寫王老師上的一堂別具特色的幾何課。
第三部分(29段):補充交代王老師和"我"父親的關系。
問題2、王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
明確:是一個風趣幽默,教學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學識廣博的老師形象。
問題二:研習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文中用多個段落來記敘和描寫王老師的啞笑,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王老師的啞笑是他上課時的一個教學策略,目的是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極大地調動同學們的好奇與渴望,為下面的.教學活動作下充足的鋪墊。對該部分的細致描寫,也有助于讀者對王老師有一個深刻地了解,能充分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
問題2、王老師的教學方式很有特色,學生們能夠在快樂中感受到學習的“痛快”。對王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明確:我非常贊同王老師的做法。他胖而身手敏捷,胖而思維活躍,胖而思想睿智。他要告訴學生熱愛知識、持之以恒的道理,不直接說,卻欲擒故縱,把幾何課上成圖畫課,讓同學們在“快樂得淚流滿面的大笑中”明白了道理。非常敬佩王老師。
七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贉蚀_劃分語音停頓,節(jié)奏分明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诶斫庵挥猩朴谟^察,善于聯(lián)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俜磸屠首x,領會課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與現(xiàn)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guī)律。
、劾斫庠鯓咏柚^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正確停頓,疏通文意。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香港是彈丸之地,高樓林立,將道路擠得沒有了,樓與樓之間沒有空間建路、相通,怎么辦?建筑師們就帶著畫好的圖,來到幼兒園,讓孩子們在樓與樓之間劃上路,孩子們拿起筆,不假思索地就在樓與樓的空隙間畫上樓梯,樓梯間搭上天橋,幾分鐘內就把成人們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問題解決了。這說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想像,都會生出許多的趣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童趣》。這是一篇記敘童年怎樣借助觀察、聯(lián)想、想像,獲得生活樂趣的文章。它告訴我們,只有觀察得仔細,想像得豐富,才會有樂趣。
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第二遍,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第四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藐(miǎo),項為之強(jiāng),鶴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為壑(hè),癩(lài)蝦蟆。
掌握規(guī)律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現(xiàn)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只要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就可以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不大好變的'詞語,就是你要特別加深印象記住的。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試講一兩句。重在講清方法。
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啟發(fā)學生,設小臺階,讓學生自己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領會課文大意。參閱注釋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夙棡橹畯(脖子、頸項)
、诠琥Q唳云端(果真)
③以叢草為林(樹林)
、芘d正濃(興趣)
、莘匠錾(正)
、掾屩畡e院(趕、驅逐)
、呙鞑烨锖粒哼B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現(xiàn)視力極佳。
、噔蛔缘茫盒稳莅策m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⑨龐然大物:形容極大極大的動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發(fā)出雷鳴般的叫聲。
學生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傥恼聡@什么來回憶了三件趣事?
②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廴な轮叭ぁ笔窃鯓拥玫降?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a.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xiàn)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c.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像,才會得到。
[教師小結]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觀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學生快速自由朗讀課之后,再快速齊讀
限時背誦課文,按自然段為一單元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觀察的收獲。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細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歡那一個?背誦并用自己的話形象地敘述。
討論回答:作者是怎樣想像的?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盡吞二蟲,以及如何懲罰癩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可以。因為三件趣事的寫作的順序是由室內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擬作群鶴,到把草木、蟲蚊、土墻凸凹處擬作“林、獸、丘、壑”,再由癩蛤蟆與小蟲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體驗與反思:
找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語句。
明確: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討論]
問題l:癩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幾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樣的鞭子?癩蛤蟆竟沒有死,是為什么?
[明確]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癩蛤蟆,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問題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啟示?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討論明確:
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問題3:說說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從聯(lián)想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妙。
集體背誦課文,背誦時想像出三幅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作業(yè)]擬幾條熱愛草坪、熱愛動物的標語。
如:
小草也會疼的,請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長,請勿打擾;勸君莫打報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課后記:疏通字詞障礙,采用齊讀、小組朗讀、個人朗讀等多種形式,然學生反復朗讀,只只能達到背誦的程度。
七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朗讀并背誦課文,疏通文意。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理解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聯(lián)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領會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古文與現(xiàn)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guī)律。
理解怎樣借助觀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正確停頓,疏通文意。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導入
學生回憶自己兒童時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談有豐富想象力的游戲。
師導:剛才同學們所描繪的事情說明你們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想像,都會生出許多的趣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童趣》。這是一篇記敘童年怎樣借助觀察、聯(lián)想、想像,獲得生活樂趣的文章。它告訴我們,只有觀察得仔細,想像得豐富,才會有樂趣。
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第二遍,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第四遍,學生齊讀。
學法指導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現(xiàn)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只要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就可以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不大好變的詞語,就是你要特別加深印象記住的。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試講一兩句。重在講清方法。
疏通文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啟發(fā)學生,設小臺階,讓學生自己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領會課文大意。參閱注釋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項為之強(脖子、頸項)
果如鶴唳云端(果真)
以叢草為林(樹林)
興正濃(興趣)
方出神(正)
驅之別院(趕、驅逐)
明察秋毫:連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現(xiàn)視力極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龐然大物:形容極大極大的動物。
夏蚊成雷:蚊群發(fā)出雷鳴般的叫聲。
學生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文章圍繞什么來回憶了三件趣事?
2、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xiàn)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像,才會得到。
教師小結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觀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學生快速自由朗讀課之后,再快速齊讀
限時背誦課文,分自然段背誦
作業(yè)
熟讀課文并能試背課文。
第二課時
導入
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
內容研討
學生思考: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呢?
齊讀第1自然段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觀察的收獲。
齊讀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細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歡那一個?背誦并用自己的話形象地敘述。
討論回答:作者是怎樣想像的?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盡吞二蟲,以及如何懲罰癩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可以。因為三件趣事的寫作的順序是由室內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擬作群鶴,到把草木、蟲蚊、土墻凸凹處擬作“林、獸、丘、壑”,再由癩蛤蟆與小蟲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找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語句
明確: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體驗反思
學生討論
1、癩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幾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樣的鞭子?癩蛤蟆竟沒有死,是為什么?
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啟示?你有什么感受?
3、說說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從聯(lián)想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妙。
明確: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癩蛤蟆,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集體背誦課文,背誦時想像出三幅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作業(yè)
擬幾條熱愛草坪、熱愛動物的標語。如:
小草也會疼的,請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長,請勿打擾;勸君莫打報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七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2.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續(xù)編或自編進行想像思維訓練。
德育目標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yǎng)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跟錄音仿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節(jié),理解關鍵語詞的表達效果。
2.自讀與點撥相結合。所選四則寓言故事精短,構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過藝術地設計提問,把學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寓言的內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過探究、比較性題目的設計,如將故事情節(jié)作改變、刪節(jié),看表達效果的變化等,拓展想像空間,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yè)講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和寓意;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理解精巧構思和擬人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導入,如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二、資料助讀
投影顯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三、師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恰如寓言詩人拉·封丹對寓言的形象概括,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也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那么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師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研習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形象。
反思
依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xiàn)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依照寓意來布置寓言故事情節(jié)。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lián)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局部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4、體現(xiàn)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安排自編寓言時,有局部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發(fā)明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七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jié)。
、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jié)。
、诙嘟嵌雀爬ㄔ⒁。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廴嘣偌w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jié),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guī)讉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jié)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梢韵扔蓪W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zhèn)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墼⒀怨适乱话惚容^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偻ㄟ^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體驗,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yè)。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這是兩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蘊涵深刻的道理。我們新教材上選的這兩篇古希臘寓言就很有代表性,體現(xiàn)了寓言的幾個特點: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物。這兩則一則是神(其實也是寫人),一則是動物(蚊子和獅子)。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把重點放在第一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過改變故事情節(jié)來使學生們了解寓言的寫作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讓學生自己學習第二則寓言并且自寫寓言。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與《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
2、 學生閱讀課文導言,了解寓言的概念與特點: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特點,寓言都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3、 學生閱讀課后注釋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識:古希臘的寓言故事集。
4、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與語調。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師生同評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問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現(xiàn)出來)
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5、 概括寓言的寓意:這些情節(jié)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改編篇:假如
(1)赫耳墨斯先問自己的雕塑的`價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焙斩褂中χ鴨柕溃骸昂绽牡裣裰刀嗌馘X?”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焙斩孤牶螅蛔髀,悄然離去。(改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結尾)
寓言改動之后寓意就有改變,寓言是通過對現(xiàn)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師生共同總結)
7、 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8、 一生朗讀寓言《蚊子和獅子》
9、 學生自主閱讀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多角度從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獅子》之改編篇: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與文中寓言相比較: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zhàn)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jié),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10、小結:寓言的特點,寓言是通過對現(xiàn)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
總結
、俳處熜〗Y。
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jié),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chuàng)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诓贾米鳂I(yè)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guī)整地抄到本子上。.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貓和老鼠。(注意情節(jié)是否合理、情節(jié)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一個故事最后點明寓意。)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課后 :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xiàn)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按照寓意來安排寓言故事情節(jié)。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lián)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部分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4、體現(xiàn)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布置自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七年級語文教案12
【學習目標】
1.掌握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
2.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
3.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
【學習重難點】
1.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重點)
2.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童年生活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猶如一個歡快跳躍的音符,說不盡道不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讀魯迅先生的《社戲》,看看文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童年生活的畫面。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雜文集《墳》《二心集》等。
2.了解背景
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集外集拾遺》)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啟發(fā)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了解了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xiàn)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
3.知識鏈接
社,舊時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戲,舊時某些地區(qū)的農村中春秋兩季迎神賽會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廟臺或在野外設臺演出。在紹興,社日演戲是由來已久的了,南宋時,陸游的《社日》詩中就已經有“太平處處是戲場,社日兒童喜欲狂”的題詠。至清代,社戲成為戲劇的主要演出形式。
4.朗讀課文,解決重點字音。
歸省(xǐng) 不憚(dàn) 行輩(háng bèi)
棹(zhào) 怠慢(dài) 攛掇(cuān duo)
鳧水(fú) 絮叨(xù dāo) 潺潺(chán chán)
家眷(juàn) 皎潔(jiǎo) 漂渺(piāo miǎo)
糾葛(jiū gé) 漁父(fǔ) 蘊藻(wēn zǎo)
5.解釋詞語。
絮叨:形容說話啰唆,來回地說。
寬慰:寬解安慰,使解除煩惱、苦惱或憂慮。
怠慢:待客態(tài)度冷淡而考慮不周。怠,輕慢;慢,態(tài)度冷淡。
委實:實在。
朦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詞。這里活用為動詞。
依。耗D:。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而和諧。
掃興:正在高興時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興致低落。
6.本文的線索是什么?根據線索劃分課文層次。
明確:本文的線索是到趙莊看戲。因此本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看戲前(第一至四自然段)——看戲中(第五至三十自然段)——看戲后(第三十一至四十自然段)。
7.依據小說三要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明確:本文記述了“我”在鄉(xiāng)村和農家少年看戲的一次經歷。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第一部分中有一個詞既寫出了平橋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寫出了“我”對平橋村的情感,請同學們把這個詞找出來。
明確:樂土。
2.文章寫平橋村是“我”的樂土,“樂”的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
明確:①“我”在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優(yōu)待;②可以免讀《詩經》之類難懂的古書;③可釣蝦、放牛,體驗到鄉(xiāng)間生活的無窮樂趣。
3.在這里除卻這些樂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
明確:去趙莊看戲。
4.讀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表示“我”心情變化的詞語,并用四個字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明確:心情變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測——沮喪——高興——興高采烈;主要內容:戲前波折。
5.細讀第十至三十自然段,這一部分寫看戲中的情景,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將這部分分為三個層次,試各用四個字概括其主要內容。
明確: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
(二)合作探究
1.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么樣的作用?
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xiàn)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于這里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4自然段的開頭“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系。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然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做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2.本文依據事件的主次有詳有略地敘事。主線是看社戲,圍繞這條主線,文章一共寫了七件事。每件事對塑造人物、表達中心的作用各不相同,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起止段 事件 詳略 人物(性格)
1~2 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 略寫 “我”、小朋友
3 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 略寫 “我”、小朋友
4~9 看社戲前的波折 詳寫 “我”、母親、外祖母、少年們
10~13 夜航看社戲途中 詳寫 “我”和小伙伴們(農家子弟聰明能干)
14~21 在趙莊看戲 詳寫 “我”和小伙伴們
22~30 看社戲后歸航偷豆 詳寫 “我”、小伙伴們、母親
31~40 六一公公送豆 詳寫 “我”、雙喜、六一公公(淳樸善良、好客和對勞動成果的珍惜)
(三)品析詞語的感情色彩
著名語言學家黃伯榮、廖序東曾在《現(xiàn)代漢語》這本書中指出,“有些詞語除了它們的基本意義外,還具有褒獎或貶斥的感情”。
1.一般來說,表示對人或事物的贊揚、喜愛、尊敬等感情,要用褒義詞;表示貶斥、憎惡、鄙視等感情,要用貶義詞。比如《社戲》中的這兩句話:
(1)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孩子們盼望著“好戲在后頭”,但老旦唱得遲遲不肯結束,孩子們“破口”而“罵”,這里的貶義詞直接表達了對老旦的厭惡之情。)
(2)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喝采”一詞,漁父對孩子們的褒獎贊揚之情溢于言表,是很明顯的褒義詞。)
2.詞語的感情色彩是人心靈的主觀投射。不過,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詞語原有的感情色彩會發(fā)生變化,有時褒詞貶用,有時貶詞褒用,非常有趣。如:
(1)他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偷”是貶義詞,但在這里卻非常得體巧妙地表現(xiàn)了小伙伴的淳樸可愛,含有褒義。)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這真是大市鎮(zhèn)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得意”常與“揚揚”“忘形”等構成“得意揚揚”和“得意忘形”等貶義詞,但在這里卻看不出一點貶義,相反卻表達了褒義的效果。)
(四)少年形象分析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少年的形象應該是會“飛鳴”“會跳躍”的。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童年伙伴形象,如雙喜、阿發(fā)、桂生等,他們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農民孩子所具有的性格和美德。作者是用哪些方法來塑造這些人物形象的呢?
1.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孩子的世界是充滿情趣的,所以他們的語言也應該是清新活潑的。文中雙喜的語言亦極富鮮明個性。他說服大人讓迅哥兒去看社戲:“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快人快語,機智而又熱情。船回到平橋時,雙喜在船頭上就大聲地說:“都回來了!那里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既寫出了他的能干、老練,又把孩子的那種“自喜”“自得”的心理表現(xiàn)了出來。
2.人物動作——生動靈活。文中的一群孩子,都來自于農村自由廣闊的天地,他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表現(xiàn)出淳樸、能干的特點。如船出平橋一“點”一“磕”,委實是一個個“弄潮的好手”,靈活而又老練;剞D船頭時,“拔篙”“點退”“架櫓”,搖起船來連老漁父都喝彩,進一步表現(xiàn)出水鄉(xiāng)少年是干練的弄潮好手,以及他們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性格。
3.人物心理——細膩真切。人物心理描寫對于塑造典型形象非常重要,作者在塑造少年形象時,寫出了他們在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征。文中刻畫偷羅漢豆的心態(tài)最是細致。先是偷阿發(fā)家的,又怕偷多了挨阿發(fā)娘罵,于是又偷六一公公的,也怕六一公公罵,便又想出對付的辦法,孩子們聰明能干而又狡黠頑皮的形象躍然紙上。這幾段簡潔的語言、心理刻畫很富有生活情趣,切合藝術的真實性。
4.人物環(huán)境——貼切有效。在去看社戲的路上,“豆麥”和“水草”的清香,富有詩意的“月色”,“宛轉,悠揚”的笛聲,以及宛若仙境的戲臺,都很好地烘托出孩子們要去看社戲的愉悅心情;向船尾跑去的“連山”則烘托出他們渴望很快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回家的路上依然寫景烘托,前后呼應,更顯奇妙。比如寫因為厭倦老旦唱而回轉時,卻又“回望”,寫戲臺如仙山樓閣,橫笛婉轉悠揚,真切地反映出孩子們雖然離去,卻又十分留戀的心理狀態(tài)。
四、課外拓展
根據你對《社戲》的解讀,用一句話來評價《社戲》:
《社戲》是一幅( )的風情畫;
《社戲》是一曲( )的人物贊歌;
《社戲》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詩;
《社戲》是一個飽經生活滄桑的人回憶童年生活所講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是看倦了都市塵囂的都市人回歸( )、向往( )生活的動人心曲……
答案:五彩斑斕;深沉誠摯;熱情洋溢;自然;自由美好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的概括能力。解答概括能力的題目,主要是通讀文章內容知曉文章大意,再從不同的角度,運用貼切的詞語進行概括。解答此題,先要分析出文章主要內容。文章圍繞社戲,從盼看社戲、去看社戲和懷念社戲三個部分,回憶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并能夠將那些栩栩如生的情景印記在腦海中,并從中截取一個個畫面,這樣能準確地概括出畫面了。解答此題時,可以從文章段落文字中找出畫面、人物等,再選擇準確的詞語進行概括。
七年級語文教案13
【學習目標】
1、學會細致的觀察并生動地描寫。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創(chuàng)景導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捎浀妹虾迫坏摹洞簳浴(放音樂,看投景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yōu)美的散文《春》
(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二、師生共賞
1、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
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后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致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
2、師生同賞:
、 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寫出喜歡的理由。
(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喜歡的詞語:
、 嫩嫩的、綠綠的
、 偷俞地、鉆
理由:
① 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
、 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 無意識的、無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xiàn)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 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 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師交流并總結。
3、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后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_______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后描畫)
三、精彩展臺
同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作業(yè)布置
1、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
2、在網上查閱并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
第二教時
五、寫作訓練
以家鄉(xiāng)的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六、詞匯參考
朗潤 醞釀 賣弄 宛轉 嘹亮
黃暈 烘托
(見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盡量用上這些詞語。)
【板書設計】
春
一、盼春
盼、來、近(總領 全文,開啟下文)
二、描春
1、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2、細致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 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鉆、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tài)──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著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fā)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xiāng)、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于春
三、頌春
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七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教案08-24
七年級語文《童趣》教案08-23
七年級語文《童趣》的教案08-20
七年級語文松鼠教案07-22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02-11
七年級教案語文01-07
七年級語文《春》教案01-16
七年級的語文教案01-17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案01-17
七年級語文《口技》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