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聾生雙語教學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
探究聾生雙語教學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重慶●曹莉
摘要:聾教育的最大挑戰(zhàn)是語言教學問題,雙語教學法作為新的聾教育方法,對我國聾生語言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但我國對雙語教學法的研究才剛起步,雙語教學法尚不能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如何借鑒國外先進經(jīng)驗開展雙語教學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課題。教師要了解聾生語言教學法的發(fā)展,分析我國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如何開展雙語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聾教育;聾生;語言教學法
一、聾生語言教學法的發(fā)展
聾生語言教學的方法有手語教學法、口語教學法、全面教學法和雙語教學法等。
1. 手語教學法
手語教學法不僅是聾人之間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而且是多數(shù)聾人的第一語言。
2. 口語教學法
1778 年,世界著名聾教育家海尼克在萊比錫成為聾教育口語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始人。1880 年,米蘭會議發(fā)表了《全面推行口語法》的宣言,并作出了“手語的使用抵制了口語和語言的發(fā)展,所有的聾校不準使用手語”的決定,口語教學法占據(jù)了聾教育的主導地位,并一直流行到20 世紀60 年代中期。
3. 雙語教學法
雙語教學法主張把聾人母語和主流社會語言作為聾校教學和交際的語言,讓聾人成為一個能在聾文化和聽文化中自由生活的雙語平衡者。雙語教學理念充分肯定聾人語言———手語和聾人文化,肯定手勢語是聾人的母語地位,旨在使聾人既嫻熟準確地運用自己的手勢語,又借助其順利地輔助學習第二語言———本國語言,直至正確地掌握書面語或口語,提高聾人整體的文化素質(zhì),使之與健全人具有等同的知識底蘊,并可與正常人群體進行無障礙交流,即運用第一語言來學習第二語言。
二、我國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 我國對聾教育的重視程度
20 世紀80 年代,我國特教專家們還在就“手語是否作為一門語言”的問題進行切磋時,國外一些國家很早就承認聾人手語必須作為一門語言納入課堂,而且是作為聾人的母語,可見我國對聾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對聾人語言的研究上還很落后。我國的手語研究程度距離真正廣泛使用聾人手語、掌握聾人手語的雙語教學還有著一定的差距。筆者認為,國內(nèi)手語研究的不足,和參與研究的聾人少也有直接的關系,進行雙語教學必須有聾人參加,才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國聾校的聾人教師少之又少,多數(shù)學校全部是聽力完好的正常教師擔任教學,而在英國每所聾校都有聾人教師或者聾人輔助教師,在布列斯托爾大學聾人研究中心也有10 余名聾人教師參與研究。聾人教師是聾人母語的最好使用者,同時也是聾人手語的最好示范者。沒有他們的參與,手語的研究就顯得閉塞,雙語教學也只能是形式上的雙語,不能真正從聾人角度出發(fā)。(教育論文 adivasplayground.com)隨著聾教育國際交流的不斷深入,近年來雙語教學已引起我國聾教育界的重視。江蘇省教育廳與愛德基金會在南京成功舉辦了“中英聾童雙語教育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兩位專家向與會代表講解了雙語教學法,并介紹了該方法在英國聾校中是如何具體實施的。雙語教學法作為聾教育的一種新思想、新方法,以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引起了我國與會人員的普遍關注,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國外的成功經(jīng)驗無疑對我國聾校實行雙語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注入了新的希望。目前,國內(nèi)已有多名特教機構的專家學者和熱心人士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
2. 我國對聾兒的早期教育
很多聾兒家長一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致聾,馬上開始治療,卻忽略早期聾教育、語言康復等措施,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用手勢就給予制止,希望通過治療使孩子恢復正常聽力,并通過助聽器讓孩子像周婷婷一樣開口講話、留學,卻不曾想延誤了聾兒學習自己的語言———手語的“黃金時期”,為日后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的形成增加了無形的障礙。雙語教學的精髓在于對聾兒進行早期教育。在英國,聾兒入學時已掌握了相當?shù)氖终Z,完全可以自己和教師交流,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愿;而我國的聾兒入學時的往往已經(jīng)過了學齡期,甚至有的年齡已經(jīng)可以上初中了,卻還處于對手語懵懂無知的狀態(tài),使得他們在入學以后,還要有至少一個月的手語學習期,才能學會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語,這就使雙語教學也變成了“亡羊補牢”,無法充分發(fā)揮出其威力。
三、開展雙語教學的策略建議
聾生雙語教學是一個雙語雙文化教學,目的是讓聾人成為雙語雙文化的平衡者,不是聾人向聽人靠攏,而是聾聽雙方相互融合。我國雙語教學先后在江蘇、天津、山東、河南等地陸續(xù)探討和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這些都是“大城市”模式,若在生源、經(jīng)費和師資等都達不到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市縣聾校也施行這套模式,無疑就是“東施效顰”。因此,我們應因地制宜,以聾人利益為本,不斷探索一條適合市縣級的“雙語”之路,逐步拓寬我國“雙語”之路。
1. 聾生雙語教學基本過程
聾生學習聾人手語、主流社會的口語和書面語的過程,跟健聽的兒童習得口語、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基本一致:都是在自然環(huán)境中掌握本族語言(聾人的本族語是聾人手語,健聽者是口語),然后當本族語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開始著手學習另一門語言,并用自己的本族語來促進外語的學習。聾生的語言學習是在一個大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的,就像正常兒童的言語習得主要依靠周遭的環(huán)境一樣,他們的語言教師包括家長、聾校的聾人教師和健聽教師以及社會中的每一個健聽者。
創(chuàng)辦社區(qū)內(nèi)的家長學校,給聾童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他生長的語言環(huán)境。聾校和社會聾童機構要盡量使聾童在入學之前解決手語語言的基本問題,讓聾童父母了解聾童語言教育的新觀念,清楚地認識到聾人手語對孩子正常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向家長提供學習聾人手語的機會,為其在聾校進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當然,“家長學!钡膶W生不一定是聾生的家長,如果能夠動員健聽孩子的家長都來學習的話,聾童習得本族語的條件會更加充裕。重聽兒童的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需要決定采取怎樣的語言教學。如果家長愿意,也可以讓重聽兒童學習聾人手語。但重聽兒童既然有條件學習口語,可以不必學習手語,直接進行口語康復即可,不至于使孩子的實際發(fā)展滯后于他的潛在能力。
2. 營造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
雙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讓聾兒想說、會說、能說,幫助聾兒成為積極的語言運用者,在交往中逐漸學習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傾向。特教工作者要保護聾兒運用語言交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聾兒提供愉快的、積極互動的、寬松愉悅的語言情境。大多數(shù)聾兒是在進入聾?祻桶嗷蛘呙@兒康復機構內(nèi)才開始學習簡單正確的日常手語的,需要通過日常交流和組織語言活動,幫助聾兒不斷地豐富語言,從而提高他們的常用手語表達能力。
教師要注意為聾兒創(chuàng)建輕松、自然的學習情境,隨時把需要向聾幼兒傳送的信息都用日常手語表達出來,提高聾兒對日常手語的敏感性。要讓聾兒感到隨時隨地都需要日常手語,感到手語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生活及從事其他活動,并使他們在日常手語的交往過程中體驗到手語交流的樂趣,獲得精神上的滿足,這樣就能激發(fā)和強化借助手語進行語言交往的需要。
教師不要有意無意地忽視聾生想說話的愿望,也不要出于“強制教育”的目的打斷他們的說話,比如某某說得“不完整”,誰幫他補充;某某說得“不對”,誰來改正;某某“發(fā)音不正確”“手語打得不規(guī)范”,誰來幫他……長此以往,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會在別人的“幫助”過程中受到了挫傷。應當允許聾生說得暫時不對、不完整、發(fā)音不正確、手語打得不規(guī)范,要相信他們會在學習和交往的過程中說得越來越好,要支持、鼓勵、吸引聾兒與老師、同學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我們也應在與聾生交流的過程中思考,為什么聾生的語言表達順序和思維方式與正常兒童不一樣呢?但是不可在聾兒說錯的時候打斷他們,這樣就影響了他們的要說、想說的積極性。要讓聾兒處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自己親身體驗中激發(fā)學習語言的興趣,促進其情感活動、智力活動及語言表述能力的發(fā)展。
3. 將手語作為一門教學語言
有的教師不允許學生打手語,希望他們用口語,即便說不清楚,也不準打手語,防止養(yǎng)成不愛動口的習慣,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用手語是聾人的母語,假如他們不通過手語來交流學習,了解問題的內(nèi)涵,就無法突破語言上的障礙,試想他們連語言都成問題,又何談解決問題呢?一名叫弗蘭西斯·帕森斯的美國聾人就說:“手語是聾人的母語,從聾人手中奪走手語,無異從跛人手中奪走拐杖!逼鋵嵨覀儭按蚴謩荨迸c“說口語”并不矛盾,對于一些聽力補償?shù)煤谩⒂锌祻蜅l件的聾兒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這是必須要做的。但是想想農(nóng)村貧困山區(qū)的聾啞孩子連吃飽穿暖、甚至上學都成問題,又何談佩戴助聽器進行康復訓練呢?因此,聽力語言康復訓練是針對一定區(qū)域的,有條件限制的。
聾生書面語中普遍存在著語序顛倒、詞不達意、句不連貫、文不通暢等現(xiàn)象,這除了聾生自小缺乏應有的語感、語境外,手語沒有獨立的語法體系也是為廣大特教工作者所困擾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漢語說“吃蘋果”“洗手”,聾生卻用手語“蘋果吃”表示,意思所有的聾人以及經(jīng)常接觸他們的老師和家長都明白,但是老師和家長卻無法糾正他們的錯誤,只能將錯就錯,因為“蘋果吃”“手洗”已經(jīng)成為一種語言習慣、一個固定詞組,還有很多類似的詞句,已經(jīng)融入他們的生活,就像我們正常人說的“吃蘋果”“洗手”……所以我們應將手語納入聾校的教學內(nèi)容,要十分注意手語的規(guī)范化問題,將手語當成一門教學語言來對待。
聾兒由于聽力障礙,一味強制性讓他們學說話、聽音、讀唇語是十分復雜而困難的事情,如果教師和家長一味地要求他們,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會讓他們覺得口語教學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雙語教學就是要教給他們最喜歡、最自然的手語,并通過手語學習書面語和正常人群建立有效聯(lián)系,這才是聾人最需要的。
4. 注重口語學習
雙語教學中講口語學習,目的是讓聾生更好地學習書面語,掃清與健聽人交流的障礙。因此,它的重點是通過練習口語的口型、氣流、嗓音運用等,經(jīng)由親身的動作感官,了解口語的發(fā)音機制,讓聾生學會看話,掌握讀話的技巧,可以根據(jù)對方的嘴形、上下腭位置、喉部運動等判斷對方所說的話語。畢竟這個社會是以健聽人為主要群體的,而且從我國現(xiàn)有的國情來看,我們還達不到人人都會聾人手語的程度,聾人要完成其社會化的過程,就必須依靠讀話來了解健聽人說話的意思。再者,據(jù)中國香港有關專家的測試表明:植入電子耳蝸的聾兒,即便經(jīng)過兩三年的康復訓練,仍有95%依賴視覺線索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即需要借助看話來幫助他們理解他人的話語,只有5%可以不借助看話而光靠聽來理解會話內(nèi)容?梢娍丛捰柧毜闹匾。因此,教師在學校應該注意自己的口型、語速等因素,盡一切可能為聾生在聾校里創(chuàng)造無障礙環(huán)境。對聾生而言,學校生活只是他們?nèi)松械囊粋時段,他們更多的是生活在主流社會中,F(xiàn)代社會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未來社會是發(fā)展的社會,聾人要發(fā)展,就必須融入這個社會,能夠與正常人進行思想上、言語上的交流。因此,我們只有通過雙語教學,讓聾生掌握交流的工具,才能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生存條件,奠定最堅實的發(fā)展基礎,從而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沈玉林.聾校雙語教學簡述[J].中國特殊教育,1998(4).
[2]郭熙.聾兒雙語教育淺談[J].現(xiàn)代特殊教育,1999(6).
[3]何文明.聾校教學語言效率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3(1).
。ㄖ貞c市奉節(jié)特殊教育希望學校)
【探究聾生雙語教學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相關文章:
地方性高校國貿(mào)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08-26
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淺議08-27
研究高職院校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對策08-18
“大學一中小學”伙伴協(xié)作式雙語師資培養(yǎng)探究08-26
小學體育課快樂教學法探究08-24
空中乘務人才人才培養(yǎng)計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