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單元教學新探
新的語文教學觀,就是不再把傳授每篇課文的有關(guān)知識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它不要求學生全面弄通每 一篇課文,而是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把課文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對他們進行讀寫聽說能力訓練的語 言材料來用。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 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單元教學不同于一般的單篇教學,它摒棄了以單篇為基本單位的教學形式,而要以單元整體來教學。這 種形式可以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縮短教學過程,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下面就所做的幾個方面,談些初淺的看法。
一、完善知識傳播過程,樹立單元教學整體觀。
語文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它的諸要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要想提高教學效果, 就必須使語文知識傳授系統(tǒng)的諸要素都發(fā)揮作用,按教學程序辦事,老老實實完善知識傳授過程。
從大范圍說,首先教師應根據(jù)大綱要求,仔細推敲每堂課的教學目的、難點、知識點、能力訓練點和課 外結(jié)合點。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不能把握這些,就無法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必須要有知識、能力和方法,才 能對學生有所給。其次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再由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反饋到教師那里,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訓 練目標、易誤點等)再作指導,返回給學生。這樣,才能說基本完成知識傳授過程。
從小課堂講,教學對象,教學內(nèi)容是教學之關(guān)鍵,要使對象和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就必須按程序進行,在教 學中按教師→學生→教師→學生過程進行傳授。就學生自身而言,要使之能學(給知識、方法)→激發(fā)其愿 學→引導其會學→指導其自學。就讀寫講,也要閱讀(觀察在內(nèi))→寫作→閱讀(實踐)→創(chuàng)寫。只有按一 定的程序落實每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完成教學。
進行單元教學,就必須樹立整體觀念。首先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形式,不能只著眼于孤立的單篇教學, 而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來組織教學。因此,在處理教材時,對于每篇課文內(nèi)容,可根據(jù)教學要求、學習重點 以及單元知識和訓練等項目敢于取舍,決不求全。而對施教過程中的具體模式、方法、手段、速度等,則要 從實際出發(fā),恰當選擇,以利于單元教學的整體效應得到最理想的發(fā)揮。
另外,它還表現(xiàn)在每個單元的教學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訓練過程。它包括單元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nèi) 容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效果檢測,經(jīng)驗總結(jié)和補救措施等方面。因此,我們進行單元教學時,一定要 認真制定出單元教學的整體方案,規(guī)劃具體的實施步驟,力求實現(xiàn)單元教學的全程控制。
此外,進行單元教學時,也應注意語文基礎(chǔ)知識教學與閱讀、寫作、聽說能力訓練以及語言訓練的有機 結(jié)合。因此,教學中就一定要注意訓練系統(tǒng)中的縱橫聯(lián)系,要弄清本單元與前后單元的聯(lián)系,使語文知識的 教學和語言訓練服務于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閱讀和寫作讀書與聽說緊密聯(lián)系,互相滲透。
二、有目的培養(yǎng)各種技能。
作為一名初中生,他正是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高峰階段。他們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潛能。進行 單元教學,應該做到“三準”,即摸準學生的能力水平,選準訓練材料,定準訓練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 的放矢,避免不系統(tǒng)、不集中、重復等現(xiàn)象。
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及寫作能力。應先摸準觀察水平,是不懂觀察方法,還是不會寫作。以全班衡量 是屬于中等,還是下等。再根據(jù)學生的實有水平,選準訓練教材,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春》等單 元進行訓練,并使之成為一個系列。因為它能從不同的角度訓練學生的觀察、寫作能力。當然,教學應有目 標,在定單元的基礎(chǔ)上,確定目標非常重要,這樣便于檢測,也有利于向更高目標追求。
三、建立一定的教學模式、檢測系統(tǒng)。
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完善教學過程,就必須建立一定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檢測系統(tǒng),認真落實各個訓 練點,教學模式應切實可行,要注意它的科學性、有效性。
建立一定的教學模式、檢測系統(tǒng)進行單元教學,可采用“按布點分單元;按步驟分課型;按目標分水平 ,靈活進行教學。
(一)按布點,分單元。語文教學有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行單元教學時,要使學生在腦 中建立起一定的思維模式,須按布點、分單元進行強化訓練。
進行單元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諸如“六課型”,“單元導讀法”,“單元自學法”,“單元比較法” ?v觀單元教學的各種形式,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要通過單元類型來體現(xiàn),應該說單元教學的類型是單元 教學形式的具體化。單元教學的布點類型多種多樣,總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1、知識點相連型:即根據(jù)單元目標,每篇突出一個知識點, 點點相連就形成單元知識的鏈條。
2、 知識遷移型:即根據(jù)單元目標選擇有共同屬性的文章進行組合,教學中精讀一篇,運用在一篇中所 得知識,學習其余幾篇,實行單元知識遷移。
3、多篇豐富一篇型:精讀單元內(nèi)的一篇課文, 使單元要求落實在一篇課文中,然后通過其它篇進行某 一知識點的學習來對所學知識進行加深或拓寬。
4、專題比較型:圍繞單元布點,設計幾個專題, 在各篇文章中進行教學,分別加以比較,啟迪學生思 維,使學生在綜合中獲得知識。
5、問題穿元型:根據(jù)某種需要,從一定的教學目標出發(fā), 抽出某些單元的篇章組成新的單元,或講授 新的單元時,借助其它單元有關(guān)篇章,進行縱橫聯(lián)系,作歸納、分析、比較的研究。
(二)按步驟,分課型。根據(jù)單元的不同布點對每一單元或每篇課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切實可行的教學 步驟,分不同的二課型教學。
以單元整體來說,可以“讀一,比二,合議,寫一”消化遷移,如對第四冊散文單元進行全面閱讀訓練 ,根據(jù)本單元教學要求,了解此類文章的基本特點,象征物(托物)抒情(寄意)的寫法,培養(yǎng)讀寫能力, 我們教學時就可根據(jù)布點以及教學需要,教讀(講解分析一篇,然后求同求異成橫向縱向的角度進行比較閱 讀(比二),這樣既可使學生的知識加深,又能了解此類文章的特點,強化知識,緊接可合議,仿寫一篇, 完成單元寫作訓練,以達到鞏固掌握的要求,使之消化遷移。
以單篇教學說,可按定向指導、閱讀分析布點訓練、消化遷移目標檢測等幾種課型進行教學。當然,對 于不同的課文應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就該按步就班,應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對于教學的步驟可增可減 ,應該定而不死、靈活多變。
(三)按目標,分水平進行檢測。按目標分水平進行單元檢測是單元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學的補救 措施,而且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
搞好單元整體教學,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其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有一個明晰的單元教學目標,有目標有利 于教學,也有利于檢測。
在確定單元教學目標時,必須考慮重點的突破,力求集中完成一兩個重點教學任務。當然也應兼顧相關(guān) 的綜合性的教學任務。例如初中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教學的重點是:1、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2、說明的方 法。無論閱讀,還是寫作都應著力抓住這兩個重點來進行知識教學和能力的訓練。此外還要兼顧描寫和說明 ,詞句的理解,修辭的作用等,故檢測中也應兼顧。
其次,進行單元教學時應根據(jù)大綱要求,把握教材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訓練序列,從而找到某一單元在整個教 材體系中的獨特位置,及特有的教學功能。在具體確定單元目標時,必須仔細探求每個單元中所選課文的共 性和相關(guān)性,以便明確共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根據(jù)有關(guān)的提示,課后思考、練習、知識短文、綜合練習及課本 附錄、注解等,準確的歸納出各個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具體明確的檢測目標,使它落實到具體教學中。
當然,目標的制定和檢測,要從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語文能力和制訂目標的差距 ,考慮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檢測方式和過關(guān)要求,以致對預定目標作適當調(diào)整和補充,從而使語文知識 教學與能力的訓練在學生原有基礎(chǔ)上循序漸進,激發(fā)學生以后更好的學習。
要使檢測與達標能正常有效進行,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應向?qū)W生講明單元教學目標,并說明其具體的 知識結(jié)構(gòu)與能力結(jié)構(gòu)具體體現(xiàn),以及它的上下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習情境,使單元教學目標成為學生 主動追求的學習目標,使檢測能順利進行。
四、正確布點,合理分配,靈活運用。
語文知識涉及面廣,知識點多,從基本技能、基礎(chǔ)知識等方面來分,可分成若干知識、能力訓練點,只 有通過對各個知識、能力訓練點的消化,才能使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形成各種能力,使之逐步形成一個較 完整的系統(tǒng)。
正確布點,合理分布能使教學更加有效,但是布點應該注意到它的合理性、集中性、漸進性和層次性。
(一)合理性:即根據(jù)大綱,定好目標,注意適度、適時。
適度,適合大綱要求,適合學生水平,注意轉(zhuǎn)換、調(diào)節(jié)。抓住課內(nèi)消化鞏固。
適時,布點要符合年齡、年級特點,另一方面要注意合時特點(特別寫作訓練),靈活運用。
(二)集中性:“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敝挥小皵嗥湟恢浮辈拍苓_到長期記憶,即對于某一 知識點或某一類知識點或技能進行集中訓練,使學生在一時期內(nèi)建立較為鞏固的思維模式,更有效系統(tǒng)的獲 得知識。
(三)漸進性:知識技能的形式有其自身的系統(tǒng)性,知識的積累消化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所以布點 必須注意知識本身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依照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四)層級性:知識掌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因為隨時間的推移、知識面的拓寬,認識是不斷加深的, 要把知識消化遷移、鞏固,訓練時就必須注意布點的階段性,在不同的層次階段對于同一或同類知識點應提 出不同要求,達到既鞏固前一個布點又使后一個知識訓練達到深化的目的,所以在布設后面訓練點的時候, 盡可能聯(lián)系前后的知識但又必須在前面布點的基礎(chǔ)上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