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與改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淺談
2001年11月19日,江西省首屆信息技術教育優(yōu)質課在臨川二中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地的一百多位從事信息技術教育的工作者歡聚一堂,這是我省信息技術教育的一次空前盛會,大家首次就新興的信息技術教育共同進行學習交流。在交流座談會上,來自全省各地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表自己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看法和感受。在此我也不甘寂寞,談了我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和所思所想,F將大家爭論最多的問題摘錄如下,與大家共勉。
一、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特點和內容
首先,信息技術教育課是在教室里上,還是在機房里上?我認為,這是不應該具體化、程式化的,而應該視信息技術教育本身的特點和教學的具體內容而定。大家一致認為,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特點和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跳躍性大、更新快。信息技術課不同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常規(guī)教學科目,其內容的變化是極為頻繁的,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繼之而來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學設備的更新、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教學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所以,無論對施教者,還是對受教者都存在一個對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思潮的重新認識與提高的問題。為此,在教學地點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取舍上,我們應根據所教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上理論課時,我覺得在教室中配合實物的觀摩,就比在機房中面對著計算機強;而上實踐操作課時,則可在機房通過上機演示、現場實踐來提高受教育者的學習效果。所以,老師要盡可能地設計并優(yōu)化教學方案,并以指導者身份,積極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勇于實踐,建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順利步入不斷更新的知識海洋。
2.技術性高、實踐性強。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技術性高、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門課程更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理論知識,特別是軟件應用,如果單憑課堂講解或用多媒體大屏幕演示還遠遠達不到教學目標,學生只有通過親身操作,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比如講WORD2000制表這一節(jié)“建立并設置表格”的內容時,如果僅用口述或老師演示,那是不夠的,只有讓學生通過自己親手制作與不斷反復調試才能把握要領,真正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
3.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統(tǒng)一。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可通過對信息技術這一新鮮事物的深入學習,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如通過運用各類工具軟件的制作或編程的設計,可把構筑于腦海中的想像呈現在屏幕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講網頁設計時,在啟動FrontPage2000,指導學生建立網頁結構之后,任由學生去自由組織與選擇各類素材,完成各網頁間的超級鏈接,并根據網頁創(chuàng)作主題來讓學生相互間進行學習與評比,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通過知識與知識交融、思想與思想碰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空間,從而達到由消極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榉e極的主動學習。
二、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的教學方法問題
人們常說教學過程中“教無定法,學無成法”,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依然有效。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觀感知法。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對初學者來說,還是一門新興的、新穎的課程,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沒有接觸過或很少接觸過,因而對計算機更是充滿著一種神秘感,很想知道計算機是怎么工作的,主機箱內到底有些什么東西,它們各有什么用途?對此,我常通過現場實物展示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認識一下什么是硬盤、主板、內存、顯卡等,然后再簡單地解釋其作用,讓他們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過直覺的感官認識,學生就會對心中的疑團有所解開,并在腦海里建立起一個對計算機基本結構的模型。
2.對比講解法。比如在講Windows基礎知識時,經常用到對比教學方法。如講授資源管理器,可通過觀察教師的電腦來進行對比,比較兩者窗口界面的不同,來加強學習的效果。再如講述中文錄入,可先用拼音碼、五筆碼、區(qū)位碼錄入同一個漢字,然后調用高級程序語言自編的機內碼換算程序進行演示,讓學生明白,無論何種輸入法,在同一個標準漢字庫下其機內碼是唯一的,從而打消了有的學生在錄入漢字時,因錄入錯了編碼而抱怨電腦的問題。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各類漢字輸入法,無外乎就是音碼、型碼和數字這幾種而已,從而打消他們對輸入法難學的畏懼心理,并通過自己的練習與老師的分析比較,使學生很快選定各自喜愛的漢字輸入方法,更快進入到文字錄入的學習狀態(tài)。
3.自由作業(yè)法。數學作業(yè)同一個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計算機作業(yè)也一樣,為了達到同一個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在講述粘貼、復制和移動命令后,進行練習時,不是純粹的要求學生按照書本上的詳細操作步驟,而是讓學生在根據自己掌握基本技巧與理論知識前提下,自由發(fā)揮。然后教師選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學生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演示給大家看,讓全班學生一起進行講評,比一比誰做得更簡捷、更方便,從而使學生能觸類旁通,共同學習與提高。
4.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傳統(tǒng)的課程教育是在教室中用“粉筆”+“黑板”這一固定模式,便可達到教學目標,然而,信息技術教育傳授者卻可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手段,在機房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對受教育者進行演示,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教師一邊教,學生一邊學,然后再加上教師有目的、有意義的指導和分組討論學習,不僅讓學生可以學到真知,而且還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和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的友情,寓教于樂,其樂融融。
三、對當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一點思考
當前我國正在開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開設中小學信息技術必修課是其中一項重大舉措,這對廣大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來說,既是一次機遇,更是一種挑戰(zhàn)。廣大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不僅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者,更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織者和宣傳者,是關系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成敗的重要力量。因此,在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廣大中小學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開設活動課、選修課作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將信息技術教育課納入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三個板塊中,不同課程承擔不同教學任務。 通過活動課、選修課的延伸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
2.要將信息技術教育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相結合。信息技術課程與高新技術聯系緊密,具有不同于任何學科的特點,應避免把信息技術教育按照學習一門普通學科的老辦法來講、學、考,絕不能搞滿堂灌,而應當建立自主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與途徑,在教材編寫、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等方面具有突破性進展,使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真正成為基礎教育各科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3.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材不統(tǒng)一的問題。中小學各學段的教學內容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并應處理好課程內容參差不齊所帶來的各學段課程的銜接問題。
4.信息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只有通過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才能實現。因此,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開設過程中,應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將信息技術教育視為單純技能培訓的傾向,切實保證規(guī)定的課時,全面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
5.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料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和探究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能力,更好地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獨立發(fā)展服務。
四、信息技術教師任重而道遠
信息技術教育方興未艾,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fā)展的技術。探索新環(huán)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yǎng)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信息能力的學生,已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責任。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讓我們共同努力。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淺談】相關文章:
淺談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與改革08-17
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12-08
淺談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整合08-17
淺談舉一反三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08-17
信息技術教育反思08-17
淺談山區(qū)中學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08-17
關于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08-17
信息技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08-17
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改革08-17
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踐與思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