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教學反思1
《春到梅花山》描述了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和人們游覽梅花山、觀賞梅花的盛況。課文的重點是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課文中有許多精彩的詞句值得學生細細去品味,教學時我借助圖片緊扣詞句,讓學生置身于春光花海中,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
在讀到“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一句中有一個動詞“挨”,“挨”是什么意思呢?結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讓同桌小朋友做“挨”的動作,只見學生你靠著我,我靠著你,他們在親身實踐中理解了“挨”的意思!熬К撏噶痢币辉~是本篇課文理解上的難點,我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加以理解:“你們看到過什么東西是晶瑩透亮的?”大家的思維一下就活躍了“露珠是晶瑩透亮的!薄氨ㄊ蔷К撏噶恋。”“小雨點也是晶瑩透的。”“鉆石也是晶瑩透亮的!庇谑牵页脽岽蜩F:“是啊,這一朵一朵的梅花就像清晨的小露珠,美麗的冰花,閃亮的鉆石一樣晶瑩透亮,美得無法說出來。你能讀出這種美嗎?”有了對“晶瑩透亮“這一詞語的感性認識,學生的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課文最后寫到“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皻g樂的海洋”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教學時我結合上面“看花的人流”啟發(fā)學生想象人們在干什么?有的說“人們在看粉紅色的梅花!庇械恼f“人們在聞淡淡的花香”“人們在梅花旁拍照”“有人在畫梅花”“人們在看一片片的梅花”我緊接著引導學生“讀到現在你最想說什么?”你聽“梅花真美啊!”“我真想現在就去梅花山看梅花。”“我真想在梅花樹下拍一張照!”此時我總結到:是啊,梅花山上的'梅花那么多、那么美、那么香,才吸引了那么多看花的人,就連我們小朋友也吸引過來了,所以梅花山成了——學生馬上接到“歡樂的海洋”。相信此時學生心中那歡樂的海洋景象一定是豐滿的,那里有花、有人、也有自己了。
我想,理解詞語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由于他們年齡小,知識面窄,理解詞語有一定的困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應巧妙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他們理解。
春教學反思2
一、課前游戲鋪墊巧設伏筆。上課前我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自己的手印,并引導觀察這手印像什么。這一設計,一方面為理解"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提供思維借鑒,使這一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而且游戲的形式,暢所欲言的氛圍又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奠定了整堂課的感情基調。一下子就把學生從課間玩耍的情境中吸引了過來。
二、電化激趣導入新課。大理學家朱熹認為:"教人未見興趣,必不樂學"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我樂意,我喜歡"的心境下和老師一起活動,能使整個課堂的教學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課一開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隨著錄像播放,我說:"下雪了,下雪了!大樹披著雪,房屋披著雪。雪天雪地,好一個白雪的世界!孩子們,厚厚的雪地在召喚著你,你最想做什么呢?"這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里,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借學生興奮之時,我問孩子們:"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們會在雪地里做什么嗎?"進而導入新課。
三、講授重點,巧用電教。孩子對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認識,他們的熟悉來源于生活、電視、動畫片和書本等,但對這些動物們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卻不怎么清楚。同時,了解這幾個動物腳印的形狀也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在講授這段時,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讓孩子準確地理解了所謂"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實際上不過是小動物們把自己的腳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而已。準確地理解了這一點,從而也準確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這些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還體會了小畫家作畫時的高興自豪感,很輕松的讀出了文章的基調。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畫家們的作品感染的時候,我巧妙設問:"他們能輕輕松松的畫出這樣美麗的畫,這是誰的功勞呀?"接著我回頭來學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導孩子就讀出了"下雪啦,下雪啦!"的高興、欣喜、若狂之情。
春教學反思3
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征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于時代的不同,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我采用了“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系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楊的象征意義。
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帶他們到新疆去,讓他們在這里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可他們卻不知道邊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xiāng)村……。
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tǒng)一,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春教學反思4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就琢磨著,有關春天的古詩這么多,編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首詩歌放到一起呢?我們知道,古人很多的寫景狀物文章其實都是在借此抒發(fā)自己的心情。那么這兩首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的目光停在了這兩個作者身上,還真讓我摸清了一些眉目。杜牧和程顥在思想上都是有點反對佛教的。在此我只說說杜牧的《江南春》,杜牧詩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即有人認為是對南朝(宋、齊、梁、陳)尊崇佛學造成國家動蕩衰亡的絕佳諷刺。
從根本上說,儒家重視人生的現實,重視社會組織和人際關系。故而要求從個人本身開始,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使每一個人都在家庭、國家處于適當的地位,以達到家庭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的目的,這是積極的入世思想。而佛教則認為人生是痛苦,社會是苦海,要求人們出家,脫離現實,以達成佛的目的。這是消極的出世思想。前者重生,后者重死,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中國人歷來喜歡春,因為春天來了,新的希望開始了,階段性的目標開始啟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對春天都有著這種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國有個非常古老的“愛春”傳統(tǒng)。但這種“愛”方式非常多。四年級下冊選擇的兩首以“春”為題材的古詩,展現出的方式的確是兩種風格!督洗骸房梢宰x出詩人用“春”創(chuàng)造出一種“責任”。從這首詩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時的江南真的沒有思危,即使春天來了,這種心理還是沒有走進人們的心中,走進官員的心中。也許這種思危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說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著歷史。我們常說讀史可以明智,歷史上越是盛世,越隱藏著最終坍塌的危機。詩人是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課《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已經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在教學過程我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zhàn)。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yǎng)、閱讀經驗等)進行創(chuàng)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學生為主體原則的同時,我還:
、僮ダ收b。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要靠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也靠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我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在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②堅持啟發(fā)式。問題要精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③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yǎng)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容的閱讀習慣。
詩是美好的創(chuàng)造,學生在教室里讀著,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著,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著。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后,引導他們繼續(xù)尋找,盡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于他們綜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
春教學反思5
區(qū)里的骨干教師實行動態(tài)管理,每學期都有定量的任務,如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才可以繼續(xù)培訓下去,否則就會取消骨干教師的資格。其中一項就是每學期在學校要 講示范課。我是今天第三節(jié)課講,我選的課是長春版小語第四冊《春夜喜雨(節(jié)選)》。因為學校要求打造高效課堂,所以開學以來我一直在嘗試,怎樣的課堂才是 高效的,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從今天的課來看,效果不錯,讓我體驗到了一點嘗試的快樂。
一、重視預習,事半功倍
我 的學生已經是小學二年級了,他們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和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在上學期還學習了查字典的兩種方法,我覺得應該培養(yǎng)他們預習的習慣了。我不僅布置 預習的內容,更重視預習的方法,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反饋預習的問題。反映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讓我的課堂浪費現象少之又少,我可以從學生預習遇到的難點入 手,真正做到先學后教,直奔重點。就拿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一改以前的逐字學習,而是從學生提出的比較難認的字開始,這樣就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梢匀ソ鉀Q其他重 要的問題。因為是他們關心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是興趣盎然,所以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非常投入,效果格外好(這也是聽課老師和領導認同的)。
二、讀出層次,循序漸進
這 首詩是描寫春天的美麗景物的,表達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在識字的基礎上了解詩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達到熟讀成誦是本課的另一個學習目標。我想以 讀促講很適合本課的學習,但是我注意到了讀的層次,也就是不同時段的讀,
訓練點是不一樣的。教師范讀,要學生聽清字音,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領讀,是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學生試讀,圈畫生字,是掃除障礙,為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打基礎;指導詩的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是讓學生讀出是的韻律;在了解詩意后的品讀是要 指導學生讀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這樣循序漸進的讀文方式使得學生每一步的讀文都有明確的目標,不至于盲目練習,索然無味。
三、總結方法,內化能力
我 始終覺得一個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觀,不要把目光僅僅落在本節(jié)課或者本學期,而是要考慮到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經常注意方法的總 結,讓他們能舉一反三,即使離開老師也有能力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在這節(jié)課中我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在預習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1、查字典;2、借助書 中拼音;3、問家長;4、打電話問老師或者同學;5、可以上網去查。)五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一般情況下是怎樣的?(五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很多時候是二、三劃 分的,但要注意語斷氣連;重音一般落在第三個字上,但也有特殊。)怎樣才能更快地背誦古詩?(1、熟讀成誦;2、在了解意思的基礎上背。3、想象詩句畫面 的方法;4、結合每句詩的重點字背誦;5、先記住每一行詩的第一個字。)我覺得這些方法都是他們一生受用的,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解決 的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可以選擇最有效的最喜歡的辦法解決問題。
四,角色定位,科學準確
前幾天我寫的一 篇論文的題目是《師生角色科學定位 共同打造高效課堂》,在那里我就已經闡述了角色定位的重要性,這也是教師更新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在這節(jié)課中,我真正的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而不是主宰 者。我把能還給學生的時間都還給他們,相信他們,鍛煉他們,鼓勵他們,學生真正成了學習陣地上的先鋒,他們在寬松融洽的氣氛中快樂地學習探討,受益頗多。 他們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學到了新的知識,體驗到的快樂是不一樣的,是更加深刻的。
記得一句話說:教育是遺憾的藝術。我的這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 遺憾,比如個性讀的展示時間少,了解詩意時間不夠充分,有時說話語速快等,這些都是我以后會努力克服的。雖然準備一節(jié)公開課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其中的滋味 也是五味俱全,但是我喜歡這種經歷!它使我擁有了不一樣的快樂——嘗試的快樂!
春教學反思6
這是一首歌詠早春西湖(錢塘湖)的寫景詩。在詩中,詩人像一位高超的攝影師,移步換景將鏡頭對準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攝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二句,云水生春意。在孤山寺到賈公亭之間的這一片湖面上,春水初漲,水面平堤,微波蕩漾;空中白云朵朵,因著春天空氣的濕潤,也低低地浮掛著,遠遠地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這里面的山、寺、亭、水、堤、云,高低錯落,遠近配合,構成了一幅平闊曠遠的立體湖景圖。
三四句,鶯燕爭春光。在幾處向陽的樹枝上,蹦蹦跳跳著早來的黃鶯,婉轉悠揚地唱著春天的歌兒;在濕潤的.湖岸邊,不知是新到誰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著銜泥筑巢。早鶯尚少,只在“幾處”;新燕不多,不知“誰家”。西湖是鳥兒們理想的天堂,它們中的先到者早早地開始雀躍起來了。詩句在對鶯歌燕舞的動態(tài)寫照中,傳達出西湖生動的早春氣息。
五六句,花草競春榮。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野花開的開,發(fā)的發(fā),搖曳在春風中,漸迷人眼;俯視身下,綠綠茸茸的春草還不夠深,騎馬走過,剛剛能遮沒馬蹄——花草都處在競相榮發(fā)滋長之中?梢韵胍姡^后不久,西湖將開出一個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絢麗春天。
七八句,詩人贊春情。詩人騎馬揚鞭,指點春色:這綠柳成陰的白沙堤,是我最留連喜愛的地方啊!這是詩人看到面前的美景,內心發(fā)出的由衷贊嘆。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風景呢!
春教學反思7
教學《春》這一課時,我在品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品味幾幅描繪春的圖案,要求學生如此完成:請仔細品讀幾幅繪春圖,分別在下面橫線處填上恰當的修飾語(前后位置自選),并簡要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
春草圖
春花圖
春風圖
春雨圖
迎春圖
經過短暫的思考后,有同學舉手示意回答,比如有春花繁盛圖,艷麗春花競芳圖,春風和悅圖,蒙蒙細雨圖……舉手的同學都用相應的詞語表達了自己對特定的春景春情的理解。后來,又有同學舉手,他用詢問的口吻說:“老師,我能不能用幾句詩概括?”我開心地回答:“當然可以。”于是,他就給每一幅圖配上了一句詩,等他說完,其他同學在下面歡快地笑,原來他用的詩句都是我們學案上有的。但我還是對;他表示了贊許,能說出自己的理解,也是一種收獲。
或許是受這位同學的啟發(fā),后面就接著有同學開始嘗試著用自創(chuàng)的詩句給每一段配詩,最后語文課代表曉雅站起來說:“我給每段都寫了一句,我來說說。”她說完幾幅后,聽著還真像模像樣的有詩的味道,同學們紛紛贊賞。但是,因為時間關系,春雨圖她沒有想好,我一想,這是個機會,于是馬上號召全班同學一起來幫助她完成最后的春雨圖,同學們躍躍欲試,熱情很高,不一會工夫,有好幾個同學就已經寫好了,雖然有些稚嫩,但無論從語言還是形式上都可圈可點,只可惜下課以后我沒有及時記錄,課堂上也沒有進步一組織學生對這些詩句進行修改提升,F在已經記不起來了,實在是遺憾,引以為鑒。
教學是人與書,人與人的對話,無論怎樣的精心設計,都不可能預知課堂的所有將要發(fā)生的情況,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它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平等對話。鐘啟泉先生說:“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對智慧沒有挑戰(zhàn)性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從生命的高度來看,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毙抡n程也要求課堂教學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真實需要,而不是完成自己的教學預設任務。這節(jié)課,我本來要通過詞語填空,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以此促使學生完成對作者描繪春景的理解。沒想到學生受到以詩句注解的啟發(fā),來了興致,紛紛寫詩句。我認為這個時機不能錯過,于是組織了上面的嘗試和交流,既是實踐新課程觀念,又關注課堂變化,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入手,從學生的學切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只是自我感覺遺憾的是,如果當時組織學生繼續(xù)依照文本修改詩句,也許學生的收益會更多。不知這算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關注學生的成長呢?
春教學反思8
教材分析:
這首《武陵春》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語言優(yōu)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這首詞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郁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huán)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不少詩詞,也對詩詞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之他們的思想正在走向成熟的過度時期,因此對愛、恨、情、仇的文章感興趣,因此通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反復朗讀,感受作者之愁;其次,之前已經學習的詞的有關篇章,所以對詞的理解上要來的比較快;再次,學生的文學感受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具體表達上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所以通過運用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更好的表現愁緒,使得學生更好掌握表達感情的手法的多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讓學會抓住意象欣賞詩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意境與語言。
教學難點:
鑒賞詞作的意境。
2、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chuàng)作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詞的有關知識。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
二、教學新課:
1、師范讀課文,生自讀,注意詞的感情基調及節(jié)奏。
2、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說出本詞創(chuàng)設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罷”,而詞中作者卻“日晚倦梳頭”,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心態(tài)?
。3)“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說明了什么?
。4)本詞的作者是如何抒發(fā)感情的?
學生合作學習10分鐘,教師個別進行輔導,然后集體交流。
3、重點解讀:
鑒賞這首詞美在哪里?
學生自主考慮,尋找“美點”,集體交流。
4、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搜集古人寫“愁”的句子。
三、總結:這首詞與《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可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四、類文閱讀:李清照的《醉花陰》。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兩首詞。
2、練習第一二題。
板書設計
武陵春——愁國破家亡之恨
丈夫痛死之苦船載不動(夸張、比喻)
文物散失之痛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到位?有多少還存在差距(小組做統(tǒng)計)2、與時代背景聯系,作者的愁表現在幾個方面能否回答完全或者更多(小組統(tǒng)計有多少能回答完整)3、作者運用的哪些方法來表現這種愁(小組統(tǒng)計有多少能回答完整)4、通過統(tǒng)計結果由小組內部消化不完整原因是什么,并相互交流,做出總結。
教學反思 九年級學生已經對詞這個概念掌握比較到位,對詞所表現的思想內涵了解比較透徹,通過作者時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了解,更能看出當時的社會給作者造成的痛苦學生通過積極探討表現出對當時代發(fā)生這種現象在一個女人身上的體現的.愁,意境的挖掘比較深入,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痛和悲;灸苷莆毡菊n所要傳達的思想內容。但是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聯系時代背景看問題,思想比較單一,只能通過字里行間感覺到作者的悲愁無法完全掌握作者為什么出現這種心境,通過老師的指點后才能疏通,但是對時代背景還是有很大不解。這個也許與我們現時代大環(huán)境較之作者生活的時代不同的空間差異造成的,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因此覺得在授課當中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很好的把社會時代風貌特點貫穿給學生,因此引起學生極大的困惑,所以在今后講授詩詞的過程中應該都傳授點當時社會時代背景的特點及知識,這樣學生理解詩詞也許會更加順手。
春教學反思9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fā)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整個教案設計就從激趣入手,再到感悟,最后拓展。
開課時,我從同學們會背的課外古詩入手。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人人爭著舉手背自學的古詩,這樣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檢查學生通過課外查找資料、課外閱讀,培養(yǎng)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我重在感悟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而且對古詩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認識。所以,我鼓勵學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書中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的語感。這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較好!
春教學反思10
在品文的時候,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從關鍵詞 “盡”、“倦”、“物是人非”、“ 聞說”、“也擬”、“只恐”、“載”等去理解,并且讓學生有感情的將其吟誦 出來。在品、誦中,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李清照的情愁。而后用心品 心!把詾樾穆暋保吠昀钋逭盏难,就應該品李清照的心。通過師生彼 此間的交流、對碰,大多數學生都體會到李清照因丈夫離去心境變化的 愁情,而后我抓住“許多”二字,讓生運用“知人論世”的方式明白這份愁 并非簡簡單單的離愁,更有亡國之恨,故園之思,失竊之痛,漂泊之愁 等。帶著這種對李清照的深層次的了解,在略帶憂傷的曲調中,讓學生 集體朗讀,將學生的.感情與詩詞的感情進一步的融合在一起,讓生將自 己的感情化為李清照的感情。 我的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我的教學設計進行的,而且課堂效果也不錯, 無論是學生的朗讀,還是對關鍵詞對李清照內心濃重愁的理解,都是很 有深度的。
春教學反思11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我感受到了作者憂國思親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那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1.詩文總有魂,教師如能迅速把握詩魂,往往能提煉出課之魂。
2.整合之功不容小視。在整合中教師提升自己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簡化教學頭緒,再整合中擴大教學的容量,在整合中豐富學生的思維次。
3.對話之美,當然美在自然率真,但是我們應改摒棄漫無邊際的對話。課堂教學的時間很寶貴,教師要爭取把力用在刀刃上。預設不等于預置,巧妙地設計并不是為了作秀。
課因簡潔而美麗,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靈動而美。“一劍喉”、“一矢中的”確實應該是教學的一種神奇絕美的境界吧!
春教學反思12
本節(jié)課,我主教了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詩詞五首中的《春望》,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課后聽取了各位老師的聽課意見和建議,自己也認真分析了此次教學,進行了如下反思:
我在準備教學古詩《春望》時,為了備好這節(jié)課,我查閱了許多教學書籍,同時閱讀了詩人相關事跡的資料,也在全國圖書館聯盟和知網上下載了許多相關論文,并請同校老師進行指導。
在本詩中,我主要從“望”字入手,深入分析詩人“眼望”、“盼望”、“渴望”,進而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這首詩歌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有兩種解釋的,第一種是詩人由于感傷國事,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傷感離別,聽到婉轉的鳥鳴都會害怕;第二種是因為時局破敗,所以連花也在流淚,連鳥都在驚心。兩種理解的動作發(fā)出者不同,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各不相同!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通過詩人眼望之景過渡到詩人盼望之物,突出家書的珍貴,進而體會到詩人推己及人的偉大情懷!鞍最^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讓學生為杜甫的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而感動,要讓學生被本首詩歌感動,首先就應當讓我自己被它征服,于是我把自己的感動帶入到備課過程中,并將其帶到課堂,讓學生也被感染。
本詩目標是讓學生多讀,“讀”始終貫穿于我的課堂,有人曾說:“讀是詩歌教學乃至語文課堂的生命,詩歌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情,體會詩意!眹@著“讀”,我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和著古箏曲《高山流水》中,教師朗誦引入,學生從節(jié)奏、感情、重音評論朗讀,接著指名一學生朗誦,其他學生閉上眼感受眼前出現的景象,氛圍自然形成。其次,在細細品讀中體會詩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讓學生自由讀、學生范讀、全班齊讀等。最后,運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讀《望岳》和《春望》,分析兩詩的異同,自然而然便呼吁大家多去閱讀杜甫的相關詩歌,體會不一樣的杜甫。
關于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遺憾便是由于個人語文素養(yǎng)有限,對詩歌的賞析不夠深入,許多知識點到即止,并未完全展開。另外,雖然將杜甫的兩首詩歌進行了對比閱讀,但讀得不夠深入,學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并未完全體現出來。
這次活動,給了我一個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也讓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優(yōu)點及不足。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更加嚴謹,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讓自己與學生同學習,共進步!
春教學反思13
古詩《春夜喜雨》詩意鑒賞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注釋】
1、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2、乃:就。
3、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
4、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
6、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漁船。
9、獨:獨自,只有。
10、曉:清晨。
11、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12、花重(第四聲):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13、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
【譯文】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
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
細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來到,
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
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
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
要是早晨起來看看,
錦官城里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
。ǹ纯磶в杏晁募t花之地,就會看到在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寫作背景】
創(chuàng)作背景及思想內容: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fā)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春教學反思14
《春》是一篇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的時候,我主要采取了洋思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了東廬中學的講學稿進行教學。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的時候,從備課到上課我以講學稿為主線,力爭突出洋思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
《春》這篇課文需要反復的朗讀,才能品味情感,所以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自悟,而我只是個組織者。課前,我給每名學生發(fā)了講學稿,讓其按著講學稿的學法指導來學習,通過查資料后小組合作完成一些預習題,然后整理歸納。
一、導入
我的導入形式是直接點題。這樣,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做到老師少說話,節(jié)省時間留給學生學習用。這正遵循了現代教育理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這一教育理念。
二、關于學習目標的展示
洋思要求引導學生默看學習目標,僅限于一分鐘,這樣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讓學生有比較充分的`時間去學習。這一點我嘗試著做了。但學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想長時間訓練應該能達到的。
三、關于自學指導及學生自學
這是“先學后教”中“先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一節(jié)課的重頭戲。例如《春》一課出示了這樣一個自學指導題:根據春花圖學習下面幾幅圖(草、風、雨、迎春)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第三、五、六、七段然后回答問題:
①你最喜歡朱自清先生的哪一幅畫?或喜歡那些句子?并歸納每幅圖畫的特點。與大家分享,同時說明理由。(品味語言)參考格式:我們小組喜歡圖畫,因為句子或詞語寫出了春天景物,用了修辭(或從感官角度來寫了特點)表達了情感。②通過朗讀表達你的情感(讀中悟情)(五分鐘后期待你們的精彩回答)
出示自學指導題后,學生進行5分鐘自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老師盡可能不干預。教師只是巡視、督促,關注全體學生,尤其關注學困生,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說點“悄悄話”,幫助他集中注意力。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學指導題具體明晰,緊緊圍繞學習目標,自學指導題的表述上用“比一比”的形式,時刻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勝利的快樂,定出非常具體的自學時間,這樣就加大了課堂密度,讓學生緊張起來,這也體現了洋思的“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像在考試”的課堂特點。
四、關于教師引導點撥的實施
教師的點撥即“先學后教”中的“后教”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注意這樣幾點:①提問不是從優(yōu)秀學生問起,而總是從學困生問起,
整個環(huán)節(jié)關注的是學困生的學習情況。②學生回答正確時,老師絕不重復。③“后教”的“教”,主要是“兵教兵”。即老師先問學困生,學困生回答不出或不準確時,再提問較好的學生,較好的學生仍回答不出或不準確時,再提問好學生,由此實現“兵教兵”的策略。如果所有的學生回答不出或不準確,老師才給予點撥,進行“師教兵”。④在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要不惜時間、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讓學生理解掌握,真正做到了為學生“解惑”。
以上是我學習借鑒洋思東廬經驗后的一些具體做法,由于時間倉促,還有許多不當之處,請領導和各位同仁指教。
春教學反思15
3月22日下午,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高中語文學科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大賽。通過參賽,對我而言是一次學習與提升的機會。盡管這節(jié)課上的很失敗,但是我卻從中思考了很多,對于課堂教學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與體悟,F就本次的課堂教學做深度反思。
《春夜宴桃花園》序描寫的是詩仙李白在春天的夜晚和堂弟們在桃花園中宴飲的美好盛況,這是一篇特別優(yōu)美的散文,文辭典雅,流光溢彩,洋溢著充沛的生命氣息,給人以鮮活靈動、明媚搖曳之感。要在一節(jié)課之內把這篇課文上的盡善盡美,不僅有難度而且考驗著語文老師的教學智慧。只有抓住課文的重點,讀懂文本,學會取舍,才能從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中上出課意與課境界。課前我查找了相關資料,準備上一節(jié)出彩的課?墒怯捎谏险n前臨時加班,我在做課件和教學設計時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只是對別人的課件進行了加工修改。當我?guī)е值撵M入課堂時,由于對課件操作不熟練,事先沒有調試多媒體,當我看著不聽使喚的課件時,我已經亂了方寸。因此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就出現了語言卡殼,表達不暢的尷尬局面。后面在課堂的整體推進中按部就班的照著多媒體課件行進,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沒有進行充分的調動,只是照本宣科走馬觀花式的`對知識點進行了羅列和傳輸。由于對課堂時間把控不準,到最后拓展延伸部分草草收尾。這堂課于我而言是公開教學中的一個敗筆,通過自己的課堂敗筆,我反復思考著課堂的每一個情節(jié),回想著假如讓我重新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怎么去上,通過這樣的反復思考與預設,為自己以后的課堂教學提供經驗,從而不斷更好的提升自己。
在這次賽課中,我不能完全脫離教案,課堂導入不流暢,,各個教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過度銜接不夠自然連貫,在文本的誦讀時做得不夠好,沒有范讀引領。進行文意疏通時沒有抓住重點,自己對文意疏通比較生疏,沒有進行細致深入的講解,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浪費了時間,教學效率低下。在文本賞析時,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學細節(jié)處理不當,沒有深入文本,對學生地思維引領不夠。這節(jié)課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都是十分失敗的,從根本上而言,教師在上課時沒有完全投入其中,這節(jié)課缺乏情感,呆滯乏味。因此我覺得教師的情感投入是一堂好課的精神底色,只有教師投入了才可以感染學生,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近三天的時間里,我都在反復的思考著自己的課堂敗筆。一堂好課,首先需要在備課上有足夠的投入與準備,要不斷反復的深入研讀文本,在參考別人的教學資料時,一定要從這些資料和文本中提取形成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把文本語言轉換成課堂語言,只有進行了轉換,在課堂上你才能對文本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在課堂中,教師要有激情,要全情投入,比如講李白的夜宴之樂,教師要想著自己就是仙氣飄逸的李白,要盡情揮灑,只有投入了情感的課堂才會讓課有境有意。
【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春》教學反思01-09
《春》的教學反思02-11
春教學反思11-05
春教學反思04-04
朱自清的春教學反思03-25
《春的消息》教學反思03-01
送春教學反思04-07
春的消息教學反思04-04
春芽教學反思04-04
《武陵春》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