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 推薦度:
-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8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
學習《教育學》,就知道我國有個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時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連一知半解都說不上。這學期,我認認真真地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認識了我國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書中先生指責現(xiàn)在的學!罢撈鹈謥,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為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教和學分離了!毕壬岢觯骸叭欢虒W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yīng)當合一的!爆F(xiàn)在的新課程思想,不正是從重教到重學的思想嗎?“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是看老師教得如何,而忽視了學生學得如何;蛘哒`解為只要老師教得好,學生就必然學得好。評價一堂課,也主要是看老師講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學生,也只是看學生是否與老師的講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現(xiàn)在的新課改,其實就是回歸傳統(tǒng),回歸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這不由得使我想起這么些年來,教育上不斷提出新思維、新口號、新觀念,不斷地在搞著仿佛是在打破“傳統(tǒng)”的改革。一會兒素質(zhì)教育,一會兒新課程,一會兒創(chuàng)造性學習,一會兒探究性學習,把我們的一線教師弄得暈頭轉(zhuǎn)向了,無所適從了。我們何不少提那么多口號,少拋那么多新理論新觀念,靜下心來,真正回歸傳統(tǒng),從孔子學起,從陶先生學起,從蘇霍姆林斯基學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號,新觀念,都從他們那里找得出來。
傳統(tǒng),有優(yōu)秀與糟粕之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真理,是須我們永遠繼承的。不但要繼承,還要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將其發(fā)揚、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溫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傳統(tǒng)中之糟粕,或稱之為習慣勢力、傳統(tǒng)勢力,才是改革的目標。我們的改革,不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會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歡摧毀一切,然后重來。結(jié)果糟粕未除,而優(yōu)秀傳統(tǒng)卻蕩然而失。
陶行知先生談到:“學校里的先生叫做教員,他所做的整體為教書,他所用的法子為教法,好像先生是專門教學些書本知識的人。他似乎除了教書以外,便沒有別的本領(lǐng),除書以外,就沒有別的事教。而在這種學校里的學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沒有別的功課!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傳統(tǒng)中的糟粕,也就是習慣勢力。習慣勢力雖然惡劣,阻人進步、礙事發(fā)展,但它真是強大得很,難以根除。你看陶公所講之現(xiàn)象,八九十年前是這樣,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這樣:學校里的一些先生,我們叫他們教書匠,他在學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書。他全然不管學生怎么學,他只管自己怎么教,我怎么教,你學生就怎么學。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東西之外,便沒有其它可教,學生便沒有了其它可學的內(nèi)容。先生們不準學生看課外書,不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學校不給學生接觸自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學生除了一心只讀教科書、一切只為考高分外,便沒有了其它。老師除了教課本知識,就沒有,或很少教給學生做人處事和生活的道理。教師,這本活的教科書的作用沒有體現(xiàn)出來。學生們從老師身上學到了什么?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苯處熡小安黄珢蹖W生的義務(wù)”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yīng)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jié)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chǎn)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還大!碧招兄壬@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余,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于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quán)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绷P非愛,害也。作為現(xiàn)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眲游,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yīng)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guān)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xiàn)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陳校長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行知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特別是看到學生出現(xiàn)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guān)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作為現(xiàn)代的教師更應(yīng)如此。
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chǎn)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于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2
我相信,每個在從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是坦然的,自信滿滿的,胸有成竹的。自己的教學能夠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能讓學生有一個好的發(fā)展。而這一切,最基礎(chǔ)的是,每個教師都需要豐富的教育理念,而讀書就是獲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通過閱讀教育類書籍,并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有了一些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有人說:讀書就是在和大師們對話。確實是這樣的,多讀書,特別是讀一些教學設(shè)計方面的書,就常常會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上”,“我怎么沒想到呢”。所以經(jīng)常去讀些書,在教學實踐中思路會更寬,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這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多讀書有利于更深入地鉆研教材
多讀教育書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對我們教學實踐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幫助的。新課標施行后,剛開始教學時,拿到教材不會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淺,不會自己深入研究。慢慢地,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就知道為什么教材上這樣設(shè)計,為什么又要這樣處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規(guī)律等等,知道了這些在教學時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提高課堂質(zhì)量。也就有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一定的改變和重組。教材能研究透了,相信課堂質(zhì)量肯定會提高。
三、多讀書會促進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關(guān)注課堂細節(jié)
教師是否愿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標志之一。而會不會反思,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問題。多讀書,在讀書過程中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應(yīng)該及時地記錄下來。在反思的
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智慧也隨之不斷增長。因此,我們要逼迫自己勤于閱讀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學。
閱讀教育書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更加關(guān)注課堂的細節(jié)。比如說:上課過程中沒有關(guān)注全體學生了,課堂上對學困生的關(guān)愛不夠了,某些方面沒有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了,忽視了一些教學中重要的隱性問題了等等。而當你關(guān)注這些細節(jié)后,你的課堂將更加精彩。
書籍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就讓我們在百忙之中抽點時間來好好讀點書,邊讀邊思,與思考結(jié)伴,為自己的成長之路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吧。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3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fā)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fā)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蛟S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jié)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tài)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jié)是關(guān)于針對后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后進生!昂筮M生”不等于“后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后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跡在于: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思考。內(nèi)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著真摯的情感,讀著讀著,我被故事內(nèi)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nèi)粘=逃虒W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nèi)绾渭ぐl(fā)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nèi)绾巫尠喔刹繕酚诜瞰I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么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jīng)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溫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4
又一次拜讀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這本專著在教我們?nèi)绾萎斠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鋈恕?/p>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yīng)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wù),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jīng)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fā)出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里應(yīng)敲響警鐘:你已經(jīng)落后于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
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yīng)從寬容開始。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5
彭興順老師,我記得前幾年暑假教育局組織學校中層領(lǐng)導進行培訓時曾給我們上過課,現(xiàn)在拿著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們來欣賞欣賞其中的一些語句吧。
“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苯逃墓δ軓母旧险f,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喚醒教師對職業(yè)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yè)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yè)發(fā)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yǎng)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喚醒家長的發(fā)現(xiàn)智慧,開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nèi)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lǐng)孩子心靈。希望老師們認真讀讀。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6
“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的更遠”。
在一次特殊的機會下,使我有幸讀了《美麗的教育》一書,并且深深愛上了它。該書是一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孫浦遠老師所著。孫浦遠老師用43年的心血與智慧灑在了教育這塊土地上,其態(tài)度之嚴謹、功夫之深厚,《美麗的教育》是她一生的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寫出了栩栩如生、紛繁多樣的兒童現(xiàn)實生活,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心理學和教育學,讀了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惑,看了《美麗的教育》一書后,我吸取了許多教學與經(jīng)驗,掌握了許多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它是我的良師又是我的益友,對我的班級工作管理起到了及時有效的作用。一個個班主任工作案例,傳達著孫浦遠老師以愛為主題的教育思想,傳播著她從愛入手的教育理念!耙鲆粋有愛心的教師!边@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堅強而和諧的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敗的試金石。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jié)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把孫浦遠老師的經(jīng)驗歸結(jié)為一點,就是培養(yǎng)了一個好的班集體,讓集體成為每個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
從《美麗的教育》眾多案例中,我學到了兩大法寶:
一、注意欣賞和贊揚孩子的優(yōu)點。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yīng)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
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yōu)勢、經(jīng)驗優(yōu)勢、知識優(yōu)勢、權(quán)力優(yōu)勢,所以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于是思維定勢就影響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yīng)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做一個懂得欣賞、善于贊揚的教師。
二、學會寬容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diào)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chǔ)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fā)展,而老師應(yīng)該引領(lǐng)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fā)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孫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敝械奈艺业搅朔较,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孫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美麗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她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于可讀性較強的教育案例中,在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fā)人深省,撼人心魄。對于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說,真可謂是思想的好向?qū),前進的指明燈。我想我會積極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勤于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fā)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yè)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7
值此新課改全面推動之際,作為教師的我要怎么才能與新課改同行,順應(yīng)新課程的要求,更新觀念,轉(zhuǎn)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業(yè)余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始終的探求,積攢,更新,促進自我的發(fā)展呢首當其沖的,我認為還是讀書。博覽群書,應(yīng)該是我們老師生存的必須之一。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預(yù)示著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知識化,信息化的時代。作為一個教育者,怎么使本人在突飛猛進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著實值得考慮。要想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合作,學會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自身就應(yīng)該處在一個始終學習,始終完善本人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點,并將這些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經(jīng)過學習《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兩本書,使我能夠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本人的教學理念,真是收獲頗豐。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成績?yōu)榧~帶的教學”,由于我是從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這是一門比較開放的'學科,促進先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師,在開辟先生創(chuàng)造性思想的過程中,又應(yīng)該具有什么能力,充當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師應(yīng)該讓先生學會發(fā)問。課堂發(fā)問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它是激發(fā)先生踴躍考慮,獨立探索,掌握知識和造就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以及溝通師生思維意識的次要渠道。但不斷以來,課堂發(fā)問仿佛是教師的專利品,先生只是這些專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讓教師”會問”已成為泛濫人鉆研的話題。但從課堂改革出發(fā),從造就先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出發(fā),致力造就先生的成績認識,鼓勵先生”敢問”,”會問”,”善問”,轉(zhuǎn)變先生的學習形式,以先生發(fā)展為本,讓先生生動活潑,踴躍自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已成為以后課改的重點之一。
又如,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領(lǐng)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需要進行一生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終身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始終的過程。這就需求我們始終學習新的理念,充實本人的頭腦,使本人的思維始終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終身之一直,堪稱”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先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quán)。一個真正的一生教育,一生學習的時代也隨同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事實,順應(yīng)新時代的要求,使其方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維,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nèi)化為本人的思維。只要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jīng)過思維的內(nèi)化來指點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順應(yīng)學習時代的要求。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8
最近,我認真閱讀《有效老師》,捧讀此書,我收獲很大。這本書所給出的教學上的許多建議,使我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每次讀到其中的案例時,我不由聯(lián)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fā)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地應(yīng)付,還是會大發(fā)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xiàn)?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jīng)在慢慢轉(zhuǎn)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教師只有再度作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其中講到“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崩喂虡淞⒔K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有效老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jīng)典感言對于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痹诮處熕刭|(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在教學工作中,應(yīng)關(guān)注全體,特別是對處在困境中的學生進行關(guān)心、鼓勵、幫助、引導,時常對他們報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這猶如涓涓細流,流淌在學生心靈之間,讓他們享受到教育的溫暖,激發(fā)起求起的欲望。學生的茁壯成長,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御的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要更新觀念、努力創(chuàng)新,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主動思考,虛心求教,肯干、實干,不斷在實踐中摸索總結(jié),盡全力把工作做得細致、扎實。同時,細心總結(jié)工作經(jīng)驗,在摸索中前進!白蛱斓暮⒆,課本是他們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們的課本”,身處課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師,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今天的教育?我想,我應(yīng)該快樂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事業(yè),面對自己的工作,面對自己的學生,全身心去研究課程、教材、學生、教法等,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zhèn)。抓住“課改”帶來的發(fā)展機遇,樹立較強的科研意識,走進新課程,刻苦鉆研課堂教學藝術(shù),爭做善于吸收的學習型教師,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師,敢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
其實,做名好老師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認清教師崗位職責,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我們的素質(zhì)教育就不會落空,那么,每一位教師都會成為一名好教師。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9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新教育》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yīng)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獲。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xiàn)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夸夸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而整本書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fā)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帶動學校的發(fā)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yīng)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床、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收獲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夢,都應(yīng)該給自己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jié)。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0
第一次聽到《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怪怪的,優(yōu)秀當然是培養(yǎng)出來的,這本書到底想要說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對這本書充滿了渴望。
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結(jié)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沒有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相反覺得作者羅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場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guān)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yè)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jié)。但是再次拜讀第二遍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對于一個小學老師來講,《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jié),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死死蠋煵粌H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yǎng)。
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wù)撊绾螢槿颂幨、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形象,作為讀者絲毫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相反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親切自然。書中講述的創(chuàng)造奇跡的55個細節(jié)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jié)創(chuàng)造了奇跡,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xiàn)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贊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guān)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guān)愛中學會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羅恩克拉克的幾點做法給了我不少啟示。例如:一個“問題”學生已經(jīng)很多天沒有交作業(yè)了,羅恩克拉克和他家長聯(lián)系了多次都沒有聯(lián)系到。有一次總算聯(lián)系到了,克拉克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shù)馗嬖V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說:“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這種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著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xiàn)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后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xù)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xiàn),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tài),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赐炅_恩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所以今后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創(chuàng)新,在對待后進生問題上一定要賞識和批評相結(jié)合,多渠道地轉(zhuǎn)變后進生。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一般的人對于這個教育都有一種狹隘的理解:那就是學校教育。其實不是這樣的。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變得優(yōu)秀。
總之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機智和教育的挑戰(zhàn)。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1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guān)系主導在教師,據(jù)有關(guān)調(diào)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tài)度是決定師生關(guān)系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guān)系的主導因素在于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guān)系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guān)系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guān)系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guān)系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tǒng)認知受到了挑戰(zhàn)。而且,師生關(guān)系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lián)系。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趨于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guān)系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shù)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guān)系一般。
一、師愛最為公眾期待
教師應(yīng)該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主動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交流,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遇事冷靜,不隨便發(fā)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guī)的學習,具有依法執(zhí)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yīng)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yè)的特質(zhì)修養(yǎng)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zhèn)洹、“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zhì),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zhì);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yōu)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zhì)修養(yǎng)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有關(guān)規(guī)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guān)系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guān)系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tài)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于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fā)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zhì),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yīng)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chǎn)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yīng)當堅決的制止。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么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shù),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shù)模蜁蔀橐环N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chǎn)生。絕大部分學生
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yīng)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愿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yīng)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教師要經(jīng)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xiàn)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yīng)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xiàn)。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guān)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guān)系,但處理不好,會產(chǎn)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老師應(yīng)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jù)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guān)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教師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fā)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yīng)服務(wù)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yīng)服務(wù)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zhì)都要悉心關(guān)照,服務(wù)周到,促使其全面發(fā)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fā)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guān)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quán)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2
寒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lián)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yè)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引。大師書中字里行間充盈著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边@一點,對于我們音樂教師尤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
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孩子。身為音樂教師,我們更應(yīng)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后進或處于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shù)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時,不應(yīng)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蔽蚁胱鳛橐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yīng)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yīng)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jīng)常是表現(xiàn)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jīng)意的稱贊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溫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感謝學校安排的這次讀書活動,感謝書本給我知識與力量,讓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蘇霍姆林斯基為榜樣,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傳承和踐行他的教育思想,學習他為孩子健康成長,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而忘我工作,鞠躬盡瘁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xù)。我想,這就是愛的價值;這就使愛的奉獻!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3
學習《教育學》,就知道我國有個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時對陶行知的教育思維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說不上。這學期,我認認真真地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意識了我國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學生。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理。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維家,陶行知學生以睿智的眼光、博大的襟懷,提倡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先生,稱先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書中學生責備如今的學!罢撈鹈謥,竟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由于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教和學分離了。”學生提出:“然而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該當合一的!比缃竦男抡n程思維,不正是從重教到重學的思維嗎?“傳統(tǒng)”的教學,次要是看老師教得如何,而忽視了先生學得如何;蛘咔鉃橹恍枥蠋熃痰煤,先生就必然學得好。評價一堂課,也次要是看老師講得如何精彩,即便看先生,也只是看先生能否與老師的講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師的責任在于教先生學,教的法子必須依據(jù)學的法子”。這才是咱們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如今的新課改,其實就是回歸傳統(tǒng),回歸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這不禁得使我想起這么些年來,教育上始終提出新思想、新口號、新觀念,始終地在搞著仿佛是在突破“傳統(tǒng)”的改革。一會兒素質(zhì)教育,一會兒新課程,一會兒創(chuàng)造性學習,一會兒探索性學習,把咱們的一線教師弄得暈頭轉(zhuǎn)向了,莫衷一是了。咱們何不少提那么多口號,少拋那么多新理論新觀念,靜下心來,真正回歸傳統(tǒng),從孔子學起,從陶學生學起,從蘇霍姆林斯基學起。今天的`新思維,新口號,新觀念,都從他們那里找得出來。
傳統(tǒng),有優(yōu)良與糟粕之分。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真諦,是須咱們永遠承繼的。不但要承繼,還要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而始終將其發(fā)揚、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溫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傳統(tǒng)中之糟粕,或稱之為習氣勢力、傳統(tǒng)勢力,才是改革的指標。咱們的改革,不只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會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愛摧毀所有,然后重來。結(jié)果糟粕未除,而優(yōu)良傳統(tǒng)卻蕩然而失。
陶行知學生談到:“學校里的學生叫做教員,他所做的全體為教書,他所用的法子為教法,如同窗生是專門教學些書本知識的人。他似乎除了教書以外,便沒有別的本領(lǐng),除書以外,就沒有別的事教。而在這種學校里的先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沒有別的功課。”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傳統(tǒng)中的糟粕,也就是習氣勢力。習氣勢力只管頑劣,阻人提高、礙事發(fā)展,但它真是強大得很,難以根除。你看陶公所講之景象,八九十年前是這樣,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是這樣:學校里的一些學生,咱們叫他們教書匠,他在學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書。他全然不管先生怎樣學,他盡管本人怎樣教,我怎樣教,你先生就怎樣學。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東西之外,便沒有其它可教,先生便沒有了其它可學的內(nèi)容。學生們不準先生看課外書,不給先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學校不給先生接觸天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先生除了二心只讀教科書、所有只為考高分外,便沒有了其它。老師除了教課本知識,就沒有,或很少教給先生做人處事和生活的道理。教師,這本活的教科書的作用沒有表現(xiàn)出來。先生們從老師身上學到了什么?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先生。對先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表現(xiàn)。熱愛先生,喜愛先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言語對待他們,使他們與本人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消融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協(xié)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滲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先生愛,即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先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先生,象征著對另一部分先生冷酷,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順便推戴“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提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一切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愛,只要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苯處熡小安黄珢巯壬牧x務(wù)”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先生的愛應(yīng)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固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厲要求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師愛是蘊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經(jīng)過這愛以遭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先生為“愛人”,闡明他的教育思維,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jié)緣。教師愛先生,就有教育,先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chǎn)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巨人還大!碧招兄獙W生這樣尊重先生。作為教師,對先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先生,網(wǎng),尊重先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先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余,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先生肉體苦楚,它不只于事無補,反教先生精神倍受刺激,致使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推戴體罰,他精確地闡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quán)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無余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同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害也。作為古代學校的教師,咱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咱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象征著教師本身的失職。其次,陶行知學生對先生的愛還應(yīng)表如今對先生學習、思維、生活上全面關(guān)懷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咱們古代教師做先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陳校長教育思維的表現(xiàn),也是陶行知教育思維的實踐,咱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行知為先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簡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順便是看到先生出現(xiàn)了不良生活和思維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guān)心與指點,這樣先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作為古代的教師更應(yīng)如此。
老師們,熱愛本人的先生吧!當咱們對先生產(chǎn)生“恨鐵不成鋼”的思維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先生人格的事,能否想到這先生興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求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教師愛先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需要“制”的,否則既無補于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闡明本身能干。要留意克服本人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先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疏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qū)怼?/p>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4
寒假期間,閑暇之余我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后感觸頗多,現(xiàn)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yīng)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wù),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tài)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zhì)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態(tài)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xiàn)的。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yīng)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yīng)該提高自身素質(zhì),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guī)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跨欄桿、開“后門”。
優(yōu)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從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從啟發(fā)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 2環(huán)境改變了教育,而教育則改變了一切!《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yè)。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鑒——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jié)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chǔ)上的延伸、擴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謝《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給我提供的幫助和啟迪。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為家庭教育的首任優(yōu)秀教師,培養(yǎng)出成功的孩子。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5
第一次聽到《優(yōu)良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怪怪的,優(yōu)良當然是造就出來的,這本書到底想要闡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對這本書充滿了渴望。
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迭待地翻閱起來,結(jié)果出人意料的是我沒有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相同覺得作者羅恩克拉克學生所形容的教育場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種素昧平生的感覺。談話先要講禮貌、自動訊問表關(guān)懷、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yè)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咱們老師平時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小道理,有的只是些微無余道的小細節(jié)。但是再次拜讀第二遍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yè)固執(zhí)追求的精神。對于一個小學老師來講,《優(yōu)良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jié),既對孩子嚴厲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博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崇?死死蠋煵恢粌H將留意力放在進步孩子的學習問題上,而且愈加重視造就孩子的良好習氣和教養(yǎng)。
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預(yù)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wù)撊绾螢槿颂幨、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籠統(tǒng),作為讀者絲毫沒有感覺單調(diào)乏味,相同感覺作者所形容的就在咱們身邊,親切天然。書中講述的創(chuàng)造奇跡的55個細節(jié)確實常常被人們疏忽,而正是細節(jié)創(chuàng)造了奇跡,成就了輝煌。書中倡導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表現(xiàn)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心坎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贊譽中學會感謝、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舉動、從分享中學會感謝、從誠實中學會真諦、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guān)懷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賴、從關(guān)愛中學會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羅恩克拉克的幾點做法給了我不少啟示。例如:一個“成績”先生已經(jīng)很多天沒有交作業(yè)了,羅恩克拉克和他家長聯(lián)系了多次都沒有聯(lián)系到。有一次總算聯(lián)系到了,克拉克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shù)赝ㄖ诉@位先生的家長,想失去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居然說:“我孩子在家里也一貫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啼笑皆非。興許是克拉克他本人意識到了本人的這種和家長的交流形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先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著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與第一個先生的解決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愿意腸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體現(xiàn)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當前天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xù)嚴厲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體現(xiàn),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tài),踴躍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本人的孩子?赐炅_恩克拉克的解決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事在人為,異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解決方法就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所以今后咱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創(chuàng)新,在對待后進生成績上一定要賞識和批評相結(jié)合,多渠道地轉(zhuǎn)變后進生。優(yōu)良是教出來的,普通的人對于這個教育都有一種狹隘的理解:那就是學校教育。其實不是這樣的。家庭和學校的共同致力才會使咱們的孩子變得優(yōu)良。
總之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更深切的感遭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機智和教育的應(yīng)戰(zhàn)。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6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jīng)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F(xiàn)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
“我的教學設(shè)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shè)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shè)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yīng)變措施呢?”……我都應(yīng)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guān)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時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jù)教學設(shè)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shè)計而不知靈活應(yīng)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yù)期效果吻合。經(jīng)過大腦的快速運轉(zhuǎn)之后,及時適當?shù)卣{(diào)整我的教學設(shè)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yīng)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yīng)怎樣調(diào)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yīng)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yīng)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shè)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yīng)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yīng)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yīng)該有一種協(xié)調(diào)、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7
最近閱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教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間不算長,經(jīng)常會思考一些關(guān)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fā)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yīng)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yīng)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此刻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著。
李希貴教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十分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以往實踐過、經(jīng)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教師一再強調(diào),“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薄敖逃緛硗唵危皇俏覀?nèi)藶榈匕阉銖碗s了。
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學校里充滿民主、平等,讓教師、學生在學校里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氨頁P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多么樸實的語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shù)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教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應(yīng)當像農(nóng)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yǎng)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獲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期望學生按照自我期望的方向生長,更期望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成熟,不斷地把自我的養(yǎng)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期望他們?nèi)课詹妷哑饋?墒欠逝植⒉坏扔趶妷,孩子們不必須會你給什么就吸收什么,他們總是挑自我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yǎng),營養(yǎng)均衡,協(xié)調(diào)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遍及,研究博識,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造就的東西又是從小擔當精良的家庭教誨,最終生長為國際大家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明確,藝術(shù)縱然是像鋼琴演奏也必要嚴酷的技術(shù)因素,但絕不是“技術(shù)”,而是滿身心、全品德的表現(xiàn)。他教誨兒子說:“我始終以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shù)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只管即便生長,沒成為藝術(shù)家之前,先要學做人,不然,那種某某家無論怎樣高超,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孝敬。一個純粹投身藝術(shù)的人,他除了藝術(shù)和品德,已別無所求。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zhì)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qū)W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著同一個目標發(fā)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
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我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qū)。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讀書,就一個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雖然是教育類書籍,卻不同于以往我們常見的那種書卷氣,案例分析式講評,幾乎可以涵蓋一線老師平時教育中的所有常見問題,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給我一種思想的啟迪:教師在教育中出了問題是因為沒有尋根求源,而當了情緒的奴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體力化;學生出了問題,也是因為教師不夠了解孩子的原因,不僅要了解孩子的成長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害怕什么;師生關(guān)系是最為微妙的,遠近皆有度,遠近皆因情緒而產(chǎn)生不同的'學問;教師與家長的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并不理想,這就指導我們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頭疏堵漏洞,這是使自己的工作趨于輕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边@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yīng)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矗!稅鄣慕逃分杏羞@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比绻覀儗W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并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xiàn)象數(shù)不勝數(shù)。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yè)余時間補;校內(nèi)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但結(jié)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我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fā)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并不陌生,卻有那么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shè)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應(yīng)當把陽光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們、研究他們!币徽Z道出我們班主任比別人更要用心,不僅對每一個學生用心,要用心關(guān)注“優(yōu)秀生”、“灰色兒童”、“潛能生”,慧眼識金,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助其自主成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shù)”,在發(fā)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投入細致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成長,會進步。
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關(guān)注,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8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小學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后,相主任就在每周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nèi)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xiàn)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fā)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chuàng)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tài)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fā),學生的天性得到發(fā)展,學生的.收獲像鮮花怒放!拔覀儼堰@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shè)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彪S后,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tài),只要不斷開發(fā)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zhàn)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征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lián)系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fā)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xiàn)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nèi)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fā)掘?qū)W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xiàn)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回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guān)注現(xiàn)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jù)“人”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桿,是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2-09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5篇12-21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5篇)12-21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9篇01-10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集合15篇12-23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05-13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15篇12-30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10篇12-17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12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