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外國文學作品譯本選取須慎重
外國文學作品譯本選取須慎重作者/ 胡春梅
外國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大為不同,需要經(jīng)過譯者的翻譯才得以與一般中國讀者見面。所以說,對外國文學作品而言,除了作者賦予它生命以外,譯者施與它能夠走向世界的變型。經(jīng)過翻譯的文學作品,是藝術(shù)的二次創(chuàng)造,比起一般文學作品而青,這一過程更為復雜。因而,外國文學作品的讀者,應(yīng)當建立起版本意識。同一部作品,或許因為不同的翻譯者而面目迥異。所以,熟悉外國文學的讀者明白翻譯的重要性,閱讀優(yōu)秀譯者的優(yōu)秀譯文,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更不會出現(xiàn)歪曲原作的現(xiàn)象。例如,傅雷先生翻譯的法國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的作品。有人說“沒有傅雷,就沒有巴爾扎克在中國”,可見傅雷先生在向中國翻譯以及介紹巴爾扎克小說這一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再如,袁可嘉先生翻譯的英美現(xiàn)代詩歌,在翻譯史上堪稱典范,不僅再現(xiàn)了原詩的神韻,而且譯文的藝術(shù)性也為原作增輝不少。
那么,對于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中學生而言,選文以及選文的譯文更要慎重對待。如果說,一篇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藝術(shù)形式取決于原文,那么作品再現(xiàn)為閱讀者母語的樣式主要取決于譯文,恰恰是這兩方面構(gòu)成了中學語文的課程內(nèi)容。因而,我們不僅要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選取著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也要在外國文學的翻譯史中選取著名翻譯家的典范譯文,教材只有二者兼?zhèn)洳拍軌騽偃纹湔Z文教育職責?墒窃谀壳八玫慕滩闹,外國文學作品質(zhì)量參差不齊。當然有非常經(jīng)典的譯文,例如辜正坤先生所譯的英國詩人丁尼生的詩歌《鷹》,屢屢被師生稱道。但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卻成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絆腳石。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學生經(jīng)常會談起《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里一些費解之處,因而聯(lián)想到中國讀者對外國文學的隔膜。其實不然。一線師生大多數(shù)不會對譯文產(chǎn)生質(zhì)疑,更不會去對照原文,這也說明教師對外國文學作品尚未建立起應(yīng)有的版本意識。如李風芳老師的《(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教學設(shè)計》(《語文建設(shè)》2010年第2期),筆者對文中的幾處做法并不認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譯文的失誤導致了教學設(shè)計的不恰當。
第一,李老師在第一課時導入部分,選取了六條有關(guān)“嘗試”的名人名言,意在讓“同學們從名人名言中捕捉到‘嘗試’兩字的意義,快速進入文本”。顯而易見,李老師認為“嘗試”是本文的文眼。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選自《新與舊的草圖》(Sketches New and Old),出版于1875年。此選集共收有馬克·吐溫的63篇作品,篇篇短小精致。所謂“笑話里含嚴肅的意味”,它代表了作者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成就。其中第12篇,便是《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My First Literary Venture)。在本文的題目中,venture -詞的翻譯值得斟酌。其他譯者將此題目譯為“我的首次文學歷險”、“我文學生涯中的第一次冒險”。筆者認為,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此處譯為“冒險”或“歷險”比“嘗試”更恰當。原因如下:第一,文中開篇即說,13歲的“我”已經(jīng)發(fā)表了一篇習作,且轟動一時,那么后來發(fā)表的文章算不上是第一次文學嘗試了。第二,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我”借替叔父編周報的機會,撰文嘲諷、挖苦了希金斯等人。雖然《漢尼巴爾周報》大大暢銷,但是“我”要冒著他們秋后算賬的風險,還要請求叔父的原諒。這一過程,對于年少的“我”而言,既興奮又驚恐,既喜好又擔憂,無疑是一次文學歷險。而“歷險”一詞,也準確地表現(xiàn)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存另一層面上,“歷險”一詞也說明受到大家關(guān)注的好文章一定是源于生活的,而關(guān)于生活的描寫對作者而言,無疑是一次次文學歷險。馬克·吐溫的創(chuàng)作以幽默諷刺見長,他的文學生涯亦即文學歷險。教師若緊扣課文標題,就“嘗試”二字來做文章,并不符合原文的精神而顯得有些牽強。當然,這個失誤的主要原因在于翻譯得不準確。
第二,在第二課時,李老師安排了“質(zhì)疑問難”的環(huán)節(jié),或許是學習此文時學生遇到了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第一個問題:文章記敘有關(guān)希金斯投河自殺的報道時,為什么沒寫報道的內(nèi)容,而描述了那組插圖?人家明明沒死,又為什么把題目寫為:“約翰·摩爾先生的葬禮”?第一問設(shè)計得很好,引導學生分析在主人公這一年齡階段特有的聰慧與頑皮,進而體會作者的幽默風格。可是,接著的第二問原本不成為問題,都是譯文惹的禍。請看原文:
I did it, putting the article into the form ofa parody on the Burial of “Sir John Moore”一and a pretty crude parody it was, too.
此句話單獨成段,寫在主人公產(chǎn)生攻擊一位報紙編輯的想法之后。那么顯然,這篇文章并不是寫希金斯的,而是在嘲諷報紙編輯。文中按照順序?qū)懥恕拔摇背爸S的四個對象:希金斯、報紙編輯、兩位知名人士、裁縫;后面又寫了他們紛紛來找我復仇,順序是:希金斯、裁縫、兩位知名人士和報紙編輯。前后對照,有詳有略。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題目并不是“約翰·摩爾爵士的葬禮”,只是模仿了它的形式。正確的譯文如下:
我說做就做。文章是戲仿《約翰·摩爾爵士的葬禮》這首詩歌寫成的——當然是一種拙劣的模仿。
文中還有一處,整句之意完全有悖于全文的邏輯二例如:
夏天的一個吉日,叔父離家外出一周二行前他對我說,如果我愿意,可以好好編一期周報一天哪!我實在不想干這類事。
文中說“我”聰明伶俐,發(fā)表了一篇習作引起了轟動,而且是一名追求上進的少年。從這些現(xiàn)象推斷出的結(jié)果應(yīng)是“我”非常愿意替叔父編一期周報,以此大顯身手。為何“我”不想干這類事呢?在前文找不出“我”不情愿的緣由,或許又是譯文出現(xiàn)了差錯。請看原文:
On a lucky summer´s day he left town lo begone a week, and asked me if I thought I couldedit one issue of the paper judiciousIy. Ah! didn´t1 want to try!
稍懂英語語法的人便能看出,didn’1 wantto try!這句話的正確譯文是:我難道不想一試身手?6所謂正話反說,是說我非常愿意獨白主編一期周報,而課文所譯的意思完全相反.
李老師設(shè)計的第三個問題:怎樣理解當?shù)貓蠹埦庉嬊拔恼f“誠心誠意地體諒我”,一轉(zhuǎn)身卻邀作者喝毒藥?此問題自相矛盾,真不知李老師與學生會得出怎樣的結(jié)論。其實,此問題正來源于翻譯不當。課文中是這樣描寫的:
次日,當?shù)鼐庉嫲菏组煵,高聲喊叫,趾高氣揚,欣喜若狂,他終于誠心誠意地體諒我,邀我到藥房去,在親切的氣氛中,干一杯“發(fā)涅斯托克驅(qū)蟲劑”.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這是他開的小小玩笑。
馬克·吐溫早期的作品清新幽默,尤其是此篇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短文,幽默詼諧貫穿全文始末,并不像其后期作品那般諷刺辛辣。這一段中,作者是以溫和幽默的筆法描寫幾位被嘲諷的鄰人找“我”復仇。因為“我”的做法激怒了他們,這些人均是氣勢洶洶而來;可是,他們沒想到是一個13歲的孩子干的,又都無奈沮喪而去。想象與現(xiàn)實對比之下的巨大反差,產(chǎn)生了喜劇的效果。可是,引文中當?shù)鼐庉嬔业剿幏,干一杯“發(fā)涅斯托克驅(qū)蟲劑”,這明擺著是毒害,怎么說是“小小玩笑”呢?這里的行文風格顯然有悖于整體語境。請看原文:
The country editor pranced in with a warwhoop next day, suffering for blood to drink; but he ended by forgiving me cordially and inviting me down tothe drug store to wash away all animosity in afriendly bumper of “Fahnestock´s Vermifuge”.It was his little joke.
且不說對于編輯言行舉止的描寫,課文翻譯得是否準確,只看看所謂“藥房”的原文-drugstore,便知出了問題。詞典解釋:drug store,(美)(常兼售軟飲料、化妝品、雜志等雜貨的)藥店,雜貨店。因而,drug store在這里翻譯為雜貨店更合適。當?shù)鼐庉嬔业揭患译s貨店,“發(fā)涅斯托克驅(qū)蟲劑”則指的是二人喝的酒。將酒比作“發(fā)涅斯托克驅(qū)蟲劑”,是指通過喝酒洗刷二人之間的怨恨,這是編輯開的玩笑。這樣,原句的真實含意才得以明了,馬克·吐溫式的幽默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來。因此可以看出,教材所選的譯文差錯頗多,僅在文意理解層面就出現(xiàn)障礙,那文章深層次的探究便成為無稽之談了。
文中還有一處,在教學中師生們經(jīng)常百思不得其解。
那位裁縫來時,帶著一只鵝和一把剪刀;可是,他也看不起我,當晚就動身到南方去了。 課文中這一段,主要寫被“我”戲謔的人們找“我”復仇。比如希金斯背著雙管獵槍來訪,很有威脅性?墒,那位被挖苦的裁縫為何帶著一只鵝和一把剪刀來呢?剪刀是裁縫的武器,也足夠殺傷力,那么“鵝”意味著什么呢?許多人以為“鵝”或許代表著美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某種寓意,或是民間風俗里的某種做法,是異國讀者通過字面無法理解的?墒,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卻并未找到有關(guān)goose的其他引申意義。于是只有回到原文,結(jié)果令人吃驚。
The tailor came with his goose and a pair ofshears; but he despised me too, and departed forthe South that night.
任何一本英漢詞典都會有如下注解:goose,(裁縫用的)鵝頸式熨斗,彎把熨斗。因而,裁縫來找“我”復仇,帶著他手邊的剪刀和熨斗以作威脅,極為符合裁縫的身份。課文的譯文,僅看到goose -詞的本原意義,沒有找到最適合語境、最符合人物身份的最為恰切的含義。
《我的第一文學嘗試》是馬克·吐溫早期的作品,在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中,并不算是代表作;蛟S是本文的主人公更貼近學生年齡,或許是其輕松幽默的風格讓人愛不釋手。但是,若能選擇質(zhì)量上乘的譯文更能彰顯本文的魅力。相反,譯文的差錯與不慎,常常導致教學內(nèi)容走偏,比如將譯文的失誤設(shè)置為課堂討論的問題,以此得出的結(jié)論并沒有真正挖掘出文本的價值,反而挫傷了教師與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積極性~筆者在此呼吁語文教育者:務(wù)必關(guān)注外國文學作品譯文的質(zhì)量!注釋:
、佗揆R克·吐溫《我的首次文學歷險》,陳怡玲譯,汪萍萍校
②馬克·吐溫著,陳光明譯,《馬克·吐溫幽默小品欣賞》,安徽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7年,第82頁,
、邰呃铠P芳,《(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教學設(shè)計》,載于《語文建設(shè)》2010年第2期
、芗从娙瞬炖怼の譅柗騽(chuàng)作的詩歌,《約翰·摩爾爵士在克隆那的葬禮》
⑤⑧⑩北京版語文教材,第13冊,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72頁.第73- 74頁
、幄怅懝葘O主編,《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皈社,1993年,;第526頁、第73頁、第748頁
【外國文學作品譯本選取須慎重】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芻談08-03
初中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尷尬處境全景掃描08-14
圖像處理中分辨率的選取08-06
寫文學作品的作文08-12
贈書須特藏08-12
外國經(jīng)典詩歌02-21
對這種現(xiàn)象叫好應(yīng)慎重/李偉08-05
人口警鐘須長鳴說課稿06-07
美言好話須慎聽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