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好學生往往是教育的盲區(qū)

            好學生往往是教育的盲區(qū)

            時間:2022-08-17 16:19:59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好學生往往是教育的盲區(qū)

            有些青年班主任老師對工作非常認真投入,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學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更是傾注了比普通學生多得多的精力,但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于是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是難當,好學生吧,不用操心,差學生吧,操多少心都沒用,整天都是白忙!”我也曾有過這種想法,但仔細想想,才發(fā)覺這里面至少有兩個問題。

            好學生往往是教育的盲區(qū)

            其一,對于后進學生的教育和轉變不能操之過急。因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已經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養(yǎng)成了一定的習慣。要想改變當然需要一個過程,指望一兩次談話、輔導幾次作業(yè)就能來個大轉變是不現實的,況且這些學生的轉變過程中必然會有反復,不可能一帆風順,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切忌一個“急”字。其二,好學生就真的不用操心嗎?我看未必。學習好成績好,聽老師話的學生自然惹老師喜愛,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些學生身上肯定也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或問題,如果只是因為老師喜歡,就發(fā)現不了其身上的缺點或者發(fā)現了也不及時進行批評教育,不但影響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值得我們深思。

            現在有一種“第十名現象”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現象是指跟蹤調查了上千名小學生,結果發(fā)現考試成績前幾名,老師非常喜歡的學生在高中、大學或參加工作后,并沒有保持這種優(yōu)勢,或做出什么突出的貢獻和成就。相反,班里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學生卻有著意想不到的巨大潛力,他們往往后來居上,在高中、大學的學習中脫穎而出,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建樹頗豐。這種現象涉及到我們教育體制的根本,就是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我們怎樣評價學生,成績好、聽話的學生將來就一定能成為棟梁之材嗎,知識以外,我們還應教給學生什么?作為教育工作者,這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一些教師對分數高聽話乖巧的學生總是偏愛有加,有時甚至寵著、慣著、護著,怎么看怎么喜歡,就算發(fā)現他們身上有缺點,也都會給與遷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痛不癢地說幾句,生怕讓他們受了委屈。評選各類好學生的時候也總想通過各種途徑促使其當選,就算條件不夠也會求這位老師提兩分,那位老師提兩分,就連體育成績也能由及格提成優(yōu)。就因為這是好孩子,評不上多可惜呀。 這些老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討論,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這些“好孩子”身上寵出“驕、嬌”二氣,使他們認為自己真是完美無缺。從而不能主動發(fā)現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更不能主動加以調整和改進。再說,老師過分偏愛這些學生必然會對其他學生,特別是學習較差的學生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因此,我想對青年班主任老師說:別讓“好學生”成為教育的盲區(qū),根據我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在這些“好學生”身上可能具有以下缺陷,值得引起教師重視。

            1.挫折感差,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缺乏堅韌的意志品質。

            這些好學生往往在小學就深得老師喜愛,天天聽的都是表揚,各類“好學生”都當過,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表揚、榮譽就應當屬于他們。所以我們往往發(fā)現這些學生“說不得”,老師要是一批評,反應就比較劇烈,哭天抹淚的,如果評選中落選了,更是不能接受。在學習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難也往往容易抱怨、放棄,而缺乏與困難做斗爭的頑強意志。據家長反映,這些孩子在家里也表現出經不起打擊,聽不進批評,只能接受順境,不能適應逆境。究其所因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太順了,聽慣了來自各方面的夸贊,沒有經過多少挫折的考驗,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現代社會的競爭如此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并且對挫折甚至失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只有這樣失敗了才能重新爬起來奮斗,這些一帆風順的“好孩子”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歷過狂風暴雨的考驗,將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還能綻放嗎?

            2.一部分“好學生”比較自私,不關心集體,不愿幫助同學,甚至看不起學習差的同學。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就是自顧自,對學習絕對是百分之百認真、投入。對集體的事則毫不關心,屬于“覺悟低”這一類的。其中有些學生對自己份內的事,如值日、掃除還能勉強應付,另一些學生連對集體最基本的義務都不愿履行,對集體的活動和班內的日常事務更是袖手旁觀,仿佛他來學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學習,考好成績。但就因為成績高,仍能得到老師的喜愛,而包容他對集體的冷漠。至于利用學習上的優(yōu)勢幫助其他同學更是難上加難,什么沒時間了,什么家里有事了,各種理由層出不窮,他們對于那些學習差的同學非常冷淡,甚至是看不起的。我曾親耳聽見一位小班長,成績數一數二的“好學生”在被要求給同學講題時,嘴里嘟噥道:“笨豬,給你講題你聽得懂嗎?”仿佛在他的意識里真的認為自己是老師眼里的紅人,是高人一等的特殊學生了。這真是非常可怕的思想。如果連同班同學都看不起的話,很難想象以后他會和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3.有些學習好的學生當著老師一面,背著老師一面,對班集體產生消極影響。

            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兩面派”這些學生成績好,是因為智力水平確實較高,腦子靈,一聽就會,并且深知老師的脾氣,只要成績高,給班集體爭氣,其他都是小事,當著班主任老師的面規(guī)規(guī)矩矩,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但背著班主任老師,上其他課時則也時不時表現一番,說個話、逗個笑、傳個條,看本課外書什么的,有的甚至是一個區(qū)域的中心人物,能量挺大,反正他靠腦子好使,先聽懂了再折騰,會給周圍同學帶來什么影響、什么干擾那可就管不著了。一旦出了事,告到班主任老師那,班主任老師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什么,不可能呀,這可是好學生呀,搞錯了吧!”等事情查清了,板子卻往往打在周圍同學,尤其是學習較差同學的身上,而對“好學生”有時只是輕描淡寫,來個“下不為例”了事。教師的這種心態(tài)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卻使學生的心理難以接受,感到不公平,這既不利用對“兩面派”的批評教育,也不利于引導學生明辨是非,還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不信任感,對班級管理帶來消極影響。

            4.有些“好學生”學習方法較死,工作能力較差,遇事沒主見。

            對于這些成績好的學生,老師總覺得他們在學習上有自己的一套東西,也知道努力,不用老師再操心了,因此在學習上老師的注意力往往是在那些較差同學身上。

            其實,這些“好學生”的學習也需要老師的指導,有些學生特別是女學生在學習中死記硬背,這樣的成績是暫時的,如果老師不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培養(yǎng)思維能力,真正理解知識,很有可能隨著年級升高,知識加深而失去優(yōu)勢,還有一些學生有較大的學習潛力,但由于學習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或某些能力沒有掌握好,訓練好,使學習潛力發(fā)揮不出來,老師也應該及時給予點撥,讓這些“好學生”真正做學習的有心人,不但肯學,還要會學、巧學、出尖子、出整體優(yōu)勢,這必定會對整個班級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 這些“好學生”平時拿老師的話當“圣旨”,但缺乏自己的主見,各種能力較差,特別是工作能力。如果老師交給他們一項工作獨立完成,往往信心不足,非得老師布置什么,他們才做什么。我記得有一次開運動會,我讓兩位特聽話的生活委員去給運動員買些礦泉水,不一會她倆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著急地問:“邱老師,那有五種礦泉水,到底買哪一種呀!”這件事說起來是個笑話,但卻反映出這些“好學生”能力上的不足。如果遇事沒有主見,沒有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是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材的需求的,更何況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材。如果只會執(zhí)行,不會決策,更不會創(chuàng)新,分數再高,恐怕也難以成就一番事業(yè)。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學習成績的高低不能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作為教師不能只因為分數高就忽視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缺點,使他們成為教育的盲區(qū),愿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老師都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愛的雨露灑向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使他們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