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矯正的研究
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矯正的研究
方智泉
。ㄕ憬∪鸢彩泻䦷X鎮(zhèn)鹿木學校)
摘 要:根據(jù)長期從事學校德育工作及兼任學!靶闹畼颉毙睦碜稍兪倚睦磔o導人員的實踐經(jīng)驗,從分析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的成因、分類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原則及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學生;不良品德行為;成因;分類;輔導原則;輔導策略
不良品德行為在青少年中發(fā)生率較高,國內(nèi)外的大量調(diào)查表明:13至15歲是初犯不良品德行為或初犯劣跡行為的高峰年齡。大致上可從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因素去考察。
一、不良品德行為的成因
1.家庭因素
破碎家庭的影響:單親家庭或父母感情不和睦等,易使子女產(chǎn)生焦慮、恐懼、沮喪、怨恨的心理,從而產(chǎn)生反抗、犯過的行為。
2.學校因素
課業(yè)太重或缺乏彈性:不能適應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造成學生身心的過度疲勞或者自暴自棄。
3.社會因素
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奢侈浮華、追逐金錢游戲、投機取巧等風氣,誘導學生競逐物欲,誤入歧途。
二、不良品德行為的分類
根據(jù)徐澄清教授多年的經(jīng)驗,將不良品德行為分為六類:
。1)外向性行為問題:如逃學、傷害等。
。2)內(nèi)向性行為問題:畏縮、自殺行為等。
。3)學業(yè)適應問題:成績不理想,低成就等。
。4)偏畸習癖:吸吮拇指、酒癮等。
。5)焦慮癥候群:緊張、歇斯底里等。
。6)精神病癥候:精神分裂癥、躁郁癥等。
三、不良品德行為的輔導策略
1.對不同對象的輔導措施
。1)對學生實施個別輔導。
。2)對家長實施輔導:充實或改善家長的輔導,以協(xié)助預防或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行為。
。3)改善或安排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以減少環(huán)境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2.對學生的不同反應實施不同的輔導
。1)對外向性的攻擊、沖動反應型,可應用明顯的規(guī)范去要求或限制學生的行為。
。2)對內(nèi)向性的退縮反應型,可用和藹、親善、關懷的態(tài)度,去引導學生作善意的接受及反應。
(3)對恐懼、焦慮反應型,可安排在無任何壓力的環(huán)境下,讓學生自由自主地表達,并得到鼓勵去面對問題尋求解決。
。4)對分裂及病態(tài)反應型,先以和善、關懷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重回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然后實施自我的認知與人格的重組。
3.依處理情境實施不同的輔導
可依實際需要進行個別輔導或團體輔導,并視情況實施教育、訓練或輔導,情形嚴重的還應到醫(yī)院實施治療。
4.認知改變策略
(1)讀書治療:通過閱讀合適書籍,以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價值觀。
。2)理情治療:通過理性思考的過程,以改變其情感和行為。
(3)意義治療: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及生活意義的正確認知和肯定。
5.行為改變策略
。1)增強法:利用積極或消極的增強方法,以增強或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或消除不良行為及情緒。
。2)處罰法:當學生出現(xiàn)不良的品德行為時,即予處罰。
。3)削弱法:給予學生不理會或忽視,使不良的品德行為因得不到增強而逐漸消失。
。4)系統(tǒng)脫敏法:經(jīng)由有系統(tǒng)的訓練或?qū)W生面對焦慮狀況,配合肌肉松弛法,使焦慮逐漸消失。
。5)示范法:由輔導教師示范正確行為,以供學生模仿學習。
(6)角色扮演法:由學生扮演某種角色行為,輔導教師在旁予以隨機輔導。
(7)停止思考法:輔導學生當不良思想快出現(xiàn)時,告訴自己停止此種思想。
。8)了解與接納法:設法了解其行為的癥結,接納他們是一個“人”,并適時加以開導。
。9)回饋法:通過教師的關懷和回饋,使學生了解自己的缺點,從而自我校正。
(10)倒數(shù)法:使學生停止注意或思考正在進行的不良品德行為。
。11)澄清法:盡量使用說理、價值澄清或反問法,使學生知道本身行為的錯誤,以導入正確之途。
6.自我管理策略
將個案由環(huán)境的支持改變成自我支持。即經(jīng)由外部練習變?yōu)樽晕铱刂、自我思考、自我指導,獨立行使正確行為,此為輔導的最后目標。
7.改變環(huán)境策略
設計或安排有形或無形的適當環(huán)境,以使學生重新體驗生活,并減輕或消除其不良品德行為。如調(diào)班、調(diào)校、暫時離家寄居,或者用同伴的力量去影響學生,或使用家庭治療。借著和環(huán)境的良性互動,達到溝通與了解,進而改變行為。
四、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兩點事項
1.注意學會傾聽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會說”,更要“善聽”。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煩惱時,請找個機會,引導他們說出煩惱。此時,我們的傾聽會讓他們找回陽光般的心情;當學生犯錯時,一定要聽一聽學生的辯解,在盡情的辯解中,他們會認識到錯誤的根源。并且讓學生把話說完,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調(diào)查過程。很多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忍不住地要把很多的道理搬出來,讓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卻忽視了很關鍵的問題,即學生根本就不在聽,而教育的影響也并不十分的明顯,學生在以后的日子里還在不斷地堅持著以往的很多錯誤。
你聽到學生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聽學生講完,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慢慢地進行引導,這就是“聽的藝術”:(1)聽話不要聽一半。(2)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面。
2.允許學生找“借口”
有位班主任對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平時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在一次測驗中意外地考“砸”了。老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該生在前段時間有些自滿、浮躁。但當老師找這位學生談心時,這位學生卻為自己找了一大堆客觀理由:家里事多、身體不適、新?lián)Q了同桌……老師認為,該生顯然是在找借口,不愿承認學習退步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于是對該生找的理由一一進行了分析、批駁,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真正的問題所在。這位老師本以為此舉可促使該生勇于正視現(xiàn)實,積極克服缺點。沒想到,這名學生感到壓力太大,竟差點做出輕生的舉動……
表面看來,這位老師對這件事的處理方法似乎無可指責,實則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個一向?qū)W習優(yōu)秀的學生,成績驟然出現(xiàn)下降,受到的打擊無疑是很大的,此時首先的問題是緩解她的心理壓力。該生為自己找的一些借口,雖然不合實際,卻起到了自我排解、放松心情的作用。老師不妨“將計就計”,暫緩批評,讓其冷靜一段時間后,再幫其分析內(nèi)在的原因。若老師急于求成,當時便拆穿“謊言”,直指要害,讓學生認識到“這全是你自己的錯”,無疑是火上澆油,只會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
因此,當遇到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時,不妨允許學生為自己的過失找一點“借口”,以緩釋精神負擔,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解決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再次,與家庭密切配合,幫助家長提高心理輔導水平,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心理輔導合力。
在德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不良品德行為,運用心理輔導手段,本人發(fā)現(xiàn)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與過錯,這就要求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多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多研究學生的實際問題,不斷總結經(jīng)驗,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高尚情操,嚴格自律、自尊自信、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代公民。在此,也希望同行們能就如何更好地運用心理輔導手段,對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的矯正展開討論。
參考文獻:
。1]張平。德育實效性問題與世紀抉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02)。
。2]朱小蔓。教育的應對與挑戰(zhàn)[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3]葉浩生。心理學理論精粹[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