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佟⒆寣W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②、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凇⑴囵B(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禮貌待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紙條、磁鐵
學具:數(shù)字卡片、小棒
四、教學過程
1、激趣引入
①、激趣
同學們,你們分過東西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分東西,通過分東西學習新本領,好嗎?
動手實踐一:
⑴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shù)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茖W生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菍W生匯報
提問:誰愿意說說他是怎樣分的?(學生說,教師板書,在學生說的時候注意鼓勵有創(chuàng)新的)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⑷教師指著上面四種分法提問:這四種方法中有一種比較特別,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
⑸請學生說,并說說為什么不一樣?
、式處煔w納指出:最后一種分法中每份的數(shù)字卡片數(shù)同樣多,都是4張。(教師板書:同樣多)
2、引入
動手實踐二:
、佟⒔處熋鞔_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shù)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②、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檢查、指導;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把8個磁鐵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樣多;
、堋W生分完,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是幾個?教師指著學生分的磁鐵說: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方法叫平均分。(教師在磁鐵下貼出紙條,學生齊讀一次)
2、探索新知
1、學習例2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動物來到老馬家作客(課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動物),老馬非常熱情的招待他們,拿出6個又大又紅的桃子(課件出示6個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見了都饞得直流口水,老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這三個小鬼一定會吵翻天,所以老馬想請我們206班的小朋友幫幫忙,把桃子分好,不過在動手之前有兩個問題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個桃子分成幾份?(當學生說3份時,教師出示3只盤子)②、該怎樣分?
。2)、動手實踐三: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數(shù)字卡片代替桃子動手分。
。3)、觀看動畫演示分桃子的過程
教師:在同學們分的時候,老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馬是怎樣分的。(課件演示第一次分的過程)提問:每盤放了幾個?分完了嗎?繼續(xù)分。(課件演示第二次分的過程)提問:老馬分了幾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盤放幾個?還剩幾個?第二次每盤又放幾個?
。4)、動手實踐四: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學老馬的'樣子分一次?
。5)、學生上臺演示分的過程
教師:誰愿意上臺分給大家看?(用磁鐵演示)
。6)、教師歸納小結:把6個桃子放在3個盤子里,每盤放的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做。
2、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①、除號
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叫除號(板書:÷),先寫橫,橫要寫平,然后上下各一點,兩個圓點對齊。
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把要分的東西的總數(shù)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3寫在除號的后面,除號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個,2寫在等號的后面。(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整道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全班齊讀一遍),學生讀“8÷4=2”進行鞏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學生齊讀),學生說“8÷4=2”的意義。
3、形成練習
。1)、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一小題
、、讀題,理解題意
請一名學生說說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動手實踐五:
學生根據題意進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觀看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演示分小棒的過程。提問:總共分幾此?第一次每堆放幾根?
、、指導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幾根該用12除以幾?等于幾?
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號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二小題
、佟W生獨立做
、、集體訂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根該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比較一、二兩題
為什么第一小題是除以3,而第二小題除以4?
。3)、做補充練習
教師把10本作業(yè)本平均分給2名同學,每名同學分得幾本?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說說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
4、歸納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分東西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5、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十二的第一題
6、板書設計(略)
五、教學設計說明
1、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2、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佟⒆寣W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
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②、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荨⒔逃龑W生熱情待人。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3、教學設計
、佟⒔虒W設計的指導思想
、、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大認知規(guī)律;
、、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三為目標;
、、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
、凇⒔虒W設計的幾個層次
、、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啤⒂"平均分"指導操作
在教師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就用剛學的"平均分"來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⑶、解決如何"平均分"
上一實踐只是讓學生嘗試著平均分,并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學生操作之后,觀看老馬分的過程,在模仿老馬的分法進行分,最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幫助學生解決了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四冊《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低年級己經認識了克的纂礎上進一步認識和學習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學要從學生己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估測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并不陌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也容易掌握。只是由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接觸的重錄單位一般用斤”表示。因此課上如果出現(xiàn)這個問題。應首先向學生說明。
在活動過程中,要讓學生分組活動。小組內的成員要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最終達到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會知識。掌握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可采用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多種方式來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1.讓學生經歷由實際問題變?yōu)閿?shù)學問題的過程。在認識質錄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建立起1千克的質錄概念。
2.在實際運用中掌握稱物體的各種方法。
。ǘ┻^程與方法1.經歷探究物體重量的過程。掌握稱物體的方法。并能估計物體的重量。
2.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意識。
3.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
發(fā)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能力。
。ㄈ┣楦信c態(tài)度1.在數(shù)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激發(fā)起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動過程中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3.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善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4.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課件。
2.學生準備:
。1)課前布置同學們到商店里看一看有哪些重錄單位。到菜市場親自體驗一下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2)小組準備各種秤、物品若干(蘋果、梨、熟雞蛋等等)。
(3)小組準備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豆四袋。
。4)每人都稱一下自己的體重。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引入新知識
讓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知識,知道比較輕的物品重錄用“克”作單位來計量,然后檢查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
有的同學在報體重時可能會說自己多少斤。這時。教師就告訴學生,“斤”是我們國家常用的重量單位。“千克”才是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為了便于和國際交流。我們國家也把千克作為法定的計最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千克”這個重錄單位。
【設計意圖】: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
(一)感知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食鹽的質量。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先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彼此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稱一稱”,通過稱錄具體感知1千克表示的質錄。
如何知道某種物品是1千克。需要用秤稱一稱。秤有很多種。教師首先在電腦上出示各種秤。讓學生說出名稱。其次。讓學生觀察。認識臺秤的使用方法。教師用課件演示稱出1千克蘋果,2千克蘋果的方法。第三步是分組實驗操作。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物品隨便稱出 1千克,然后每個同學都掂一掂?纯从卸嗌伲ㄌO果、梨、雞蛋、大豆……)。
3.“看一肴,比一比”,同樣1千克的物品個數(shù)有什么不同。
4.“試一試,拿一拿”,讓學生試著拿出接近1千克的物品。
要求:每個小組試著拿出1千克物品,最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拿的物品最接近1千克。并評選出感覺最好的小組。
5.自由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任意稱錄不同質錄的物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充分感知一親歷親為~自主發(fā)展~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過程。體驗建立重量單位“千克”的觀念!
。ǘ┨剿骺撕颓Э酥g的'進率每個桌上放有4袋不同的大豆。分別重1克、10克、100克、1000克。讓同學分別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
然后。讓每個小組報告1千克重的人豆是由多少個1克重的大豆合起來的;蛘哒f多少個I克大豆合在一起就是1千克大豆。
板書:1千克二1000克【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推斷等數(shù)學活動,得出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鞏固練習。拓寬視野
。ㄒ唬┗揪毩暯炭茣44頁第5題、第6題。
。ǘ┯螒1.比一比。誰是我班的‘。鐵桿秤”?
教師準備不同的水果放在一個箱子里。推選4個學生代表到前邊來。讓他們每人搭配一個2千克的兜。誰最接近2千克誰就獲勝。
2.猜體重(看誰估計的最準)。
在班里找一個同學上來。再選幾個人上來分別背一背這個同學。感覺一下他的重錄。然后讓學生把估計的重錄記錄下來。最后驗證。看誰估計的最準。
(三)動腦筋1.電腦出示:想一想。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鐵比較。哪個重?
2.電腦出示:
1只鵝=2只鴨2只鴨=3只雞1只鵝=6千克1只鴨=?千克一只雞=?千克(四)實踐活動1.學校里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安裝了飲水機。并每人發(fā)了一個折疊杯子,讓學生思考如何稱出一杯水的重錄(方法越多越好)。
教師告訴大家。水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東西?茖W證明,我們每人每天大約需要喝8杯水。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行。因此。建議大家每天多喝水(一杯水大約210克)。
2.學生知道了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又知道1千克雞蛋大約有幾個。讓他們估計一下。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練習題的設計。滿足學生不同學習要求。讓不同的學生都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fā)展。充分表現(xiàn)了他們各自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使我體會到對于低年級比較抽象的內容的教學。必須依靠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快樂中掌握知識。在親身經歷的實踐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 通過整理和復習,加深學生對除法含義的認識,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 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 鞏固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養(yǎng)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能夠根據具體情境解決簡單的除法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題紙、學具,學生課前整理本單元知識。
【教學手段】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數(shù)學學習,具有了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比較高,參與度比較廣!侗韮瘸ā返慕虒W內容比較簡單,但在整個小學階段卻起到一個奠基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在實踐操作、小組交流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計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合作學習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借助對課本知識的整理和復習,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誰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部動畫片呢?(學生回答)
看來,動畫片新穎有趣,非常受同學們歡迎!今天,老師便請來了幾位動畫片中的朋友來到了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我們一起來看它們是誰呢?(出示“熊出沒”家族成員圖片,全體同學表示歡迎)
下面,就讓這幾位動畫片中的'朋友陪伴我們一起開啟今天的數(shù)學之旅!前面我們剛剛學完了“表內除法(一)”這一單元,下面我們一起進入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出示課題)
二、師生互動,歸納整理
。ㄒ唬┗仡、整理知識網絡。
同學們,特別愛動腦筋的光頭強向你們提出問題了--“回憶本單元,你學到了那些知識呢?”(出示光頭強圖片)
點名學生說出本單元所學知識點,師生共同交流。
談話: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平均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以及“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1、復習“平均分”的意義及“除法”的含義。
剛才,我們在整理知識網絡圖的過程中,同學們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平均分”。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舉例說明什么是“平均分”?可以畫一畫,可以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同時,請和小組內同學進行交流--你是如何表示平均分的?
學生動手操作,指名學生上臺展示,教師隨機板書算式。
我們知道“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平均分”,遇到“平均分”的類型要用什么方法計算呢?(除法)進一步復習“除法”的含義及各部分名稱。
2、復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同學們,你們是怎樣很快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shù)的呢?(利用乘法口訣)。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復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教師出示乘法口訣表,將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2)數(shù)學小游戲“抽口訣 說算式”任意抽出一句口訣,讓學生說一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
。3)對比,發(fā)現(xiàn)幾句特殊口訣。
。4)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ǘ┱n堂練習,鞏固提高。
同學們,剛才大家表現(xiàn)的非常棒!下面“熊出沒”家族的成員們要來考考大家了,你們有信心接受他們的挑戰(zhàn)嗎?
熊二帶來的挑戰(zhàn)
。1)“火眼金睛”(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
。2)“計算小專家”(學生總結如何算得又對又快)
熊大帶來的挑戰(zhàn)
。1)列式計算;
(2)解決問題;
先讓學生讀題,尋找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并列式。小組交流,說說每一道題列式的方法,為什么這樣列式?
比較習題,你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三、回顧總結,反思提升。
“小松鼠蹦蹦想對你說”--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本節(jié)課收獲)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用“知識網絡圖”的形式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整理、復習,通過學習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每一個“平均分”的問題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在計算除法時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會使計算更加簡便、快速;而學會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就可以更好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看來,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之間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相連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的非常棒!希望你們將井然有序的良好習慣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做到凡事條理分明,做學習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本課將繼續(xù)學習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溫故知新,鞏固并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理解和掌握。
2、引導學生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的認識和掌握。
教學準備:
情景圖、課件等教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迎接問題
1、進行簡短的談話并出示情景圖。
2、質問學生:“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并進一步詢問:“熊媽媽是如何分竹筍的?請你們能否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3、通過學生互動操作和教師課件演示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4、思考:該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5、解釋:為什么該算式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情景和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成果。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各部分名稱
、俪鍪境ㄋ闶,讓學生取出三個數(shù)的名稱。
、趯W生自行取名,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根據算式與情景進行比對闡述各數(shù)的含義。
3、思考:探究為什么例4和例5中的小熊和熊媽媽都可以使用除法計算?并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
【設計理念】: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比較,讓學生了解如何使用除法計算平均分配物品或數(shù)量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習題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
(3)學生交流報告;
。4)總結反思。
2、挑戰(zhàn)環(huán)節(jié):
。1)通過畫圓、分塊等游戲,讓學生體驗分配的過程,填寫計算公式;
。2)解釋除法的計算公式,讓學生通過畫圖實際操作。
【設計理念】:通過豐富多樣的練習方式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讓學生參與到分配物品、圈圈畫畫等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滿足學生取得成功的心理需求。
四、課堂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整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
2、整理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題意,靈活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靈活解答除法的實際問題。
教具:多媒體課件 8支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1—6的乘法口訣
1、開火車背誦口訣,橫著背,豎著背。
2、一句口訣說一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如:五八三十
3、練一練:完成P27練習六第1題,集體校對。
二、復習平均分
誰來舉例說說什么是平均分,借助8支筆說一說。根據舉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
三、除法解決問題
集體完成P27練習六第2題,課件出示。生讀題,并說說怎么想的,再列式。
四、思考題
。ǎ+()+()+()=8
12=()+()()
你是怎么想的,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除法的有關知識,小朋友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材解讀
本單元是學生正式接觸統(tǒng)計的概念,是學生在學習了分類與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知識。教材依托學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數(shù)據、記錄數(shù)據和呈現(xiàn)數(shù)據為主,從中學習調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統(tǒng)計表,學會用最簡單、最基礎的方法記錄、整理和呈現(xiàn)數(shù)據,并會進行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從而使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統(tǒng)計的價值。
本單元是對以前非正式的統(tǒng)計表整理和呈現(xiàn)數(shù)據知識的延伸,也是學生建立正式的統(tǒng)計表表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對今后 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鋪墊。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與整理等內容,能正確地進行計數(shù),所以填寫統(tǒng)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shù)據和根據統(tǒng)計表解 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 作出簡單的分析。
經驗之談
1.學生在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投票確定某事件的概率的情景,比如選班干部、選進步學生等活動。為此,教學中要從實際情境入手,以投票的方式學生共同協(xié)助收集數(shù)據,引導學生體驗記錄、整理和呈現(xiàn)數(shù)據的過程,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
2.要注意生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深化理解,解決問題,體會到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科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10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數(shù)獨游戲,經歷稍復雜的推理過程,獲得更多簡單推理的經驗,培養(yǎng)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推理能力,并且能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
3、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用途,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重點難點:學會合理的推理方法進行全面、有序的推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方向。
同學們,你們玩過“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嗎?在玩這個游戲時有什么規(guī)則和技巧呢?
看來,只有熟悉游戲規(guī)則,掌握技巧才能玩好游戲。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玩一個叫數(shù)獨的游戲。(板書:數(shù)獨)
二、從簡引入,初探技巧。
1、課件出示: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3這三個數(shù),并且每個
數(shù)在每行、每列中都只出現(xiàn)一次。 “?”應該是幾呢?
2、誰來說說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題你會填嗎?在練習紙上試試看。
3、匯報:你怎么想到要在“?”處填3呢?
根據游戲規(guī)則,觀察行和列,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必須出現(xiàn)兩個不同的數(shù)才能準確填寫。先填出能確定的空格,然后根據規(guī)則,補填其他空格的數(shù)。(板書:先填能確定的空格。)
三、遷移類推,學習新知。
同學們,我們已經會做三行三列的數(shù)獨了,那么四行四列的數(shù)獨你們敢挑戰(zhàn)一下嗎?
1、出示例題,生讀游戲規(guī)則。
剛才我們在做三行三列的數(shù)獨游戲時,先填的空格所在的行和列里必須出現(xiàn)兩個不同的.數(shù)。我們猜想一下:要做四行四列的數(shù)獨,先填的空格所在的行和列里必須要出現(xiàn)幾個不同的數(shù)?(板書:出現(xiàn)不同的三個數(shù))觀察數(shù)獨盤,你能直接確定B是多少嗎?為什么?
2、那么,這個數(shù)獨盤面上哪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里出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所以,我們可以確定這個空格是幾?那接下來,你能確定B是幾了嗎?
3、掌聲為我們喝彩!真是太厲害了,剛才,在無法直接確定B是幾時,我們是怎樣做的?(看有哪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對,凡是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現(xiàn)在3個不同的數(shù),那我們就能直接確定這個空格是幾,也就是先填能確定的空格,再來解決我們所需解決的問題。
4、翻開數(shù)學書110頁,我們剛才所解決的問題就是書上的例2。大家看看,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掌握了四行四列的數(shù)獨技巧,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看你是否已學會?
1、數(shù)學書110頁,做一做。
2、介紹四宮格、六宮格、九宮格。
五、全課,暢談收獲。
同學們,今天我們玩了這么多的數(shù)獨游戲,現(xiàn)在誰能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嗎?
數(shù)獨游戲就是應用我們上節(jié)課學的推理的方法來解決的。只要同學們掌握了方法,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一定能完成更多更難的數(shù)獨。說不定你還能發(fā)現(xiàn)更好的方法呢。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3頁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學會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方法,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shù)學課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 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
2. 數(shù)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shù)學成績。
3. 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給數(shù)學老師幫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shù)學科代表?
學生自由發(fā)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問題導入: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二(2)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選誰呢?出示教材第3頁的例2。把統(tǒng)計結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陳小菲票數(shù)
。1)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 )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
1.理解題意。
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該選誰參加比賽,就要先確定選舉方法,再選擇記錄結果的方法。
2.選舉方法。
我們可以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來決定由誰參加比賽。參加投票的同學只能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寫在紙上,再找?guī)讉同學統(tǒng)計他們兩人所得到的票數(shù),誰的票數(shù)多,誰就參加講故事大賽。
師:全班同學進行無記名投票后,各小組組長將紙條收齊,等待統(tǒng)計投票數(shù)據。
3.統(tǒng)計投票數(shù)據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選舉的`結果在小組長的手中,現(xiàn)在只要我們統(tǒng)計出誰得到的票數(shù)最多,就知道誰能參加講故事大賽了。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統(tǒng)計投票的數(shù)據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統(tǒng)計投票數(shù)據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畫“正”字的方法來統(tǒng)計,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來統(tǒng)計,也可以用畫“○”的方法來統(tǒng)計……我們就選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tǒng)計吧!
生一起參與統(tǒng)計投票數(shù)據的過程。
4.整理數(shù)據。
師:整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生:王明明得到15票,陳小菲得到22票。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個“正”字的每一筆代表一票,每個“正”字代表五票。王明明一共得了3個“正”字,所以是15票,陳小菲得到4個“正”字還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5.完成統(tǒng)計表。
現(xiàn)在我們把上面的統(tǒng)計結果填入這張統(tǒng)計表中。
姓名王明明陳小菲票數(shù)1522
6.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
請同學們根據統(tǒng)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 )參加比賽。
生:觀察統(tǒng)計表可知,陳小菲得到票數(shù)比王明明多,所以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師:你不僅會觀察,而且會比較,真能干!現(xiàn)在請大家解決第二個問題。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生1:如果他們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陳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結果沒有改變,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2:如果他們都投陳小菲的票,那么陳小菲的票數(shù)就更多了,最后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3:如果他們其中一人投給王明明,另一人投給陳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陳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陳小菲的票數(shù)多,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學生先選好自己喜歡去的地點,然后匯報,并用畫“正”字的方法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與整理,整理數(shù)據后將記錄結果填入統(tǒng)計表。
2.完成第4頁練習一的第3題。
學生先根據畫“正”字的統(tǒng)計表完成第(1)小題,填寫簡單統(tǒng)計表;再分別解決第(2)小題和第(3)小題。對于第(3)小題,這個月是夏天還是冬天,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頁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先根據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方法完成第(1)小題,填寫簡單統(tǒng)計表。再解決第(2)小題。對于第(2)小題“如果再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shù)量可能最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10分鐘內小轎車就通過了32輛,說明小轎車已普遍成為人們喜歡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觀察10分鐘,小轎車通過的數(shù)量可能最多。
四、歸納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學習了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畫“正”字、打“√”、畫“○”等方法,其中畫“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個“正”字代表5個數(shù)據。同時統(tǒng)計表可以幫我們分析和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0王明明陳小菲票數(shù)1522
。1)根據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 陳小菲 )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無論缺勤的這兩位同學如何投票,陳小菲的票數(shù)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會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篇目:
在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的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的第11至14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強化學生的知識點,使他們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地選擇解題方法,同時提高學生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整個復習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和認真審題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
難點:
提升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教學工具、學具及課件準備:
提供情境圖、自測題卡和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包括: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xiàn)、啟發(fā)談話以及嘗試指導法。
學法包括:
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老師:你們喜歡在公園里玩嗎?公園有很多有趣的景點,你最喜歡哪個?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玩吧。@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場景圖片)
老師:看,他們玩得真快樂。ㄕ故締栴})如果每個人玩一次碰碰車是3元,那么小明一共花了12元。那么小明玩了幾次?
學生:(進行獨立計算后)4次!
老師:太好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之前學到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回顧和復習如何正確選擇解題方法和步驟。
黑板上書寫題目:解決問題
設計目的是:以兒童喜歡的滑梯游樂場為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復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二、回顧總結,搭建知識網絡。
1. 自主梳理,實施建構
昨天,老師安排同學們回家整理和復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現(xiàn)在,同學們將有時間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整理的結果,而小組長需要記錄。
同時,學生們將相互交流,教師則巡視并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第二步是交流矯正和優(yōu)化再建,小組們匯報他們的整理結果。
第一個小組的小組長匯報整理結果如下。
第二個小組的小組長匯報整理結果如下。
展示各小組的整理結果,全班同學欣賞并進行交流。
此后,師生共同總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包括:
要在認真看題的基礎上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確定運算步驟。根據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計算結果。檢查并寫出答案。
同學們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將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復習。
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間相互回顧、小組間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幫助學生回顧和梳理已學過的知識,也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間合作和交流,讓同伴交流成為了學習的一部分。在整理過程中,學生讓舊知識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第一步是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第二步是分層練習和重點突破。
1. 總復習第13題: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并說出他們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和問題。接著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問題。
2. 總復習第14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交流,確定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以及如何找出答案。接著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問題。
第三步是拓展延伸和整體深化。
1. 練習二十四的第11題:根據圖畫中小朋友們的想法,讓學生明確一個客人需要一份碗和兩根筷子。然后讓學生根據碗和筷子的數(shù)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結果表明,8個碗可以供8位客人使用,而14根筷子可以供7位客人使用(14÷2=7)。
所以這些餐具只能給7位客人。
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學生應首先根據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獲得信息。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應該分幾組?需要知道什么?如何解決?
學生應該獨立創(chuàng)建算式并在小組中交流。
練習二十四第13題。
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比較三種襪子的每雙價格來確定哪種襪子便宜。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并進行比較。
(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鬃诱f:“學習先要溫故知新,”只有充分掌握之前學習的`知識,才能開發(fā)出新的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歸納和運用學習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測和完善提高
。ㄒ唬┳灾鳈z測
學生應該獨立完成檢測題。
自測題:
1.鉛筆是三角錢一支,如果要買三支,用一元錢,需要找回多少錢?
2.班上有26位男生和22位女生。在體育課上要分為六排,每排有多少人?
3.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需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沒看完多少頁?
5.一個毽子三元,一根跳繩五元。
。1)小青買了四個毽子和一根跳繩,共花費多少錢?
。2)你有30元錢,你要怎么花?需要找回多少零錢?
6.冰激凌每個零售價是七元,批發(fā)價每箱六個,共三十元。按箱購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設計目的: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
。ǘ┰u價和完善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學習了解?哪些方面對自己和小組最為滿意?
2.教師總結評價。
每位同學在今天的課堂上表現(xiàn)出色,不僅掌握了大量的知識,還愿意與同學分享所學的內容。老師非常高興!通過大家的發(fā)言,我得知你們收獲很多,希望你們能活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這次課程的設計旨在通過檢測給予學生準確的評價,讓他們正確評價自我和他人,激勵他們在知識、技能、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不斷完善自己。
下面是本次課堂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復習
13.12 ÷ 3 = 4(次)
答案:小明共玩了4次。
14.8 × 3.6 = 30(角)
30角 = 3元
答案:一共需要花費3元。
教學反思:
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但是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著手解決。例如在126頁的第11題中,學生不知道該把答案分給幾個人。因此,我們需要在課外時間對這些實際問題進行補充,以加強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余數(shù)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余數(shù)。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周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墒撬蜷_冰箱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7個草莓,3人怎么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
活動導入法:
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
①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②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余數(shù)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什么是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余的數(shù)叫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么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討論后總結:帶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jié)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我使用故事導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余數(shù)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較角的大小。力求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實現(xiàn)大小的比較。
2、新課的導入。在比較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揭示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
3、實踐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fā)現(xiàn)、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實踐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yōu)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合作的過程中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tǒng)籌。
4、整個過程體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體現(xiàn)生活數(shù)學、快樂數(shù)學。
教學重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理解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入課,復習舊知。
1、復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角的知識。
出示角。根據圖例回答這是一個(角)
角是怎么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
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么?(直角)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匯報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兩組:一組是移動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移動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
二、鞏固實踐階段,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1)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
(2)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3)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
2、自由活動:找一找!
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shù)募。瞧!小海龜(shù)募叶际怯晌覀儗W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銳角?哪些角是鈍角?并說出原因。
三、總結,深化階段。
、佟⑿〗M內講解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角是鈍角?
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時是銳角,什么程度時是鈍角,什么時候又是直角。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內容,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實際意義。
2.在稱一稱、掂一掂等實踐操作體驗活動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據現(xiàn)實情境恰當選擇克或千克計量物品的輕重。
3.在現(xiàn)實情境和具體操作中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克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重點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選擇恰當單位進行計量物品輕重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白板展示:超市購物時的對話情境?
教師:同學們,畫面中他們在說什么?(學生交流)?
教師引用對話中提到的`克和千克引入課題:克、千克的認識(板書:克、千克)
二、新知探索
1.認識工具——稱。
2.認識克(g)。
(1)活動:稱稱。
小結:大家觀察了稱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用手感受下1克有多重。
引導學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覺很輕。
(2)掂掂。
我們身邊有很多物品都很輕,比如一枚硬幣(呈現(xiàn)1角硬幣),介紹一角硬幣重1克,你放在手心內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把小組的硬幣放在一起,掂掂,感受有多重。
。3)說說。
通過剛才的掂掂、稱稱,你們對1克或幾克有什么感覺?(輕或很輕的感覺)
小結:計量較輕的物品時,一般用克作單位,克用g表示。(板書:克——g)
。4)議議。
在生活中,計量那些物品的輕重可以用克作單位?
。5)填填
學生獨立教材第2頁“填一填”,并匯報。
小結:秤上的標注是g,讀數(shù)就以克作單位,指針指著多少就是讀多少克。
3.認識千克。
。1)稱一稱。
一袋鹽重多少?兩袋鹽呢?
學生觀察:1袋鹽重500克。想:兩袋鹽是500克+500克=1000克
讓學生把兩袋鹽放在盤秤上稱一稱,老師:兩袋鹽多重?你是怎樣知道的?
(指針指著1,兩袋鹽重1千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得出:
1千克和1000克都同樣表示兩袋鹽的輕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樣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師板書:1000克=1千克
。2)估一估
教師:你能估一估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嗎?
先引導學生用手先掂一掂一個蘋果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樣的感受,然后估計幾個蘋果重1千克,組內先交流,然后讓學生用盤秤驗證估算結果(3個蘋果重約1千克)。
。3)稱一稱
、傩〗M合作:用盤秤稱出1千克大米。
讓學生先將大米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稱出1千克大米。
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讓學生再掂一掂。
②小組合作用盤稱稱出2千克大米。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劢處熝惨暎鹤寣W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組再分別稱出8個蘋果和3個蘿卜有多重。
。4)填一填。 6kg=( )g 7000g=( )kg 11000g=( )kg
教師指名回答,幫助學生分析填寫錯誤的原因。
三、練習應用
1.完成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稱一稱
學生分組完成后相互交流。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第1題。
四、板書設計
五、課后反思
教學中忽略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輕重。可用右手掂兩袋食鹽,左手掂1個一角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通過學生的隨堂練習及課后作業(yè),我發(fā)現(xiàn)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少,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認識體驗還夠,判斷幾克、幾千克,誤差較大,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教科書P48頁例2,練習十一第3~6題。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例2主題圖掛圖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用課件出示復習習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4+30 2×4×7 15+10—8 6÷3×2
2、板書課題《乘除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
3、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教師用課件出示例2的情境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從圖中你能讀到哪些信息?最后求什么?
學生可能會獲得以下信息: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草坪上還有7個人。
對于學生回答缺乏一定順序或者表述不完整的,教師要注重指導,幫助零散獲取信息的學生建立一定的順序,并逐步完整地進行表達。
教師: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解題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綜合算式。
讓學生板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充分說明和交流。
(設計意圖:例2貼合學生生活實際,數(shù)量關系簡單,學生也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這個素材是極好的學習資源,教學時進行了充分的運用。同時,有主題圖這個直觀媒介,學生大多也能比較清楚地闡述自己解決的思路,為后面探究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作好了鋪墊。)
教師讓學生根據黑板上不同的解題方法,充分地說一說每種方法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通過交流,學生會發(fā)現(xiàn)無論哪一種列式,第一步都是先算出3個蹺蹺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要先算這一步。
教師根據4×3+7這種列式方法,呈現(xiàn)7+4×3的綜合算式,同時給出數(shù)學的規(guī)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引導學生比較4×3+7和7+4×3兩個綜合算式,讓學生體會后者的簡潔性,進而使學生體會到這樣規(guī)定的合理性:保證結果唯一,數(shù)學表達簡潔。
讓學生獨立用綜合算式計算7+4×3,學生板演,教師注重巡視,關注脫式書寫規(guī)范的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不同的解題方法為他們交流提供了依據,發(fā)現(xiàn)每種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規(guī)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結合情境來理解運算順序更自然、深刻。運算順序揭示后的再思考讓學生意識到無需用小括號時就不必使用,體會數(shù)學表達的簡潔。)
三、運用規(guī)定,進行運算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并且我們也知道了數(shù)學上對運算順序的規(guī)定,大家有信心進行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嗎?
教師直接出示減除、除加的兩步運算式題(如下),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
20—8÷2 81÷9+2
請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注意巡視,最后組織交流,并根據學情進行歸納指導。
。ㄔO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完成第48頁的“做一做”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審題,明確只是將先算的那一步圈出來,加深對沒有括號的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中先算乘、除法的運算順序的鞏固。
2.送小動物回家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審題,明確題意,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第50頁第3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舉手發(fā)言,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完成第51頁第6題
教師用教具在黑板上進行動態(tài)展示,幫助學生理清運算順序,加強對列綜合算式的指導。
。ㄔO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旨在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形成靈活運用的能力。單純的計算練習形式難免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適當采取競技形式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
教師: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ㄔO計意圖:提綱挈領的小結,不僅引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還要學會根據情況正確選擇。)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配套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包括平均分、除法運算的意義,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shù)除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
2、復習讀、寫除法算式,強調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進一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使學生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復習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復習難點: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
一、進一步認識“平均分”。
(一)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提問什么是平均分?
舉一反例讓學生說是不是平均分。
讓學生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平均分的例子,通過手機展示在白板上,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說算式、結果、口訣和其他算式。引導出“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ǘ⿲懰闶剑f除法各部分名稱
根據自己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所用乘法口訣并寫出其他算式。
二、結合提問復習除法的意義,強調除法的兩種不同形式:平均除、包含除,加深除法含義的認識。
通過算式12÷2=6及其圖形總結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通過算式12÷6=2及其圖形總結出: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
通過算式12÷2=6及其圖形總結出:12里面包含6個2。
通過算式12÷6=2及其圖形總結出:12里面包含2個6
三、整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除法算式
(一)乘法口訣練習(連一連)
三四十二 12÷3=4 12÷4=3 4×3=12 4×3=12
四六二十四 24÷4=6 24÷6=4 4×6=24 6×4=24
。ǘ└鶕朔ǹ谠E寫算式
三六十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五二十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ㄈ╈柟逃贸朔ǹ谠E求商
根據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關系總結:有些口訣可以寫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有些口訣可以寫1道乘法算式和1除法算式。
(三)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計時比賽)。
6×2= 18÷6= 30÷6= 4×5=
12÷3= 17-9= 3÷3= 24÷4=
36÷6= 16÷4= 25+5= 20÷5=
71-50= 30+6= 8÷2= 18÷3=
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ㄒ唬┝惺接嬎
1. 14個◇,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 被除數(shù)是30,除數(shù)是5,商是幾?
3. 25里面有幾個5?
。ǘ┙鉀Q問題
有24本練習本平均分給6人,每人幾本?
1. 讓學生自己計算,展示2名同學的進行講解。
2. 重點分析兩問的相同和不同。
五、本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總結。
六、課后作業(yè)布置:
1、第26頁思考題。
2、第27頁第4題。
3、認真復習本單元內容,熟記乘法口訣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下冊教案03-16
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03-01
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2-07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的教案03-06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1-11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經典教案07-11
二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下冊教案02-16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2-26
二年級關于數(shù)學下冊的教案09-03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優(yōu)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