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后感12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1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fā)展、進步的必需品。經我市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指導團隊成員推薦,我有幸閱讀了《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這本書,這本書內容豐富,它是開啟幼兒教育的一扇門,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fā)生的實例,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幼兒教師釋疑教育困惑,指導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書。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是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策略匯集。內容包括《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qū)》三部分,用52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展示了當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教育技能。每個問題中均設置了五個環(huán)節(jié):體驗分享、案例、分析和提示、教育策略、資源庫。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能引導我們在自我體驗下,逐步參與教育思考和研究;其中每一個主題的內容和形式都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
從具體的、容易理解的案例、分析、教育策略、新信息等的閱讀過程中,漸漸領悟新的教育觀點、學習新的教育技能。從而使我們懂得如何利用周圍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改善幼兒受教育環(huán)境、促進家長和社區(qū)參與早期教育的新策略。幫助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教育理論與日常生活、教學活動的'相關性,在新教育觀念與行為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這本書中舉了大量的案例,這些案例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是經常會碰到的,看著就很能引起共鳴。在每一篇案例下都有相應的教育策略,可以幫助我們遇到相應的事情來解決問題,如當我們遇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是怎么在想的,怎么在做的,而書中的作者又向我們傳達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著看著總能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比如案例:《感動的微笑》。講述的是劉教師的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案例,這樣的活動案例再尋常不過了,很多老師也都會碰到,但它卻給我印象比較深刻;顒又v述的是劉老師上的一個語言活動《微笑》,活動開始,劉老師以微笑的表情給幼兒一個輕松、自由的交談氛圍和與他們生活經驗相適應的話題,促使幼兒交流的愿望,使幼兒表達的積極性得以激發(fā),對孩子們的各不相同表達,劉老師都能用微笑來認可回報,并抓住教育契機,對不愛講話的張賽月及時的啟發(fā),使孩子們都能感到非常的開心,引發(fā)了孩子的主動參與交流,讓我們感悟到了語言美對孩子的感染和教育價值。書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個“分析和提示”,就是對這個案例的剖析,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分析孩子之所以產生這一行為的原因。
接下來一個內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們老師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教育策略幫助孩子改變這一現(xiàn)狀,很具體,這個《感動的微笑》的案例,書中給予的“教育策略”有:
1、創(chuàng)設讓幼兒自由表達,有話就說的語言環(huán)境。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意識擴展幼兒語言交流的內容。
3、創(chuàng)造個別交流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平等對話。
4、利用文學作品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進行合作交流的活動。
6、通過設計、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有話可說。
7、主動與不愛說話的幼兒交談。我班大多的孩子就是不敢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我運用了好多的方法對他們的幫助也不大,通過這個案例、分析與提示、加上教育策略對我有了很大的提示,使我茅塞頓開,知道了怎樣讓幼兒愛說會講。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吸引我的是大量來自一線教師所寫的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教育案例,及非常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指導,F(xiàn)在我們教師專業(yè)學習時常不知道如何將先進的理論具體地轉化為自身的教育實踐,往往是對《綱要》的理論耳熟能詳,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它里面里還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所以建議年輕的老師們,都可以來看看這本書,這會成為我們自身專業(yè)化成長的一個階梯,它會讓我們在專業(yè)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輕松。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2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fā)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好的書當然是要精心細讀,細心品味。讀好書有如品嘗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yǎng)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fā)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里面還有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一、教師與兒童
這個世紀的孩子都是在"6+1"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全部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從小生活在被關心的氣氛中。所以當一個孩子要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時,總是有很多的問題會出現(xiàn),比如情緒不穩(wěn)定哭鬧的、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身體較弱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強烈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隨機應變",最好能擁有像孫悟空般的72變。既然沒有悟空那種能耐,那就只有看書吸收本領了。
碰到孩子如果哭鬧,要是以前我便會跟孩子進行移情情緒,但是如果移情還是不管用時便只是用放任的態(tài)度處理,讓他一個人冷靜會?戳诉@本書以后我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緒,正確引導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很重要。老師首先要對這個情緒進行識別,深入的了解觀察這個情緒產生的原因,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引導。首先鼓勵幼兒將事情表達出來,一般我們常見的有移情情緒的方法,其實讓幼兒宣泄情緒也很重要,讓幼兒用活動來發(fā)泄不愉快的情緒,如讓他去踢球、跑步、跳躍、大聲吼叫等,在劇烈運動中將積累的情緒能量發(fā)散到其他地方。而且也要避免經常問幼兒不愉快的事情。
到了4—7歲的幼兒在活動時,已經具有與伙伴友好合作的愿望了。但是往往在真正合作的時候卻出現(xiàn)了搶或是沒有計劃沒有組織的合作,以前我一直也很頭痛,覺得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去好像影響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如果不進入活動,再發(fā)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矛盾。而書中呢也是極個小朋友在建構區(qū)搭建房子,由于分工不明確而發(fā)生了矛盾。案例中的老師沒有急于介入,而是抓住機會引導他們獨立解決交往中的問題。老師首先是說:"你們搭建的東西都很好,地方不夠怎么辦?"于是孩子們開始搭建游樂場。老師繼續(xù)引導說:"游樂場真好玩,想想看,游樂場里還有什么呢?"于是孩子們又開始搭建木馬、滑梯、小橋、游船等。孩子們自己開始分工忙起來。這樣做有利于化解矛盾,減少沖突發(fā)生。因此,當幼兒發(fā)生矛盾沖突時,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與小伙伴之間的矛盾。
二、教師與家長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伙伴。而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非常的重要。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該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這個學期我們組織了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請家長來助教,請家長來體驗做老師。
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門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zhàn),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3
近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凱茲博士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是我瀆過的所有專著中最精辟的一本著作。該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述的是“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講述的是“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粗讀該書,發(fā)現(xiàn)隨處可見基于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于理論的實踐反思。作者將理論和實踐合二為一,讓我們在輕松閱讀中領悟著作者對幼教事業(yè)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本書中讓我感動的地方很多:
一、自尊VS。自戀
舉例1:作者在參觀一所學校時發(fā)現(xiàn)孩子自制的“我的書”,里面裝滿一頁頁復印的成績單。標題包括:我的家庭、我喜歡的食物、我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我喜歡收到的禮物、我想去度假的地方等。
評價:將幼兒注意力擺在滿足自己的事物上,將兒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費者,是食物、娛樂、禮物、度假的消費者。這些學習單并未鼓勵幼兒向外探詢以求了解或引導幼兒探究值得探究的現(xiàn)象,只是將幼兒的注意力轉向自己,使他們只注意自己。沒有一頁學習單上要求幼兒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好奇的事情、我想探究、解決、想清楚的問題、我想制作的東西。
舉例2:參觀農場后,老師要求幼兒說出他們的感想,并將幼兒的感想列舉出來,貼在教室墻上。這些句子都是以“我喜歡”起頭的,如我喜歡乳牛、我喜歡擠牛奶機器。卻沒有如:令我驚奇的是……我覺得奇怪的是……我還想知道的是……農場最重要的事是……
評價:鼓勵幼兒專注于自我的滿足,卻未鼓勵幼兒觀察思考周圍的現(xiàn)象。相信農場一定有一些可以引發(fā)幼兒的好奇、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與行動。
反思: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制作的幼兒個人檔案,我們往往會在檔案的第一頁例舉該幼兒的一些信息,我喜歡的`食物、我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我喜歡收到的禮物、其實這些看似簡單的信息卻蘊藏著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梢娮髡邔τ捉坦ぷ鞯募毿。
二、慎用行為改變藝術
舉例:假設在幼兒園里有3到4歲的幼兒出現(xiàn)同樣的擾亂行為(如摔擲積木和玩具),那么我們可以說這3個幼兒表現(xiàn)出來的外顯行為都差不多,但是他們之所以表現(xiàn)出擾亂行為的根源或動機可能不同。作者將問題行為的原因歸結為3種:制約型、情感型、社會型。繼而又將這3種類型找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
反思:對于3到4歲的幼兒出現(xiàn)擾亂行為,我們會認為這是正,F(xiàn)象。既然已經將之定性化,當然也不會去研究造成該行為的原因。但是作者卻敏銳地察覺到了外顯行為差不多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孩子不同的個性,要糾正其行為必須先研究不同幼兒的個性,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
三、專業(yè)幼兒教師的行為
舉例:一位教師帶著20個4歲的幼兒到戶外活動,因為全園只有兩輛小三輪車,幼兒便常為“該誰騎”而爭吵不休。這一天,一位叫寶寶的小男孩跑到老師的面前抗議道:“小利不讓我騎三輪車”這時老師應該如何反應呢?
評價:作者對于此問題展開了思考——此情景可以教導孩子什么?這里作者總結了多個方面的培養(yǎng):
1、社交技能;
2、語言技能;
3、社交知識;
4、氣質的培養(yǎng);
反思:幼兒教育有別于其他人群的教育,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小年齡的幼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有隨機教育的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景,當遇到案例中的情景時,我們很少會在一剎那之間想到那么多的教育契機,作者的分析和總結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我們要象凱茲博士學習的東西還要很多很多......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4
還記得青澀年紀,老師布置作文《我的理想》,孩子們的理想都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學家之類,一個個激昂文字、指點江山夢想著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然而,現(xiàn)實是什么呢?大多數(shù)人退去學生的青澀,同父輩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為生存奔波。我們這個龐大的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工作是一種享受的地步,理想與現(xiàn)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有差距。
那個時候,畢業(yè)是包分配的,由于受老師的影響,我希望自己能進入醫(yī)院,或者到學校當校醫(yī),學以致用。然而,理想是天,現(xiàn)實是地,我們只有腳踏在大地上才能仰望藍天。家境的貧困和父親的嚴命讓我眼含熱淚放棄了掙扎,畢竟生存才是實實在在的,在那個貨幣還不豐厚的年月我們只能如此選擇。
就這樣偶然地走進幼教工作,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讓人心灰意冷,常常獨自坐在黃昏的河邊用嘶啞的聲音喊:下輩子再也不做人啦,我寧愿是一株草,是一棵樹。然而,今生都無法選擇,來生還會由我們左右嗎?大自然看似沒有生命的東西,經歷著世間的風吹雨打,它沒有自己的呼喊嗎?
理想撞上現(xiàn)實的墻,總有些迷茫,有些失落。初建的幼兒園孩子不是很多,管理也松懈的很,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常規(guī),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課程,統(tǒng)一的要求,只是你愿意上什么就自己找來上,要不就領著孩子在外面瘋玩。沒有接觸幼兒教育時有許多美好的想像,孩子是天使,與小天使們一起生活應該無憂無慮。真實地走近,才有些哭笑不得,學了四年醫(yī)學,卻來伺侯小娃娃們吃喝拉撒睡,典型的高級保姆(幼兒教師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體,其實,我一直認為應該把幼兒教師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專心致學。有沒有覺得一個幼兒園的高度就在于你把教師當作什么呢?)。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都會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游逛。有沒有說過‘下輩子下下輩子再也不做幼兒教師了’倒是不記得啦,只是覺得它離夢想中的職業(yè)形象太遠啦。
然而,上天如此安排總有它的道理。許多年之后,我才懂得,上天是眷顧我的,如我,簡單笨拙,在社會的大潮中搏擊會有溺水的危險,而幼兒園,是一處沒有被浸染的世外桃源,能夠在孩子的世界里簡單快樂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一年來,女兒常常沖著我叫喊:為什么外國的孩子不做那么多的作業(yè)也可以成材,為什么我非要做那么多的作業(yè),我不上學可以嗎?不知道每一個經歷過中國十年寒窗苦的人,是否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下輩子下下輩子再也不做中國學生啦,也不知道外國的.上帝會不會聽懂中國人的祈禱。
而我只能回答說:不可以,你不是生活在國外,你生活在中國,就要按照中國的教育規(guī)律走下去,不能提供給你理想的教育環(huán)境也不是我的錯,不能改變環(huán)境,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
俗話說態(tài)度決定命運,在自身的需要與所處的環(huán)境無法統(tǒng)一時,在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社會、環(huán)境、現(xiàn)實不會順應我們而改變,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無法選擇命運的時候,也許我們只有轉變態(tài)度,積極去適應,挑戰(zhàn)自我,增強實力去應對環(huán)境。
孩子們累,沒有理想的教育,他們在題海里奮戰(zhàn),與時間賽跑,用健康換取前程,因材施教只是千百年前圣人的一句感嘆;老師們累,超負荷的運轉讓每一個部件都提前衰老,痛苦地呻吟,而此時才理解前人為什么把老師比作蠟燭,比作春蠶,選擇了教師這項職業(yè),就要與奉獻、與淡泊同行,用一份平和的心境、寬廣的胸懷看待這份職業(yè),看待外面的誘惑與精彩,不能改變現(xiàn)狀,就改變心境,身體已經疲累,別讓心靈再背上沉重的包裹。
理想是天,現(xiàn)實是大地,我們是一群背負著沉重行囊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艱難探索的行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載、探索是我們的使命,是的,總是要有人來承載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然而,有理想、有夢想,就有走下去的動力與勇氣,我們的先人就是這樣懷著夢想一步一步走來的,我們是他們的延續(xù)!我們的孩子也會沿著我們的腳步向著理想邁進,也許會更近一些,畢竟背后有我們的腳印,我們的鋪墊。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5
一本好書,猶如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我正閱讀的《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一書真的如書名一樣給了我們幼兒教師智慧策略,引領我的教育實踐。該書內容共分為《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qū)》三部分,用52個幼兒教師實踐中有代表性的問題展示了當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教育技能。
首先是案例“約翰尿褲子”讓我印象深刻,案例中的老師是這么做的:鼓勵約翰自己脫褲子小便,自己換干凈褲子,在不斷的表揚聲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支架,讓約翰盡可能自己做。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法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支架,讓約翰盡可能自己做。這種學習生活基本技能的方法引導,讓我們幼兒教師學會把握時機,積極引導,與其讓孩子被動的接受,不如教給他們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我欣喜我的教育觀念、方法與他們同步。記得班內孩子剛升入中班,個別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尤其是入廁后擦屁股這一環(huán)節(jié),總是依賴大人,我們老師當然也不例外。小班時因為班內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人手充裕,因此沒覺得什么,而到了中班,幼兒常常在衛(wèi)生間大喊大叫,“老師,我大便好了哇!”被我聽見了是幸運的,有時搞不好直到我走到那兒,才聽見,因為有時孩子們的喧鬧聲掩蓋了那些嗓門小聲小氣的幼兒,自從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我就在想,讓幼兒等待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讓他們自己學會這一技能,中班了也應該學一學了。于是再次遇到這種情況后,我就在皓楊小朋友旁邊手拿一張草紙示范著擦,邊用言語指導如何擦屁股,告訴他“草紙上干凈了,你的屁股也就干凈了”,擦完后我檢查著他的擦拭成績,如不干凈,請他繼續(xù)擦。成功后我不忘鼓勵著他的小手的能干。他也體驗著成功的快樂。一回生二回熟,慢慢他也就學會了,不用我在一旁給他示范。過了一陣,我也就淡忘了。一天他奶奶送來上學,特地關照我們記得給他擦屁股一事,我當場答應著,可心里在想,我已經教過他了,著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在他入冊時,我就故意對皓楊說:“皓楊,真奇怪哦,今天你奶奶讓我們給你擦屁股,你早就學會了這個本領,你奶奶還不知道”,孩子點頭說著:“似的,我早就學會了,我奶奶不知道。”“那你記得回去吧著個本領表演給你奶奶看,讓他知道你的能干”皓楊點頭答應著,我在他擦屁股的同時我留意著,孩子的確沒有忘卻這項技能。只不過他奶奶沒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了他依賴大人的壞習慣罷了。需和他奶奶談談,讓奶奶配合在家也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書中說到“家長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相信這被所有的老師所認同。教師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我這人性子爽直,不會拐彎抹角,常當其他家長的面批評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因此我反思自己的行為,作出了適當?shù)恼{整,如調皮的鑫鑫,每天他總是不停地惹事,常常有孩子給他告狀,于是我在交談中把家長當成朋友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及時地向家長匯報,如果幼兒有缺點或犯了錯誤也是先肯定孩子的進步,再提出希望,這樣就會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技巧也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
書中每一章節(jié)前都有幾個問題給讀者分享體驗,讓你帶著問題主動的去審視案例,警戒著的分析與提示給你啟發(fā),再在每一案例后都附上了相應的“教育策略”,也就是我們老師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教育策略幫助孩子改變這一現(xiàn)狀,很具體,,看了這些建議后茅塞頓開,知道自己今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么處理了。
讀好書有如品嘗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yǎng)才能充分吸收。我想伴隨著接下來的精心細讀,細心品味,我會感悟更多,收獲更多。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6
這幾天,我細細閱讀了《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150》這本書,從中得到的感悟和收獲很多。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最需要什么?我需要一名在我遇到困惑時幫助的導師,需要一個在我無法做出答案時的朋友。我想,書是我最好的朋友,里邊記載的是多位老師一起探究總結出來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有面面俱到的設想。在我讀完這本書后,我在以后的班級管理、幼兒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等等方面一定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教兩年來,我深刻體會到一名老師的辛苦,也知道我現(xiàn)在的能力很薄弱,還需要不斷的進修鍛煉本領,才能在教學上有更大的突破,但是我也總結了自己在這兩年中有哪些方面的困惑需要解決:
一、新教師的心態(tài)要調整好
在剛開始,知道自己還是這個崗位的新手,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敢勇于表現(xiàn)自己,有時也可能怕自己丟臉。還有的時候,當家長與我聊天時,我顯得有些不夠自信,總是怕自己回答的方面是否不符合家長想要的答案,或者是我是不是在說的過程中表露了一些家長不愿意聽到的話,這些原因常常會使我煩惱。
但是事以至此,不能坐以待斃,我在閱讀《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150》后,里邊有很多方面講述了與家長如何溝通的技巧,這讓我很受用。里邊教會了我應該把自己擺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法與家長交流,在說話時要注意什么方面或者避諱什么話題。好多小點子給我了很大的啟發(fā),自己常常感嘆怎么自己以前沒想到呢,其實辦法就是那么簡單,經過書中的一提示,我豁然開朗,在今后的教學、溝通過程中我會更好的表現(xiàn)。
二、新教師要學會“多留個心眼”
自己在剛開始的教學時,每天除了給孩子們上課,就是和孩子們游戲,我發(fā)現(xiàn)自己都沒怎么去留意孩子有些什么習慣或者是什么奇怪的行為,總是一副天真爛漫的態(tài)度過著日子。但是時間長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應該做這樣的一名老師,我要為孩子們負責,于是我就開始留心起孩子們的行為與反應,通過幾周的觀察,我的收獲也是很多。
這個時候的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們的心理都是各式各樣的,他們的反應也很不同,甚至很多孩子都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那么在發(fā)生事情時你就很難去判斷、去處理,有時可能你會做出錯誤的絕定,所以我覺得想做一個愛孩子的合格教師,就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在《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150》中寫到了很多關于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案例分析以及老師如何處理的'方式方法,有些案例呈現(xiàn)似乎很貼合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生的事情,就是那么真實的呈現(xiàn)了出來,而我覺得“妙”的是,在案例后已經幫我總結整理歸納好了處理方法的要點,還很貼心的歸納了一塊寫給家長的小便條,幫助我們與家長如何溝通共同處理孩子的這一行為。我覺得這對自己在這方面的成長很有幫助。
三、新教師要“多留一手”
自己畢竟還是一名新將,很多方面都很不成熟,在班級中還有很多方面等待我去學習,很多時候只有等到有了壓力,我才明白不能做一只永遠在原地踏步的候鳥,我一定要有所準備,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與考驗!在《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150》這本書中寫到關于班級管理的方面有很多,如常規(gu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溝通技巧等等,這些是我必須學會掌握的東西,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我把書中很好的點子用筆記形式記錄在我的本子中,一些好詞好句我也一并抄寫在我的語錄中,這些東西的積累就是一大筆財富,是任何都不能代替的。我常會在一段時間后去翻閱一下我收集的寶貝,發(fā)現(xiàn)這些不起眼的句子正是平時教學生活中我需要的金玉良言,我少了它們不行!
唐僧師徒歷經十幾年去西方取得真經普度眾生,我只是一名幼兒教師,雖然我不曾背負要救世的使命,但是我面對的是一群幼苗,一群可能將來成為國家棟梁的人才,我的責任很重。俗話說“要給孩子半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蔽冶仨氁粩嗟母轮R,提升能力,豐富經驗,我相信:書是我最好的選擇!我要善于從書中獲取教學的真經!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7
第一次聽到“麗蓮。凱茲”這個人,是在杭州參加園長高級培訓班時剛巧遇上創(chuàng)新大會,很有幸地現(xiàn)場聆聽了麗蓮凱茨的講座,也是第一次感受中英文同步翻譯的講座。記憶中講座的時間不長,但是很多實例讓會場一次次響起掌聲和笑聲。然后根據介紹很著急地在書店尋找到了麗蓮凱茲的《與幼兒教師對話》,拿到手后卻一直沒有好好翻看,因為一直覺得這是一本很難讀的書。
今年十月,全國幼教課程會議,遇到了老同學,高興地送了我一本書,一個勁地說這是一本好書!翻開一看,卻是《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本很熟悉但從未細看過的書。
這是一本需要靜心的書,每每遇到這樣的書,必是焚香凈手,凝神屏氣,細細研讀。
本書一共有三個序:作者序、譯者序、推薦序。沒想凱茨博士的丈夫是上海長大的,一下子覺得親切了不少。雖然不同的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但是世界各地的幼兒教師們所遇到的大量問題竟然如此相似。譯者廖鳳瑞博士是師范大學副教授,而且凱茨竟然還是北師大龐麗娟教授的導師,感覺又親近和了解了許多。
翻開第一頁,就被深深打動。凱茨教授的話不多,但是句句經典。
適量原則:不管提供什么東西,只有“適量”才能產生好的結果。簡練,但是切中要害。
包括:對孩子的注意、愛、刺激、獨立、好奇、活動的選擇等。只有當數(shù)量、頻率與強度適當時,才會對幼兒有益。
幼兒理想發(fā)展的六個基本要素,依次為幼兒需要安全感、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需要成人協(xié)助他們理解生生活經驗、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學習成長、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的榜樣。
對于安全感的定義:是指心理上感受自己與別人的有依附關系,感覺自己有所屬。安全感必須建立在被愛者感受到這份情感,而且這份愛是適量的。
我特別認同這份“被感受”的含義。有時候我們對幼兒很親切,但是并不能使孩子的奧安全感,因為他沒有“感受到”,所以不能產生依附、信賴的感覺。這讓我再一次想起《小王子》中描述的情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了幾千朵玫瑰花都和他的玫瑰花長得一模一樣,一度覺得很失望,后來才明白對他而言只有他的那朵花才是獨一無二的,比其他的花都重要,她承載著他的付出和責任。在小王子的故事里?吹降囊粋詞“馴養(yǎng)”,狐貍說:“馴養(yǎng)就是建立關系,從此我們彼此相互需要,你對我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將對你也是唯一的!敝挥旭Z養(yǎng)了,建立了關系,才是彼此需要,才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會有感悟,才會休戚相關。
“安全感來自于孩子相信成人對自己于一種真誠而強烈的反應,而不是空心的溫和!
一直以來,我們理想中的幼兒老師都是以溫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的,我們評價老師也總會用和藹可親來衡量,漸漸地,這份溫和變成了職業(yè)性的、浮面的.表現(xiàn),而很少自問其中的真誠到底有多少!有時候我們的溫柔真的換不回孩子的信任,為什么?我們的溫和是否真的就只是“空心”的溫和呢?
有時走進班級,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問候,語言中沒有情感,很空洞乏味。孩子們也只是僅把問好作為一項任務完成而已,缺乏因問好而建立感情的激情和機會。
同樣關于師生關系的建立,博士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還提出了一個教師要與孩子保持距離感的觀點,提倡教師要適當?shù)氖桦x與理性。即教師不是孩子的保姆,要有專業(yè)的思維和眼光,能給教師留出觀察和思考時間,能給孩子留出發(fā)展和調整的空間。
廖鳳瑞博士說,不要“一氣呵成”讀完全書,不妨偶爾停頓一下,思考一下書中的問題或者見解,進行思考或者實踐上的思辨,才是真正與大師對話,才能更好體會大師的用心。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8
書通過講述88個真實的小故事,從而向幼兒教師提供了88個在日常工作中與幼兒、家長相處的細節(jié)。內容從兩大方面講述:一方面是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能力,筆者從三個小層次講述,有效的與幼兒交流、管教與懲罰是不一樣的、培養(yǎng)幼兒積極健康的自我形象,幫助他們掌握與別人相處的藝術;另一方面是建立良好的家園關系,筆者也是從三個層次來簡述,從幼兒入園時幫助家長做好幼兒上學的思想工作開始,逐步與充分利用好時間積極溝通,到有團隊合作意識,幫助自己的幼兒工作有序、更好的開展。
筆者是個有心人,平時注重觀察與反思,每一個小故事都是真實的存在,這些故事情景也都會如出一轍的在我們身邊出現(xiàn),可能我們是看看就過去,對事情采取的方法措施也截然不同,但筆者卻能在每個小故事里,細心的反思,找到合適的,有用的應對方式,從而讓我們閱讀的人,也能夠學習到合理的應對方式。每個故事后的“小貼士”都是很好的建議。筆者都能運用小故事開頭,再通過小貼士的總結,這樣的記述方式,使得每一篇內容都很生動形象、真實存在、貼近工作實踐,引導我認真品讀,掌握各個小技巧。
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三個有用的技巧:一是有效的與幼兒交流,我們作為老師必須首先能夠與幼兒進行良好的交流。我們與幼兒的溝通、交流不僅僅是語言上的交流,有時也需要一些其他的交流方式。例如身體的接觸碰、目光交流或是其他肢體語語言。幼兒失落時輕輕的撫摸,哭泣時老師的抱抱,操作成功時一個肯定的微笑等等。要充分運用各種交流方式與幼兒進行交流。交流中,老師多用肯定的語氣,鼓勵幼兒開口說話;卮鹩變旱膯栴}的時候要先搞清楚幼兒問的是什么,同時盡量用簡潔的話語來解釋。我們班級中有一些內向、害羞的幼兒,姜雪就是其中一個,她文靜、內向,平時很少與我們交流,有時和她說話,她也會害羞的低頭不語。在一次講述兒歌的活動中,她小聲的在說著兒歌,當她發(fā)現(xiàn)我在看著她,并對她露出微笑時,她的小臉上也有露出微笑,對于我的肯定,孩子還是欣然接受的。二是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教師首先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緒,與家長統(tǒng)一說話,從正面關注幼兒。有時看到孩子們吵吵鬧鬧,不聽自己講述是,會采用比孩子更大聲的方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但往往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融入到他們一起,和他們一起嚷,讓自己身處其中,獲得主動權,引導他們學會說悄悄話?刂坪米约旱那榫w,掌握主動權,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讓幼兒在學習中,學會輪流,學會友好相處、學會認真對待每件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等。班級里孩子多,總有吵吵鬧鬧的時候,有時你和另一位老師說上幾句話,回頭一看,頓時就已經吵翻天啦,往往我會采用比他們更響的聲音來制止,但是效果不好,也對自己的嗓子是個負擔。這里我知道我可以和他們一起嚷,在一起嚷得時候,掌握主動權,引導他們來學說悄悄話,學會安靜。三是給予幼兒自主性,讓其形成積極、健康的`自我評價,對每個幼兒,我們要做到都能夠表示贊賞,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避免給幼兒不好的評價。尊重幼兒得自由空間,既要引導,也要學會及時退出。
第二章,主要是注重家園得關系。在新生入園前,我們老師就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不僅幫助家長學會放手,也讓家長對自己信任。在工作中,多注意與家長得溝通,知道他們生活特點,了解他們的工作時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在與家長溝通時,要有針對性。認真對待每位家長,熱情的接待,耐心的接受他們的委托。對于家長的支持也要學會感謝。當然也會遇到難說話的家長,這也是比較棘手的,對于這些幼兒,要多觀察留意,對家長的提問,能夠從容應對。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9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笨梢姡鳛橐幻處煵⒉蝗菀,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shù)人的期望和重托。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yǎng)潛質、綜合素養(yǎng)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做最好的老師>>中李鎮(zhèn)西老師的話說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標燈,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向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正因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币虼耍谖业恼n堂中,我決不允許幼兒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務必予以批評教育。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們出奇的'“乖”,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向渴望能和孩子們一齊玩、一齊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戳死铈(zhèn)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幼兒,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期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幼兒——“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嗎?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師呢?
他能夠在教育幼兒時“向幼兒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并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幼兒的選舉權”,他發(fā)奮追求著“成為幼兒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兒最關心的問題”,他勇于在幼兒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著年輕老師要“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就應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就應充滿著對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應體現(xiàn)出民主與平等的現(xiàn)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yè)潛質、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幼兒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
教師和幼兒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
可我……實在汗顏。幼兒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幼兒的個性該如何發(fā)展?幼兒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用心性。我們?yōu)槭裁床蛔尯⒆訉W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么一向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
我們有什么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幼兒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兒,是教育的x。正因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應對幼兒時要持續(xù)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幼兒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幼兒的愛心。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用心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聯(lián),讓愛心成為照耀幼兒心靈的陽光,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人格,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10
最近,老師們紛紛在博客里發(fā)表暑假里的讀書心得,看著老師們的日志,暑假里讀《和孩子一起跳舞——給中國幼兒教師的50封信》的感受又一一在腦中重現(xiàn)。吳放老師文筆流暢,言語樸實,所用的書信形式更是讓人覺得親切、自然,文中的小故事、小案例,讀來讓人感覺是那么的真,那么的近。
書中的第37封信——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我產生了共鳴。信中說:我們做老師的大概沒有誰不與家長打交道的,也沒有誰在與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曾遇到過讓人“頭疼”,甚至睡不著覺的問題的。做幼兒園管理這么些年了,在這方面真是深有感觸,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快,尤其在我們這個地區(qū),外來打工人員快速增長,因此來園就讀的外來民工子女也不大斷增加,而且這些孩子來自不同的省市,家長們都有著不同的觀念和素質,家長工作非常難做,一不注意就會引起誤會。另外,在我們本地區(qū)往往是六一現(xiàn)象嚴重,即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所以成人在教育孩子的方面都是比較放任的,家長們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受什么委屈,所有,一旦老師對他們不夠熱情,他們就會誤會老師。記得前兩年,在一天的放學后,我就接到家長的投訴電話,說孩子的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好,看不到老師的笑臉,對他們家長也愛理不理,而我們的老師則覺得這個家長無理取鬧,誤會就變得越來越深。可以說吳放老師的經歷,與我們老師碰到的是何等相似,關鍵是我們的老師能不能像吳放老師一樣,在與家長的解釋中,尊重家長、能從家長的心理出發(fā),關注到家長的內心世界,然后讓家長接受你,配合你。
讀了這封信,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在與家長的合作溝通中,首先要尊重家長。比如,孩子剛來小班,家長不放心的'心理也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他們會利用各種事件偷偷來觀察孩子和老師,假如他總是看見老師板著臉,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夠溫柔或者親切的話,產生誤會是理所當然的了。那么作為老師,你就必須與家長作好溝通,讓他們明白為什么有時候老師是需要嚴肅的,老師的嚴肅并不能代表老師就不喜歡孩子了,也可以先前向家長說明一下自己的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可讓家長有一些心理準備,溝通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教師要與家長保持平等關系。吳放老師的一個比喻打的好,他說:我們不是總要強調與家長的溝通嗎?想想看,要讓一個“溝”能夠“通”,使“水”能夠暢流無阻,關鍵就是要保證它各部分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就相當于我們說的平等關系。沒有這個基本條件,“水”就會窩在低洼的地方,弄不好還會造成“洪水災害”呢!不錯,我們是老師,其實家長也是老師,我們在對家長表達你的教育意見的時候,不妨也耐心聽聽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意見,有時候或許會讓我們豁然開朗。
教師對家長要報喜也報憂。正像吳放老師說的,很多時候,孩子們有了問題,我們的老師很快就會想到要“找家長”。其實,如果孩子有了點滴的進步或者取得了一點小成績,我們的老師馬上利用各種通信工具告訴家長,或者孩子的什么有趣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長們會非常樂意接到老師的電話或者信息,那么要求家長配合的工作也就簡單了,相反,經常告狀,家長就會怕看到信息,配合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
《和孩子一起跳舞》這本書,真值得我們細細研讀,它適時地為我們架設了一座橋梁,那些在工作中經常遇到、想到,又時時令我們困惑的問題,經吳放深入淺出的解剖和分析,變成了一個個富有啟發(fā)性的、蘊含著教育智慧的生動案例,引導著我們從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并為之不斷進取。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11
最近看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這本書感觸頗深。在《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一書中,作者分別從“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幼兒教師最需要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和“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學藝術”這四方面來闡述了怎樣做好一名幼兒教師。
確實,要做好幼兒教師這份工作,單靠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充滿愛心、童心、和真心的付出;同時還需要我們老師間的相互配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光這樣,幼兒教師還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終生學習的思想,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孩子的心中,教師是圣神的、無所不能、完美無缺的,而孩子本身就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對于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觀察細微,感受強烈,而且還會不加選擇的模仿。因此,幼兒教師也應該從自身的言語、行動中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比起對孩子一本正經的教育要有用得多。
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不是簡單的理論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而是要秉著一顆尊重、關愛、寬容、耐心的'心公平對待每一位幼兒。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幼兒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于幼兒,而是要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要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除了尊重,幼兒教師也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孩子的過失并不是姑息遷就犯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風細雨的方式督促其改正?鬃诱f過:“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可見,寬容是人的情感之一,它有一種巨大的人格魅力,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寬容也是豁達和摯愛的一種表現(xiàn);寬容還是一種深厚的涵養(yǎng),是一種善待生活,提高自己內心修養(yǎng)的一種方式。
幼兒教育是十分瑣碎、復雜的,面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教師也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去猜測和預料一些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對于這些可能發(fā)生的事,教師可以事先做好解決的預案。但對于很多不可猜測和預料不到的突發(fā)事件,幼兒教師就只能利用自身的生活工作經驗,憑借著平時積累的點滴的教育智慧去解決。幼兒一日活動中的上課、游戲、觀察等活動同樣能看出一個老師的智慧,同樣一句話,同樣一個意思,也許換種方式說就會取得不同的成效,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再與幼兒交談、游戲時要注意說好每一句話,盡可能地讓孩子從心底接受這種方式,從而達到最大的成效。
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調皮的、安靜的、不愛說話的、活潑的,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喜歡他們。而我們往往比較關心的是那些很乖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常常忽略了那些調皮的孩子。其實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那些調皮的、不愛講話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那個不愛講話的孩子可欣,如果沒有老師堅持不懈的關心和熱情,也許他不會說出口中的那聲“老師好”。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字,但是這三個字至少代表了可欣對老師的認可,甚至也代表了可欣對老師的一種愛的回應。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夠得到愛的回應,我想這位老師體會到了。
我們?yōu)槭裁床粚W學這位老師呢?要知道訓斥和嚴厲并不是孩子們想要的,他們要的其實很簡單,只要一點點的關心、一點點的愛就滿足了。也許不經意間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讓他們很興奮。他們會認為老師對我微笑,師是愛我的。老師摸了我的頭,老師是愛我的。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也就向著老師了。
愛是永恒的主題!队變航處熥钚枰裁础菲鋵嵏嬖V我們,教師最需要的是對孩子的愛,一顆愛孩子的心,一顆寬容的心。一個愛孩子的老師必定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讓我們把這種愛延續(xù)下去,傳遞給每一位孩子.相信他們會懂.讓我們的心中充滿愛,讓愛的火炬永不熄滅。讓我們用愛感動孩子,成為孩子親密無間的朋友。
幼兒教師讀后感 篇12
一直不喜歡讀專業(yè)書,因為覺得這種書的理論層次太高,對于一線教師的我一直不敢高攀,于是看這一本書的日期就一拖再拖的推遲到了現(xiàn)在。最近終于能夠靜下心來讀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榮譽教授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作者關于兒童發(fā)展與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的許多觀點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凱茲博士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從事幼兒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具有豐富、獨到的認識。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刻感受到教授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思考,不停地聯(lián)系到自己的現(xiàn)實教育,不斷地享受著她對教育的對策建議與教育智慧。我們能夠感受到,本書的很多觀點并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在凱茲教授的書中,充滿獨到而精辟的觀點和見解,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其樸實、流暢的語言中,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是貫穿始終的她個人的獨特的學術品質!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最熟悉“觀察為先”這一詞,只要碰到同行交流,總是掛上首先要觀察孩子這一句?捎^察到底從何處入手,如何觀察?我想大都都是隨自己的心境和意愿,很多都是隨意的,然而凱茲教授為觀察做了清晰地闡述,文中這樣記錄著。
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所感、所思、所為,是實施教育的前提。根據幼兒教育的特質,學會觀察幼兒更是幼兒教師一項重要的技能。觀察什么,針對一個兒童或一個現(xiàn)象,觀察需要持續(xù)多久,這是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書中分別陳述了以下11項觀察指標: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大小便習慣、情緒的變化、游戲的.變化、好奇、對權威的反應、友誼、興趣、自發(fā)的情感、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成人可以根據這些方面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對兒童的發(fā)展是否正常作出評估。至于觀察的時間,書中這樣陳述:“對于3歲的兒童,需要先觀察他們在這些指標上的行為3周,提供充足的行為樣本,作為以后評價的標準;4歲兒童則需要4周左右的觀察期,5歲的兒童則再加上一周的觀察時間……成人可以按此公式計算收集行為樣本的時間!
看著凱茲教授對于觀察的要求,心中慚愧,作為老教師的我沒有學會觀察,聯(lián)系平時的工作,雖然也重視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對幼兒的觀察,但觀察的內容不夠廣泛,觀察持續(xù)的時間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標準,更是從未這么系統(tǒng)地觀察、分析與記錄過。觀察往往是處于一種無意識和下意識狀態(tài),能看到多少是多少,真正有意識、有系統(tǒng)的觀察很少。
讀過此書,我更加明白只有如此詳細與持久的觀察,才能真正地了解一個兒童,這是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實踐的。觀察幼兒是我們做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兒教師必須履行的一項教育職責。只有學會觀察才能“因材施教”,所以我們要用觀察來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按每個個體的差異和其所能接受教育的能力,而給予得當?shù)闹笇。一位偉人曾經說過:“對于人的眼睛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边@正是對觀察做的最精辟的詮釋。我們作為一名幼兒老師,其實只要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每一個孩子,一定能從平凡的世界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事和物。
讀著此書,我還深刻地認識到要做一個專業(yè)的幼教工作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謂“專業(yè)”,應該有這樣三個特點: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識;依據該知識做判斷;采用專業(yè)行為的準則。如果我要做一名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我還不斷學習,需要對教育對象的了解,需要有選擇教育內容的慧眼,需要對教育方式的辨析,需要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但不管怎樣,我還要在專業(yè)成長之路上邁好每一步,學習將是伴我成長的最好伙伴。
【幼兒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讀后感05-26
幼兒教師的讀后感07-08
《與幼兒教師對話》的讀后感06-14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4-04
大班幼兒教師讀后感09-01
幼兒教師的讀后感15篇07-25
幼兒教師的讀后感(15篇)07-25
幼兒教師讀后感13篇07-22
幼兒教師讀后感(12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