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6-19 18:33:00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篇【優(yōu)選】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要求:

              1、會根據(jù)統(tǒng)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并能制作統(tǒng)計表。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計的意識,并能應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感悟統(tǒng)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表。

              難點:怎樣去實際收集數(shù)據(jù),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整理并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呢?(生:要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

             。ò鍟n題:簡單的統(tǒng)計)

              3、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shù)一數(shù)等)

              4、請小組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各組當堂推選出統(tǒng)計員,要求進行統(tǒng)計)

              5、師總結:剛才統(tǒng)計員通過舉手數(shù)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這個過程叫收集數(shù)據(jù),為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板書:收集數(shù)據(jù),不重復,不遺漏)

              6、請大統(tǒng)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shù)加起來(指定全班統(tǒng)計員整理并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shù)據(jù)(板書:整理數(shù)據(jù))

              7、把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據(jù)整理到一張表格里去,這張表格叫做統(tǒng)計表,叫什么統(tǒng)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么的情況統(tǒng)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教師填好統(tǒng)計表,并填好合計人數(shù)。是什么時間制作的?(注上制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制作統(tǒng)計表。

              8、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

              剛才我們對這張統(tǒng)計表進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 你統(tǒng)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tǒng)計什么?(還要統(tǒng)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tǒng)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fā)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tǒng)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于接受。對統(tǒng)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tǒng)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jīng)歷了知識的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tǒng)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統(tǒng)計)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干什么?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tǒng)計?

             。3)學生匯報打算怎樣調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查統(tǒng)計,收集數(shù)據(jù)。

              (5)填好手中的統(tǒng)計表,匯報統(tǒng)計情況,你得出什么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里最喜歡做什么的兩張統(tǒng)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shù)據(jù)合在一張統(tǒng)計表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在統(tǒng)計活動中,感悟統(tǒng)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tǒng)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shù)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tǒng)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tǒng)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shù)據(jù)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tǒng)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tǒng)計表進行對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為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tǒng)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查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tǒng)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游的人數(shù)情況統(tǒng)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shù)據(jù)表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里組織什么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統(tǒng)計表要注意什么?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匯報并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教者不囿于教材,讓教材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tǒng)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yōu)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tǒng)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xiàn)在請大家進行統(tǒng)計,(學生統(tǒng)計失。槭裁礋o法統(tǒng)計?你有什么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tǒng)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么辦?

             、傩枰シ诸悺#ㄅ逡y(tǒng)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shù)據(jù)?③怎樣整理數(shù)據(jù)。④怎樣畫統(tǒng)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tǒng)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匯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v。從統(tǒng)計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tǒng)計動態(tài)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fā)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tǒng)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tǒng)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fā)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lián)想到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發(fā)言踴躍,培養(yǎng)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yè):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shù)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過數(shù)學教學,實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jīng)驗導入新課,使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shù)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小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查統(tǒng)計,那么怎樣調查和統(tǒng)計呢?接著讓統(tǒng)計員進行統(tǒng)計。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統(tǒng)計的經(jīng)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扎實。

              三、借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握數(shù)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shù)學問題,增加數(shù)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化。為了鞏固剛學會的統(tǒng)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tǒng)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干什么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tǒng)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tǒng)計一排老師比較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tǒng)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tǒng)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學生人人參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tǒng)計一分鐘內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另3人每人統(tǒng)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tǒng)計好的數(shù)據(jù)整理成統(tǒng)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zhàn)性和現(xiàn)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fā)展的因素,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為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jié)課,教者注意把數(shù)學與生活溝通,使數(shù)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2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提問:怎樣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shù)對有關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讓學生認識到:表示同一列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第一個數(shù)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第二個數(shù)都相同。

              2、第3題。

              這道題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是開放的,如這些紅花的位置都在偶數(shù)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紅花的排列是對稱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紅花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6,4)……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能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充分展開。

              練習時,先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紅花的位置;再讓學生說說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

              3、第5題。

             。1)課件出示第5題平面圖。

              讓學生看圖,用數(shù)對表示實驗小學和文化館的位置。

             。2)提問:圖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嗎?

             。3)小明從實驗小學到文化館,要向東走幾格,再向北走幾格?他從實驗小學到電影院可以怎樣走?

              4、第6題。

              這道題是根據(jù)數(shù)對來畫路線。畫路線時先在方格紙上描出點,再連線,連線時要按題目要求的順序來連。

              小樂從家到學校的'路線有許多種畫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圖中畫出一條路線,再描出相應的點,最后用數(shù)對表示出這些點所在的位置。

              三、綜合練習

              1、第7題。

              第(1)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個年級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數(shù)對表示出來。

              第(2)題,這道題出現(xiàn)的數(shù)對是(△,4),列數(shù)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列,只能確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潔是四年級的學生。

              第(3)題,這道題出現(xiàn)的數(shù)對是(4,○),行數(shù)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行,只能確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說說是怎樣記錄棋子位置的。

             。2)學生獨立記錄棋盤上“黑王、黑車、白兵”的位置。

             。3)觀察思考“c6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fā)展優(yōu)化思想。

              2。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教學重點:

              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jié)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

              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jié)約包裝紙的策略。

              教學用具:

              課件、盒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收過禮物嗎?能說說你都收到了什么禮物?

              生:玩具車,變形金剛……

              師:你們的禮物包裝過嗎?老師也收過一些禮物,而且是包裝過的禮物,想看看嗎?(課件演示,欣賞包裝好的各種禮物)

              師:剛剛大家欣賞的禮物怎么樣?

              師:生活中我們如果要送某種禮物給別人,通常會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起來更漂亮,要包裝一個禮品,要考慮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生1:如何進行包裝(師:問的真好,等我們動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樣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裝紙(師:你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裝最省紙呢?(師:聰明的你上課認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師:哦,包裝禮物中有這多的我們還不知道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包裝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師:老師收了這么多的禮物,老師懷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給我的親人送上一些黃金搭檔,(課件出示圖片)首先我要送給我的.第一個親人。猜猜他是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小孩,個子長高不感冒,你說他是誰?

              師:老師準備送一盒黃金搭擋送給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長。我也想用包裝紙包裝成精美的禮物。

              師: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裝紙呢?你能幫幫老師嗎?

              生:求出表面積,量出長,寬,高(課件出示有關數(shù)據(jù))

              生:求出的表面積就是包裝紙的大小。(師用驚奇的表情注視)

              師:這個同學真厲害,知道包裝紙的大小就是表面積的大小,你們和他一樣聰明嗎?試試看,怎么樣來計算包裝紙的大小了嗎?動手算一算。

              (生獨立完成,投影出學生答案,并對其進行講解)

              師:來,你來給大家展示一個你的結果,你是怎么來算的?并說說你的想法)

              師:你們都是這樣算的嗎?同學們真不錯,來,掌聲歡送她。

              2。師:剛才老師在同學的幫助下,知道包裝一個黃金搭擋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裝紙,我想我弟弟收到這么漂亮的禮物,一定會很高興,在這里老師替弟弟謝謝大家了,F(xiàn)在我想送給第二個親人,我要送給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女士,細膩紅嫩有光澤

              師:對,同學們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師想送給我尊敬的媽媽。我要送給她兩盒黃金搭擋。(手勢)師:你覺得可以怎么來包裝呢?有幾種包裝方式呢?你建議老師選擇了哪種方式包裝?為什么?(手勢配合指向屏幕)

              師:想想看(凝視5—6鈔鐘)來,同桌之間借助手中的模型擺擺看。

              小組反饋,小組登講臺進行解說。

              師:同學們不僅是個愛動手,也是一個愛動腦的好學生。掌聲贈送給他們精彩的解說。

              師:有3種包裝的方法,那你想建議老師選擇哪種包裝的方法。(第C種)

              生1:第C種,因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紙。

              師:你這個想法真好,很有節(jié)約意識,你真是個懂節(jié)約的好孩子。(板書:節(jié)約用紙)

              師:但這種包裝方式真的是最省紙嗎?(表情懷疑狀)有什么方法證明是最節(jié)約的呢?

              生2:計算出包裝后的表面積。再進行比較。

              師:真不錯,我們試試看。(學生反饋,展示學生計算結果)

              找兩位學生上臺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這兩位同學,要求學生聽聽這兩位學生的想法,(掌聲歡迎我們小老師為我們說說他的想法)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果然是第C種最省包裝紙,那現(xiàn)在你能發(fā)現(xiàn)包裝的秘密嗎?

              生反饋。

              師板書L節(jié)約用紙: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jié)省包裝紙

              三、再次嘗試,總結規(guī)律: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fā)現(xiàn)了包裝中最省包裝紙的學問,F(xiàn)在老師要送出最后一個禮物,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長輩,腰好腿好精神好)

              師:我想祝我的爺爺,奶奶身體更加的棒,(動作配合)我要送3盒黃金搭擋。

              師:看大屏幕,你能回答這的問題嗎?(課件呈現(xiàn))

              師:用你們探索出的包裝的學問,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模型擺一擺)

              3。小結。師:非常感謝同學們幫我包裝出了這么漂亮而精美的禮物,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嗎?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母親節(jié))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母親節(jié)快到了,小明和爸爸為媽媽挑選了一套分為上、中、下集的書,每本書長、寬、高分別為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親手將這套書用彩紙裝飾起來,請你為他設計一個裝飾方案

              五、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頁練習二(3—8)

              教學目標:

              1、在加強筆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試商的方法,增強計算能力。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使得計算由正確向熟練推進。

              3、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計算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口算練習。

              1、第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校對。

              2、口算比賽。

              24×3 72÷3 90×5 24÷4

              240×3 720÷3 450÷90 240÷40

              12×3 270×3 54÷2 960÷4

              13×4 150×4 75÷5 450÷3

              3、估算:第7頁第4題

              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是怎樣想的?

              三、筆算練習。

              1、復習筆算方法。

              提問:昨天學習除數(shù)是幾位數(shù)的除法?我們把除數(shù)看作什么數(shù)來試商?

              2、第7頁第5題:

              先說出下面每題把除數(shù)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

              比較上下兩題除數(shù)的區(qū)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qū)別。

              3、第7頁第6題:

              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shù),你是怎樣想的?

              4、第7頁第7題:

              讀題分析:怎樣求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是除以14,而不是除以2?如果除以2表示什么意思?

              集體計算,得出平均每天生產(chǎn)水泥11噸。

              再獨立完成第2小題,將結果填寫在表中。

              提問:觀察上表,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得到:要生產(chǎn)水泥的噸數(shù)越多,需要的天數(shù)也就越多。

              四、補充實際問題:

              1、甲乙兩港之間的水路長是384千米。小明上午7:00從甲地上船,晚上7:00到達乙地。這艘客船平均每小時航行多少千米?

              2、一個修路隊要修路726米。已經(jīng)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還要用多少天?

              五、作業(yè)。

              第7頁第6、8題

              課前思考:

              通過練習,進一步讓學生熟練而正確地掌握試商的方法和能正確計算出結果,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打下基礎。

              說出每題把除數(shù)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以及比較上下兩題除數(shù)的區(qū)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qū)別。這些大量的練習都是為以下的試商調商作準備。

              練習中要注意學生的表述,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對自己和他人的計算分析的過程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的練習主要是鞏固除數(shù)不是整十數(shù)的兩位數(shù)除法。從學生的練習中感到基本的計算方法學生都會了,但在計算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問題。比如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能力差,退位減的方法還掌握的不牢固。今天我主要從這些方面來讓學生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

              授后小結1:

              本節(jié)課是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練習課,正如小宋老師所說,從練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試商方法基本掌握,但是計算中的錯誤很多,尤其商是兩位數(shù),學生要經(jīng)過兩次試商才能完成。另外學生計算的速度也沒有我料想的那樣快。

              授后小結2:

              本節(jié)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兩位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來試商,試商的方法比較單一,學生掌握教快。但是,學生計算時不關你上課如何強調,還是有一部分同學用商去乘整十數(shù),同樣也有商是兩位數(shù)的,不知道十位的商與除數(shù)相乘末尾與商的哪位對齊?傊鳂I(yè)的速度和正確率不夠理想。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材分析:

              “近似數(sh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shù)”中的第五課。這部分內容既豐富了對大數(shù)的認識,又是對后續(xù)學習除法“試商”的基礎。另外,近似數(shù)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當很難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確數(shù),或是用大數(shù)描述事物時,人們經(jīng)常會選擇近似數(shù)。因此,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知識的銜接上近似數(shù)都顯得至關重要。

              學生收到前面計算教學中估算的影響,以及學生自身的經(jīng)驗積累,很多學生在課前已經(jīng)可以憑借數(shù)感找出萬以內數(shù)的近似數(shù),也有一部分學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來求大數(shù)的近似數(shù)。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四舍五入”法只是一個模糊的認識,對于“四舍五入”法具體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況下運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進入了小學中年級段,具有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與分析,了解近似數(shù)和精確數(shù)的意義,感受近似數(shù)和精確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

              2、借助數(shù)線,較直觀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的道理,知道近似數(shù)的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經(jīng)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培養(yǎng)數(shù)感。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分類感受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

              1、觀看一段國慶60周年閱兵視頻,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師:這么大的場面中一定蘊涵著許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些數(shù)學問題。

              2、課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讓學生默讀其中的數(shù)字兩遍,初步感知數(shù)據(jù)。

              3、仔細觀察這些數(shù),有沒有什么共同特點,能不能把它們分一分類?

              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按數(shù)據(jù)的大小來分,一些按單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個為單位的,20萬、2萬是以萬為單位的;蛘邔W生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

              師:為什么將60、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赡軙f是準確的數(shù),估出來的數(shù)。

              師:是的,在數(shù)學上,像60、169、56這樣準確的數(shù)、不多不少正好的數(shù),是精確數(shù);而66、20萬、2萬是大概的,大約的,差不多的,與實際數(shù)接近的數(shù),是近似數(shù)。

              4、讀一讀以下的數(shù)據(jù),哪些是精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嗎?

              小明身高130,2cm,就說約130cm;小紅從家里到學校走了395米,就說大約走了400米。

              5、你能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一般用精確數(shù)來表示,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一般用近似數(shù)來表示?了解近似數(shù)的作用。

              師:有些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用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圍就足夠了,這時用近似數(shù)來表示就比較方便?磥斫茢(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是相當廣泛的。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國慶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過分類,幫助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體會哪些是實際的、精確的,哪些數(shù)是模糊、大約的,從而認識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又通過列舉活動,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數(shù)在實際中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ㄒ唬┙柚鷶(shù)線,直觀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的道理。

              1、師: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實際面積是18000平方米,但報道中稱“近2萬平方米”,這里的“2萬”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說說想法,學生可能會說18000接近2萬,所以用2萬來表示。

              2、結合直觀的.數(shù)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

              師:18000介于整萬數(shù)1萬和2萬之間,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變成0后向萬位進1,就得到了近似數(shù)“2萬”。

              介紹18000約等于2萬,用“≈”表示,寫作:18000≈2萬全班讀一讀。

              3、在數(shù)線上標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這幾個數(shù),請學生嘗試分別說出它們的近似數(shù)及想法。

              師:15000這個數(shù)約等于多少呢?

              學生可能覺得1萬可以,2萬也可以,因外它剛好在中間。

              師:15000離1萬和離2萬的距離是一樣的,但為了方便記錄,我們認為規(guī)定15000≈2萬。

              課件上將約等于1萬和約等于2萬的數(shù)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組數(shù)據(jù),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能得到什么結論?請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情況。

              學生匯報交流,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以15000為分界線,11000,120xx,13000,14000接近1萬,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萬。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千萬上的數(shù),當千位上的數(shù)是1、2、3、4時,近似數(shù)是1萬,當千位上的數(shù)是5、6、7、8、9時,近似數(shù)是2萬。

              教師借機在黑板上板書:0、1、2、3、4舍;5、6、7、8、9入,介紹“四舍五入”法。

              【設計意圖:結合數(shù)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數(shù)與形結合,將四舍五入的本質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ǘ┖献鲗W習,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

              1、參加國慶閱兵的精確人數(shù)是233482人,在下圖中找到這個數(shù)的大致位置,說一說“約20萬人”,這個數(shù)是怎樣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學習時,每人都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在學習卡上。3、組織簡單、清晰的語言準備全班匯報。

              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數(shù)線圖上標出,發(fā)現(xiàn)233482接近20萬,;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萬;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萬位上的數(shù)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萬后面的尾數(shù)“33482”舍去變成5個0,得到近似數(shù)20萬。

              請多組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有道理,給予鼓勵。

              3、教師小結:四舍五入到十萬位,關鍵看萬位。

              4、如果將233482四舍五人到萬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數(shù)分別是多少,怎樣得到的?小組內討論,再全班交流,幫助直觀感知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

              5、引導學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經(jīng)歷探索的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下面的數(shù)據(jù),哪些是精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一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分析,找出精確數(shù)和近似數(shù),加深認識,并感受到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華山是我國的五岳之一,海拔約2155米,在下圖上標一標,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約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學生在數(shù)線上找點時會遇到困難,教師適時指導,幫助學生通過數(shù)線進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數(shù)。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學生認真看要求,仔細數(shù)數(shù)位。特別對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萬位重點指導。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三道練習題,加深對近似數(shù)的認識,感受近似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能用所學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請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經(jīng)歷了探索求近似數(shù)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同時知道近似數(shù)的書寫格式。希望同學們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板書設計:

              近似數(shù)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6

              一、復習舊知,引出意義。

             。保寣W生看圖和實物回答問題。

             、侔岩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得到這個蘋果的多少?

             、诎岩粡埣埰骄纸o四位同學,每人分得這張紙的多少?

             。玻梅謹(shù)表示下面各圖的陰影部分。

             。ǜ綀D {圖})

             。常谙旅鎴D中,用陰影表示分數(shù)。

             。ǜ綀D {圖})

             。矗贩置祝剑 )/( )米

             。忱迕祝剑 )/( )米

              通過復習,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親自實踐,認識意義。

              1.了解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讓學生看問題:

              ①兩個小朋友分一塊糕點,平均每人分得多少?

             、谟茫泵组L的尺子去量黑板的邊沿,如果量得3米多一點,怎樣用數(shù)量表示?

             、圩寣W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用折紙的方法,分別折成表示1/2,2/3,1/4,3/4的 圖形。

              通過以上實踐,小結:

              把“一件東西”平均分成2,3,4……份,分數(shù)是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課本第52頁第一段課文后,再小結:

              人們在等分物體或在測量和計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數(shù),為了正確地反映數(shù)量關系,常把1個單位(或單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再用它的1份或幾份來表示,這就產(chǎn)生了新的數(shù)——分數(shù)。

             。玻斫夥謹(shù)意義。

             、偻怀觥捌骄帧。

              回顧前面的“復習舊知”與“教例”,指出“平均分”這一前提,增強學生的均分意識。

             、诿鞔_單位“1”。

             。保┳寣W生看課本第52頁與第53頁列舉的6個圖,討論各表示什么意義?

              板書:每份是幾分之幾:1/2,1/3,1/5;

              陰影或括號部分表示幾分之幾:2/3,3/4,5/8。

             。玻┙處熤赋觯簭模秱圖形中可以看到,一塊糕、一個圓、一條線段、一個長方形在沒有等分前,都是一 個完整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或整體“1”。

              3)出示課本第53頁的蘋果圖,提問:

              這圖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

              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一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矗┏鍪炯t旗圖,提問:

              這幅圖是把什么看成一個整體?

              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裁婕t旗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担┙處熜〗Y:單位“1”具有以下“三性”:

             。粒爬ㄐ。它不僅可以表示一件東西、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盒乒乓球 、一個班的學生等,所以單位1應加上引號。

              B.可分性。即可以根據(jù)需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

              C.相對性。即每個分數(shù)表示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是相對而言的。如把半塊餅看成1/2,它的`單位“1 ”就是一塊餅。如把4塊餅看成一個整體(單位“1”),那么一塊餅就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1/4)了。 必須注意,單位“1”要根據(jù)對象范圍來確定。

             、壅J識分數(shù)意義。

             。保┮龑W生重看課本第52頁與第53頁的6個圖,從第52頁3個圖中可看出,把單位“1”平均分 成若干份后(指著圖解釋“若干”的意思),只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數(shù)是(指著上述板書的第一排數(shù))1/2 ,1/3,1/5;從第53頁3個圖中可看到,把單位“1”平均分若干份后,表示其中的幾份,得到的分 數(shù)是(指著板書的第二排數(shù))2/3,3/4,5/8。

              2)小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三、設計練習,鞏固意義。

              在完成書本上練習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下列幾組練習,以加深學生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1.下面各圖用分數(shù)表示的陰影部分對不對,為什么?

             。ǜ綀D {圖})

             。玻旅娴恼f法對嗎?為什么?

             、侔眩保抵т摴P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鋼筆總數(shù)的1/3,是把鋼筆總數(shù)看作整體“1”。

             、诎讶嗳藬(shù)分成5個小組,4個小組是這個班的4/5,是把全班人數(shù)看作單位“1”。

             。常f說下列題中把什么作為單位“1”,題中的分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

             、伲狈置资牵泵椎模保保。

             、谝欢衙河校常皣崳堰\走了2/3。

             、畚迥昙壖装嗯瑢W人數(shù)占全班的3/5。

             、芰崃峥戳艘槐緯模保。

              四、小結歸納,強化意義。

             。保菔荆航處熢谝粋紙盒內放上6支粉筆,讓學生分別從盒內拿出這些粉筆的1/2,1/3。接著, 使紙盒中增加到12支粉筆,又讓學生從盒內分別拿出總數(shù)的1/2,1/4,1/3,2/3,3/4。在 此過程中,歸納出:首先要確定把多少支粉筆作為單位“1”,再平均分后取出所需的支數(shù)。

             。玻懻摚呵懊嫖覀兎至诵┦裁矗窟可以分哪些東西和物體?

              歸納出單 一個東西(一個水果,一塊糕……)

              位“1” 一個計量單位(1米,1噸……)

              一個整體(一所學校,一項工程……)

             。常龑Э偨Y:把表示單位“1”的量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若干份)分數(shù)是 表示這樣的多少份的數(shù)?(1份或幾份)然后總結“什么叫分數(shù)?”(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 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第50—5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說出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及乘除運算被加減運算隔開,乘除可同時運算的道理。

              技能目標:會根據(jù)運算順序正確的運算。

              情感目標:培養(yǎng)自己有序的思維能力和良好得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運算順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明確在式題中,乘除運算被加減運算隔開,乘除可同時運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

              20—8×2÷4 420×(13+57)×90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請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師小結。

             。ǘ┳灾魈剿,學習新知

              1、揭題展標

              上面著組題大家做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將利用以前學的四則混合運算自己來解答三步運算試題(出示課題),看誰能最快掌握運算技巧,正確計算。

              2、嘗試

              出示例1 66×38—987÷21

             。1)獨立思考

             。2)學生試做

             。3)反饋討論(兩種情況)

              66×38—987÷21 66×38—987÷21

              =2508—987÷21 =2508—47

              =2508—47 =2461

              =2461

              討論:兩種算法結果相同嗎?哪一種更為簡潔?為什么兩邊可以同時脫式?

             。4試一試

              196÷4+56×12 16×50—36÷4

             。5師生小結

              4.自學例2

             。73+65)÷(210—164)

             。1)學生試做

              (2)反饋討論

             。3)試一試

              (13+47)×(52—18)(1024+4370)÷(24+38)

             。ㄈ┓答伨毩

              1、“練一練”第1、2題。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2、“練一練”第3題。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3、“練一練”第4題。

              4、“練一練”第5題。

             。ㄋ模┤n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怎樣的問題?運算順序怎樣?是怎樣得到的?

             。ㄎ澹┎贾米鳂I(yè)

              《作業(yè)本》第22頁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結合律,初步學會應用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結合律。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tǒng)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jù)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后出現(xiàn)。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shù)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shù)。)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guī)律。

              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ā瘢絖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谶@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

              二、練習練習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練習五

              三、小結

              1.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規(guī)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fā)現(xiàn)、歸納的?

              板書設計 加法結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標: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方向,距離大約是米。小紅家在廣場的偏方向,距離大約是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xiàn)在有一些數(shù)據(jù),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shù)據(jù):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顒咏窃谛iT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練習: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二、在紙上設計小區(qū),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y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建議思考的問題

              1.教學中課本上的結論是否就是定論?

              2.課堂上采用小組討論形式,萬一發(fā)言一發(fā)不可收,提出令人尷尬的問題或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教學任務完不成怎么辦?

              3.課堂上小組討論是否會流于形式,反而浪費了課堂時間?

              背景

              最近,我教《約數(shù)和倍數(shù)》這一章,感到非常頭疼。因為我教書8年來,一直認為這章概念多,難理解,要想學生學好,必須講得細,扎扎實實練好每一節(jié)。所以,我認真?zhèn)湔n,把要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準備講得清清楚楚。但事與愿違,上課時,許多學生覺得挺簡單,我在講解時,他們不停地插話,打斷我的思路;可讓他們做作業(yè)時,卻錯誤百出,真是“自以為是”!但是不讓他們插話,認真聽我講,結果他們興趣索然,趴在桌上不想聽課!我真是不知該怎么辦,甚至埋怨這班學生不如其他班的,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后來,我停止了抱怨,開始反思:如何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呢?嗯……對!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描述

              一、復習。

              1.什么叫公約數(shù)?什么叫最大公約數(shù)?

              2.自己默默地想一想如何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二、教學新課。

              (黑板上出示)求下面每組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如能簡便,請用簡便方法計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來求。

              11和12 8和15 12和18 21和7

              學生們認真地觀察這些數(shù)字,進行著思考和計算。一會兒,有的學生喜形于色,有的學生緊鎖眉頭,此時的教室里鴉雀無聲,每個學生都在積極地思索(進入了狀態(tài)),5分鐘過去了,一個學生輕輕問:“段老師,講講吧?”我歉然一笑,說:“老師現(xiàn)在不會告訴你的!苯又窒虼蠹艺f:“現(xiàn)在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意見。”

              一句話擊起了“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些學生認為4個題都可簡便,有些學生認為有三個可簡便,有些學生還認為簡便的方法不只一種。這時,我出示了一張表:

              根據(jù)工作表,小組長帶領組員思考要探究的問題,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嘗試著進行實踐證明……在一番自主活動之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過程——

              生:我認為第一組“11和12”可以簡便計算,它們相差是1,最大公約數(shù)就是1。

              生:(對剛才那個學生反問)我認為你的想法是錯誤的,11和12互質,所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

              生:(支持第一個學生)我舉了好幾個例子,比如7和8相差1,最大公約數(shù)就是1。

              生:我認為只要是兩個互質數(shù),它們的公約數(shù)就只有1,因此,最大公約數(shù)也是1,例如:第一組中的“11和12”,第二組中的“8和15”;而其中11和12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1,也正好相差是1,這是一個巧合,也是正確的,但它不能代表所有互質數(shù)的求法,只能代表相鄰的兩個數(shù)的求法,又因為相鄰的兩個數(shù)一定互質,我們?yōu)楹尾话阉鼩w為一類:兩個互質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就是1。

              同學們聽后紛紛投去贊許的目光。

              師:同學們,道理只有越辯越明,經(jīng)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就是1。(投影出示)

              生:我們組認為第三組“12和18”求最大公約數(shù)也可用簡便方法,可以用公約數(shù)6去除,再看所得的商還有沒有其他公有質因數(shù),結果沒有了公有質因數(shù),因此,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6。

              生:(反對剛才那個同學所說的)我們在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約數(shù)時,只能用質因數(shù)去除,怎么能用公約數(shù)去除呢?

              生:是!只能用公有質因數(shù)去除,6是一個合數(shù),不能用6去除。(一片議論聲。)

              師(引導):大家想一想最大公約數(shù)是求什么?

              生:是求兩個數(shù)公有的約數(shù)中最大的一個。

              師:既然這個最大公約數(shù)既是18的約數(shù),又是12的約數(shù),因此,就可以用18和12的公約數(shù)去除,大家之所以習慣用公有質因數(shù)去除,是因為短除法當時從分解質因數(shù)演變過來的,但從最大公約數(shù)的意義考慮,是可以用它們的公約數(shù)去除的。

              學生聽得非常認真,并且有恍然大悟的神情。

              生:我發(fā)現(xiàn)第四組“21和7”也有簡便方法,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7,7的約數(shù)有7,21的約數(shù)也有7,所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較小數(shù)7。

              生:我對剛才那位同學進行補充,因為21是7的倍數(shù),所以,21的約數(shù)必定有7,7又是它本身的約數(shù),因此,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7。

              師:同學們剛才說得非常好,這就是第二個規(guī)律(投影出示):如果較小數(shù)是較大數(shù)的約數(shù),那么較小數(shù)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

              經(jīng)過剛才的發(fā)言,舉手的人漸漸少了,可有一位同學仍堅持不懈地高高舉著手,我便請他發(fā)言。

              生:我認為除了老師您黑板上的例子可以簡便,還有一種可以簡便處理的方法,那就是:兩個相鄰的奇數(shù)一定互質,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也是1,雖然它包含在互質數(shù)這一類中,但仍比較特殊。

              他的回答著實讓我和同學們吃了一驚,當時,我也對他的'答案是否正確把握不準。于是便領著學生們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果然是正確的,同學們都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接下來,同學們又認真地看書中例題,并且積極地做了相關的練習題。

              課后反思

              上面這個案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個片段,它體現(xiàn)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創(chuàng)新和轉變。

              1.由指令性活動向自主性探索轉化。

              在前段時間教學時,總是對學生不放心,結果只會束縛學生的手腳,阻礙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為真正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踐活動必須是學生自主的活動。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自己在進行觀察、假設、探究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后,得出的結論是我始料不及的。

              2.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在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之中,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見解,此時的合作有了基礎。當有了不同意見時,才會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思想火花;當意見相同時,就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表現(xiàn)欲,那小組合作怎會流于形式呢?可能這會“浪費”些時間,但這讓我們的學生獲得了多少知識和能力。

              3.課本不能被當作惟一不可改變的標準。

              課本在學生學習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學生可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例如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們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可能被分別歸入書中幾類,但他們所發(fā)現(xiàn)的細微的結構特征是書上所沒有的,它是那樣有新意,我們有什么理由可以“一刀切”呢?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教師,一方面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特別是要改變長期形成的、習慣了的舊的教學方式。只有讓學生充分從事探究學習活動,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真正地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理解平均數(shù)的統(tǒng)計意義。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shù)是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習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3.感悟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體會平均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廣泛應用。

              學情分析

              通過對任教的三年級(2)班學生進行課前調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學生面對“比總數(shù)不公平”的情境,能夠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再比較”的建議,但沒有學生能夠清晰地回答“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再比較就公平了?”。退一步說,就算學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義,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是否就能直接與“每人投中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畫上等號?細微的文字表述差異的背后,又表征著學生怎樣微妙的思維差異呢?

              事實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shù)”,對于一個三年級學生而言,其心理活動的表征往往是“先求總和,再除以人數(shù)”。而這一心理運算對學生而言,其直觀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終運算后得出的結果又是如何成為這組數(shù)據(jù)的代表的,其意義的“聯(lián)結點”對學生而言更是很難直接建立。由此可見,僅僅從“比較的維度”揭示平均數(shù)的意義,潛藏著學生難以跨越、且教師也很難察覺的認知障礙與思維斷點。

              于是,教師將備課的思維焦點再次落到“數(shù)據(jù)的代表”上來。能不能從“數(shù)據(jù)的代表”的角度,重新為平均數(shù)尋找一條誕生的新途徑?于是,便有了本節(jié)課的嘗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掌握平均數(shù)的求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統(tǒng)計意義。

              教學過程

              活動1【活動】一、建立意義

             。ㄒ唬w驗平均數(shù)的代表性

              1.談話:

              (1)上個星期,于老師和體育來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看誰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賽結果?我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請你判斷一下,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課件分別依次出示來老師和于老師三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2.提問:

              (1)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為什么?

              預設:分別計算出兩位老師三次投籃的總數(shù),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小結: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要想比較誰的水平高我們經(jīng)常先把總數(shù)算出來,看總數(shù)誰多。

             。2)觀察觀察數(shù)據(jù),還有別的辦法很快地比較出我們倆誰的水平高嗎?

              預設:直接將兩位老師每次投籃的個數(shù)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提問: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結:如果每一次投籃的數(shù)量一樣,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選一次的成績作為我投籃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問:選擇哪個數(shù)量來代表來老師的投籃水平呀?那于老師呢?方便不方便?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1分鐘投籃比賽”的情境,精心設計數(shù)據(jù),引發(fā)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強化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1.談話:不過,我可不服氣,就找了一個理由:你是體育老師,我是數(shù)學老師,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結果來老師還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問:

              (1)你們說于老師再投一次的話,會不會對我目前投籃的成績有影響?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師最后一次投籃的結果?(課件出示于老師第四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3)我這次1分鐘投了幾個?我太高興了,我為什么高興呀?你們認為來老師會同意我的觀點嗎?

              (4)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幾個?

              a.談話:有很多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了,請你試著在圖上圈一圈、畫一畫,或者在圖下面寫一寫、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b.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補少

              預設:從第四次投的7個中拿出3個分別給前3次各1個,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個。

              談話:你這個辦法可真好!這樣一移實際就是把幾次不相等的數(shù)勻乎勻乎,看起來每次都一樣了。數(shù)學上,像這樣從多的里面移一些補給少的,使得每個數(shù)都一樣多。這一過程有個名字就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設計意圖:首先利用直觀形象的象形統(tǒng)計圖呈現(xiàn)“移多補少”求得平均數(shù)的過程,而不是先通過計算求平均數(shù),強化平均數(shù)“勻乎勻乎”的產(chǎn)生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直觀理解平均數(shù)能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整體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問:還有同學用計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的個數(shù)。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預設:3+3+3+7=14(個)16÷4=4(個)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了4個。

              談話:實際上就是把于老師四次投中的個數(shù)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書:先合后分)

              小結:無論是移多補少,還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來幾個不同的數(shù)變得一樣多了,數(shù)學上我們把同樣多的這個數(shù)就叫做原來這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板書:平均數(shù))3、3、3、7的平均數(shù)是4。

              提問:再來看看,來老師水平高還是我水平高,這種情況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數(shù)來比較我們倆誰的水平高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投籃次數(shù)不同的情況下,比較總數(shù)不公平。這時就需要用平均數(shù)作為幾次投籃個數(shù)的代表來反映投籃的整體水平進行比較。加強學生對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

              活動2【講授】二、深化理解

              提問:

              1.那你們覺得于老師要是再投一次的話,這個平均數(shù)會不會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2.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個,你們覺得于老師投籃的整體水平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為什么?(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3.你可沒算,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訴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4.那我要想讓我的投籃水平再上漲一點兒,你們覺得我得投幾個?算算我投籃的水平上漲了沒有?(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5.要想讓我投籃的整體水平上升點,你覺得我這次得投幾個才行?(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了統(tǒng)計學的意義后,進一步設計活動讓學生借助于具體問題、具體數(shù)據(jù)初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敏感性,豐富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活動3【練習】三、拓展提升

             。ㄒ唬┻M一步豐富學生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1.估計平均數(shù)(課件出示)

              提問:

              (1)不能算,直接看,有這樣5個數(shù)據(jù),估計一下平均數(shù)可能會是幾呢?

             。2)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數(shù)是5呢?平均數(shù)可不可能是2,為什么?

             。3)真的是5嗎?你怎么知道是5?用計算的方法會算嗎?怎么算?

              【設計意圖:在估計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平均數(shù)總是介于最小數(shù)與最大數(shù)之間,強化學生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2.判斷直條所在位置(課件出示)

              提問:

              (1)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第五個數(shù)據(jù)如果我也要畫一個直條,它會在這條紅線上面?還是在紅線下面?請同學們用投票器進行選擇。

             。2)來選一個代表,誰愿意告訴大家為什么在紅線的下面?

              【設計意圖:變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數(shù)逆求部分數(shù),加深學生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數(shù)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問:

             。1)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強是學;@球隊的隊員,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覺得可能嗎?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個人都是160厘米嗎?

             。3)既然李強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據(jù)這個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學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過160厘米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借助平均數(shù)的意義進行推理判斷,深化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

              2.平均水深(課件出示)

              (1)提問:

              a.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這也太淺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沒危險。你們覺得,冬冬的想法對嗎?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經(jīng)超過平均水深了嗎?

              (2)談話:想看看這個池塘水底下真實的情形嗎?(利用課件,呈現(xiàn)池塘水底的剖面圖)

             。3)小結:雖然平均水深能夠很好地反映這條小河水深的總體情況,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處的深度?磥,平均數(shù)也不是萬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當,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甚至發(fā)生危險,今后我們還會研究中位數(shù)、眾數(shù)……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要聯(lián)系實際去思考,平均數(shù)只有用在恰當?shù)牡胤讲拍馨l(fā)揮它的作用。

              【設計意圖:處理這一題目時,教師適時呈現(xiàn)小河的截面圖,并標注出5個距離,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達到學生仍能借助平均數(shù)的意義理解東東下水的危險性。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感悟到平均數(shù)在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總體情況時存在的局限性,適時提出今后還要學習其它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總體水平的統(tǒng)計量,做好統(tǒng)計知識由中年級到高年級的銜接。】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ㄒ唬┙堑亩攘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shù).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shù)(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shù)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úシ徘跋日埻瑢W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ǘ┙堑姆诸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ㄖ苯、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疑總結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ń堑亩攘亢头诸悾拷菚r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shù)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shù)分別填在適當?shù)娜铮?/p>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使用列表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了解使用假設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嘗試和列表中經(jīng)歷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古代數(shù)學的光輝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學數(shù)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對于雞兔同籠問題,只有個別的學生在校外曾接觸到會用方程法列式計算。大多數(shù)孩子不知道怎么解決,更不要說多種方法解決了。由于方程是學生五年級新接觸的內容,所以大多孩子還不習慣用方程解決問題。學生不會主動想到列表;趯W生的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掌握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假設的方法有進一步的認識,準備在第二節(jié)課體會方程法的優(yōu)越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嘗試、分析中掌握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今天老師帶了一件小禮物,猜猜多少錢?猜對了就送給你?

              教師:這樣漫無邊際的猜測什么時候能猜到?你們不想問我點什么嗎?

              生:在什么范圍?老師告訴范圍

              教師:剛才同學們每一次猜測實際都是一種假設,假設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以假設為基礎的,假設有對有錯,那錯誤的假設有沒有價值呢?每一次假設都會幫我們排除一種錯誤,使我們離成功越來越近,只要不斷嘗試下去就會成功。今天我們就利用假設的方法共同研究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示課件。學生一起讀出課題。板書:雞兔同籠

              2、師:你們聽說過雞兔同籠問題?你知道它出自哪嗎?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孫子算經(jīng)》中就記載著雞兔同籠的問題,孫子算經(jīng)共分三卷,(出示課件),你們知道雞兔同籠問題記錄在哪卷了嗎?

              3、(課件出原題)讀題

              師:那就讓我們看看孫子算經(jīng)中是如何記錄這一趣題的。(出示課件)

              學生讀體,并理解雉的意思,請一位同學譯成現(xiàn)代文。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孫子算經(jīng)》的歷史,增強數(shù)學課堂的文化氣息,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shù)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起學生研究數(shù)學問題的熱情。

              師:哎呀,想想就頭疼,那么多頭擠在一起好亂啊,怎么解決呢?

              記得我們數(shù)學上一種方法,就是當問題復雜不便于研究時,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問題研究,待找到規(guī)律后再利用規(guī)律解決復雜問題,你們記起來了嗎?這是什么思想啊/這是化繁為簡的思想

              活動2【講授】展示情境,嘗試探究

             。ㄒ唬┏鍪厩榫埃@取信息

              1、教師:那老師就把數(shù)換小點,看看這類問題有什么規(guī)律。

              課件出示:雞兔同籠,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

              【設計意圖】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學生也容易接受,將數(shù)目較大的數(shù)換成比較小的數(shù),滲透化繁為簡的數(shù)學思想。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信息?

              學生匯報,教師選取有用的信息,進行板書。還隱含了什么信息呢?課件出示雞腿和兔腿

              ①雞和兔共8只。 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

             。ǘ┎孪腧炞C,教授列表法。

              1、師: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只雞和幾只兔?

              師:在猜測時,我們要抓住哪些條件?

              師:怎樣才能確定同學們猜想對不還是錯?那現(xiàn)在就把你們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

              2、學生匯報:

              1)、(假如有采用逐一列表法的)請一個采用逐一列表法解決的同學匯報,匯報講出理由(你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shù)據(jù)的,驗證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怎樣進行調整的也就是調整的方法),并且說一說調整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因為雞和兔的只數(shù)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減少一只雞,腿的總只數(shù)就增加2。)

              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補充說明理由和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貼出表格)

              你們認為這種方法有什么特點?請這些同學為他們的方法命名。(板書:逐一列表法)

              2)、哪個同學與他們的列表方法不同?(匯報,說出是如何確定第一組數(shù)據(jù)的,驗證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你的調整策略,在調整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當計算驗證腿數(shù)多時說明什么?應該怎樣調整?相反呢?)

              還有那些同學與他的方法相同或類似(你是怎樣想到這種方法的),補充調整方法和策略以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貼出表格)

              種不同的列表(1)逐一列表(2)跳躍式列表(3)取中列表法

              4、師:像這樣把所有的情況在表格中一一列舉出來,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列表法。(板書:列表法)

              (三)教授假設法

              1、假設全是雞

              師: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師:那籠子里是不是全是雞呢?

              生:不會

              出示課件

              師:可笑的是兔子非常淘氣,它覺得雞兩條腿走路很可笑,于是就抬起了兩條腿,也學雞兩條腿走路了,此時從下面看腿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生:腿會減少

              師:為什么腿會少呢?

              生:因為是把里面的兔當成雞來計算了,也就是把一只4條腿的兔當成一只2條腿的雞來算,每只兔會少2條退。

              師;如果比原來總共少了8條退,你能知道有幾只兔子了嗎?

              生:4只

              師:好,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假設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

              (課件出示:把一只兔當成一只雞算,就少了兩條腿。)

              師: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這時籠子里一共有幾只腳呢?

              課件出示:8×2=16(條)。

              師:但實際是幾條腳呢?(16條)與實際相比,腳的只數(sh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課件出示:比實際少26-16=10(條)

              師:為什么會少10條腳?少了的10只腳是誰的?

              課件出示:因為把兔當了雞在算。一只兔當成一只雞算少兩條腿,把兔當成了雞算就會少算10條腿,所以會少10條腳,這些腳是兔子的。

              師:兔子的只數(shù)應該怎么算?

              課件出示:兔有10÷2=5(只)

              師:那雞有幾只?

              課件出示:雞有8-5=3(只)

              【設計意圖】簡單地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解題。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不僅能減低題目的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能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板演假設全是雞的書寫過程

              師:誰能根據(jù)我們剛才所討論得出的信息,利用算式把這解題過程寫出來?請同學們試試看?梢詢扇艘唤M討論完成。

              3、學生匯報,教師板演。

              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

              總腿數(shù):8×2=16(條)腳

              比實際腿數(shù)少:26-16=10(條)腳

              一只兔比一只雞多:4-2=2(條)腳

              兔的只數(shù):10÷2=5(只)

              雞的只數(shù):8-5=3(只)

              答:籠子里兔有5只,雞有3只。

              4、師:我們到底算的對不對呢?怎么辦呢?(回顧與反思的過程)

              (課件出示:3×2+5×4=26(條)腳,5+3=8(只)。

              師:我們再一起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5、師:剛才我們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的解題方法,我們叫做假設法。(板書:假設法)

              【設計意圖】通過把解題思路的整理和歸納,向學生滲透什么是假設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

              6、師:現(xiàn)在假設籠子里全部都是兔,你們會解決嗎?

             。▽W生獨立解題。指名板演。)

              7、板書:

              假設籠子里全部是兔總腿數(shù):8×4=32(條)腳

              比實際腿數(shù)多32-26=6(條)腳

              一只兔比一只雞多4-2=2(條)腳

              雞的只數(shù)6÷2=3(只)

              兔的只數(shù)8-3=5(只)

              答:籠子兔有5只,雞有3只。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利用假設法解題,這樣不但可以加深與鞏固對假設法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明白同一道題用同一種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8、小結: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用到了哪些方法?

              對比列表發(fā)法和假設法,你們覺得更喜歡哪種方法呢?(得出假設法更具一般性,列表發(fā)有局限性)

              活動3【活動】鞏固新知,解決問題

              1、師:現(xiàn)在你有信心解決《孫子算經(jīng)》里的問題嗎?用你喜歡的一種方法來解題?(課件出示題目)

              2、自己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脽粽故緦W生解題過程。

              3、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題。

              師:我們的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孫子算經(jīng)》中出現(xiàn),也曾遠渡重洋,傳播到了日本,逐漸演變成了現(xiàn)在流傳甚廣的龜鶴問題出示課件,它和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展示學生作業(yè),并讓生說說思路。

              2、課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題。

              師:生活中隨處可見雞兔同籠問題,看看這道題又和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他們不同之處在哪?

              新星小學“環(huán)保衛(wèi)士”小分隊12人參加植樹活動。男同學每人栽了3棵樹,女同學每人栽了2棵樹,一共栽了32棵樹。男、女同學各有幾人?

              分析,解答,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寫。集體講評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也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拓展延伸

              我們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雞兔同籠問題,你們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決的嗎?

              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讀一讀,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古人的聰明,感受解題方法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現(xiàn)在的解題方法與古人創(chuàng)造的“抬腿法”相比較,引導學生對祖先贊美,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數(shù)學熱情。

              活動4【作業(yè)】布置作業(yè)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問題,你能嘗試著編一道嗎?

              活動5【作業(yè)】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既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趣題,又解決了咱們身邊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師:你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嗎?

              生:方程的方法。

              教師:對,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其他方法。今天數(shù)學作業(yè)是自己編一道生活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出示課件)其實數(shù)學無處不在,只要同學們善于思考,大膽猜想,那么數(shù)學將會變得很美麗,你也會因思考而變得更有智慧。(出示課件)

              五、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課題:你寄過賀卡嗎?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根據(jù)閱讀材料內容和調查結果分析數(shù)據(jù),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4、使學生體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2、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的敏銳眼光,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賀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賀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同學們在元旦的時候都收到過賀卡嗎?你給誰寄過賀卡嗎?

              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你寄過賀卡嗎?的實踐課(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發(fā)現(xiàn)問題;

              1)呈現(xiàn)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學生閱讀。

              平時寄賀卡的行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對廢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師布置了小組調查:本小組成員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賀卡數(shù)量。

              學生制成統(tǒng)計表,填寫統(tǒng)計表。

              2、分析問題:

              1)出示問題: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學生共收到多少張賀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課大樹?

              2)引導思考:怎樣根據(jù)小組的統(tǒng)計結果,估計全班、全年級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張賀卡?

              出示閱讀資料,小組合作探索。

              3)引發(fā)學生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思考,引出結論。

              4)問題: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提出更多的問題,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2、解決問題。

              實施解決方案——行動起來吧!

              全班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yè):

              根據(jù)今天所學的內容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本節(jié)課以“活動”為基礎,組織學生“經(jīng)歷”探索平行四邊形特征的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動角等工具,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活動中,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鼓勵學生想出多種研究方法,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反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怎樣研究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從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37—40頁。

              教學目的: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通過動手操作與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圖片;釘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邊形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覺得我們的學校漂亮嗎?今天陳老師帶大家去參觀一所漂亮的學校好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所學校。

             。ǔ鍪菊n件)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所學校,你能找到哪些圖形朋友?

             。ǜ鶕(jù)學生的發(fā)言課件出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圖片。)

              小朋友找的這些圖形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現(xiàn)在陳老師想來考考你們,(課件)這是剛才小朋友找到的長方形,你能說說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現(xiàn)在老師要來變個魔術,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圖形朋友。

             。ò鍟n題)

              請小朋友再觀察一遍,長方形變成了平行四邊形,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邊和角有什么變化?

              生1: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一組對邊變傾斜了,它們的對邊還是相等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2:我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有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點,但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準確呢?你們想通過做實驗來驗證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實驗要求:籃子里有一些平行四邊形,你們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動角等工具,想辦法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組想出來的方法最多?

              小組實驗。

              匯報:小組派代表說說你是用什么辦法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1:我用筆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畫在紙上,再用它的另一條對邊去比,發(fā)現(xiàn)了兩條對邊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組對邊我也用相同的辦法去做,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真聰明,真是一個好辦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剪一條細線下來,再用這條細線去和它的對邊相比,發(fā)現(xiàn)這兩條邊重合在一起,我也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另外一組對邊也用相同的方法證明相等,是嗎?(生:對)真棒,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發(fā)現(xiàn)了對邊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剪下來,變成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把兩個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發(fā)現(xiàn)了它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也相等。

              師:太棒了,這種方法不僅能證明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還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誰還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角的特點?

              生5:我用活動角先量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再去量另一個對角,發(fā)現(xiàn)它的對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剪下來,把這個角和它的對角比,發(fā)現(xiàn)兩個角重合在一起,另個一組對角也用相同的方法來做,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師:能想出這么棒的辦法來,真不簡單。

              生7:我用鉛筆把一個角畫在紙上,再拿它的對角來比,它們也一樣大。

              師:這個辦法真不錯。

             。ò鍟簩窍嗟龋

              小結: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觀察推測出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再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并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點,現(xiàn)在誰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一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師:看來小朋友已經(jīng)和平行四邊形交上朋友了,現(xiàn)在老師想來考考大家,請看屏幕(課件):下面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ɡ蠋熾S意指到一個圖形)如果你認為是平行四邊形小朋友就做這個手勢,如果不是平行四邊形,小朋友就做這個手勢,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反應最快?

              圍平行四邊形。剛才小朋友不僅反應快,而且判斷準確,真了不起,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每個小朋友在釘子板上圍出兩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邊圍邊想圍平行四邊形時要注意什么?

              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展示自己圍的平行四邊形的?你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圍的嗎?第三條邊你是怎么圍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邊形。

              小朋友喜歡玩七巧板的游戲嗎?

              教學總結:

              略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10-23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07-21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01-09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