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論文15篇[必備]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論文1
摘要: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歸納,培養(yǎng)學生積累、歸納的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關鍵詞:語文;知識;積累
漢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代代傳承的紐帶,作為中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學好漢語,使用好漢語。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漢語,學生對語文既有興趣又有困擾,興趣在于語文中所選的精典文章,學生喜歡去看、去閱讀;困擾在于天天學、年年學,語文的水平自我感覺總是不那么理想或是運用不那么自如。
孔子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了解學生的疑惑就要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代替包辦,應該授之以漁,讓學生自己去積累。
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語文知識積累的優(yōu)良品質(zhì)。新課標明確指出: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積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顯形積累,是事實性的、知識性的。它包括字詞句篇等語言材料、知識、素材、典型的語言運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實例,有代表性的錯誤用例和語言修改范例,通過運用、積累成為自己的"語言庫"。二是隱性積累,包括思想的積累,方法的積累,情感的體驗,生活的經(jīng)驗,方法的積累等。
1.積累的內(nèi)容
1.1積累字詞,并會運用。中學生的字詞學會了很多,但是學了不用,會逐漸生疏?吹綄W生的小練筆中出現(xiàn)了剛剛學過的新詞,應該表揚他們,因為他們的運用,就是在積累。
1.2積累優(yōu)美語句、語段、文章,訓練語感。優(yōu)美的文章總是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積累則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審美來選取的。
1.3積累精典古詩文,增強文化底蘊。古詩文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大浪淘沙,終有流傳下來贊不絕口的古詩文。中學生沒有很多的時間去個個欣賞,因此背誦一些精典的古詩文體味精華,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強了文化底蘊。
1.4積累生活感受,建立"資料庫。"生活的積累也是學習語文的一部分。如初中課文中《柳葉兒》《三顆枸杞豆》等文章,都是在引導學生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種體驗,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如讓學生寫日記,就是讓學生抓住每天其中的一點感受來寫,逐漸形成作文的資料庫,給寫作帶來很多的便利。
2.積累的方法
2.1誦讀。誦讀優(yōu)美詞句章段,使學生在有意識的.積累、感悟理解和運用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記誦是有效的積累方法。典范的語言材料,包括古今詩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須記誦。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通過記誦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2做筆記、剪報紙。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看書就要勾、畫、批、注的習慣。并且做一些摘錄、剪貼。新學的知識,反復探索的新問題,教師小結(jié)的總新問題、板書、自己不懂的新問題要做筆記。老師幫助學生分類歸納,指導學生運用做筆記、剪報紙的方法進行積累。
2.3閱讀。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線,以發(fā)展語文綜合閱讀能力為主旨,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味語言、鑒賞評價等多角度深入解讀課文,并進行鑒賞性、研究性閱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展開個性化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并在閱讀過程中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4復習歸納。復習歸納也是一種較好的積累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歸納、整合、提綱挈領,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gòu)件完整的知識體系。
語文就是因積累而形成。將五千年的文化精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并非一朝一夕。
3.積累應用
感情的積累是語言表達最根本的要素。能夠及時把自己的情感表達,最容易讓孩子迸發(fā)出最真摯的情感,書寫出最貼切的話語。
在教學中,許多課文都充滿了濃濃的情。對動物的喜愛,對人物的欽佩,對大自然的熱愛……,無一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習中教師最愛問:"你們從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們學習了課文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就會在學習課文的情感積淀中真實地表達對人、物、景、事的情感。這樣的口頭表達迅速、明了,能夠讓學生通過交流對語言取長補短,很好地運用了語言表情達意的功效。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在孩子用語言表達的同時,再引導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這樣的記憶就更深刻了。
比如,我喜歡讓孩子在課文的插圖旁邊,寫上相應的語句。學習《蜜蜂引路》,我讓孩子在插圖旁邊寫上對列寧的稱贊;學習《一分鐘》讓孩子寫出對自己的要求;學習《日月潭》寫出自己的向往。所寫的語言,與課文息息相關,讓學習時的感動,成為能夠銘記的語言。及時的表達和書寫,能夠逐漸地養(yǎng)成孩子對情感的積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討的能力,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和經(jīng)驗,廣泛進行積極的社會實踐,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一項重要科目,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能力、實踐技能提升、綜合情感培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基礎知識整理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課下積累做好語文知識的整理,以便能夠鞏固好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技能。
總之,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歸納,不能搞成大運動量的操作,不能泛而無序,亂而無章,引導學生對具體語言材料、素材、規(guī)則、方法等觀察歸類,不宜搞成學科知識條紋識記,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積累、歸納的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小學語文論文2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而言,閱讀量、閱讀數(shù)目相對較少,以吉林省長春版教材為例,先后經(jīng)過多次改版和調(diào)整。20xx年以后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可供閱讀的文章數(shù)量才有所增加,直到20xx年新課改實施以后,小學語文閱讀要求才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要求閱讀的文章數(shù)量也明顯有所增加。從數(shù)字變化上來看,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每次改版以后,閱讀數(shù)量都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也會隨之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必須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因此給閱讀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2.小學語文寫作現(xiàn)狀
首先,小學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不注意對生活的觀察。實踐中可以看到,很多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不注意對細節(jié)進行觀察,比如,作文題目《我遇到的助人為樂故事》寫作過程中,學生所寫的多是幫助老人過馬路、把摔倒的小朋友扶起來以及幫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打掃衛(wèi)生等,整篇都是簡單鋪敘,沒有對身邊的事件進行仔細地觀察,走馬觀花式的寫作根本沒有生命力。其次,學生的觀察不到位。往往在看完一件事以后,沒有仔細觀察和分析,就開始著手寫作。學生在觀察這些事時,有時他們會把敘述的重點放到與文章無關的內(nèi)容上。比如,今天的天氣好,今天去玩心里真高興,而沒有有意識地去敏銳捕捉事情的重點。比如,當初那位大姐姐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玩得太盡情,又怎么樣性格毛手毛腳丟失了錢包,當時為什么旁邊的人沒有關注到大姐姐丟失了錢包等等。學生因沒有敏銳地捕捉到事情的`重點,所以很難把握事情的寫作主線,所寫的文章缺乏信服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針對閱讀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應當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日常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講述一些古今名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故事,并且與學生一同探討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通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還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因?qū)W生的年齡比較小,在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意識和能力過程中,應當注意科學引導。比如,讀物選擇時要注意,小學生自身的分辨能力相對較差一些,不懂得如何有效選擇讀物,此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并教會他們怎么去閱讀。對學習優(yōu)良的學生予以表揚,對相對差一些的學生應當給予鼓勵和引導,從而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習慣。
2.針對寫作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學生的寫作靈感和素材多數(shù)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否則便是空洞的;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當將寫作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比如,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拓展思維空間。根據(jù)當前小學生的情況,筆者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當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盡可能多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切身去接觸社會、感受社會,同時還要引導他們?nèi)ビ^察社會、生活,去認知事物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必須意識到,課本中的素材是來源于作者生活實踐的感悟,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實踐,將很難感悟到作者寫文章的心情。同時,還要通過不斷溝通與交流等方法,來引導小學生進行寫作學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平臺,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提高他們的語文作文寫作意識和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采用鼓勵的手段,引導學生表演童話故事或者小品,鼓勵他們多看一些優(yōu)秀故事書和作文書,讓學生在模仿中不斷提高自己,在交流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改進和提高自己。事實上,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不可顧此失彼、偏廢其一,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論文3
問題教學法是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過程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一種教學方法。它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以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為核心。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呢?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策略:
一、科學地設計問題是實施問題教學法的前提
語文教學的任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字、詞、句、篇的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教師必須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科學地設計問題,使問題包含著學生依據(jù)課程標準必須完成的智力操作任務。教師應該圍繞教學內(nèi)容,設計難易適當?shù)膯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有效地參與討論,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高爾基的《海燕》一文,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學策略及步驟,指導學生研讀和思考。首先,讓學生欣賞課文錄音,帶著以下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首散文詩由三幅畫面組成,每幅畫面上有海燕、有背景,哪位同學能夠又快又好地分別描繪出這三幅不同的畫。學生們感到這個問題新鮮,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全身心投入地進行感情朗讀。在朗讀中,他們領悟這三個畫面分別是:暴風雨“來臨之前”、“逼近之時”、“即將來臨”。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搶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品味著語文學習的樂趣。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每一個畫面是怎樣描寫海燕的?請同學們找出表現(xiàn)海面景象變化的關鍵語句。學生反復朗讀、分組討論、發(fā)言交流、互相補充、共同探究,解決了這個問題,領會高爾基描繪不同畫面海燕形象的意義。然后,我又順著學生的興趣提出第三個問題:文章描寫這幾個畫面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誰能把它們概括出來?海燕、大海、波浪、海鷗、海鴨、企鵝、風云雷電、暴風雨分別象征了什么?學生們進行討論探究,教師給以點撥指導,學生懂得了這篇散文詩的主題思想是運用象征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從而理解了本文的深刻意義。學生不僅理解了各個事物的象征意義,而且了解了作者運用比喻、反復、對比等修辭方法,增加了散文詩的感染力。上述三個問題之間具有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構(gòu)成一條教學主線。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和自己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因此,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難度應適當,問題難度過低,就缺乏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問題難度過高,學生難以完成智力操作任務,就會降低學習興趣!疤惶,摘得到”是最理想的問題的難易程度。
二、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是實施問題教學法的重點
運用問題教學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開始階段應以教師提出問題為主,逐步過渡到師生互提問題的階段,最后進入到以學生提出問題為主階段。語文學科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做到不需要教師教,學生就能獨立地完成聽、說、讀、寫任務,領會文章的內(nèi)涵,并提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語文教學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努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生疑”。 如,實施問題教學法一段時間之后,我在教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之后,紛紛舉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第一節(jié)中兩個“活”和兩個“死”字應怎樣理解?兩個“有的人”分別指誰?等等。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思考、分組討論,解答了這個問題,認識到第一個“活”指軀體活著,第一個“死”字指精神死了;第二個“死”指生命結(jié)束,第二個“活”指精神永存。通過對比,分別指出兩種不同的人的生命價值:第一個“有的人”指當時反動統(tǒng)治者,他們只是為自己而活,生命毫無意義,雖生猶死;第二個“有的人”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一生為人民事業(yè)奮斗,活得有意義,即使生命停止,而精神永駐,雖死猶生。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提出一個個問題,經(jīng)過思考、討論和交流,解決了問題,掌握了全文的內(nèi)容,實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三、貫徹綱舉目張的精神是提高問題教學法效果的保證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應該貫徹綱舉目張的精神,堅持“一法為主,多法并舉”的教學原則,把其他教學法有機地融入問題教學法中,這是由語文教學任務多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決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活動一般總是從問題開始。因此,教學活動應該圍繞著問題的解決而進行。問題教學法的運用對其他教學法起到推動作用,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
例如,在《海燕》教學中,我把運用問題教學法和默讀法、討論法、情感體驗朗讀法等教學方法結(jié)合起來,產(chǎn)生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導讀”教學方法,學生自讀是基礎,教師引導是關鍵。導讀過程實際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皩ёx”法的教學目標和問題教學法的目標基本一致?梢哉f,問題教學法為“導讀”法等教學方法開辟廣闊空間。
語文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能夠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qū)W生潛在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運用語文能力,同時構(gòu)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語文論文4
摘要: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經(jīng)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尤其展現(xiàn)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利工具,更是深化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從信息技術視角出發(fā),具體探討信息技術影響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法信息技術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有目共睹,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深入,這種信息技術引發(fā)的巨大變革以更加多角度、多層面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在近年來更是產(chǎn)生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卓越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扮演了一名“教學助手”的職能:不僅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幫助教師開拓思路與教學視野,通過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以起到既改革了教學方法,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就像是無縫不入的空氣一般存在于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不僅改變著學習方式、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樣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信息化思維成為當代最為具有普適性的概念。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改革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更加呈現(xiàn)出其創(chuàng)新性、靈活性的積極屬性,讓小學語文教師們越發(fā)地感受到信息技術之于小學語文課堂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義。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所謂的“填鴨式”教育,課堂上的教學氛圍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調(diào)動,完全依賴于教師的個人魅力———肢體動作和幽默語言等,為了能夠上好一堂課,優(yōu)秀的教師在課前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備課,才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而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出現(xiàn),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僵局,重新開啟了教師的教學視野。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師不僅可以將課堂準備板書的內(nèi)容事先寫入PPT課件之中,更加可以靈活動腦,將這些教學內(nèi)容以一種更加生動有趣的靈活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種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jié)合的方式,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極大的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欲。因此,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產(chǎn)生了既深刻又廣泛的積極效果。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具體方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的理解能力是他們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巨大門檻,對于很多課文、段落、詞句,小學生往往只能依靠教師的積極的語言點撥,而教師的這種點撥正是基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的年齡段的理解共性上,這種點撥并不能夠以點概面地改善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信息技術尤其對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等相關知識內(nèi)容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節(jié)選自鄭振鐸《海燕》的課文《燕子》時,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見過燕子,對于課文中描寫的春天里的燕子靈活、可愛的姿態(tài),并不能夠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具體的影像,因此也就對于課文中的內(nèi)容談不上任何理解了。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課前準備的燕子相關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燕子的具體形象和飛行姿態(tài),利用具體、形象的`動態(tài)圖像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意義的燕子形象,從而結(jié)合課文的語句內(nèi)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意境。類似這種憑借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無法完成形象建構(gòu)的內(nèi)容,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顯示出無可比擬的教學優(yōu)勢,在動態(tài)的圖像和聲音的展示下,學生由抽象的想象到具體的觀察,加快了學生思維方式的成熟。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更多的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營造一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與課文內(nèi)容相符合、相一致的氛圍當中,感受作者描寫的詞句,以及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通過多媒體設備,一段旋律,一段視頻,一組圖像,一首歌曲,等等,都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氛圍的建構(gòu),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因此,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更多的教學輔助功能是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為教學核心目標,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等教學目標才能夠順利實現(xiàn)。
三、結(jié)語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相結(jié)合已經(jīng)成為當今的主流教學形式,在多媒體的輔助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了更好的改革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已經(jīng)能夠憑借已有經(jīng)驗生成相關的教學框架。但是,在今后的多媒體應用過程中,仍然無法忽視這種工具的兩面性,有效規(guī)避其負面影響,才能夠讓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孫曉莉.有效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求知導刊,20xx,(21).
。2]張惠英.淺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gòu)建與運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Z1).
。3]茌月芹.浸潤書香,享受閱讀的教學研究———讓閱讀陪伴學生一路前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12).
小學語文論文5
論文摘要:《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論文關鍵詞:明確目的;分工合作;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評價
《課標》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并將“綜合性學習”與“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并列,共同組成語文學習內(nèi)容的五大板塊。它體現(xiàn)著課改精神,成為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墩n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踐行課程改革的需要、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語文教育改革的需要。語文綜合性學習方式也必將成為知識經(jīng)濟時代語文課程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習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綜合性學習呢?我來談一談幾點看法:
一、明確學習目的,逐步布置任務
拿到教材后,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學期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根據(jù)目標與內(nèi)容備課,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逐步布置任務。有些綜合性學習的準備工作一開學就要開始。例如:在教五年級第一學期時,通過備課我就明確了本學期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遨游漢字王國》,在確定了活動的主題后,我及時給學生布置了活動的第一個任務:讓學生利用本學期節(jié)假日出去游玩的機會留心觀察,把有特點的漢字拍下來。等到開展活動時,學生都拿著自己拍下的關于漢字的照片,有的是博物館中展覽的文獻上的漢字,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還有的是古代建筑上掛的匾額等等。因為學生年齡小,如果一次性地布置活動的所有任務,可能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貪多嚼不爛的現(xiàn)象,因此布置任務必須逐步進行。例如我在教學完四年級上冊《中外童話》一單元后,決定開展“我的童話王國”這一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先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篇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手抄或打印出來,然后再讓學生分組合作,把童話故事裝訂成冊,接著讓學生全班討論,寫感受,進行評價,最后讓家長點評。這樣下來,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
二、合理安排。分工合作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離不開合作學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長處,活動才能開展得更有水平。例如:我在開展“我的童話王國”語文綜合性活動時,有一個任務是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整理后裝訂成冊。如果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難度可想而知。于是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擅長寫作的學生寫《序》,擅長繪畫的學生畫插圖,家里有裝訂工具的學生負責裝訂,字寫得漂亮的`學生負責寫封面,學生們看到自己的特長有用武之地了,都非常高興,任務完成得也更出色了。"
三、與時俱進,利用課件
在加大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深度和力度上面,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我在開展“遨游漢字王國”語文綜合性活動時,我把自己和學生收集的關于漢字的圖片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漢字的神奇和它悠久的歷史。在開展“輕叩詩歌的大門”語文綜合性活動時,我把學生喜愛的詩歌顯示在大屏幕上,配上插圖和音樂,使學生完全沉浸在活動的氛圍中,讀起詩歌來也更有韻味了。
四、加強指導,注重評價
1.評價學生課前準備情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評價的著眼點主要在: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jù)搜集的課內(nèi)外資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
2.評價學生的參與態(tài)度。正確的態(tài)度決定活動的成敗。如學生是否參加對活動主題的選擇;有否主動搜集信息;能否評價自己對活動成果的滿意度,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設想等。
3.評價學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對學生在參與小組及班級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進行評價。如你幫助誰解決了什么問題;你主動和誰配合完成了什么任務;你認真傾聽并采納了誰的意見;在主題活動中最大的貢獻是什么等。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一個長遠的課題。所以筆者對它的研究雖有良好的動機和信心,也有一段時間的摸索與研究,卻只是認識與實踐的初步嘗試,有待進一步完善,結(jié)合《課標》的要求,提高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論文6
摘要:受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均推遲開學時間。為保證學生正常學業(yè)不受影響,很多地區(qū)的學校根據(jù)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工作安排,積極探索將教師線上教學與學生居家網(wǎng)絡學習相結(jié)合的方式展開教學。為了提高小學語文居家自主學習效果,需要教師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高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質(zhì)量。本文就疫情背景下小學語文開展居家自主學習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提高疫情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素質(zhì)教育提出的要求更加地細致、明確,新課標改革過程中不斷強調(diào)的學習理念之一就有自主學習。眾多學者研究表示在課堂教學中高效、科學地學習之路就是自主學習,但是從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僅僅是在表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思維沒有給予尊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隨意。因此對于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亟待進行改善。筆者就是在此背景下對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進行研究。
一、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原則
。ㄒ唬┐_立自主學習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需要將自主學習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確定,確保調(diào)節(jié)引導的功能能夠由目標發(fā)揮出來,讓學生的有關學習活動是在自主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目標的確立,首先,需要確保課堂教學總體目標與教師布置的學習目標相一致,是在小學生學習能力范圍之內(nèi)設立的自主學習目標,與就近發(fā)展區(qū)基本理論符合的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在有效地指導中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其次,自主學習目標的確立需要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目的,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引導性。
(二)注重組織開展探究活動
小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對語文知識進行思索,對學生合作互助活動的開展比較有利,是學生對文本大意體會、感悟和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良好方法。首先,在探究性學習任務布置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對其自主思考問題進行引導,對文本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其次,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和其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其能夠自主地將自己所學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學習中來,在互動、觀察和對比活動中對答案進行自主驗證求解。
二、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途徑
。ㄒ唬┳鹬貙W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人文性、思想性是語文教學所具備的,而小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因素導致其僅有初級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需要尊重小學生的體會和認識。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選擇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從學習興趣出發(fā),比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寬松、民主的選擇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講一講、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文本段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需要將話語權提供給學生,以學生的體驗作為出發(fā)點,學生由于個體差異對相同的文本會有著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需要給予鼓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小學語文教師將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有利于催化和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主體意識。在發(fā)展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其是活動的、能動的,并且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性,其大多數(shù)都有著較強的探究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首先,需要將氛圍營造得更加民主,在情境中教師需要將角色轉(zhuǎn)變,利用師說生評、生說師評、生說生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出來。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將自學氛圍創(chuàng)設出來,將自學的方法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利用教師教授的學習方法順利地完成自主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ㄈ┙柚诰平臺密切師生互動
不同于在校期間師生面對面教學交流,疫情背景下,語文在線教學不利于師生間的教學互動,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疑難點,學生也不知道如何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向教師咨詢。為了保障學生自主學習效率,教師需探索與學生的多渠道互動辦法,如,在語文直播教學中,可以留出供學生提問的時間,并在線及時為學生答疑釋惑。同時教師還可借助班級釘釘、微信群等在線交流互動平臺,以語音方式就語文教學與學生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及問題。線上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匯總學生反映較多的疑難點,設計相關內(nèi)容的強化訓練題目以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解析和思考,直到掌握相關內(nèi)容。為了保障在線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利用在線平臺的便捷條件抽查學生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并將完成質(zhì)量較好的作業(yè)通過平臺進行展示以供學生學習借鑒。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雖然給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但也是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次契機。需要教師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探索語文在線教學模式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做到化不利為有利,使學生在居家期間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萬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02).
[2]馮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06).
小學語文論文7
現(xiàn)代兒童為何要讀文言文?我想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三:1.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得以世代傳承的主要載體。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之魂,是炎黃子孫必須繼承的無與倫比的瑰寶。因此,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了解文言文,并且力求讀懂文言文。2.學習文言文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文言文語言簡練,內(nèi)涵豐富,許多文言名句格言特別是一些常用的成語,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熟讀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不僅可以培養(yǎng)文言文的語感,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改善和提高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3.學古文可以豐富人的文化內(nèi)涵,不僅可以讓人明白許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為人處世的禮儀,還能了解許多歷史人物、史實、風俗、典故等文化知識。多讀古詩文,就容易“知書達理”,其言談舉止就會顯得溫文爾雅。怎樣指導現(xiàn)代兒童閱讀文言文呢?首先,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湃私虒W文言文,首先就是讓學生讀,一遍又一遍地讀,一直要讀到滾瓜爛熟。
這樣一遍一遍機械地讀,會抑制學生的興趣,當然不能機械照搬。但我們必須懂得多讀、反復讀,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學中,教師對“讀”的指導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先是讀正確,即幫助學生讀準古文中難讀字、生僻字的字音,掃除朗讀的障礙;再給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主朗讀,把文章讀連貫讀通順,通過反復朗讀,“感悟”文章的大意,把文章讀成一個整體。其次,指導學生理解。古時候一些開明的塾師其實也反對兒童死記硬背,在蒙童熟讀文章以后也重視逐詞逐句串講文意,稱作“開講”。塾師串講的目的在于使蒙童理解和把握文意,并不在乎提高蒙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其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解灌輸為主,F(xiàn)代語文教師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提倡文言文閱讀方法的教學。根據(jù)我的總結(jié),小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對照課文中的注釋理解文意。現(xiàn)在課文中編寫的文言課文或供少年兒童閱讀的`文言讀本一般都附有注釋,充分利用好這些注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大部分難理解的詞和句子(現(xiàn)在有些教材或課外讀本中的文言文還給出了白話文大意,這樣當然可以降低文言文閱讀的障礙,但是這樣的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是否有利,還值得研究)。二是在反復朗讀中感悟并“猜”出不理解的詞與句子的意思,這是許多教師教學文言文時最常用的方法———猜讀。所謂猜讀,就是讓孩子們聯(lián)系前后文,猜一猜文中的詞或句子是什么意思。與現(xiàn)代白話文不同,文言文中的用詞大多為單音節(jié)詞,而且古今字義也有不小的變化,但現(xiàn)代漢語畢竟是在文言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現(xiàn)代詞語中的許多雙音節(jié)的語詞與文言單音節(jié)的語詞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做一番深入思考,常?梢浴安隆背龃蟛糠衷~語的意思,這種能力可以為學生今后閱讀文言文奠定扎實的基礎。三是不求甚解,其實這也是一種讀文言文的非常實用的方法,F(xiàn)在不少教師教學文言詩文追求字字落實,在講解字義句義上花費大量時間,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可嘉,卻不一定值得肯定,因為花費的時間與收獲不成比例。其實成年人閱讀文言文,包括閱讀文白相間的古白話文小說,也不是字字落實,句句解義。讀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很簡單,跳過去,說不定讀到后面,突然就明白前面詞句的意思了;即使全部讀完還不懂也沒啥關系,因為個別詞句不理解并不影響對全篇(文)的理解。其實,我國古代典籍中解釋不通或不能解釋的詞句大量存在,有些詞句的解釋專家們也眾說紛紜、爭論不斷。比如,“易經(jīng)”之“易”,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不同的解釋,并不會動搖其經(jīng)典的地位。
于丹解讀《論語》之所以會受到部分專家的批評,就是因為對一些語段各家有不同的解讀。陶淵明提倡“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效率,教師也可以少費許多口舌,從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的朗讀背誦上。再次,指導學生熟練背誦。我聽過不少教師講解文言文課文,對文言文教學理解比較深刻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前一般都設計有背誦環(huán)節(jié),遺憾的是,往往由于沒有時間匆匆而過,顯得浮光掠影,遠沒有達到人人都能背誦的程度。古人讀書必定是先能背誦,再講意思,將背誦視作兒童學習文言文的第一要務。他們認為,兒童開始讀文言文,對讀的書可以不完全懂,但是讀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貫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體的懂”,關鍵就在于熟練背誦,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里,F(xiàn)代人學習文言文注重理解,但忽視了背誦,對學生文言文語感的形成以及今后閱讀理解文言文,都是不利的。如果只是追求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以便使文中故事走進學生的心里,達到思想道德教化的目的,那么學白話文課文效果會更好。讀文言文的價值更在于熟悉文言文這種古代書面語言表達形式,在于培養(yǎng)文言文的語感。從這一目標出發(fā),那么小學文言文教學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解讀可大大壓縮,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背誦,最好能做到人人都能熟練地背誦。熟讀成誦,是古代蒙童學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否也應該成為現(xiàn)代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我認為,評價一堂文言文教學課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這堂課給學生留下什么痕跡,具體說就是對學生今后閱讀這一類作品是否能產(chǎn)生遷移。前幾年浙江一位教師上的《猴王出世》引起很大的爭議,這堂課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欣賞古典小說的語言”這樣一種閱讀的方法,教學目標和意圖非常明確。但是,我認為這一目標設計,過高估計了小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小學生讀原版的古典名著,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不少學生因為語言理解比較費勁就不讀了,這樣就始終不能走進經(jīng)典。對大多數(shù)還沒有接觸或者剛剛開始接觸古典名著的小學生而言,教一點如何“讀懂”的方法策略似乎更有必要,因為流暢地閱讀是基礎,閱讀時沒有或少有語言理解的障礙,學生才可能喜歡去閱讀。至于文言文的閱讀欣賞,應該是在大量文言文閱讀積累的基礎上進行。劉勰在《文心雕龍》里有這樣一句話:“操千曲而后曉聲,舞千劍而后識器!蔽难哉Z言欣賞必須以大量的文言文作品閱讀以及相當?shù)奈膶W素養(yǎng)和認知水平為前提條件。因而,對文言作品的語言欣賞應是高中語文甚至是大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我國傳統(tǒng)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也是“止能講其大義。若欲博綜精研,可俟入大學堂后為之”(《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當下課程標準對初中文言教學的要求,也只是“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而不要求對作品語言進行研讀分析。如果以為學生通過一堂課欣賞了這樣幾個句子,以后就會這樣去閱讀古典文學作品,那就過于天真了。即使是作為成年人的語文教師,通過這樣一堂課的訓練,也未必就能獨立欣賞文言作品的語言。
小學語文論文8
摘 要:故事教學法既符合新時代語文教學的需求,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故事教學法,發(fā)揮其教育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多方面詳細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故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 1.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的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論文發(fā)表,發(fā)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論文,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投稿
故事教學法既符合新時代語文教學的需求,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故事教學法,發(fā)揮其教育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多方面詳細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故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
1.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的意義
1.1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語文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影響。教師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采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法的有效運用有利于積極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采用故事教學法,能夠通過有趣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發(fā)揮學習主體性,從而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促進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
1.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今時代主張素質(zhì)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組織者,應當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語文學習,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故事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編故事,這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其次,故事教學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更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語文學習,這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故事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
2.1將教材內(nèi)容與故事相結(jié)合
小學生年紀小,理解能力查,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講授方法會造成語文教學的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教師將教材內(nèi)容與故事相結(jié)合,一方面可以激起學生傾聽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生,教師可以將教材內(nèi)容與故事相結(jié)合,有效運用故事教學法。例如,教師在講《靜夜思》這首詩時,學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難以充分形象詩人望月思鄉(xiāng)的場景,難以體會其中感情。這首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向?qū)W生述說李白思鄉(xiāng)的故事。通過講故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師將語文教材內(nèi)容與故事相結(jié)合是對于故事法的有效運用,有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2.2讓學生代入語文故事中的角色
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內(nèi)容簡單,并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師可以將教材內(nèi)容編成故事,讓學生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從而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教材的感情和內(nèi)容。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代入語文故事中的角色,有效運用故事法。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松鼠找花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代入鼴鼠和小松鼠的角色,重現(xiàn)文中的場景。這種角色代入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的.感受文中角色的思想,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讓學生代入語文故事中的角色,可以通過真實的故事情景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2.3采用多媒體運用故事法
多媒體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是新型的教學媒體,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和便利。多媒體的巧妙之處就在于它能夠讓語文教學更加直觀,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充分運用故事法。例如,教師在講授《雪地里的小畫家》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各種小動物雪地出游的故事,然后讓學生看看它們在雪地上留下的有趣爪印。多媒體能夠讓語文教學內(nèi)容具象化,將其以故事的方式展現(xiàn),既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的觀看教學內(nèi)容,又可以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可以對故事教學法加以有效運用。
2.4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編故事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故事法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和表現(xiàn)機會,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和主動性。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編故事一方面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增長學生的語文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如編故事,有效運用故事法。教師在講完《烏鴉喝水》這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烏鴉,想喝水時想辦法的故事。這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智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論文9
摘要: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就我記得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對我后來發(fā)生影響的,就是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與事物!睆娏业那笾瑢茖W愛之入迷,才使無數(shù)科學家取得了成功。教學也是如此,學生是否對學習有興趣,效果大不一樣。實踐證明,只有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遇到困難時強烈的毅力與自我求索的精神。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語言描述
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激發(fā)興趣
語文課堂中的語言情境,它依賴學生已經(jīng)擁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形象,能誘發(fā)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感知所學的語言材料。在教師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物質(zhì)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思維、記憶和想象而進入特定的情境。
教學《雨鈴鐺》,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丁零當啷”時,以語言描述為主,創(chuàng)設一種特定的情境。我用動情的語調(diào)有聲有色地講述:蒙蒙細雨隨風飄灑,落在房檐上他們唱起了歡樂的歌兒,你們聽“丁零當啷、丁零當啷”,真是一幅綺麗的圖畫,動聽的旋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真實情境中學習語言,學生跟隨老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展開想象,調(diào)動了學生儲存在腦海中對春雨的表象,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感受了語言文字蘊含的美,陶冶情感,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中我還通過示范朗讀,吸引學生讀書的欲望,學生的感情朗讀也是借助語言來再現(xiàn)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內(nèi)容和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教師應重視自身的朗讀,把握好感情基調(diào),與學生共創(chuàng)一種學習場景。在師生共創(chuàng)的情境中,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以語言描述為主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天地,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培養(yǎng)學生正確敏銳的語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聯(lián)想,體會其情境。這里所說的“語感”,是指對語言的內(nèi)容、感情和表現(xiàn)方法等的感悟。語感越強,對作品的藝術形象感受越深,也就越能體味作者的情感。
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我們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已常用的手段。()但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還必須有老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渲染,這樣才能有效地再現(xiàn)課文中用語言描寫的情境。
在教學《小鴨子回家》一文時,我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意境:天空黑黑的,一只小鴨子孤獨地走在森林里,孩子們看到了這幅圖,他們完全被吸引了,多么勇敢的小鴨子呀。他們非常感興趣地想知道《小鴨子回家》的故事,在教到小鴨子走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時,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他們了解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小鴨子仍然勇敢地往前走,體會小鴨子的勇敢。就在學生處在緊張的氛圍中時,我又在漆黑的夜晚出示了月亮的畫面,學生通過畫面緊張的心情一下輕松了許多。小朋友們都像畫中的小鴨子一樣從緊張又輕松地笑起來,情感上產(chǎn)生了共鳴。由于師生情感投入,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讀,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在情境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領悟了中心,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勇敢的品質(zhì)。這樣,能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寓教于趣,寓教于樂,提高教學效率。
三、模擬情境,激發(fā)興趣
模擬教學情境,能給學生的學帶來生機,給教師的教帶來活力,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為了創(chuàng)設比賽情境,我讓學生分別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代表田忌和齊威王兩方,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為三個等級的馬,邊演示邊講解兩次比賽的過程。讓學生在這種演示情境中領悟?qū)O臏的善于觀察和機智聰明。實驗演示,把靜態(tài)化為動態(tài),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yōu)橹庇^可感的動作場面,妙趣橫生,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領會和掌握教材內(nèi)容,而且調(diào)動了他們的參與性,培養(yǎng)了思維的有序性,發(fā)展了兒童的思維能力。以模擬的`情境演示田忌賽馬過程,創(chuàng)設了一個具有探究性,又可操作的情境。不但突破了課文難點而且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兒童探究的精神。
還有一例,讓我的感觸更深:在教學《山溝里的孩子》這篇和城市孩子生活實際很遙遠的課文時,如何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山溝里孩子求學的艱難,成為這節(jié)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切身感受這一點,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在漆黑的山路上,伸手不見五指,天邊的云黑黑的,地上的路黑黑的,遠處狼在嚎……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感受,我又運用課件適時播放狼的叫聲來增加效果,把學生帶到那令人害怕的情境中,讓其“親身”感受條件的艱難和環(huán)境的惡劣,領悟山溝里的孩子不怕艱難、刻苦學習的精神,同時對自己的心靈又是一次深層次地觸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充分利用實物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受和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長知識,激發(fā)情趣。
我在執(zhí)教二年級課文《龍眼和山里紅》時,就給學生帶來實物龍眼和山里紅,讓學生不但從外觀上感受龍眼和山里紅的誘人,而且激發(fā)了他們對美好事物的直觀興趣。他們內(nèi)心激動不已,嘴上不停地贊嘆和發(fā)問。在這種情境之中,我就趁機問孩子們:想了解龍眼和山里紅的故事嗎?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積極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時他們就爭先恐后地讀起課文來,這時候的讀書帶有明確的目的性。然后再去指導學生品讀、理解課文,孩子們十分樂意地學習。
五、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激發(fā)興趣
音樂是一種以系統(tǒng)的聲音旋律為媒介來塑造形象、傳達情感、反映生活的藝術,與文學有共同之處。運用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烘托氣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形象、畫面及表達的感情。
《愛我中華》一課是一首詩歌,描繪的是56個民族的大團結(jié)快樂的場面以及人們高興的心情。我選用了歌曲《愛我中華》來創(chuàng)設歡樂的情境,表現(xiàn)形式為播放樂曲和學生哼唱。學生對旋律比較熟悉,對歌詞比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讓學生想象歡樂的場面,教師就可以告訴他們這首歌的歌詞就是由今天學的課文改編的。學生聽到這快樂的歌曲,巴不得馬上就會唱,于是他們學習情緒高漲,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再教學生哼唱這首歌,鞏固教學內(nèi)容并感受歡樂的心情。
教學中利用學生表演也可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如教學《小母雞種稻子》一課,首先讓學生熟悉角色,感知角色,進入課文的世界。然后讓學生仔細領會課文中角色的語言、行為、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表演來創(chuàng)設書中的情境。學生對此有強烈的興趣,當他們真正進入角色時,表演更是栩栩如生。通過表演,他們真正領悟到了“只有勞動是最光榮的”.這樣,不但使學生認識到這篇課文揭示的是美的真正內(nèi)涵,而且還開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才能。利用藝術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確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情境教學十分注重讓兒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熱烈的情感驅(qū)動下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為兒童在知識建構(gòu)的過程中插上“基礎”與“發(fā)展”的翅膀。情境的生動、形象、有趣,容易激起學生的情緒。在教學中巧妙創(chuàng)設語文情境,既能使整個課堂充滿了勃勃生機,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既能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又能促進兒童知識、能力、智力、情感意志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小學語文論文10
一、使用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審美情趣
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語文教學作為基礎學科,應該掌握必要的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開展。信息技術擁有現(xiàn)代的高科技手段,可以營造各種美的氛圍,無論動態(tài)的動畫,還是靜態(tài)的圖像,一切美的事物,都會刺激學生的感官,在視覺、聽覺和感官上使學生得到美的愉悅。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小學生得到心情的放松,高尚人格的培養(yǎng)。美育作為教學的一部分,也要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小學生擁有審美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強化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信息技術以音頻、視頻等形式為小學語文教學增加了生動性和趣味性。既能增強教材的感染力,又可以刺激小學生的感官,開拓小學生智力。通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活力,使小學生的智力獲得更大的開拓。
1.使靜態(tài)的字活起來,增強記憶。信息技術能夠使靜態(tài)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而小學語文在識字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得到更生動的應用。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好動的小學生能有主動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漢字的筆順上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小學生更直觀、更生動地看到字的每一筆變化與技巧,使小學生更快地掌握生字。
2.訓練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具有更強的直觀性需求,通過信息技術直觀的圖像,可以更方便地開始思考與分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訓練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材中涉及的太陽、天空、綠樹、紅花等,這些元素都可以通過一幅幅直觀的圖像呈現(xiàn)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認真觀察與分析,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發(fā)揮了主觀學生的能力性,又訓練了思維能力。
3.提高小學生知識層面。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需要更豐富廣博的資源來進行擴展,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使用,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信息技術擁有豐富的信息儲備,可以使教師結(jié)合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擴充,通過大量信息資源的豐富,小學生在知識層面上獲得極大的提高。
三、信息技術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推動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動機,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教師的重要工作。教師在努力研究教材中的藝術魅力、教育之外,也要考慮能夠使小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就可以輕松做到這一點。小學生從有興趣發(fā)展到學知識、愛學知識,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發(fā)展目標。掌握這些教育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效果。
1.有興趣。小學生的興趣在學習中并不能保持持久,但興趣卻是產(chǎn)生學生動力的來源。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幫助學生解答疑難。而小學生通過課堂接觸的信息技術,對學習保持住一個比較長久的興趣,并從興趣中得到教師傳授的知識。
2.學知識。小學語文課運用信息技術,既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針對課文中存在的一些疑難問題,做出解答,而這種解答,往往更生動、更直觀,易為小學生理解。在解答問題的同時,完成了小學生知識的傳授。
3.愛學知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角色和事物,距離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生頭腦中的抽象意識轉(zhuǎn)變成實體的影像,學生得到認知的同時,獲得了參照物,個人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學生邊看邊學、熟練運用到語文學習中,慢慢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小學語文論文11
習作講評是師生之間交流思想,及時反饋習作的指導結(jié)果與提高批改效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在學生完成習作并經(jīng)過教師批改后進行的,是對學生一次作文訓練的二次指導。那么如何優(yōu)化習作講評流程,更有效地發(fā)揮它的作用呢?
一、讓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批注知道改在哪里
隨著作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大部分老師已充分認識到“教師命題學生寫,學生習作教師改,學生習作重改不重評”所存在的弊端,在評改學生習作時,能把學生放在主動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啟發(fā),改有示范,更多地留給學生自主時空。這樣在講評課上,學生的自主評改就有了發(fā)揮的余地。課上,首先應引導學生讀懂老師的批注,包括眉批、總批、修改符號。從眉批中了解老師所指出的字、詞、句、段等方面的優(yōu)缺點,從總批中領悟老師對習作是否符合本單元習作要求的評判,從老師的修改符號中學習怎樣規(guī)范地修改習作。
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聽取別人的意見
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效率,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作文講評課上,采取小組合作評改,可以克服教師講評帶來的“一鍋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1.互讀互評,聽取合作伙伴的意見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由于受年齡、思維水平的限制,在認識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評價的能力較差,但對別人的行為包括別人的文章,卻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毛病。根據(jù)這一特點,講評中,可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相互傳閱習作,互讀互評。在小組合作中,可組織寫同一題材或相近題材的同學根據(jù)他人習作,講講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感受。如“記一項活動”的.習作,有不少同學寫到夏季游泳活動,評講時,要讓這些同學針對別人的習作,講講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讓學生在群體互補中把活動說具體,又能交流在不同水域中(大海、小河、游泳池等)的感受。
2.教師巡視,即時進行指導
美國專門從事中小學寫作教學的格雷夫斯教授認為:“師生之間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寫作教學的基礎!睘榇耍趯W生小組合作評議中,教師要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上,參與各小組的討論,對各組中爭論較多的話題要認真傾聽,同時要因文因人而異地適時點撥,滿足學生的即時求援需要。教師的參與,不要厚此薄彼,對各小組要一視同仁,使教師真正成為各小組的一員。
三、讓學生在班級交流中汲取成功的例子
在學生小組合作講評的基礎上,教師應聯(lián)系班級學生和習作實際,把各小組推薦的習作和同學的意見放在班級中進行交流,讓學生汲取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
1.交流讓學生悟到怎樣寫好本次習作的例子
小學生由于受各自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限制,在每次習作訓練中所暴露出來的、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但這些問題不可能在每次講評時都涉及到,也不可能通過一兩次講評就都能得到解決。因此,在講評時,可緊扣每次習作訓練的基本要求,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選擇成功的例子在班級中交流。如在第七冊第四單元“講述一張家庭照的故事或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中的一件事”這一次習作,通過批改,了解到由于是回憶往事,有不少學生習作存在著內(nèi)容簡單、描寫失真的毛病。因此在講評時,針對這一毛病選擇一篇較切合習作提示要求的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對照“家庭照”進行閱讀,引導學生針對習作中寫到的主要事情,各抒己見,讓學生從交流的例子中汲取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找到學習的榜樣。
2.交流讓學生悟到怎樣進行二次習作的例子
習作交流在顧及全體學生的同時,還應有所側(cè)重地偏向?qū)χ邢律闹笇。教學中,可選擇一些帶有特殊意義的例子(如學生選材比較新穎、符合本地實際,但例子中缺漏卻較多等)在班上進行交流。這種習作交流,可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講評,即通過同一學生修改前后的兩篇習作進行對比,側(cè)重讓學生欣賞經(jīng)習作者及小組集體評改后的習作,讓學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對獲得成功并能帶來愉快的事物感興趣,并在內(nèi)心起激勵作用,于是對這事情就會更加關心,想再做一次。因此,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班級交流獲得一次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上,教師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參照老師和同學們的修改意見,結(jié)合自己原有的體會進行二次習作,這樣才能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小學語文論文12
新課程改革提倡學生自主、和諧、全面的發(fā)展。但目前許多學校所面臨的大班額教學卻與其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如教師精力有限、教學空間不足等都成了阻礙學生發(fā)展、學校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不利因素。如何面對實際,使大班額語文教學有顯著收效,在此,我結(jié)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就是搞好大班額語文教學的前提。
面對大班額,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性格、愛好各不相同。因而,我們就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理論學習。一就是學習新課程全新的理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領會“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牢記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性質(zhì),準確把握“知識與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領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內(nèi)涵;思考如何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二就是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經(jīng)常聽課,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三就是學習先進人物的事跡,凈化自己的靈魂,熱愛教育事業(yè),樹立安貧樂教、愛崗敬業(yè)、愛生如子的師德形象。讓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使師生共同成為“生活處處皆語文”這一理念的忠實實踐者,進而讓“師——生——文本”三者能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四就是學習現(xiàn)代教學設備的操作程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是搞好大班額語文教學工作的關鍵。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就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迸d趣就是學習動機最活躍的成分,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學生對學科興趣如何,決定著他對這門學科的態(tài)度。面對大班額,我們更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入手。
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語文教師這個人。要讓學生喜歡教師,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師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藝、精粹的語言和幽默的談吐,這樣才能產(chǎn)生親和力、信賴感,唯有如此才能產(chǎn)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博得學生的喜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必須最大限度挖掘課文內(nèi)涵,深入鉆研教材,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脈絡,并結(jié)合學生實際,選好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相聯(lián)系的切入點,尋找學生興奮點,理清應該掌握的知識點,找準拓展延伸的發(fā)散點,引起感情的共鳴。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設計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說上課的第一句話,如何安排課堂提問,如何用自然的教態(tài),去抓住學生的心,給他們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他們馳騁在文本的天地里,去領悟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去享受文本帶給他們的快樂。
第三、關注差生,充分發(fā)現(xiàn)尋找差生的閃光點。差生的客觀存在,就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俗語說得好:“一只老鼠壞鍋湯”,這就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尤其就是在大班額的班級里,教師如果不關注差生,不善于發(fā)現(xiàn)差生的閃光點,他們就如同湯中的那顆“老鼠”,在其間搗亂,影響其他同學的.聽課情況,也影響著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差生的自尊心。對于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應實施“傾斜政策”。當然分寸要得當,要使全班同學理解教師的用意和誠心。如果在尊重這部分掉隊學生自尊心方面處理得慎重、科學,不但能激發(fā)他們迎頭趕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師生之間、差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使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時時刻刻關注差生,給差生的進步予以及時的鼓勵,讓他們找回自信,逐漸進步。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教學管理體系,就是搞好大班額語文教學工作的保證。
面對大班額,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教學管理體系,就是我們搞好語文教學工作的保證。該怎樣建立呢?
第一、根據(jù)學生情況,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即分層教學)。在推進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有意識地把各個層次的知識點滲透到相應的同學身上,以便掌握其內(nèi)容。課堂上,將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請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回答,然后再讓差生復述要點,督促其掌握知識;遇到簡單問題,讓差生回答,讓他樹立起自信心,培養(yǎng)起學習積極性;在布置作業(yè)時,也采用分類布置的辦法,讓優(yōu)生吃得飽,讓差生消化得了;同時,利用課外時間對差生輔導時,一定要讓他們把基礎的東西學懂、弄通。當然,這個分層目標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目標,會隨時根據(jù)學生的變化進行調(diào)整。而且,在確定各層次目標時,要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則,以利學生求知欲望的保持,學習興趣的長期存在。
第二、編排學生座位時,采用“好”與“差”相搭配的原則。這樣的編排方式,便于形成“你幫我扶”的良好班風?梢栽O立三至五人為一小組,由組長幫助小組內(nèi)差生,協(xié)助老師檢查、督促完成各種學習任務,促使其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論文13
一、研究的背景
朝師附小作為北京市小學語文教育傳統(tǒng)優(yōu)秀校、語文教學研究基地校,一直有著自己的語文特色。在“悅”文化的引領下,閱讀成了朝師附小語文教學的新特色。聚焦當前的閱讀,每一個精彩的作品都是離不開漢字的。而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因為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致使人們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時候越來越多。更別說靜下心來了解漢字的含義及演變的過程了。如何讓中國的漢字文化得以傳承?如何讓學生從中感受中國的文化、了解中國的歷史,品味中國的德與行?因此“說文講壇”這一特色語文活動隨之應運而生。
二、方案的設計
。ㄒ唬╅喿x特色缺少“新”,尋求創(chuàng)新之路
朝師附小是一所具有五十年發(fā)展歷史的老校,在學校的發(fā)展中,逐步具有了自己的語文特色。自從我區(qū)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以來,這也喚醒了我校語文的又一新的春天。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了,老師們能把課內(nèi)外的閱讀相結(jié)合,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水平,讀書會等各種閱讀活動也在開展。但是幾年時間下來,課外閱讀還是停留在閱讀這個層面,缺少新意和創(chuàng)意。如何使語文閱讀教學更上一個層次?這成了引發(fā)我們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ǘ╅喿x活動缺少“度”,開展深度研究
在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老師們只是在廣度上下功夫。激勵學生多讀書。但是通過閱讀活動,學生只是在閱讀后交流自己的感受,而對書后所承載的理念、所折射的文化卻沒有更多的涉及,這樣就顯得所開展的活動層次淺顯。如何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真正了解更多的文化?特別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精髓?這成了引發(fā)我們深思,亟待解決的問題。
。ㄈM向連接縱向貫通,確立研究方案
“說文講壇”——說漢字之演變,講文化之精髓,展能力與品行。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之一。它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簡單圖畫,經(jīng)過不斷演變發(fā)展,最終成為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都濃縮于漢字之中,它以獨特的形式,記載和傳承著中華文化,每一個漢字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jié)晶。通過認識了解漢字的演變從而走進中國的漢字文化,在感悟漢字的同時又親近、體會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而在感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的同時受到中國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增強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提升學生的品行。
三、研究的過程
第一階段:老師講解團進駐“說文講壇”
要想學生動起來首先老師先要靜下來,老師靜下心來學習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搜集相關的資料,先行了解中國的漢字,真正的走進漢字。老師們通過自己的講解,拉開了“說文講壇”這一活動的序幕,把學生帶入了中國漢字發(fā)展的源頭。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小篆到楷書,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qū)W生們介紹了漢字的文化,老師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透露著中國的禮儀之美,老師示范的一筆一畫中都顯現(xiàn)著中國文化的魅力。
第二階段:名家指導團提升“說文講壇”
“說文講壇”第二季,我們又結(jié)合學校的名家進校園活動,邀請了一些書畫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學校來講學。漢字和中國畫之間的關系,漢字與書法之間的聯(lián)系,漢字與中國古代作品的秘密,每個名人名家都能把漢字背后的故事、漢字所傳承的文化,學生更在同名人學者的交流中提升著自己的禮儀、文化修養(yǎng)。更走進了名家推薦的中國古代文化讀本,《詩經(jīng)》《論語》《孟子》……這些閃爍著中國文化精髓的一本本書籍成了我校班級圖書角中的一員,更成了同學們課余時間談論的話題,學生在閱讀中增長了自己的見識,豐厚了自己的學識。
第三階段:學生展示團激活“說文講壇”
漢字進我“家”,每個班認領一個字,這個字能體現(xiàn)本班的班級文化特色,這個字能彰顯本班的精神風貌,這個字能代表本班的文化內(nèi)涵。高年級的學生在活動中鍛煉了能力、展示了才華,德與行都得到了最大化的收益。低年級的學生小,老師出謀劃策的同時,更少不了高年級學生的幫助。這就是“說文講壇”第三季漢字的演變給老師、學生、學校帶來的收獲。
四、研究成效
“說文講壇”活動開展以來,同學們領略了漢字的文化,走進了高雅殿堂,
直面了名人名家,品味了中國文化的.精髓。通過“說文講壇”活動,師生的能力、修養(yǎng)不斷提升,教育與教學有機的融為了一體,育人與育德相得益彰。
(一)積淀了老師的文化素養(yǎng)
老師的閱讀意識提升、閱讀歷程豐富。自活動開展以來,老師的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含量大幅度增長,量的增長的同時質(zhì)的飛躍也顯而易見。從《說文解字》到《漢字與文化叢書》,從《論語》到《呂氏春秋》,從閱讀書籍到指導教育教學。老師把自己對漢字文化的理解帶到課堂中,把自己閱讀的感受同學生進行分享。從而在豐富自身閱讀歷程的同時更積淀了自己在教育教學領域的素養(yǎng)。
。ǘ┩诰蛄藢W生的潛能力量
主動閱讀,親自創(chuàng)編。主動轉(zhuǎn)變,豐厚德行。在活動的過程中,由讀—思—悟—行,學生的學習和品行都經(jīng)歷了這樣的變化。在深刻感受到漢字文化的同時,也在把中國古老而又富有哲理的精神品質(zhì)在自身身上進行折射。孩子們以學校的“悅”文化為引領,在“人”字的教導下,時刻銘記自己應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綜上綜述,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在實踐中,活動雖然有了創(chuàng)新和一定的深度廣度。但是想做成系列活動并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我們還需要深入的思考。從師生閱讀的系統(tǒng)性、到班級文化的縱深性、傳承性、再到展演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我們還需精益求精。乃至在小學如何進行中國古代文化的宣揚、繼承和開發(fā)。這些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深思?傊凇罢f文講壇”實踐活動中,我們還要持之以恒,在活動中求深、求精、求新、求真,使得師生真的能在活動中收益,同時能更好的展現(xiàn)學校的辦學品質(zhì)。
小學語文論文14
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fā)展語言的黃金時期。盡快讓每個孩子動起來,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親近孩子,讓孩子們敢于說
我們常說“童言無忌”,的確,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孩子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而且有些孩子從小用方言說話,給學習規(guī)范語言造成了障礙。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親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放在首位。
1.多一分賞識
賞識是一種愛。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誠地贊揚孩子時,將會給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根據(jù)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就是說得不好的,我也不訓斥,以免挫傷孩子在學齡前期孕育的積極性。“你的聲音真響亮!”“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不簡單。 薄澳阋幌伦幽苷f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說起話來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這些話都是我常掛在嘴邊的,紅星、小書簽、卡通圖片等小禮物更是我時常獎勵給孩子們的。說得特別好的小朋友還會在眾多羨慕的眼神中接受老師奇特的獎勵──當一天班長、讓老師抱一抱、捏捏老師的鼻子等,并請他到講臺前說給大家聽,稱他為“說話小能手”。教師的賞識激發(fā)了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賞識的雨露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產(chǎn)生強烈的幸福體驗。漸漸的,他們的膽子大了,說話的興趣濃了,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講臺成了孩子們向往的舞臺。
2.多一些童趣
孩子和成人并不擁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著迥異于成人的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視角。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擁有活潑的童心,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也只有變成孩子才能將語言童化、趣化,才能貼近孩子的生活,易于為他們接受。實踐證明,采用兒童化的語言和孩子們說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下樓梯時,我對孩子們說:“讓我們都來學做小花貓,走路靜悄悄!睂τ趧幼骶徛暮⒆,教師則會幽默地說:“你想成為蝸牛王國的小公民嗎?這可不成!”有的小朋友寫字姿勢不正確,教師富有童趣的語言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老師聽見你的背在說,我本來多挺,多帥啊!可是現(xiàn)在卻像一張彎弓似的,真難受!我多么希望能變得像小松樹一樣挺拔。 焙⒆勇犃撕,不僅非常樂意改正,而且以后也會用這么有趣的言語和小朋友說話。兒童化的語言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種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使孩子生活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
3.多一點溝通
剛上學的孩子,只要適應了學習環(huán)境,每個人都是活潑可愛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兒,你就會聽到講不完的話。所以,課間十分鐘我常常坐在孩子們中間,選一些他們喜歡、熟悉的話題聽他們講。比如《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我最愛看的動畫片》等。一說起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們的興奮點,他們眉飛色舞,喜形于色。有的一邊講著爸爸的樣子,一邊指手畫腳地表演;有的一邊說著自己的好朋友,一邊笑得合不攏嘴;有的孩子一邊講著自己愛吃的葡萄、草莓,一邊使勁地咽口水;說到自己最愛看的動畫片更是爭先恐后、手舞足蹈,一點緊張勁兒也沒有。孩子們快樂地表達著,精彩的言語不斷噴涌,調(diào)皮可愛的皮卡丘、聰明伶俐的大頭兒子……在交流中,教師也擁有了一雙“兒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違的純真,獲得了心與心的溝通。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樂于說
“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苯處熢谡n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樂于交際,善于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chuàng)設交際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關注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面帶笑容,先用“嗨,孩子們,早上好!”的問候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我叫×××,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大朋友。我喜歡看書、唱歌、畫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們的眼睛亮亮的,揚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搶著要發(fā)言。我就抓住時機,用與一學生對話的形式教給他們交際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你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有幾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歡什么活動?”等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同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說。這樣,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來,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口語交際,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這樣的情境,不僅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更為他們?nèi)蘸笈c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小學語文論文15
1小學語文教學中視覺素養(yǎng)的教育策略
1.1開發(fā)視覺感知能力
現(xiàn)如今的科技依賴,使得多數(shù)學生錯別字多,或者甚至只會打字不會寫字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應該引起教育者們的重視與關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視覺素養(yǎng)材料,如PPT教學、動畫教學等教學方式,將語文漢字的特點、組成與演化過程用PPT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加深印象,提高興趣,深刻理解。將詞語的運用情境、成語的背后涵義、事物的前因后果等用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開發(fā)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讓其感受到色彩、動畫、漢字的魅力,加深主觀映像。
1.2強調(diào)視覺分析能力
雖然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廣泛運用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但若只是簡單的呈現(xiàn)情境,教師沒有進行一定地引入和帶領,學生很難運用自己有限的'感知來對事物進行分析。視覺畫面不僅代表文字,更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態(tài)度和觀念,一萬個觀眾會有一萬個不同的想法,未成年學生由于缺乏穩(wěn)定的社會觀和價值觀,難免產(chǎn)生差異。因此要求教師運用高科技技術,在展現(xiàn)藝術作品或者視覺材料時,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角度感受事物,打開他們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事物的分析和探索能力。
1.3提高視覺表達能力
知識的輸入固然重要,但輸出代表著舊知識的運用和新知識的產(chǎn)出,更是對教育者提出進一步的要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們盡情表達自己對視覺素養(yǎng)材料的實際感知,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方法或者多種形式進行生動具體的表達,讓輸入的畫面進入大腦,再用自己的印象表達出來,能夠與老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樣更加深了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提高自信。
1.4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視覺素養(yǎng)教育要求教師們能夠利用視覺圖像等材料,與知識點進行融合,調(diào)動學生大腦的主動思考,培養(yǎng)其無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可以設定主題,引導學生對主題有關的視覺材料進行發(fā)散性聯(lián)想,根據(jù)學生的聯(lián)想回饋,引導其自主提問,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不限制范圍,及時捕捉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潛能。
1.5靈活運用培養(yǎng)媒介
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能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各種培養(yǎng)媒介,給學生創(chuàng)造和發(fā)散的機會,同時也給他們犯錯和探索的機會,給他們發(fā)揮才能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媒體和網(wǎng)絡等多種資源,直觀地展示教學材料,方便快捷地提供全方位的學習平臺,展開綜合性培養(yǎng),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1.6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
視覺素養(yǎng)教育形式多樣、輕松娛樂,不同于機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文化課程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多方位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游戲、作品鑒賞、情景對話等形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交流與分享,在這種平等、互助、合作的環(huán)境中得到應有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和智能開發(fā),對未成年人全面發(fā)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結(jié)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全面推行視覺素養(yǎng)教育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小學生的思維跳躍又邏輯混亂,想象力豐富又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教育者一定要針對學生本身的特點,多給他們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與自由,利用自身能力和豐富的視覺材料,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皆為教學改革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
【小學語文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論文09-04
小學語文小論文08-23
小學語文減負論文08-23
小學語文論文05-17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02-27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論文07-31
關于小學語文作文的論文08-24
小學語文教育論文08-08
關于小學語文論文09-06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