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 基于國際數學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國內數學教育改革的優(yōu)秀成果,提出了涉及數學課程價值、數學學習目標、數學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以及評價等方面的許多新理念。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
2.改變了過去小學數學以知識的積累為取向的課程體系,建立以構建學生身心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為目標的課程體系;
3.重組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
4.分學段規(guī)定了數學課程的具體標準;
5.注重了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
6.提出了數學活動應注意的策略;
7.改革了評價的方式和應達到的目的;
8.強調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和影響作用。
其中重組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注重了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提出了數學活動應注意的策略這幾個方面更加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方法的培養(yǎng)。因此,《標準》指出了“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钡囊。因而,現行小學數學教材每冊都有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這是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專項培養(yǎng)的舉措,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是我們數學教師必須面臨的教學任務。當前,在我們許多數學教師的意識里,對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另外,怎樣去上?大家也沒有什么經驗和方法。如何上好這樣的活動課?我們該有怎樣的理念?
一、 明確每次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目的要求
1、教師要在上每次實踐活動課前,就要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的要求
《標準》提出了數學活動應注意的策略。指出“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倍,由于每個年級的活動課的內容和要求不同:低年級(1-2年級)選擇的是與小學生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事物;中年級(3-4年級)選擇的是與小學生周圍的事物;高年級(5-6年級)選擇的是小學生所接觸的社會情況。選擇的內容不同,必然決定了其目的也不盡相同。1-3年級的側重點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4-6年級的側重點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年級(3-4年級)側重點的轉移與衡接的問題。因此,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把握各年級組織活動目的的側重點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明確每節(jié)活動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才能結合教材去有目的.地促進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兩方面,使這兩方面均能平衡、交替地、互補地得到提高。所以,在備課時,一定要注意每次具體活動的目標的選擇,而且確定的目標不能要求過高,只要切合實際,達到目標就行。
2、在學生活動前,教師要向學生交代活動的目的要求
例如,四年級數學第8頁的實踐活動,是在報紙、雜志等媒體中收集一些有關大數的信息。我們首先要向學生交代這次活動的目的,然后才是布置學生去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最后是教師把他們收集到的信息反饋給全班,要求學生再從中找出那些大數,讀出來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二、 充分做好每次實踐活動課前的準備工作
1、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要做好
這是上好實踐活動課的前提條件,要想在活動課教學中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教師課前就必須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運籌帷幄,做到心中有數。
。1) 課前的的思想準備。每次的實踐活動都是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設計的。要想活動能正常的開展,教師就必須要理清教材的要求與知識的前后聯系,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例如學生知識水平如何?操作能力如何?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的還需要教師先實踐,了解整個過程才行。只有這樣做到心中有數,指導學生活動時才可以有條理。
(2)教師課前的學識準備。我們知道:作為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就必須讓自己有一桶水。在上課前,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了解相關的知識體系,做好實踐課的知識的積累和操作技巧的掌握。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掌握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能。所以,課前對于有關知識必須要十分熟悉,在實踐活動前、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做好學生學識上的儲備工作,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例如上四年級教材的《國家體育場》的小組活動課,教師必須對國家體育場的相關資料要了解,還必須讓學生知道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測量方法。又例如四年級上冊中的《種蒜苗》,教師必須在上這個課前,先自己種,并且做好蒜苗的生長記錄。還有六年級的利率調查、計算利息的實踐活動,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對儲蓄、國債、利息、利率等相關知識以及計算利息的方法熟練掌握。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完成相關的實踐指導工作,有效地達到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理念。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2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里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著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著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fā)生在什么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后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
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tài),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fā)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在師生共同的游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fā)現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教師再用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
在本節(jié)課中,有的年歷表大月最后一行制作時為了美觀,將兩個數字用隔開,影響了孩子的判斷,以后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3
四、學生學習過程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課堂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說小話的情況,這也就會導致對學習內容會學得不徹底,理解不完善。在上某些貌似簡單的內容,就不怎么認真聽,感覺會的,其實考試的時候稍微換下題目就不會做了,或者是做錯了。平時在教學中,尤其是在講考試的試卷, 針對他們會出現的問題都經常強調的, 慢慢的有點好轉的。
五、學生學習心理問題。
學生對于自己有些盲目自信,對知識點聽了一點就認為全懂,可到真正做題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是理解的不夠透徹的緣故,學生不會一直認真的聽,不夠謙虛,容易半途而廢的。
六、學生學習基礎問題。
學生的學習基礎,尤其是計算能力,碰到一些計算難度比較大一點的題目,就不會做,或者是算錯的`, 這就是他們普遍的毛病。還有些同學以這個為借口說自己基礎差,聽不進去的, 從而一直不愿意學習數學的,久而久之, 數學越來越差了,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這類學生,我經常找他們單獨談話的,讓他們知道數學的重要性, 重塑學好數學的興趣。
總的說來,自己懂得數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還應多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多研讀教材,深入把握教學核心,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大腦,使自己成為一個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合格教師。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4
我認為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fā),或者設置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后進行教學,學生易于接受、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我有幸聽了一位數學老師的兩節(jié)數學課,這位數學教師對數學課的導入對學生很受啟發(fā)。先談談陳老師的一節(jié)課的導入,陳老師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小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課本上設計的導入是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一般小數的加減法進而直接開始探討新授內容,陳老師卻是從課本出發(fā),但又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她從去年我校測量過的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出發(fā),通過設疑解決誰比誰高、誰比誰重的生活化問題來引導學生探討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整節(jié)課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漲,解決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了問題又有成就感,教學效果相當好,同時也使整個課堂非;钴S,教學效果也很好。
我們的數學源于生活用于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于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于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
我有幸聽課了的一節(jié)二年級的數學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混合運算》,課本上的設計是通過男女學生的過河乘船來導入進行教學的。事實上我們有好多二年級的學生根本沒有乘船的經歷,并且不懂“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的.含義,因此如果老師直接引用課本上的例題進行教學,或許好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會很高,想當然效果不會太好。幸好我們鹿老師在備課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她把學生的“過河乘船”改成“咱班學生坐汽車參觀動物園”,這樣一來,有好多學生因為有親身體驗,所以學習興趣極高,課堂氣氛寬松,不知不覺一節(jié)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5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能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能讀懂統計圖表并能根據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能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通過聽本節(jié)課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著這份學習的快樂。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
這堂課的設計都是從孩子們最感興趣和親身經歷的事情來統計,主要是對學生選修課情況的調查統計、對學生近視眼情況的調查統計、對學生喜歡的游樂項目情況的調查統計,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堂課學生的思維也非常的活躍,想出了許多不同的統計方法,每個學生都在輕松愉快地學習。整堂課,課堂氣氛都很活躍,幾乎每位學生都在跟著老師一起思考和做題目,這樣體現了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教程中。在教學中對為什么進行統計的`意識讓學生充分理解,達成了對統計圖目標的理解,學生也獲得了統計方面知識的完整性,使得學生把知識應用于生活中的意識。也就是說要想進行統計的教學,不僅要理解課本的設計意圖,還要跳出課本,把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尋找最適合學生的突破口,這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聽完本節(jié)課也給了我以后教學方面的很多思考:
1、應多努力營造一個生動、主動、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讓數學密切聯系生活,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
3、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集體的力量,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自主性。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6
課堂教學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既定的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制造或創(chuàng)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
一、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找準每一節(jié)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可讓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幫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想買一本標價是11元的書,你準備怎樣付錢?想怎樣簡便地把錢付清又不用營業(yè)員找錢,你有好辦法嗎?然后請代表說說看!边@樣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日常買東西付款的方法再現,讓他們議一議,說一說初步建立十進制的體會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這樣聯系學生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就會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二、加強直觀,創(chuàng)設情境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形式,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當學生弄清周長的含義后,我首先出示了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圓,讓學生自己動腦求出圓的周長,學生發(fā)現只有把鐵絲剪斷、拉直就可以測量圓的周長,即“化曲為直”的計算方法;接著我又讓學生計算手中硬紙片圓的周長,他們有的沿圓的一周貼上透明膠帶,有的用繞線的方法,還有的把圓滾動一周又可以測出圓的周長;然后指著黑板上畫的圓,問:“你們能求出它的周長嗎?”“有”,我啟發(fā)說:“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fā)現了,我相信同學們經過研究后一定也會成為當代的祖沖之,教學反思《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蓖瑢W們研究的興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紛紛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師的教學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編制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體通過圖像的形色、聲光的動態(tài)感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運用三維動畫技術,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孫悟空拿著一把米尺問豬八戒:“你能用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長嗎?”豬八戒拿起米尺邊量邊數: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時,豬八戒犯難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時教師暫關機,利用常規(guī)教學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長度,讓其他同學人人動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長度,都會遇到豬八戒遇到的問題:不夠一米或不夠一尺的長度該怎樣表示?使學生認識到生活實際中確實存在著這些問題,怎么辦?以引起急于解決的懸念,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推測和猜想,讓學生通過實踐自己去拓展數的范圍。此時教師認真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廣泛討論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看法,保護、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討論之后,教師邊評價小結邊開機,畫面上出現孫悟空指著豬八戒的腦袋說:這就要用到分數。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數嗎?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有更多機會表現自我,課堂上要多給一點時間和空間,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想、多做、多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知識遷移作用,引導學生自我完成對7的乘法口訣的探究、編制,在初步經歷觀察、嘗試、操作、交流等活動中形成相關的活動經驗,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在課堂上教師善于營造溫馨、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有效。教師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歸納起來本節(jié)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創(chuàng)設“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根據小矮人氣球上數字的規(guī)律,接著寫出后面氣球上的數,這樣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訣所有得數,分散了后面的`教學難點,同時學生發(fā)現這些數字在用幾個幾來表示時都與數字7有關系,從而順利地引入新課,也使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綜合應用中還創(chuàng)設了“玩轉盤”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2、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在課堂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根據數字和編口訣的經驗獨立編口訣。學生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而且教師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已為學生搭建了腳手架,根據口訣的得數學生很快就編出7的乘法口訣,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利用集體的智慧,寫出所編寫的口訣,從后面口訣的匯報可以看出教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編排是非常成功的,學生主動去獲取新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接著教師在學生掌握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觀察比較各句口訣的之間有什么聯系?讓學生交流討論理清口訣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溝通口訣之間的聯系,并說說哪些口訣比較好記,使學生明白即使忘記了哪一句口訣,也是可以憑借他們之間的關系,找出結果。在記憶口訣時教師緊密聯系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中來,回到學生中去,使口訣的記憶充滿挑戰(zhàn)和快樂。整個學習過程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學習是快樂的。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8
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需引起我們的重視。
誤區(qū)一:教學開放過度
實例 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老師一上課就提出問題,問大家知道做嗎?然后讓學生嘗試解決,匯報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說,不作任何講解、評價、示范。練習鞏固時發(fā)現大部分學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我們必須實施開放性教學,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審視這節(jié)課,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轟轟烈烈”,可是學生卻并沒有獲得知識。在開放式教學中,我們把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上,忽視了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的把握,特別是忽略了對學生參與的實際可能性的分析,以為只要給學生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的掌握知識,忘記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幫助者、指導者”的角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放開手腳,當點撥時還需點撥,當講授處還需講授。
誤區(qū)二:合作流于形式
實例 這是一節(jié)參賽課。課堂上,教師剛剛提出一個問題,便立即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每個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有的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其余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有的小組的學困生把此時作為玩耍的最好時機……幾分鐘后,學生代表發(fā)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我的意見是……”。
反思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于傳統教學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上述片段中,整個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熱鬧鬧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大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很明顯,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應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開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應涵養(yǎng)二個層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傾聽別人的意見。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過程只是一個表述的過程,缺少傾聽的過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學中合作很重要,但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強調小組合作,學生將會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缺少對求知事物的猜想、試探與驗證等心理發(fā)展過程。
誤區(qū)三:評價濫用失真
實例 這是一節(jié)觀摩課。課堂上,一位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后,教師說:“講得真好!表揚他!”其余學生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jié)課上,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
反思 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因此,現在的課堂上,經常能聽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贊揚,經常能聽到“啪、啪、啪”的表揚的掌聲,回答好的學生額頭上有的甚至能貼上幾顆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學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師翹起的大拇指。
其實,過多外在的獎勵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內在的持久的學習興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師用的贊賞實在是太多太濫了,這樣的鼓勵已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會漸漸褪去應有的喜悅,長期下去,也只能帶給他們更多的“迷失!睂W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勵,學生錯誤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處給予鼓勵,不可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觀的基礎上,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才是富有魅力的有價值的評價!
誤區(qū)四:手段成為束縛
實例 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把教學內容表現得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突然,教師操作出現了錯誤,多媒體課件無法正常運行了。頓時,學生鴉雀無聲。教師拋出求救的目光,專職電腦老師趕緊跑上去,擺弄著鼠標。不一會兒,一切又恢復了正常,課仍是熱熱鬧鬧地進行下去。
反思
現在的課,離開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課。在時尚、熱鬧的背后,教師、學生跟著電腦提出的一個個問題走,實際上和跟著教師設計的問題一步一步走有何區(qū)別?教師只是把自己的“滿堂灌”交給了電腦,而自己則退到了幕后?此茖W生學得相當主動,其實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操縱。我們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但千萬不能為之所困,更不能成為它們的“奴隸”。我們要增進課件的交互性,使課件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意調度,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駕馭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只有這樣,先進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才能充分發(fā)揮,進而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9
一、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復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使反應的而非反思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使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事錯誤的。
二、智慧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智慧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事“職業(yè)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yè)道德、專業(yè)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fā)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的教學走向理智型的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展,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反思。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區(qū)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她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她不僅能“做”,還應當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等方面去開展。簡單地說,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fā)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蘇俄課堂時,他們的頭腦并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成“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中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qū),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閱歷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受通常不一樣。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方式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不叫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使很難按照我們的意愿去完成教學。比如平時我們在上課的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的很清楚明白了,但反饋后卻發(fā)現很多學生還是糊里糊涂的。說明了我們的講解并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驗。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驗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嘗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等經理對于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啟迪。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有價值、可用反思的素材,那么我們可以重新以學生的身份參與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并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作出反思。
2、學生的角度。
教學行為的'本質在于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生學得好。在新課標中,有些習題,如最優(yōu)化方案,讓學生去選擇租車、買票等方案,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接法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們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時一致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形成了可以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松氛圍,便于開展有意義的討論。交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共同設計教學活動、互相聽課、做課后分析等。
4、專業(yè)學習
多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教學資料,能幫助我們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作出解釋。可以開闊我們教學反思的思路,使我們的教學和反思不再局限在經驗的小天地里,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行為有那些與特定的教學情境有關,那些更帶有普片的意義,從而對這些行為有較為可觀的評價,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的從事教學反思后東并對反思得到的結論更加有信心。
教師的職業(yè)需要專業(yè)化,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最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徑使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專業(yè)能力就很難有實質性的提高,而教學反思對象和機會就在每一個教師的身邊。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0
通過本次網上數學研修的學習,作為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認識了新課程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立足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網上研修學習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獲很多,盤點收獲有一些感受.
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后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后反思、階段性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 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 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
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 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 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 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但反思后發(fā)現,自己的講解并沒有很好 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 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并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總之,通過培訓對我來說有了很大的收獲,給我?guī)砹巳?新的教學理念;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學習使我 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運用 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為農村基礎教育做貢獻!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
在這節(jié)課當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時結合引導學生畫圖的方法,再配合假設法。充分運用了動手操作這個手段,讓學生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后問:能用圖形來表示雞
兔頭和腿之間的關系嗎?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操作活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時候再介紹假設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本堂課而言,還存在以下問題;
1 、在創(chuàng)設完情景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解這個問題時,學生的一些回答,沒有預想到。如有學生認為可以通過數雞和兔的頭或一只只放出來數從而知道雞兔各有幾只。說明在情景創(chuàng)設上有漏洞,需進一步完善。
2 、我在假設之后怎么驗證結果是否正確分析得較細,但對怎么假設覺得沒有引導好,過程中出現了學生只假設了雞的只數,然后根據腿的'數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數,誤解了題意。
3 、沒有出示一個完整的表格,在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調整假設時的講解上不直觀,只有部分優(yōu)生能理解。
4 、由于時間練習量不多,最后一個練習題應有多種結果,也沒有一一羅列。今后教學中要緊湊課堂結構,要少講,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于練習。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
一、教學流程
《認識角》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于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結合教學前對學生的學習了解,我抓住積累感性經歷。
教學時我采用的是先讓學生感知角,豐富學生的感知;二是畫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三是在生活中找角,鞏固對角的認識;四是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與理解;五是演示角的大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六是總結欣賞角,提升學生能力。通過這樣的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
二、教學意圖
1、從感知: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動手做中發(fā)現數學。通過讓學生感知角——畫角——找角——做角——演示角——欣賞角一系列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在感知角之后,學生基本已經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體會到角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再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學生書空畫角之后,及時設計“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通過多種方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深化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學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過程。
3、“動手做一個角”是本課濃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边@里,提供給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線等,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通過合作交流做出角,這中方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也讓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數學情感。在學生展開活動時,老師參與學生中間,即時采集有用信息,為教學服務。有的學生用一種材料不止做出了一個角,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思維層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們多向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這部分是我覺得處理比較得當的地方,學生通過制作角這一活動,由對角表象的認識,抽象出角概念。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積極參與主動獲取新知、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在過程中我也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 ——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用了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辯一辯、找一找、做一做、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 “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之間的關系這一特征。
三、教學不足
總之,整節(jié)課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主動獲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教學思想。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在角的大小比較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與語言來描述比較的方法,沒有特別強調和總結,因此這部分的內容有些學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徹;二是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以后需加強;三是教師的數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以后多學習加強鍛煉。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3
一、 溫故知新
本節(jié)課是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發(fā)展,因此,嚴老師以復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導入,填寫算式“()÷()=6”,在學生自己寫出的諸多算式中引出商不變規(guī)律。而商不變規(guī)律正是聯系舊知與新知的橋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嚴老師復習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后,取出學生說的一個新算式“4.2÷0.7”(除數是小數的算式),反問“為什么覺得商也是6?”以此進入新課學習。
二、 抓住本質,化解難點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就是運用商不變規(guī)律。嚴老師抓住這一本質,展開新知教學。首先出示0.12÷0.3=()÷3讓學生填空,由于受以往整數除法的定勢思維影響,學生常會誤認為填12。這時候嚴老師沒有輕易答復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考證。運用商不變規(guī)律,學生很快發(fā)現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的倍數不同,不符合規(guī)律,等式也就不成立,推翻了原先的想法。接著出示幾道算式,每坐一道算式都讓學生說清楚“除數…變成了…,擴大了()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倍,是()”,呈現學生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化對商不變規(guī)律的理解,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算理。在這過程中,老師還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理解其中算理。把原本是小數的除數運用商不變規(guī)律轉化成整數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出商,抓住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本質,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學得更輕松。而且,嚴老師還通過3個算式的對比,讓學生明白把除數化成位數小的整數算起來比較簡便,優(yōu)化了算法。
三、 細致講解,突出算法
豎式計算的教學嚴老師講解的很細致、到位。計算步驟,怎樣劃小數點,小數點移動幾位。這是學生很容易搞錯的。因此,接著嚴老師又出示3到練習,讓學生劃移小數點。學生在展示、反饋中,針對有錯地方,老師把問題拋給大家,讓學生自己來發(fā)現、解決問題。3到練習題由易到難,都是典型性題目。在練習中,讓學生規(guī)范格式,再次強化計算法則,讓學生注意別移錯被除數的小數點。后面的練習還讓學生先估算再計算。這也是針對學生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很容易弄錯商的小數點設計的題目。先估算商比1大還小,有個近似數,再列式計算,有助于學生在計算時避免弄錯小數點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也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來檢驗計算結果。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4
數的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計算教學又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成功之處
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用數來交流表達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所以在數與計算中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課標的指引下在復習知識時還是延續(xù)了上節(jié)課的復習方法,教材由淺入深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形成知識的結構體系。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基本的'運算、運算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估算的知識、運算的順序掌握還是非常好的。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思考與交流讓學生回顧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掌握運算順序,深化對運算定律的認識,并能夠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回顧估算的方法,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解決現實問題,能夠學以致用。
二、不足之處
1、學生在計算中對于加減乘法計算掌握較好,但是有個別同學在除法計算,特別是小數除法計算中還是出現不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位置就進行計算,還有就是小數點的位置書寫不正確。
2、在解決問題中雖然學生知道解題步驟,但是對于復雜一些的問題。
三、再教設計
解決問題依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在復習中還要循序漸進,在學生的疑難處解開學生心里的結。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5
一、發(fā)現生活素材,凸顯現實性
“空間與圖形”是數學課程內容的四個領域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低年級“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感知——表象——思維,把豐富的現實原型與數學知識有效結合來,豐富學生對空間及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及空間觀念。教學時,我聯系生活實際,用學生的眼光攝取生活中有趣的“空間與圖形”素材,充分利用有價值的生活素材來補充、重組教材內容,組織學習,從他們身邊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數學素材,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有趣,進而引發(fā)學習欲望。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我收集了許多漂亮圖片:小動物的、花卉的、生活中的物品、建筑物造型、數字卡片、幾何圖形、京劇臉譜等,在觀察這些圖形特點時,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接著通過“對折”的動手實驗,學生輕松地知道了什么是對稱、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在欣賞中感受圖形的對稱美,并且還能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物體、圖案等。再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先請學生和三角板交朋友——握手,感知角是尖尖的,接著出示校園、教室、學生活動等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角,感知角就在我們身邊。之后我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的物品,讓學生發(fā)現角,并讓他們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見過的角,進一步加深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教學時我把課本知識和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感知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
二、靈活處理教材,增強趣味性
教材是范本,只有靈活地運用教材,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我讓“靜”的知識“動”起來,通過體驗活動、多媒體演示,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進而優(yōu)化教學效果。在教學《平移、旋轉、對稱》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感知旋轉、平移,再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使他們進一步理解簡單圖形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位置。在教學《長、正方形周長》時,我先用動畫演示“小螞蟻爬樹葉一圈”手摸長、正方形活動學具一周,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封閉圖形,明確了周長概念,再讓學生觀察長、正方形物體,根據其特征,概括優(yōu)化出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再如,在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時,我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
一是節(jié)約課堂有限教學時間,
二是直觀引導學生學會計算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使“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直觀而形象,既增強了數學課的趣味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合作探索,提高理解性
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恰當運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也可以給他們提供自主探索問題的平臺,提高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我在教學二年級《觀察物體》這一節(jié)時,我從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入手,從站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引申到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物體,通過學生的合作拼搭、觀察、換位觀察、交流反饋,使他們理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的物體站在不同位置觀察時,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如我在教學《擺正方形、長方形》時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許多小棒,要求學生合作選取合適的小棒拼出長、正方形,學生在交流、探討、操作過程中發(fā)現:只有長度相同的小棒能擺正方形,而長方形是相對的邊用的小棒長度相同,加深了對長、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再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中,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小組配合,共同想辦法找到物體的圖形,并把它“變”在紙上,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想出了多個辦法而且他們在每一次的表達和傾聽中,逐步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四、觀察比較發(fā)現,引導概括性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是幫助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時,要求學生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擺立體圖形展示總結時,學生從自己和他人的展示中概括出: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可以拼擺一個長方體、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可以拼擺一個大正方體。再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用三角板判斷直角》時,學生判斷后,又發(fā)現了銳角和鈍角的判定方法。又如,在《學習長、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時,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再合作交流各個圖形的關系。采用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有助于學生直觀體會,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感知學習數學的快樂,領悟數學的思考方法,感受數學推理的力量。我在低年級教學中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法進行引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運用,他們在學習中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逐步形成數學思維能力。
五、積極動手動腦,突出實用性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他們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
例如,在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后,可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學,F在想用48米長的欄桿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忙,畫出設計草圖,并求出它的面積。幫助學校設計方案,學生都愿意,而且校園是學生所熟悉的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很濃。有的設計成長方形,有的設計成正方形,有的設計成“日”字形……學生都很投入地畫圖、演算,調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已有知識經驗去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師請學生說出自己的設計理由,再安排小組互相評價,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學會了知識,同時會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傊钍菙祵W發(fā)展的源泉,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要善于去發(fā)現、捕捉、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可感的事例,來啟發(fā)學生,感染學生,使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5-29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6-13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4-18
小學數學統計教學反思03-29
有關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07
小學數學“通分”教學反思04-04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反思04-08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薦】06-24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推薦】06-22
小學課堂數學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