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學”,語文課堂靈動而美麗
“讓學”,語文課堂靈動而美麗作者/ 陳子鋒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人,詩意地安居》一書中寫道:“教師所要求的是:讓學!薄白寣W”,就是把課堂的時間、場所、機會等盡可能讓給學生的學習,體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中就是教師應盡可能讓學生自己主動、深入地學習語文。
一、“讓學”的前提是“讓時間”
1.讓學生有時間讀。當前的語文教學閱讀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浮光掠影,教學目標安排過滿,擠占學生接觸文本的時空,短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甚至不能讀完全文;二是空洞無物,學生的閱讀如嚼木嘗石,膚淺機械。問題根源在于閱讀目標的缺失,導致閱讀本體的不在場。
所以,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閱讀文本,讀前一定要作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帶上心靈——啟發(fā)學生帶著心去誦讀,感悟,體驗,品味,披文入境,抵達語言深處,感受文本的神韻,與文本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2.讓學生有時間思。做老師的,最欣喜的莫過于在課堂中,一個問題下去,下面馬上小手林立。但須知,學習是需要思考的,如果把思考時間延長一點,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去分析,感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踐進行思考,再組織語言最優(yōu)化表達,才能更加全面、完整地回答問題。
3.讓學生有時間議。如何推動學生去思考、去實踐,使之逐步轉化為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展開議論,就是推動學生去思考、去實踐的一種好方法。
一是議釋疑。當學生對知識疑惑不解,腦袋中存有諸多小問號,又不能及時得到解決時,議論可以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自始至終參與教學全過程,主動地去探究。
二是議理道。在討論中,學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思路不清晰的問題,或結論有差錯,或論據(jù)不足,或邏輯不嚴密,或語言表達不清,這時通過互相爭論,研討,啟發(fā),自我表達和充分發(fā)揮,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學生掌握解決問題之道的過程。
三是議創(chuàng)思。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探索,交流學習和體會,就可以糾正一些糊涂知識或錯誤觀點,鞏固和加深所學的知識,使理解更加深刻,甚至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yǎng)思維的開闊性。
4.讓學生有時間寫。魯迅說:“學好語文沒有什么其他技巧,四個字‘多讀多寫’。”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特別重視并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語言操練和運用的機會。正如特級教師沈大安所強調(diào):“語文訓練是語文學科的個性。”學生對字詞的鞏固、對句子的領悟與創(chuàng)造必須經(jīng)過寫下來才能獲得更強的記憶。
二、“讓學”的手段是“讓實踐”
1.生成知識、“讓學”要求教師擺脫“授予”的觀念,盡可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聯(lián)系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舊知識進行辨識,對新知識形成深度理解。我在教學《鄉(xiāng)下人家》時,學生不能理解紡織娘為何物,他們認為奶奶坐在屋子里紡線、織布,她就是紡織娘。參與磨課的部分教師建議直接用投影儀播放紡織娘歌唱的動畫幫助其理解。我覺得這樣的理解過程無異強加于學生,他們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再三考慮,我決定讓他們回讀課文,找出奶奶不是紡織娘的依據(jù)。經(jīng)過潛心會文,學生很快找出一大堆證據(jù),如課文中用的是“它”,奶奶不會寄住在門前的瓜架上,奶奶不會在半夜“織,織,織”地叫,在他們否定自己原先的見解后,我再出示紡織娘的圖片。這樣,沒有直接播放動畫,也沒經(jīng)過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自行建構起“紡織娘”的形象,既實用又具實效。
2.提出問題!皩W貴有疑”,疑問是產(chǎn)生探究欲望的動力。如在執(zhí)教《嫦娥奔月》時,我?guī)е鴮W生們一起漫步神話叢林,走近勇敢的后羿、善良的嫦娥,這時班上有一個男生開口提問了:“為什么后羿不把月亮也像九個太陽一樣射下來呢?那樣他不就可以和嫦娥團聚,不用再飽受相思之苦了嗎?”你看這個問題,學生確確實實進入到了文本之中,站到了后羿的角度,體會到他的相思之苦才有感而發(fā)的。≡俾犅爩W生討論的結果:“嫦娥姐姐在月亮上,后羿一箭射去萬一傷了她怎么辦?”“不對,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如果被射下來了,夜晚就只能一片漆黑了,后羿這樣做是為百姓著想。”課堂的精彩由此而生,學生們的思維完全被激活了。
3.體驗情感。情感體驗首先得具有一定的情境,情境的渲染一部分來自教材的情感因素,一部分來自音樂渲染的情感因素,最主要還是教師的言語描述的情感因素。(adivasplayground.com)如教學《二泉映月》,對于描述阿炳生活艱難的一句話“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這是全文情感的蓄積點,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個寫話練習,但由于生活體驗缺失,學生對“賣藝度日”不甚了解。我首先引導:“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在舊社會賣藝,那是被人看不起的啊,他們常常會遭到一些人的侮辱和欺負,有時甚至是毒打。大雪紛飛,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刮著,雙目失明的阿炳不停地哆嗦著,他的雙手布滿凍瘡,凍得又紅又腫,但他依然堅持拉著,拉著!钡统恋穆曇艟従彽卦诮淌覂(nèi)彌漫,大家都被感動了,情感的閘門一下子打開,隨之奔涌的是無窮的才思。
三、“讓學”的目的是“讓理解”
1.深厚的語言習得。我們的語文教學是為學生的表達服務,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這些表達都有著一定的技巧,這就需要從我們的課堂上獲得。《草原》一文,句子短小、節(jié)奏分明是老舍語言的特點。怎樣帶領學生去悟得呢?譬如其中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蔽易寣W生把這句話按照自己的語言表達習慣重新整理整理,他們說:“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被小丘包圍著,平地和小丘都是綠色的!痹僮寣W生分別讀讀這兩句話,感覺怎樣呢。通過一比較,他們立即發(fā)現(xiàn)原先那句好,讀來瑯瑯上口,似乎是隨性所發(fā),隨性所致,但又恰到好處。
2.深遠的人文熏陶。汪潮教授說:“語文教學如果抽掉人文內(nèi)涵,只訓練語言文字的形式,就會使語文教學失去生命而暗淡無光;同樣,脫離語言文字空講人文性,也會背離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征。語言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是‘讓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眻(zhí)教《天鵝的故事》時,課末我在黑板上書寫一個大大的“鵞”字并說:“這是古體字‘鵝’,你能從‘鵝’字的演變中悟出些什么呢?”學生說“我”字在上,“鳥”字在下,說明人凌駕于動物之上;現(xiàn)在改成“鵝”,表明人類已經(jīng)意識到人與動物生而平等,我們要善待每一個生命。一個“鵝”字的演變,喚醒了學生對生命該有的敬畏,在學生的心靈播下了熱愛生命的種子!
“讓學”使我的語文課堂靈動而美麗,它指引著我從備課開始就將學生的成長放在第一位,使學生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更自主,自得,自在。
作者簡介:江蘇省海安明道小學語文教師。
【“讓學”,語文課堂靈動而美麗】相關文章:
撥情設境構建詩意靈動的語文課堂08-04
靈動與沉穩(wěn)08-15
讓細節(jié)在課堂間靈動08-13
嘗試,激活靈動的生命08-17
關于靈動的生命句子01-18
讓語文課堂從“導學”走向“自學”08-18
動態(tài)生成——讓課堂輕盈靈動08-05
靈動的心,漂泊的海作文06-27
語文課堂教學“以學為主”的思考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