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教案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①識記:對立、統一的含義。②理解:矛盾的概念。③運用:運用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道理,正確認識和處理成功與失敗,先進與落后,奉獻與索取,民主與法制,紀律與自由,個人與社會等辯證關系。
2、能力方面:⑴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因為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規(guī)律——對立統一規(guī)律,同時也是人們進行辯證思維時必須遵循的根本規(guī)律。⑵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體——抽象——具體”的科學方法。
3、覺悟方面:通過學習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原理,使學生明確,沒有一定的條件,矛盾雙方是不會轉化的,從而認識到無論在個人成長或是在社會進步、國家發(fā)展等各個方面,都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矛盾向著有利方向轉化。
【教學重點】:矛盾的含義。
【教學難點】:對立和統一不可分割。
【教學方法】:采用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教學思路。即先從具體事例入手,通過分析,概括出矛盾概念,然后運用矛盾概念去分析一些具體的事例。舉例中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整個教學以講讀為主,輔以討論、談話等方法。
【時間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有機整體。而這種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矛盾雙方的聯系。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人們認識世界,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人們改造世界,就是解決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這些內容怎么來理解呢?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習——
第三課 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板書)
一、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板書)
看P86第1段,我國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指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奔词挛锒际窍喾聪喑傻模饕云鋵α⒚鏋樽约捍嬖诘那疤。同樣,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相互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沒有那些非正義的事情,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
從教材引用的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觀點都包含了事物一分為二的合理思想。也就是說它們具有這樣的共同點——任何事物都有兩個不同的方面,它們既相互區(qū)別、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統一。
王籍的詩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1.矛盾的含義: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板書)
那么,我們怎樣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呢?
2.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板書)
⑴對立: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趨勢,又叫“斗爭性”。(板書)
如書中所舉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同化與異化;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物理現象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先進與落后;正確與錯誤;人民內部的不同意見……都是對立的具體表現。
設問:那么這些對立的具體表現形式能否等同于哲學上所講的“斗爭”?如果不能,那么這兩者是何關系?請同學們再舉一些例子
⑵統一: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趨勢,又叫“同一性”。(板書)
設問:統一的兩種情形是什么?
①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板書)
請同學們看P88漫畫《他敢剪嗎》,在圖中,甲、乙二人的上與下是互相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構成矛盾的統一體。雙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互為存在的前提。因此,結論是“不敢剪”。剪斷繩子的后果會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雙方都存在著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
再如:沒有作用力就無所謂反作用力,沒有化合就無所謂分解,沒有遺傳就無所謂變異,沒有胖就無所謂瘦,沒有進攻就無所謂防守,沒有戰(zhàn)爭就無所謂和平,沒有苦就無所謂樂,沒有窮就無所謂富……
②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相互轉化。(板書)
P88“議一議”:“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蹦闳绾蝸砝斫膺@段話呢?①天下事、人之為學有沒有難易的分別? ②難和易轉化的條件是什么?
(提示)①天下事、人之為學都有難易之分,這正是它們對立的一面;②難和易相互依存,共處于天下事、人之為學之中,難易轉化的條件關鍵在去“為”、去“學”,只有立志去“為”、去“學”,才能化難為易。
引進負數,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所謂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提示:汗水指的是什么?凡人和天才之間的轉化條件又是什么?
這些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會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在理解“統一”的含義時,要注意:
第一, 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是 “一定條件”下的相互依存。
如中美之間就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中國在現代化建設中,需要美國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同時呢,美國也需要中國這個潛在的大市場。這種依存的條件是什么?——就是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國際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美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離開這一條件談依存是荒謬的。
第二, 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現實的、具體的,不是抽象的、虛幻的,因而需要一定的條件,沒有一定的條件,就不能實現轉化。
⑶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板書)
①統一離不開對立。第一,“依存”離不開對立。比如,上不會依存于大或小,因為上與大或小并不對立?梢,依存只是對立面之間的依存。第二,“轉化”離不開對立。同理,只有上下之間的轉化,絕無上與大或小的轉化。
②對立也離不開統一。
論:“要自由就不能有紀律,講紀律就沒有自由”
這一觀點擴大了自由與紀律的對立,否認了自由與紀律的統一。殊不知,離開紀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沒有紀律約束的自由,只能是一盤散沙。反過來,只有紀律,否定自由,集體也會失去活力,影響個性的發(fā)展。總之,也就是說,沒有對立就沒有統一,沒有統一也無所謂對立,無論離開對立或者離開統一,都不能成其為矛盾。
⑷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對立統一關系。(板書)
看P89第4段,在學校內部,存在著教與學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在學校與附近的企事來單位、街道或村鎮(zhèn)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區(qū)別,又緊密相聯的關系。
⑸不能把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板書)
邏輯矛盾是指人們在敘述或回答問題時出現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現象;辯證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俄n非子》中有一寓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蛟唬骸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說也!闭垎枺涸⒀灾兴f的“矛盾”與唯物辯證法所講的矛盾是一回事嗎?為什么?
《韓非子》寓言中“矛盾之說也”,指的就是邏輯矛盾,但作為兵器的矛和盾,也確實有對立統一的關系。
【小結】:
請看知識結構。這堂課我們學習了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的概念——矛盾,即對立統一。我們要正確地理解和把握矛盾含義。 方法論意義:
1,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看問題,要善于在統一中注意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2,善于創(chuàng)造和利用條件,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的方向轉化。
【課堂練習】:
1、下列體現了矛盾觀點的有:A
①金無足赤,人無完人②失敗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馬 ④刻舟求劍
⑤夜郎自大,目中無人⑥相反相成,相輔相成
A ① ② ③ ⑥ B ① ② ④ ⑥
C ② ③ ④ ⑥ D ③ ④ ⑤ ⑥
2、當前,一些同學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為榮,看不到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別。待他們出國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沒有世界公民。產生這種錯誤認識從辯證法上看是因為( )
A、人的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B、實踐決定認識
C、事物是發(fā)展的
D、忽視了統一中的對立
【作業(yè)】:
1.中國加入WTO后在給中國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將給中國的一些產業(yè)和企業(yè)帶來嚴峻挑戰(zhàn)。外國商品和服務業(yè)的大量涌入,可能會對中國的農業(yè)、信息產業(yè)、金融業(yè)、服務業(yè)等國內市場造成沖擊。上述論斷蘊涵的哲理是( b )
A.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
B.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C.矛盾雙方的對立是有條件的
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著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矛盾雙方根據一定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據此回答2~3題:
2.下列說法中,符合材料觀點的是c
A.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C.失敗是成功之母
D.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下列關于矛盾雙方轉化的理解,正確的是a
A.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
B.轉化無時不在、無時不有
C.轉化是具體的、任意的
D.轉化即意味著事物向前發(fā)展
4、分析說明題:
有關媒體曾發(fā)表短評強調,“十一”長假,盡管有各種各樣的遺憾、不足、差距、矛盾,但首先還應承認,放長假于國于民都是大好事。好事不一定完美,發(fā)現了美中不足,同樣也是好事,今后可以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短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什么觀點?
(2)這一觀點在上述材料中是怎樣體現的?
教學反饋:
(1)上述短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矛盾的觀點:矛盾的含義------
矛盾的對立指------矛盾的統一指------
(2)十一長假------體現了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好事不一定完美”,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發(fā)現了美中不足,同樣也是好事”,則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對立統一》08-22
小學語文自相矛盾教案01-28
“自相矛盾”不是“矛盾”范文09-22
矛盾的愛08-18
矛盾的作文12-08
矛盾的句子02-05
矛盾優(yōu)秀作文09-01
關于矛盾的作文06-23
話題作文:矛盾11-12
心情矛盾的句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