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運用“信息加工理論” 指導科學教學
運用“信息加工理論” 指導科學教學
縉云實驗中學 湯美華
[摘要]:把信息加工理論的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的策略運用于科學教學,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信息加工 復述 精加工 組織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其結果是使個體獲得了知識并貯存在記憶中。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可用如下的模型表示:
元認知
復述
注意 知覺 反應
復述
環(huán)境中 感覺 工作 編碼 長時
的刺激 記憶 記憶 檢索 記憶
衰退 遺忘 遺忘
(消失) (消失) (可恢復)
該模型中的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都是信息貯存庫,用于保存信息,但其分工又有不同:外界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信息直接進入感覺記憶,被選擇和注意的信息進入工作記憶,工作記憶中的信息經進一步加工后,才進入長時記憶,教學的目的就是把知識貯存到學生的長時記憶中去。
進入感覺記憶中的信息量很大,但保持時間短,教師應有意識地采取適當措施使學生保持對所教內容的注意,這少部分受到注意的信息便成為選擇性知覺的對象,使信息進入工作記憶,工作記憶的特點是保持時間短、容量有限,如何對進入工作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加工,使之進入長時記憶中,這就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本文就科學課中陳述性知識的教學進行探討。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包括各種事實、概念、原則和理論等。如氧的元素符號是O,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105Pa, 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計算方法是:密度等于質量除以體積等,對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一般采用三類策略,即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一、復述策略
復述是指在工作記憶中重現信息,也指為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多次重復的學習方法:如為了記住某些學習材料,反復一遍遍地誦讀、抄寫等。在信息加工心理學中,復述被認為是一種信息編碼方法,是把新信息貯存到長時記憶中的方法之一,復述可以使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活躍狀態(tài),維持的時間更長一些,有助于把新信息貯存到長時記憶中去。在科學學習中,對于元素符號、金屬活動順序表、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物理符號如:密度ρ、質量m、單位千克kg、g=9.8N/kg等,在課堂教學中要留出時間,讓學生一遍遍地讀、寫、看來記住它們。一般來說,復述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復述的次數增加外,還需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復述要及時。這是因為適合采用復述策略的陳述性知識,通常是一些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復述只能原封不動地保持新新信息,而沒有和已有知識建立任何聯系,因此,也容易從長時記憶中遺忘,它們的遺忘遵循“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如不及時復述,大部分內容會很快遺忘。在元素符號、分子式、方程式、實驗現象、物質性質等內容的教學,一定要及時復習。新課教學時,反復讀、抄寫,本課結束時要復習,作業(yè)布置有復習,下一堂課上課前要復習,然后還要注意周復習、單元復習、月復習,通過這些形式的及時復習,可把信息牢固地貯存到長時記憶中。第二,復述時,多種感官并用。心理學研究表明,采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如讀、寫、看相結合,可以使信息通過多種通道來編碼,有助于增強記憶效果。
二、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是指在工作記憶中完成的對新信息的精心制作或精細加工,是對要記住的新信息附加額外信息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可以加深對學習材料的記憶,通常用的方法有:(1)對新信息進行聯想;(2)產生關于新信息的視覺表象;(3)將新信息的字面意思進一步擴展;(4)把新信息同別的事物進行比較;(5)舉出一個新信息的實例;(6)補充新信息的某些細節(jié);(7)找出新信息的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8)對新信息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等。在科學學習中,如何運用精加工策略?下面舉幾例進行說明。
1、對新信息進行聯想。新信息進入工作記憶后,新信息本身處于激活狀態(tài),以新信息為線索,學習者展開有意的聯想,貯存在學習者長時記憶中的一些與新信息有關的信息相繼被激活,并進入工作記憶,與新信息建立起聯系,從而完成具有學生個性特色的意義建構,加強了信息的記憶。如學習分子的概念時,其中有一點是要讓學生理解分子之間有空隙,我就引導學生把分子想象成豆粒,物質就是由許許多多象豆粒一樣的分子堆積而成,豆粒與豆粒之間有空隙,分子與分子之間也有空隙,然后讓學生聯想用什么方法向人們證明豆粒之間有空隙?很快有學生說:在豆粒中撒入芝麻,芝麻能進入豆粒中。也有學生說:倒入水,水能滲入,說明豆粒之間有空隙。然后再問:水由水分子構成,你能用什么方法證明水分子之間有空隙?學生經思考后想到,水能溶解食鹽、蔗糖、酒精等,說明水分子間有空隙。然后演示水與酒精的混合,體積減少,說明是酒精與水相互進入分子間的空隙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發(fā)現學生經常記混了。我引導學生對“負氫正氧”進行聯想:“父親頭正癢”,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而且不會出錯。同樣的例子還有金屬活動順序表,如何幫助學生快速正確記憶?我的方法是:先用諧音,然后展開聯想:K(嫁)、Ca(給)、Na(那)、Mg(美)、Al(麗)、Zn、Fe、Sn(辛鐵西)、Pb(嫌)、H(輕)、Cu(統)、Hg(共)、Ag(一)、Pt(百)、Au(斤),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有一個姑娘要)嫁給那美麗的辛鐵西,(嫁妝)嫌輕,統共一百斤。
2、產生關于新信息的視覺表象。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運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既可增強記憶的效果,也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在提取知識時,只要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和現象,就有利于信息的再現。講分子運動論時,分子的運動,學生看不到,如何讓學生“看”到呢?我演示了兩個實驗:(1)取一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放入浸過酚酞并風干后的長條形的濾紙,另一端放入浸潤氨水的棉花,一會兒濾紙由內向外依次變成紅色,說明氨氣分子運動過來使酚酞變色,從而說明分子是運動的。(2)取兩團棉花,分別浸在濃鹽酸和濃氨水中,取出,用鑷子夾出,保持一定的距離,過一會兒,可觀察到在兩團棉花的中間產生大量白煙,說明氯化氫分子和氨分子都是運動的,相遇后反應生成白煙(NH4Cl)。
摩擦力學生有體會,但如何讓學生看到呢?我用一把油漆用的刷子,在桌面輕輕刷過,發(fā)現刷子的毛彎曲,是什么使它彎曲呢?是摩擦力。學生對摩擦力就有了感性認識。上述方法,都是通過實驗,使學生形成知識的視覺表象,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記憶。
3、把新信息同別的事物進行比較。學生初學密度,密度單位千克/米3是一個復合單位,其意義很難理解,在應用及運算中,經常出錯。我就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加工。先舉一個例:10個蘋果給5個人分,每人幾個?“2個”學生都會算,然后列出一個式子:10個÷5人=2個/人,然后讓學生說“個/人”什么意思?再問千克/米3什么意思?通過這種類比的方法,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密度單位的意義。
在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在學習電阻時,電阻與電流、電壓的關系是學習的難點,我讓學生對電阻和密度進行比較: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由物質種類決定,密度不會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同樣,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由導體本身所決定,其大小與通過的電流或其兩端的電壓無關。
精加工的方法還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細述?傊,精加工策略是為知識的建構提供更多的信息,為知識的提取提供更多的途徑,來增強學習和記憶的效果。
三、組織的策略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在短時間內只能記住5±2個獨立的信息單位,因此,它成了“信息加工的瓶頸”。而工作記憶在信息加工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進入工作記憶中的信息,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加工。為了增加工作記憶的信息容量,提高加工效率,可采用組織的策略,組織的實質是建立新知識間的聯系,使之結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個知識的“組塊”,減少了獨立的信息數量,從而提高了總容量。
如在化合價的學習中,學生要記住很多物質的化合價,信息容量大,學生很難記住,我讓學生對化合價進行歸類,以口訣的形式進行記憶,即:一價鉀、鈉、銀和氫,二價鈣、鎂、鋇、銅、鋅;二三鐵、二四碳,負二元素硫和氧;三鋁四硅五價磷,氟、氯、溴、碘為負壹。這樣,一個復雜的表格、零散的知識,通過歸類組合成六個知識單元,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一下子記住了。
再如鹽的溶解性,是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發(fā)生的重要依據,我也讓學生將其歸類成下面幾句話:鉀、鈉、銨鹽都可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可溶);硫酸鹽不溶硫酸鋇,鹽酸鹽不溶氯化銀;鉀鈣鈉鋇堿可溶(其它堿不溶),碳、磷酸鹽常不溶。同樣,通過組織的策略,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識集合成一個個整體,由于減少了知識獨立單位,建立了新知識間的聯系,形成6個信息塊,這樣的信息量最容易進入長時記憶中,并且經過組織的信息也便于從長時記憶中提。ɑ貞洠┬畔。
把信息加工理論的認知策略用于指導科學教學,既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又教給了學生認知的方法,還能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5年5月
路海東《學校教育心理學》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4年10月
【運用“信息加工理論” 指導科學教學】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應運用“指導學生講課法”08-07
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指導漢語拼音教學08-17
材料作文“先與后”素材運用指導08-20
“以物喻人”寫作手法運用指導08-18
運用等價變形題指導學生解題08-08
“做中學”科學教育理論在自然教學中的運用08-16
運用“聰明的辦法”指導小學生作文08-20
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寫好作文08-17
科學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更精彩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