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最新国自产拍在线,免费性爱视频日本,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2-21 07:05:3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篇【通用】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篇【通用】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

              一、學習目的:

              1、學習將一個形過體等份為四份的方法,進一步理解等分的含義和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

              2、學習用不同的方法等分幾何圖形,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二、學習準備:

              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各一張。

              三、學習過程:

              1、出示圓形紙,問幼兒:老師要把這張圓形紙分成相等的'四份,給4個小朋友扇面給怎樣分?幼兒回答后教師用折疊法示范圓形的四等份,并將分成4張小扇形重疊比較給幼兒看,問幼兒:4張小扇形是不是一樣大?

              2、問幼兒:把一個東西過圖形分成相等的四份該怎么說?四等份。使幼兒理解四等份的含義。

              3、問幼兒:把這4個小扇形拼合起來會成什么形狀?拼合起來的圓形是不是和原來一樣大呢?一樣大。每一個小扇形比圓形大還是?邊提問邊拼合比較給幼兒看,使幼兒進一步理解部分和整體的關(guān)系,知道每個小扇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中的一份。

              4、出示正方形紙,問幼兒怎樣才能把正方形的紙分成相等的四份。

             。1)在幼兒學會二等份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幼兒先將正方形紙耳等份,再把每份耳等份就是四等份了。

             。2)知道幼兒折疊正方形紙,進行四等份練習。要求幼兒盡量想出不同的分法,說說他們是怎樣分的。

              (3)要幼兒將各種分法的四等份剪開,進行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比較。

              5、出示長方形紙。問幼兒怎樣分四等份?

              按四等份正方形紙的步驟,指導幼兒進行四等份長方形的練習。提醒幼兒折疊時邊角要對齊,剪時要按折疊線剪直,檢查幼兒操作是否正確。

              6、幼兒做《數(shù)學》第24頁的練習。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2

              設(shè)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shù)量等。分類的結(jié)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guān)"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shù)和學習計數(shù)的基礎(chǔ)。依據(jù)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jié)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shè)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nèi)包含關(guān)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力求調(diào)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shè)計上,主要通過經(jīng)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guān)系。

              2、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yīng)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chǔ)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jié):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fā)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經(jīng)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jié),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jīng)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xù)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chǔ)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活動反思:

              “二次分類”這一課設(shè)計時,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目標。為此,我的設(shè)計針對學前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xiàn)”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形成數(shù)學問題,并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分類的標準,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伴隨著這求知的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學會廣汲博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一、講故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shù)學問題。

              多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xiàn)象:低年級老師一提問,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的舉起來,而到高年級則寥寥無幾;低年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充滿了個性;而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則顯得規(guī)范、標準,但卻單調(diào)劃一;創(chuàng)新色彩在許多學生身上隨年齡的增長在褪色。這一切源自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好奇心。

              本節(jié)課我先利用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提示牌找座位,讓學生初次體驗到按指定標準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從中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shè)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分類”這一內(nèi)容,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只是無意識的成分多一點。若老師簡單地給出這個名詞,在每次分類時,不斷提出分類的標準,那么分類的過程(可能會)顯得更為簡潔,分類的結(jié)果可能顯得更為準確。學生作為容器也完全能夠順利盛下這些知識,但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節(jié)課中,我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出分類的標準,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正是在這空間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結(jié)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到同類物體在不同標準下的分類所產(chǎn)生的不同意義和作用。教學中我充分抓住學生“好動”這一特點,在不停的分一分、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形成與應(yīng)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給予孩子們“好表現(xiàn)”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們合作交流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學前班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這一點較其他年級學生而言是顯得最強烈的。在這節(jié)課中,我沒有生硬的講解和周詳?shù)难菔,而是把小組那一塊空間作為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在匯報演示,在介紹解說的表現(xiàn)過程中,學生袒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發(fā)散思維和語言得到了訓練,感性知識在一次合作、交流當中上升為理性知識,一次次的自我表現(xiàn),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合作意識的`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的拓展。

              四、注意張揚孩子們個性。

              數(shù)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由于每個人生活經(jīng)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看法。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框住學生思維,反而是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努力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張揚其個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不足:對于時間安排上我是前松后緊,所以有一個習題沒有進行完。以后在教學上我一定先預設(shè)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課堂更完美。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學生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培養(yǎng)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按標準進行分類、并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2對不同物品分類、培養(yǎng)兒童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衣服、鞋子、書及作業(yè)本、瓶子、籃子、玩具狗。

              活動過程

              評價等級:

              小朋友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瓶子、小狗、書等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有小狗、書、衣服、還有鞋子、瓶子、籃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不好、鞋子、衣服、瓶子喝的放在一起不衛(wèi)生。

              師;你能給老師好的建議嗎?

              生;應(yīng)該把東西整理好。把同類放在一起。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教師引導幼兒每組選擇收拾一種物品、每組把東西一樣一樣地分類放好。

              師:老師想看那位小朋友最能干、生興趣很高、樂于參與。有序的'上來撿本組物品。

              讓幼兒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師覺得每組分得都好、很整齊、很漂亮。

              教學反思

              在上節(jié)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開始教師就把東西亂七八糟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孩子們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即不美觀、又不衛(wèi)生、這樣孩子們就產(chǎn)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當中要按秩序有條有理、物品要按分類的擺放收拾。

              這節(jié)課較好的體現(xiàn)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xiàn)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體驗游戲中也有數(shù)學的樂趣.

              2.自主學習7的分解組成.

              3.快樂記錄操作過程.

              教學重、難點:

              學會7的分解和組成。理解7的分解過程,并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

              粉筆和黑板,作業(yè)本和筆,有空白的7的分解組成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小朋友,今天的天暖不暖和。靠纯创巴馓炜丈嫌惺裁?(太陽)(在小黑板上畫出太陽)天氣真暖啊。再過幾天,地上的小草就綠了(畫兩個草叢)有一天,一個數(shù)字寶寶出來散步,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貼數(shù)字6)大家看,這是幾呀?數(shù)字寶寶6帶著6顆魔法種子,只要種在草叢中就會開出紅色的小花,咱們一起幫助它把6顆種子種在這兩個草叢中,好不好?老師先在第一塊草叢中種上一顆種子,那別一塊草叢中應(yīng)該種幾顆種子啊?(活動開始,復習6的分解后,導出7)

              二、實踐操作,學習7的組成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了6的分解,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新的數(shù)字寶寶,想不想知道它是誰(貼上數(shù)字7,同時摘下數(shù)字6)小朋友認識它嗎?是幾?在課前老師給大家發(fā)了7根小木棒,現(xiàn)在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7可以擺成幾和幾,一會老師問大家,看誰擺的對,擺的好(幼兒操作,讓同桌之間互動,合作學習)

              2、再次操作,嘗試新方法師:誰來說一說你怎么分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分解方法,其它幼兒補充,說完6種分法,板書:7的6種分法,木棒我們擺完了,那我們先把木棒收拾好放在桌面上,好不好?

              3、用手指再次學習7的分解,加深印象4、現(xiàn)在,小朋友們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師一起看看我們用手指怎么擺出7好不好?(目的加深對7的分解的印象,并帶入7的組成)

              4、看圖,再次鞏固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畫吧,天暖暖的,太陽公公照著大地,草叢中開滿了鮮花,這么好的天氣,小蝴蝶也飛出來了,快看,這邊草叢飛來了一只蝴蝶,小朋友們想一想,那邊的草叢再飛來幾只蝴蝶才能湊成7只啊?

              5、植樹游戲小朋友們,春天到了,又到植樹的日子了,今天老師帶來了7棵小樹苗,誰想到這里幫老師栽樹?小朋友們要注意,要把7棵樹苗分別種到兩個草叢中,你想怎么種?(找幼兒到黑板上貼小樹,并且貼完后帶領(lǐng)其他小朋友讀出分解和組成,再次鞏固)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5

              活動要求: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nèi)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jié):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得出結(jié)論:

              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jié)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guān)游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敖裉斐丝腿死蠋煟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么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干什么呢?”

              二、在闖關(guān)游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guān)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shè)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yīng)該怎么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并請幼兒講述操作結(jié)果。

              3、繼續(xù)闖關(guān):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guān)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guān)游戲中的感覺?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7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既是計數(shù)的結(jié)果,又是計數(shù)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shù)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也是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基礎(chǔ)。

              本節(jié)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shù)數(shù);認、寫10;理解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shù)感,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學好數(shù)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shù)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shù)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shù)問題。

              2、點數(shù)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jīng)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關(guān)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shù)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shù),學生說一個數(shù),兩個數(shù)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shù)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shù)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fā)現(xiàn),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shù)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jié))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shù)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8

              認識1和2

              學習目標: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義;認讀和書寫1和2學習重點:區(qū)別2和1;2>11<2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引導看圖(圖自備),認識數(shù)量1

              1、圖中有什么,每種東西有多少只桶、2個球拍。)

              2、說說圖中的名稱是什么

              3、認識找一找,教室內(nèi)的物體是2的有哪些)

              4、引導看書上的圖畫,說說圖中的物體各有多少,并把它

              們與相應(yīng)的數(shù)字連起來

              5、書寫數(shù)字:1和2

              6、鞏固練習:讀給同伴聽

              活動二:引導交流,加深對1的認識

              1、圖上的東西每種有幾個,幼兒交流回答(蘋果1個,梨2個)

              2、誰多誰少,是1多還是2多(幼兒回答1少2多)

              3、教師說2比1多幾,1比2少幾(幼兒回答多1少1)

              4、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2>11<2,讀作2大于1,1小于2.

              5

              認識3和4

              學習目標: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讀3和4.

              重點活動:書寫3和4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數(shù)量3和4

              1、教師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幾個。數(shù)后交流,展示結(jié)果。

              2、小組合作數(shù)2根小棒再添1根是幾根?再添一根呢?討論交流,展示結(jié)果。

              活動二:游戲

              1、幼兒根據(jù)教師拍手的下數(shù)擺小棒。(師巡視其它小組)

              2、2個蘋果再添上1個是多少,一樣多嗎?幼兒回答并擺出小棒。

              3、教師板書3和4,幼兒讀、記、書寫3和4.

              4、練習第2頁上的作業(yè)。()

              5、找出教室里相應(yīng)3和4的東西。

              認識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和橢圓的基本特征。

              2、能從許多圖中辨認圓形和橢圓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圓形和橢圓形,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捍笮〔煌伾鳟惖膱A形和橢圓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識圓形

              1、教師出示圖形,讓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它們像

              什么?

              2、)3、游戲:用手比圓形,大圓形、小圓形。4、說兒歌:大大的圓形像盤子,小小的圓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圓又圓,就像手里的小盤子;書上的蘋果圓又圓,好像我們的小圓臉。(教師帶幼兒讀兒歌)

              活動二:認識橢圓形

              1、出示橢圓形,提問:這個和前面的圖形一樣嗎?2、小組討論交流:說出橢圓形的特征。(3、交流討論:2個圖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結(jié):沒有邊沒有角的圖形,稍有一點長的叫橢圓形;

              它和圓形不相同,圓形是沒有邊沒有角,圓圓的。5、作業(yè)練習:請小朋友找出圓形片片,橢圓形片片。

              長方形和正方形

              活動目標:通過涂色和連線,感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并學習分辨這兩種圖形。

              活動重點:區(qū)別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顒訙蕚洌洪L方形,正方形的圖形。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復習引人

              1、復習圓形和橢圓形(教師出示圖形,幼兒說出圖形名稱)。

              2、找出生活中所見的圓形和橢圓形。(球)

              活動二:認識正方形、長方形

              1、出示圖形,對比圖形,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并領(lǐng)讀。

              2、數(shù)一數(shù)長、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展示交流。有4條

              邊,4個角。

              3、出示圖形讓幼兒游戲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問:正方形有幾個角,幾條邊;長方形有幾個角,幾條

              邊。

              活動三: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區(qū)別:相同點和不同點。(角。不同點:長方形兩條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2、小組討論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業(yè)練習:把正方形涂成紅色,把長方形涂成綠色。

              認識5

              活動目標:引導孩子通過添畫感知數(shù)量5,并能正確書寫5.活動重點:理解5的實際意義;并準確書寫5.

              學習活動流程

              活動一: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

              1、復習數(shù)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2、幼兒操作,怎樣把4變成5.3、認識數(shù)量5.

              4、分組操作并交流結(jié)果。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幫算式寶寶搬家的過程中,學習按運算方法和得數(shù)進行分類。

              2、能迅速準確地進行8以內(nèi)加減運算。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算式卡片(8以內(nèi)加減算式卡)分類圖一張

              學具:分類圖、加減算卡、看標記寫算式的小雞圖

              活動過程

              一、學習游戲:

              1、碰球(7、8)

              2、開火車(8以內(nèi)的加減)

              二、幫算式寶寶搬家中學習按兩個特征分類

              1、算式寶寶要搬家了,他們想請小朋友一起去幫忙。有那些算式寶寶要搬家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分類圖讀一讀)這些加法、減法算式寶寶應(yīng)從哪條路上走呢?(引導幼兒講出按運算符號走)那這些算式寶寶的新家在幾號樓呢?(引導幼兒講出按得數(shù)找家)

              2、教師先示范,然后請部分幼兒練習按兩個特征分類,隨機引導、糾錯。

              三、練習活動:

              1、幫算式寶寶搬家

              2、看標記寫算式(小雞圖)

              四、講評活動:出示個別幼兒的小雞圖,集體檢查,然后帶標記讀算式、去標記讀算式。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0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既是計數(shù)的結(jié)果,又是計數(shù)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shù)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也是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基礎(chǔ)。

              本節(jié)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shù)數(shù);認、寫10;理解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shù)感,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學好數(shù)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shù)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shù)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shù)問題。

              2、點數(shù)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jīng)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關(guān)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shù)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shù),學生說一個數(shù),兩個數(shù)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shù)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shù)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fā)現(xiàn),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shù)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jié))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shù)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陽光和水分。

              2、學會根據(jù)句子“我來抱你吧!”進行創(chuàng)編。

              3、樂意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成長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種子,陽光雨水,小樹苗,小鳥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師:把蘋果切開來,我們會看到什么呀?

              幼:種子。

              師:種子是怎么顏色的呀?

              幼:黑色。

              師:對的,今天呀,我們就來看看《蘋果種子的故事》,看看它最后會變成什么。

              二、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師:剛剛老師講的是什么種子的故事呀?

              幼:蘋果種子的故事。

              師:這顆種子是從哪里來的呢?豎起我們的小耳朵聽一聽。

             。ㄖ貜汀靶▲B吃蘋果的時候,蘋果核里的一粒種子掉在了地上”)

              師:蘋果種子是哪里來的呀?

              幼:小鳥吃蘋果的時候掉出來的蘋果核里的。

              師:那你們知道這顆種子最后變成了什么了嗎?

              幼:小樹苗。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那我們再想想看,蘋果種子是怎么變成小樹苗的.呢?再聽聽故事里面是怎么說的,比比誰的小耳朵靈,聽得更仔細。

             。ㄔ僦v一遍故事,“泥土像又輕又暖的被子蓋住了他”到“抱一抱,小芽就長高了”)

              師:現(xiàn)在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蘋果種子是怎樣變成小樹苗的?

              幼:抱抱。

              師:那是誰和誰抱了抱小芽呢?

              幼:是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

              師:恩,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聽得可真仔細。種子發(fā)芽、長大需要什么呀?

              幼:太陽雨水。

              師:恩,對。種子發(fā)芽需要太陽、陽光、雨水。那你們還記得太陽和雨水是怎么說的嗎?哪位聰明的小朋友可以告訴我?

              幼:太陽說:‘我來抱你吧!’雨水說:‘我也來抱你吧!’

              師:真棒!我們就來學學這句話。太陽說……雨水說……我們還可以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一個名字,像妞妞,小寶……那就是“妞妞,我來抱你吧!”我們一起來說說看,F(xiàn)在和你邊上的小朋友也說說看。

             。ㄓ變航犹柡陀晁f的話)

              師: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小芽就長成了小樹苗,小芽他自己知不知道?

              幼:知道…不知道……。

              師:我們一起看看故事里的小芽又發(fā)生了什么吧。

              (“一天,小芽正在曬太陽”到結(jié)束)

              師:原來呀,是小鳥告訴小芽他現(xiàn)在是小樹苗了!我們現(xiàn)在再一起來看看我們的蘋果種子的故事。(再一次完整講述故事,中間空出一部分讓幼兒接)

              師:蘋果種子先是發(fā)芽了,然后小芽又長成了小樹。一點點長大了。你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或者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師:我們都為種子發(fā)芽感到高興。我們小朋友也是像種子一樣會一點點長大,最后我們也要長得高高大大的。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2

              設(shè)計背景

              自然測量是學前班幼兒很感興趣的一項活動,什么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這個有趣的問題會激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開動腦筋,有步驟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結(jié)合我班幼兒對測量的特點:尚不能準確而又清楚地將第一次測量的終點作為第二次測量的起點。我設(shè)計了活動流程:猜測討論嘗試和學習分組操作集中討論歸納。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愿意運用自然測量知蝕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嘗試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直尺、小棒、粉筆。

              2、學具:直尺、彩筆、記錄紙等若干、測量用的繩子、小棒、鉛筆、易拉罐等若干。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做游戲(開火車)邊走邊數(shù)自己的步數(shù),提高幼兒的興趣。

              2、集體活動:

              (1)以故事的方式導入:植物王國在進行比高矮活動。

              (2)引導幼兒猜測、討論,啟發(fā)幼兒說出可以用尺子來測量樹的高、矮。

              (3)發(fā)散幼兒的思維:還有什么當測量工具?

              (4)教師出示準備好的一些測量工具、如小棒、尺等。請個別幼兒上來任意選一種工具來測量黑板上兩棵樹的高矮。

              (5)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上來演示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師幼討論哪種方法出的`結(jié)果更精確。

              (6)教師分別講解并演示用小棒、直尺測量樹的高矮的正確方法和記錄方法。強調(diào)測量時要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第一測量的結(jié)束處是第二次測量的開始,測量工具要首尾相接。

              (7)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用相同的測量工具測量時,樹越高測量的次數(shù)就越多,樹越矮測量的次數(shù)就越少。

              3、分組活動:

              (1)教師介紹分組活動的材料及活動要求、 第一組:用手或手臂來測量桌子、門、窗的長度和寬度,說說測量的結(jié)果并記錄下來。

              第二組:用繩子、腳步量教室、黑板的長度和寬度,說說測量的結(jié)果并記錄下來。

              第三組:用易拉罐、小棒、鉛筆、直尺等工具測量桌子、椅子、玩具柜的長度、寬度和高度,說出測量和結(jié)果并做好記錄。

              教師重點助幼兒掌握測量的方法。

              4、交流小結(jié):

              (1)你測量了什么?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測量的結(jié)果是不是一樣?

              (3)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作為測量工具?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shù)這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思

              在整個活動當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在分組活動中,有個別幼兒還不是準確而又清楚地將第一次測量的終點緊挨作為第二次測量的起點。

              經(jīng)過教師的一再教導才掌握方法。我應(yīng)該分兩個課時上;灸苓_到我預設(shè)的教學綱,在動手操作中不僅能獲得知識經(jīng)驗,而且還獲得學習方法和能力提高。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安步學會記錄。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天平鹽蘿卜白菜南瓜(一個)菠蘿(一個)兩個蘋果西瓜一個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教師把物品放在桌上,讓幾位同學上來,把物品放在手里,感受一下哪種物品輕?哪種物品重?今天我們就來帶領(lǐng)大家學習"比較輕重"。

              2、新授課

              ①把一個蘋果和一個南瓜放在天平稱上,南瓜一端往下沉,蘋果一端往上翹。讓孩子們舉手說:"南瓜重,蘋果輕"。

             、谠俜Q南瓜和白菜教師把南瓜和白菜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側(cè),天平一直保持平衡。說明白菜和南瓜一樣重。

              ③依次稱出不同物品。

              3、課堂練習看課本30頁,根據(jù)小動物們在天平誰重?誰輕?并按從重到輕在()里填上序號。

              教學小結(jié):

              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天平的.狀態(tài),比較物體的輕重;觀察圖示,運用推理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反思:

              讓孩子理解幾組中從重到輕交叉換位思考,部分學生難于掌握,要多實踐,對比。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通過觀察鐘面,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12大格、60小格。

              2.掌握讀取時間的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ǘ┻^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體驗等活動中,初步建立時、分的概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

              2.感悟時間與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養(yǎng)成守時和惜時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鐘面、學生自帶鬧鐘。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huán)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分類游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了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二、分類游戲,進一步了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huán)、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盡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并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2、教師小結(jié):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

             。ū热纾荷眢w,教室環(huán)境等)

              請小朋友找找,什么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2、教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jīng)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guī)觿邮謱⑺鼈冞M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教師小結(jié):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nèi)艘部梢猿呻p成對,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jié)束部分

              游戲《成雙成對》。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1-01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5-09

            【推薦】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3-21

            【薦】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3-21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薦】02-23

            【熱門】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2-23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03-01

            【熱】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3-01

            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zhì)11-21

            (必備)學前班數(shù)學教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