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教案-2、2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3課時)
第二章 觀察和測量
第二節(jié)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除了要求學生應用感覺器官去直接感知外,還需要使用工具有目的地進行實驗。在學生原有的動手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測量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及規(guī)范動手操作技能。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教材在介紹長度、面積、體積測量方法的基礎上,同時滲透特殊測量的科學方法,使本節(jié)教學成為啟蒙科學思維的實踐過程。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⒈采用學生動手測量和教師演示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自已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⒉教師多設置障礙,讓學生在克服障礙的過中,采用探索、討論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課時安排
本節(jié)共安排3課時,其中學生實驗占1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㈠認知目標
了解長度的概念及長度的單位;了解長度的測量工具及正確選擇刻度尺。
㈡技能目標
初步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培養(yǎng)學生估測能力和正確細致的實驗習慣,提高動手能力。
㈢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⒈教學重點:正確使用刻度尺。
⒉教學難點:使用刻度尺時做到放、看、讀、記、四正確。
三、教學準備
米尺,木塊,最小刻度為厘米的甲刻度尺,最小刻度為毫米的乙刻度尺(以上學生、教師每人各一套),皮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投影片,錄像片。
四、教學過程(adivasplayground.com)
㈠新課教學
⒈測量的重要性。
讓學生看一段有關測量的錄像(也可教師舉例),說明測量的重要性。
探索性實驗1:學生每人拿出一把米尺(暫蓋刻度尺),去測量課桌的長度。討論后總結:沒刻度,不能測量。
然后教師指出: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
探索性實驗2:揭去遮蓋在米尺上的紙條,去測量課桌的長度。
學生動手實驗后總結:測量的實質(zhì)是一個比較的過程。繼續(xù)討論:誰跟誰比較?討論后總結:桌子與刻度尺比較,即一個待測的量和一個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拿出學生中幾個記錄錯誤的代表數(shù)據(jù):如0.64或64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指出錯在沒有單位,從而引出長度單位。
⒉長度的單位。
指出長度單位就是事先確定的一個標準的長度。世界上各國有不同的長度單位,中國就有丈、尺、寸、分等。為了便于國際交往(通商、科學技術交流等),國際上規(guī)定了一套統(tǒng)一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SI),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主單位是米,單位符號:m。再出示米尺,來加深米的概念。并介紹其他常用單位。
學生練習:138000米= 千米;0.000075米= 微米。說明單位換算應為數(shù)值×單位間的進率。
⒊正確選用刻度尺
探索性實驗3:每位學生拿出甲尺(最小刻度為厘米)和乙尺(最小刻度為毫米),分別測同一塊木塊長度。
學生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測量同一塊木塊用甲、乙兩尺得到的準確程度不一樣。教師馬上投影甲尺和乙尺。并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
①甲、乙兩刻度尺上刻度每大格分別是多少?每一小格分別是多少?
②用甲尺能準確讀到哪一位?用乙尺能準確讀到哪一位?
在學生明確甲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和乙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后。小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測量的結果就越準確,也就是說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就是準確程度。因此,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決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教師介紹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讓學生繼續(xù)討論:
①選擇刻度尺是不是越準確越好呢?
②為裝玻璃和窗簾都要測量窗戶的長度,應分別用準確程度是多少的刻度尺?
③測量人的身高該用準確程度為多少的刻度尺?而用來量體裁衣該用多少?
小結:不同的測量對象選用準確程度不同的刻度尺。
探索性實驗4:讓兩位學生分別用米尺和卷尺測量教室的長與寬,比較快慢。
顯然,用米尺測量顯得比較麻煩。應該用卷尺比較方便。
教師介紹量程概念,然后讓學生拿出甲、乙兩尺和米尺確定量程各是多少。
教師指出選用刻度尺特別要注意準確程度和量程外,還要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投影三種不同“0”刻度起點的刻度尺)。
⒋正確使用刻度尺
投影兩種測量木塊長度的方法。
讓學生討論測量方法是否正確。 2—2(1)
然后得出測量中要做到四正確:
①放正確
討論并指出圖1測量物體長度
時的錯誤:刻度尺斜放;零刻度線 2—2(2)
沒有對準物體一端。提問有些刻度尺比較厚,讀起來很不方便時,應該怎么做?讓學生指出按圖2位置放,使刻度線緊靠被測的物體。
②看正確
分析圖1看刻度時眼睛的視線是否正確。讓學生糾正,要做到視線與尺面垂直。
③讀正確
讓學生用甲、乙兩尺再一次正確測量同一木塊。拿出學生中有代表性的一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如用甲尺測量結果為13.4cm,乙尺測量結果13.42cm。分析甲尺最小刻度是厘米,13cm能準確讀得,而0.4cm是靠眼睛估計出來得。乙尺最小刻度是毫米,13.4cm能準確讀得,而0.02cm是靠眼睛估計出來得。即
1 3 ┊ 4 cm 13.4 ┊ 2 cm
準確值 估計值 單位 準確值 估計值 單位
小結:長度測量的讀數(shù)包括三部分: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也就是如果給你一長度數(shù)據(jù),其中倒數(shù)第二位就是能準確讀到的一位(可以判斷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如果刻度尺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19.342米,即19.34米是準確值,0.002是米估計值,準確值最后一位是厘米數(shù),即準確到厘米這一位,那么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
讓學生檢查剛測量的課本的長、寬加以修正。
問:如果某一物體的長度剛好是18厘米,則應該怎樣讀數(shù)?
應該是18.0厘米。強調(diào)這里的“0”不能少(有時間可展開說明)
④記正確
被測物體的長度=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㈡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學習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同學們課外要多加以練習,真正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五、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⒈長度的國際單位:米
⒉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⒊正確選用刻度尺
①量程
②準確程度:
A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決定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B不同的對象選用準確程度不同的刻度尺。
③零刻度
⒋正確使用刻度尺:
①放正確 ②看正確 ③讀正確 ④記正確
六、習題與解析
⒈隨堂練習 2—2(3)
⑴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測量
木塊的長度,讀數(shù)分別是
和 。 2—2(4)
⑵用刻度尺測得某物長度為7.864米,其中準確程度為 ,估計值為 ,準確值為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⑶下面是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得《自然科學》課本得寬度,符合讀數(shù)要求的是( )。
(A)14cm (B)14.0cm (C)14.00cm (D)0.140cm
⑷測量某物體的長度為201.8毫米,等于 分米,等于 米。
⑸填入單位
a、某同學身高17.0 b、21英寸彩電對角線長度 54 c、5分硬幣的厚度約為3
⒉課后作業(yè)
⑹長度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 )
(A)實驗者的熟練程度決定
(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
(C)數(shù)據(jù)記錄時所用的單位決定
(D)實驗時測量次數(shù)多少決定
⑺金屬表面噴漆,每噴1平方米金屬表面用去油漆150立方厘米,求漆層平均厚度?
3.參考答案
⑴(甲)2.4厘米 (乙)2.99厘米 ⑵厘米 0.004米 7.86米 厘米 ⑶(C) ⑷2.018 0.2018 ⑸分米 厘米 毫米
⑹(B) ⑺1.5×10-4 米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了解面積和長度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掌握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技能目標
學會使用量筒,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⒈教學重點:正確使用量筒。
⒉教學難點:使用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三、教學準備
刻度尺、棉線、量筒、水、燒杯、帶線的小石塊(每桌準備一套)。
四、教學過程(adivasplayground.com)
一、復習提問
⒈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什么?長度的測量工具是什么?
⒉某刻度尺測得某物體長度為6.784米,準確值為多少?估計值是多少?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什么?
⒊單位換算:0.285米= 分米= 厘米
二、新課教學
⒈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學生討論:
⑴根據(jù)地圖怎樣計算北京到杭州的鐵路的實際長度。
⑵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乒乓球的直徑。
⑶如何測量一張紙的厚度。
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后小結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zhì)軟、易彎曲、彈性差的棉線在地圖上按鐵路線的彎曲和走向?qū)⒓毦覆蓋在鐵路線上,然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jù)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
②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其中一塊三角板作為尋找圓柱體直徑的輔助工具,另一塊讀出圓柱體直徑的數(shù)據(jù)。
③以少積多法。數(shù)n張紙,用刻度尺測出總厚度h, 然后
就是每張紙的厚度。
⒉面積的測量
⑴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面積計算
復習提問:a長方形面積公式?b圓面積計算公式?
練習面積單位換算:3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⑵測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面積。
方法:方格法也稱割補法。
教師出示一片樹葉,問樹葉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按下列步驟進行:
①先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畫好等大的小方格,量出長度,算出每個小方格的面積。
②把樹葉平整地放在小方格上。
③數(shù)出樹葉所占的方格總數(shù)。因為每一小格的面積相對樹葉的面積來說是較小的,因此,采用“取半”數(shù)法對測量影響較小。
④樹葉的面積=樹葉所占總的方格數(shù)×每小格的面積。
學生在全班練習基礎上,每個人自己訓練數(shù)課本圖2-7中的方格數(shù),計算樹葉面積,學生匯報結果。
⒊體積的測量
⑴形狀規(guī)則的固體體積測量
復習提問: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
練習體積單位的換算。30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⑵液體體積的測量(教師出示實物講解)
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a、刻度單位:毫升(ml) 1毫升=1立方厘米
計算:1升=1立方
b、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c、刻度特點:量筒上的刻度均勻,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d、使用方法:①放平穩(wěn),倒入液體不能用手拿起來讀數(shù)。②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讓學生討論如果視線是仰視,讀數(shù)會有什么影響?
小結:仰視使讀數(shù)比實際值偏小,俯視使讀數(shù)比實際值偏大。
學生練習測量幾次。
⑶形狀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測量。
利用量筒或量杯也可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動手練習。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正確讀出水的體積V1.
b、用細線系住物體。輕輕沉入量筒內(nèi)液體下,正確讀出上升后水的總體積V2。
c、算出被測量物體體積數(shù)為V=V1-V2.
學生練習讀出課本圖2—10所示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固體體積。
教師繼續(xù)提問:剛才討論的不規(guī)則物體是會沉到水中的物體,如果是浮在水面上的應怎樣處理?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指出,可采用⑴用體積不記的細針把物體浸下去。⑵可以用鐵塊或重物把物體綁著沉下去。⑶可以用細沙代替水。
㈢小結
五、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⒈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①以曲化直法
②卡尺法
③以少積多法。
⒉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面積計算—方格法。
⒊量筒的正確使用: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六、習題與解析
⒈隨堂練習
⑴一個油漆匠給某人家漆面積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
(A) 0.05毫米 (B) 0.5毫米 (C) 5毫米 (D)50毫米
⑵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量出一本書的厚度為1.30cm,這本書共有26頁。每張紙的厚度為( )
(A) 0.992毫米 (B) 0.0992毫米
(C) 0.0496毫米 (D) 0.496毫米
⑶為測定某漆包線直徑,把它緊密地繞在鉛筆上,用刻度尺測得總長度為5cm,圈數(shù)有50圈,該漆包線的直徑為( )
(A) 0.2毫米 (B) 1毫米 (C) 1厘米 (D) 2厘米
⑷在盛有30cm3水的量筒中放入一塊金屬塊,液面上升到45cm3,則該金屬塊的體積為( )
(A) 15立方厘米 (B) 10立方厘米
(C) 20立方厘米 (D) 15立方分米
⑸下列有關用“小方格法”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面積的各種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不占有整個小方格,就不能算入該物體面積中
(B)只要占有一個小方格中的一小部分,就應算入該體積的面積
(C)用這種方法可以測出葉片的真實面積
(D)方格越小,測出的面積越接近真實值
⒉課后作業(yè)
⑹用一根橡皮筋在地圖上沿著北京到杭州的鐵路線確定長度后,然后再把橡皮筋拉緊,量出該它的長度,則測量結果比地圖上的鐵路線長度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無法確定
⑺單位換算:
25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2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12升= 立方厘米 1500毫升= 立方分米
⒊參考答案
⑴(B) ⑵(A) ⑶(B) ⑷(A) ⑸(D) ⑹(A) ⑺2500 2×10-4 1.2×104 1.5
⒋簡要分析
v 6升 610-3米3
⑴h=—= = =0.0005米=0.5毫米;
s 12米2 12米2
26 1.30cm
⑵總張數(shù)= =13張,故紙的厚度= =0.1cm
2 13
其中測量有一定的誤差,0.992毫米最接近1毫米。
長度 5厘米
⑶直徑= = =0.1cm=1毫米;
圈數(shù) 50
⑷金屬塊的體積=45cm3-30cm3=15立方厘米;
⑸方格越小,測出的面積越接近真實值,誤差越小。
⑹橡皮筋沿著地圖確定長度后再拉緊用刻度尺量出的長度比沒有拉緊要大,測量結果偏大。
⑺25平方分米=25×100平方厘米=2.5×103平方厘米;
200立方厘米=200×10-6 立方米=2×10-4 立方米
12升=12立方分米=12×1000立方厘米=1.2×104立方厘米
1500毫升=1500立方厘米=1.5立方分米
【自然教案-2、2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3課時】相關文章:
2、2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3課時)08-17
自然教案-第一冊 2、3質(zhì)量的測量(2課時)08-17
自然教案-2、5 時間的測量08-17
自然教案-第一冊 3、2昆蟲(2課時)08-17
2、1植物對水的吸收和散失(2課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