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教學反思20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
縱觀本堂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教學效果較好。試想如果教師走進教室先來一頓嚴厲地批評,再苦口婆心地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還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嗎?他們還能不怕數學嗎?反思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教師進行換位思考,“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注重學生的感受,想學生所想,把設計教案改成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切合學生實際,挖掘合適的學習素材
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做到將每地、每班、每生的實際情況編為書本的例題。盡管書上的分數應用題大都是學生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但畢竟是假設性、想象性的,和學生還是有一定的距離。作為一線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切合學生實際,挖掘最有利于學習的學生自己身邊的素材。本課以學生自己所在班的學生數作為編題素材,由書本數學向生活數學轉變,消除了學生對分數應用題的神秘感和恐懼感,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便于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開展。
二、根據學生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課要上得有趣”。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學生也像生活中一樣神采飛揚、充滿活力。本課的教學活動根據所學所練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性競爭機會、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使學生學習由原來的個人競爭變成團體合作,給每位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促進學生發(fā)展,奉獻自主的空間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奉獻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和時間。課堂中學生曾兩次通過小組合作,學生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共同提高,解題方法的小結及應用題的結構特征也由學生自主分析比較得出,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不再是一句空話。從而使課堂煥發(fā)生命力,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2
第4單元《加和減》中,已知兩個量的倍數關系,求兩個量的和與差。已知兩個數的相差關系,求兩個量的和與差。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是一步應用題的擴展,是復合應用題的解題基礎,在數學教學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
我認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前提是要引導學生讀懂已知條件和問題,認真分析數量關系。而關鍵是引導學生找到要求的那個中間問題。
分析數量關系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條件入手,通稱綜合法;另一種是從問話入手,通稱分析法。綜合法學生感覺比較順手,但是學生往往看到前面相鄰的兩個已知條件就進行計算,忽視最后的問題。提出的中間問題不一定是解這道題所需要的。分析法能使學生從整體出發(fā),根據所解的問題提出所需的條件,從而較正確地確定中間問題,但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
在這種應用題的教學中,我根據題目的特征分別進行了分析法和綜合法的滲透和訓練。
“已知兩個量的倍數關系求兩個量的和或差”。這類應用題則更加適合用分析法進行引導。例如:大汽車有45輛,小汽車的.輛數是大汽車的2倍,大汽車和小汽車一共有多少輛?可以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進行思路分析,要求大汽車和小汽車一共有多少輛,要用大汽車的輛數加小汽車的輛數,大汽車的輛數已經告訴我們了是45輛,所以要先求出小汽車的輛數。這樣可以一下子抓住中間問題。
要提高學生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可以根據要求的問題,讓學生說出兩個相應的條件。例如:剩下的要看幾天?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等等。也可以根據已知條件,說出能求的問題。例如:小明每天看8頁書,看了5天;有48個同學,平均分成6組。等等。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充條件或者問題組成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訓練。例如:1、__________,買來的故事書是科技書的2倍。買來的故事書和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2、小華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3天,每天看25頁。
通過多種方式的訓練,使學生能掌握條件和問題之間的對應關系,靈活運用分析法和綜合法找出中間問題,從而正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另外還要初步學會用線段圖分析應用題;進行一題多變有變式練習;一題多解的多角度的思考練習,拓寬學生的思維。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3
數學活動比較枯燥,所以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經常機械性的學習,學習不夠主動。為了讓幼兒能更主動的學習,更深入的掌握數的概念,我們總是絞盡腦汁,但效果往往不大。而《點心屋》這一活動,結合主題我們周圍的人,將帶有情境性的數學游戲貫穿始終,利用了幼兒所喜歡的點心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一開始就對活動能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讓幼兒按包裝袋上的'數字包裝相應數量的餅干,鞏固了孩子們對9以內數的認識,輕輕松松地學會了按9以內的數量分類。教學內容的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游戲化是本次教學活動的特色之一。
分析:
新《綱要》中特別強調了幼兒教育與生活的關系,在科學領域中也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樂趣。"在本次活動中,以包裝點心為主題,通過參觀點心屋、包裝點心、送點心等情節(jié),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把教學目標寓于游戲之中,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索,使孩子學得開心、學的快樂。
數學課后反思8
1、以問題為出發(fā)點,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憶
雖然兩節(jié)課都是設置一定的教學情景,但是兩堂課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憶的深度、挖掘度不同:前一節(jié)課是在教師設想上設置問題;而后一節(jié)課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話題,進而進行問題設置,學生有切身的體驗——從而讓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確立問題為新課服務的意識,而且應始終關注學生對問題的不同認識,根據課堂上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上課反映上做出相應的變動,而不是演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劇。
2、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形式,可以不完全按教材教學,只要以新課程為依據,達到新課程規(guī)定的整體性理論和目標就可以了。同時指出教師要有獨立性,要能根據自己教學實際情況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特別是后一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引入與教材都有明顯的差異,這樣開放性的處理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之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必然更好。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4
我們的教學更要注重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本領,獲得終身受用的可持續(xù)學習的發(fā)展性學力,即讓學生學會學習,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由此,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應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基于以上認識,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在理論指導下,逐步建立小學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新模式,其基本操作流程為:
下面以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教學為例,對這一操作流程予以闡釋。
一、呈現(xiàn)材料,提出問題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兩方面的任務: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提供(或師生共同提供),呈現(xiàn)與問題有關的材料,并提出相關問題;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應用題的興趣。
我們知道,教材中的應用題較多的是經過數學處理的形式化常規(guī)習題,遠離學生生活實際。使得許多學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傷害,長此以往學生不但對應用題產生恐懼心理,也會喪失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所發(fā)生的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喜歡充滿樂趣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以有必要對教材中應用題的選材,作一下改編。教材的編寫是面向各地學生的,但不一定適合當地的實際,我們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書本上的應用題改編成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這種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圖景,也可以是圖表、對話、文字敘述,甚至漫畫等形式呈現(xiàn)數量關系。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數學,激發(fā)他們對應用題的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
例如:呈現(xiàn)材料,提出問題?梢赃@樣設計:六(l)班今天要上體育達標訓練課,要求分兩組進行投擲壘球訓練,即男生、女生各一組,老師準備了20個壘球,你認為怎樣分較合理?學生提出兩種意見: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樣多的壘球;二是按人數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壘球多,人少分到的壘球少。通過討論、爭議取得共識:按人數分較合理。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男、女生各分到多少個壘球?
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感到面臨的問題的確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從而產生了解決問題的心向,主動地參與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研究信息,主動深究
學習數學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學習數學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在這一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tài)投身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去。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可以細化為兩個步驟:一是獨立嘗試探索;二是合作交流探究。1.一獨立嘗試探索。
我們知道,真正的數學學習不是對于外部所授于知識的簡單接受和累積,而是主體主動的建構。因此,即使就同一數學內容的學習而言,不同的個體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識背景和思維方法等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思維過程。由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究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獨立地進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當學生取得進展時,教師應充分肯定其成績,幫助他們必要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當學生獲得初步結果時,教師又應督促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應成為救世主,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或作過多的提示講解,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fā)者--提出適當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學生研究信息。思考:已有的信息是否理解?能否解決男生、女生各分到多少個壘球,求這一問題還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教師在學生思考后提供六(l)班男生30人、女生20人的信息)接著各自獨立思考,提出解題設想。有的學生應用份總關系來思考解題方法(30:20=3:2,即是男生3份,女生2份,共5份。男生分到:20xx,女生分到:(20xx);有的學生運用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來思考(男生分到:30:20=3:2,20;女生分到:20);有的學生運用正比例關系來解(男生分到:設男生分到X個,=,X=12;女生分到:20-12=8個)。當然也有一些學生碰到了一些障礙出現(xiàn)一此錯誤或不合理的現(xiàn)象。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反思探究過程。如當學生沒有化簡30:20,直接1列式時教師可以問:觀察一下,30:20是最簡整數比嗎?1可以怎樣?從而促使學生去思考、分析。
2.合作交流探究。
未來社會已輯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協(xié)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見等。因此,學校教學必須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合作和討論,可以使他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從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這樣,既達到增強學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分析、自我調
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出了解題設想。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同一個數學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式,相互之間受到有益的啟發(fā)。通過討論還能披露謬誤,及時糾正學生在數學思維活動中的偏差。這樣學生既知道了不同的解題思路、策略(可以根據份總關系來思考;也可以根據分數的意義來思考;也可以根據正比例關系來思考),也進一步掌I握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使學生不僅豐富自己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
三、反饋點評,歸納總結
在獨立探索和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結合一些外顯的動作行為闡述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得出的結論,使教師以及學生相互間了解他們真實1的思維活動,及時肯定其中的閃光點予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悅,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以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同時,因為任何真正的認識都是以主體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由于受到知識經驗欠缺等限制,總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但我們應知道,其中一定具有內在的合理性,我們不應對此采取簡單否定的態(tài)度。而應鼓勵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逐步體驗成功。我們必須堅信:學生學習數學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必能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
同時,研究信息、主動探究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為使學生主體的認知結構更趨向穩(wěn)定和加強,使主體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和深刻,因此,在充分發(fā)散的基礎上,教師應診視學生思維過程中的每一個成功點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及解題策略,并盡可能及時地讓學生表達出來,及時地總結、歸納,使這些數學思想及解題策略及時納入到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中去。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在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所理解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相互作用,把新知識納入(或整合)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以利于更好地遷移和運用。
如:在學生掌握了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后,設計這樣的習題蔬菜專業(yè)戶王大伯有一塊地,面積是2400平方米,要種一些蔬菜,請你幫忙出出主意,種哪些蔬菜?按什么樣的比例來分配?并算出各種蔬菜的種植面積。
這樣的應用題,由于問題情景是開放的,條件是開放的,解題策略也是開放的,對學生富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應用題的應用味。
我們認為,采用這一教學模式實施教學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具有的主動性、民主性、自由選擇性、合作性和發(fā)展性等時代特征,有利于把學習數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目的是為教師提供一種以教學理論支撐的概括化的教學原型,以利于教師在運用模式及自己的教學經驗組織教學時,達到對課堂教學結構駕馭自如,并能對模式變型,或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模式,最后進人無模式境界,使學生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5
20xx年我有幸擔任了高三(7)、(8)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通過高考的檢測,結果比較滿意,感觸很多。
高三數學文科在馬軍老師的帶領下利用集體備課時間組織全組教師學習20xx年高考教學大綱、高考考試說明,確定了圍繞教學大綱,考試說明進行教學,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基礎知識為主線進行教學,重點班以中高檔題為主,平行班以基礎題為主的戰(zhàn)略思想。同時抓集體備課,講課,對每周三的集體備課、講課都認真準備,一次一個人作中心發(fā)言,其他老師作補充,重點、難點、教學方法集體討論,最后由馬軍老師總結。我們在資料的征訂、測試題的命題、改卷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態(tài)、學生容易錯誤地方時常交流。我覺得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工作氛圍,這是很不容易的。
事實上,在這一年里,我也在不斷反思、探索、尋覓一條如何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通向高考成功之路。事實求是的說,開始接手的時候,前兩年已經有幾位優(yōu)秀的教師被學生從心理上認可了。而現(xiàn)在首先要讓學生接受你——一個年青教師。通過幾天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挑我的刺來和以前的老師的長處來比較,但是,我覺得這是學生的正常的反映,另一方面來說,這是對我的一種挑戰(zhàn),雖然不知道勝負如何,但是這種挑戰(zhàn)可以使我的教學水平等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要讓他們盡快接納我,因為還不到一年就要高考了。
我花了幾節(jié)課給同學們講一些人際交往,數學史,數學中的游戲,數學的重要性等逐漸拉近和同學之間的距離,課后逐個找同學了解一些基本情況。由于教學時間比較緊張,所以一些問題我就在以后的課堂之間逐漸磨合了。在一段時期的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幾點問題:
1、很多問題都要靠我講他們聽,我講得多學生做得少,同學們不善于擠時間,獨立動手能力比較差,稍微變個題型就不知所措,問其原因,回答不會,做題沒思路,一沒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時做題少,很多題型沒有見過,以致于思維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做起題來有困難。
2、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有些該記憶的公式沒有記住、該理解的概念沒有理解,尤其是立體幾何基本問題的求法,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等,導致做題時不知該用哪個公式,還得去翻書。
3、上課聽課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學都說,課堂上我講的東西極大部分能聽懂,但一到自已做題就不會。其實這部分同學聽懂的只是對某一道題表面上的東西,其實質的東西,它所蘊含的思想方法,沒有融入到其大腦中,不會舉一反三,沒有從問題的表面看到本質,思維沒有得到升華,課下又不鞏固復習,導致講過的題型仍然不會做。
4、現(xiàn)在有少數學生比較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問題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說不動手,數學課桌子上不準備草稿紙,以致于每次考試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過教學,我更加清楚教學相長的意義,我將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xù)努力,爭取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6
在人教版五年制數學第七冊課本練習八中有這樣一道題:體育用品廠4000個羽毛球要包裝,每筒裝羽毛球12個。這些羽毛球最多能裝多少筒,還剩幾個?這是一道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列算式是4000÷12=333(筒)……4(個)。當我在課堂上訂正這道題時,梁曉凱同學高高地舉起手,“老師,我有不同意見,這道題的結果應該是334筒余4個!薄芭?”我遲疑了一下,這時很多同學都舉手同意梁曉凱的意見,我趕緊把話題接過來,“為什么?”“因為剩下的4個還需要一個筒”“原來是這樣,那應該是334筒,怎么還余4個呢?請大家共同討論一下,正確答案究竟是多少”我不露聲色地說。同學們紛紛舉手發(fā)言,各抒己見,爭得面紅耳赤。爭論過后,呂炳全同學說:“應該是333筒余4個,因為題中的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边@時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把這題改成:體育用品廠4000個羽毛球要包裝,每筒裝羽毛球12個。這些羽毛球能裝多少筒?把這兩道題進行一下對比,問題迎刃而解。
最后我做了小結:課本上這道題是一道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是精確計算,梁曉凱同學說的334筒余4個,是混淆了有余數的除法和近似數的區(qū)別,不符合題中的要求,所以是不正確的,但是梁曉凱同學犯的這個錯誤值得,他提醒了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要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后再做出解答。
課后我認真地反思了我們的教學工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是我從來沒遇到也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是不是我們的教學又走進了誤區(qū),又在圍繞著考試轉,考什么教什么?曾記得連續(xù)兩次期末考試都考了用“進一法”求近似數的應用題,所以老師們對此類應用題倍加重視,一講再講,惟恐學生不會,講得多了,學生也就死記硬背,依葫蘆畫瓢,根本不懂題意,拿過來就做,因此導致了今天錯誤的出現(xiàn),這難道不是我們數學老師的悲哀嗎?應用題教學應該教會學生什么,《新基礎教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告訴我們:數學教學要體現(xiàn)生活性。精心設計題目,提供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理解、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通過知識的應用,問題的解決,可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應用意識。
我想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特別重視應用題的教學,重視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地學習、鉆研,留心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并結合生活實際,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在討論、交流中去感知應用題的結構和一般的解答步驟。從教學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7
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學生精力不集中、對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不愿多做思考、提問題時只有少數同學舉手或是得到一問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對這個現(xiàn)實,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氣氛,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
承認學生在思維與表達上有差異。首先允許思維慢的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允許表達不清晰不流暢的學生有重復和改過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允許學生有失誤和糾正的機會。所以當我提出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時,先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讓他們考慮幾分鐘后舉手回答……
這樣避免反應慢的還沒有想到而反應快的已經說出答案。使學生處在民主、平等、寬容的教學環(huán)境中,確保他們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主動探究的心態(tài),常常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產生他們創(chuàng)新的欲望,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8
從心理學角度看,“猜想”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和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判斷;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應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一說起“猜想”,人們馬上就會聯(lián)想到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非要出現(xiàn)像“歌德巴赫猜想”那樣的著名推斷,但應具有知識的“再發(fā)現(xiàn)”和“再創(chuàng)造”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猜想意識,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猜想,正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知識再發(fā)現(xiàn)和再創(chuàng)造的良好開端。
教學片段一
在學習完“圓的面積”后,教師讓學生做這樣一道題:“有兩塊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鋼板,其中一塊沖出4塊大小一樣的圓形鋼片(如圖1甲),另一塊沖出9塊大小一樣的圓形鋼片(如圖1乙)。問哪一塊鋼板所剩下的.腳料多?”立刻有學生大膽猜想:
生:圖1(甲)所剩下的腳料多一些,因為圖1(甲)看起來空隙大。
生:圖1(乙)剩下的腳料多一些,因為圖1(乙)的空隙多。
可見學生這時的猜想是盲目的。教師對這些猜想沒有簡單地否定,而是讓學生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如圖2),求正方形內切圓的面積占該正方形面積的百分之幾?計算后得出,正方形內切圓的面積占該正方形面積的78.5%。這時再讓學生猜想。
生c:所剩下的腳料一樣多。
師:為什么?
有一個學生將圖1中的(甲)、(乙)兩圖添作輔助線,如圖3所示。他說:“正方形1/4的78.5%再乘以4和正方形1/9的78.5%再乘以9其結果是一樣的!彪m然表述不是很完整、到位,但能提出這樣新的假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最后通過計算驗證,使學生享受到猜想的成功。
教學片段二
在一次課上做練習時,有一個平時就很愛動腦筋的學生突然說:“老師,我有一個奇怪的發(fā)現(xiàn),我量了量桌子的長和寬,發(fā)現(xiàn)長是寬的1.6倍多一點,又量了量數學課本的長也是寬的1.6倍多一點,再量作業(yè)本結果也是一樣的。我想,這里一定有數學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別的學生也動手量起來,不一會兒,有的學生說:“對,是這樣!庇械膶W生反對:“這是偶然,鉛筆盒、黑板就不是這樣!
一會兒,教室里的爭論聲小了下來,學生的眼睛齊刷刷地望著老師。老師首先對那位學生說:“你善于觀察,又勤于思考,很了不起!苯又,老師說:“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長方形和你們的課桌比例差不多?”學生舉出了生活中的許多例子。
師:就拿電視屏幕為例吧,如果它很扁或很方,會有什么感覺?
生:很有創(chuàng)意。
生:好像不太方便,看起來有點怪,圖像也就變形了。
生:我知道了,按照一定的比例比較美觀。
生:他說得對,可鉛筆盒只要能放進鉛筆就行了,太寬反而不美觀、不實用了,我覺得先要實用,才能美觀。
師:大家都很棒,我來給大家提供一個線索——“黃金分割”,我們查查資料,好嗎?
幾天后,一張張資料卡放在教師手中。通過這次經歷,學生享受到了猜想的成功,也進一步感受到了數學王國的瑰麗。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9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后進行的,是分數乘法意義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通過對應用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要求什么,就是求某數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從而得出用乘法列式計算的道理。
本次課的教學,在以下幾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從教學觀念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實踐了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例如:學習例題時,學生根據課前設計的學習材料完成先自學,分組討論,然后匯報,答疑,小結等環(huán)節(jié),從中獲取初步知識。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其中,和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后,教師根據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點撥,指導學生寫出反思小結。整個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教師的作用得到加強。
2、在教學中,把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這節(jié)課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結合習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進行了一些實踐。例如教學例1時:提出了‘你根據我國現(xiàn)有的國土資源人多地少的矛盾,給國家提一些好的建議?’的問題,目的是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的現(xiàn)狀,教育學生珍惜每一寸土地。又如:習題中有書包重量與人體重關系的研究,從探索中使學生認識到背負過重的東西會損害我們的身體,教育他們正確地處理人體負重問題,從而健康生活。這些問題的提出緊貼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思考,起到了細雨潤無聲的作用。
3、教學中緊緊抓住了這節(jié)課的關鍵,即:關鍵句的處理。重點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即:關鍵句---單位1---線段圖---求什么----就是求某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
本次課的教學,也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1、在學法指導上缺少應變,問題的提出有些抽象化,師生間的配合欠默契。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從學生方面講是:基礎較差,無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是教學手段單一,變化不足,調整不及時,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造成的。
2、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獲,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這一原則。這節(jié)課對差生關注不夠,存在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完的情況。
3、要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上多下功夫。本次課的教學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但不夠。
4、要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逐步形成學生完整的知識鏈。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0
目的:
1、讓幼兒學會仿編和解答4的加減應用題。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據水果卡片自編4的加減應用題。
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請家長帶幼兒去買東西,使幼兒了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2、物質準備:準備各種水果卡片,人手4個替代物作錢。
過程:
一、以“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農民伯伯想請你們幫他摘水果,你們愿意嗎?”(愿意)
二、游戲“摘水果”。
師交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三、分類活動:分水果。
1、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間進行交流。
2、交代任務:將各種水果分別放在筐里。
四、歌表演:《摘蘋果》。
“果園大豐收了,我們多高興啊,讓我們來唱首慶豐收的歌吧!”。
五、師通過情景表演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1、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摘完水果了,我覺得真渴啊,我該怎么辦?(買水果吃。。┛赊r民伯伯已經把水果賣給老板了,我得去買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錢?(4塊錢)我只有四塊錢,這些錢啊只能買兩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該買什么水果吃了!
、賻熧I了一個蘋果,提問題。
“剛才老師做了什么事?(買蘋果)我原來有幾塊錢,(4塊錢)買1個蘋果花了幾塊錢,(1塊錢),仔細聽老師給你們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谝龑в變毫私夥戮帨p法應用題的條件。
“給你們提了什么問題?”(還剩下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還剩下3塊錢)
“你們是怎么知道還剩下3塊錢的?”(因為老師原來有4塊錢的,買蘋果花了1塊錢,就還剩下3塊錢。)
、鄄懦鍪舅闶娇ǎ4—1=3,引導幼兒了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學過了加法和減法,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減法)
2、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還剩下的錢我想買什么呢?”
、賻熧I了3根香蕉,提問題。
“陳老師買蘋果花了多少錢?(1塊錢)那買香蕉又花了多少錢?(3塊錢)仔細聽,老師又給你們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谝龑в變毫私夥戮幖臃☉妙}的條件。
“剛才老師給你們提了什么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一共花了4塊錢)
“你們怎么知道一共花了4塊錢?”(因為老師買蘋果花了1塊錢,買香蕉花了3塊錢,一共就花了4塊錢)
、鄢鍪舅闶娇ǎ1+3=4,引導幼兒了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加法)
六、幼兒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爸爸媽媽不在家,沒時間去水果店買水果,我們來當家,幫爸爸媽媽到水果店買水果吧,請小朋友看看,爸爸媽媽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幾塊錢?”
1、提出編題方法。
4塊錢只能買兩次的水果,買一次水果后,問同伴一個問題;把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后,再編一個問題,考老師。
2、請個別幼兒進行仿編,師指導。
七、游戲:“水果店”
1、分配角色,2個女售貨員,2個男售貨員,編2+2=4的應用題。
2、交代游戲規(guī)則:
、偎麛偟娜魏嗡荒1元1個。
②顧客買了一次水果以后,就得問同伴一個問題,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后,再問老師一個問題。
、蹚娬{最后的一句話不能說出答案,應該提問題去考別人。
3、幼兒游戲,師指導。
八、集體小評,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編的問題。
九、結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這么棒,另外一個果園的農民伯伯也想請你們幫他摘果子,愿意嗎?(愿意)那就快跟老師去果園吧!”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1
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和在10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課初首先呈現(xiàn)的是某校圖書室第七周各年級借書情況統(tǒng)計表,并根據表中的已知信息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求和問題: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列式:143+126=?由于這個問題涉及的數量關系比較簡單,所以有利于學生在列出算式后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計算方法上來。
考慮到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所以此處我讓學生自己嘗試算出答案。交流方法時,一種方法是出示計數器,進行直觀計算。之后引導學生運用對筆算加法的已有認識解釋自己的計算過程,并通過交流,突出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時也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加起。
在此基礎上,我詢問學生怎樣才能知道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呢?及時指出:“算的對不對,要驗算才知道!庇纱,引導學生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從而使學生初步掌握加法的驗算方法。
隨后的練習采用“想想做做”,第1題,出示已經給出的豎式進行計算,進一步突出筆算加法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鞏固已有認識。此題,學生計算過程中沒有什么困難。
第2題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并驗算”,學生在計算中,基本上掌握了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加起。
第4題,是一個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通過解決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能使學生感受到剛剛學習的筆算加法的應用價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2
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睆膶W習方面提出反思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任何一個學生,不論其學習能力起點如何,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在當前風風火火的課改實驗中,如何真實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構建起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是的核心,這也是我們教師應重點反思的地方。
時代的發(fā)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發(fā)展過程中落實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新課程強調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它是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的相互作用,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育改革中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要想發(fā)展,必須要將實踐與探究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促進師生發(fā)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將二者有效結合。那么應從哪些方面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構建呢?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當前,老師講學生聽已成了教學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要反思,就要有內容。所以學生就要先進行課堂簡要摘記。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也可以是聯(lián)系他人的.實踐,引發(fā)對自己的行為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此外學生的反思還何以是階段性的,如:一節(jié)課尾聲時,讓學生進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這節(jié)課都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當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等等。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僭诮鉀Q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②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③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④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yōu)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于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yōu)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yè)中經常出現(xiàn)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yōu)劣,優(yōu)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著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fā)展,在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強、相互聯(lián)系的數學認知結構。⑤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于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yè)錯誤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yè)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yè)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yǎng)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后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yè)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抽些時間回顧所學的內容,摸索知識之間的一些規(guī)律和自己在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在作業(yè)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業(yè),并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chuàng)新。
4、幫助學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經常引導學生反思時,如每次只是這樣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在每次引導學生這樣做的時候,給與其大量的鼓勵、啟示和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使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啟示,并在后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功。我經常對學生說: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況下比以往有所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這個學生就是一個勇士了,因為他已能戰(zhàn)勝困難,獲得勝利了。讓孩子們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反思后,能夠不斷地成功,能夠經常地、認真地反思,那么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生活和學習的思想、方法,優(yōu)化自己的認知結構,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3
面對今年的班級,作業(yè)批改是個問題,一直來,我喜歡面批,特別是對學困生,我覺得面批他們的作業(yè)對他們會有更大的幫助,因為學困生形成的原因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接受能力差,他們往往反應慢,比同齡同學慢半拍甚至更多;其次,學習不用心,注意力集中不了,總是分神,如果課堂上趣味性的東西多,他又會“跑出”課堂更加收不攏心;再則,確實由于他對學習提不起精神,就是對讀書“感冒”,再怎么弄都是心神疲憊;最后,還有可能是教師本身的素質,不能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從而導致學習每況愈下。當然,最后一種的原因對小學生來說,發(fā)生的比例不大,畢竟兒童還是單純的。針對學困生多的現(xiàn)狀,我覺得我有必要對每一個學生的作業(yè)進行面批,我想,近幾年自己的數學教學效果還說得過去的原因可能要歸結在這上面。
進入六年級了,開學至今已近一個月,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也已經結束。但這塊內容讓我上得頭疼,心煩。在課堂上,我很明確得按照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找準標準量——找出關鍵句——寫出對應分率——用對應量=標準量×對應分率來解答。可是學生就是找不準分率,特別是當“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同時出現(xiàn)時,他們就弄不明白分率究竟是多少。我也知道分數應用題是個難點,一方面整數過度到分數,受整數的影響,學生適應度不夠;其次,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的計算剛開始,學生對把分數計算的結果化成最簡的把握還是難點,不易掌握。
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從他們的表情上馬上可以讀出。在高質量的教學任務的.要求下,我覺得對知識的強化訓練還是必須的,而且一定要到位,所以這塊知識點我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題量不多,要求以質量為主,我邊巡視邊指導,然后學生做完我及時面批,這樣的反復訓練學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則大綱也要求,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引導學生正確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對于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積極的意義上,我也有跨度地做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對比性練習,因為分數乘法應用題是分數除法應用題的基礎,分數除法應用題是由分數乘法應用題演變而來的,兩者緊密聯(lián)系易于混淆。而在教學時適當地進行對比訓練,使學生在對比中求新、求異、求同、求實;這樣學生在多變中思辨、糾錯、探討、溝通,以達到既長知識,又長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另外,在對學困生的輔導中,用直觀的線段圖進行分析,通過多變溝通聯(lián)系,如補條件,補問題等的形式進行補充,這樣也能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分數乘法應用題及分數除法應用題是這學期的難點,“溫過而知新”,相信反復地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磨練”,學生還是能進步的。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4
一學期的工作又結束了,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仡欉@學期的工作,我執(zhí)教701、702班的數學學科,工作中有收獲和快樂,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以后的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現(xiàn)將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熱愛教師工作,思想進步
團結同志,每天來的不算早但走得很遲,無私奉獻,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和工作,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請病、事假,腳踏實地地執(zhí)行學校的各項要求。
二、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業(yè)務學習計劃,本學期我嚴格按照學習計劃,有序有效地進行了學習,我覺得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特別是我又認真學習了幾本教育教學叢書,我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時我閱讀了《蔡林深與洋思教育》等書,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并能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好的應用。
三、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在備課過程中認真鉆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并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一面自覺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方法、優(yōu)秀教學方法等,一面繼續(xù)進行“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研究,著力點放在激發(fā)興趣---教給方法---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習興趣,實現(xiàn)“后進生轉化,中等生優(yōu)化,優(yōu)秀生提高,各類學生都得到應有發(fā)展”的目標。對于班級的學困生,給予特殊的關照,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適當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發(fā)動班上的優(yōu)等生做學困生們的輔導老師,組成"一幫二"小組,根據各自的情況給學困生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著那個目標前進。常思考,常研究,?偨Y,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xiàn)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繼續(xù)探索數學知識之間的數學思想的運用和數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分析規(guī)律等;作完初中數學各章的知識樹和初中數學的分類知識樹;撰寫多篇教學經驗類等論文。
四、認真參與班級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班風
通過班會、晨會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班干部,主動與家長溝通,虛心接受家長的見意,并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我不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更注重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習慣;不但重視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而且更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我虛心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跟班緊、認真負責、指導到位,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級真正形成“團結向上,紀律嚴明,環(huán)境整潔,學習刻苦”的良好班氣。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靈活,不能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不太清楚。上課和復習時該講的都講了,學生掌握的情況怎樣,教師心中無數。導致了教學中的盲目性。
5、教學反思不夠。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
2、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教學理念。
4、加強轉差培優(yōu)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教師的工作周而復始,我將好好反思一學期來我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立足本職崗位把以后的工作做好,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我?guī)椭团u,讓我的工作更加有聲有色。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5
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把講變成學。教學中教師既能放心的退出去,又能適時地站出來,引導質疑,點撥難點,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正正經經地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縱觀整節(jié)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教法得當,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
本節(jié)課,我們以“教學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出示目標運用目標導學,使教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簡便。清楚較好地完成了我們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v觀整個課堂教學,其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目標導學,關注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學本事。
本節(jié)課,我們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教學目標轉換成3個學習目標之后。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學法指導,例如,在教學“初步了解平行線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猜想、測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按照“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索步驟去學習一些特征,為學生學會學習奠定基礎。
二、本節(jié)課,注重設計數學活動,促使學生理性思考,給學生供給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例如,在“認識平行線”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經過移一移,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為正確掌握平行線概念供給了形象條件。促使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三、本節(jié)課,教師給學生供給了充分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構成的全過程。經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我的認知體系。例如,在教學“畫平行線”這一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孩子們試畫平行線,使學生第一次體驗畫平行線的方法,然后比較各種畫法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第二次體驗,尋找畫平行線的尺規(guī)方法,學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親身體驗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本事。
當然,這節(jié)課同樣也存在著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學生尋找,小魚平移前后的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我認為,如果教師讓學生用不一樣顏色的筆,描出互相平行的線段,這樣,不僅僅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本事,還會使不一樣學生的思維差異得以顯現(xiàn)。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6
在數學教學活動《相鄰數》的活動中我首先復習了10以內的數字,然后出示數字卡片,通過比較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顒又,很多孩子基本都能夠掌握,理解什么樣的才是相鄰數,他們紛紛舉手,想要回答問題。只有陸晨飛總是拖著個腮幫,皺著個眉頭,一次手都沒有舉過。于是,我關切的問:飛飛,你會了嗎?不會,徐老師可以慢慢教你的。飛飛的眉頭皺得更厲害了,“徐老師你說相鄰數就是它的鄰居,那我怎么知道是誰呢?數字那么多”?磥硇〖一锷险n是沒有認真聽我說啊,我一點點小生氣,聲音有點響亮,“你怎么沒聽好呢!相鄰數就是比它多1和少1的數!”,很明顯飛飛對于這句話很不理解,抓了抓頭皮說,“徐老師,你在說什么呀!”哎,看來它是不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于是,我拿著數字卡片想讓他明白這個多1和少1的關系,可是還是沒有任何進展,飛飛反而被我越說越亂了。算了,我還是放棄吧!我無奈地說:“算了,下次再來學吧!”
事后,我一直想要找找什么辦法能夠幫助飛飛,解決他的問題,可是一直找不到什么好辦法,終于我想到了多媒體課件,何不把相鄰數的內容做到課件中,用實物來讓飛飛理解數字的多與少,再讓他明白什么是相鄰數。
我借助復習相鄰數的環(huán)節(jié)中用到了這個課件,首先出示汽車、小熊、草莓等10以內的實物讓孩子們來數一數有多少,飛飛一下子就能點數出正確的數量。在比較2個數字之間的多少時,畫面中的小汽車和小熊一個一個對齊排列,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出哪個多,哪個少!帮w飛,小熊有幾個?小汽車有幾輛?誰多?”飛飛認真的點著:“1、2、3、4、5,小熊有5個,1、2、3、4,汽車有4輛,小熊多”,我接著問:“小熊比小汽車多幾?”通過畫面上的排列和閃動的效果,飛飛一下子就明白小熊比小汽車多1,他自信的說:“多1”,我利用同樣的方法讓飛飛比較其他相鄰數的關系,飛飛也逐漸掌握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也來越高。在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之后,我利用“搬新家”尋找門牌號碼的游戲來鞏固。在動態(tài)的畫面和特殊的'音效中,飛飛終于掌握了。
課后,飛飛興奮地跑過來說:“徐老師,你做的動畫片太好看了,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相鄰數,真是太好了。”看著飛飛燦爛的笑容,我也為此感到非常高興。
相鄰數的概念對于幼兒來說是抽象的,而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會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推理無明顯反應。所以在面對相鄰數的抽象的概念時,飛飛不能理解和掌握。但利用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對象用實物來代替,把原來難以理解的內容轉變?yōu)樯鷦有蜗、易于理解的具體可觀的事物,從而使飛飛得到更多的感性經驗,為進一步形成數學概念、掌握知識打好基礎。飛飛在活動中逐步掌握了相鄰數的概念,之后還會興奮地告訴老師:“我終于找到“相鄰數”啦!”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7
作為一名新進高中數學老師,到校工作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以下是我這一個月里對工作的感想。
說實話,一開始自己以為做一名高中老師是很容易的事情,每天陪著小孩子們玩玩,上上課把內容教教就可以了。工作了這一個月,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跟我想的完全不同,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能上上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能把知識很好的講授給自己的學生。
上課之前的備課,雖然我也從沒落下過,但是在課上總能找到自己準備不到的地方,作為一名高中二年級數學老師,講授的知識對我來說非常簡單,但是我覺得備課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來備課,即使再簡單的內容我也要把它咀嚼透,用二年級學生能理解的方式來授課。
現(xiàn)在的教學講究教和學,怎樣教和讓學生怎樣學同樣重要。而且現(xiàn)在在高中都強調老師要少講,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課堂讓給學生,那么學生怎樣來學就很重要。在這方面我覺得我之前做的還不夠好,沒有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引導者的身份上,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去學習而不是讓學生怎樣去接受。
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教師同樣也要與時俱進,十年八年之前或者更早以前,學生不聽課,老師可以用強制手段讓學生聽,俗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即便這樣學生聽了,孩子們的心思也沒在知識上。所以,當下在課堂上怎樣吸引孩子注意力,怎樣讓孩子的`精神集中在老師身上也是一門學問。在我這一個月的上課中,經常遇到孩子在上課的時候開小差、忙別的,我就在想,要想讓學生聽你講的那么你講的要比他忙的或者他想的要更有趣,更能吸引他,孩子們才會把精力放到你身上來。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將是我以后工作中的一個目標,或者說是暫時的目標。
之前一段時間,我在工作上出現(xiàn)的問題各位和我一起工作的前輩、同事也給我指出來了,那么我就要努力改正,轉變自己的授課方式,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課堂,去看知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做的更像一名高中老師。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8
一、首先這節(jié)課所確定的教學目標都基本完成。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手工制作“五角星”,學生經過觀察,很簡便的發(fā)現(xiàn)“角”,明白這是角。這是最直觀的認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在信息窗中,生活中找角,那里有好多不一樣的角,再一次直觀認識不一樣的角。這時對角的認識,構成的印象還是模糊地。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感受角,也就是摸三角板上的角,感知角的樣貌,感知角的組成,此時學生對角的認識和理解,已經是由“物”到“形”,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用語言描述角,在三角板上摸出一個完整的角,此時,學生對角的`認識已經走向明朗化。第五環(huán)節(jié)的畫角,第六個環(huán)節(jié)的折角,第七個環(huán)節(jié)的認識特殊的角——直角,經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角”在學生的頭腦中的印象走向清晰化。
最終,經過課堂小結,欣賞生活中的角,在美感教育中完成本節(jié)課。
這樣設計貼合學生的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
二、整個課堂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在簡便的自主探究中獲得新知。
教學流程設計清晰。先用手工制作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探知生活中數學的興趣,經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異常是角的感性認識;其次,從生活實物中抽象出平面的角,引導學生把原始概念提升成為數學概念,掌握角的特征,并能夠根據必須的標準對角進行確定并分類;最終,動手實踐,鞏固新知。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點撥到位而不越位,學生的學習氣氛濃而融洽。
此外,整個教學過程于教師都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漸體會到數學的本質,體驗了學習的歡樂。
三、教學中的不足。
教學過程中,每一環(huán)節(jié)之間沒有很好地過渡,只是簡單地從一個資料跳到下一個資料,讓整個知識學習起來有種一塊一塊的感覺。
課堂語言不夠豐富,表述本事仍需改善,語言再簡練些,增加一些激勵性的語言。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19
最近我上了一節(jié)初一新教材的數學公開課:等式和它的性質,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我動手、動腦、操作、觀察、歸納出等式性質,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力求體現(xiàn)"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以下將教學過程作簡要回述:
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采用“歸納思維模式”教學,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情境——請同學們舉出幾個等式的例子;第二階段:構成概念——讓學生觀察這些等式的共同特點,想一想什么叫做等式;第三階段:應用概念———讓學生識別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說出為什么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質,采用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首先由學生兩人一組動手實驗,要求分別放上砝碼使天平堅持平衡,并填寫實驗表;再讓學生觀看電腦演示的書中71頁的實驗,提出問題:經過天平實驗,要使天平平衡,你覺得應注意什么你能聯(lián)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質由學生獨立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1,然后讓學生觀看書中71頁第二個實驗的電腦演示,并引導學生從天平左右兩邊的數量關系上思考歸納出等式性質2,最終經過練習鞏固等式的兩條性質,并讓學生從練習中思考運用等式的性質時應注意些什么第三部分是拓展與提高,經過兩個填空,揭示等式的對稱性和傳遞性為后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作好了鋪墊。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片區(qū)教學中上的一節(jié)數學公開課,經過片區(qū)小組的聽課、評課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也使我在教學中多了些體會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質》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主要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供給了親自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知識、方法去探索與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使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抽象的數學定理獲取感性的認識,進而經過教師的引導加工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獲得新知,使學生的學習變?yōu)橐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同時讓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思想和方法,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為學生今后獲取知識以及探索和發(fā)現(xiàn)打下基礎。
回顧本節(jié)課,我覺得在一些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把握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不能正確的把握操作的時間,沒有到達應有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師所提出的實驗操作的難易程度,應和所給的討論時間成正比。難一點的操作問題,應多給點時間,反之則少給點時間。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費時間。但在探索等式性質1中用天平實驗的時間過長(用了10分鐘),并且總是停留在一個層面上,使活動沒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學中沒能注重學生思維多樣性的培養(yǎng)。數學教學的探究過程中,對于問題的最終結果應是一個從“求異”逐步走向“求同”的過程,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讓學生沿著教師預先設定好方向去思考,這樣控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質1的過程,我是步步指導,層層點拔,惟恐有所紕漏,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
3、對于性質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釋。
4、對于性質的運用,我采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參與。
改善方法
1、個一小組做完實驗后(時間控制在2分鐘)能夠采取四人活動,讓學生自我先去想你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聯(lián)想到了什么,由組長做好每一個組員的發(fā)言記錄,經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體會實驗中所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多樣性,由每組派代表回答,從學生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等式性質1。這樣的合作討論,能使學生討論的`答案不再統(tǒng)一在教師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學生討論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多是教師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獨到的。
2、在歸納等式性質1中,對于“式子”的問題可適當做引導。學生雖然沒有學過整式,但卻能夠在第一個屏幕演示——兩邊同時加上一個三角物體的天平實驗中,提出:兩邊加上的這個物體它的重量我們明白嗎有可能會是多少對于這個物體的未知重量我們能夠如何表示呢從而引出把這個未知量當成一個式子看的概念
3、對于等式性質的應用,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前提下進行小組活動,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我的作用,每個學生都有表達和傾聽的機會,每個人的價值作用都能顯現(xiàn)出來,在這個過程,學優(yōu)生得到了鍛練,而學困生也在互補、互動中學到了知識,促進了發(fā)展。
有這樣一種說法:你我各一個蘋果,交換之后,你我還是一個蘋果;你我各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你我卻有了兩種思想。這很形象地說出了合作學習的好處。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問題在分組討論中得以共同解決。正所謂:“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眱H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才能培養(yǎng)學生成為既有創(chuàng)新本事,又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公民。
作為教師,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必須掌握多種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技能,不斷更新與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tài)度,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也必須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20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這讓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學習數學的枯燥和乏味。那么,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快樂、充滿生機、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呢?筆者以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點滴體會。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于在上課時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有著重大的作用。有了這種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fā)揮他們學習可能性的最高水平!毙W生好奇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欲,但他們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必要的活動,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入數學世界,在探索中激起興趣,從發(fā)現(xiàn)中尋求快樂,主動獲取知識。比如我在執(zhí)教《平移和旋轉》一課中,讓學生充分運用多種感官來感悟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現(xiàn)象,觀看游樂場中的活動畫面,生動、直觀地感悟平移和旋轉,進而通過動手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整個課堂充滿了童趣,孩子們在互動活動中感悟到了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數學來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因此,我們的教學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也要從實際出發(fā),這樣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這也要求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千克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空間,模擬的貨架上、柜臺里擺了水果、蔬菜等各種生活用品。請每個學生猜一猜:這一堆雞蛋大概有多重?那一包洗衣粉、鹽估計又有多重呢?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購物情境里,非常迫切地想去掂一掂、稱一稱,弄個究竟。因此課堂氣氛高漲,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學習數學的實踐活動,感到既輕松有趣、又特別難忘。
三、留足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的數學課堂要摒棄了過去教師講的多、學生聽的多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使學生學得生動、學得積極。如:我在執(zhí)教《商的變化規(guī)律》一課中,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習“商不變的性質”,由故事導入新課,當學生回答:“誰是聰明的一笑?”之后,我讓學生說出原因(算式),隨機板書算式,然后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一起總結出“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還是應用剛才的故事,給學生限定被除數800,然后讓學生把800個桃子分給不同只數的小猴,(即改變除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接著計算,并提出問題:“通過計算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每個學生自由計算,思考,小組討論總結,最后進行全班匯報。學生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交流、辨析、整合,發(fā)現(xiàn)“在除法里,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縮小)幾倍,商就縮。〝U大)幾倍”。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拋出問題:“你還能自己設計一組除數不變的算式,通過計算,找出一些規(guī)律嗎?”“一石激起千層浪”,運用知識的遷移,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探索空間,學生通過嘗試、探究、猜想、思考,總結了“當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商就擴大(縮。⿴妆丁钡淖兓(guī)律。這堂課由學生先學習“商不變的性質”延伸到商的變化規(guī)律一、二,學生自始自終的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數據都來自與學生,比較真實,讓學生參與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四、善用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煥發(fā)活力
任何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賞識。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亮點,贊賞學生的點滴進步,激發(fā)學生學習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宜采用籠統(tǒng)空洞的語言:“不錯,很好,你真棒﹗”來實施評價,而要注意評價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勵性評價。例如,言語激勵“你的想法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真不錯!”“我很佩服這個同學的分析!薄拔覀?yōu)樗实陌l(fā)言鼓鼓掌吧”“你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子”! ”你的眼睛真亮,發(fā)現(xiàn)這么多的問題!“ ”對XX同學的發(fā)言,你想說點什么?“你有數學家的感覺,我們來握握手”。肢體賞識:給學生報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或豎起大拇指,鼓鼓掌,拍拍肩膀,摸摸頭,以示表揚和鼓勵。實行獎勵:口算又快又對的評為“口算之星”,誰提的問題多就稱為“智慧之星”,字寫得漂亮的就被譽為“書寫之星”,或給予簡單的物質獎勵。教師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學生參與性的評價,使課堂形成了一種互評互析的評價伙伴關系,實現(xiàn)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自我調控的過程,讓課堂真正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留足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善用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煥發(fā)活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課堂才會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才會充滿魅力、靈性,充滿生命的活力。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01-08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06-01
數學教師教學個人反思03-31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03-29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反思02-04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02-23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精選22篇)09-15
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12
高三數學教師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