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阿德勒心理學讀后感:擁有失敗的勇氣
擁有失敗的勇氣
——阿德勒心理學讀后感
原創(chuàng): 清泉淺井
這幾周一直在讀日本哲學家、心理咨詢師——岸見一郎先生解析阿德勒心理學的書!侗挥憛挼挠職狻、《幸福的勇氣》、《接受幸福的勇氣》、《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
前三本比較簡單易懂,尤其是前兩本,以對話的方式深入淺出,層層遞進地講解阿德勒心理學的精髓,讀起來很輕松,假期里花上一天時間,就能讀完一本。最后一本比較艱澀,包含更多思辨、推導的過程,很適合在讀完前三本后,細細反復鉆研,學習阿德勒和岸見先生的思維方式?梢哉f,最后一本是真正"授人以漁"的。
01
目的論,而非原因論
對于阿德勒這個名字,大多數人大概和我一樣,感覺比較陌生。但如果說起弗洛伊德、榮格兩師徒,卻幾乎無人不曉吧。阿德勒是與這兩位齊名的世界三大心理學家之一。常有人誤解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其實他們是平等的同事關系。
與弗洛伊德凡事從幼年經歷中尋找原因的"原因論"不同,阿德勒提倡的是"目的論".
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本質上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決定論".因為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除非我們使用時光機穿越回過去,否則過去是無法改變的,那么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豈不是束手無策嗎?這大概也是為什么現在大家遇到一些困難就拼命去"原生家庭"里找問題,把一切都歸咎于兒時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卻越深究越覺得無力、無奈,只剩自憐自艾,而毫無建設性的行動了。
就像我們生病了去看醫(yī)生,醫(yī)生研究了半天,把為什么會生病都說透了,就是不提供治療方案,對治療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岸見先生認為,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或說"決定論",其實會使人陷入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
與此相反,阿德勒的"目的論"相信人的自由意志,認為"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無論之前的人生發(fā)生過什么,都對今后的人生沒有必然的影響。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經歷,以及此時此刻的自己,決定要過怎樣的生活。
為了解釋"目的論",阿德勒舉了"臉紅恐懼癥"和"廣場恐懼癥"的例子。
通常我們會以為患有"廣場恐懼癥"的人,是因為害怕見人,害怕被眾人矚目,才選擇一個人躲起來。但阿德勒從"目的論"的角度解釋這種行為,認為患者恰恰是因為擔心自己在公眾場合,無法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無法接受自己不是世界中心,而選擇了從一開始就逃避到眾人中去。而"廣場恐懼癥"不過是逃避的手段,為了逃避這一"目的"被患者需要。
"臉紅恐懼癥"也是一樣的道理。書中舉了以下這個例子。
一次一個女學生到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她的苦惱是害怕見人,一到人前就臉紅,說無論如何想治好這個毛病,然后去向自己喜歡的男生告白,希望能同對方交往。
心理醫(yī)生卻判斷這位女生是自己"需要臉紅恐懼癥",因為她最懼怕的是被自己喜歡的男生拒絕,以及失戀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所以,就像廣場恐懼癥患者一樣,她選擇了從一開始就逃避,活在"如果……就……"的幻想之中。
于是,心理學家對她說:"臉紅恐懼癥很好治,但我不會給你治,因為你是靠著臉紅恐懼癥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者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的人生。你還要用‘這都是因為臉紅恐懼癥’之類的話來安慰自己呢。"
"但是如果我給你治好了,事態(tài)也沒有任何變化的話,你一定會再次跑來要求我讓你患上臉紅恐懼癥。"
這兩個例子都很好地闡述了阿德勒的"目的論"理論,即,我們當下所謂的一些"不幸"、"困境",有可能只是一種借口,其目的是逃避必須付出的努力,因為努力過后也有可能會失敗。當下的"不舒服",和努力過后可能會有的失敗,有些人寧愿忍受前者,也不愿遭受后者。那么這時候,那些"這不怪我","我也是沒辦法","如果不是……早就……"就成了達成逃避目的的必需品。
那么,其實如果真想擺脫這些困境,方法也極其簡單,就是調整目的,擁有"失敗的勇氣""不完全的勇氣",積極付出努力,掌握未來的主動權。
如此一來,真正最困難的問題就出現了——如何才能擁有"失敗的勇氣","不完全的勇氣"呢?
02
你的存在本身就具備價值
阿德勒說:"我們只有在認為自己有價值時,才能擁有勇氣。"這種勇氣,讓我積極地付出努力,不害怕可能會到來的失敗。只有當我們清楚認識"失敗"并不會拿走我們的"價值",才能擁有這種勇氣。
我們常;煜恍└拍睿热"成功"與"幸福".日本近代哲學家三木清在《人生論筆記》中曾詳細談過這個問題,我也曾在私塾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研讀探討過。他對"幸福"和"成功"的看法與阿德勒不謀而合。
他說"成功"是量的東西,而"幸福"是質的東西?闪炕涂赡7,而質意味著"獨一無二".
美也是如此。
當我們以為美是可量化的東西時,就會彼此攀比,于是很多人選擇去整容。但是當我們明白每個人的美都是獨一無二的時,不僅不會苛求自己的鼻子要多高,眼睛要多大,皮膚要多白,也能夠欣賞每個人身上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美。
就像一棵樹上的每片葉子都有所不同。我們會有偏好,卻無法量化自己的偏好一樣。美和幸福,都是不能比較,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存在。需要用心感受。
成功卻相反,是可量化的東西。有標準,且標準隨著時代和地點不斷改變。在"士農工商"階級貴賤區(qū)分嚴明的古代,自然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在市場經濟大行其道的今日,世界上最受追捧的都是了不起的商人。
在縣城或是小鎮(zhèn)里,女孩子早早嫁人,相夫教子,是最成功的模版。但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卻未必了。相夫教子很好,經濟思想獨立的女青年同樣受人尊重,被人羨慕。
因此,當我們把"成功與否"作為自己是否價值的評判標準,就會發(fā)現自己時而有價值,時而無價值;在這有價值,在那里無價值。
更進一步來說,躺在病床上,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是否有價值呢?植物人是否有價值呢?
當我們把價值與"做些什么"掛鉤時,不能做什么就意味著沒價值。但真的如此嗎?對深愛孩子的雙親而言,雖然孩子不好好學習會生氣,但跟孩子遇到生命危險相比,只要孩子好好地活著,也會覺得欣慰不已吧。
事實上,當我爺爺去世時,我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他的生命。只要他還活著,我就覺得幸福。
所以你看,價值,未必真的需要我們去"做些什么","存在本身"就具備價值。
我們不用特別去做些什么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是存在,我們就已經對某些人有價值了。
這就是哲學上經常探討的"doing"和"being"的問題了。
我們不需要在與人的競爭中獲勝,取得"成功",才具有價值,事實上,競爭是最消耗精神和健康的事情。存在本身就具備價值,成功并不賦予我們額外的價值,失敗自然也不會剝奪我們的價值,那么又何必害怕失敗呢?
既然存在本身就具備價值,那么每次"做些什么"就應該是"加分".而不是設立一個理想的自我,然后通過每次"做些什么"給自己"減分".
承認"being"的價值,然后加分。
03
人生是活動而非運動,當下必須完成
前文,我們探討了擁有勇氣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并不依附于任何行為,或他人的評價而存在。
接下來我想闡述擁有勇氣的第二個條件,就是清楚認識到人生是什么?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對運動和活動,做了以下對照(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一般的運動有起點和終點。對于這種運動而言,"效率"是關鍵。比如上學或上班,我們會希望盡快抵達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到達目的地之前的運動,因為未抵達目的地,都被認為是"未完成"或者"不完全的運動".
相較之下,活動的動作經常保持在完整的狀態(tài),不問"從哪里到哪里",也不問"效率",不必"非得在某個期限內完成".就像跳舞。沒人會在意跳舞的人打算移動到何處。在舞蹈結束時,舞者可能會抵達某處,也可能不,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每一個舞步。
旅行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的例子。旅行的關鍵并非用最高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從出發(fā)那一刻開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旅行之中。
那么人生究竟是講究效率的"運動",還是當下即完成的"活動"呢?
大多數人恐怕都會把人生想象成一條直線。年輕人會覺得自己在直線的前半部分,老年人覺得自己在直線的后半部分。然而,這種認知都建立在一種預設之下,就是我們都能活到某個年紀。
現實點來說,年輕人也可能已經到了直線的后段,老年人也可能只到了直線的中段。因為直線的長度是不可知的。
另外,如果人生是運動,將會出現第二個問題。就是運動追求高效。但是人生的起點是出生,終點是死亡。最高效的人生,難道不是一出生就立刻死亡嗎?但是顯然,沒有人會向往這種"高效".
因而,看似理性的"追逐效率"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建立在極其不理性,甚至天真的認知之上的。就是排除一些意外發(fā)生的可能,以為明天一定是今天的延續(xù)。在地震海嘯高發(fā)的地區(qū),或者身處戰(zhàn)爭中的人大概就不會這么覺得的。人禍尚可避免,在天災面前,人的脆弱無力才真是"人人平等"的。
那么將人生類比為"跳舞""旅行"應該是更理性合理的。
馬丁路德說:"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還是會繼續(xù)種蘋果樹。"
人生就像跳舞和旅行,每個當下即是完成,過程就是目的,只要"此時此刻"充實喜悅即可,享受著享受著自然會到達某個地方,但即便不到達某個地方也不影響收獲喜悅。我們不需要達到某個目標后才能快樂,而是現在就要快樂,更準確的說,只有現在才能快樂。
當下即是完成,當下必須完成。
最后
除了我總結的以上內容之外,阿德勒心理學還有許多啟發(fā)人心,令人豁然開朗的見解。比如"課題分離","共同體感覺","生活形態(tài)"……
以后有機會再慢慢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夠通過這篇并不成熟的讀后感,引起大家讀一讀阿德勒的興趣。
最后的最后,想跟私塾學習的同學們,和其他正在努力追求幸福和人生真諦的朋友們說:
人生中總有許多不幸和痛苦,但也一定有許多幸運和快樂。經歷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賦予它們什么意義。人生沒有正解,也沒有什么放之四海皆準的普遍意義。
古希臘哲人認為,詭辯家是"智者",哲學家是"愛智者".智者擁有某些知識,而愛智者正因明白自己無知,才無休止地追尋智慧。愿我們都能無所畏懼地做一名"無知"的愛智者。
【阿德勒心理學讀后感:擁有失敗的勇氣】相關文章: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1000字07-27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900字02-11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750字02-11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800字07-26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650字02-23
失敗08-24
擁有與失去作文09-06
心靈的擁有作文08-24
珍惜擁有_900字03-21
真正的擁有優(yōu)秀作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