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悟”當與“訓練”并舉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布,陳舊的語文教學思想和觀念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一些嶄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在課改中的語文教師中已是耳熟能詳。但是我們的語文課堂,做得卻并不理想。不少的語文教師,對于新課程的認識似是而非、非此及彼,缺乏整合的思想,有的甚至完全拋棄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正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一、“訓練”,不見啦! 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們發(fā)現(xiàn)原大綱的核心概念——“訓練”,不見了蹤影。回顧建國后語文教學的改革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訓練”這詞所呈現(xiàn)的戲劇性變化:一度因重視對思想內(nèi)容的灌輸,“訓練”遭到漠視;又曾因?qū)χv析式教學的批判,“訓練”被重新納入到語文教學的視野而顯示出其重要性;目前鑒于語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機械訓練的弊端,“訓練”又在逐漸地淡出。那么,我們是否就可以這樣理解:語文教學已無須“訓練”了呢? 非也!眾所周知,“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坝柧殹薄獜娬{(diào)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案形颉薄獜娬{(diào)的是語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學內(nèi)容中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元反應和獨特體驗。從兩者的關系來看,“訓練”側(cè)重于部分、理解,是共性的、可測的、程序化的、技術(shù)性的,“感悟”側(cè)重于整體、感知,是個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化的。但兩者并不是水油分離、完全割裂的!坝柧殹迸c“感悟”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 二、沒有“訓練”,就沒有“感悟”。 我國這次的基礎教育改革,在課程目標的取向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打破了沿襲40年的“雙基”的二維格局,而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3個維度來表述課程目標和內(nèi)容。知識與技能不再處于獨霸天下的地位,尤其是曾經(jīng)特別強調(diào)的基本技能,也不再居于顯赫的位置。從三維目標來看,我們是否可以這樣來表述:在“過程和方法”中訓練“知識和能力”,感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由此可見,“訓練”和“感悟”是語文教學的雙翼,離開了“訓練”,“感悟”也就無從談起了。 然而,反思當前的閱讀教學,變以往的重“訓練”棄“感悟”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訓練”。 有一次,聽青年教師研究課,內(nèi)容是第三冊課文《小鷹學飛》。一堂課40分鐘,整整30分鐘是讓學生站著活動——扮演“小鷹學飛”,一共“飛”了三次。每次都是先“飛”半分鐘,再反復朗讀“小鷹”的話和“媽媽”的話。如此飛飛、停停、讀讀,學生根本無法進入情境體驗“小鷹學飛”的艱難和進取,只是裝模作樣、無滋無味地讀著、演著,甚至是懶懶散散。(站著上課實在是苦不堪言,哪里還能集中注意力?)過后,與執(zhí)教者交流意見,她覺得挺委屈:她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了教學情境,希望學生在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聲有色地讀好、讀“活”,從而達到“與文本對話”的目標。但教師的“良苦用心”卻“付之東流”,非但沒能達到預期目標,相反,這貌似“熱鬧、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卻擠占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還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最后,她問:“語文課到底該怎么上?”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而且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無從說起。但就目前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感悟”當與“訓練”并舉。仔細研究這篇課文,學生所表演的內(nèi)容是全文的重點,若此處教師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讀書訓練,如“說一說”“比一比”“演一演”等,讓他們在切切實實的接觸語言、朗讀語言中,感悟語言文字的意義及其所蘊涵的情趣,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感受閱讀的興趣,真正地去“與文本對話”,與“小鷹”交流。相信所收到的效果,恐怕是這么干巴巴的“演”幾遍也很難比得上的。 在課堂上讓學生對某些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演,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表演只是研讀的一種形式和手段,而并非語文學習的目的和歸宿。如果忽略讀書,忽略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感悟,一味地追求教法的新異、形式的花俏和熱鬧,只能是舍本逐末。“小和尚念經(jīng)”式的朗讀,“貌合神離”的演讀,因為沒有以理解為前提,沒有思維的積極參與,與死記硬背并無區(qū)別,即使讀得再多,也無益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只有讓學生多次接觸語文材料,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出形,讀出意,讀出情,才能在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中,讓語言和精神同構(gòu)共生。 三、“訓練”,回來吧! 其實,《語文課程標準》在表述中雖然盡可能地回避了“訓練”的字眼,以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但是細細研究,其中還是能找到“訓練”的。在“教學建議”第四條中寫道“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由此可見,語文課程杜絕的是與文本隔絕的純知識技能的訓練,需要的是與“感悟”融為一體的巧妙的“訓練”。 有幸聽了無錫市語文閱讀教學觀摩課《青蛙觀!罚ǖ谌齼裕┮徽n,曹老師把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促使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習慣這三者緊密結(jié)合,令人耳目一新。如課文第十自然段,內(nèi)容為“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彼慕虒W就非常巧妙:①活動“蛙跳”!靶∨笥,來和它們一起跳!”大家聽著輕松的音樂,不停地跳起來。(近五分鐘,學生們由最初的興高采烈,變?yōu)楹髞淼臍獯跤。)老師在旁不斷地鼓勵著“孩子們,繼續(xù)跳,不要停。看,離山頂已越來越近了……”。②談感受,讀好“累”字。(由于是親身經(jīng)歷、體驗,學生的情感與青蛙的情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深切感悟到了青蛙的辛苦艱難,“累”字讀得情真意切,完全是發(fā)自內(nèi)心。)③引導!疤量嗔,咱們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學生大聲反對)教師追問“為什么呀?”在矛盾沖突中,順勢引導學生領悟品味課文的思想感情:堅持才能勝利。④動情練讀。抓重點詞“一級一級”朗讀,體會青蛙的辛苦;用快、慢兩種語速比較讀“歇一會兒”“喝點山泉水”,讓學生置身于濃郁的課文情境,感受青蛙為了看海而堅持不懈的精神。⑤想象。青蛙還會遇到哪些情況,又會怎么做?⑥設境練讀。多媒體課件顯示青蛙和松鼠跳上山頂,學生們?nèi)刖尺M行倒計時數(shù)數(shù)。(學生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到哪兒啦?心里怎么樣?多么令人高興啊!來,讓我們一起開心地宣布——(齊讀)“……跳完了……到達了山頂! 在這個教學版塊中,教師通過活動、說話、引導、朗讀、想象等訓練,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就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jié)合,融為一體。 總之,語文課上,我們要準確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讓“訓練”與“感悟”并重,練出語文學習的靈性和情趣,練出學習語文的滋味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