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總體說明
數(shù)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單元解決問題,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運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需要兩、三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通過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貼近度很高的生動例子,讓學生先從直觀的圖畫中了解信息,再運用了解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既培養(yǎng)了學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結合適當?shù)慕滩膬热輰W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學設想
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就是要能運用數(shù)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畫,了解和收集圖畫中的信息,再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jù)信息在小組中討論、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解決問題后總結和歸納生活中一般性的規(guī)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建議用5課時安排教學。數(shù)學廣角(單元教案)
一、總體說明
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主要內容包括:統(tǒng)計中的重復問題和等式中實物代換問題兩種類型。是在學生學習了統(tǒng)計和等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和等式中通過實物進行代換問題。通過運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目標
。1)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運用集合圖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2)通過實物代換,初步理解代換思想,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3)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三、教學設想
根據(jù)奉單元知識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和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的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物分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能通過實物理解重復現(xiàn)象和代換思想,再通過適當?shù)木毩暭訌妼W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單元建議用2課時安排教學。
集合的思想
教學內容
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08頁例1,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容,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難點:用集合直觀圖來表示事物。
教學準備
CAI
教學過程
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調查,好嗎?
。2)(指定小組)分別在“音樂”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簽。
(3)全班一起統(tǒng)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shù)。
。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
(5)四人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shù)時只能計算一次。
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
(5)師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
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
。1)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1 題。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反饋。(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
二、靈活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10種動物,有6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6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種動物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ㄟm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練習二十四第2題
要求:(1)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2)班內交流方法。
三、全課總結。
1、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小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等量代換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3、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難點: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卡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體重”大比拼呢?(播放)我們先來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繼續(xù)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4個蘋果重1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教學新知。
(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呢?(10個、12個、15個、16個……)
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或者在小組內擺擺學具,通過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學生適當?shù)膯l(fā)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部分的學生喊出: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個西瓜4千克(等于4個砝碼), 1千克(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1千克(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4千克(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熞缹W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2:我們組認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就是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而4個蘋果和1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 4×4=16(個)。
生4:……
。ǘ┻M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
師:小朋友說得都對,(展示: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蘿哥哥,1個波蘿的“體重”等于2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為什么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
生1:32個。
。ǹ赡苡行⿲W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2:8個。因為,2個蘋果可以換1個波蘿,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就可以換8個的波蘿。
生3: 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16÷2=8(個),所以1個西瓜和8個波蘿一樣重。
生4:把2個蘋果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16個,等于1個西瓜的重量。把1個波蘿也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8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個。
師:(略小結。)
。ㄈ⿷眯轮,解決問題。
完成p109“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四第3題。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5題。
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題,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
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換嗎?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同學通過觀察.丈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激發(fā)同學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兩只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同學在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中開始學習,并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jié)課,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shù)學活動,激勵同學主動探究。
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為同學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比方:先說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借助與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戰(zhàn)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數(shù)學直覺;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同學感悟解決問題的戰(zhàn)略多樣化;說說自身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和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戰(zhàn)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和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和時反思,使同學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認知過程。比方,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同學注意戰(zhàn)略的優(yōu)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獲與體會,使同學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耪J知目標:
①讓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谀軕瞄L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⑵能力目標。
、僭陂L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②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
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
、蹪B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芡ㄟ^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情感目標:
、僮寣W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谠趯W習和活動中,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課件。
學具: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現(xiàn)在誰來介紹一下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前面在練習中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可以用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來求面積。(電腦出示)如下圖:
讓學生說說每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3、師:同學們,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游泳池的面積…(出示圖片),也用數(shù)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的、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讓數(shù)學接近學生的生活。通過課件出示籃球場、操場、游泳池等圖片,在具體可感的的場景中引起學生新知的欲望,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太麻煩,應該尋找一個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ㄒ唬├眠w移,大膽猜想。
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的面積計算方法。
1、復習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在研究長方形的面積之前,誰先來說說長方形的周長是如何計算的?
2、師:既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與它的長和寬都有關,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可能與什么有關?(根據(jù)學生回答,肯定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已有計算周長的方法,我就利用這個舊知,讓學生猜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不是跟它的長和寬有關呢?在遷移中導出新知。)
。ǘ┓謱訉嶒,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
1、初求面積,猜想方法。
師:既然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關,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呢?現(xiàn)在請你先來試一試。在練習紙上,有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請你想辦法求出它的面積?梢宰约邯毩L試,也可以同桌討論進行。學生動手嘗試。
學生匯報自己的方法。
設想學生可能有的方法:(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擺了15個,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2)每行擺5個,可以擺3行,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3)用尺畫了15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4)因為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比較學生的方法,說說哪一種最簡便?(發(fā)現(xiàn)用乘法計算最簡便)
發(fā)現(xiàn)用乘法計算的第2種方法與第4種的聯(lián)系。觀察第2種方法與第4種方法,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lián)系:因為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所以可以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寬是3厘米,所以可以擺3行。所以第2種方法其實與第4種方法是相類似的'。就是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寬厘米數(shù)的積。)
師:經(jīng)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用乘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比較簡便,F(xiàn)在請你們猜一猜,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呢?(學生猜測,出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
那我們的這個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在上面的猜想上打個問號)下面我們繼續(xù)研究。
。ㄔO計意圖:學生先初步求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不僅跟它的長和寬有關,而且猜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這個
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學生帶著想要去驗證這個計算方法的急迫心情開始下面的活動。)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1)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擺了一個信封,在每個信封里放了許多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請你自己動手來拼各種各樣的長方形。
。2)在拼長方形之前,老師要提兩個要求:
、儆玫降男≌叫蔚膫數(shù)不限,想用幾塊就用幾塊。
、谕篮献,一個人拼,一個人記錄。也可以交換著拼和記錄。每拼出一個長方形,就請你在這張表格(實物投出表格)中記錄下你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然后再接著拼。
、燮春靡院螅埬愫屯老嗷フf說你拼的這個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面積是1平方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反饋交流。
。1)(指名學生反饋)現(xiàn)在誰愿意來講一講你是怎么拼的?你拼的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邊說師邊在電腦中輸入。)
(2)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拼法嗎?
4、四人小組討論。把你們的表格放在一起,相互觀察表格,你從大家的表格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了嗎?
5、: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猜想,并通過自己的實驗進行了驗證,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學習新本領時,經(jīng)常想起這種方法。
。ㄔO計意圖:小組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在合作中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培養(yǎng)了合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的力量。)
6、尋找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學生猜想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電腦出示)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求出它的面積。
。3)再把這個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長5分米、寬5分米(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自己計算面積。
。4)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ㄔO計意圖:學生再次猜想,并利用遷移,找到了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7、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F(xiàn)在我們來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都是用乘法來進行計算的。不同的是長方形必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行了,其實正方形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
三、應用方法,鞏固深化。
1、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讓學生先估計它們的面積。
學生動手測量并計算。
反饋交流。
2、先估計書本封面和黑板的面積,再動手測量,計算它們的面積。
3、學校在開展綠化、美化校園活動中,在操場西邊修了一個邊長是5米的正方形花壇,請你幫忙算算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桿,請你幫忙算算欄桿有多長?
4、前兩天,老師就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辦公桌上的一塊面積是24平方分米的臺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再配一塊大小相等的玻璃,請你們幫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嗎?你認識時間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信息。
2.提出問題:它們表示的是幾時?
3.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出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jù)場景中的的信息,討論21:00是幾時?并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6.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shù)和內圈的數(shù)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
24時計時法19時 23時40分
練后想一想: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
6、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問題:
。1)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18時就是下午8時。
、诠と松衔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凵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2)師出示一個鐘面,指針指著一個數(shù)(8或10)
想一想:現(xiàn)在鐘面上所表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240÷3=
這題如何考慮?
4.小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課堂練習:做一做
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平均數(shù)
1、師出示一杯水,告訴學生這一大杯水大約600克,而后把這杯水分別到入4個杯子中(每個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們能求出這4個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嗎?
學生動手解決,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數(shù)”
二、學習計算平均數(shù)
1、出示情景圖:說說老師和同學們在干什么?
2、出示統(tǒng)計圖:引導學生收集信息。
3、引導學生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利用這個統(tǒng)計圖,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問題:生活中,大家分頭收集了許多礦泉水瓶,大家是怎樣集中過來的?如果沒有這個統(tǒng)計圖,只是每個人匯報自己收集了幾個?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這個小組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多少個?
5、小組討論解決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說說13個就是平均數(shù),那是不是說他們每個人都是收集13個呢?理解平均數(shù)是個虛的.數(shù)。
教師帶領學生共同理解平均數(shù)的計算過程以及其中蘊涵的意義。
6、小結
師:同學們,電視上比賽評分時,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說說理由嗎?
引起了學生的激烈討論。學生通過討論解決實際問題,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又上升到一個高度,明白平均數(shù)不是一個實在的數(shù),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為了讓最后得分不會偏離平均分太遠。
三、鞏固訓練
另外一個環(huán)保小組也收集了許多礦泉水瓶,小軍收集15個,小偉收集16個,小朋收集12個,小新收集了13個,這個小組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幾個?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篇7
復習內容:
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求平均數(shù),小數(shù)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
2、使學生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分析,根據(jù)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4、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qū)1994~20xx年沙塵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tǒng)計表數(shù)據(jù)制作統(tǒng)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qū)1994~20xx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tǒng)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shù))
(3)指導畫圖。
、倏v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趯W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xx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qū)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shù)。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1、小數(shù)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shù)嗎?是什么數(shù)?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shù)。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shù)?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shù)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shù)讓學生比較大小。
、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谒拿瑢W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jù)小數(shù)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小的,這個小數(shù)就小。
3、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外作業(yè):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5-26
三年級人教版下冊數(shù)學教案02-15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篇11-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篇11-2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