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

            時間:2023-01-27 11:06:1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續(xù)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加強教研組建設的要求,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轉變觀念為主線,重點抓好學校教研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此文轉自質量,狠抓重點,常查環(huán)節(jié),努力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具體工作

              安排本學期工作的重點是加大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地理教學及教研質量;加強高考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提高我校地理學科高考水平;配合學校教務處擬做好各方面工作。

              1、落實教研活動計劃

              明確學期工作重點,集中精力抓好高中地理教學,配合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注重課堂即時效率,同時落實細節(jié):

             、、完善備課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特別是對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利用集體備課,豐富課堂教學,是本學期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工作。要求各位認真組織備課,分解教學過程,從細節(jié)處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精選資料,精選試題。認真做好提前備好一周課,由教研組長簽字才能進課堂的工作。

              2、抓好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本學期將著重提高課堂即時效率。在活動中,將根據教研組實際情況,采取開設研究課與隨堂聽課等形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堂堂有收獲,節(jié)節(jié)見成效。

              鼓勵老師多用多媒體上課,針對我組上學期籌建的.教學資料庫,已收集制作各類課件近百個。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共享資源,提高課堂密度,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3、展開課題研究,深化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改革

              根據科研處要求,史地兩組聯合組成“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課題的深層次研究。在實際教學中將對信息整合進一步進行探討,同時落實細節(jié),明確各人分工,分階段按計劃實施。在過程將對階段性研究進行總結,發(fā)現問題,及時研究并解決,適當調整研究計劃。學期中或結束時,針對課題研究進行經驗交流總結。進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項工作。

              4、組織教育理論學習,撰寫教研教學論文

              以提高自身素質為主,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綜合提高教學能力,及時了解教育、教學動態(tài),同時能總結教學心得,撰寫教育教學此文轉自論文。并努力提高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皠(chuàng)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愛好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校高一年級共有教學班18個, 18個班分為二個層次,8班和12班是實驗班,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年級的優(yōu)秀學生,但他們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是學理科,其余的16個班的學生為平行班,計劃外的比例大,學生成績懸殊大,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在上學期期未考試中,就有相當一批學生沒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臨的高一年級模塊考試將會有相當大的困難。根據教研組計劃制定的整體目標,力求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fā)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于探究,勤勞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huán)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fā)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做好上下冊高中地理教材的銜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冊是在高中地理上冊的基礎上進行的,上冊地理知識的缺乏必然會影響到高中下冊地理的學習。通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這些舊知識逐步復習到位,從而克服上冊地理知識不足的問題。

              2、科學制定地理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的安排體現出教學時間利用的科學性與實效性,關系到本學期教學工作的成敗。我在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基礎上,結合本學期工作上的實際情況,在組內進行廣泛的討論后,制定出教學進度表。

              [1]、時間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單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單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單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單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備課組由5人組成,集體備課和習題配置由兩人分工完成,其中單周由何文臣作中心發(fā)言人,雙周由楊應才作中心發(fā)言人,提前做好準備,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好學案導學,習題原則上每節(jié)一篇(主要利用學案),單元結束后出一套綜合練習題。習題的數量和難易程度由集體備課時研究確定,每節(jié)上課前保證準備妥當,以免上課時浪費時間。學案要經過認真的選題,避免錯題和偏題的出現。

              3、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yǎng)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yǎng)。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

              4、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xiāng)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六、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各階段性目標:

              本學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試。第一、三次為月考,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入門,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樹立起學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課過程中要突出“雙基”,特別是識記性知識要求要到位,月考時也以識記性知識作為考查的重點,對理解性知識暫不作較高要求,以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績要盡可能高一些,要出現相當比例的高分成績。第二次為期中考試,此階段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并逐步引導學生在識記性知識的基礎上努力探討理解性知識,考查中仍以識記性知識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識,創(chuàng)造一定的挑戰(zhàn)性題目,使一部分優(yōu)等生脫穎而出。第四次為期末考試,此階段應繼續(xù)鞏固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且有計劃地指導個別學困生提高成績。知識上識記與理解并重,通過典型習題的處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應試素質,確保期末取得好成績。

              七、切實加強集體備課的組織實施,促進地理課堂教學改革:

              每周組織好集體備課工作,首先確定備課內容和中心發(fā)言人,然后由中心發(fā)言人進行說課,說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立教學目標,指出突破難點的方法,科學設置習題。在此基礎上,組內成員進行廣泛的討論,作出有益的補充,最后達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備”“四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有益的經驗,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學處理教材:

              教師通過研討教學大綱和教材,查閱各種各樣的資料,將知識歸納整理形成體系,將具體的知識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進行講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擺脫“題!,節(jié)省大量時間,更好地提高成績。

              九、教學上應突出做好的幾項工作:

              1、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是高考命題一貫的原則,在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種能力;A知識是理解問題、思考問題的重要工具;基礎知識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知識是工具、知識是依據,知識是為解決問題服務的;知識要圍繞問題、圍繞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視主干知識的教學

              重視主干知識的教學,強調對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是對考生多年來刻苦學習文化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勵和尊重;強調對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秩序;考試內容的覆蓋面,首先應當考慮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然后再考慮其他;強調主干知識是在選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識在學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強調主干知識是指試題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腳點必須落在學科基本內容和主干知識范圍內,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面。

              3、重視知識網絡的教學

              每一個學科都有它自己的學科知識的體系、框架和網絡;每一個學科的知識都有它內在的聯系和自身的規(guī)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我編織學科的體系、框架和網絡的過程;知識結構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知識積累、梳理的過程。

              4、堅持知識的三點論:知識點、連接點、生長點

              強調考查主干知識不意味著讓考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恰恰是強調要建構學科知識的框架、體系和網絡;命題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系是指圍繞新問題、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知識系統(tǒng);高考命題是在知識交匯點上命題;高考命題既不為服從主題而犧牲學科主干知識,也不為服從主干知識而肢解主題。

              5、堅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測試是高考命題的根本指導思想;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是高考命題的改革重點;考查能力特別注意那些對學生的思維變化有科學意義的,與學生進入高校學習相銜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組的教學工作計劃,定有不足和不當之處,敬請領導批評指正。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皠(chuàng)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愛好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yōu)秀。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其中226班為55人,其余班級均在60人以上。6個班分為二個層次,226班是實驗班,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年級的優(yōu)秀學生,但他們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是學理科,其余的5個班的學生為平行班,計劃外的比例大,學生成績懸殊大,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在05年下學期期未考試中,就有一批學生沒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臨的高一年級會考將會有相當大的困難。根據教研組計劃制定的整體目標,力求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fā)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于探究,勤勞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huán)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fā)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五、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yǎng)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yǎng)。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xiāng)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后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時安排:全期總課時大約40課時,第五單元12課時,第六單元5課時,第七單元7課時,第八單單元4課時,會考復習12課時。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4

              一、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通過本期的地理學習,讓學生形成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觀,人地觀,提高學生對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理解,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關心國家經濟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及理論水平。

              (2)智育目標:努力提高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

              (3)雙基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及本質規(guī)律,形成知識體系 ,能理論聯系實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地理圖象系統(tǒng)分析問題,從中獲得信息或進行圖文、圖圖轉換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課程的地位體現在:

              ①人地關系的教育必須要通過分析人類活動和社會現象進行。

             、谌宋牡乩硌芯康膶ο蠛蛢热菖c學生生活實際有直接的關系,便于開展生動活潑的地理教學活動。

              在學習中,應注意培養(yǎng)兩項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通過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qū)分布訓練學生運用地理數據技能。二是培養(yǎng)地理調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高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都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如果需要采用地理調查的方法,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使調查的'主題和內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學生深度參與。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課外輔導、學習計劃。

              (2)、以《教材》為主要素材,堅持集體備課,精心編寫教案。每周定期集體備課一次。一備目標;二備知識體系;三備知識點定位;四備精選試題習題。強調集體備課后的再備課,交流每周的教學情況、周練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反饋。

              (3)、課堂教學目標突出。每位老師精心策劃,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學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為高一教學,應該將之貫穿始終。

              (4)、精選試題,與學業(yè)水平考接軌。精心組織練習,通過練習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問題并及時解決。通過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段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應變、遷移能力。通過練習的批改及時反饋信息,進行教學調控。

              四、教學進度和教學活動安排表:

              時 間 周 次 教 學 活 動 內 容 課時量 備注

              20xx.2.25-3.1 1 人口數量變化 2

              20xx.3.2-3.8 2 人口的空間變化、人口合理容量 2

              20xx.3.9-3.15 3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2

              20xx.3.16-3.22 4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2

              20xx.3.23-3.29 5 城市化 2

              20xx.3.30-4.5 6 農業(yè)區(qū)位選擇 2

              20xx.4.6-4.12 7 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 2

              20xx.4.13-4.19 8 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 2

              20xx.4.20-4.26 9 期中復習、期中考試、試卷講評 2

              20xx.4.27-5.3 10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 2

              20xx.5.4-5.10 11 工業(yè)地域的形成 2

              20xx.5.11-5.17 12 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和新工業(yè)區(qū) 2

              20xx.5.18-5.24 13 交通運輸的方式和布局 2

              20xx.5.25-5.31 14 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2

              20xx.6.1-6.7 15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2

              20xx.6.8-6.14 16 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

              20xx.6.15-6.21 17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內涵 2

              20xx.6.22-6.28 18 期末復習 2

              20xx.6.29-7.5 19 期末復習 2

              20xx.7.6-7.12 20 期末考試 2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5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是自然地理內容為主,主要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地球。使學生認識處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層是由相互交錯、重疊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組成的。地球表層又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大的系統(tǒng),它不僅與宇宙有密切聯系,還與地殼以下的地球內部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本冊共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行星地球”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以及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意義。讓學生懂得宇宙作為人類生存的地球的環(huán)境,和人類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主要讓學生了解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和變化特點。大氣是天氣現象發(fā)生的載體,大氣的性質和氣候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系。氣候的形成變化依賴于大氣的運動變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運動特點。讓學生明白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三單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讓學生了解陸地環(huán)境和海洋環(huán)境的地理特點。使得學生明白陸地和海洋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保護陸地和海洋環(huán)境是迫在眉睫的環(huán)境問題。 第四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讓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認識到: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環(huán)境,地理環(huán)境為人類提供的資源。第五單元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5個,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教學上一定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鞏固和提高。針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又要進行一定的較難的作業(yè)布置和試卷布置,針對學情和特點,略講某些章節(jié),教學中一定要重點特出,詳略得當,并以基礎知識為主。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fā)展有益的地理

              2、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和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四、教學措施

              1、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在備課過程中,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可以參考其他教科書,對比他們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在上課之前,應與有經驗的老師多交流討論是否行得通。

              2、多聽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于積累經驗,不在與教學時間的長短。應該盡量多聽課,聽課的.同時,認真做好記錄,進行評課。聽完課后寫聽課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備的。務求每聽一節(jié)課都要有所收獲。

              3、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加強個別輔導,課堂上給他們機會,不歧視他們,肯定他們的努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1、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全面教學,突出重點

              無論是授新課還是復習都必須注重素質的提高,有重視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既注重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化、條理化,又注意把握重點、突出難點,既注意掌握解題的規(guī)律,有注意解題技巧的訓練。

              2、作好學習和復習方法的指導

              好的學習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復習計劃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重點地讀書,自讀教材到深化教材列出各單元的知識體系學會自我歸納總結。即使反饋注意總結解題經驗探索解題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突出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

              加強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判斷能力。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fā)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huán)境”“區(qū)域產業(yè)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教學內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1.高一學生見聞有限、知識面窄,且缺乏對城市、農業(yè)地域類型、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等的感性認識。

              2.學生對人口問題的認識較片面。多數學生把人口問題等同于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對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認識不足。

              3.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濃,方法機械。很多學生視地理為副科,以為學習地理就是靠死記硬背,故學習興趣不濃,也不是很重視。人文地理學習需要的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社會調查能力、讀圖分析能力、多因素綜合分析等能力較弱。

              4.地理思維能力缺陷。人文地理現象一般是自然、政治、經濟、文化、技術、軍事、宗教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學生的地理思維往往是單因素線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網式綜合思維能力,難以理解復雜的人文地理現象。

              四、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fā)展,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yǎng)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后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fā)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fā)言,使“疑惑”在45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后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 結合人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布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后,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并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yè)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也會通過網絡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五、教學計劃 (略)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7

              一 、班級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授課3個班,分別是高一(5)、高一(11)和高一(17),共有162名學生。在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地理成績的提高,更要關注他們聽課習慣的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于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中圖版地理必修一,主要分為四章學習,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力交換,第三章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區(qū)域差異,第四章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些內容是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探知部分,它從宇宙環(huán)境,地球上大氣、水、地殼運動及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方面介紹地理環(huán)境,進而總結歸納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與差異規(guī)律,本模塊是高中地理中的基礎模塊,其中的規(guī)律及邏輯關系,將成為其他模塊利用和學習的基礎,通過它的學習,可建立一種邏輯的綜合思維模式。

              三、教學目標

              1.做到課前認真?zhèn)湔n,教案完整,課堂認真講授,板書工整,批改作業(yè)認真,課后及時總結,及時改進。課堂教學時不遲到、早退,中途退堂,不擅自調課,積極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提高教育質量。力爭按時完成各項任務,堅持出滿勤。認真?zhèn)湔n,為45分鐘的課堂教學做充分準備。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課后及時認真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

              2.聽課學習要珍惜。每一次認真的聽課學習,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3.教學方法上,提倡引導式教學,反對照本宣科。要理論聯系實際,突出重點,難點,簡明易懂,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在教學內容上,要精益求精,及時向學生介紹本學科領域內高新技術發(fā)展的新動向,新成果。

              4.勤于反思,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不斷練習基本功,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并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信息技術服務于自己的教學。

              四、教學措施

              為了更好落實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yǎng)良好習慣

              (1)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fā)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2)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fā)言,使“疑惑”在45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3)課后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后,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并鼓勵學習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8

              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對本學期的教學定如下計劃:

              一、教學基本情況

              本學期高一學習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

             。ㄒ唬,按課標要求,學校每周安排二課時,內容多時間緊,高質高效完成任務成為一大難題,F在把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實施計劃和進度安排作如下設計:

              二、學科教學具體措施

              1、從開學初起,加緊新課程理念培訓,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更新思想、改進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投入新學期教學。學期初根據教研組計劃安排,制定統(tǒng)一標準,落實三步六段教學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并逐一落實到教學之中。

              2、繼續(xù)嚴格執(zhí)行集體備課制度。本學期開學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備課組成員,對學案初稿進行嚴格審定,由主備老師對教材和教案主講,大家集體討論,形成一致意見,每周再增加一次集體討論的機會,保證每一節(jié)課都形成貼近課標、符合新理念的統(tǒng)一學案和教案。同時積極提倡二次備課,全組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把準教學基點,發(fā)揮個體特長,運用集體智慧,達到最佳效果。

              3、堅持采用學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學案均能包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延伸學習的基本內容,既要考慮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引導,又能體現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每份學案均圍繞下列幾部分編寫:課標內容、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知識整合、互動探究、同步檢測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編寫的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做到詳實、有可操作性。一節(jié)課一份預習案一份導學案,分課時備課。

              4、要堅持教學的“五認真”,扣緊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做好輔導工作。

              5、作業(yè)安排是每份學案中的鞏固案,請主講老師編寫。同步檢測當堂反饋,認真講評。課外作業(yè)是完成預習案,及時復習上節(jié)所學內容,學習組長負責檢查督促。

              6、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積極開展相互聽課活動,同組成員堅持每周每人互聽不少于一節(jié)課,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 行星地球

              第一節(jié)宇宙的地球2 課時 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2 課時 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2 課時 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單元活動與問題研究 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jié) 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第二節(jié) 氣壓帶和風帶 第三節(jié) 常見天氣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全球氣候變化 單元活動與問題研究 第三單元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jié) 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 第二節(jié) 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第三節(jié)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單元活動與問題研究 第四單元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一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 第三節(jié)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問題研究崇明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第二節(jié)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單元活動與問題研究

              2課時 1課時 2課時 3課時 2課時 2課時

              1課時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1課時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9

              教學課題:

              高中生地理素養(yǎng)教育。地理學既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地理知識涉及社會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工農業(yè)生產、交通運輸、商業(yè)、旅游業(yè)等各行各業(yè);涉及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方方面面的人地關系;地理學科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等知識密切相關。

              教學目的:

              構建有效課堂,做好初、高中地理學習的銜接。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使即將上理科的高一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了解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使即將上文科的高一學生,產生對地理學科的熱愛,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為高考打下較好的基礎,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問題的提出:

              ①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谏鐣畹男枰

             、壅n改的需要

             、芨呖嫉男枰

             、萁虒W課時限制

             、藁趯W生現狀分析(理科生:無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無所事事或做其他課作業(yè),浪費地理課堂時間;文科生:高一上冊教材難度大,初中基礎知識欠缺,教學課時有限,教師知識點不能講深講透,學生囫圇吞棗,消化不良,分文理課后,打擊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課時:

              共20節(jié)課(5×4)

              教學內容:

              初、高中地理教材中有關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關地理的人口觀、資源觀、價值觀、環(huán)境觀等地理素養(yǎng)。

              教學用具:

              掛圖、地理模型、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方式:

              以“講座形式”,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范例教學”和“活動課教學”為主要模式,師生互動,著力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構建有效課堂。

              教學難點:

              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學課件的制作、學生活動的組織等。

              作業(yè)布置:

              有關的讀圖、填圖、繪圖作業(yè);課堂地理知識競賽;辦一期報紙(學校展示);制作PPT幻燈片(課堂或上傳一中貼吧、網上展示);撰寫地理小論文(參加全國地理小博士競賽)等。

              備注:⑴每位老師負責5--6個專題(見附錄)

             、谱龅浇M內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備課、統(tǒng)一教案、統(tǒng)一作業(yè)。

             、敲恐芗w備課時間,提前一周研究下周內容(星期三:討論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課時及負責人

              內 容

              負責人及主要內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學地理摸底測試

              陶 梅(準備測試題,主要是初中基礎知識)

              第2周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課

              陶 梅(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3周

              放眼世界

              人類認識的宇宙 基礎知識(一)

              雷衛(wèi)偉(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4周

              人類認識的.宇宙 有關視頻(二)

              陶 梅、雷衛(wèi)偉、余小云(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5周

              地球的圈層結構、世界地圖基礎知識

              陶 梅(知識結構及課件、世界地理填充圖、主要國家輪廓圖)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與地質作用

              陶 梅(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7周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地域分異

              余小云(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8周

              傳遞圣火 了解世界(一)

              課件:美國(陶)、英國(余)、埃及(雷)

              第9周

              傳遞圣火 了解世界(二)

              7個學生在課堂展示(每組推薦1個代表講1個國家),其他學生辦報或做ppt在櫥窗或網上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試

              陶 梅(準備測試題)

              第11周

              胸懷祖國

              中國地理基礎知識

              陶 梅(中國政區(qū)填充圖、中國地形填充圖等)

              第12周

              中國政區(qū)圖

              拼圖競賽(剪圖、多媒體課件游戲等)

              第13周

              傳遞圣火 了解中國(一)

              余小云(知識結構及課件:中國或北京、湖北概況等)

              第14周

              傳遞圣火 了解中國(二)

              課件:7個學生在課堂展示(每組推薦1個代表綜合講1個省區(qū)或某1方面與地理有關的知識,其他學生辦報或做ppt在櫥窗和網上交流)

              第15周

              我愛我家

              “汽車城”——十堰市基本概況

              雷衛(wèi)偉(知識結構及課件)

              第16周

              生活中的地理

              地球地圖基礎知識

              余小云(知識結構及課件:時區(qū)、日界線、方向的判斷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與地理

              雷衛(wèi)偉(衣、食、。⑻彰罚糜危

              第18周

              自然資源(能源)的開發(fā)利用

              余小云(知識結構及課件:資源分類及各類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等)

              第19周

              自然災害與環(huán)境問題

              雷衛(wèi)偉(知識結構及課件:自然災害與環(huán)境問題的產生、分布及防御等。氣象災害如臺風等,地質災害如地震等,環(huán)境問題如“ 溫室效應”、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種滅絕等)

              第20周

              地理知識競賽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中國地理知識

              陶 梅、雷衛(wèi)偉、余小云 (競賽試題--包括必答、搶答、連問、風險4種題型)、主持人(學生)、分組若干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0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湘教版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fā)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huán)境”“區(qū)域產業(yè)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yǎng)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后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fā)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fā)言,使“疑惑”在45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壅n后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fā)學習興趣。

              結合湘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布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后,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并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yè)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我會通過網絡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課時安排

              第一章人口與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人口增長模式2課時

              第二節(jié)人口合理容量2課時

              第三節(jié)人口遷移2課時

              第四節(jié)地域文化與人口1課時

              第二章城市與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城市空間結構4課時

              第二節(jié)城市化過程與特點2課時

              第三節(jié)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課時

              第三章區(qū)域產業(yè)活動

              第一節(jié)產業(yè)活動的區(qū)位條件和地域聯系3課時

              第二節(jié)農業(yè)區(qū)位因素與農業(yè)地域類型2課時

              第三節(jié)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與工業(yè)地域聯系3課時

              第四節(jié)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2課時

              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

              第一節(jié)人類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1課時

              第二節(jié)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1課時

              第三節(ji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內涵1課時

              第四節(jié)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1課時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1

              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對本學期的教學定如下計劃:

              一、 學生基本情況

              我所擔任的2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學生的基礎不盡相同,對地理的重要性認識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學生本身對學習的興趣不濃,求知欲不強,這樣的.情況對地理的教學任務就顯的較重,并且不易出成績.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內容,是高中地理課的重中之重.通過本學期的學習讓同學們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學期的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都從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其中前三單元是本教材的重點,占授課時間的三分之二.

              三 、方法措施

               針對班級參次不齊的情況,試圖采取以下措施:

              1 、讓學生試著了解地理這門新的學科,盡量讓學生自己找出相關的知識資料,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如手.

              2 、課堂上多關注“弱勢群體”,對那些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的學生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也感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在自己的解答過程中找回自信.

              3 、盡量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自己在生活中證明教材中的結論.

              4 、 抓落實工作,為構建大廈打好根基.

              四 、 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 授課階段2月---4月,第五 、六單元,第七單元的前兩節(jié))

              第二階段 期中考試復習階段(4月中旬)

              第三階段 授課階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單元)

              第四階段 期末考試總復習階段(歸類 、過課本 、試題訓練)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應好好鉆研教材,學習大綱,吃透難點知識點,備好課,上好課,做好課外輔導,爭取每個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21世紀祖國建設的接班人。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課是高中學生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高一上冊地理總體教學目的

              1、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和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完成高中地理1(必修)的教學。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1(必修)主要是自然地理內容,主要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地球。使學生認識處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層是由相互交錯、重疊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組成的。地球表層又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大的系統(tǒng),它不僅與宇宙有密切聯系,還與地殼以下的地球內部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本冊共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以及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意義。讓學生懂得宇宙作為人類生存的地球的環(huán)境,和人類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二單元“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主要讓學生了解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以及地球表面形態(tài),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和變化特點。讓學生明白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三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主要讓學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huán)境變遷,明白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注重人與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

              第四單元“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是本學期最后一個單元也是一個總結性的單元。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人類在依賴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時,又必須順應和保護大自然,以謀求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

              五、課時安排

              六、具體措施

              在高一上冊自然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多采用趣味性教學、啟發(fā)性教學,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為基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同時,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

              為目的,尤其側重于對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把握好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抓住課堂時間,做到一課一得。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備課的過程中多查資料,收集好的隨堂練習題。由于各班學生特點及基礎存在差異,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空余時間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真正從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入手,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解題能力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平時通過聽課,參加每周教研活動,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

              其次,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后,對學生進行隨堂訓練,通過作業(yè)情況發(fā)現問題。普遍性問題集中講解,個別問題個別輔導,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通過章節(jié)層層過關,加強理解記憶,打好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過程,把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最終獲得好的效果。

              最后,每學完章節(jié)內容后,及時進行檢測和訓練,通過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把提高學生成績落到實處。通過全年級每周定時進行的周測,及時把握學生的動向和知識理解掌握情況。通過章節(jié)復習考試,避免到最后才進行突擊,以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圍繞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開展工作。

              二、奮斗目標

              做好學生初高中地理基礎知識的銜接工作,扎實完成高一階段的教學任務,為高中畢業(yè)會考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高一新生雖然在初中學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對世界的、中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開設地理課,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可以說非常有限,對地理教學的觀念,也仍保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即認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1、轉變學生觀念,提高學生素質。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礎知識的銜接工作。

              3、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的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4、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教育,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環(huán)境觀、資源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學會應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課改要求,積極探索課改思路和模式,以“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愛好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確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文科有教學班8個,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1個特快班,兩個快班,5個平行班。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還比較薄弱,地理思維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是由于上學期未分文理科,課時較少,學習不扎實;另一方面,才剛分科,學生還沒有適應文科的學習和教學方法。快班和特快班的學生基礎稍好,需著重引導學習方法,而平行班的學生學習習慣和基礎都比較差,需要更多的補充,引導和講解。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fā)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于探究,勤勞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材內容

              本學期要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下半冊和必修二全冊的學習。

              必修一教材以自然地理原理的學習為主,上學期已完成前兩章,本學期從第三章開始至第五章,包括: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教材以地球運動和地球四大圈層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以及各圈層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線,探討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是整個高中地理課程知識和理論的基礎。

              必修二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口的變化,城市與城市化,農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huán)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系,是對已發(fā)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五、 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yǎng)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yǎng)。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xiāng)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人教版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fā)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人口變化”、“城市與城市化”、“工農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為了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fā)展,準備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措施如下:

              強調學習過程,培養(yǎng)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后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僬n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學案,進行基礎知識梳理,發(fā)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fā)言,積極討論探究,使“疑惑”在40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壅n后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練案和相關練習題。

             。2)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后,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并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3)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yè)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會通過網絡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六、課時安排

              教學課時:共100節(jié)課(20×5)

              注:第一周——第五周:必修一

              第六周——第十五周:必修二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未列出的晚自習為評講練案和練習題的機動時間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1、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guī)教學,轉變教學理念;

              2、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3、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fā)揮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通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發(fā)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教材分析:

              (1)本學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學期教學內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huán)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2)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全冊六大單元。

              (3)新教材每節(jié)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系、學生活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系,特別是人文數據、理論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zhèn)湔n,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生分析:

              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于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三、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措施:

              1.備課時重點研究教材和學生,圈出難點、重點,把知識分為了解層次、識記層次、掌握并運用層次,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做到有的放矢,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記住常識。

              2.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主,運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手段,以及學生所見所聞的現有知識,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啟發(fā)其積極思維,開拓其動腦、動手能力。

              3.課堂練習應緊扣課堂講解的內容,從易到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以中低檔題目為主,做到有梯度有層次地推進教學,使學生能在識記、聽懂課堂內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對,從而達到消化課堂內容,體驗成功的感覺。

              4.作業(yè)批改時教師應做好總結,把那些學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記錄下來,以利于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查漏補缺。同時,教師要做到認真批改,對那些掌握得好的學生不吝表揚,差等生鼓勵支持,中等生促進加油提高,批示時注意語言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5.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抓好“記憶改變學習計劃”,開展班級競爭,激發(fā)其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教師應通過適當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達到成績總體提高的目的。

              6、教學進度的安排。由于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復習備考時間。

              另附教學計劃進度表:

              學年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年級高一,學科地理,任課教師

              周次教學內容

              一人口的數量變化(2課時)

              二人口的空間變化(2課時),人口的合理容量(1課時)

              三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1課時),復習,測驗

              四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五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課時)

              六城市化(2課時)復習,測驗

              七問題研究(1課時),(1課時),

              八

              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九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十期中考復習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試卷分析(1課時),

              十二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2課時)

              十三問題研究(1課時),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1課時)

              十四工業(yè)地域的形成(1課時)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與新興工業(yè)(2課時)

              十五問題研究(1課時),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1課時)

              十六交通運輸變化的影響(1課時),問題研究(1課時),

              十七人類關系思想的演變(1課時)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踐(1課時),

              十八問題研究(1課時)章末復習

              十九測驗評講

              二十期末考復習期末考試

            【高一地理學期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第一學期地理教學計劃08-15

            高一第一學期地理教學計劃12-10

            高一上學期地理教學計劃04-05

            上學期高一地理教學計劃03-25

            高一第一學期地理教學計劃3篇05-26

            高一地理上學期教學計劃04-01

            高一第一學期地理教學計劃4篇05-10

            高一第二學期地理教學計劃(精選8篇)02-22

            高一第一學期地理教學計劃3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