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論文精華15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
一、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1.提升學生的節(jié)奏感
音樂中的節(jié)奏是音樂旋律形成的基礎,而舞蹈是節(jié)奏、動作與旋律的綜合體,節(jié)奏對于舞蹈來說是重要的構成核心,同時也是舞蹈存在的基礎。在音樂的伴隨下舞蹈動作更加適合學生自由發(fā)揮,也能夠給音樂教學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2.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
舞蹈是一種肢體形語言,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舞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使得身體更加協調。小學生處于身體生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進行舞蹈鍛煉能夠幫助學生的骨骼與肌肉生長,協調身體的靈活性。
3.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其好奇心很強,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將舞蹈融于音樂教學,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舞蹈的方式來理解歌詞、記憶歌曲內容,對小學生學習歌曲有一定的幫助。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的教學實踐
1.根據音樂教學內容融入舞蹈
小學音樂教學可以分為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教學,因此教師在音樂融入舞蹈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低年級的音樂融入舞蹈教學可以以模仿性教學為主。目前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內容主要以動物、勞動等為主要教學內容,例如《三只小豬》、《洗手絹》等。這些歌曲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到,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模仿。例如在進行模仿動物的歌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領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一起扭動起來,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在進行勞動等類型的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動作的方式將對歌曲的理解表達出來,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進行律動,模仿歌曲中的動作。低年級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模仿性的舞蹈不僅僅能夠在舞蹈動作中感受音樂的律動,同時還能夠在律動中找到樂趣。在動作行為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而對音樂與舞蹈產生興趣。中高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中考慮到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將舞蹈作為鞏固知識來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舞蹈。簡單的成品舞能夠滿足學生好動的需求,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合理運用舞蹈,提升學生欣賞水平
小學生具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運用舞蹈來提升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水平,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同時,在舞蹈動作的伴隨中,小學生的神經會始終處于一種刺激興奮的狀態(tài),讓學生隨時都保持注意力。例如在進行《天鵝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高貴、輕盈的芭蕾舞表情,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與舞蹈結合的獨特魅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告奮勇來模仿天鵝湖的舞蹈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愛上音樂課堂。
3.編排簡單舞蹈動作,吸引學生注意力
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應該是快樂的、享受的,教師要讓學生覺得小學音樂學習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音樂課堂上可以與教師盡情的互動,愉快的合作。教師可以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歌曲《郊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淡化歌曲的教學,而將其作為背景音樂,同時展示孩子們在春天里嬉戲玩耍、郊游外出的照片,然后再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例如轉圈、拍手、踏步等。讓學生將這些動作在這首歌的背景音樂中連貫的跳出來,然后在舞蹈的過程中朗讀歌詞。如此反復循環(huán),學生就能夠大致掌握歌曲的節(jié)拍、旋律與歌詞。這個時候,教師再正是的開展歌曲教學。由于學生在之前的舞蹈環(huán)節(jié)都十分愉快,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在歌曲教唱過程中效率很高。這樣的音樂課堂十分有趣,學生也十分喜愛,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又例如,教師在進行《表情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幾位學生來模仿不同的表情,高興、憤怒、哭泣、生氣等。在模仿完畢后,讓學生安靜的聽完整首歌曲,然后再與教師一同分析歌曲中的旋律、情緒等。然后教師可以結合之前學生進行的表情表演,編排成舞蹈動作,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跳。這一教學方式不單單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編創(chuàng)簡單舞蹈的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舞蹈動作中領悟出歌曲的情緒與感情。
總之,舞蹈與音樂是兩個相互獨立,但是又存在密切聯系的分支。舞蹈與音樂的密切聯系使得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變成了能夠看到的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適當的融入舞蹈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音樂課堂充滿熱情。將舞蹈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單單可以達到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能夠顯著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淺析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教學實踐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2
摘要:所謂特殊教育,指的就是針對一些特殊的受教育人群(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而開展的教育教學方式,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因此,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其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較之普通學生來說,更加具有人性化和體貼化,符合此部分人群接受知識的特點。在特教學校,開展德育與音樂的融合式教學,對于陶冶特殊兒童情操,促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具有重大的幫助。故而,在小學特教學校開展音樂與德育的融合式教學十分重要。
關鍵詞:特殊教育;小學音樂;立德樹人
特殊教育學校的兒童與普通小學其本質的區(qū)別就在于受教育的對象不同,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而這些身體上的缺陷就直接導致其淪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從人道主義的精神方面來看,社會各界的每一個人都應當對這些弱勢群體伸出援手,而我們作為啟蒙“折翼天使”的引導者,便應當積極扮演好護花使者的角色,力圖通過我們教師的努力,還“折翼天使”一片美好藍天。
一、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意義
音樂是一種涵養(yǎng)身心、陶冶情、沁人心脾、富有美學的學科,在小學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強化特殊兒童的音樂理論知識,更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審美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消除學生疲勞,對于培養(yǎng)這些身體具有些許缺陷兒童良好生活態(tài)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俗話說“上帝給人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更打開了另外一扇窗”,部分具有身體缺陷的兒童在學習音樂的知識時,往往能夠表現出驚人的潛力,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就是最好的證明,聽力上的障礙并沒有阻擋住其在音樂上的創(chuàng)作,反而使他意志更堅,因此,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意義重大,特教教師應當對此高度重視起來。
二、德育與小學音樂課堂的融合式教學
(一)實施情感教學,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存在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這些身體上的障礙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由于后天造成的,比如,視力障礙、聽力障礙、口語表達障礙、肢體障礙等等,這些生理上的障礙往往會給幼小的心靈抹上一朵“烏云”,這朵“烏云”總是縈繞在小學生的'心理無法散去,由此便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緊張、焦慮、懼怕等等不健康的心理現象,尤其是一些剛剛轉入學校的特殊學生,對于人的恐懼心理更加嚴重。因此,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音樂教師是難以開展課堂教學的。為此,在實施課堂教學前,音樂教師應當多多與學生進行互動,讓教師活潑、靈動的情感縈繞在小學生的身邊,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帶來的陽光和溫暖,從而消除對教師的抵觸。
比如,在為聽力存在障礙的小學生上音樂課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的身邊,溫柔地挽起學生的手,使其貼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小學生感受發(fā)音時聲帶的震動頻率和音量,在其正確的完成一次發(fā)音后,要及時的表揚,或者撫摸兒童的腦袋,或者高高托舉,或者輕拍學生肩膀等等,只有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音樂知識的樂趣和成功,他們便會在之后的學習道路中取得更加可觀的成績,從而走出心理的陰影,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戰(zhàn)勝各種困難。
。ǘ├媒虒W內容,適當適時滲透德育
小學音樂教材中,有部分內容可以作為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有效基礎,在實施德育與音樂地融合式教學中,音樂教師要懂得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并且適當適時的滲透德育,讓德育之花綻放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之中。
比如,在教學《小燕子》這首歌時,其中歌詞中唱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向學生描述了一副秀麗的春景,基于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自然環(huán)境,還小燕子一片藍天的德育內容,讓小學生從小樹立環(huán)保觀念,自覺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ㄈ┩诰蛞魳访,以事跡勉勵學生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挖掘音樂名家,克服身體障礙成就多篇音樂成就的感人事跡,來勉勵特殊兒童,從小樹立身殘志堅,敢于拼搏,不輕言放棄的堅韌不拔品格,積極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學業(yè),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中,積極探索,虛心請教,將視野放的更遠、更遼闊。比如,教師可以舉例語言存在障礙的帕格尼尼、視力存在障礙的阿炳等等,他們雖然在身體上具有缺陷,但是依然通過堅強的毅力,為人類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財富,對于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來說,具有明顯的勉勵意義。
概言之,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小學音樂與德育的融合式教學十分重要,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信念,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具有明顯幫助。為此,我們特殊學校教師應當積極采取各種教學嘗試,力圖德育之花開遍小學音樂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代百生. 當代德國學校音樂教育觀念的變遷[J].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xx,(02).
[2]程郁. 浙江省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12).
[3]騰格勒日呼. 呼包鄂三市特殊教育學校視力障礙學生音樂教育的現狀與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xx.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3
摘 要:律動教學法的出現為傳統(tǒng)枯燥的小學音樂課堂帶來新的活力,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課堂積極性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水平的首要方法就是教師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不斷進行反思和研究。
關鍵詞:律動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多媒體
1 引言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是新課改的要求與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律動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掘學生的音樂天賦與音樂教學相結合,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水平,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2 律動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音樂通常被稱為舞蹈的靈魂,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音樂和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歌唱是一種以聲音為載體的音樂表現形式,往往在歌唱過程中或需要加入肢體動作來襯托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這些肢體動作可以稱為表演,表演在音樂表現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入肢體表演,也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小學三年級的音樂教學中有一些比較平淡但是不容易控制音準的音樂內容,對于音樂教師來說,這些音樂不容易吸引學生。遇到這種情況,音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提起小學生的好奇心。音樂教師先向學生介紹歌曲的內容或故事,讓學生對該音樂產生懸念;如果歌曲中存在不同的角色,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讓音樂活起來。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對音樂有更深的理解。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創(chuàng)造情境,能夠迅速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改變教學內容重復、方法單一的情況,更主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音樂的旋律,提升教學質量。
為了創(chuàng)設鮮活的音樂情境,還可以采用多媒體。目前音樂動畫豐富多彩,多媒體教學更具色彩與聲音于一體,生動形象,充滿吸引力。音樂教師應該讓多媒體變成自己的得力助手,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來學習音樂。
律動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律動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應用得比較廣泛,其主要作用是課前引導、活躍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一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同樣適用。這一方法主要是選擇簡單的律動音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律動音樂的選擇對于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律動音樂往往歡快易懂,節(jié)奏比較簡單,有了律動音樂的引導,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tài)。音樂課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律動教學法具有將抽象音樂具體化的特點。如果教師能夠把教學與律動教學法有機結合起來,會使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律動教學法的融入更能使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收放自如,但是在運用過程中需要細心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掌握好課程進度。
律動教學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因此,促進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成為音樂學習的關鍵。實現這一目標的主導權更多在音樂教師的身上,音樂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號召力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能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完成對音樂的學習,很大一部分都歸功于教師能否善于應用律動教學法,如上文中提到角色扮演的方法、律動音樂的方法等。小學生的表現欲是比較強的,在音樂律動中學生能夠融入活動中,全身心地體驗音樂的美和奧妙,從而更加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 運用律動教學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律動雖然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需要掌握一個度,過猶不及,要分清主次,律動是為音樂教學服務的,占據的時間也應該把握好,不能占用太多的學習時間。簡單地說,也就是要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揮出律動最大的作用。律動的運用需要研究,但不能把律動作為教學的全部,律動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有很多教師分不清律動和舞蹈,律動不是舞蹈,但是舞蹈可以律動。因此,“體態(tài)律動”可以看成是對音樂的一種表現,但是舞蹈是音樂的語言。律動的應用還能夠加強師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有利于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并有針對性地教學。
4 律動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
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音樂教學中對于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有嚴格要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游刃有余。在音樂知識教授過程中,相對應的音樂知識要與音樂文化氛圍相結合,還可以加入一些學生接受能力范圍內的律動要素。小學音樂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更要對音樂有深刻的理解。
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音樂天賦和音樂靈感是不同的,如果能把學生的音樂潛質與音樂學習結合起來,必定會事半功倍,錦上添花。但是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難的,想要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才能,就要把每一個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認真分析他們的特點,并根據各自的接受能力和學習速度安排音樂內容。
塑造多元文化音樂課堂 在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前邊提到的用表演創(chuàng)造情境也可以看成是課堂活動的一種。在課堂活動中更好地融入多種與音樂有關的文化,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力,能夠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也能把所學的音樂更好地表達出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積極開展音樂欣賞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悟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目前的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有相關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音樂的時代特征日益凸顯,這些值得小學音樂教師審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能力。
5 結論
教學資料是教學的必要準備工作,當然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也不例外。教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可以看成教學準備的一部分,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直接影響學生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人才的培養(yǎng)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小學音樂教師的責任很重。要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水平,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要不斷發(fā)現問題,不斷反思總結,營造“趣味教學,趣味學習”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鑒賞音樂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F代閱讀:教育版,20xx。
[2]張瑞.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12):152。
[3]向明卉.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xx(12):97。
[4]謝征.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啟示[J]。教育探索,20xx(7):51—52。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4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心智啟蒙時期,對于音樂的認知基本停留在兒歌的朗朗上口記憶上,只能單純的哼唱出音樂的外在表現,對于音樂內里的情感或是歌詞含義、曲調背景、韻律規(guī)律等皆是一無所知,且音樂除了字面上的歌詞尚且能夠讓學生理解外,對于音樂情境的感悟,抽象的思維延伸,這些均讓年紀較小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一味的牽引、推動,都不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領會音樂的底蘊,那么小學的音樂教育就應推陳出新,摒棄傳統(tǒng)音樂課堂上單向化的授課模式,糅合圖譜進行教育,繪制出音樂殿堂在頭腦構造中的大致模型,讓學生能夠切實的“看到”音樂原本的樣子,由此發(fā)散思維,獲得樂感的循序進步。
關鍵詞:小學音樂;圖譜教學;認識與實踐;初探
音樂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小學課堂上具備培育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小學教育內容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革,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以豐富的音樂元素改變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以此達到全面素質的教育目的,是目前小學教師應關注的問題,在音樂教學中,同樣應以學生的喜好出發(fā),以通俗易懂的音樂圖譜融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小學音樂教師應正確認知音樂圖譜,充分發(fā)揮出圖譜的作用,以有效的課堂實踐,讓學生直觀化感知音樂多元興致的美妙,徜徉在音樂的趣味圖譜中,深度理解音樂,牢固記憶激發(fā)潛能,讓不同層次的小學生都能學好音樂,享受音樂。
一、圖譜教學在節(jié)奏方面的認識與實踐
音樂中諸多抽象的內容,讓小學生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傳統(tǒng)課堂上滔滔不絕的口頭講授難以將一些原本存在性質較為特殊的元素,透徹的講述清楚,其反復錯亂的內里結構更加制約學生音樂的娛樂性,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因此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的音樂課堂干脆將音樂節(jié)奏這樣無法闡明的知識點略過,節(jié)奏的把控全憑學生自我感受[1],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常會發(fā)生“漏拍”、“不著調”的情況,究其根本是學生對于節(jié)奏的認知太少,教師的節(jié)奏訓練意識不足,在現階段音樂教育的推陳出新下,圖譜可從根源上解決節(jié)奏不好傳遞的弊病,讓學生從對音樂節(jié)奏的模糊輪廓向清晰化轉變,逐步摸索到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規(guī)律,為學生在節(jié)奏演奏下的創(chuàng)新思考提供契機。例如,教學“快樂的'嚓嚓嚓”時,音樂的節(jié)奏較為歡快,教師可選擇利用“笑臉”來代替原本的節(jié)奏音符,越是到高亢的節(jié)奏時,笑臉表現的幅度越大,學生也跟隨教師的笑臉變化“做鬼臉”較為平緩的部分嘴巴的表示為“-”字型,而節(jié)奏上揚后,逐漸將“-”字向兩邊拉扯,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笑臉甚至逐漸變?yōu)椤皏”字型,此時的學生也仿照教師的節(jié)奏圖譜,使勁地擠弄眉眼,看起來憨態(tài)可掬,看著學生之間互相變化的臉型,紛紛哄堂大笑起來,大家對節(jié)奏的演變議論紛紛,自然而然的打破了課堂的沉悶性[2],到了下一階段的節(jié)奏標注,還未等教師開口,已經有聰慧的學生根據前期的規(guī)律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甚至表示,如果不用笑臉答題“快樂(節(jié)奏)的變化”,那么可以用肢體語言的圖譜展示嗎?此時教師可安排有美術天分的學生上臺來自主畫一畫,或者在他人的思維指控下,畫出相應的節(jié)奏變動符號,原本呆坐在課堂上的學生,從被動的求知狀態(tài)走上主動思考的舞臺,在短時間內,從音樂的基礎掌握到創(chuàng)新思考,極大地提高了音樂的教學質量,一些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路常令教師嘆為觀止,在不受束縛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下,學生對于旋律有了整體的認知且能夠自主創(chuàng)造旋律,牢記旋律,由圖譜的演示寓教于樂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圖譜教學在旋律方面的認識與實踐
古有“繞梁三日而不絕”的描述,是對音樂旋律最大程度的向往與渴求,我們常用“優(yōu)美”來形容音樂的旋律,實則是在多樣化的旋律之下,善于遣詞造句的人們也沒有了發(fā)揮的余地,旋律能夠帶領學生走進不一樣的音樂世界,雖然我們端坐于課堂的狹隘空間中,但這并不影響旋律為引,創(chuàng)設出虛擬的情境意境,潛移默化的升華聽者的情感認知[3],我們從旋律中感受到了什么?那虛擬而又無垠的思維空間在旋律的包裹中衍生了什么?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在腦海中構造的旋律形式也呈現了差異,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旋律無非聽一個新奇,學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那首歌更好聽、那首歌比較好唱!睂τ谛傻睦斫鈱嵲跍\薄,音樂教師可利用“曲線圖譜”的方式畫出高低音中不同的旋律變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旋律想象。例如,教學“綠色的祖國”時,全曲節(jié)奏規(guī)整,旋律以小跳、級進為主,樂句與樂句的連接有時出現四度跳進,使整首歌曲頗具有進行曲風格。教師可想象旋律是一個疾駛的車子,在學生對旋律的認知不深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這種類比的方式具體化旋律的演變,在平穩(wěn)的車道上勻速行駛、恣意盎然,忽然高潮迭起,車速快了起來,最終即將到達終點時,車速又開始逐漸減慢,安全收尾,以曲線的“山峰狀”坡度沖擊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認識到“原來這就是旋律!边@樣跟隨“山坡”的起伏來指引學生的音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圖譜教學在歌曲方面的認識與實踐
歌曲是小學音樂中關鍵的學習要素,唱歌對于新鮮感較為強烈的小學生來說是十分童趣的活動,但音樂課上學生的情緒低迷,這兩種看似矛盾實則真實存在的課堂問題,已經成為了音樂變革路上的阻礙[4]。教師可結合圖譜讓學生展開音樂的練習,無論是顏色的突出,還是情節(jié)的多彩,都會讓學生在音樂中重新激發(fā)熱情。例如,教學“劃船歌”時,將歌詞抄錄到黑板上,并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劃船”的近況,藍色表示劃船的舒緩愜意、黃色表示劃船的奮起趕路,紅色表示海浪的翻涌激進。在整段旋律中,將表現小船在湖面上起伏比較大的樂句上,以小船被海浪頂起的圖譜演示其情境,小船由遠處慢慢地向我們劃來,唱歌的聲音力度也隨之增強,那么圖譜就可以由遠及近的先畫出小船遠遠的一個輪廓、繼而顯露出船頭、然后整個小船映入眼簾,明細的暗示學生,整個音樂的變化銜接,將音樂劃分為幾個模塊,學生的感受更為直觀,唱歌時能夠在不同的區(qū)域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另外,還可以利用圖譜的輔助記憶歌詞。小學生在音樂學習時,首先要記憶歌詞,繼而在基礎歌詞的牢固掌握下,才能進行思維的發(fā)散。例如,教學“采蓮謠”時,歌詞以“采蓮前”、“采蓮中”、“采蓮后”三部分鋪陳,教師可讓學生分為小組演唱,采蓮前圖譜展示“船兒悠悠湖心蕩、小小蜻蜓也戀花”的元素,讓學生身臨其境般置身于采蓮的環(huán)境當中,采蓮中圖譜展示“采蓮船兒槳戲水、荷花叢中穿梭忙”的情境,學生仿若聞到了蓮花的香氣,唱歌時自然地流露出一種采到蓮花的滿足感,采蓮后圖譜展示“摘片荷葉戴頭上,晚歸路上遮夕陽”的情境,學生此時手舞足蹈,將帽子帶在頭頂,儼然已經沉浸在音樂的美妙韻律中了,不再是單純的背誦,而是親身的體驗“采蓮”的過程,學生的記憶猶新,情感也更為充沛。
四、圖譜教學在欣賞方面的認識與實踐
音樂欣賞是一種享受,在美不勝收的音樂氤氳中,教師可利用圖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面的了解欣賞的內容,“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帶有認知的奠基去感知音樂、暢想音樂、全身心浸泡在音樂的海洋中,無法自拔[5]。例如,教學“童聲里的中國”時,教師可以跟隨音樂的變化,讓學生一邊歌唱一邊在黑板上畫出中國的國徽、國旗等標志,潛移默化的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再比如,教學“踩花山”時,教師畫出心中的花山模樣并讓學生參與圖譜的制作,有的學生表示花山上有蝴蝶飛舞,有的學生表示花山上有五顏六色的小鳥在鳴叫,有的學生表示花山上有采花的孩子奔跑。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按照學生的描述填充圖譜的空缺,學生的思維瞬間向奔涌的泉水一般活靈活現,看到教師樂此不疲地將自己對音樂的想象具體地描述出來,不停地閃現智慧的火花,受到這種無言的認可激勵,學生的課堂表現熱情空前高漲,隨之教師可指引學生利用肢體語言表示蝴蝶飛舞等想法,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圖譜創(chuàng)造,獲得音樂獨立的欣賞能力。五、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不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固化模式,在圖譜的從旁輔助下,讓學生調動身心感知音樂,積極踴躍地參與音樂課堂互動,在音樂中發(fā)展想象思維、拓展認知空間,為素質教育提供推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莉: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xx年第24期第245頁。
[2]陳少群:論圖譜教學在農村小學音樂活動中的引領作用[J],小作家選刊,20xx年第16期。
[3]王粲:小學音樂圖譜教學的嘗試與探索[J],文理導航旬刊,20xx年第4期第75頁。
[4]朱瑜:圖譜相生:小學音樂教學的應有法則[J],江蘇教育,20xx年第9期第73-74頁。
[5]鄭燕玲:例談圖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名師在線,20xx年第7期。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5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已經在教學中運用現代心理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其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有極大的區(qū)別。因此,教師開始探究積極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求為教學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方向;诖耍疚脑诖藴\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有效運用,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改革。
一、運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但要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更要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其本質就是調動學生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以及情緒,研究學生潛在的、積極的品質,進而引導學生保持健康與積極,最終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善于發(fā)現其中積極的`因素和資源,并利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潛在的積極心理,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以《勞動最光榮》的欣賞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完成基本的教學,要讓學生會聽、會唱,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這首音樂的內在元素,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最光榮的含義。此時,教師要調動學生潛在的心理,使學生產生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并主動參與到勞動中。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擁有大量積極的資源,如《可愛的家》。教師需要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
二、運用積極心理學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積極心理學以激發(fā)人類的潛能作為重要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潛力,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其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例如,教師發(fā)現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大聲歌唱,能夠組織其他學生進行歌唱。這就體現出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就應該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合積極心理學能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同時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完善其運用,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6
論文關鍵詞:小學音樂系統(tǒng)素質
論文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小學音樂教學也開始被大家關注,但真正系統(tǒng)、科學的音樂教學法的落實依舊需要我們每個小學音樂教師的不懈努力。
小學階段是每個人美好的回憶,它不僅記錄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更是激發(fā)了今后創(chuàng)作的潛力。因而,我們小學音樂教師也要把握好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使學生能夠通過小學的音樂教育而懂音樂、愛音樂,并學會欣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激發(fā)他們的音樂潛能,幫助他們實現今后的音樂夢想。
現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基本上還是以欣賞、模仿為主,圍繞音樂課本來實施,但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真正領會到音樂的美感與藝術感,更談不上創(chuàng)作了。因而,我們必須要把握好小學生的特征,根據他們的特點來實施我們的音樂教學,最終有效實現課程標準。
一、系統(tǒng)音樂教育
音樂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從易到難,從膚淺到深入,從欣賞到創(chuàng)作……這樣一個過程。而我們現如今的小學音樂教育只是其中的某一個部分,無法深入教學。在此我也就我的教育經驗設計了一個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法,一年級以訓練節(jié)奏為主線;二年級以節(jié)奏創(chuàng)編為主線;三年級、四年級以創(chuàng)編簡單樂句為主線;五年級以拓展音樂知識面為主線進行教學。以這樣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與鑒賞能力,從而享受生活。
二、實施系統(tǒng)音樂教育的主旨
1.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我們音樂教學中更是這樣,我們必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位置,在音樂欣賞的選曲上、書本內容的實施中,都要以學生為主體,并通過問題、表演、競賽等形式來引導學生把握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真正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并發(fā)現自己的價值。
2.以教師為主導
寓教于樂,讓學生學得有趣。小學音樂教學要根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齡心理特點,盡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讓學生樂在其中。我們可以利用音樂游戲、自制樂器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感受、理解能力。
寓德于教,全面育人!耙魳肥乔楦械乃囆g”,它充分利用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來表達意境,因而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觀念的滲透起著很大的作用。
三、如何實施系統(tǒng)音樂教育
1.訓練節(jié)奏
小學生在入學時,沒有什么音樂基礎,因而我們的音樂教學也要循序漸進,先學習簡單的`節(jié)奏。節(jié)奏是音樂的一部分,其中節(jié)奏訓練也是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協調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在課堂上,我們只進行單純的敲一敲、拍一拍、打一打,學生都會感到單調、無味,可是當我們把打擊樂器和兒歌的節(jié)奏放在一起,如:教他們唱《HappyNewYear》《快樂星貓》,用學生喜歡的歌曲,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敲打來掌握其中的節(jié)奏。生動地刻畫出當時的情景,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意味和感覺,并能用節(jié)奏的方式來表達出來。 2.訓練節(jié)奏創(chuàng)編
任何一種聲音都是有節(jié)奏的,只是很少被發(fā)現。如果我們善于發(fā)現,耐于等待的話,我們會發(fā)現我們身邊充滿了音樂。因而當我們學會欣賞音樂中的節(jié)奏后,就可以引導學生用節(jié)奏來學習節(jié)奏創(chuàng)編,多用身邊的一些節(jié)奏來引導學生練習創(chuàng)編,如:小雨的沙沙聲、孩子們可愛的笑聲、小河流水聲、動物的叫聲等,都是有一定節(jié)奏的。我們也可以用節(jié)奏的形式來將其表達出來,讓學生自己學會編曲,來表達某些聲音或意境。在二、三年級我嘗試過給學生一個主題《祖國生日,我們的節(jié)日》,學生自編兒歌、創(chuàng)編節(jié)奏。作品有《全國兒童慶國慶》《過生日》《學三國》《美麗的大城市》等。
3.訓練創(chuàng)編簡單的樂句
當學生擁有簡單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后,我們就應該對其進行鼓勵,鼓勵他們積極創(chuàng)編簡單的樂句,用音樂這種美妙的音符來講道理、講故事,如我們常聽的《小紅帽》《小鹿》,就是用音樂的形式來告訴我們簡單的故事。故事誰都會說,但用音樂表達出來,卻能吸引更多的人,并能流傳更廣。剛開始,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些兒歌的形式,來創(chuàng)編自己的故事,并通過這種模仿來了解創(chuàng)編的過程與意義,最終實現自己創(chuàng)編的目的。起初,我會讓學生慢慢接觸樂句創(chuàng)編。如:在三年級的期末測試題中,請學生用“do”“re”“mi”三個音創(chuàng)編4個樂句,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自信,享受樂趣。
4.拓展音樂知識面
當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一定了解后,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聽一些經典的音樂,如《命運交響曲》《梁祝》等。對于這些音樂,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接觸,但如何欣賞、如何感受,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音樂是豐富多彩的,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小學課堂中,不可能將其所有的音樂都欣賞完,但我們可以有目的地來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各種音樂,并通過這些欣賞來挑選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探索與學習,給學生提供個性學習的空間,并引導他們形成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
四、小結
音樂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簡單的工具,因而,我們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把音樂教育當成一種生活藝術來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產生對音樂的情感,能夠對其有一定的認識,并能通過自己所學的音樂知識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情緒、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成就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魏瑩瑩.用音樂游戲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游戲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xx(21).
。2]孫海英.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音樂游戲的運用[J].新課程(中),20xx(05).
。3]陸春燕.原創(chuàng)音樂游戲的創(chuàng)編法則[J].山東教育,20xx(12).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7
新課程標準對于中小學生的音樂教學要求如下: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豐富學生情感、提升學生文化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挖掘學生音樂表現及創(chuàng)造潛能,使得學生可以運用音樂抒發(fā)感情并與他人獲得共鳴;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通過對音樂樂譜的探索,來促進小學生音樂想象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揮;通過樂譜的文化宣揚,增強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感悟,從而使得學生音樂方面的視野得以拓展、提升對音樂品鑒的藝術水平。針對以上新課改的四個教學目標,小學音樂課需要運用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從而達到音樂教學目標。一、小學音樂課中關于識譜教學
識譜是了解樂譜的過程,通過一些音樂符號的形體來進行樂曲的識別,從而感受音樂?梢哉f樂譜是音樂與心靈之間所搭建的橋梁。識讀樂譜是一個加強日常音樂教學積累的過程,需要通過一些形象音樂符號來進行音樂的心理反應,從而進行樂譜的聽覺識別。因此識譜教學應當在音樂教學中予以重視,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由淺及深、從簡單到專業(yè)性知識的了解,來最終使得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大放光彩。識譜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在日常小學音樂課堂中落實。識譜教學的學習種類包括字母譜教學學習、五線譜教學學習、簡譜教學學習等。通過一些初步譜種認識,使得學生對于樂譜能夠提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生音準及音高的學習水準,幫助學生通過音樂的各類實踐活動學會基本的讀譜技能。下文主要研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識譜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法。二、小學音樂課中有效識譜教學方法
(一)節(jié)奏體驗節(jié)奏體驗方法是識譜音樂教學中較為廣泛推崇的方法。在識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唱名所對應的音高,再通過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握,來加強對學生識譜的能力,包含從樂譜中掌握音樂節(jié)拍的強弱規(guī)律,使得學生可以盡快深入音樂意境,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版中的音樂教村內容較為豐富、多樣,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教村內容來展開教學,使得節(jié)奏訓練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通過對動物叫聲的模仿,幫助小學生區(qū)分音符與時值的關系。
通過富有節(jié)奏性的大自然聲音,引導學生增強對音樂體驗及感悟。通過類似活動的節(jié)奏體驗訓練,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握,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升對音樂的鑒賞水平及識譜能力。
(二)器樂演奏器樂的演奏是提升小學生識譜能力的良好手段。教師在演奏前可鼓勵小學生清唱唱名,教師再加以樂器輔助,使小學生依據器樂本身的音高來進行自我調整,潛移默化中建立相關音高及音階的聽覺記憶,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識譜能力及歌唱水平。在課堂音樂識譜教學中,教師廣泛應用鋼琴樂器、電子琴樂器、口風琴樂器、手風琴樂器等,來進行對學生音準方面的訓練。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摸索樂器的音高,幫助學生識別樂器音高所對應的唱名,提升小學生對識譜教學學習的自信心。
(三)手勢運用運用手勢是較為良好的識譜輔助方法?逻_伊手勢語可以通過7種不同手勢來展示7種不同唱名。學生首先要熟悉柯達伊手勢,通過手勢變化來明確唱名的音高,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高、音程的旋律多加以把握。
比如,針對不同年級段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唱名編制成兒歌并加以手勢輔助。通過兒歌的朗朗上口來增添音樂識譜的趣味性及新穎性,幫助學生將唱名音高與手勢相結合進行記憶,一方面體現了識譜教學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避免音樂知識的枯燥現象,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樂曲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識譜理論可以寓教于樂,更易于小學生接受。教師也可以通過改進游戲,使得游戲結合音樂元素來開展,類似擊鼓傳花游戲教學?梢酝ㄟ^音樂唱名的'穿插,來增強小學生對音符唱名的識別能力?逻_伊手勢一般情況多用于輔助音階方面及音高方面的訓練,使得學生音準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提高在音樂課堂中小學生識譜教學的效果。
(四)多媒體手段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讓枯燥的音符變得生動起來,幫助學生形象掌握讀譜知識。通過7種多媒體卡片及相關節(jié)拍卡片,幫助小學生分析滲透歌曲,引導學生讀譜唱歌。另外,還可以增添音樂課程的趣味性,寓教于樂,使得識譜教學由重于理論向視唱實踐方面推進,利于小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反應能力發(fā)展。
多媒體方法也是識譜教學的另外輔助手段,可以幫助小學生進行視唱方面的練習。比如,在音程與音準、節(jié)奏熟練掌握的前提下,將音符卡片穿插于空白小節(jié)中變?yōu)榍{連接的視唱練習。音符卡片的來回變動可以形成新的曲調連接讓學生通過反復變化的視唱練習來達成強化識譜能力的目的,激發(fā)學生音樂創(chuàng)作潛能。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對音樂卡片的視覺反映來進一步提升樂譜識別能力,最終識別能力轉化為發(fā)聲動作行為,使得學生在一系列動作反應中,提升自身智力發(fā)展水平。
三、結語
識譜教學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日常音樂教學上的不斷積累。通過節(jié)奏、器樂、手勢、多媒體的有效方法開展,使得小學生的識譜能力獲得有效提高,從而增強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小學生綜合音樂素質得到良好培養(yǎng),最終達成新課程標準的音樂教肓目標。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8
摘要: 音樂被譽為無國界的語言,是陶冶心靈、舒緩精神的有效辦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趣味性,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要更好的體現音樂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就必須轉變原來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讓音樂輔助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本文就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從音樂教學改革的意義入手,提出改革教學的新方式,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小學; 音樂教學 ;改革研究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小學音樂課程作為教學的重點,必須適合新的標準,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發(fā)揮音樂對學生智慧啟迪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雖然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師都能力明確音樂課對學生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卻非常單一,教學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要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扎實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就必須深入實施教學改革,加強社會的關注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也要共同努力,為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
1 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教學改革是針對小學生學習狀況進行的改革,音樂課程不是中高考的知識,使得很多教師常常忽視這門學科的教學,且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和固定,缺乏變通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對音樂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可以彌補原來教學過程存在的不足,用多樣化的手段實施教學,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此同時,落實好小學音樂教學,還能夠突出教學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在改革中進一步發(fā)揮音樂在緩解學習壓力、舒緩心情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2 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
2.1 加強社會關注度
教學改革是針對小學教學提出的全面完整的教學重塑的過程,它不僅僅需要教師和學校努力改變教學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整個社會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從多個方面共同改革,改變原來的單一教學模式。具體而言,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人民都意識到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明確教學資源整合、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對教學質量提高的作用。理解音樂對舒緩精神、放松情緒以及減輕負擔的重要性,并且積極調動全社會參與到音樂改革之中,提出改革的有效方法,在音樂教學基礎設備上給予支持。
2.2 教育機構聯合努力
教育機構是教學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教育機構可以看作是教學的主體,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必須要以教育機構的聯合努力做支撐,強調改革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學校之間也可以建立聯合統(tǒng)一的示范點,給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例如,教育機構之間可以定期舉辦與音樂有關的活動,通過學校之間的競賽和活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建立音樂示范園區(qū),并給予積極參與的學校一定的獎勵,真正的發(fā)揮音樂的巨大作用。
2.3 教育工作者加強努力
目前我國眾多小學生配備的音樂教師在招聘時就不夠嚴格,很多都是一畢業(yè)就參與教學,還有的稍有點音樂基礎就開始工作。另外,音樂教師在授課方面也有一定問題,如對小學生沒有足夠的耐心、課堂氣氛或許拘謹嚴肅、師生間關系不和諧等?傊畬W校在教師配備方面有一定不足,對學生音樂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對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的完善自我,積極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首先,教育人員要對音樂課程改革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改革的具體方法;其次,教師要開展積極學習,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教學的新方法;最后,教師要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較好的精神面貌,用熱情的態(tài)度開展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給學生自由想象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空間。
2.4 家長配合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刨除課上學習的知識,就是課外在家的生活。而家長作為學生的領導者,對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我國的很多家長都不太重視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教學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無法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教學改革也不夠徹底。針對這樣的現象,學校要聯合家長,與他們打成共同參與的決定,讓家長在學生的課外時間內也關心他們的心理變化,對學生學習音樂給予大力的支持,特別是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讓孩子學習鋼琴、小提琴、古箏等藝術課程,并及時的向教師進行反饋,堅持學校、家庭共同參與的模式,真正的落實好小學音樂教學改革,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發(fā)展。
3 結語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明確指出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學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遵循新的發(fā)展思路,關注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當前,我國眾多小學音樂教學理念還有待革新,教學方式還存在問題,如依舊依靠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的方式組織教學、音樂課程不受學校和家長重視、學校配備樂器不足、教師素質有待提升等問題,對此,小學音樂教學要注重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化的改革,轉變音樂教學的固有思想,強調創(chuàng)新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文君.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視角下的鄉(xiāng)村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研究[J].兒童音樂,20xx(05):55-57.
[2]袁英.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J].戲劇之家,20xx(24):234.
[3]金東默.淺談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措施[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卷[C].20xx:2.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9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全面展開,大部分小學都加大了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盡管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師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能夠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但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當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其提出的新要求,探究未來切實提高小學音樂欣賞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影響了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觀念陳舊
我國大部分小學音樂老師的教學理念還比較陳舊,對于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性和作用認識不夠,他們仍然感覺文化課程比音樂欣賞課程更加重要,因而在音樂欣賞課授課時越來越程序化。同時,即使有些老師感受到了音樂欣賞課的重要作用,但卻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度,在教學設計當中對于音樂欣賞這部分內容安排比較少,對于安排了的這一小部分也沒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融入情感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學方法落后
根據小學音樂的教學大綱,設置音樂欣賞課主要就是為了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不斷提升小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但是,目前我國小學的音樂欣賞課程中,教學方法太落后,大多數教師授課時只是單純的給學生放磁帶聽聽歌,教學方式乏味枯燥,學生學習和欣賞的積極性不高,導致教學質量和效率低,進一步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另外,有些老師在音樂欣賞課的授課過程中采取灌輸式教學的方法,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更達不到預期效果。
3、教學研究欠缺
與其他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小學教師以及相關部分對于音樂欣賞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過于欠缺,盡管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教學方式上也逐漸改進提高,但總體而言,對于音樂欣賞這門課程的研究和分析還是不夠深入、不夠廣泛,有一大部分教師甚至單純的把講授音樂欣賞課程理解為傳輸相關音樂知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審美能力,傳輸情感等卻并不重視。
二、對于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的新要求
小學音樂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單從音樂課本身而言,能夠起到開發(fā)學生智能的`作用,有些醫(yī)學專家和科學家也提出過音樂會刺激人右腦的發(fā)育,進而使學生智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音樂可以調控人的情緒和心態(tài),學生學習了音樂欣賞課之后可以陶冶情操,使心靈和精神得到凈化升華,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音樂作為一種美學的教育,在進行音樂欣賞時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感受世界。新課改要求音樂欣賞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深入的認識音樂、感受音樂,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三、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
1、教師全面了解樂曲內涵,把握教學重點
要想使小學音樂欣賞這門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任課教師自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的重點有準確的把握。這就需要教師對授課選用樂曲的背景、內涵、要素以及結構等都非常清楚,通過反復的聆聽,把重要內容都記錄下來。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欣賞課堂上,教師往往讓學生把每首歌曲從頭到尾聽完,然后再做一些簡單的分析,這樣的學習和欣賞效率必然不會很高,有效的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先引導學生在完整的聆聽樂曲的基礎上再截取出優(yōu)美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充分的把握音樂欣賞的關鍵之處。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在理解這部樂曲優(yōu)美的片段之后再次回歸到整部樂曲當中進行整體的欣賞,這樣可以指導學生從整體到部分的感受樂曲的優(yōu)美之處,進而提升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率。
2、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要把審美當做核心部分,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興趣,最后達到培育人的目標。所以,進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時,應該把情操愛好當做動力源泉,這既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核心理念,也是能夠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性格天真活潑,更加喜歡形象生動和活潑歡快的東西,所以這種類型的事物更容易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當中,一般是給學生播放音樂,然后對所播放的音樂的情緒、速度、情調等方面加以分析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太過單調乏味,小學生很容易因感到枯燥而失去興趣,課程也自然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進行小學音樂欣賞課時,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并找到恰當的切入點,通過動畫、情景、故事或者樂器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操和學習興趣,比如《跳圓舞曲的小貓》這部作品,它的曲風非常生動活潑,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教師再對其趣味性進行講解后,一定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明確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實現高效率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在以往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程中,教師通常都是根據教材編寫的步驟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方式非常固定、機械,學生在這樣枯燥乏味的氛圍當中學習,自然也提不起興趣,缺乏活力,進而音樂欣賞課程也難以達到既定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想這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更高,自己首先要準備充分,在備課時要在全面了解教學所用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設計周密而清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借助多媒體課件、錄音等形式使學生更生動、更直觀的學習和欣賞音樂,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學習《勇敢的鄂倫春》這首歌時,因為大部分學生對與鄂倫春不是很熟悉,對他們的民族習慣也了解不多,所以在授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鄂倫春人民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視頻,讓學生對這首歌的理解更深刻,欣賞效果自然也會更好。
參考文獻:
[1]陳孝余,中小學音樂欣賞有效聆聽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xx
[2]暴紅梅,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xx.02:58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0
[摘要]音樂教學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少年一代心靈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fā)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探索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之路需要我們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一生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素質教育 音樂教學 基礎課程 創(chuàng)新
農村自全面推廣素質教育工作以來,以德育教育工作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認真搞好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評價為關鍵教育。近年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所欠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面臨著種種問題。音樂教學是整個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一個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既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又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農村音樂課教學的出路如下。
1重視音樂課教學,使學生有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少年兒童的智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當前農村小學,由于經費設備不足,師資匱乏,音樂教育一直處于一種被無視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闡述什么是素質教育時曾指出,一是面向學生:二是德、智、音、體、美全面發(fā)展;三是讓學生主動發(fā)展。然而,在調研中發(fā)現,在地域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qū),絕大多數地方的學校音樂教育未到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fā)展。我們農村小學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只有三門學科,即語文、數學、外語,課表上一些所謂的“音樂課”,我們稱之為“副課”,實際上是給他人看的。有些學校甚至連“副課”課本都不訂,即使訂了但只發(fā)書不上課的也為數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勝任這些學科教學的教師很少,課表形同虛設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在農村實施音樂課教育應從重視音樂課著手,對城鎮(zhèn)小學來說,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農村小學來說,卻非易事。在農村,可以說是,一缺師資,二無設備,三缺精力。再是農村小學基礎設施陳舊,生源稀少,專業(yè)教師少,師資不能配套。如一個學校學生二百多人,十多個教學班,教師十多位。其結構大多數是民師轉正的為主,正規(guī)師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個一專多能的教師,也獨木不成林。農村小學師生數量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人包一個班的教學多占六七成,按現行課程計劃,語文學科每周8-12節(jié),數學學科每周5-7節(jié),這樣一來,一個包班的教師平均每天要上兩節(jié)語文課和一節(jié)數學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yè),能認真把這兩門工具課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學科,可以說是課程表上有,課堂上無。有不少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根本就沒有上過所謂的“音樂課”。即使有些學生會唱上幾句,也只是從電視上學到幾句罷了。更有甚者一些音樂、美術特長的教師,因所在學校的教師少,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多,不得不棄音、棄美而從語從數。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樂上有天賦的學生也不能被發(fā)現、被培養(yǎng)。因此在農村小學實施音樂課教育,首先要強調的'是開設好音樂課,任教音樂課的教師應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音樂課,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兩全方針”之全面發(fā)展的原則,使學生主動發(fā)展。
2加強小學音樂藝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音樂教育的實施需要一批思想先進,業(yè)務精良的高素質專職教師隊伍,但現在農村小學教師只注重語、數、外三門基礎工具課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特長教育,那就是音、體、美課。筆者從事農村教學生涯:十多年來,一直兼任著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雖然其中一些同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感到遺憾,遺憾的是發(fā)現了一大批熱愛音樂的優(yōu)秀學生,卻沒有給予他們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原因一是家庭條件比較差,二是沒有專職特長的幫助引導,加之缺少教學器材,使那些有著聰穎天資的學生“無用武之地”。筆者認為,基礎教學是關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趣、行為三種心理活動的有機統(tǒng)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識以及由知識向智力轉化的動力。聞一多先生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碑斘覀兊膶W生在實際生活中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進行表演時,都要用心傾注,用內心的情感去演繹。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教育現狀的改觀,音樂發(fā)展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師任重道遠,要堅持不懈;當然也需要音樂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們一起與時俱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的一生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舊1鈴木鎮(zhèn)一.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h大煒,譯.人民音樂出版杜,20xx.11.
【2】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1
第3篇:小學音樂課堂的質量與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一、積極開展器樂教學
素質教育的理論強調全面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質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根據以上教育目標積極開展器樂教學能夠體現出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體現和踐行,其原因在于器樂在音樂教育當中具有明顯的技巧性、情感性以及藝術性的特征,能夠從不同的層面形成對學生的引導,使得學生對器樂產生濃厚興趣,進而在音樂學習活動當中,更加積極主動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獲得學習上的滿足以及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保障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也能夠為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器樂能夠成為學生表現音樂的重要工具,增強音樂表現力,將器樂的教學與音樂教學融合起來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也能夠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這對于學生的音樂學習以及教師的音樂教學都有著積極影響。小學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那么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特征,恰當地安排器樂教學。例如,在低年級學生的器樂教學中,根據學生模仿力強、活潑好動但是不容易長久的保持集中的注意力的特點,可以引入打擊樂器的教學,并且鼓勵學生自制打擊樂器,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在中高年級的器樂教學中可以引入口琴、豎琴等具有一定難度的器樂,拓展學生的音樂能力,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同時也能夠構建活躍的音樂課堂,提高課堂質量。
二、恰當安排律動教學
音樂和律動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指的是在音樂教學活動當中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歌舞表演活動等。在小學音樂課堂當中,恰當的安排律動教學內容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而且能夠滿足學生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求。在小學音樂課堂的現實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這樣的綜合性藝術教育手段來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當中動靜結合,充分感受韻律美感,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音樂興趣,達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目標,提高課堂質量。在實際的律動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采用有趣的節(jié)奏訓練方法,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接受長短,例如,走步可以代表四分音符,跑步代表八分音符等。在這樣的音樂律動訓練模式下,學生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同時也能夠逐步掌握不同重作的控制技巧,在增強了學生節(jié)奏掌握水平的同時,也能夠推動學生大腦的開發(fā)。
除此以外,小學音樂教師還可以在律動教學當中鼓勵學生從歌曲內容出發(fā)進行律動的編排,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音樂感知力,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在學習歌曲《哆來咪》時,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感悟音符的美妙,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動作韻律來表現出每一個音符,并鼓勵學生通過分組協作的方式來完成各自的作品,并進行全班展示交流,以便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形象的理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為課堂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提供保障。
三、合理應用多媒體手段
在社會飛速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大環(huán)境下,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成效,也成為學科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新的趨勢。多媒體能夠實現圖文聲像的整合,從而全方位和多層次的展示和挖掘教材,有效擴充了教育的信息量,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在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當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學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和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樣離不開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進行有效了解和調解,最大化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作用,保障學生音樂思維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進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質量。音樂欣賞課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占有極大的比重,有助于豐富和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也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yǎng)。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強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生動直觀的為學生呈現音樂欣賞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系統(tǒng)化和直觀性的了解音樂形象,從而深刻地理解音樂內涵,從中增長見識和享受藝術,潛移默化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自然而然地促進小學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藝術教育的重要程度不斷凸顯,而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主渠道也需要進行教學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并且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育責任意識,根據小學生音樂課堂質量提高以及學生有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器樂教學、律動教學,加強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真正實現教學雙贏。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2
一、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的頭腦靈活,性格活潑,模仿力發(fā)達,對于音樂課總是充滿期待,至始至終,小學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小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模仿機會,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感染力的理解。
1.鄉(xiāng)鎮(zhèn)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對于教師的要求很高。而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小學屬于師資較為薄弱的地區(qū),專業(yè)技能較強的老師不太愿意到鄉(xiāng)鎮(zhèn)里教學,因此就造成了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音樂教師稀缺的現象。同時,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對于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考慮的并不是很完善,他們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基礎學科教育,忽略了音樂也是一門基礎學科。
其次,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音樂硬件設施還不太完善,對于音樂課最基本的教學用具———電子琴,很多鄉(xiāng)鎮(zhèn)小學都不具備,老師在課堂上先把要學的歌詞抄在黑板上,然后自己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學生唱。因此,要想鄉(xiāng)鎮(zhèn)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全面提高,就必須增加硬件設施,必須增強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鼓勵更多年輕人到偏遠或者條件比較差的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教學,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對音樂有所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城市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位于市內的小學,由于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學校對于學生的音樂教學有很多優(yōu)勢。比如音樂硬件設施的建設,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專門的器樂教室,還有專門的歌曲排練教室,這些硬件設施無疑為小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音樂、了解音樂的機會。他們學到的不單單是課堂上的歌曲,還可以利用這些條件對歌曲進行舞蹈編排,可以讓專業(yè)老師對學生進行音樂的改編指導,讓小學生自己發(fā)現音樂的魅力。城市音樂教學在初始階段主要采取聽,唱,反復練習這幾個階段。
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欣賞一首歌曲并不容易,對于抒情性的歌曲小學生并不容易產生興趣,比如《搖籃曲》《口哨與小狗》《水族館》等這些歌詞沒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賞性的歌曲,只讓學生聽一下就可以了,這些歌曲本身沒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樂老師針對這樣的音樂教材基本都是先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學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學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簡單的,只需要教幾句,學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幾句是怎么唱的。
二、如何將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多樣化
單一的教唱教學模式并不能實現新時代對小學生音樂認知力的培養(yǎng)。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小學生提高音樂素養(yǎng)所需要的。
1.將音樂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樂這門課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唱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從對歌曲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目的等方面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歌舞劇考驗的就是小學生對音樂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現手法就是將舞蹈融入歌曲里面。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導自演似乎有點困難,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
拿《搖籃曲》來說,這主要是聽賞型的歌曲,老師可以將這首歌曲作為背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進行舒緩的舞蹈,讓他們體會這首歌曲的節(jié)奏以及優(yōu)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小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讓故事性畫面感比較強的歌曲編成情景劇,進行分組表演。比如《小鞋匠》這首歌曲,是一首律動性較強的歌曲,主要是讓小學生體會物體碰撞發(fā)出的聲音。還有第二單元《小烏鴉愛媽媽》,老師可以指定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讓他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充分調動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豐富對音樂的理解。
2.將樂器帶入課堂
樂器是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工具,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或者演奏樂器,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谇佟⒑J絲、電子琴等教學輔助用具對于小學生來說很新奇,音樂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給小學介紹樂器的結構,然后簡單演奏,讓學生體驗一下這些樂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選擇更能體現該樂器音色的曲子?谇僦饕且盐諝庀⒌淖兓,葫蘆絲的音色是清脆型的,電子琴演奏則具有多樣性,可以歡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別用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是三種樂器的音色,自己體會哪種樂器適合哪種音樂風格,從而讓學生在對樂器的了解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樂器作為自己的特長來培養(yǎng),既能發(fā)展特長,同時又能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
3.組織小學生欣賞兒童音樂劇
音樂教材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樂劇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一個很好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動的表演,形象的畫面,鮮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們的,兒童音樂劇具有這些特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兒童音樂劇欣賞,這樣的活動意義不僅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有些兒童劇是教育性的,愛護動植物,保護地球,或者是熱愛家人等主題性質的。因此,兒童音樂劇是豐富小學生音樂教學的課外課堂。
三、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
首先,這里所說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并不是讓小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創(chuàng)作,而是能夠充分運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歌曲,編入新的歌詞,歌詞的組成可以是難以記憶的語文課文,可以是自己寫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所說的順口溜。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欣賞歌曲表演,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既然要進行創(chuàng)作就要有創(chuàng)作靈感。由于小學生對于創(chuàng)作這一觀點還沒有很深的認識,除了平時音樂老師的指點外,他們還可以通過欣賞一些其他學校學生改編的歌曲視頻或者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歌曲視頻,通過欣賞歌曲視頻從而獲得創(chuàng)作靈感。比如:讓學生來給自己的學校編歌曲,歌詞由學生來寫。至于樂譜,可以由專業(yè)老師輔助完成。
比如,針對老師、學校、同學,可以以我最敬愛的老師,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題來讓學生展開歌詞征集活動,每班先以班級為單位,收稿,篩選出大概六人左右,一個主題篩選兩人,再參加學校的篩選。這樣一來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通過小學生自己對某一歌曲進行填詞會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會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作詞過程中也更能體會音樂的魅力。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多樣化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
無論是鄉(xiāng)鎮(zhèn)小學還是城市小學,無論是音樂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需要對音樂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因為這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改變教學方法,編排小型音樂劇,將表演融入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提高音樂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會上升一個新的層次。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3
摘要: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它具有不確定性、模糊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使人們用豐富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來理解音樂,為音樂的再創(chuàng)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音樂藝術是創(chuàng)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提高其音樂素養(yǎng)和豐富人格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應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塑造其完美人格,使學生能夠放飛想象的翅膀,回歸音樂。
關鍵詞:小學音樂;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前言
小學音樂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多元化的作用和重要意義。而興趣則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緊密相連,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條件。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轉化為學習動機時,教師才能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回歸音樂,感受音樂之美!兑魳氛n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體驗、態(tài)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體驗,強調對音樂興趣、審美能力、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將音樂情感體驗作為載體,運用有效地教學策略、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教學內容,來豐富學生對音樂情感的審美體驗,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完善人格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1.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是緊密相連的。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良好的音樂氛圍可以使學生沉醉在音樂美的熏陶中,教室的環(huán)境優(yōu)美,藝術氛圍濃厚有利于學生進行交流和活動,使學生時刻感受到藝術美。例如:教師可以在課間或者課余時間,為小學生播放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定期舉辦講座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在教室的布置上體現溫馨、優(yōu)雅和藝術氣息,可以運用樂器、歌片、圖片等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2.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啟發(fā)想象力
人們在欣賞、演奏或演唱音樂作品時,往往通過音樂想象來理解音樂形象,從而更加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以生理聽覺為基礎,以心理想象為出發(fā)點,有思考地欣賞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自然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相協調,巧妙地運用各種暗示,如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形象的肢體表演等,啟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感受音樂帶來的豐富情感和震撼,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想象中來,從而使學生主動、愉快地進行音樂學習。
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插上音樂翅膀的重要手段。當音樂結束后,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管是歌曲欣賞還是演奏歌唱,我都會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所思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在蘇少版新課本音樂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七個小兄弟》一課的教學中,先放伴奏音樂,教師與學生一起跟隨音樂律動身體,之后讓學生表達聽過歌曲及身體律動后對歌曲情緒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七個音符,一邊聽賞,一邊表演,使學生得到直觀、感性的認識,由聲音感知到動作感知,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學生學會歌曲之后,鼓勵和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其他“樂器”給歌曲進行伴奏,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學生選擇了一個瓷碗,用筷子敲出清脆的聲音,有的串起一串酒瓶蓋,搖出一片輕松的唰唰聲;也的是把小石子裝進易拉罐,搖動時沙沙作響,清脆入耳。學生用自制的樂器進行合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課堂中學有所得,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成功與愉悅,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3.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強調音樂教學的活動性和實踐性,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就要創(chuàng)造多姿多彩、趣味無窮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發(fā)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不能墨守陳規(guī),重點、難點要合理搭配,靈活多變,還要設計別具一格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例如:我在教《我的家鄉(xiāng)在日喀則》這首歌曲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美麗的草原風光,帶領學生走進歌曲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和體驗音樂的特色,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歌曲學習之后,根據這首歌的歌譜,以《我的家鄉(xiāng)》為歌名開展填詞游戲,然后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填的最受歡迎的。用此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家鄉(xiāng)是同學們最熟悉的地方,每個人都能通過歌詞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很快地完成歌詞的創(chuàng)作,對最佳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全體同學進行集體演唱。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和游戲法的教學手段,更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這個主體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身體動起來,思維更要動起來,在主動參與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情感和審美能力,充分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4.拓展課外音樂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后采用各種方式積極拓展課外音樂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雖然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獲得音樂的主要渠道,但音樂課堂并不是音樂教學的唯一途徑。隨著科技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及信息技術的應用來開展音樂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音樂融入到學生的課外生活之中,充分利用網絡等其他音樂資源,將音樂課堂延伸到每個角落,以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外活動時間邀請知名音樂藝術家開展講座、成立學校
合唱團、藝術社團、創(chuàng)辦學校音樂網站,定期舉辦文藝匯演、進行校園好聲音選拔賽等一系列音樂活動。在音樂教學中,還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和人格的全面發(fā)展。學?梢远ㄆ诮M織學生到養(yǎng)老院、孤兒院等社會福利場所進行慰問演出,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敢于展示自我,大膽實踐,塑造全新形象,為他人帶去歡樂。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不僅能夠享受音樂的快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公益,幫助他人的高尚品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達到教學育人的最終目的。
結論
音樂是所有教育中最富感染力的一門有聲藝術。音樂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個性、認知規(guī)律和音樂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義,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最大的能動空間,并抓住學生渴望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強烈的心理狀態(tài)下,參與學習,體驗情感。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放飛想象的翅膀,回歸音樂,真正做到通過音樂教育,讓學生感悟藝術之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對美的愛好和追求,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促進其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嬌.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教學實施途徑[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____0(12):58-60
[2]王艷芝.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大眾文藝,____(02):45-46
[3]周啟琴.小學音樂新課堂教學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____3(10):23-25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4
一、不斷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而言,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新課標指出,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這需要小學音樂教師能夠通過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從而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不斷優(yōu)化。老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音樂課中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將實際情境、動感畫面和音樂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特定的意境來進行教學,更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巨大魅力,使音樂課不再是單純的教學,而是一幅幅美好畫面的展示。
二、合理選擇教學樂器
樂器是一種表現音樂的工具,不僅能夠將音樂的表現力很好地擴展,還能夠使一部分音樂的教學面貌有所改變。在課堂中加入音樂教學,既有利于貫徹和落實創(chuàng)造教學和樂器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又能夠滿足很多學生因為先天性的聲帶狹小而難以演唱,卻能夠通過演奏樂器而將自己的特長充分發(fā)揮出來的一種欲望,教師只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夠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和學習音樂的潛力。由于每個年齡段的學生有著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每個年齡段對于樂器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
三、將音樂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也是一種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目前國內外的一種教育新趨勢,已經逐漸運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文、像、聲、圖融會貫通,多層次、全方位地進行教材的整合,不斷將信息量擴大,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從而使美育和德育得到不斷深化。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更能夠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相貼近,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從而使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四、建立小學音樂教學的考核體系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績效考核,既能夠讓教師對于學生所掌握的`一部分樂理知識情況進行掌握和考察,同時也包括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行評估。這種考核機制必須具備非常重要的可操作性,其評估結果必須要準確、真實、無誤,能夠為學科教學的改革提供很多有用的參考和依據。所以,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作為依據,設計出樂理、練耳、試唱等等的考核單元,能夠全方位地評估和掌握學生的綜合聲樂能力,然后再和年度教學計劃相結合,最終找出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情況,然后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總結,制訂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知識的不斷積累和音樂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就是小學階段,同時也是進行各種音樂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時期,所以,必須對小學音樂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倡導素質教育基本精神,可以通過律動教學、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經驗、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科整合、器樂教學等有效的、合理的、科學的途徑豐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5
多媒體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選擇與教材相匹配的音樂,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聽覺和視覺帶給學生感官刺激,在音樂渲染下,學生更容易進入語文教學的環(huán)境中,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感悟,陶冶學生的文學情操。
一、合理選擇音樂營造氛圍
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融合的關鍵就是要注意音樂的選擇,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對教材中的人文內涵和情感價值進行挖掘,捕捉、提煉情感觸發(fā)點,并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音樂,借此將學生帶入到語文文本的情境當中。例如,在學習《找春天》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歡快的音樂,學生受到音樂的感染,課堂氣氛十分愉悅,接著教師引入今天所要學習的課文,帶領學生一起尋找春天,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的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利用音樂進行情感升華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他們缺乏生活閱歷,在面對情感較為豐富的作品時,無法很好地理解,這就需要利用音樂將文章中深刻情感傳遞到學生的心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選擇與文章匹配的背景音樂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更好的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其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伯牙絕弦》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選擇《高山流水》一曲作為背景音樂,在絕妙的音樂聲中讓學生明白知音難覓、知己難求,這樣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絕弦時內心的感受了。
總之,將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進行融合,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研究出有效的應用策略,在進行融合時要選擇適當的音樂媒體,利用音樂把學生帶入教材的情境當中,讓學生能與文章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獲得情感體驗和升華。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1-08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24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5篇11-08
音樂教學論文08-10
音樂教學論文06-07
小學音樂鑒賞教學研究論文07-31
中職音樂教學論文08-25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08-18
小學音樂論文06-22