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品論文]思品課的“激疑”技巧
中國古代教育家張載在《經學理窟·義理》中指出:“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睅啄陙淼膶嵺`告訴我,要提高思品課課堂教學效果,就要依據施教對象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巧妙設疑,適時激疑,導行達標。
一、依本據標,巧妙設疑
“疑”為學之始。思品課如何巧妙地設疑,這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疑若設得巧,則妙趣橫生,使學生為其所吸引。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在認真分析、潛心研究學生的心理素質、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教材內容,依本設疑,啟迪思維。如在二年級上《撿到錢包心里想》時,引趣揭題:拿來一個“百寶盆”讓同學們猜老師送給大家的是什么禮物。這樣一來,小朋友們興趣盎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結果會大出所望,其實盒里是大家拾到交給老師的鉛筆頭、小刀、橡皮,還有一支鋼筆等,稱之為“寶”是因為它們能映出金子般的水晶心),自覺不自覺地就被引入了“疑官”。又如在給六年級教《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時,若對小學生滔滔不絕他講授唯物辯證法的原理,會使學生猶如墜入五里霧中,昏然欲眠。要是設計這樣一幅漫畫:依標設疑,既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化、形象化、樂趣化,又使教學過程序列化。
二、適時激疑,引導達標
夸美紐斯指出:“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思品課設疑之后,關鍵在于如何針對施教對象之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并盡可能把矛盾聚為一個中心焦點,使學生興致勃勃,心里想做。常見的激疑法有以下幾種:(1)校園環(huán)境,使學生受到激發(fā)和啟迪。如我教《艱苦奮斗精神不能丟》時,將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場面制作了系列幻燈,并錄制歌曲《軍民大生產》。熱烈的場面、雄壯的歌曲催人奮進,啟迪人們去思考,使學生聚焦點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課堂交流故事和名言,猶若指路的明燈,給人以力量,能激勵學生的拼搏精神。如教《從小立志,長大有為》一課,講了少年英雄賴寧的事跡后,大家群情振奮,決心像賴寧那樣,從小立志,做共產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3)從感悟中受益。那個“6”與“9”的爭議問題,可讓學生從兩個角度去實地觀察,自然就會領悟到“要學會全面看問題”這個通俗的哲學道理。又如教《團結就是力量》一課時,展示“10=1”這個在數(shù)學中不能成立的等式,使大家疑點頓生。這時,可讓學生帶著疑點作位稻草的演示,10根稻草一根一根分開拉,結果都斷了,“10=1”,10根和1根的命運不是一樣嗎?怎樣才能不易拉斷呢?
于是,又讓學生把10根稻草擰成一根,再試拉,就不易拉斷了,大家從中悟出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4)小孩剝洋蔥,層層深入,達到導行目的。思品課的教學,“可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葉圣陶語)。
【[思品論文]思品課的“激疑”技巧】相關文章:
思品課“開放08-17
思品課教學反思03-04
初中思品課教學反思01-14
美在思品課教學中08-17
啟思激疑,教學生學會提問08-17
思品課教學反思13篇04-21
思品課教學改革芻議08-17
思品課情知教學模式研究08-17
在思品課中進行創(chuàng)造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