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直視生命和心靈
——歷史教學中的“體驗教育”一例
中學歷史教材近現(xiàn)代部分,相當多的篇幅記錄了一系列戰(zhàn)爭史。其中又以抗日戰(zhàn)爭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然而,時過境遷,九十年代的中學生們,對這段歷史的感受,大多僅止于教材的資料介紹,情感相當?shù)。甚至于有報道稱,在觀看2001年度最佳影片之一的《紫日》這部電影作品時,部分學生面對其中的殺人場面,竟然發(fā)出陣陣笑聲。這不是魯迅先生當年在日本所驚見的一幕嗎? 有鑒于此,我講抗戰(zhàn)這一章節(jié)時,加進了一個教材之外的特別安排,在課堂開了一場專題讀書讀報會。讀書——重讀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豐碑》、《金色的魚鉤》、《第二次冒險》等;讀報——當堂請學生朗讀2002年4月21日《文匯報》“筆會”專欄的一篇文章,題為《“柯藍”的來歷》,作者為著名作家柯藍,本名:唐一正。我簡單介紹說:“這篇文章是80多歲高齡的當代作家柯藍先生的回憶錄。人們一般只知道“柯藍”是他的筆名,而不知名字的背后是一段非常浪漫動人的戀愛史。……”這一下倒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讀報掀起了這次課堂的高潮。 “1937年10月,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犯中國,為了不做亡國奴,挽救民族危亡,才十七歲的我,孤身一人千里迢迢奔赴陜西八路軍總部,參加了學兵隊! 兩位同學聲情并茂地朗讀著,“……護士說:‘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護送傷員的!想不到你對戰(zhàn)友這么負責,重感情!’ ……‘這是你的名字?’她點了點頭。我說:‘這名字太漂亮了,我喜歡藍色!’她笑著,閃著一對黑亮亮的眼睛,輕聲問:“我人不漂亮?”……我呆呆地望著她美麗的背影,此刻,我真是對她一見鐘情了。 “人更漂亮!”我從她抄的兩句名言中,似乎已了解到了她的一切。一個十六歲的女孩,不會復雜到哪里去的。魯迅和羅曼·羅蘭的話正代表當時進步青年追求光明的思想和決心。我也曾抄在日記本上。這次見到,如同見到多年的知己。共同的文學愛好,又把我和她拉近了距離,我們兩人一直聊到天亮。 ……‘反正我跟父母親人都失去了聯(lián)系,我只我一個人,我就跟你吧!’她伸出手來,緊緊地擁抱著我,兩眼充滿淚水。任何愛情也沒有比在戰(zhàn)火紛飛時刻產生的愛情更圣潔,更偉大,更真誠,我們就大膽地愛,誰也不會阻攔我們。我們宣布我們已經結婚。第二天一清早,人們還沒有醒來的時候,我和她已偷偷鉆出麥稈垛。那天的陽光特別明亮,我覺得處處是那樣地充實!
許多同學不時地發(fā)出嘻嘻的或者羨慕的笑聲。 “……我和柯藍高興地去找醫(yī)院政委,那人板著臉不同意,說沒有編制。大隊長說,那你就回學兵隊吧,等我養(yǎng)好傷回學兵隊,一定保證把柯藍帶回給你——萬般無奈,我只好暫時回學兵隊。 “……這一天,我們接到指令,學兵隊要轉移,我正擔心轉移了大隊長找不到我們。突然,我看見他回來了。我一陣風似地撲過去,他雙手把我抱住。我高興極了,兩眼牢牢地盯著他,他從外衣口袋里摸出一個小筆記本給我,低沉地說:“這是她的,你留下吧!”我大聲喊了起來:“她為什么沒有來?”…… 我朝他追了幾步發(fā)覺不對,便停了下來,頓時全身一陣麻木。她出了什么事?……” 這時候,教室安靜了,沒有人發(fā)笑。 “在學兵隊轉移行軍宿營的晚上,我悄悄地找到大隊長,聽他訴說:柯藍于上個月在掩護傷病員防空、最后撤離中遭敵機機槍掃射,不幸犧牲。當時她在河邊為傷病員洗紗布、血衣,日機來了,她往回跑,本來她可以安全無事的,可是這時河邊還有許多傷病員,她看見有一位拄拐杖的傷員行動困難,便放下手里的東西,又返回去扶那位傷員。她把傷員送到一棵大樹樹蔭下,又去救留在河邊的另一位傷員。在她第三次往返時日寇飛機的機槍射中了她,全身中了八顆子彈。臨死前她掙扎著大喊唐一正的名字。 “……不久,我們學兵隊又隨總部轉移,戰(zhàn)爭總是動蕩的,一個個疲勞的行軍夜晚,沒有穩(wěn)定的安息,更不知道這種行軍會有多久。個人感情的迷茫,使我動蕩迷茫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陰影。當有人把我的情況向隊領導匯報時,大隊長說:“他慢慢會好的!薄 這時,教室里靜極了。 “直到1939年,為了平息我心頭的悲痛,表達我對柯藍的真誠的愛,我向組織上正式申請改名為柯藍,以紀念我和她純真的愛!我決定用一生的生命以她的名字去生活、去拼搏、去戰(zhàn)斗,去擁抱世界。于是在六十多年的文學生涯中,我用柯藍的名字發(fā)表了近一千萬字文學作品,并編輯出版了六大卷《柯藍文集》,而其中有不少著作被翻譯成日、俄、英等文字。”
最后,我問同學們有什么感覺。有一個學生說:“一朵美好的愛情之花,剛剛綻放,就被無情的戰(zhàn)爭風暴打落了。”另一個學生說:“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真正讓我體驗到戰(zhàn)爭的罪惡,美的毀滅,可悲可嘆!蔽艺f:“很好,這就是抗戰(zhàn)歷史要告訴你們的。它不僅僅是一段過去的事件,更告訴我們,什么是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心靈的豐富與博大! 教室里再次非常安靜,此時無聲勝有聲。下課鈴響了。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觀念中,知識的傳授,信息資料的整理,是擺在第一位的教學目標。至今,似乎仍然未有大的改變,甚至有人以為這就是歷史教學的特殊性所在。誠然,鉆研歷史,時有被譏為“鉆故紙堆”的嫌疑。歷史是處于“過去式”的系列人物和事件,是一堆相對靜態(tài)的材料。歷史教學無疑首先要以知識材料為根本立足點。 然而,這只是出發(fā)點。鑒古知今,以史為鏡,才是歷史的價值。因而,二十世紀的意大利著名理論家克洛奇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無時不在介入現(xiàn)實生活,制約影響現(xiàn)實的發(fā)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是文化歷史的產物,一定的文化傳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或推動著人的發(fā)展。所以,靜態(tài)地“躺著”的歷史材料,無所謂價值而言。一旦歷史與具體的現(xiàn)實人事碰撞聯(lián)接,從而“站立”起來,歷史便獲得新的生命。當然,它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有待于歷史主體的自我選擇與把握。 因此,對于還未成年的中小學生來說,歷史需要有效地學習,有時還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與感悟,才能真正有所習得。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體驗教育的提出,相當必要。體驗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經驗形成教育,一方面,強調個體的親身心靈經歷與自我認識過程,另一方面,在價值觀上,重視人與人的理解與合作,重視人的內在情感的發(fā)展過程。它強調受教育者的情感體驗(affective experience)與道德體驗(moral experience)。人們睜著眼睛在白天的經驗中“生存”,然而卻需閉上眼睛在夜晚的體驗中“存在”。 上述教學案例打破了常規(guī),效果卻出奇制勝。關鍵在于抓住了時機,針對青少年心理特點,挖掘出了教學材料中直視生命與心靈的人文內涵,把體驗教育的哲學思想落實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從好奇到哄笑,從羨慕到贊美,從期待到失落,從憤恨到沉痛。學生們切實與主人公一起體驗了一場波瀾起伏的情感歷程,感受到生命與心靈的可歌可泣,深刻感受到美之毀滅的悲劇震撼。 可見,不管是歷史還是語文教學,如果只給學生一堆不關痛癢的學習材料,或一大堆說教型的嘮叨,教學永遠只是蒼白的“宣傳”或政客們別有用心的“廣告”。相反,時刻關注個體生命的尊嚴與體驗的教育,抑或政治、法律,都必然永遠充滿朝氣,搖曳多姿。因為只有愛才能喚起愛,只有心靈才能打動心靈。我們教師應當多多抽出時間,閱讀書報,打量世界,關注生命與心靈。
【直視生命和心靈】相關文章:
直視青春作文08-23
走進學生的心靈,用生命影響生命08-24
生命的思考和爭議08-24
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10-26
以心靈溫暖心靈作文03-25
生命課堂:用生命喚醒生命08-18
生命?生命!作文08-24
生命生命說課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