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秀(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斗笠 啃 翹 悠閑 雨簾
2.掌握下列詞語解釋,特別注意對語境義的掌握:
柔和 看管 梳理 翹 偶爾 雨簾 生氣
3.描寫:是對人、事、景、物進行生動形象地描繪和刻畫?煞譃閮深悾喝宋锩鑼懞铜h(huán)境描寫。
4.擬人及其作用: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擬人使無生命的物人格化,使描寫更生動、形象。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淡化情節(jié)、注重畫面的寫法,理解作者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方法。
2.學習散文中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特別要注意停頓。
3.通過關(guān)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三、情感目標
體會本文描繪的風雨童趣圖的畫面所表現(xiàn)出的生活的歡樂與純真的童心。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金黃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景散文,描述結(jié)姐姐給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黃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談笑的情形,表現(xiàn)出生活的快樂和姐姐弟的親情。
《金黃的大斗笠》描繪了一幅風雨童趣圖。文章共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一是風小雨稀,二是風疾雨急,三是風雨交加。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之后,又寫姐弟歡樂的形象。
二、思路結(jié)構(gòu):
《金黃的大斗笠》全文共25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描繪天氣由晴變陰,小男孩兒在田埂上放羊的情形。
第二部分(2~11):寫風雨由小變大,小男孩非常著急,在風雨交加的時候,姐姐帶著大斗笠及時趕來。
第三部分(12~25):寫姐弟倆在大斗笠下避雨談笑的情景。
三、.寫作特點
1.本文跟一般文章寫人記事的方法不同,沒有具體詳細地記敘事情的因果、經(jīng)過,也沒有細致地去描寫人物,而是在展示一幅風雨圖畫中,點出了人和事?梢姌(gòu)思之巧妙。
2.本文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善于在簡潔的敘述中選取小故事來表現(xiàn)主題,擇取了風雨中的幾個鏡頭,烘托出了溫馨、歡快的氣氛。
3.本文的景物描寫有兩個特點:一是抓住景物不斷變化的特點寫,一是景中含情。文章融寫景、抒情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且較多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朗誦《金黃的大斗笠》應該注意的問題
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我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謂正確,就是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謂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頓合理;所謂有感情,就是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揚頓挫,講究音量、速度、語氣、語調(diào)的合理配合等,從而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本文時要特別注意文字的停頓,根據(jù)詞語意義的組合,不讀破詞語。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溫馨、歡快的。
第一部分要讀得平穩(wěn)、親切、柔和。因為這是風雨來臨之前的小男孩牧羊圖。藍天是那么干凈,烏云是偷偷溜來,梯田是那么美麗,小山羊是那么悠閑地啃青草,文章描繪出清新、和諧的氣氛。
第二部分三幅風雨圖,要讀得一幅比一幅速度加快,音量加大,語氣加強,渲染出急促、緊張的氛圍。
第三部分要讀得溫馨、愉悅。突出姐姐聰慧,識風雨;弟弟天真,可愛。要讀出姐弟之間的情意。
五、可以這樣組織朗誦活動
1.輕聲讀《金黃的大斗笠》,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地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2.列發(fā)言提綱,先在小組發(fā)言,然后每組推舉一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3.發(fā)言題目:我認為應當這樣朗讀《金黃的大斗笠》
4.發(fā)言要求:運用已學會的朗讀方法,具體說明朗讀《金黃的大斗笠》時語氣、語調(diào)怎樣把握,語速、重音怎樣處理。
說明:列提綱和發(fā)言的過程,正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過程。
5.聽朗讀,描述畫面。
請甲、乙兩位同學到臺前,甲同學依次朗讀課文中三幅畫面,每朗讀完一幅畫面,乙同學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內(nèi)容。然后,全班評議朗讀和描述的優(yōu)缺點。
說明:描述畫面要繪聲繪色。
6.從風雨圖中看故事。
朗讀第三幅畫面(從風來啦!雨來啦!到它是那么有生氣),然后,按順序敘述姐姐給弟弟送斗笠的經(jīng)過。
7.由同學們推舉一位朗讀好的同學,談談練習一段話朗讀時該怎樣停頓,然后請他(她)朗讀一遍課文。
六、文章結(jié)尾討論活動設計
在課文最后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雨過天晴后的姐弟倆會做些什么呢?
要求學生緊緊圍繞課文體現(xiàn)的手足情深,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可以設想,在同學們積極參與,互相啟發(fā),思維活躍,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在相互討論的啟迪下迸發(fā)出來。這樣不但會深刻理解文章主題,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性。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通過朗誦和摘評,充分感受課文的詩情畫意,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難點:朗誦過程中對課文感情基調(diào)的把握。
教學過程
1. 試著朗誦課文,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時注意句中與句間的停頓。
2. 文中哪些段描繪的是風雨圖?這幅風雨圖包括幾個風雨鏡頭?分別請同學朗誦這幾個風雨鏡頭,并簡單概括一下每個鏡頭的風雨特征。
3. 在這幅風漸大、雨漸急的風雨圖中,什么人出現(xiàn)了?課文是怎么說的?
4. 隨著姐姐的出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發(fā)展。請一個同學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故事。
5. 讀完這個故事,你對姐姐和弟弟有什么看法?(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6. 再次朗讀課文,可由教師示范朗讀,也可聽朗誦錄音,請同學注意體會朗讀每一部分時的語氣。
7. 同學們在本上摘評,抄寫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并簡單寫寫喜歡的理由。
8. 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推選點評高手,并在全班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9.老師為學生提供三幅畫面(有條件的制作成幻燈片),配合畫面內(nèi)容,學生反復練習朗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手段:以朗讀訓練為基本形式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同時,重視識字、寫字、積累詞語的訓練。
探究活動
讓學生在筆記本上練習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點評。學生自主選擇句段,點評圍繞遣詞造句、畫面的意趣、修辭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開,言之成理即可。在學生細致地讀書,有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分小組發(fā)言,評選出點評高手在全班交流。為了能夠控制交流的進度,使交流有條不紊的展開,可按照課文所描繪的三幅畫面進行交流。一方面學生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自主閱讀,另一方面讓學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規(guī)律,可以加深對文字的感受能力。應當注意:在這個過程中,重在讓學生發(fā)言,讓他們表述自己的觀點。教師發(fā)揮導的作用,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上加以點撥。切忌教師喧賓奪主,使交流活動流于形式。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知人論詩法、意象助讀法、畫面描述法、比較賞讀法來把握詞境。
2、體會作者的愁苦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意象助讀法、比較賞讀法 2、體會詞作中將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的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印發(fā)資料和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背詩導課。
下面我們來一次背詞比賽,請放開聲音讀這首詞。(檢查背誦情況:齊背1次,抽背1人。)
背完詞,有一個人從詞里走出來,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愁)
2、讀出情感。 [知人論世法]
、賻煟簭脑~中我們讀出一個充滿愁緒的李煜,誰能講講歷史中的李煜?
明確: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國主,世稱李后主。他25歲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曲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安生活。975年南唐為宋滅之后,39歲的他被俘到汴京,過了兩年多的囚徒生活。(幻示)
、诶首x指導,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語氣來讀詞。
師:聯(lián)系作者生平,走近詞人理解詞意,這叫知人論世法(板書)。我們該用怎樣的語速、語氣、語調(diào)來讀這首詞呢?
明確:這是深重的亡國之痛,而非輕煙似的閑愁。該用哀痛低沉的語氣來讀。慢些,再慢些。
、叟錁(《二泉映月》讀。(薦讀1人,齊讀1次。)
3、個性化品讀,借助經(jīng)典意象來理解詞意。 【意象助讀法]
過渡語: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jīng)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幻示),那么李煜他選擇哪些景(板書)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請選擇最有能觸動你的一個景,說出它與詞人的“愁”如何對上號?(板書→)
明確:西樓、殘月、梧桐、深院(板書)。
品讀方向:
(1)西樓——表達一種離別之愁。(幻示)
、僖韵3個詩句均寫到“西樓”,你認為西樓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總是和人什么樣的情聯(lián)在一起?
第一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
第二句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
第三句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唐』許渾《謝停送別》)
明確:第一句是“遙望愛人的傷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憂傷的傷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樓呢,他為什么要上“西樓”?(“遙望故國的傷心地”)。
師補充:以上詩句均含有“西樓”,它已是古人登高抒發(fā)悲懷的“樓”,一處傷心地,一處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xiāng)、愛人、友人的傷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樓”。就像我們在《望江南》中的“腸斷白蘋洲”, 白蘋洲專指情人離別之地。西樓又會使人聯(lián)想到颯颯西風、夕陽西下,這些景象都是人產(chǎn)生悲情愁緒。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會怎樣獨上西樓?想象李煜登樓時的步履和神情。
(2)殘月——表達人事的缺憾 。略
、倜髟乱彩侨侨顺钏贾,請舉例說明。(生分說,點到即可)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4、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谶@里是殘月。換成“月如盤”,行嗎?
明確:殘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國家,也沒有家人團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虛、痛苦。就像那月亮,一個人孤零零地掛在天上。而滿月是代表團圓的,不符合這里的意境。
(3)梧桐——隱含家國之悲。詳
、傥嗤币辉~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xiàn)愁情的物象。齊讀(幻示例句)。
第一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第二句“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
第三句“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
第四句“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
、趽Q成“楊柳”,怎么樣?(傷春悲秋,楊柳常與春天有關(guān),有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不知細葉誰裁出”。用在此處,顯然與詩境不吻合。梧桐與悲秋常連在一起,一葉知秋。)
、劾铎辖裢碓谇迩镏,登上西樓,見到的梧桐樹該是什么模樣?(指生描述)
(4)深院——體現(xiàn)寂寞、孤單之身世。
這該是怎樣的庭院?它會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圍墻有多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四種景物所構(gòu)成的意境,愛畫畫的'可以簡筆勾勒。
、僭诩埳蠈懞彤,薦生在黑板上畫。(限字50-100字) [畫面描述法]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樓上,天空中那鉤殘月冷冷地散著清輝,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院中梧桐的葉子早就掉盡了,和我一樣被鎖在這小樓深院里。我想說說話,沒有人,想回到從前,又不可能?喟--)
師:你的描述再現(xiàn)了詩中情景,表達了層層推進的愁苦。漂亮!是呀,遠山似黛,殘月如鉤,秋蟲呢喃。深深庭院里,落葉滿地,高大的梧桐樹上,搖曳著最后一片顫栗的黃葉,西樓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國君王步履蹣跚,神情凝重,東望故園,心中充滿著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②齊讀上片。
4、用比較賞讀法來進入詞人的心境 [比較賞讀法]
(1)師:齊讀下片,比較與上片寫愁的最大不同?
明確:上片是借助意象來寫愁,下片是直接寫愁。
(2)比較下片直接寫愁有兩句,你覺得哪一句寫得更好?并說出理由。
(3)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①離愁本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理解“剪”和“理“呢?
明確:以絲喻愁,新穎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 用“剪”和“理”兩字來讓大家體會“離愁”的特點,那就是多且亂,繁且雜。
、谶@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比較與李煜寫愁的異和同?矗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愁多而可視。(幻示)
師:他們的愁是個人壯志難酬之愁,是感嘆身世悲涼的哀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輕煙,綿綿不絕的閑愁。比起他們來,李煜的愁要濃得多,深得多,重得多……
、勰敲,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三千里山河”,“雕欄玉砌”的懷念;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國破家亡的悔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昔日春光熔融,鶯歌燕舞的追憶;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與彷徨……(幻示齊讀)
(4)賞析“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一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別是一番滋味”?換成“亡國之痛在心頭”好不好?
明確:不好。他沒人可以說。他也不能說,他不敢說。他無話可說。
、谌绻梢宰屗f,他會說什么?
明確: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
師:欲哭無淚,欲言又止,大悲無言,當你某一種情緒到達極點時,你會發(fā)覺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無語也許最好的表達。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這種難以說破、又無法說破的情感正說明了作者愁情之深。
無怪乎明代人沈際飛說道:“七情所至,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破之淺,不破之深,‘別是’一句妙絕!
語文教案 篇3
沁園春·雪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二、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xiàn)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養(yǎng)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fā)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詩興大發(fā)。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fā)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教學新課
。ㄒ唬┟鞔_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1.正音:分嬈遜數(shù)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ǘ┱w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ㄈ┲攸c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jié)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jié)構(gòu):
、偾叭鋸哪膫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胺狻睂懙孛妫话察o;“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jié)合,相映成趣。
、凇巴弊纸y(tǒng)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tǒng)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巴弊忠韵率切蹅サ木坝^!伴L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xù)寫地域的遼闊!吧轿桡y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tài),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蹎栴}:“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賳栴}: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jié)上闋寫景,“嬌”字表現(xiàn)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nèi)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shù)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qū)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zhàn)功,也指出了他們?nèi)鄙傥闹、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奥浴、“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邸跋А弊职髡呤裁锤星?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qū)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jié)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shù)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xiàn)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情!帮L流”不單指建功立業(yè)、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后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shù)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茏髡咴谙麻牉槭裁匆h論評說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ㄋ模┦崂、總結(jié)、擴展
1、總結(jié)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jié)(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2、比較閱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diào)上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后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xiàn),內(nèi)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diào)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ㄋ模┎贾米鳂I(yè):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jù)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shù)不限。
。ǜ兄x周陽中學張先福先生提供教案)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感情及審美能力、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有關(guān)夏季風景的畫面。
讓學生說一說對夏季的感受,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夏的特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文中形象的描繪,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感情及審美、鑒賞能力。
三、作者簡介。(多媒體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有散文三篇(《晉詞》《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感》)入選中學教材。
指名朗讀。
四、檢查預習。
1、讀準字詞的音。
2、解釋詞語。
五、初讀感知。
1、聽讀課文,思考問題。
、僮髡叩难壑,夏天有何特點?
、谧髡呤菑哪膸讉方面描寫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現(xiàn)的?
2、討論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討賞析。
重點研討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從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緊張旋律來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2、師生討論交流,在讀書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七、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在讀書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熱烈、奔放以及農(nóng)民們的辛勞,夏季確實是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jié),是個值得贊美的季節(jié)。
八、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愛的夏天的景象。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zh ch sh r”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 ch sh r”和帶調(diào)韻母拼成的音節(jié)。
3、學會“zhi chi shi 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教學重難點
區(qū)別聲母“zh ch sh r”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hi ri”,理解它們各自的不同用處,為今后能正確拼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z c s這三個字母叫什么?zi ci si呢?發(fā)音時要注意什么?(發(fā)音時,舌頭是伸直的,舌尖抵住上齒背后。)
2、拼讀音節(jié):板畫蘋果樹,在蘋果上分別填上zá cì sǎ sī sū zé cù zǔ cā等音節(jié),做摘果子游戲。
(二)明確教學目標。
今天繼續(xù)學習四個聲母和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發(fā)音時要把舌頭輕輕翹起來,看誰最先學會。(教師手心向上,指尖稍稍翹起。)
(三)教學zh ch sh r四個聲母,及其相對應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1、教學zh和zhi。
(1)看插圖說話引出zh:誰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聽話說話:媽媽坐在椅子上織毛衣。)
織毛衣的“織”讀得輕又短就是聲母zh。板書zh
(2)教師范讀,講解要領:舌尖平伸,抵在上齒背后,我們叫它“平舌音”。今天學的聲母發(fā)音方法與它們不同,要把舌尖翹起來,我們叫它“翹舌音”。
(3)z—zh對比讀,zh比平舌音的z多了什么?“h”在這兒不念h,也不能和前面的z分開,z和h在一起表示讀時要把舌頭輕輕翹起來。
(4)聲母zh讀得輕短些,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要讀得響亮些、長些。zh—zhi對比讀。
2、從扶到放,學習聲母ch sh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chi shi。
(1)出示插圖:圖上畫著誰?他在干什么?(丁丁坐在椅子上吃紅蘋果。)
(2)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h這把椅子在翹舌音中表示發(fā)音時要把舌尖輕輕翹起來,頂住硬腭前部,請大家準備好,把舌尖輕輕翹起來,讀ch。(示范發(fā)音,發(fā)ch時是要送氣的。)
(3)怎么記住ch的字形呢?(c加椅子ch ch ch )
(4)誰會念s后面有翹舌音標志h的`聲母(指sh)?
(5)出示插圖:小獅子站在什么地方?“獅”的聲母就是sh。開火車讀準sh音。
(6)出示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指名讀。出示:zhi chi shi,想一想后面兩個應該怎么讀?(讀得又響又長。)
(7)對比讀:zh—zhi ch—chi sh—shi
3、教學r和ri。
(1)出示插圖:圖上畫著什么?小苗為什么會發(fā)芽?(小苗在太陽的照耀下,發(fā)出了嫩葉。)太陽照耀大地,太陽用一個字說是→日,日讀成第一聲,再輕短一些,就是聲母r,板書r。
(2)教師示范讀、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3)怎樣記住r,教順口溜:一輪紅日r r r,小苗發(fā)芽r r r。
(4)r—ri對比讀。
(四)指導書寫,并書空。
聲母zh ch sh是兩個字母組成的,書寫時要靠攏。
(五)練習zhi chi shi ri的四聲,并帶著詞語讀。
(六)鞏固練習。
(七)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又學會了四個聲母和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