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董進宇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董進宇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前些天瀏覽了董進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頗多。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條》。他講到在教育這個領域中存在一個天條:當接收者做好了準備,給予者才會出現(xiàn)。如果接收者沒有準備好,給予者無論怎么講,接收者都不會接收到。
這就是說:做為教師,我們每天站在課堂上,面對我們的學生。如果他們沒有準備接收我們的觀點時,那么,就是累死也達不到應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槍頭不動,累死槍桿!痹诮虒W過程中,我們都見過這樣的學生。他們整天的無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來干什么的。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我也曾經(jīng)嘗試著接觸他們,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于是乎什么“爛泥扶不上墻了”“扶不起的劉阿斗”了這類的想法就會在腦中浮現(xiàn),最終導致自己對學生的失望,甚至想放棄。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顧到全班的每一個學生”來安慰自己。例如三五班有位學生,平常上課不認真聽講,我也屢次找他談話,想了解他的想法。但是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前幾天我發(fā)現(xiàn)他的化學課本干干凈凈的,一點筆記都沒有。
他上課都在干什么?顯然過多的批評和責備在這里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學生他有他內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說什么,如果他不準備接受,我是沒有辦法的。我只能嘗試著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觀點。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建立在“接收者準備好了,給予者才能給予”的基礎上的。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道理。比如,孩子現(xiàn)在不愛學習,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如果你說:“你給我學,不學看我不收拾你。”那你已經(jīng)違背了教育者的天條。
你無法改變別人,你只能影響別人做事的動機。
【董進宇讀后感】相關文章:
別了,董大――戲說《別董大》_小學作文09-08
董卿的語錄09-21
《別董大》教學設計11-05
董卿的語錄15篇10-22
董卿的語錄(15篇)11-04
董卿的語錄13篇01-15
董卿的語錄(13篇)01-15
李宇春的語錄45條07-22
李宇春的語錄36句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