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男W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搜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請同學們把收集來的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在小組中分享一下,說一說它們表示的意義。
(生自由交流)
師:你知道下面的`字母符號分別表示什么意義嗎?
SOS EMS m2
(SOS:求助;EMS:郵政快遞;m2:平方米)
導入:字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明它很重要,所以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復習和鞏固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
⊙回顧與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意義。
用字母可以簡明地表示數、數量關系、計算公式和運算律,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2.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1題(1),提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個圖案用多少個圓片嗎?
(引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指名匯報)
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1題(2),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規(guī)律能利用這個式子表示?
3.明確:用字母不僅可以表示數和數量關系,還可以表示計算公式和運算律。
提問1: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常用的數量關系?
預設
生1: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時間用t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是s=vt,v=,t=。
生2:總價用a表示,單價用b表示,數量用c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bc,b=,c=。
提問2: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常用的計算公式?
預設
生1: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2×(a+b)
S=ab
生2: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4a
S=a2
生3:平行四邊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ah
生4: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
生5: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用b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
生6:圓的半徑用r表示,直徑用d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πd=2πr
S=πr2=π=π(c÷π÷2)2
提問3: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運算律?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較熟練地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3.在探究問題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運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問題。
小黑板
一、復習引入課題
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體積公式:V=13SH
教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抽學生簡要敘述圓錐的推導過程。
教師: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
讓學生弄清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圓錐的底面積和高。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例2。
一煤堆的底面周長18.84M,高1.8M,這個煤堆近似一個圓錐體。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M3煤重1.4噸)
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理解題意。用投影儀出示問題。
。1)這道題講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要求這堆煤的質量,必須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體積應該怎么辦?
(4)這題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點撥。
反饋: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題意。
教師抽學生敘述思考過程,要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在反饋過程中,盡量多抽幾個學生敘述。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題的關鍵是求出圓錐形煤堆的體積,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質量。
教師抽學生上臺板算。
板書: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教師:最后的結果為什么要取整數部分再加1?
讓學生明白裝了4輛車后,剩下的雖然不夠裝一車,仍然要用一輛車裝,因此要取整數。
教師: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不知道底面積的.情況,這時怎樣求圓錐的體積?
2.小結
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徑、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要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教科書第42頁第3題
觀察圖形,獨立解答。抽二生上臺板算。
讓學生理解此題應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才能求出容器的體積。
2.解答教科書第42頁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反饋說出思考過程。
通過這一題的練習,體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3.解答練習九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展示思考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體積不變進行解答。
4.發(fā)展練習
有一個底面周長是31.4DM,高9DM的圓錐形容器里裝滿了黃豆,現在要把這些黃豆放入另一個高9DM的圓柱形容器里,剛好裝滿。這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有多大?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條件尋找中間問題。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小組內交流,探討解決方案。
反饋:學生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敘述解題思路。
弄清解決這題的關鍵是抓住黃豆的體積不變,即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這是解答此題的突破口。教科書練習九第5題,第7題。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更熟悉了。知道圓錐和圓柱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有序思考,靈活運用知識。
例2……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形結合的思想。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找圖書管理員的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感知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法】
積極參與法,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理解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并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看圖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學校讓我們班推薦一位同學到學校圖書室做圖書管理員,老師已經選好了,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是第三組的。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他可能是哪幾位同學?如果要找到這位同學,還要知道什么條件?
這位同學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中引入數學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教學圖。
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張亮同學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ㄘQ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2)張亮同學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數對來表示(2,3)。
。3)讓學生用數對表示王艷和趙強的位置。
王艷(3,4)趙強(4,3)
。4)小結。
確定一個同學在教室的位置,要考慮兩個要素:第幾列和第幾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列第幾行的'判斷方法,經歷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課件出示電影院和電影票的圖片。出示題目:舉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例子,并說一說確定位置的方法。
。娪霸河秒娪捌眮泶_定位置,電影票一般都寫著“幾排幾號”,“排”表示行,“號”表示列。比如“3排7號”用數對表示是(7,3)。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fā),選擇學生感舉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例2。
。1)認識方格圖。
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指導學生觀察圖。
這幅動物園示意圖與以前見過的示意圖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只反映各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二是表示各場館位置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從左到右依次標注了0,1,2,…,6;橫線從下往上依次標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數對表示圖中各場館的位置。
提問1:我用了數對(3,0)來表示大門的位置,你們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嗎?
【大門在示意圖中處于“豎線3,橫線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數對(3,0)來表示】
你們能用數對表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熊貓館(3,5)大象館(1,4)猴山(2,2)海洋館(6,4)】
。3)根據數對標位置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例認識和理解位置與坐標中數值的對應關系,讓學生不但會用數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位置,還會描述坐標圖上的物體的位置。】
三、鞏固運用
1、小游戲:看誰反應最快。
老師說出一組數對,相應的同學要在3秒內起立。
2、做一做。(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如何用數對來確定位置,用數對確定位置時,數對中的前一個數表示第幾列,后一個數是表示第幾行。
五、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
橫排叫做行從前到后
張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資源:
PPT課件 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fā):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學例4
1.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個立體,提問
⑴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崎L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⑶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為什么?
2.實驗操作
、耪勗挘捍蠹叶颊J為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積乘高。那用什么辦法驗證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醒: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呢?
、铺岢鲆螅耗隳芟朕k法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
、怯懻摻涣鳎喝绻褕A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后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操作教具,讓學生觀察。
引導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越來越多,結果會怎么樣?
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課件演示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3.推出公式
、盘釂枺浩闯傻拈L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
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葡胍幌耄涸鯓忧髨A柱的體積?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且龑в米帜腹奖硎緢A柱的體積公式:V=sh
長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圓柱的體積 = 底面積 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V= sh
三、分層練習,發(fā)散思維,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朴懻摚褐朗裁礂l件就一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么算?
。╯和h,r和h,d和h,c和h)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耪f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
⑵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
、菍φ瞻逖荩f說計算過程。
2.做練一練第2題。
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該怎么求它的體積呢?引導學生根據底面周長求出底面積。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六、作業(yè)
練習三第1~3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理解抽屜原理,學會簡單的原理分析方法。
2.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教學重點:
理解抽屜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調整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總有至少的意義,理解至少數=商數+1。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完成。
二、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1.木箱里裝有紅色球3個、黃色球5個、藍色球7個,若蒙眼去摸,為保證取出的球中有兩個球的顏色相同,則最少要取出多少個球?
2.一幅撲克牌有54張,最少要抽取幾張牌,方能保證其中至少有3張牌有相同的點數?
3.有11名學生到老師家借書,老師的書房中有A、B、C、D四類書,每名學生最多可借兩本不同類的書,最少借一本。試證明:必有兩個學生所借的書的`類型相同
4.有50名運動員進行某個項目的單循環(huán)賽,如果沒有平局,也沒有全勝。試證明:一定有兩個運動員積分相同。
5.體育用品倉庫里有許多足球、排球和籃球,某班50名同學來倉庫拿球,規(guī)定每個人至少拿1個球,至多拿2個球,問至少有幾名同學所拿的球種類是一致的?
6.某校有55個同學參加數學競賽,已知將參賽人任意分成四組,則必有一組的女生多于2人,又知參賽者中任何10人中必有男生,則參賽男生的人數為多少人?
7.有黑色、白色、藍色手套各5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多少只(拿的時候不許看顏色),才能使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兩雙是同顏色的。
8.一些蘋果和梨混放在一個筐里,小明把這筐水果分成了若干堆,后來發(fā)現無論怎么分,總能從這若干堆里找到兩堆,把這兩堆水果合并在一起后,蘋果和梨的個數是偶數,那么小明至少把這些水果分成了多少堆?
9.從1,3,5,,99中,至少選出多少個數,其中必有兩個數的和是100。
10.某旅游車上有47名乘客,每位乘客都只帶有一種水果。如果乘客中有人帶梨,并且其中任何兩位乘客中至少有一個人帶蘋果,那么乘客中有多少人帶蘋果。
11.某個年級有202人參加考試,滿分為100分,且得分都為整數,總得分為10101分,則至少有多少人得分相同?
12.20xx名營員去游覽長城,頤和園,天壇。規(guī)定每人最少去一處,最多去兩處游覽,至少有幾個人游覽的地方完全相同?
13.某校派出學生204人上山植樹15301株,其中最少一人植樹50株,最多一人植樹100株,則至少有多少人植樹的株數相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圓柱的側面積
例3圓柱的表面積
例4圓柱的體積
例5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10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容: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ㄒ唬┱J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傧瓤匆豢矗阏J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廴缓笮〗M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ㄏ戎该麑W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1個曲面
高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據,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1個圓形
側面1個曲面
高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圓錐
底面1個圓形
側面1個曲面
高1條
圓柱
底面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1個曲面
高兩底之間的距離
第二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guī)、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保ǔ鍪疽粡堥L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舶堰@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辰翌}:這節(jié)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A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僭O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谌嘟涣鳎貉刂涌p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坌〗M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fā)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軈R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fā)現?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菰鯓佑嬎銏A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⑥小結: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fā)現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佻F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厘米,高約是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②解決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鬯伎迹阂笠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④小結: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賱邮仲N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fā)現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趧邮之嫵鰣A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算的數據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倮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诔鍪疽桌薜臄祿瑘D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垡笠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qū)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4、5題。
板書:
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ch
圓柱表面積=1個側面積+2個底面積
第三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二第1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二、實際應用
1、練習二第7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需要白鐵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側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3)集中分析評講。
2、練習二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9題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4、練習二第10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這個“博士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求哪些面的面積?
。3)學生自主完成。
。4)集體評講,注重后進生輔導。
5、練習二第11題
(1)學生讀題。
。2)提問:要想求“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須先求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
6、練習二第12題
(1)學生讀題。
。2)引導思考。
(3)集體練習
7、練習二思考題(學有余力學生完成。)
引導思考:截成3段截了幾次?一共多了幾個面?幾個什么樣的面?那么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會做嗎?接下來學生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對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課堂作業(yè)
基礎訓練。
第四課時: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PPT課件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fā):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學情分析
小學畢業(yè)總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全面而系統(tǒng)地鞏固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fā)展能力。畢業(yè)總復習作為一種引導小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它應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過程。所以,在具體實施前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提高復習效率。
我所帶的班級尖子生不多,中等生一般,后五分之一學生卻很多,大多是三十分上下的,平時的學習都是一問三不知,真不知道復習階段會怎么樣?這是我最擔心的,因此我的復習重點應該放在五分之一學生的輔導上面,同時兼顧尖子生的培養(yǎng)。
小學數學畢業(yè)總復習的任務
從小學畢業(yè)總復習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來看,它的任務概括為以下幾點:
1、系統(tǒng)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tǒng)整理,而小學畢業(yè)復習是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yè)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結合我校六年級學生學情實際,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畢業(yè)復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復習內容和目標
(一)數的認識
1、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
。1)掌握自然數、整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和整數、小數數位順序表,能正確讀寫數。
2、數的改寫和大小比較
。1)知道改寫和略寫的區(qū)別,掌握改寫和略寫的方法。
。2)能根據要求熟練地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能正確進行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并比較大小。
3、因數、倍數與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1)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質數、合數、互質數的要概念。
。2)能用多種方法找出兩個數或三個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熟練掌握2、3、5的倍數的數的特征。
(4)理解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并運用這些性質進行分數的通分、約分和化簡。
(二)數的運算
1、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
。1)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記住并正確運用四則運算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熟練進行四則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四則混合運算和運算定律的運用
(1)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能正確運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三)式與方程
1、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數量關系、運算定律、計算公式。
2、根據字母所取的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能熟練地解方程,并能運用方程解決問題。
(四)常見的量
1、掌握長度、面積、體積、容量、質量、時間幾個常見的計量單位,及各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方法。
2、能進行單名數和復名數之間的互換。
(五)比和比例
1、理解比的意義和比的基本性質,能熟練地求比和化簡比。
2、理解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熟練地解比例,掌握比例尺的有關知識,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判斷成正、反比例關系的量,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六)圖形的認識與測量
1、認識所學的.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2、掌握所學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熟練計算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3、掌握所學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和棱長和的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熟練計算。
4、體驗圖形的測量方法。
(七)圖形與變換
1、理解對稱、平移、旋轉的含義。
2、能熟練地判斷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圖形。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
簡單的圖案,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八)方向與位置
1、根據實際情況,能熟練地確定比例尺,并畫出方位示意圖。
2、會根據方向的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會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4、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并能運用數對知識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九)統(tǒng)計與概率
1、能讀懂簡單的統(tǒng)計表,并根據統(tǒng)計表提供的信息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能從實際生活中收集信息,并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3、理解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意義,并能熟練地求出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在生活中,能選擇合適的函數,恰當地表示一組數據的狀態(tài)。
4、能設計簡單的統(tǒng)計活動,并根據統(tǒng)計結果作出判斷和預測。
5、體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與公平性,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概率,并根據可能性的知識,設計游戲方案。
(十)綜合應用
1、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比稱物體(等量代換)、打電話、植樹問題、抽屜原理,雞兔同籠等,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
2、獲得一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復習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系,使概念、法則和性質系統(tǒng)化、網絡化。
難點:在基礎知識復習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尤其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關鍵: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主動的整理復習。
具體提高教學的措施
1、貫徹大綱,重視復習的針對性。
大綱是復習的依據,教材是復習的藍本。要領會大綱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準重點、難點,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教師要認真研究大綱,把握教學要求,弄清重點和難點,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本,弄清重點章節(jié),以及每一章節(jié)的復習重點。要根據平時作業(yè)情況和各單元測試情況,弄清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疑點所在。計劃先根據教材的安排進行復習;再分概念、計算、應用題三大塊進行訓練;最后適當進行綜合訓練,切實保證復習效果。
2、梳理拓展,強化復習的系統(tǒng)性。
復習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系統(tǒng)原理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識綜合成一個整體,使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如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學生對于本章內容從分數的意義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分類與互化,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與應用,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對其內在聯系的把握。再如,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把除法的商不變的性質、比的基本性質與之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再如,四則運算的法則,通過復習,使學生弄清楚它們的共性與不同,從而牢固掌握計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做到梳理——訓練——拓展有序發(fā)展,真正提高復習的效果。
3、倡導解題方法多樣化,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解題方法多樣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解題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結果相同,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同時也給其他的學生以啟迪,開闊解題思路。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這樣才能使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創(chuàng)新。
數學復習不是機械的重復。復習題的設計不宜搞拉網式,什么都講,什么都練是復習的大忌。復習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點,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歸納、概括。題目的設計要新穎,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多思考,使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學到更多的解題技能。
5、教師事先對復習內容有全盤的把握。
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精心備好復習課,課前充分準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能摸清學生知識掌握現狀,對于薄弱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強化訓練,并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合理安排分類練習和綜合練習。在基礎知識扎實時,適當的將知識向縱深拓展,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復習課上提倡學生主動的復習模式。
復習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益。
采用以下的步驟來復習:
(1)自行復習、自我質疑;
(2)小組討論、合作攻關;
(3)檢測反饋、了解學情;
(4)查漏補缺、縱深拓展;
(5)師生互動、相互質疑。
7、做好提優(yōu)補差工作。
制訂課時目標、組織課堂教學、安排課堂練習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差異,特別是差生的輔導,除了教師關心輔導以外,還可以借助同學之間的友誼、同齡人之間容易溝通的捷徑、孩子愛助人的熱情、在學生之間建立幫扶關系,讓學生輔導學生。
8、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
復習課不同與新授課,復習課沒有初步獲得知識的新鮮感,所以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復習興趣,如讓學生樹立一段時間的目標,不斷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
9、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
應試也是一種能力。小學畢業(yè)考試雖不關其擇校、就業(yè),然就考試的重視、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學生平生第一次經歷,所以平時就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讓學生能有一個沉著、冷靜、寬松、從容的心態(tài)走進考場,發(fā)揮其最佳水平。
10、面向全體,全面提高。
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義之一,總復習更應該體現這一點。教師應全面了解“學情”恰當對學生作出評價,正確引導學生搞好復習,以期他們取得好的成績。但任何一個班級,學生的成績情況基本應呈標準正態(tài)分布,不可能都在優(yōu)秀這一平臺上。這就要求我們因材施教,適當補習,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給與更多的關心。對他們的知識欠缺應及時給以補課,以免再一次吃夾生飯,不能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不能掌握小學數學應該達到的要求。
復習日程安排
5·1——5·31 第一輪復習 , 系統(tǒng)復習,形成知識網絡。
從課本76頁——115頁,復習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及其他
好查缺補漏的路子,讓沒學好沒學會的學生進一步學好,對個別學生,個別對待,加強個別輔導。
6.1——6.15 第二輪復習,專項訓練(強化訓練)
1. 概念
2. 計算(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解方程或比例、幾何圖形的計算)
3. 應用題
一般應用題、分數應用題、幾何應用題 、數學廣角。
配備專題強化訓練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應用能力。
6.16——6.26 第三輪復習 ,綜合訓練,加強練兵,提高綜合解題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內容:
蘇教版六下P77 “練習與實踐”第6~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能正確解答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
2.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進一步體會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內在聯系;能說明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比較、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加深體會分數、百分數在現實世界的實際應用,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各類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四則混合運算和運算律。這節(jié)課我們要復習分數、百分數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清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提高解決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基本練習
1.根據下列問題找出單位“1”的量,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1)桃樹棵樹是梨樹的幾分之幾?
(2)桃樹棵樹比梨樹少幾分之幾?
(3)實際產量超過了計劃的百分之幾?
(4)實際降價了百分之幾?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說單位“1”的量是怎樣找的。
2.根據條件找出單位“1”的數量,說出數量關系式。
說明:根據上面這樣的條件,可以確定單位“1”的量,用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等于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的對應數量。三、應用練習
1.解答下列各題。
(1)李大爺收白菜300千克,已經售出240千克,已經售出幾分之幾?
(2) (題略)(3)(題略)
出學生讀題,思考每題應怎樣解答。
提問:這三題里表示單位“1”的量是哪個數量?為什么解答這三題的計算方法不相同?
2.解答下面各題。
你能列出每題的算式嗎?請你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第(1)題只有一步計算,第(2)題要兩步計算?解答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要注意什么?
3.做“練習與實踐”第7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師巡視、指導。集體校對,讓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再說說有沒有不同解法。
4.對比練習。
出示:(1)某市修建一條12千米長的高架公路,已經修了全長的60%,還有多少千米沒有修?
(2)某市修建一條高架公路,已經修了全長的60%,還有4.8千米沒有修。這條高架公路長多少千米?
指名讀題,說說兩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交流解法,教師板書算式和結果。
結合交流要求學生說說這兩題分別是怎樣想的。追問:這兩題的解題方法為什么不同?
5.做“練習與實踐”第8題。
(1)學生讀題,說說已知什么條件,第(1)題要求什么。讓學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求一、二等獎的獎券一共多少張可以怎樣想?這里每一步求的什么?
(2)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選擇板書。
選擇一個球兩種獎券相差多少張的問題讓學生解答。交流:你是怎樣列式的?這個算是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做“練習與實踐”第9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解題思路,教師板書算式和結果。提問:比較這三個實際問題,在解法上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內容?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呢?2.課題作業(yè)!熬毩暸c實踐”第6、10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設計說明
1.在情境中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本設計在教學伊始,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發(fā)展形象思維,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學生建立了圓柱的表面積表象的同時拋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意識。
2.在操作中滲透轉化思想。
轉化思想是數學學習和研究中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設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使學生經歷用自己的方法把圓柱的側面化曲為直的過程,體會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所形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有關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觀察、推理中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體會轉化思想,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在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本設計重視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在分析、思考、合作的過程中完成對圓柱表面積的不同情況的探究,提高分析、概括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紙質圓柱形物體 剪刀 長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設疑導入
1.說一說。
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誰能和大家說一說?圓柱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2.想一想。
課件出示情境圖:做一個圓柱形紙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接口處不計)
師:要制作這個圓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至少用多大面積的紙板”是一個關于什么數學知識的問題?
3.匯報。
小組合作,觀察、討論:求至少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就是求圓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之和。
4.交代學習目標,導入新課。
師:圓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之和也叫圓柱的表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有關圓柱表面積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中初步感知圓柱表面積的意義,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動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長度、面積、體積的計量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能正確使用學過的計量單位解決實際問題。
2、熟練掌握有關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
教學重點:
1、學生小組整理計量單位和進率。
2、熟練進行名數的改寫。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計量單位的具體表象。
復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黄伞靶●R虎”同學寫的數學日記。(請一名同學讀日記)
今天是20xx年4月29日,早上從睡夢中醒來已經7:30了,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馬上穿衣、洗臉、刷牙,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20小時。該吃飯了,我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飲而盡,又吃了200千克面包和一個煎雞蛋。吃過早餐,我便沖出家門,步行500千米到達學校!進校門的時候鈴聲剛剛響起!
師:你們笑什么?
生:他用的單位不恰當。
師:同學們觀察還真是仔細,我們學習就應該細心、認真、一絲不茍。其實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經常要接觸到各種量,并且進行各種量的計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小學里面學習的一些常見的量和它們的計量單位。(板書課題:量的計量)
師:那請同學們找找這則日記中有哪些常見的量呢?(時間、長度、質量、體積)
二、分類整理。
師:我們還學過哪些量?它們各有哪些計量單位?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我們所學過的量和計量單位進行分類整理。
過程要求:
1、由小組同學共同分類整理。
2、教師引導學生列表整理,并巡視課堂進行個別指導。
三、匯報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充當小老師,講解計量單位的進率和意義。并適當板書,老師作點撥處理,強調各單位間的進率和意義,并鼓勵學生對發(fā)言同學提出建議或者意見。(每個小組匯報一種量)
1、長度。
。1)什么是長度?長度:兩點之間的距離。
(2)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長?1分米有多長?1米呢?(用手比劃比劃)
(4)它們之間的進率是什么?(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2、面積。
。1)什么是面積。面積:物體表面(圖形)的大小。
。2)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我們的教室面積大約是多少?用什么單位最合適?
。4)它們之間的進率。(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體積/容積。
。1)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容積: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
(2)體積計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進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4、質量。
。1)常見單位:克(g)千克(kg)噸(t)
。2)進率: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時間單位。
(1)常見單位:世紀、年、月、日、時、分、秒。
。2)進率:1世紀=100年1年=12個月1年=365天(閏年366天)
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平年的二月有28日。閏年的二月有29日
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攴菽鼙4整除的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數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如1900年雖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
1日=24時1時=60分1分=60秒
。ㄑa充時和小時的概念區(qū)分。時是時間點,小時是時間段。)
教師補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
四、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修改一下“小馬虎”同學的日記。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通過圖形的放縮,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圖形的相似。
教學重點:
圖形的縮小與放大。
教學難點:
圖形放縮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小紅一家外出旅游,照了許多照片,小紅把幾張照片放大后,掛在家里,把幾張照片縮小后,放在夾子里。你知道相片放大縮小的原理嗎:
2.板書課題:圖形的放縮。
二、 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
、僬J真觀察圖形。
②說一說:誰畫得像?
、勰闶窃趺聪氲?說出你的思維過程。
、芙處熞龑W生得出正確的看法:笑笑和淘氣畫得最象。
。2)討論:
師:你知道他們是怎樣畫的'?
、賹W生獨立思考,探究他們的畫法。
、诮處熝惨曊n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引導他們觀察圖形的長與寬的長度變化情況
、弁瑢W之間交流、討論。
④反饋討論結果。
(3)小結。
①由學生說說有什么體會。
、诮處熜〗Y:只有長與寬都按相同的比來畫,畫得才象。
3. 完成課本畫一畫。
三、 探索活動
活動(1)
1. 說一說點A(2,0)中,2和0分別表示什么?
。1) 學生嘗試說說自己的理解。
。2) 教師明確說明,2表示列,0表示行。
2. 分別說說B(4,0),C(6,2),D(6,6)各數對中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3. 把表示點E、F、G、H、I、J的數對填入相應的空格。
活動(2)
。1) 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2) 2X表示什么?2Y表示什么?
活動(3)
1.學生獨立描點。
2.展示學生的作品。
3. 觀察比較,說說哪只貓長得象樂樂。
4.你知道為什么?
四、 課堂小結
說一說把圖形放大或縮小的關鍵是什么。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一、基本情況
六年級一班現有6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6人。從整體上來看,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良好,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能積極思考問題。對數學學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數學基本功扎實,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均分87分,及格率100%,優(yōu)分率96%。其中學習比較突出的有16人,處于中間水平的有41人,中下水平的有12人。這7名學生主要表現在接受能力差,學習不夠積極主動。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tǒng)計、數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復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倭私庳摂档囊饬x,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②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蹠幢壤,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苷J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菽軓慕y(tǒng)計圖表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正確解釋統(tǒng)計結果,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藿洑v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呓洑v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嗤ㄟ^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狍w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怵B(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點
、僭谑煜さ纳钋榫持谐醪秸J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②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厶剿鞑⒄莆請A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芾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菡J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蘖私獗壤撸瑫笃矫鎴D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⑦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能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tǒng)計結果。
⑧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釋πW階段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教學目標:
1、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 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 1.08 7 0.044
2、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某種學生的出油率是36%。
(2)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知探究
1、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1)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的百分之幾?
(2)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
(3)實際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4)計劃早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提。解決這類問題要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
3、學生自主解決“實際早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3)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4)小結解題方法: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直接求一個數是另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是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
(5)改變問題:問題如果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三、當堂測評
1、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四、課堂質疑、談表現
這節(jié)課都學到了什么?
還有什么不懂的?
自己表現得又怎樣?
相對自己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
緊扣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再通過討論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嘗試,并理解兩種不同解法的含義。
教學后記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聽老師提幾個問題,想一想是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XX同學的左面是誰?我們教室的后面是什么?學校在郵局的什么方向?
生:方向與位置。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描述方向與位置的詞語都有哪些?如何確定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根據不同的參照物確定物體的位置。(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整理復習學過的方位詞。
(1)學生小組交流學過的方位詞。
(2)學生匯報交流。
學過的方位詞有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東北方向也叫北偏東,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東南方向也叫南偏東,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3)請大家觀察所在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方位詞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4)剛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來表示物體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們要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大家還記得用數對的表示方法嗎?
2.梳理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用數對來表示物體準確位置的步驟和方法:
(1)確定位置:選定參照點(原點),建立直角坐標。(豎排叫作列,橫排叫作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2)數對的.寫法: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用逗號隔開,外面加上小括號。
3.梳理用方向加距離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用方向和距離來表示物體準確位置的步驟:
(1)選定參照點(原點),建立直角坐標。
(2)確定方向和角度。
(3)確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
4.課件出示教材99頁情境圖。
星期日,奇思去動物園游玩,在大門口看到了動物園的示意圖。他想先去百鳥園,你能幫他確定百鳥園相對大門的位置嗎?
(1)學生探究確定百鳥園位置的方法。
(2)小組匯報。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提問: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圓錐體的圖形,學生指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ㄒ唬┲笇骄繄A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
下面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圓錐體容器,兩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實驗時,先往圓柱體(或圓錐體)容器里裝滿沙土(用直尺將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圓錐體(或圓柱體)容器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兩個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并想一想,通過實驗你發(fā)現了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匯報實驗結果(課件演示:圓錐體的體積1、2、3、4、5)
①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不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趫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兩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③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裝滿.
4、引導學生發(fā)現:
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
5、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
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
V=1/3Sh
6、思考: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7、反饋練習
圓錐的底面積是5,高是3,體積是()
圓錐的底面積是10,高是9,體積是()
(二)教學例1
1、例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體積是多少?
3、思考:求圓錐的體積,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圓錐的底面積不直接告訴)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
4、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體積體積是多少?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從兩個方面談: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和公式的應用)
四、隨堂練習
1、求下面各圓錐的體積.
(1)底面面積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2)底面半徑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3)底面直徑是6分米,高是6分米.
【板書設計】
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15
數學下冊教案03-16
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13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教案06-14
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09
(優(yōu))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20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6-14
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7-02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反比例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