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童年》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
1、導入語
開學以來,咱們學習的課文都和童年有關————那惦記著成仙牽連不斷地拔何首烏根的,是魯迅筆下的童年;那給雪人寫賀卡給雪人送去懇摯關愛的,是鮑爾吉。原野筆下的童年;那為了能夠吃灶糖甘愿嫁給賣灶糖老漢的小姑娘,是張潔筆下的童年。今天,咱們來欣賞當代著名詩人舒婷筆下的童年,細心品味她對童年的追憶。
一點說明:從剛學過的知識入手,既溫習了舊知識,又自然地引入課題,效果較好。
2、對學習內容的安排
結合初一學生的實際,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將學習目標預設為兩點:內容概括,把握主要內容;品味語言,了解詞語運用的基本特點。
關于第一點,對教參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
文中記寫的有趣的事情,在引導學生概括的基礎上,調整為:
1)我為布娃娃整容
2)自由玩耍真自在
3)初學識字就炫耀
4)自扎小辮自陶醉
5)洗衣洗碗洗地板
6)破藤桌上拔嗓子
7)感受四季有苦樂
一點說明:學生逐段閱讀,概括歸納,對他們的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較為實際的訓練機會;老師的適當調整與解說,可以讓他們體會準確概括的重要性;同時,較為整齊的文字,也容易調動學生品味的'興趣。
3、結束語
童年是什么?
童年是拔何首烏時的殷殷期盼,童年是李小屹對雪人的詩意關愛,童年是小姑娘率真單純的暢想。它好比雪后的茫茫原野,纖塵不染,潔白無瑕;它宛如春天雨后的如茵綠地,詩意浮動,希望無限;它好似山間淙淙的溪流,澄澈明凈,婉轉清脆。
呵護童真,珍惜童年;守護純真,擁抱夢想!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2
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那么,新課程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覺得首先應該給學生的是一堂充滿“激情”的課。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在整堂課中我一直以充滿激情的狀態(tài)進行教學,除了讓文本中的情來感染學生,更易我的激情來渲染、熏陶學生。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童年的朋友》這篇課文時,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小熊的可愛之處了!我提出:“你們讀讀課文,覺得文中的小熊是一只怎樣的玩具,你從哪里感受到的,你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我竟然要拿曾經給過我快樂的小熊來練拳時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語境,學生真正領悟了作者的自責、內疚、慚愧,那種情很自然的溢于言表。
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讓孩子去“展示自己”!敖虒W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孩子的說話練習一直以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但是,在教《童年的朋友》時,我逐步引導讓孩子們自己思考,你曾經和你的玩具有什么形影不離的情景,學生的想象竟超出了老師想象的空間,“當我乘涼時,我把小熊抱在懷里,和我一起欣賞月亮里的嫦娥”。當我踢足球時我也讓他坐在旁邊,他舉著雙手好似在為我鼓勁加油……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最后,我覺得應該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把人家的情感如何變成自己的情感。我在教學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時,我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體會文中的作者與玩具小熊之間的那種真摯的感情,朗讀時孩子們充滿著激情,飽含著對玩具小熊無比的喜愛之情……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如何把文中的語言加以積累,我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把文本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
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xiàn)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jié)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3
本文主要內容是寫貝利小時候家里很窮,居住在貧民窟里,他買不起足球,就踢塑料盒、汽水瓶、椰子殼,沒有地方踢就在院子里、巷口、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后踢得更賣勁了。當圣誕節(jié)時,沒有錢買禮物送給教練的他為教練祈禱,還為教練的圣誕樹挖了一個坑,他的真誠感動了教練,教練就收他為隊員。三年后,終于奪得了金杯。
我在教學時是這樣設計的,先通過對球王貝利的認識,初步了解人物,并激發(fā)探索貝利能成為球王的原因的興趣。通過自學、同桌合作解決字詞的讀和理解的困難,培養(yǎng)他們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再通過讀課文,能把書讀薄了,讀成幾個詞,來說明貝利能成為球王的真正原因。直奔中心,抓出關鍵詞:喜歡、勤奮、真誠。然后圍繞這幾個關鍵詞來展開教學。通過找句子來說明,從哪些句子里看出貝利很喜歡踢足球,踢得很勤奮,很真誠?然后抓住學生找出來的重點句,逐一體會、理解、感悟,并指導好朗讀。在學完課文內容后,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在課外書中和自己身邊像貝利一樣的經歷的事例,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依靠勤奮能獲得成就的.不僅僅是那些偉人,自己也可以做到。最后讓學生寫寫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愛心書簽上,希望這句話能成為他們的座右銘。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自己上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是在指導感情朗讀上。我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等,盡可能地給學生讀的機會,并在朗讀前做好鋪墊,在朗讀后給予鼓勵,因此,學生朗讀時一次比一次好,激情一次比一次高。但是因為我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強,生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脫離重點,因此還不夠放,不感讓學生自由地說,限制太多,有牽著學生走的感覺。再者是對學生的回答沒能進行很好的提升,因為學生的回答是很具體的,很口語化的,老師應該及時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并能用精練的詞加以概括,這樣使學生在老師的教學語言中能積累詞匯。教學是一門很精深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不斷追求更好。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4
《童年樂趣》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寫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里的節(jié)選。在用先學后教的方法上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將我的教學目標設計三大點:認識生字詞;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了解克利斯朵夫的童年樂趣到底是什么。
在整個上課的過程中,我認為這篇課文對于五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開始上課時,我采用讓他們自己放出聲音來自己讀課文,在第一次讀課文的時候,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生字詞。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學生的反應狀況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文中比較容易讀錯,且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我也及時地進行了糾正。相信這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并不困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就是重點去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的樂趣到底是什么,并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他們有體會的段落。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整體的反應不是很好。有的同學已經在我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了這個任務,而有的同學卻仍停留在讀課文的階段。由此可見,學生對我布置的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還不是很理想。今后在這方面,我認為還是要下力度去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的能力,這方面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在最后引導學生來說:你認為克利斯朵夫是個怎樣的孩子?我設計這個問題的主旨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克利斯朵夫的快樂,是源自于他所熱愛的音樂。讓學生明白興趣愛好對于學習,以及自己的將來都是很重要的,只有熱愛某件事情才能把它做好做精。我希望能夠借此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到底愛好的是什么。同時,作為一名老師,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像克利斯朵夫那樣有個快樂美好的童年,讓他們的花季永遠沐浴在陽光之下。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認為在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方面還是不夠,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培養(yǎng)。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5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這篇文章理解起來不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最后再討論交流,問題都很快地解決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有幾點做得較為成功。
一、課前資料的查找充分,降低了學習難度
這一課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首先課文篇幅長;其二內容上有些復雜,學生在理解“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這一抽象的問題時困難比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前要求學生查找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這樣,學生有了胚胎發(fā)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本課的學習降低了難度。
二、故事補充,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我深知本課教學有困難,因此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吃透教材,還較為全面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了幾個科學家的小故事,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講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時,我補充了有關大科學家布魯諾因信奉和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說”而被羅馬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的故事,為學生理解這句話做好了鋪墊。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上,我抓住幾個關鍵的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對畫、批注,隨著問題的'解決,不光理解了課文內容,也領悟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開頭導入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這時學生說出的發(fā)現(xiàn)多是用眼睛看到的,這種情況下,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讓他們說說作者的童年發(fā)現(xiàn)是什么,是用什么發(fā)現(xiàn)的,從而讓他們知道發(fā)現(xiàn)可以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這樣學生的觀察就會是多角度的,對他們的觀察、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將很有作用。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6
備課時,我認真閱讀了課文三次,對教學思路還是一片迷茫。對課文內容也只不過是個大致的了解,對課后的四項練習題,有點不知所措,咋辦?這可是篇精讀課文呢?于是,我從課件及課堂作業(yè)本下手,尋找教學靈感。
果然不出所料,我找到了一個挺切合本班實際的課件,稍微調整里面的教學思路:先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說說作者童年時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具體是怎樣的?找有關句子理解并品味,再從老師的那句話得到驗證,再找相關句子品悟;第二課時主要圍繞“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jù),劃出相關的句子”展開教學,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課文,讀讀、找找、說說,老師適當?shù)腵補充提示學生忽略的地方。
學生能通過“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人是由細胞構成的?正好是九個月!薄澳翘欤覀儙讉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薄奥犕赀@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钡染渥幼灾靼l(fā)現(xiàn)——“我”是個充滿幻想、刨根問底、幽默風趣的人。
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下來,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水到渠成了。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7
本文是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以樸實純真的筆調,夢境般的語言,把我們帶到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去看一個孩子童年的側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朧。駱駝隊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鮮明的記憶,它們脖子上的鈴聲,則是童年中美妙的音響。就在這種淡淡的`回憶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對早已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教學的時候,我讓學生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課題有什么想法。這類課題學生在課本上第一次接觸到,他們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覺得這個課題很特別、很有意思;聯(lián)想到冬天的太陽、緩緩行進的駱駝隊兒童詩兩首仿寫;聯(lián)想到詩,感受到節(jié)奏感和語言的美好等等。在學生對課文有了強烈的閱讀期待的時候,閱讀興趣就被激發(fā)起來。然后讓充分自讀,讀熟課文,了解內容。本文充滿了童真、童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強。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8
我執(zhí)教的《童年趣事》,通過回顧課文,讓孩子們能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這一點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都有所體現(xiàn),課前讓孩子們多收集童年的資料,問一問父母,看看自己兒時的照片,用一兩句話概括一下自己童年的“趣”;另一點是讓學生們在交流中拓寬寫作思路,樂于書寫童年的趣事,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熱愛,感受童年的樂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概括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除了課堂上,課后還能通過班級博客和班級聊天群進行互動交流;在互評互改中,學會修改習作,并在修改中感受寫作的樂趣。
從整體來看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習作要求。我認為這次作文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作法:
一、課堂中不急于要求學生寫,而花了將近一節(jié)課的時間幫助學生審題,選擇材料。對于這一次作文要求相對城市上的孩子是有一定難度的,難在于學生不理解怎樣的事算是趣事。有很多學生在開始時,往往弄不懂,以為給人以快樂的事,讓人開心的事就是“趣事”。所以在習作開始時我圍繞題目,通過事例解析讓學生真正理解了“趣”的含義。接著讓學生選擇材料,為了使學生的材料,達到“準、新、精”的要求,我先要求學生自行思考,想出兩到三件符合題意的材料,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讓小組成員互相幫忙選出較為合適的材料,最后還要在班里進行點評,才進行寫作。
二、以自己的.具體的事例打開學生心扉。以前講作文,我總愛以作文選上的事例來引導學生,這么做也確實能讓學生理解習作要求,但課堂總讓人覺得不真,不夠有“人情味”。這一次在寫作之前認真回想了我童年里發(fā)生的趣事,以我的真人真事作為事例引導學生。因為是老師的真人真事,所以孩子們上課時總是很感興趣。[+小學教學設計網_=}在讓學生講自己的事例時,因為有我在前邊“現(xiàn)丑”所以學生在講時也就沒了什么顧慮大膽去講,為后邊的寫打下了基礎。
三、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學生有些事不一定對誰都能講得出來,可能對有些比較熟的人會講得比較有興致,而對另一些人講時心情又不太放松,在指導學生時我注意到了這一點,讓學生你想對誰說那就去對誰說?吹秸n堂里“亂七八糟”的,我覺得達到了我的目的了。
四、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重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首先要求學生自主選擇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來寫,從而使學生習作具備了鮮明的個性色彩。其次,引導學生自主命題,不作過于細致的指導,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表達形式,這樣就避免了束縛學生的思維,真正使學生的習作具有個性色彩。
當然,從學生作文中也能看到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對作文的修改還不夠認真,在細節(jié)描寫,諸如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方面還有待加強等。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9
《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童的目光展開回憶,因此在文中有不少孩童特有的語言材質,這是我們在教學中回味感情的主要素材,應該讓學生反復品賞咀嚼誦讀,并展開想象,把自己的心與林海音的心緊緊交融在一起,達到和諧共鳴,付之動情吟讀。本課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前我先播放從網上下載來的電影《城南舊事》片斷,配歌曲《送別》。在學生看了電影片段后,我介紹說:“同學們,這是根據(jù)我國當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拍攝的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斷,那么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究竟是怎樣一部小說呢?”閱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在看了電影片段后,學生讀資料袋的興趣很高,不一會兒就說出了介紹的有關內容。
二、引入課題,展開想象:
這篇課文題目別具一格,新穎別致,由三個獨立的詞語構成。但這三個獨立的詞語組合在一起,卻又富有詩情畫意,可以帶給你無限的遐想。因此,在揭示課題目后,我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閉上眼睛想一想,說說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一隊駱駝從原出走來了!庇械恼f:“我仿佛看到一個小女孩正在太陽底下看駱駝!边有同學說:“我仿佛看到在一個冰天雪地里,太陽出來了,一個小孩子正在迎接從遠處走來的駱駝。”……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后面學習課文中的場景和畫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深入閱讀,品味童年:
作為一篇文美情深的課文,我在學生在找好四件事情后,主要采用了反復誦讀的方法。尤其是“學駱駝咀嚼”這一段,”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讀讀這個句子,從這些描寫中可以體會到什么?
學生朱:我從“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看出作者看得很投入。
學生王:我從“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都看到了!斌w會到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師: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是怎樣的呀?誰來模仿一下。
學生張模仿得很象樣,其他學生看了都笑了,當我問他模仿得那么像時,他告訴我那是剛才從電影中的片段之中看到的,看來視頻在這里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在學生充分交流后我又引導學生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你會呆呆地看一樣東西,會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同桌相互說一說。
當時學生都談到曾經在跟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玩的時候才會這樣,在此基礎上,我又問:“此時你又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說體會到作者對駱駝非常喜歡。有的說:“盡管駱駝長得很丑,但作者還是很喜歡它!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朗讀,學生的感情就和作者的感情激起了共鳴。學生就能讀得入情入味,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反復誦讀,感悟情感:
在這幾個場面的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一次次地讀文章第15自然段的“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了!边@句話,使學生在一次次的情感沖擊中,漸漸感受到林海音在寫作時的淡淡的感傷。
整篇課文上下來,自己感覺在后面幾個場面中真正引導學生體會童年生活的有趣做得還不到位,特別是在談駝鈴作用和問駱駝蹤跡時處理得還不夠。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0
一、教材介紹
1、課文介紹
《童年的發(fā)現(xiàn)》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fā)現(xiàn),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fā)現(xiàn),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fā)現(xiàn)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fā)現(xiàn)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3)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fā)現(xiàn)。作者語言幽默,對自己童年的發(fā)現(xiàn)頗引以自豪,對因童年的發(fā)現(xiàn)而被老師誤解有一絲的憤懣。
教學本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策略
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著重有以下兩方面的想法:
1、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我的這篇教案中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想要去學習。為此,我在教案中設計了讓學生根據(jù)板書自己提問,并通過默讀自己到文中找尋答案的環(huán)節(jié)。
2、閱讀教學的研究性。講讀課文的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該怎樣進行朗讀感悟,包括朗讀到底有哪幾種形式,分別該怎樣地表現(xiàn),讀完并感悟之后,該如何向老師和同學進行匯報,是按順序匯報還是抓重點詞語匯報,抓重點詞語匯報又該分幾步等等問題的指導,那么我想堅持著這樣做下去的話,那么我們的學生是不是就會具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呢?
三、成功之處
。ㄒ唬、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悟人物精神。
在初讀課文,理清了課文脈絡后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么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感悟,讓學生在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語句旁寫上批注,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接下來集體探討交流重點詞句,對于這些句子,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結合語境去體會其中的關鍵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理解,使學生從“我”大膽提問、不斷追問、絞盡腦汁的一步步探究中感悟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
在學習重點段落第11節(jié)時,讓學生反復朗讀有關“我”的`發(fā)現(xiàn)的句子,并帶著自己的理解轉述“我”的推算,學生自然能感受到“我”驚人的想象力。
如果說在學習“我”如何一步步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還是支離破碎的,那么最后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評價一下童年的費奧多羅夫,應該是水到渠成了,學生應能感受到這個人物富于幻想、求知欲強的特點以及執(zhí)著探究的精神,也能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fā)。
。ǘ、充分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課文涉及有關人的起源的知識,如認得細胞是否只是在晚上繁殖?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母親為什么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母腹中的胎兒是否再現(xiàn)了人的歷史發(fā)展的每個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會和文中的“我”一樣,對“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進化論”等問題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他們也希望像文中的“我”一樣弄個明白。
但課文畢竟是文學作品,與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所以這些問題不宜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去探究,于是課前的功課可讓學生做足,學生在預習時查找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初步了解地球上生物的進化就是由最初的單細胞逐步進化成多細胞,接著由兩棲動物逐步進化到低級哺乳動物,再演變成高級的哺乳動物,那么在課堂上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時,讀到“我”的推算,就知道了作者列舉的幾種動物恰好反映了生物進化的幾個階段。這樣通過課外知識的補充閱讀,就滿足了學生興趣,使他們初步了解進化論的相關知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就輕松了。
四、不足之處
我覺得這節(jié)課學生讀的不夠,導致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學生之所以讀的不夠是因為時間不夠了,教學設計的容量多了,又想讓學生好好分析人物的特點,又想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貪多了所以就沒嚼爛,以后可要注意了。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1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小學六年級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作者在九歲的時候通過思考、觀察,發(fā)現(xiàn)了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這篇文章理解起來不難,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很快理解了課文,明白了道理。然后便到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問:“作者在九歲時就發(fā)現(xiàn)了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我想你們在生活中也有過許多發(fā)現(xiàn),來,說說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剛才還熱鬧的課堂一下子沉寂了下來,學生們或皺眉,或搖頭,那意思是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發(fā)現(xiàn)呀,在生活中的,學習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過思考、觀察得來的,都行!蔽页錆M期待地看著學生,可仍舊沒有一個人舉手,我不禁有一絲慍怒,正要發(fā)作時,一個聲音告誡我說:“冷靜,冷靜,千萬不可動怒!”怎么辦呢?課總得上下去呀。俗話說,此文轉自急中生智。此時,我腦中靈光一閃,有了!我表情緩和了下來,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樣,我先來講一個我童年時候的發(fā)現(xiàn)吧!”“好!”頓時,教室里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61個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我。我清了清嗓門:“小時候呀,我特別喜歡觀察螞蟻……”我講了一個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的發(fā)現(xiàn)。話音剛落,教室里便嘀嘀咕咕起來:“啊,這么簡單呀。”“我也有。”“我也有!薄吹綄W生的思路已被打開,說話欲望已被調動起來,我便趁熱打鐵:“簡單吧?這樣的小發(fā)現(xiàn),相信你們一定有許多,同桌說說!睂W生立即說開了,然后再進行全班交流。此時,學生們不再困惑,不再為難,而是侃侃而談:
“我發(fā)現(xiàn)蚯蚓有再生的能力,有一次……”
“很小的時候,我在玩水時發(fā)現(xiàn)天要下雨、天氣很悶時,魚兒都要浮到水面上來吸氣……”
“我發(fā)現(xiàn)螞蟻是靠嗅覺聞氣味來找伙伴和回家的……”
“我發(fā)現(xiàn)了天氣很熱時,往空中噴一口水會出現(xiàn)小小的彩虹……”
“我發(fā)現(xiàn)了寫好作文的秘訣……”
思考:
課堂中,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況,本案例便是如此。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我認為首先教師切忌動怒.必須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駕馭感情,保持冷靜.“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是應用教學機智的原則之一。冷靜,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思維更敏捷,靈感便會在剎那間迸發(fā)出來,教師便能恰當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當時頭腦發(fā)熱,將學生訓斥一番,只會形成師生情緒的對立,課堂氛圍的緊張,不會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不會聽到學生后面精彩的.發(fā)言,不會看到他們那一顆顆熱愛生活的心,不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也是愛動腦、愛觀察的。
其次,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意外情況。我們雖然可以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fā)情況的出現(xiàn);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為偶發(fā)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因為教學環(huán)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情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我在備這一課時,就根本不覺得讓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難點,反而覺得只要教師一提出這個問題,學生就能很快說出很多發(fā)現(xiàn)來。因此,[內容來于]完全沒料到學生會出現(xiàn)思維障礙,出現(xiàn)冷場。但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時的一個小發(fā)現(xiàn)來拋磚引玉:“老師先來講講我童年時的發(fā)現(xiàn)吧。”這樣的隨機應變,打破了僵局,喚醒了學生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一點就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多么重要。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2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略讀課文,但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課前以為學生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說,我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我提出兩個問題:①你從作者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②對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學生分組讀議。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在閱讀時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聯(lián)系到中外一些科學家的遭遇。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是問題所在。像這樣的課堂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這里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于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fā)揮,才能既促進學生發(fā)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這個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的長期堅持和用心領悟而來。它像語感一樣,是一種駕馭課堂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它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開闊的心胸、敏捷的思維、豐富的閱歷、迅捷的反應力等。真是學無止境呀。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3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課文以“我”曾經想當拳擊手為線索,通過描寫小熊可愛的外形和以往與“小熊”形影不離的點點滴滴,來表達我與朋友小熊之間真摯的情感。于是“我”自責不該忘卻“小熊”曾經帶給自己的快樂,改變了主意,并且立誓“永遠也不想當拳擊家了”。全文語言極富兒童化,生活化,作者感情投入也尤為真切、自然而又感人。
在《童年的.朋友》這篇課文的敘述中,通過大量的人物的對話敘述了“我”的往事,正是這些對話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我”父親、母親和“我”,在“我”的愛好上所表現(xiàn)出的各自不同的態(tài)度,以及“我”的改變。課堂上,我通過閱讀感悟寫法,教學生寫好人物的對話。
1、要圍繞中心寫好對話。就是要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恰到好處的,有選擇地寫。
2、要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人們常說,語言從思想中來。通過人物間的語言描寫,能夠真實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人物的本質。
3、要結合其他描寫。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手勢、動作,同時也會有一些表情、神態(tài),因此,在寫對話時,應該有選擇地寫出人物說話時的表情。這樣寫可以把人物寫得生動活潑。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4
糾結了整整三周,只為這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講完了,我還在繼續(xù)琢磨……
我比較小心眼,不夠灑脫,一些小事,喜歡往心里去。就像飛到蛛網上的昆蟲,不斷掙扎,也許奄奄一息時,才知道多余的掙扎并不能讓自己解脫。徒增的煩惱讓我感覺工作的不幸福,也許,我該深度反思一下,首先,該讓自己拿得起,放得下。
這堂課的效果是預料之中的`,并不是一堂有效地課。我想找些優(yōu)點,讓自己覺得并不算太遭,然而,再多的優(yōu)點也不如那個致命的缺點犀利。我不能很好的把握課堂,對于學生的交流討論,沒有給與及時的肯定和指導。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是沒有條理,說出的語言不夠準確,我并沒有給與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有所進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得注意,對學生有效指導。
從工作開始,我遇到的學生都比較乖,我不常用激勵、表揚,課堂上鼓勵性的語言很少。慢慢的,形成了不及時評價學生答案的王老師,不善于用激勵語言的王老師,聲音沒有高低起伏的王老師。本來應該有聲有色的課堂,變得簡單、平淡,不再吸引人。
火焰燒盡了森林,大地失去了生命,四周一片寂靜。然而,沒有了生命的課堂是多么的可怕。是時候該來場大雨,澆灌深埋的樹種,讓森林從獲新生。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15
我國中小學一直是以“讀懂課文”為主要目標來組織閱讀教學的。通行的閱讀教學模式是“初步理解課文──分段講讀分析──概括總結全文”,學生主要的是獲得文本的“意”,課文學完,學生腦中留下的也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了。因此,學生在小學階段學了二三百篇課文,實際上只是知道了二三百個故事。
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我們對語文課程中閱讀教學的任務認識不夠全面。語文課程中的“閱讀課”,實質上是“閱讀課”和“語言課”的綜合,其確切名稱應該是“語文課”。語文教學一定要把語言學習的任務落到實處。《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在教學時,我嘗試著用多元化的視角來引導學生學習文本語言。
一、有效進行說話訓練
有效進行說話訓練的關鍵是選準說話訓練點,設計訓練步驟。例如,第13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童年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大膽猜想“母親懷胎”反映了人的漫長的進化過程。這一段文字就是一個很好的說話訓練點,我設計了以下訓練步驟:⑴ 讓學生閱讀這段文字,并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的語言規(guī)律,認識到只要抓住“從……變成……經過……,……折合……”這幾個詞,就能帶出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并能順利記住,也就能通順連貫地說好這段話。⑵ 讓學生反復閱讀,理解內容,把握要點。⑶ 個體練說,強調要把文本的語言轉化成自己的個體語言。⑷ 說話交流,相互評議。
二、強化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過程
語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賴于大量的語言輸入,因為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語言輸出就不能完成;但是,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出的練習,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很難提高。由此可見,學習課文語言必須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過程。這篇課文的語言詞語豐富,情感豐滿,學生非常喜歡。我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語言的精妙并進行交流。例如,“夢中飛行”一段大家都很喜歡,在交流時,有的同學說道:“從‘雙腳一點’‘輕輕躍起’這兩個詞看出他如此輕松地離開地面向空中飛去,只有在月球中才會這樣,讓人感覺到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幫助他。這里的‘點’和‘躍’用得特好,很傳神!庇械耐瑢W說道:“從‘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這句話讓我仿佛看到他一會上天,一會下地,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給人自由自在的感覺。這些詞語用得精妙絕倫,讓人心曠神怡!
當學生有了獨特的體驗并輸入了文本的優(yōu)美語言時,我趁熱打鐵,再讓學生在情境中對這段文字進行模仿運用,練筆寫《我的夢》。在寫作時,學生都能靈活運用文本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做夢的真實感受。
三、用多種方法學習課文語言
這堂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語言:
1、學習課文表情達意的方法。如:在學習寫作者“發(fā)現(xiàn)”的段落時,我引導學生學習“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的只不過幾厘米”這句話的`表情達意的寫法,通過討論,大家領悟了這句話的前半句用兩個“很”強調了“距離”的“遠”,后半句用“只不過”強調了“距離”的“近”,前后對比鮮明,表達效果非常好。接著我又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運用,要求也用“很……很……,……只不過……”說一句話,把作者的“發(fā)現(xiàn)”說清楚。有的學生這樣說:“人類進化的過程很長很長,但是母腹中的嬰兒只不過用九個月的時間就再現(xiàn)了這一過程!
2、從培養(yǎng)詞感和句感的角度,讓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fā)現(xiàn)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庇袀學生就抓住句中“翻來覆去”、“恨不得”等詞語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對一條魚都會這樣仔細觀察,‘翻來覆去’看個不停,從‘恨不得’這個詞中,更可以感覺到他想有驚人發(fā)現(xiàn)的急切心情,可見他對探索是何等的癡迷!”
3、抓住文本與生活的結合點,拓展學生的課外視野,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例如:“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其二,作者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的遭遇的看法。在教學結束時,我要求學生根據(jù)這句話的意思,學習本文的語言,在課后寫一個片段,寫出某個科學家的一次遭遇。
【《童年》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童年》教學反思04-15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