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札記二則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還有3枚木牘,2枚殘損,編號完整的1號木牘長23,寬5.4,厚0.1厘米,木牘正面和背面各分上中下三排,由右至左書寫章題;正面上排7行,中排8行,下排9行;背面上排、中排各9行,下排5行,尾部書“右方囗囗字”,木牘共書寫47個章題,整理者肯定是單獨的一種書。《文物天地》2000年第1期發(fā)表的劉海超《阜陽博物館藏品簡介》一文中配發(fā)了1號木牘的照片,可惜不清晰;2000年7月《國學(xué)研究》第7卷發(fā)表了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與〈孔子家語〉》一文(下簡稱胡文),胡文公布了阜陽雙古堆1號、2號木牘以及定名為《說類雜事》的阜陽殘簡的釋文;2001年8月“百年來簡帛發(fā)現(xiàn)與研究暨長沙吳簡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會上,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韓自強、劉海超、韓朝發(fā)表了《西漢汝陰侯一號木牘〈儒家者言〉章題釋文》(下簡稱韓文)。胡文、韓文略有區(qū)別。阜陽木牘沒有自題書名,韓文以為定縣漢簡《儒家者言》27章中14章與阜陽木牘內(nèi)容相同,所以從定縣漢簡定名為《儒家者言》。筆者淺見,阜陽1號木牘毫無疑問是一本單獨的書。從內(nèi)容上看,阜陽1號木牘基本是紀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這與很少涉及孔門師生的2號木牘不同),歷史上《論語》類著作應(yīng)該很多,似不能因為其中阜陽 1號木牘部分內(nèi)容與定縣漢簡相近而直接取用定縣漢簡所定之名[1]。這里是筆者對1號木牘章題釋文的二則札記。整理者編號從木牘正面上排自右向左順序編排,直到背面終止,本文據(jù)整理者編號。一.“曾子問曰囗子送之”
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編號29:“曾子問曰囗子送之”。
胡文無說,韓文注曰:“存疑!
《說苑·雜言》:“曾子從孔子于齊,齊景公以下卿禮聘曾子,曾子固辭。將行,晏子送之,曰:‘吾聞君子贈人以財,不若以言。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則易以匹馬。非蘭本美也。愿子詳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聞君子居必擇處,所以求士也;游必擇士,所以修道也。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家語·六本》:“曾子從孔子之齊,齊景公以下卿之禮聘曾子,曾子固辭。將行,晏子送之曰:‘吾聞之,君子遺人以財,不若善言。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則易之匹馬,非蘭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詳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擇處,游必擇方,仕必擇君,擇君所以求仕,擇方所以修道,遷風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聞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fù)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
編號29章題“曾子問曰囗子送之”,筆者以為“囗”或可補“晏”字,此章題所記或即孔子贊晏子送曾子言事。曾子所問對象自然以孔子最為可能,據(jù)《孔子家語》,孔子對晏子之言十分欣賞,孔子所作評論則亦以起由于曾子所問最為可能。
《孔子家語·六本》記晏子送曾子言,以“游必擇方,仕必擇君”作比,“擇君所以求仕,擇方所以修道”,“遷風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從而強調(diào)“君子居必擇處”。比之《說苑》,這種表述顯然主次分明,更清晰而深入!墩f苑·雜言》記晏子送曾子言:“吾聞君子居必擇處,所以求士也;游必擇士,所以修道也。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就局部具體言,在“游必擇士”,“所以修道也”之間實際并不存在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較之《家語》“擇方所以修道”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就晏子送曾子言事,《說苑》遠不如《家語》所記深入細致。由此推論,《孔子家語》此段來源更為原始真確。
《家語》這段文字也最為完整!犊鬃蛹艺Z·六本》接著記“孔子聞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fù)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笨鬃油耆澇伞熬颖負裉帯。孔子對晏子所言的贊揚評論承晏子送曾子言而來,榫卯相合。由此更知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章題與《孔子家語》關(guān)系最為密切。
晏子送曾子言之事,史籍除《說苑》、《孔子家語》外,尚見于《荀子》、《晏子春秋》。
《荀子·大略》:“曾子行,晏子從于郊,曰:‘嬰聞之,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嬰貧無財,請假于君子,贈吾子以言。乘輿之輪,太山之木也,示諸檃栝,三月五月,為幬菜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謹也。慎之!蘭茝、稁本漸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漸于香酒,可讒而得也。君子之所漸,不可不慎也。”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曾子將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吾請以言之?以軒乎?’曾子曰:‘請以言。’晏子曰:‘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嬴矣,故君子慎隱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賈匹馬矣。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嬰聞汩常移質(zhì),習(xí)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語句雖互有差別,但旨意則一!蛾套哟呵铩匪^“良匠揉之,其圓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嬴矣”云云似混入《荀子·勸學(xué)》中語!盾髯印駥W(xué)》中另有“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語,此當亦即《晏子春秋》“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之由來[2]!蛾套哟呵铩芬粫鳚h初年已經(jīng)流傳[3],其中一種本子發(fā)現(xiàn)于銀雀山漢簡中,劉向校書時刪其重復(fù)定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并作序文,一如其校定《荀子》(《孫卿子》)。故《荀子》、《晏子春秋》的此部分內(nèi)容既有資料來源相同的問題,也存在寫定文本、整理校訂諸環(huán)節(jié)中竄亂的可能。劉向取材“說苑雜事”,搜集編纂《說苑》,《說苑·雜言》“吾聞君子居必擇處,所以求士也;游必擇士,所以修道也。吾聞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句,除“所以修道也”另有獨立資料來源外,則當即本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嬰聞汩常移質(zhì),習(xí)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要之,《孔子家語》所記內(nèi)容淵源古老,并與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關(guān)系密切,阜陽1號木牘編號29章題或即《孔子家語·六本》所記孔子贊晏子送曾子言事。晏子送曾子言事,儒家各種典籍中多有記載并有竄亂改變,《說苑·雜言》所記部分本自或已竄亂的《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
二.“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編號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胡文注曰:“見《家語·六本》、《說苑·雜言》!表n文注曰:“本章見《說苑·雜言》:‘仲尼曰史鰍有君子之道也。’《家語·六本》作‘史鰍有男子之道三焉!’”
史鰌為孔子同時略早之人[4],其人其事,王蘧常先生輯群書有全面嚴謹?shù)慕B介,部分可疑資料如《說苑·政理》所記衛(wèi)靈公問史鰌以子路、子貢
事摒棄不錄(此條經(jīng)錢穆考辨當屬傳說虛造[5]),今錄王文于下[6]:
“史姓鰌名,衛(wèi)大夫,字子魚。(《呂覽·召類》注、《新序》一)故又稱史魚。(《論語·衛(wèi)靈公篇》)其相反角。(《御覽》三百六十三引《管子》佚文)孔子稱之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ā墩撜Z》)又曰:‘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ā墩f苑·雜言篇》)衛(wèi)靈公之時,蘧伯玉賢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鰌患之,數(shù)言蘧伯玉賢,而不聽。病且死,謂其子曰:‘我即死,治喪于北堂,吾生不能進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當成禮,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靈公往弔,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靈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貴之,召為子瑕而退之,徙喪于堂,成禮而后去,衛(wèi)國以治。(《大戴禮·保傅篇》、《賈子新書》十、《韓詩外傳》七、《新序》一、《家語·困誓篇》皆同)”
孔子對史鰌稱贊有加,《孔子家語》、《說苑》都具體記載了孔子贊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的名目,《孔子家語·六本》:“孔子曰:……史鰌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薄墩f苑·雜言》:“孔子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薄墩撜Z·衛(wèi)靈公》:“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辈还苷吻迕鬟是黑暗,史鰌都如箭一樣筆直?鬃幼钯澷p的正是史鰌的剛直。
對于史鰌,諸子中莊子和荀子是激烈的批評者。《莊子·胠篋》:“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這里的“史”即指史鰌!盾髯印げ黄垺罚骸胺蚋毁F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史鰌不如盜也!薄盾髯印し鞘印罚骸叭糖樾裕胴H利跂,茍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鰌也!薄盾髯印し鞘印分羞專門批評了子思、孟軻。
史鰌身上所體現(xiàn)的剛直的士節(jié)最為孟子提倡!睹献印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等豪言壯語倡導(dǎo)的正是這樣一種“士”的脊梁精神。荀子非孟,所以他批評史鰌并不奇怪。《荀子·不茍》批評田仲、史鰌欺世盜名的理由:“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也,險莫大焉!本褪轻槍Α睹献印る墓隆贰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來。
《韓詩外傳》受《荀子》影響深刻,整篇《韓詩外傳》54次引《荀子》,徐復(fù)觀說《韓詩外傳》“大量證引了《荀子》的材料,甚至其著書體裁,亦由《荀子》發(fā)展而來,即可了解他受荀子影響之深!盵7]《韓詩外傳》同時還受到了《孟子》的影響,全書6次引《孟子》,2次引孟子之母教,《荀子》非十二子,《韓詩外傳》襲《荀子》而非十子,但不批評子思、孟子,正是最好的說明。《韓詩外傳》卷4:“夫當世之愚,飾邪說,文奸言,以亂天下,欺惑眾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則是范睢、魏牟、田文、莊周、慎到、田駢、墨翟、宋駢、鄧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順非而澤,聞見雜博,然而不師上古,不法先王,按往舊造說,務(wù)自為工,道無所遇,而人相從,故曰:十子者之工說,說皆不足合大道,美風俗,治綱紀,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眾愚,交亂樸鄙,則是十子之罪也。” 前人如王應(yīng)麟等以為這是因為《荀子》非子思、孟軻是出于韓非子、李斯之流篡改的緣故,金德建先生已經(jīng)辨明荀子非孟,確實與韓嬰不同[8]!俄n詩外傳》受《孟子》影響最關(guān)鍵的則是確立了以節(jié)義為士的立身處世的立足點[9]。
劉向《說苑》20卷圍繞20個中心主題摘引故事進行道德說教和政治勸誡,其標準一準孔門儒學(xué)。據(jù)徐復(fù)觀統(tǒng)計[10],《說苑》全書引《論語》16次,引《春秋》24次,引《易》18次,引《書》16次,《說苑》引《孟子》8次,引《荀子》4次!盾髯印肥莿⑾蛴H自校訂序錄的,其征引反不如《孟子》多,《荀子》對劉向的影響不如《孟子》明矣!墩f苑》非為傳《詩》而作,但其“采傳記行事”,直接受《韓詩外傳》影響!俄n詩外傳》所特別提倡的士節(jié),則“全為劉向所承受”[11]。劉向《新序》有《節(jié)士》、《義勇》諸題,《說苑》則除《立節(jié)》外,更有《復(fù)恩》。劉向《立節(jié)》前言曰:“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節(jié)行誼而以妄死非名,豈不痛哉。士有殺身以成仁,觸害以立義,倚于節(jié)理,而不議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來世。非有勇斷,孰能行之。”
可見,《說苑》承《韓詩外傳》而強調(diào)士節(jié)正是糾正荀子而對思孟思想的發(fā)揚;《說苑》贊美史鰌強調(diào)士節(jié),走的是思孟學(xué)派的路數(shù)?鬃淤澝朗扶p的剛直,子思是孔子孫,孔子家族學(xué)的《孔子家語》也同樣贊美史鰌。因此,從編號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來看,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應(yīng)該也就是思孟學(xué)派紀錄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著作,而其時間當在《荀子》之前。
提倡剛直的士節(jié)是思孟學(xué)派繼承發(fā)揚孔子思想一個重要主張?闪砼e一例。阜陽雙古堆編號40:“楚伐陳=西門燔”,《韓詩外傳》卷1:“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過而不式。子貢執(zhí)轡而問曰:‘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式。今陳之修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爭而不死,非勇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对姟吩唬骸畱n必悄悄,慍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禮哉?’”《說苑·立節(jié)》:“楚伐陳,陳西門燔,因使其降民修之?鬃舆^之,不軾,子路曰:‘禮,過三人則下車,過二人則軾。今陳修門者人數(shù)眾矣,夫子何為不軾?’孔子曰:‘丘聞之,國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爭,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陳修門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為軾也!备逢柲緺┏鲎晕鳚h初年墓葬中,其成書時間更遠早于此,“楚伐陳,陳西門燔”故事是早期的思孟學(xué)派所收集的孔子關(guān)于剛直氣節(jié)的言論,應(yīng)該就是《韓詩外傳》、《說苑》此則故事的來源!俺リ悾愇鏖T燔”的故事還見于西漢宣帝時定縣劉修墓所出漢簡《儒家者言》,《儒家者言》編號660:“伐陳西門囗因使其降民修之囗”,編號2416“二人囗”,唐山地震后已佚原簡“子曰丘也”。
--------------------------------------------------------------------------------
[1] 定縣漢簡《儒家者言》的取名則顯然考慮了《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略儒家53家836篇中有不知作者的《儒家言》18篇的歷史存在事實。
[2] 《晏子春秋》和《荀子》說記晏子送曾子言事,高亨雖未作多本之間段的比較,但也曾經(jīng)作過句、詞的細致分析,其結(jié)論卻與我們正好相反,而這一結(jié)果還被作為評估整體《晏子
上一頁 [1]
》、《荀子》先后的重要證據(jù)。高亨《〈晏子春秋〉的寫作年代》(《文史述林》)曰:“彼此對照,顯然不是《晏子》抄《荀子》,而是《荀子》抄《晏子》,有所刪省改動,化古奧為淺明!币怨艎W和淺明為唯一標準判斷古書先后源流并非絕無問題,更何況我們還必須考慮到這里牽涉的《荀子》并不是出自一處。
[3] 今本《晏子春秋》的編定過程十分復(fù)雜,各種不同意見可參看鄭良樹《論〈晏子春秋〉的編寫及成書過程》,《管子學(xué)刊》2000/1,2。
[4] 錢穆考訂孔子未及交史鰌。(參見錢穆《先秦諸子系年》)
[5]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
[6] 王蘧常《諸子學(xué)派要詮》。
[7] 徐復(fù)觀《〈韓詩外傳〉的研究》,《兩漢思想史》卷3。
[8] 參見金德建《〈荀子·非十二子篇〉與〈韓詩外傳〉卷四“非十子”節(jié)之比較》,《古籍叢考》。
[9] 徐復(fù)觀《〈韓詩外傳〉的研究》,《兩漢思想史》卷3。
[10] 徐復(fù)觀《劉向〈新序〉、〈說苑〉的研究》,《兩漢思想史》卷3。
[11] 徐復(fù)觀《劉向〈新序〉、〈說苑〉的研究》,《兩漢思想史》卷3。
上一頁 [1] [2]
【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札記】相關(guān)文章:
洛陽木札嶺景區(qū)導(dǎo)游詞01-11
洛陽木札嶺景區(qū)導(dǎo)游詞02-05
青春小札作文400字08-15
可愛的阜陽高二作文08-19
游阜陽生態(tài)園作文01-28
堆沙子作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