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7-22 16:30:42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大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大全15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減法的計算法則。

              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舊知回顧溫故知新

              1.直接講出得數(shù)。(課件出示):

              80—7 35—8 42—5 32—9

              63—4 43—6 26—7 65—9

              2.豎式計算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筆算時應當注意什么?(回顧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例1

              1.談話:同學們,喜歡去旅游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云南旅游去,好嗎?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課件播放飛機飛到昆明機場動畫)

              2.提出問題(課件出示主題圖片):①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已經(jīng)走了348千米,

             。1)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從大理到麗江有多少千米?從昆明到麗江有多少千米?

              從昆明到麗江比從大理到麗江多多少千米?問我們還要走多遠?

              師:(指導學生看線段圖)旅游圖彎彎的,不大好看,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現(xiàn)在老師把它用線段來表示這三個城市之間的里程

              (2)指導學生列式計算。問:要求大理到麗江有多遠?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17—348=

              3.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減法(板書:減法)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讓生先估估看大約是幾千米?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不同的估算方法與結果。

              方法一:把517看作是50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50。

              方法二:把517看做是500,348看做300,估算的結果是200。

              方法三:把517看作是52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70。

              (1)哪個同學估得準呢,下面請同學們用筆算算一下,會算嗎?試試看。

              (讓學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并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5 1 7

              —3 4 8

              1 6 9

             。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4)提出問題(出示豎式):聰聰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誰對?為什么?

              5 1 7

              — 3 4 8

              1 7 9

              學生指導錯誤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給個位,還剩“0”,

              “0—4”不夠減,從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用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相同數(shù)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

              哪一位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再進行計算。

             。6)引導學生與估算比較,哪個估算最接近準確答案?為什么?

              把每個數(shù)看得越接近準確數(shù),估算的結果也越接近準確值。

             。7)比較準備題與例題,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說說相同點:都是退位減法不同點:例題是連續(xù)退位

              根據(jù)學生發(fā)現(xiàn)補充課題:連續(xù)退位減法

              例2

              師:現(xiàn)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被減數(shù)個位不夠減,需從十位退1,而十位是0,無1可退,需再從百位退1.)

              學生自由發(fā)言

              指學生到黑板前來,邊講邊板書。把講解權交給學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學生沒講清楚,可再找兩名學生說明計算方法,或有其它意見的學生發(fā)言)

              問:改了數(shù)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師: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借。

              教師小結:

              1.在連續(xù)退位減法中,必須把握計算法則,夠減直接減,不夠減的退位減,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shù)再減。

              2.當被減數(shù)中間某一位是0時,退位后,直接用9減。

              四、鞏固應用,拓展思維

              出示歌訣:計算遇到退位減,本位不夠向前點。前位退1變成10,再和本位加后減,哪位上有退位點,先退1后再來減。

              例3

              師:接下來我們看這樣一道題:500—185=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匯報

              方法一:185分成100和85 500—100=400

              400—85=315

              方法二:185看成200—15 500—200=300

              300+15=315

              方法三:500看成485+15 485—185=300

              300+15=315

              方法四:筆算

              師:誰能口述豎式計算的過程(生口述,師板書)

              集體交流:整百數(shù)減三位數(shù)時應注意什么?

              筆算整百數(shù)減三位數(shù)時:當個位不夠減時,要從百位連續(xù)退位,然后再減。(課件出示技巧)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這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現(xiàn)場?磯ι系拇箸姡隳芨嬖V大家,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嗎?

              生:11時59分

              師: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

              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

              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和秒做朋友。(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秒的計量。

              師:把書翻到60頁!懊搿笔且詡很小的.時間單位,我們又該怎樣計量呢?生:電子表、鐘表、秒表。

              師: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時和分,現(xiàn)在老師這有一只鐘表模具,請同學們看一看,這根針是什么針?(時針)時針走一格是幾小時?(1小時)這根針又是什么針?(分針)分針走一小格是幾分鐘?(1分鐘)走一大格呢?(5分鐘)

              師:哪這根針呢?

              生:秒針。

              師:對,生: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就是秒針。我們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哪秒針走一小格是幾秒鐘呢?

              生: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鐘。(教師板書)

              師:那秒針走一個大格呢?

              生:秒針走一個大格是5秒。(引導)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啊?(撥動秒針,從12撥到1)

              生:因為秒針從12走到1,走了5小格所以就是5秒鐘。所以秒針走一大格就是5秒。(引導、總結)

              師:那老師可要考考你們啦!仔細觀察,現(xiàn)在秒針在1的位置上,如果它從1走到3,這時秒針經(jīng)過了多少秒呢?

              生:秒針從1走到3,秒針經(jīng)過了10秒。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因為秒針走一個大格是5秒,秒針走了2個大格。2乘5等于10。所以秒針走了10秒。

              師:那老師再考考大家。演示秒針從12走到6這又是多少秒?

              生:秒針走了30秒。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啊?

              生:秒針經(jīng)過了6個大格。一個大格是5秒,6乘5等于30,所以是30秒。師:你們真棒啊!

              3.感受一秒鐘長度

              .師:在1秒鐘的時間里,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用動作表示也可以,請大家想一想。

              (學生根據(jù)提示音做出1秒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做了什么?

              生(爭著說):我眨了一下眼睛;我拍了。次手;我跺一下腳,我點一下頭,我跳了一下;我說了一個字??

              師:一秒鐘很短,但是如果你能夠珍惜,一秒鐘也能做出許多你想象不到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看看1秒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師:(幻燈片)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2.探索分和秒的關系。

              師:好,同學們,F(xiàn)在我們玩?zhèn)小游戲(拿出時鐘),在這個游戲中,老師當發(fā)令員,同學們當裁判,我們讓分針和秒針同時起跑,同時結束,看一看分針跑了幾小格,秒針又跑了多少小格。準備好了嗎?預備——跑??停

              師:誰來告訴老師分針跑了幾個小格?秒針跑了幾個小格?

              生:分針跑了1小格,秒針跑了60小格。

              師:分針跑了1小格,是??秒針跑60小格,是??(引導)

              師:分針秒針是同時跑,同時停。用的時間是——

              生齊答:一樣的。

              師:所以1分鐘就——

              生齊答:等于60秒。(隨機板書1分=60秒)

              生:1分等于60秒。(齊讀)

              3.感受一分鐘長度。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時鐘)

              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數(shù)秒。

              師:1分鐘是60秒。那么一分鐘我們能做哪些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一分鐘能做哪些事情?

              生:想

              師:好,試試我們一分鐘能做那些事情?第一大組的同學寫數(shù)字,從1開始寫,按順序往下寫。第二大組的同學做口算。第三大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不能大聲講話,不能走動。

              (學生活動)

              師:停!時間到了。誰來匯報一下你一分鐘里做了哪些事情?

              生:??

              生:??

              生:??

              師:一分鐘里我們可以做這么多事情,哪我們要不要珍惜這一分鐘。師:沒錯,我們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小明每分鐘打字56個,小亮每分鐘打字49個,他們誰打字的速度快?

              2、在校運會100米比賽中,王浩用了16秒80,趙亮用了16秒08,李新用了15秒96,田輝用了16秒11,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師:瞧瞧!這是我們每天過的馬路時都要看到的信號燈,正是有了秒的幫助,才讓我們的交通變得更暢通。生活中還有那些用秒計量的現(xiàn)象呢?(幻燈片)

              生:火箭發(fā)射、跑步比賽等

              師: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用秒來計量的現(xiàn)象?磥,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師:同學們,一秒鐘雖然很短,但可以做這么多事情,F(xiàn)在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3頁,看到練習十四的第一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點名回答)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名人說了哪些有關珍惜時間的話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名人說過。(幻燈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時間的計算

              教科書第4頁例1,第5頁例2。

              【設計說明】

              1、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猜謎語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2、重視直觀教學,發(fā)揮教具、學具的作用。通過數(shù)格、撥鐘面等實踐活動把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化,讓學生了解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是生活中會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單位的轉換及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

              2、培養(yǎng)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讓同學們充分利用時間。

              【重點難點】

              1、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2、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時鐘模型、課件。

              一、引入新課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跑不停。

              出示謎底:時鐘

              2、教師拿出鐘面并提問。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2)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

             。3)1時=( )分? 1分=( )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如:9時15分 、7時3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jīng)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體驗新知

              1、教師課件展示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問題。

              2、老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呢?

              3、同桌互相交流。

              4、小組匯報:

              (1)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2)兩個時間在同一個小時內,所以45-30=15,是15分鐘。

              5、做一做:出示超市情境圖,營業(yè)時間 早9:00開門,晚8:00關門,現(xiàn)在是早上8:40,還要等多久才開門呢?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匯報

              6、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方法。

              老師總結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的方法:(1)看鐘面,數(shù)格后計算;

              (2)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jīng)過的時間。

              三、鞏固練習

              1、達標測評: 星期六小紅9:10做作業(yè),到9:40完成。算一算他寫作業(yè)用了多長時間?

              鞏固深化:

             。1)50分比1時少( )分,1時比45分多( )分。

             。2)一節(jié)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2、 算一算,填一填。

              3. 想一想,說一說。

              一列火車本應 9﹕15到達,現(xiàn)在要晚點25分鐘,什么時候才能到達?

              生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四、課堂總結

              1、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2、學習寄語。

              五、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1.看鐘面,數(shù)格后計算。

              2.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里程表(二)

              教學目標:

              1.弄清里程表中的信息與形成路程之間的關系。

              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與行車路程有關的信息。

              教學難點:

              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探究展示】

              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淘氣根據(jù)題意畫了一個圖,你看懂了嗎?與同伴說一說。

              二、達標訓練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shù)最多?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jié)課哪個組表現(xiàn)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

              江蘇教育版課程標準教科書三年級上冊58-60頁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備課重點:

              長、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學情分析都表明學生是大致認識的。這樣的狀況并不表明,教學就此輕松,而恰恰給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性因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吸引力;因為一知半解,教學也就更不易組織和深入。

              重點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在處理教學細節(jié)時,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樣出自學生自己,而且又是興趣盎然的?

              驗證的安排,怎樣超越細枝末節(jié)而又重點突出,在取舍中凸顯教學智慧?

              生活的聯(lián)系,怎樣從司空見慣中提煉新的題材和賦予更多的數(shù)學思考?

              特征的運用,怎樣緊扣兩個圖形的特征提高數(shù)學思考的含金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長方形特征

              1.已經(jīng)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舉舉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形是什么樣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顏色的圖形是長方形?

              學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長方形。

              2.通過以前的學習,大家對長方形已經(jīng)有了大體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猜猜它是不是長方形的游戲,看看大家對于長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偬枅D形(一個角是銳角的圖形),是長方形嗎?用手中的長方形說清楚理由。反襯出長方形內角是直角。

             、谔枅D形(直角梯形)這個是嗎?從邊和角兩個方面去看,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有四個直角。

              3.組織學生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長方形真的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嗎?用手中的長方形驗證一下,再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驗證,再交流匯報。由于學生手中的長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測量出來的數(shù)據(jù)各不相同,但每一個個體的測量結果都證明了長方形對邊相等。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24時記時法,使學生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夠對兩種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并能結合具體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24時記時法,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

              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鞍俾劜蝗缫灰姟。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信息,激發(fā)學習,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實踐操作法。學生利用學具鐘對鐘面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在一天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面外圈與內圈的數(shù)的關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xiàn)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初步感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lián)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jié)目播出的時刻,學生可能說晚上7時或19時,隨機板書在黑板上,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播放“新聞聯(lián)播”,在屏幕右上角會出現(xiàn)的“19:00”,讓學生知道19時就是晚上7時,接著詢問學生像19時這樣的記時法你知道叫什么記時法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是24時記時法(板書),那晚上7時呢,12時記時法(板書),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生活中還在哪見過24時記時法,通過老師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探索,自主建構

              1、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

              首先讓學生討論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出現(xiàn)爭議后,課件出示央視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我們倒數(shù)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始了。讓學生了解一天的開始,在24時記時法里記作0時,12時記時法里記做夜里12時。

              2、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天的作息時間,知道在一天里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時。

              3、課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時

              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guī)律,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開始0時就是昨天的結束24時。

              4、觀察鐘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別從幾時走到幾時,把鐘面變成兩種記時法的時間軸,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深入學習,記時轉化

              通過利用剛才發(fā)現(xiàn)的兩種記時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首先讓學生試著把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很快的用12時記時法表示出來。然后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24時記時法轉化成12時記時法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12時以前的不減12,直接加時間詞;12時以后的要減12,再加時間詞。

              再學習12時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轉化的方法,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認識。

              最后練習兩種記時法的轉化,從把24時計時法記錄的電視節(jié)目預告改寫成12時計時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計時法互換,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突破重點,體驗成功。

              四、理解應用,推算經(jīng)過的時間

              1、閱覽時間

              9:00—12:00 14:00—16:30觀察圖書館中的閱覽時間?吹竭@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試著算一算:圖書館全天開放多長時間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撥鐘,結合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變化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2、確定乘火車時刻

              (課件出示:車票)從車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小組討論:他最晚在下午幾時幾分從家里出發(fā)才不會誤火車?這時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火車發(fā)車時刻、加到車站所需時間和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五、課堂小結,回歸生活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建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為什么叫24時記時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并在課后用24時記時法做一份作息時間表,教育學生要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2、能判斷一個四位數(shù)接近哪個整千數(shù),培養(yǎng)估計意識,增強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數(shù)學問題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流程流程

              一、引入課題

              PPT出示: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又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shù)學問題了。請看屏幕。這是小明家新買的一些家用電器。你能從圖片上了解哪些信息?(暫停)

              2、師:今天就用這些信息一起來研究“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板書課題: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流程

              二、自主編題,選數(shù)比較

              1、師:這四種電器有的比較貴,有的比較便宜,請你從中選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并且用“()○()”形式表示兩種電器價格的大小關系。[在圖片下方導入:()○()]

             。〞和#

              2、師:你選的是哪兩種商品?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比它們的價格的?

              (暫停)

              流程三、呈現(xiàn)材料,分類整理

              1、師:老師把同學們剛才比的這些式子整理了一下,收集在大屏幕上。如果給這些式子分一分類,你認為可以怎樣分?(暫停)

              2、師:剛才同學們自己給這些式子分了類,方法一定很多。為了便于研究,老師將這些式子分成了“位數(shù)相同和位數(shù)不同”兩類。

              流程四、探究規(guī)律,總結方法

              1、師:我們先來觀察左邊一列的三道式子,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道式子中的三位數(shù)總比四位數(shù)小。為什么三位數(shù)總比四位數(shù)小呢?你能舉例說說嗎?

              2、師:三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比較大小呢?四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比較大小呢?位數(shù)不同的兩個數(shù)比較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3、師:位數(shù)不同的.兩個數(shù)比較大小,位數(shù)多的數(shù)大,位數(shù)少的數(shù)小。

              4、師:下面我們來觀察右邊一列的三道式子,位數(shù)相同的兩個數(shù)怎樣比較大小呢?

              5、師:兩個四位數(shù)比較大小,先比較它們的最高位千位,千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以此類推。

              流程五、抽簽游戲:

              1、師:下面我們來玩?zhèn)抽簽游戲。將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隊,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抽的簽是0——9這十個數(shù)字簽,分別裝在兩個口袋里。我們來看一下游戲規(guī)則:1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2每支簽上有一個數(shù)字,第一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個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百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千位上;3哪一隊抽到的數(shù)字組成的四位數(shù)大,哪一隊就贏;4能確定勝負時,本輪比賽結束。(PPT導入游戲規(guī)則內容)

              2、(暫停)看明白了嗎?下面就開始游戲吧!

              3、師:通過剛才的游戲,你認為最關鍵的一抽是哪一抽?為什么?(暫停)

              4、師:現(xiàn)在,我們換一種玩法。請看清游戲規(guī)則二。

              PPT導入:

              1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隊,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2每支簽上有一個數(shù)字,第一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百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十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數(shù)字放在個位上;3哪一隊抽到的數(shù)字組成的四位數(shù)大,哪一隊就贏;4能確定勝負時,本輪比賽結束。

             。〞和#

              5、師小結:通過剛才兩輪比賽,你有什么收獲?(暫停)第一輪比賽的游戲規(guī)則是從低位比起的,一般需要抽四次才能決出勝負,而第二輪的比賽是從高位比起的,一般只要抽一次就能決定勝負,只有抽到了相同的數(shù)字才需要繼續(xù)抽,所以比較多位數(shù)的大小從高位比起更簡便。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第4題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請同學們在○里填上“<”或“>”。在比的時候,把比較兩數(shù)大小的關鍵數(shù)字用圓圈圈一下。2、課件出示答案。

              師:你都做對了嗎?和電腦核對一下。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第5、7題

              課件導入第5題,師:我們一起來看想想做做第五題。

              1、師:下面的數(shù)各接近幾千?在座位上說一說。(暫停)一起來核對一下。你們都說對了嗎?我們來看劃紅線的這兩個數(shù),它們都接近5000,你看出這兩個數(shù)的有什么不同了嗎?對了,4900比5000少一些,而5003又比5000多一點兒,所以這兩個數(shù)都接近5000。

              2、課件導入第7題的統(tǒng)計表。

              師:學了今天的知識,我們還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這張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暫停)

              3、師:哪天售出的書最多?哪天售出的書最少?你會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三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嗎?

              4、師:這三天售出的書大約各有幾千冊?(暫停)你回答對了嗎?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8:

              師:下面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中國五岳的奇山美景。你知道哪五座山被稱為五岳?(課件出示五岳,師依次介紹)哪座山最高?哪座山最低?誰能把它們的高度從高到低排一排?

              流程九: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懂得了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先看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如果位數(shù)相同,那么就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shù)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這些方法你都學會了嗎?和你的好朋友再找一些數(shù)比一比,說一說。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34—36頁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找出四邊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運動?(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說或小組說。)

              3、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圖形。

              學生匯報、交流。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鍟n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就把它剪下來。(印發(fā),每人一份)

              學生剪完后匯報,并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

              你發(fā)現(xiàn)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有

              四個角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把你剪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

              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jù)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教學反思:

              一、關注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背景。

              《國家教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痹诒竟(jié)課中我由光明小學校園場景圖引入,即使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使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和親切感。

              在學習“四邊形”之前,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已有四邊形的概念,如果由我直接交代四邊形的特點,學生顯然興趣不大,正是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我設計了先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為四邊形是怎么樣的?先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同時又能滿足學生表現(xiàn)意愿,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接著通過“圍一圍,圍出不同形狀的四邊形”來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動起腦筋,;然后讓學生“找出四邊形,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四邊形涂上顏色”,讓他們感覺數(shù)學學習也是很輕松很有趣的。

              二、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獲取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充分發(fā)展。

              在教學四邊形分類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又安排學生動手量、比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發(fā)展。

              在整堂課中,使學生一直處于興趣高漲的階段。通過說一說、圍一圍、涂一涂、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已一步步自己總結出四邊形的特點,使課堂充滿著探索的氣息,讓學生很輕松地在“玩”中學習。

              當然本節(jié)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如在處理個別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夠機智,沒有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還有在課堂設計方面,還有待今后加強。

              第二課時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37—38頁上的內容,完成第37頁上的“做一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畫、剪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ㄒ唬┱J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形,指給同桌看。

              2、出示帶有平行四邊形的實物圖片。

              師:它們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

              師:它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它們叫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

              3、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讓學生拿出三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拿出教師給他們準備的四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邊形。

              1、在釘子板上“鉤”。

              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看。(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2、在方格紙上“畫”。

              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會剪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并說說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過上面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小組討論)

             。ㄈ╈柟唐叫兴倪呅。

              1、課堂練習:完成練習九第1—3題。

              2、課外練習:完成練習九第5題。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因此,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長方形框架拿出來拉動后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入新課,激起探究的興趣。在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的框架,比較一下,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再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歸納、概括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讓每個學生都有觀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機會,提供給學生一個廣泛的、自由的活動空間。當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在探索中初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數(shù)學教學活動要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數(shù)平行四邊形時,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主動探究規(guī)律,滲透有序思維的方法。整節(jié)課從實際出發(fā)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突破了教學的難點。以上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不僅參與面廣,熱情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探討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問題的思維方式。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的精彩之處在于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成功,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不足:課中的練習量還是不夠,可以多做些練習突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第三課時

              周長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41頁上的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周長

              1.活動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軟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長度嗎?

             、普l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悄愕难蝗Φ拈L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让幻阊闹荛L在哪。

              2.活動二

             、懦鍪疽愿鞣N實物:鐘面、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

             、颇隳苤赋鲞@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

             、七@些圖形的周長指的指哪里?請你用筆描一描。

             、菍W生獨立完成

              ⑷匯報:它們的周長在哪?

              4.周長的概念

             、磐ㄟ^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

              么是周長嗎?

             、茖W生說一說

             、谴蜷_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葓D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二、鞏固周長的概念,探究求這些圖形周長的策略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

              人小組里說一說。

              2.學生活動

              3.匯報: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三、聯(lián)系生活,概括總結

              周長在生活中應用和廣泛,你能舉出一個周長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嗎?

              四、練習

              1.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2.思考題:

              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圍上鐵皮,鐵皮的長

              度是不是這個長方形鏡框的周長?

              五、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什么是周長,量一量自己家里人頭、腰的周長,并記錄下來。教學反思:

              縱觀整節(jié)課,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三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yōu)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第四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43頁例

              2、例3以及第44頁練習十的第

              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新授1.出示兩張卡片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3.學生探究

             、艑W生獨立思考計算: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樣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扑娜诵〗M交流

             、侨鄥R報: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人伎迹呵箝L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普叫沃荛L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悄阆矚g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準。

              5.鞏固

              ⑴

              6分米8厘米2厘米

              1厘米

              3分米8厘米

             、埔粔K長方形的臺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長多少分米?

              ⑶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分米?

              ⑷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

              四、機動發(fā)展題

             、乓嬎阆聢D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⑵計算下圖的周長呢?(出示圖)

              教學反思:

              教學要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v觀本課,從周長概念的歸納,到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及公式的探究歸納,再到課末的匯報小結,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學生個體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新知、理解運用的過程,而教師自始至終只是充當著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們去探究知識。這樣的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合作意識。

              第五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練習課

              練習內容:

              教材第44頁練習十

              練習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練習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做周長。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⑴自己先量一量記錄下來,然后再計算。

             、迫鄥R報,集體訂正。 3.課本44頁第二題:

              出示一幅長方形的地圖,求出它的周長。

              ⑴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萍w訂正。

              二、綜合練習

              1.用2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⑴獨立完成

             、萍w訂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中間哪條邊為什么不算?

              2.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用90厘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弄毩⑺伎迹河90厘米的綢帶圍一圈指的是什么?

             、圃谒娜诵〗M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侨鄥R報

              3.在課本上找兩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動練習

              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腰圍厘米

              四、作業(yè)

              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它的周長。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fā)現(xiàn)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途徑。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經(jīng)常進行合作學習訓練,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在磨擦碰撞中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chuàng)造。

              第六課時

              估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例4例5,46頁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掌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較準確地估計出物品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著畫出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畫得最準確。

              4.說說自己估計得怎么樣,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樣物體的長度,看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二、新授

              1.教學例5 ⑴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颇阌修k法知道它的長和寬嗎?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獨立完成。

             、侨鄥R報: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

             、葘W生在四人小組里活動:拿出彩帶估計一下,用彩帶數(shù)學書圍一圈至少要多長?剪一段試一試。并討論:怎樣才能估計得更準確?

             、扇鄥R報:你估計得怎樣?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能估計得更準確嗎?

              2.鞏固練習。

             、畔旅婺膫圖形的周長最長?先估計,再量一量,算一算。

             、46頁做一做第二題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如圖)。

              教學反思:

              估計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安排這一內容,目的讓學生在估量一些物體的長度中,逐步建立空間觀念,并養(yǎng)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

              從復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入手,讓學生回憶了這些長度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通過復習幫助學生更清晰地建立長度概念,激發(fā)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為比較準確地進行估計做好準備。然后用四條長短不一的帶子,請學生從中選擇合適的帶子來包裝禮盒,使學生能夠利用生活經(jīng)驗得出太長的繩子和太短的繩子都不適合。在此基礎上很自然地出示了有關禮盒的一些信息——長10厘米,高5厘米,蝴蝶結需要40厘米,從而帶著復習了有關周長的內容。

              緊接著,便對判斷剩下的兩條帶子哪一條是70厘米展開了第一次活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注重營造寬松、民主、平等、互動的“顯性”學習化環(huán)境讓學生們充分利用起了自己的經(jīng)驗,尋求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估計,并能加以總結。

              之后在學生興趣最高漲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提出最想估計的物品,并在此基礎上加以選擇,讓學生進行了第二次活動。這次活動鞏固了學生對估計方法的掌握。

              在第三次活動時,我將具體的物品抽象為具體的長度,請學生再一次估計。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進一步完善了估計的方法,再一次提高了估計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估計有著非常廣泛地應用,在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視對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整節(jié)課在教學時,組織了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獲得了相應的長度的線段的表象,并使表象從模糊到清晰,估算的結果從很不精確到不很精確,甚至精確。讓學生逐步建立空間概念,并行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厘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并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系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經(jīng)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jīng)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能根據(jù)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四、教學重、難點

             。ㄒ唬┲攸c。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ǘ╇y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ㄈ┙叹、學具準備。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五、教學過程

             。ㄒ唬┕适录とぃ瑴毓室。

              1、觀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shù)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shù)學思考?你有什么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師帶來了現(xiàn)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并匯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嗎?

             。ǘ┱J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現(xiàn)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匯報

              師小結:借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xiàn)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xù)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后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匯報

              師小結:在今后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jù)。

              3、發(fā)現(xiàn)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匯報

              師:不是6厘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厘米長,但是又不到7厘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fā)現(xiàn)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獲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xiàn)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xiàn)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xiàn)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獲,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fā)現(xiàn)場的這個腳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么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臉,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干,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xiàn)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ㄎ澹┌鍟

              分米、毫米的認識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素材,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

              1.巧設情境,輕松導學。

              本節(jié)課的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需要運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參與估算的過程,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估算的強烈愿望,樹立學好估算的自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讓學生體會估算的價值。

              教學中,先讓學生自主解答,在肯定筆算精確結果的同時,通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這樣的問題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決,不需精確計算,體會估算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估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427+275 814+691

              2.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用估算的方法去解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乘法估算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復習加法估算的方法,為學習新課做好知識鋪墊。同時,讓學生初步了解估算可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探究新知

              1.閱讀理解,收集信息。

              (1)課件出示教材70頁例7情境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ㄒ阎獥l件:29人去參觀,門票8元/人。所求問題:帶250元買門票夠嗎)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9×8。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2)展示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 筆算。

              方法二 估算。

              因為29接近30,就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所以帶250元買門票夠。

              (3)介紹約等號:剛才估算出的得數(shù)不是準確值,因此在列算式的時候,算式和得數(shù)之間不能用“=”連接,而要用“≈”連接,29×8≈240(元),希望同學們在估算時注意。

              3.回顧反思,總結方法。

             。1)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便?(估算)

             。2)討論:為什么估算簡便?

             。ㄒ驗檫@道題問帶250元買門票夠不夠,不是問買門票需要多少錢,所以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這樣用估算解決就非常簡便了)

             。3)小結估算方法:把29看作30,估大了,說明即使有30人去參觀,買門票才需要240元,因此帶250元一定夠。我們在估算時,通常把多位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再與一位數(shù)相乘。估算的結果要用約等號連接。

              4.拓展。

             。1)如果92人參觀,帶700元買門票夠嗎?應該怎樣估算?

             。2)如果92人參觀,帶800元買門票夠嗎?應該怎樣估算?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shù)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shù)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shù)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6

              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有哪些

              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實踐、記錄、統(tǒng)計

              [4]說說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jù)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量觀念。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3、初步經(jīng)歷質量單位的形成過程,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4、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某超市招聘售貨員的.考試,要求應試的人員必須掌握最基礎的質量單位的有關知識,剛好我們才學過了這方面的知識,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稱物品,認秤。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下面兩樣物品稱出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

              2、貼標簽。

              以給商品貼上質量標簽的游戲形式出現(xiàn),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實際質量,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3、補標簽。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下面這些物品和動物的質量標簽上的質量單位漏寫了,你能把它們填補完整嗎?”學生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千克、克、噸”,集體完成,并請學生陳述自己的理由。

              4、比較下面物品的輕重。教師用第3題中單純的式子變?yōu)楸容^兩種標明質量的物品輕重,吸引學生參與。

              復試

              1、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理解圖意;嘗試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3、第8題。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同桌交流。

              4、第9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操作。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稱5次;先稱30克,再稱20克;先稱2個20克,再稱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g=( )g

              4噸=( )千克 6000 t =( )g

              4千克500克=( )克 3噸70千克=( )千克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第11題。這道思維訓練題蘊含著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學具代替蘋果梨子擺一擺,增強直觀性。解題思路是:3個蘋果和3個梨合起來剛好和9個桃子一樣重,所以1個梨和1個蘋果應和3個桃子一樣重。學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課本31頁例7、32頁例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學生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2、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學生具有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悟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經(jīng)。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20千克的水1桶,一捆10千克的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同學們,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兩個質量單位?千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

              板書:1千克=1000克

              2、練習:填合適的單位。

              師: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動物是什么呢?(藍鯨)

              出示藍鯨資料,學生閱讀。

              師:課件中藍鯨的重量用噸作單質量單位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喜愛的熟悉的動物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又用藍鯨的資料引出質量單位“噸”。

              二、活動體驗、建構新知。

              師:你在哪里見過或聽過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品嗎?出示集裝箱和一節(jié)火節(jié)的載質量。

              1、初步認識1噸有多重

              一個學生的體重是25千克,4個學生的體重是()千克,40個學生的體重是()千克,也就是1噸。

              1只北極熊約重500千克,兩只北極熊約有()千克,也就是()噸。

             。ǔ鍪菊n本圖片)引導學生觀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噸。

              2、活動體驗1噸有多重

             、垡恢粬|北虎250千克,()只是1噸。

              ④分組匯報結果。

              小組活動

             。1)每小組可以準備一桶水、一捆書、一位同學體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學親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過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樣的物品質量是1噸。

              (4)分組匯報結果。

              同學們,這了不起,通過自己的推算,順利解決了問題,感受了1噸。

              【設計意圖】先由全班共同體驗,使學生親身感知1噸的重量,為后面的分組體驗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接下來的分組體驗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日常熟悉的物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體驗過程,進一步強化對1噸的認識,形成1噸的質量觀念。

              3、噸和千克的換算。

             。1)課件出示例8。

              4噸=()千克3000千克=()噸

             。2)學生立思考填空。

             。3)組內交流后,匯報換算推理過程。

             。4)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噸。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5000)千克。

              【設計意圖】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與“千米和米”相同,難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立完成。

              三、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1)課本第34頁第1題連線。

              這是一道連線題,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學生先立連線,再集體交流。

              (2)課本第34頁第2題填上合適的單位。

              先讓學生立練習,再交流反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對最后一題要告訴同學們要填長度單位千米。

              (3)課本第34頁第3題

              學生根據(jù)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關系進行單位換算和簡單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tǒng)一單位。

              (4)課本第34頁第4題解決問題。

              鍛練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的質量單位噸和千克的換算和簡單計算的方法,進一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并能在有關質量單位的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運用噸的知識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jié)水方法?

              五、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千克=1000克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1噸=1000千克

              5、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十單元《倍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

              “倍”的認識是后面繼續(xù)學習乘法和除法計算的基礎,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好。本節(jié)復習課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在教學教材112頁9題時,通過分析題意、立解決、集體反饋幾個步驟,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運用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通過對“倍”的認識及相關問題的解決,促進學生乘法認知結構的優(yōu)化。

              2.關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在解決有關倍的問題時,經(jīng)常會將“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相混淆,主要是因為對題意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在本節(jié)復習課中,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分析、理解,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意義,從而提高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

              教師準備 PPT課件

              1.課件出示教材110頁1題(5):飛機從北京飛往西安大約需要2小時,飛往烏魯木齊的時間是飛往西安的`2倍。北京飛往烏魯木齊大約需要幾小時?

             。1)引導學生回顧有關倍的知識。

              ①“倍”的意義: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就說這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凇扒笠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意義:求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

              ③“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意義:一個數(shù)中有幾個相同的另一個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2)復習有關倍的問題的解題方法。

              ①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谇笠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3)學生先立解決問題,然后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對倍的知識的回顧和問題解決,使學生對“倍”有進一步的認識,明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意義及解題方法,為后面的練習作鋪墊。

              2.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倍的認識的解題方法及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1)課件出示教材112頁9題。

              4元16元 ()元 ()元

              ①筆袋的價錢是三角尺的幾倍?

             、谝缓胁使P的價錢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筆多少錢?

             、酃P袋的價錢是鋼筆的2倍。一支鋼筆多少錢?

             。2)引導學生認真讀題,分析三個問題各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一個問題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第二個問題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第三個問題是已知一個數(shù)和這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求另一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3)學生先立解決問題,然后集體交流。

              [第一個問題:16÷4=4;第二個問題:4×9=36(元);第三個問題:16÷2=8(元)]

              (4)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ㄒ⒁獾膯栴}:①倍不是單位名稱,它是指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所以“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這樣的問題不用寫單位名稱;②兩個數(shù)相比較時,把標準數(shù)看作1份,另一個數(shù)里面有這樣的幾份,另一個數(shù)就是它的幾倍)

             。5)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自主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在小組內解答。

             。6)引導學生討論:“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有什么不同?

             。á僖饬x不同;②計算方法不同;③“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有單位名稱,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沒有單位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幾道題的訓練,旨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鞏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解題方法和二者的區(qū)別,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奠定基礎。

              ⊙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教材114頁17題:興華村前年只有16戶使用天然氣,去年使用天然氣的戶數(shù)是前年的4倍,今年使用天然氣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戶。今年使用天然氣的一共有多少戶?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2)尋找解題方法。

             。3)列式解答。

              16×4=(戶) +20=84(戶)

              ⊙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倍的認識”,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4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區(qū)別:

              (1)意義不同;

             。2)計算方法不同;

             。3)“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有單位名稱,而“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沒有單位名稱。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使學生經(jīng)歷整十、整百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過程,學會口算方法。

              2.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 培養(yǎng)學生學會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樂園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為下面學習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提出問題:坐碰碰車20元,3人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呢?

              預設:20×3=

              提出問題:要怎樣計算呢?

              預設1:可以用加法計算,20+20+20=60

              預設2:2個十乘3是6個十,也就是60。

              提出問題:那200×3=多少呢?

              預設:2個百乘3是6個百,也就是600。

              2.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

              提出問題:坐過山車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錢?怎樣列式呢?

              預設1:12+12+12=36。

              預設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預設3:用3乘2等于6寫在個位,1乘3等于3寫在十位,就是36。

              提出問題:為什么要把3寫到十位上呢?

              預設:因為1表示1個十,1個十乘3就是3個十。

              提出問題:想一想,12×4=應該怎樣計算呢?

              預設:2乘4等于8寫到個位上,1乘4等于4寫到十位上。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三、鞏固練習

              1. 口算下面各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輛兒童三輪車的價錢是90元。幼兒園買了4輛,一共用多少錢?

              3. 一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計算方法。

              四、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1: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預設2: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把兩位數(shù)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乘一位數(shù)后把乘得的積相加。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理清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一、乘除法

              一、教學內容:P2~P14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

              2、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

              3、 使學生能夠應用本單元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4、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

              1、 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2、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

              3、 能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難點:

              1、 口算乘法中的進位口算

              2、 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及幾百幾十

              3、 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五、課時安排:7課時

              六、教學進度:第1~2周

              小樹有多少棵

              教學內容:P2~P3

              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掛圖、數(shù)字卡片。

              教學設計:

              一、 情境引入:

              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大家一進校園就會看到花壇里盛開著美麗的`鮮花,它在裝點著我們美麗的校園,這么美的環(huán)境大家喜不喜歡。(喜歡)要有美麗的環(huán)境,就需要花草樹木。

              二、 探索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jù)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

              引出:20×3=

              4、討論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5、將學生的方法板書到黑板上,并讓學生說說20×3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學生互相交流20×3的計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師再提哦出問題: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組內與同伴交流。

              三、 拓展應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計算規(guī)律,說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確,教師都給予肯定。

              2、完成P2第3題,做完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3、完成練一練第1~3題

             。1) 1~2 學生獨立完成。

              第一題先認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題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第三題前兩問可讓學生先討論怎樣算,然后再做。最后一問有開放性,學生要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解答。

              四、數(shù)學游戲

              教師先向學生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并演示幾次,讓學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進行游戲。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 學得怎樣?

              需要多少錢

              教學內容:P4~P5

              知識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jīng)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教學難點: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 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

              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jù)圖提出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2-29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教案數(shù)學03-05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2-04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20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1篇)11-09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3-09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5-27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2-14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5-30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